Ⅰ 小學生素質教育包括那些方面的內容
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在北京發布,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維度闡明了新時代中國學生應具備的核心素養,具體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早在1999年,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就開始啟動。2001年5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要求加快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同年6月,教育部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要從知識傳授向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轉變。在這一價值導向下,基礎教育的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方式、課程評價及課程管理模式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小學教育素質教育擴展閱讀:
近年來,教育部相繼出台文件,統一組織編寫了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教材,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范和發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德育體系。
倡導開展激發學生高階思維的「深度學習」教學……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引導中小學教育從單純重視知識的學習走向價值觀教育,從傳統的學科教學走向綜合育人、活動育人,從孤立的德育走向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各地方和學校改革探索的熱情也競相迸發,不少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的探索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經驗。如中關村三小提倡的項目制學習、清華大學附屬小學的「1+X」課程、重慶謝家灣小學的「小梅花課程」,還有越來越多學校推行的STEAM課程等,都是中小學在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可貴探索。
2017年,「發展素質教育」被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素質教育不但要實施,要堅持,而且要發展。」
Ⅱ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教育是以培養和造就人才為目的。進入21世 紀,如何培養適應新世紀所要求的新型人才是當前 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21世紀人類將面臨著 多方面的激烈競爭,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競爭、飛速 發展的經濟競爭以及綜合國力的競爭,歸跟到底是 人對丫肉競爭。站在21世紀的制高點,誰有高素質的 人才,誰就能搶盡先機,誰就能穩操勝卷。因此,21世 紀的中學化學教學,已不僅僅是關心提高學生的知 識水平問題,而應特別關注的是每一位學生各方面 素質的培養
一、處理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 「學」關系
教學過程是教和學兩過程的有機統一。現代學 習,心理學認為「以學論教」是化學教學的一條新的教 學原則.這就要求我們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 體,樹立教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教師在教學中如何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這幾 乎是所肩「教師的口頭禪,但由於受舊的教學思想的 束縛,在實際教學中放不開手腳,總是懷疑學生的基 礎知識和能力,懷疑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以 至於目前仍有相 當一部分教師重教輕學,而忽視對 他們學法的指導。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一個思字道出了 方法上指出教法的真諦。教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 「導」上,「導」是開導、引導、疏導,而不是以教師為主 體來行使權力,強迫學生來接受知識,或者是主宰課 堂45分 鍾,搞滿堂灌填鴨人。教的主導作用只有通 過調動學生「學」的自覺性、積極性才能充分發揮,因 而在教學中,引導他們自覺地動腦、動口 、動手大膽化的 探索。勇於發現提出問題並發表自己的見解,學校的 主體是學生,教學質量的好壞應由他們來體現。教師 的教是外因,通過學生的學內因才起作用,自覺性、 主動性就是內問起變化的反映,是在明確學習任務, 了解學習意義的情況下產生的,是學習責任感和學 習興趣的綜合體現。只有自覺主動的學習,才能產生 最佳的精神狀態,才能愉快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才 能深刻理解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才能真正成 為學習的主人。
二、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
現代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交給 他們學習的方法,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生 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終生受益。特別是在知識 爆炸的今天,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他們汲取知 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三、處理好發展智力因素和培養非智力因素的關系
學生的智力發展並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既有 直接與認識過程的感覺、知覺、想像、記憶和思維等 智力活動構成的操作系統。又有動機、興趣、意志和 性格等非智力心理品質構成的動力系統。兩者在學 習生活中.共同起著促進和協調作用,學牛成績的好 壞,智力因素固然起著重要作用,但是非智力因素也 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時甚至起著決定性的作甲:。 如今,在化學教學中只重視智力因素,忽視非智力因 素的現象仍普遍存在,這也是造成學生成績兩極分 化的一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樹立智力因素與非智 力因素並重的觀念。
四、處理好結果與過程的關系
現代教育思想認為,化學教學是化學思維活動 的教學,應著眼於活動的過程,而不是活動的結果。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現象較為突出, 這對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五、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在課內教師要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形式,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 項教學內容,但課堂教學不是唯一的渠道。學生的課」 外空間很大,要充分利用他們強烈的求知慾望,帶領 他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組織他們參加課外興趣小 組,收聽專題講座和專題報告,閱讀科普讀物,上網 學習以及參加社區服務、旅遊、社會調查等豐富多彩 的課外活動。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一些研究 的課題讓學生進行探索。
六、處理好全面發展與發揮個性特長的關系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教學必須堅持全體性和全面性,即教育的對象是全體學生,重視每個學生的發 展,同時還要全面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 化、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 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逐步養 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為他們創設成功的 條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和發展 學生個性特長相結合,才能達到在化學教學中全面 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Ⅲ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素質教育應是全民教育
素質教育提高的是全民族素質,提高的是所有人的素質,應試教育培養的是精英,是一種選拔教育,而素質教育是一種普及教育,培養的是全民族的素質。中國現在實施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讓每一位兒童都受到教育,實質就是一種素質教育,它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
2、素質教育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首先,應該注重人的全面發展。我們所說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人們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
其次,注重人的主動發展。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和愛好,珍惜這些特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承認學生的智力差異。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平等對待有差異的個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發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
3、素質教育必須要有素質教師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素質教育為廣大教師提出了要求,加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業務水平,讓教師教育的終身化,造就適應未來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師,已成為當務之急。
Ⅳ 小學素質教育的重點有哪些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應以促進小學生基本素質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基本素質包括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及勞動技術素質.同時也應注意發展小學生的個性素質(包括小學生的良好個性心理品質、個性特長和個性潛能).上述小學階段的素質教育目標,可簡略描述為:「基本素質+個性素質」.作為單項學科領域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還應是《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大綱》的「前言」部分開宗明義: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具備的文化素質之一.
……從小給學生打好數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習數學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以提高公民素質為學科教學的總目標.在「教學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識、能力、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標結構.在「各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部分又對上述目標結構中的各子項分年級、分單元提出了層次分明、具體的要求,形成了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三級目標體系.
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會議代表認為這是一個包括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教育的系統結構.
智力素質是指感知、思維、概括、識記等方面,屬於人的認識活動范疇,它是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力等要素的有機組合,其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知識素質.我國已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作為一個公民,對於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如小學數學中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以及一些計量、統計知識、幾何形體知識,都是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要經常用的知識,必須理解和掌握.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啟發和引導,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思維,形成一個系統化、網路化的知識結構,內化為學生的知識素質.
(2)技能素質.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社會的發展,無論對個人的生活還是對國家的貢獻,每個人都應該具備一定的技能素質.小學數學中的計算技能(包括口算、筆算、運用工具計算等),學生通過學習解決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技巧,這樣既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自身的技能素質.
(3)能力素質.數學能力是智力素質的核心內容.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是由運算能力、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觀念、數學思考方法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組成的,能力的核心是思維,人的素質水平的高低,除與知識水平相關外,還與它的思維能力有很大關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激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思維能力,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非智力素質是指興趣、情感、意志等,屬於人的意向活動范疇,非智力素質主要包括:
(1)情感素質.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是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識活動.教學過程既是學生認知發展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師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數學情感素質.數學的情感素質包括學習數學的態度、興趣、不怕困難攻克數學疑難問題的頑強學習意志,勇於進娶敢於競爭的學習精神.小學數學實施素質教育在此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大有作為.
(2)思想素質.挖掘教材中蘊含著的思想教育因素,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注意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實踐第一、對立統一、運動發展等觀點,養成科學的學習態度;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述內容都是對小學生進行思想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與會代表認識到,小學數學素質教育中的智力素質與非智力素質應該同步培養、和諧發展,要摒棄「應試教育」中只注重知識教育、堅持分數標準的人才觀.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到底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各起多大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該明確非智力素質也是教育的對象.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注意到了對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更應給予高度重視.
Ⅳ 如何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教學的精神,從學生的終身發展、成長進步出發,創設生動版活潑、寬權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判斷、運用、綜合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條理地分析、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的人文索養和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Ⅵ 簡述小學教育、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
小學教育的基本內涵:1、擯棄師生關系中對「主客體」、「主導與主體」的僵化的、教條式理解,倡導「交往主體」。 2、確立師生之間真實的、生成的、平等的交往關系的合法性。真實的師生關系一直在發展、變化,體現了一種動態的、生成的過程。3、在交往中完成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構過程,教育者同時獲得積極的、主動的發展。4、師生雙方共同追求一種「完整的社會人」的終極理想。
義務教育的基本內涵是:國家與社會有義務確保全體適齡兒童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家長有義務送適齡子女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和適齡兒童有義務接受法定年限的學校教育。
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是:1、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這是素質教育區別於應試教育的標志之一。2、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3、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Ⅶ 怎樣對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素質教師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據特徵的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實施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應是全民教育
素質教育提高的是全民族素質,提高的是所有人的素質,應試教育培養的是精英,是一種選拔教育,而素質教育是一種普及教育,培養的是全民族的素質。中國現在實施的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讓每一位兒童都受到教育,實質就是一種素質教育,它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
二、素質教育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
1.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所說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人們可以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
2.人的主動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某些方面的優勢和愛好,珍惜這些特點,發展每個學生的優勢,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權,承認學生的智力差異。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兒童、少年的全面、主動發展。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平等對待有差異的個性,平等地看待在某些方面發展程度不同的受教育者。
三、素質教育必須要有素質教師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
素質教育為廣大教師提出了要求,加強教師的培養和培訓,提高業務水平,讓教師教育的終身化,造就適應未來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師,已成為當務之急。
Ⅷ 如何抓好小學素質教育
在小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生能力,已成為小學教學研究的熱門課題。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啟蒙階段,也是其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階段,加強小學生素質教育,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將來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當前在教學工作中,必須走素質教育之路,應該從以下幾各個方面入手。一、要有一定的教育素質的內涵根據《大綱》精神,小學教學中素質教育的觀點應確認為:「一種超越」和「一種合成」。一種超越,指的是人才素質上的超越。一種合成,指的是人才素質的適應能力,合成功能。二、要明確小學素質教育的要素小學教學大綱中指出: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我國公民應當具備的文化素養之一,從小給學生打好知識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小學的教學課要體現素質教育,應以教學的要素為根據。大綱明確指出了素養的主要內容是打好教學的初步基礎,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遵循大綱,原原本本地貫徹大綱精神,一絲不苟的完成大綱確定的教學任務。這個過程,實質就是實行素質教育的全程。那麼如何去做呢?我認為:一是要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二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遵循新大綱精神,落實新大綱的要求,完成新大綱提出的各項任務是衡量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准繩。因此,依綱據本,深入領會新大綱精神,認真鑽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是小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根本。素質教育是排斥「加班加點」、「題海戰術」這種苦教苦學的做法,提倡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強調「六小時內留在校園,六小時外還給學生」,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以便學生的個性和才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揮,因此作為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必須是高質量。高效率的。小學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時必須注意:①全面訓練,培優扶差。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是「全民性」的,高效率的教學課必須佔大多數的中差生為訓練主體,真正做到既「培優」又「扶差」,努力實現全員達標。②因材施教,針對性強。要提高教學效率,還要能夠克服教學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盡量減少課堂教學中的「內耗」現象,要幫助學生找准知識的缺陷,針對薄弱環節加強指導,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平均使用力量。(柳林縣實驗小學 白建芳)
Ⅸ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內容是什麼
小學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內容是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素質教育,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臨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目的。
基礎教育是一個接受全面教育的基礎階段,一般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教育,指對年輕一代施以全面的素質教育,為他們未來做人和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的教育。
我國基礎教育,一種屬於義務教育,指小學、初中階級的教育;另一種屬於非義務教育,指高中階段的教育,它是基礎教育的最後階級。
基礎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鮮明的基礎性、相對穩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素質教育鮮明地體現了基礎教育的基本特徵。
(9)小學教育素質教育擴展閱讀
李嵐清副總理指出:「素質教育從本質來說,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這是從教育哲學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層次上對素質教育概念的一種規定,這一規定把素質教育與其他種種不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區分開來。
例如,它明確地區分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第一,素質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國民素質;而「應試教育」的目標是「為應試而教,為應試而學」,在此目標導向下,即使客觀上能使部分學生的某些素質獲得淺層次發展,也只能是片面的,以犧牲其他方面發展為代價的。
第二,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必然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每一位未來的國民;而「應試教育」則把目光盯在少數升學有望的學生身上,棄多數學生於不顧,甚至不惜將正常兒童扣上「弱智」帽子,使其不列入分數統計。
第三,素質教育為了提高國民素質,強調教育者發揮創造精神,從學校實際出發設計並組織科學的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受教育者在自主活動中將外部教育影響主動內化為自己穩定的身心素質;而「應試教育」則使教育者跟著考試指揮棒亦步亦趨,在教學方法上以灌輸、說教、被動接受為基本特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