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霍邱縣的教育
霍邱教育起源無考。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令尹怯列聿(達魯花赤)興文廟,從此「士風勵而人知所以勸學」。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創立儒學,沿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施教。
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科舉、創新學。次年,知縣勞文琦等就城內豐備倉地,創辦霍邱縣第一所高等小學堂,新學推行緩慢。
民國初期,縣內區鄉小學校次第興辦,民國2年(1913)在臨水集創辦的敷文高等小學校,民國4年在葉家集創辦的明強小學校、民國6年在城內鼓樓街創辦的女子小學校,是這一時期的重點小學。民國16年(1927),全縣有初高等小學82所(族立6所),教職員237人。至是年,全縣共有初、高級小學畢業生3187人。
民國20年(1931)縣蘇維埃政府在葉集、三元、洪集等蘇區鄉鎮建立列寧小學、列寧模範小學、貧苦農民子弟得以就學。入學新生較新政權建立前高出近10倍。相反,此期國民政府辦學大為減少,同年全縣僅有初級小學6所,學生215人,教職工12人。
民國25年(1936)在李雙圩創建省立霍邱農業職業學校,民國26年(1937)在縣城東關外開辦霍邱縣立中學,民國29年(1940)在李家圩創辦安徽省第九臨時中學,民國33年(1944)在城內王家祠堂建立霍邱縣簡易師范學校。這些中等學校和專業學校,為霍邱縣及其他地區培養不少人才。據統計,民國36年(1947)霍邱縣有大專畢業生188人、肄業29人,初高中畢業生3103人、肄業2625人,初、高小畢業生5138人、肄業8383人,私塾21267人。
由於政治、經濟的制約,教育發展進程仍較緩慢。民國19年(1930),學齡兒童入學率僅40%;民國28年(1939),文盲率達95.1%;民國36年(1947),受私塾以上教育的僅佔全縣人口的9.1%。其間,由於不滿國民黨政權的統治,一些學校經常鬧學潮。民國18年(1929)春,在中共霍邱城區特別支部領導下,城關各校師生持續罷課一個月,要求解決高小學生畢業升學問題,迫使縣政府開辦師資養成所,以解決問題。
建國以後,為了「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培養國家建設人才。」縣委和縣人民政府實行公辦民辦「兩條腿走路」的方針,教育事業得以發展。1949年,全縣有小學224所,其中由公學款產收入開辦的小學9所,民辦公助12班,學生19039人。至1956年,全縣有小學420所,學生66831人。
1958年,片面理解「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突出「勞動」教育,不適當地砍掉一些課程。1962年後,農村耕讀小學有很大發展,至1965年,全縣有各類小學2501所(耕讀1768所),學生115440人(耕讀45614人),教職工5068人(耕讀1768人);中學108所,學生8241人,教職工660人;常年民校930所,學生19217人。
「文化大革命」期間,執行「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政策。取消考試制度,實行「開門辦學」強調「兼學別樣」。後期,學「朝農」,辦「大學」,不顧主客觀條件,盲目發展,據統計,1976年有小學2549所,學生211247人,教職工7676人(民辦6176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7.7%;初高中52所,在校學生47102人,專任教師1453人;「五·七大學」76所(縣辦1所),工廠、企業辦「七·二一工人大學」25所,共有學員4196人,教職工362人。各級各類學校雖多,但教師素質參差不齊,學生程度高低不一,教學質量極差。
1978年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提高教職員工待遇,改革教育結構,深化教學研究,遞增教育經費,改善辦學條件,教育事業迅速發展。1978年至1987年,共為教職工平反歷史遺留的冤假錯案1115件,復查修改結論69件。1985年,縣委用社會指標為教育系統15名教師的52名直系親屬解決「農轉非」問題。1983年至1986年有680名教師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全縣教育投資1237.3萬元,比1980年增長89.72%;1980年至1987年「三結合」建校,國家、社會、學校三者共投資1304.7萬元,修、改、建校舍25017間。1978年至1987年共編寫教材10部、錄制教改、實驗課34節,巡迴播放錄像373場次,收看的師生達22380人次,發表學術論文326篇。
1987年全縣有各類學校894所,其中小學767所、幼兒園30所、初中84所、完中9所、職業中學3所,中等師范1所;在校學生總數241287人,教職工11777人(民辦5881人)。全縣學校中,沿淮行蓄洪區有中小學301所,在校學生75215人,教職工2828人(其中民辦教師1730人)。中小學佔地面積5842畝,建築面積39.92萬平方米,有雙人桌凳82226張(條)。
㈡ 夢回民國,民國的包容和開放會是怎樣的體驗呢
看過周星馳《功夫》的人,都會清晰記得星爺和胖子街頭看美女的那一幕。
不錯,這就是民國街道一角。
性感而又考究的旗袍,玲瓏而又曼妙的身姿,加上十里長街的繁榮和喧囂,勾勒出了一幅夢境般的柔美和陶醉。
上面的駱駝,我們又叫他們叫什麼?叫畜生!
是的,畜生就是畜生,永遠不要將畜生當人看待,那就對了。
㈢ 2002年出生的孩子讀小學一年級是哪一年
2009年的9月才能上小學一年級。2002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可以在2008年9月上小學,2002年的8月31日後出生的要推遲到2009年9月上學,因為年齡不夠。
㈣ 新興縣的教育
民國時期,中、小學教員來自私塾先生,高等、中等師范,中學、鄉村師范、簡易師范畢業或肄業學生和師資短訓班學員。縣立中學校長由縣政府選推薦合格人員,經省教育廳委任。私立中學校長由校董會遴選聘任,報省教育廳備案。公私立中學教員均由校長開具合格人員履歷,呈主管教育行政機構核准。小學教員由校長聘任,任期半年或一年。一般聘書後附有聘約,內容有擔任職務、課程、任期、待遇等。民國22年(1933年),對小學教員進行登記,有105名教員登記。民國28年,全縣教員433人,登記合格的136人,不合格的經訓練與檢定,次年76人檢定合格和代用教員177人。民國29年,中、小學教員增至640人。民國30年,中、小學教員為728人。民國31年,中、小學教員為885人。民國37年,在全縣844名中、小學教師中,具有大學學歷的19人,專科或普通師范水平的93人,簡師和短期師訓班師資水平的263人,高中文化的120人,初中文化的274人,其他76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政府重視對教師的職業安排。1950年對民國時期的776名教師進行全面登記後繼續任用,並從社會上新吸收一批知識分子擴大教師隊伍,是年全縣有教職工982人。此後,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縣每年從國家分配的大學、專科畢業生中安排一部分充實教師隊伍。1950~1985年,安排於教師隊伍的大學、專科畢業生共1135人,占國家分配給新興縣大專畢業生總人數的52.4%。其次,從社會上和部隊轉業幹部中吸收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作為民辦教師,充實教師隊伍。其中,1979年新吸收民辦教師1785人,占當年全縣教師總數3473人的51.4%。這些教師先後參加短期輪訓進修學習和函授學習,以及教學實踐,文化素質和業務能力都有顯著提高,隊伍不斷擴大。1985年全縣有教職工3236人,其中專任教師2104人,比1950年增長2.3倍。在全縣中學專任教師837人中,具有大學本科、大學專科學歷的共365人,占總人數的43.6%;中等專業文化水平的389人,占總人數的46.5%;高中文化水平的83人,占總人數的9.9%。
㈤ 武功縣的教育
幼兒園
1958年秋,縣政府機關單位在縣城內(今武功鎮)聯辦了一所臨時幼兒園,入園幼兒3590人。1961年縣政府遷普集後,在文教局院內開辦縣級機關幼兒園一所,設保育員3人,入園幼兒多則20名,少則15名。1976年駐縣5702廠、省地質區測隊、省農科分院、省水利所等先後建起幼兒園。同年底,全縣幼兒園已發展到9所,入園幼兒1221名,保育員111人。1979年全縣有幼兒園10所,入園幼兒758名,保育員273人。1990年經整頓,幼兒園縮減到5所,入園幼兒682名,保育員215人。
學前班
1975年9月,武功縣革命委員會召開學前教育工作會議,決定各生產大隊的小學一律附設學前班。當時一陣風,有的剛辦就散,有的根本沒動,最後全縣農村留下的只有6所小學附設學前班,吸收5~6周歲的兒童入學。由所在學校和生產大隊商定聘用當地知識青年擔任教師,報酬由生產大隊籌集。1981年學前班發展到202個,入學兒童9117名。1990年,經整頓縮減到167個,入學前班兒童5389名。 民國初年,改縣立高等小學堂為縣立全日制高等小學校。民國8年(1919)。民國13年(1924),全縣學齡兒童8435名,入學5310名,占學齡兒童63%。民國18年(1929)上半年,全縣正式小學發展到44所,完全小學3所,學生880名,其中女生50名。民國22年(1933)大災過後,全縣各類小學有所恢復,有縣立小學26所,區、鄉小學39所,共有學生2227名。又改縣立第一高小為南關小學。民國23年(1934),縣政府在縣城大北街創建縣立初級模範小學一所(教師1名,學生30餘名)。
民國26年(1937)初,縣政府將全縣170餘處私塾改為保學(屬公立)。民國28年(1939),全縣小學發展到194所,其中縣立完全小學6所、初級小學2所,鄉(鎮)立初小7所,保立初小175所,私立完、初小4所,共328班,學生7822名。其中高級班22個,學生524名。全縣適齡兒童24134名,入學率為32%。民國29年(1940)初,將私立小學一律改為鄉鎮小學,同年7月改建楊陵鄉第三保龍岩寺保學為完全小學。民國36年(1947)11月,普集火車站成立鐵路員工子弟小學一所,學生75名。民國37年(1948)上半年,全縣共有中心國民學校(高級)小學16所,國民學校(初小)156所,學生10105名,教職工312名。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下半年經過整頓、調整,全縣有各類學校111所,學生7769人,教職工328人。三年經濟恢復後,小學教育得到迅速發展。1952年,全縣有完全小學16所,初級小學127所,在校學生16467人,其中女生2927人,教職工407人。1957年小學發展到158所,在校學生23069人,其中女生11324人。1961年有226所,1962年調整學校布局,全縣各類小學壓縮到182所,在校學生23952人。自1964年開始,辦耕讀小學224班,入學兒童8550人,到1966年底發展到307班。1980年全縣有完全小學157所,初級小學26所,在校學生62677人(其中女生28914人);有教職工2039人,其中民辦教師1495人。1990年全縣有完全小學165所,初級小學30所,在校學生47899人。 民國29年(1940)2月,在原南關小學舊址籌建縣立初級中學,7月建成,聘請蔣友尊為校長,學生2個班。第二年設3個班,有180名學生,13名教職工。民國31年(1942),該校附設一個簡易師范班,學生35名,四年制。民國32年(1943),該校又招收一個初中先修班,學生32名。民國33年(1944),學校有三個年級6個班,學生232名,教職工32名。民國34年(1945),接納民生中學一個班,學生20名(民生中學建於1944年,位於河道村民生小學內)。民國38年(1949)上半年,全校有7個教學班,學生298名,其中女生4名,有教、職工36名。
1949年5月武功縣解放後,武功縣人民政府接收了縣立初級中學。同年8月25日撤銷簡易師范班,將學生編入中學班上課。1954年9月在普集鎮成立縣立第二中學(今普集中學),初為五個班,學生313名,教職工10名。1956年改縣立第二中學為陝西省武功中學,新建縣立第二中學(今楊陵中學)和第三中學(今長寧中學)。
1958年,縣立第一中學增設高中班,成為一所完全中學。縣立第五中學(今薛固中學)和第六中學(今鳳安中學)成立,改陝西省武功中學為縣立第四中學。1959年8月,縣立第三中學增設高中班,成為全縣第3所完全中學。1961年全縣有初級中學5所,完全中學2所,學生5245名,其中高中學生753人,教職工274人(含民辦教師10人)。1965年全縣有完全中學3所,初級中學7所,民辦中學3所。在各中學附設民辦班共17個,有學生4857人(高中生681人,民中生1033人),民辦教師25人。
1976年全縣有完全中學17所,初級中學39所,小學戴初中班帽子26所,教學班460個,在校學生23369名(高中生5083名),教、職工1199名(其中民辦教師519名)。與1965年相比,學校數增長5.5倍,在校學生數增長5倍。體制因校而易,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七年制(小學5年,初中2年),八年制(小學5年,初中3年),九年制(小學6年,初中3年)等。
從1980年起,將高級中學由原來17所壓縮為6所,即普集、綠野、楊陵、長寧、薛固和鳳安中學,共有學生5344名。1981年成立縣辦普集二中,同時統一了學制,恢復歷史、地理、生物、音樂等基礎課程。1990年全縣有各級中學31所,學生17011名,教、職工1431名。其中高級中學5所(未含楊陵中學),學生4879名,鄉辦初級中學26所(未含楊陵3所),學生12132名。
基礎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全面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2007年全縣學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升學率達100%,高中升學率達85.1%。
㈥ 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強調在全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這對當時小學建校有何影響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立即強調在全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成立了中華民國教育部,作為中華民國負責學術、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並監督地方政府教育主管機關。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明確規定:「初小、師范、高等師范免收學費。 」
民國時期小學教育包括初等小學校和高等小學校的教育,共7年。其中初等小學校教育是4年,為義務教育,法定入學年齡為6周歲,高等小學校教育是3年。
初等小學校開設的科目有修身、國文、算術、手工、圖畫、唱歌、體操共7門課程,女子加縫紉課。如果條件有限,手工、圖畫、唱歌、縫紉科目可依據實際情況開設。
高等小學校以增進國民學校之學業,完成初等普通之教育為宗旨。開設科目有:修身、國文、算術、中國歷史、地理、理科、手工、圖畫、唱歌、體操共10門課程,女子加縫紉課,根據地方實情,男子加農業課、商業課或英語課。條件不允許時,手工、唱歌可開設一科或不開。
這些課程反映了社會對當時小學生應掌握知識的基本要求,同時在男女生的教學內容方面,也考慮其特性及將來生活的需要而開設了相應的課程。
㈦ 高要的教育
小學
民國元年(1912年),學堂改稱學校,本縣仍以私塾為多。民國17年,縣教育會議決定「禁塾設校」,以後,小學有所發展。民國25年發展到589間(其中縣立小學1間)。
民國29年(1940年),縣推行國民教育,高級小學改稱中心國民學校,初級小學改稱國民學校。民國34年統計,全縣有國民學校436間,私立小學10間。1949年國民學校減為316間,學生21540人,占當時總人口數的4.3%。
建國後,徹底取締私塾,接收改造國民學校。學校名稱一律冠以地名,統稱小學。據1950年底統計,全縣有小學403間,學生23200人。土地改革後,農民迫切要求學文化,學校發展加快。到1952年已有小學502間,學生4569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71.5%。同年,本縣執行部頒《中小學暫行規程(草案)》,小學全部改為公辦。1954年調整小學布局,學校減為354間,學生40968人,入學率61.92%。1957年又回升為383間,學生50068人。入學率64.47%。
1958年,貫徹「兩條腿走路」方針,發展了民辦小學。1959年全縣有小學481間,學生70594人,入學率80%。
1960年,國家出現暫時經濟困難,部分學生退學,學校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八字方針,辭退超齡學生,在校學生下降至58531人。
1961年,部分公社中心小學開始辦「五年一貫制」試驗班。1963年貫徹《全日制小學工作條例》(40條),穩定了教學秩序,教學質量逐步有所提高。同時採取多種形式辦學,加大辦耕讀小學早午晚班,巡迴教學,全日制與半日制同時並舉等,小學又有較大發展,據1964年底統計,全縣共有小學817間,學生69356人(其中半日制315間,7012人),入學率77.74%。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小學停課「鬧革命」,學校處於混亂狀態。197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要把普及小學作為一項大政來抓」,小學才逐步得到穩定和發展。1976年,全縣小學發展到758間,學生115296人,入學率達到96.6%,成為建國後小學發展的一個高峰期。但在「讀書無用論」的思想影響下,學生知識質量下降。1978年貫徹《全日制小學教學工作條例》(試行草案),把課堂教學作為重點來抓,縣、區分級辦重點校。當時定廣利、祿步、新橋三間中心小學為縣重點小學,定各區小學為區的重點小學。從此,學校秩序納入正軌,教學質量逐步提高。至1983年統計,全縣小學在校學生100400人,入學率96.68%,鞏固率93.53%,成為基本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縣。
1986年開始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全縣有小學468間,學生85457人,入學率98.05%,鞏固率98.39%,畢業率97.08%。1993年,全縣有小學449間,學生78053人。
中學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高要縣城內端溪書院改為肇慶中學堂(即今肇慶中學),學生4班,學制5年,為肇慶有中學之始。光緒三十四年改星岩書院為高要闔邑公立中學堂(即今肇慶市一中),招收本科1班,學制5年,預科1班,學制2年。民國元年(1912年),肇慶府中學堂改稱肇慶中學,高要闔邑公立中學堂改稱高要縣立中學。民國7年,葡屬天主會創辦培志學堂,設專修班及完全小學,後稱海星中學。
民國20年(1931年),改高要縣女子師范學校為高要縣女子初級中學。民國24年並入高要縣立中學為女子部,為中學男女同校之始。
抗日戰爭時期,農村中學相繼興辦。民國31年(1942年)二區辦起新江中學,三區辦起宋隆中學。民國32年一區辦起祿文中學。民國37年,在肇慶西門成立聖羅撒女子中學,為教會所辦。
1949年高要境內有完全中學2間(含省立肇慶中學),初中6間(含教會辦的3間),學生1350人,入學人數僅占當時全縣人口0.27%。
建國後,人民政府對中學分批接收和改造。1950年改縣立中學為高要縣第一中學,改祿文中學為高要縣第二中學,改新江中學為高要縣第三中學,改宋隆中學為高要縣第四中學。同時停辦所有教會辦的中學。1957年,增辦3間初中(樂城中學、廣利中學、宋隆華僑中學),全縣共有中學8所(含省立肇慶中學),學生3677人(其中高中641人,初中3036人),比1949年增長2.7倍,占當時全縣人口的0.6%。
1958年後,中學發展較快,新辦初中10間(蓮塘中學、永安中學、大灣中學、沙浦中學、金利中學、白洞中學、白諸中學、活道中學、蜆崗中學、金渡中學),原高要縣第一中學改稱肇慶市第一中學,原二中、三中、四中分別改稱祿步中學、新橋中學、宋隆中學,且都辦成完全中學。1960年底統計,全縣有完全中學5間(含肇慶中學),學生1087人;初中12間,學生6033人;半日制農業中學5間,學生926人。其時學生總人數達8046人,占當年全縣人口的1.76%。
1961年,原省立肇慶中學和肇慶市第一中學劃歸肇慶市管轄,同時執行部頒《全日制中學工作條例》(50條),貫徹調整方針,實行兩種教育制度,壓縮一些條件較差的全日制中學,發展半日制農業中學和林業中學。從1961年起,裁減白諸、白洞、沙浦3所公社辦的戴帽子初中,把蓮塘、永安、大灣、金利4所初中改為農業中學。1963年又裁減大灣農中,停辦祿步中學高中班。據1966年統計,全縣全日制中學保留10間(其中普通中學7間,農業中學3間),學生3482人(其中高中495人,初中2987);公社辦半日制農業中學12間,林業中學11間,學生1847人。兩類學校共有學生5329人,佔全縣人口的1%。
「文化大革命」時期,半日制農林中學先後被解散,全日制中學迅猛發展。1969年全縣各大隊小學普遍附設初中班,各公社普遍辦起高中。1976年,全縣有完全中學2間(樂城、馬安),高中18間(河台、水南、祿步、筍圍、小湘、大灣、新橋、白諸、活道、蓮塘、回龍、白土、金渡、蜆崗、廣利、永安、沙浦、金利),大隊辦的小學、初中、高中九年制一條龍教育有7間(祿步1間、金渡1間、廣利2間、永安3間),大隊聯辦的初中1間,小學附設初中班298間。初中有641班,學生22464人,高中129班,學生6444人,中學生總人數達29808人,佔全縣人口的4.3%。由於急速發展,加之「文化大革命」中,運動多、勞動多、停課多、學制縮短(初、高中各2年制),取消了考試制度,學生知識質量嚴重下降。
1977年開始撥亂反正,貫徹部頒《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試行草案),1979年開始對中學進行調整,先後把水南、小湘、筍圍、白諸、沙浦、大灣、金渡、河台、蜆崗、蛟塘、活道、回龍等12間高中調整為初中,其時剩下樂城、祿步、新橋、蓮塘、白土、廣利、永安、金利、馬安等9間高(完)中;同時先後摘掉305間小學附設初中班的帽子,聯辦成65間獨立初中。
1980年定新橋中學為重點中學。1983年為適應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對普通高中進行結構改革,採取多種形式辦學,先後改永安、蓮塘、樂城等高中為農業職業高中。到1986年底統計,全縣有普通高中6所,學生2255人;農業高中3所,學生929人;初中50所,學生26442人;中學生總人數達29526人,佔全縣人口的4%。
現有5間高中,分別為高要市第一中學,高要市第二中學,新橋中學,肇慶市實驗中學,高要市復讀中學。
大學
廣東理工學院(高要校區),2007年9月,學院高要新校區投入使用,位於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城區祈福大道。201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升格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根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各專業以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為專業帶頭人,並聘有歐美、日本等國的專家擔任專任教師。 有教師712人,其中專任教師568人,兼課、兼職教師329人;專任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152人。學校設有11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辦本科專業5個,專科專業38個。 清代,辦教育者選聘教師任教。民國以後雖辦有師范學校,但畢業生有限,不能滿足辦學需要,教師仍以選聘為主。建國後,由於教育事業發展快,師院、師專和大部分中師畢業生被派去中學當教師,有部分小學教師是選聘社會知識青年充任,成為民辦教師。1980年後逐步改為中學教師以大專院校畢業生為主,小學教師以中師畢業生為主。
建國初人民政府接管學校時,全縣有教師874人(中學教師149人,小學教師725人)。土改後,農村小學有比較大的發展,1957年有教師1401人(其中小學教師1258人)。「大躍進」期間,學校發展更快,到1960年統計,全縣有教師2189人(其中民辦教師415人)。1962年實行調整,壓縮下放一批教師。到1965年,民辦教師發展到1084人,占教師總數35.75%。
1966年後「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成為重災區,教師從1965年的3085人遞減到1968年的2732人(其中民辦教師849人)。
1969年後,小學和初中下放到大隊辦,提出「讀小學不出村,讀初中不出大隊,讀高中不出公社」,小學和初中學校劇增,到1972年全縣學校發展到971間(含教學點169間),教師4397人,其中民辦教師2495人,約占教師總人數有57%。1975年,全縣教師4856人(其中民辦教師2781人),由於發展過快,造成學校布局不合理,師資不足,教學質量差。
1979年以後,調整教學布局,學校間數雖然減少,但學制延長,班數、學生數和教師數也增加了。1980年全縣教師6580人,其中民辦教師3916人,占教師總數的59.51%。1985年後民辦教師的比例開始下降,占教師總數的49.4%。1988年,廣利、永安、沙浦劃歸鼎湖區,教師人數有所減少。1993年,全縣有教師5953人,其中民辦教師1801人,占教師總數的30.25%。
㈧ 北洋政府至民國義務教育,小學生入學多少錢
你好,北洋政府至民國義務教育,小學生入學多少錢。
你說是義務教育,那麼入學就不需要花錢,而是免費學習了。
㈨ 《重生民國春歸》最新txt全集下載
重生民國春歸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重生民國春歸
作者:孔詞
資料整理第一帖:民國的教育
更新時間2012-10-5 16:25:51 字數:3425
前提聲明:本文是民國架空文,基本走向會以民國時間、風俗為主,依據劇情稍做修改。
南京國民政府前期的教育(1927-1937年)
(一)國民黨統治區的教育制度
民國十七年(1928年),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據根據教育實情、適合民生需要、增高教育效率、謀個性之發展、使教育易於普及、留地方伸縮可能6原則,以民國十一年(1922年)的新學制為基礎,推行了這時期的新學制系統。這個學制後來有局部修改,茲分述如下:
(1)初等教育制度方面
民國廿一年(1932年)國民黨政府公布《小學法》及《小學規程》,規定小學修業年限6年,前4年為初級小學,後2年為高級小學.入學年齡為6足歲,並可展緩至9足歲。各地方得設簡易小學及短期小學,推行義務教育。簡易小學招不能入初級小學的同齡兒童,修業年限摺合2800小時;短期小學招10-16足歲的年長失學兒童,修業1年,摺合540小時。
民國廿四年(1935年),教育部按照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實施義務教育標本兼治辦法》,制定了《實施義務教育暫行辦法大綱施行細則》,規定全國學齡兒童除入普通小學外,在實施義務教育第一期內(1935-1940年)應受1年短期小學教育;在第二期內(1940-1944年)應受2年短期小學教育。後來又規定,2年短期小學招8……
應該是全本了
㈩ 民國時期的小學是如何進行公民教育的
在《灌縣風物(暫定名)》第一篇中,我們考證了該影片的拍攝時間和地點。其中,學生的服飾、學習環境和課本成為了探索影片「秘密」的線索。圖為學生上課的情景。影片的鏡頭停留在了《中國公民(第五冊)》(張耿西等編)課本的某一頁上,即「十一我要孝順父母」。此文實際上是成語「綵衣娛親」的故事。文中寫道:「生我?我的是父母。我不和父母淘?猓?閌切㈨?。老菜子是春秋?r的楚??耍??淺P㈨?他的父母,到了七十多?q,父母?是活著。他想父母的年???大,我???天天想法子使他??快?貳S幸惶歟??氳攪艘?ü?O有趣的法子。他??晌煥先說教夢葜凶?攏?約捍┝艘患?五綵衣服,故意?作小孩子的模?櫻?詬改該媲疤?盼枳牛??母改縛戳耍?揮X哈哈大笑。」圖為掃描自《中國公民(第五冊)》(1939)第259版。從課本的扉頁的「編輯大意」可知,該課本是遵照當時教育部頒布的小學公民訓練條目進行編輯。課文均以故事為中心,其目的主要是使兒童根據故事的具體意義來體會課文的內容,正如圖二中的「十一我要孝順父母」。該課本課文的排列順序是按照先個人、次家庭、再次及社會國家,顧及「由近及遠」「由具體到抽象」的教育原則。這些要求在課本的目錄中一一體現:先是有關於自身的衛生和行為習慣,後是有關於思想意識等內容。圖為該課本扉頁中的《公民訓練條目考查表》,說明學生需對相應的公民訓練內容進行學習或實踐,並進行記錄和考察。除此之外,影片鏡頭對學生的洗漱場景非常「著迷」,停留的時間足足25秒,從學生刷牙一直拍攝到學生用肥皂洗手。我們可以從以上內容推論出這段影片能夠反映當時的公民教育和新生活運動。而這一點,在文獻中也有所反映。據《灌縣教育志》,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制定了「小學公民訓練目標」四條和「小學公民訓練德目」十八項。1936年,國民政府經過新一輪的調整後頒布了新的課程標准。小學部分設置了公民訓練,並且在其中加入新生活規律,實施方法更為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