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談小學教育的感恩教育

談小學教育的感恩教育

發布時間:2020-12-29 13:39:07

Ⅰ 淺談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技巧:
一、播愛育恩,喚醒識恩知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要做到以情動情、以情感人,要讓學生感受到恩惠,打開「意識結」,喚醒感恩意識,激發報恩的慾望。在平時我很注意用愛心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給他們講「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的古訓,講「黃香溫席」的美談和「結草銜環」的佳話;堅持做到「心靜氣順、嘴甜手軟」,少批評,多鼓勵,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帶給學生關愛和快樂。學生非常願意聽我的話,而且願意模仿我的行動,關心集體團結友愛。
我們學校的新教學樓集中供熱,既干凈又暖和。可是在我上課的時候,發現嗓子發癢,很多學生也咳嗽,原來教室地面是水磨石的,灰塵在乾燥的室內很容易漂浮嗆到嗓子。我就找干凈的濕毛巾蓋在暖氣片上,濕潤空氣,灰塵下沉,學生不再咳嗽。為了防止流感,我又買了瓶白醋,每天都灑在毛巾上,既消毒,又能保護學生的嗓子。這些細微的關愛感化了學生,後來這些事情都被學生搶著做了。有一天,班上一名最內向、最不熱心的女同學,從家裡帶來用開水燙好洗干凈了的四條毛巾,在學校使用。這些正驗證了魏書生的話:「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就是吸引學生為集體出力、流汗,貢獻個人的東西,為集體傾注心血,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深。」數九寒天,別的班級感冒的有十多個人,我班一個沒有,這得益於老師愛心的付出和學生心靈的感恩。其實對學生來講,感恩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創舉,而是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之中,滲透在你來我往的言行之中。
二、尋恩覓情,激發學生感恩情懷
感恩,英文為thanksgiving,意為感謝、給與,是情懷,是一種美德和境界。學會感恩,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准。
感手足之恩,是為悌。班級如家庭,同學如手足,為了讓學生學會感恩、體驗快樂,我在班裡開展了「快樂尋恩,以恩促行」活動,鼓勵學生識恩尋恩、感恩施恩,體驗過程中的快樂。在班級的板報開設了感恩專欄,讓學生每天找出恩情點,看到的、聽到的、老師的、同學的、班內的、校內的……只要是積極向善的閃光點,都要鼓勵、學習、珍惜。開始每天只有一兩條,學生把課本中學到的、理解的感恩表達了出來,比如《給予樹》、《七顆鑽石》、《可貴的沉默》等。慢慢的感受越來越廣,有關於非值日生主動做班務的,有關於主動幫同學進步的……尤其是兩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平時性格孤僻自閉,同學們就有意識地找他倆的優點,鼓勵他們,無意識中運用了「皮格馬利翁效應」,很快他倆走出了家庭的陰影,也有了快樂的笑容。

在幫助與感恩的循環中,同學們都變得主動熱情,用快樂和感恩的心真誠相待。家長會上,許多家長都高興地反映孩子的變化,懂事了,孝順了,勤快了,有禮貌了……感謝我解決了他們最頭疼的問題。
感父母之恩,是為孝。學生的識恩尋恩行動還和諧了家庭,讓他們更加得到家長的疼愛,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班上有一名同學從外地轉來,經常不寫作業,即使寫了錯誤也很多。開展感恩教育活動他唱反調,原因是爸爸忙生意,媽媽特好麻將,他心裡生氣。針對這種心態,我首先讓他想從小到大父母對他的付出,在紙上寫下來。一會兒他嫌太多不寫了。我讓他學著用感恩的心去付出,去做感動父母的事情。一個周以後,他告訴我媽媽天天在家陪他,還把方法講給同學聽:第一天傍晚回家,媽媽告訴自己弄飯吃,他就在鍋里煮了十多個雞蛋,還撈出四個給媽媽放在碗里,留言讓媽媽保重身體吃雞蛋。第二天晚上媽媽又去玩到11點多,他說害怕不敢睡,又給媽媽端了一盆洗腳水,告訴媽媽燙一燙腳舒服,讓媽媽很激動。第三天在爸爸回來時替媽媽「撒謊」……從那以後,只要他在家,媽媽就在家。那段時間,這個學生各方面狀態很好。大約一個半月後,他媽又犯病了,以前的方法不好用,我找來家長,把這位同學的前段表現和現在的狀態說了說,表揚家長挺上心的,不像有的家長喝酒、唱歌、打牌而不顧孩子,孩子肯定有出息。家長高興地走了,問題解決了。去年春節他給我打電話:「老師我真的很感激您,如果我不會感恩,就治不好我媽的毛病,可能早出校門成小混混了。」 知恩必圖報,圖報必圖強,圖強必有為,現在他在初中,成績一直在全級部名列前茅。
三、報恩獻恩,培養學生做有恩必報、與人為善之人
「人之初,性本善」,愛心和關懷能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美好的、向善的感恩意識,體驗恩情能平和心態並付諸感恩施恩,達到《弟子規》中「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的境界,實現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型。恩情哪裡都有,教育無處不在。我們抓住一切機會開展了「五心」教育活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忠孝仁愛、誠信自強,讓學生超越自我,感恩內化品質,施恩由習慣到自然。
我在班級中開展了每天對家長「問一聲好、倒一杯水、夾一筷子菜、捶一次背、逗一次樂」的「五個一」活動,並在孝心卡留下記載。我們還開展了主題為「整潔環境,健康大家」的綜合整治活動,學生走上街頭,向行人宣傳,清除野廣告,清理各類垃圾,體驗環衛工人的辛苦,感恩社會。學校往南約500米是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班裡有幾個學生住在附近,看到老人收拾衛生挺辛苦的,就自覺幫忙。後來班裡的同學分成幾組,每組一周,周三中午簡單收拾,周六上午大掃除,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
孩子的心靈就是一棵幼苗,用愛心澆灌,用感恩支持,他就會常綠長青。讓學生感恩,關心他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的方法很多,需要我們不斷探索。我總結了12個字:「腦有責,肩擔任,手教書,心育人。」時時刻刻動心動腦,言傳身教,盡到教師的職責,在感恩教育中我們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幸福著學生的幸福,教學相長。

Ⅱ 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感恩之心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小學生,不能夠深刻的體會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常常缺少一種感恩之心。因此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是學生良好性格,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對於小學生感恩之心的培養,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一、培養學生感恩自然之心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這個社會之中,成為社會系統中的一員,但我們首先是生活在這個自然之中,是自然界為我們提供創造了我們生活的基礎。大自然賦予了我們太多太多,而現在的人們卻不知感恩回報。我們的綠地、樹林在減少;我們的河流、濕地在乾枯;我們的空氣、環境在污染;我們的藍天、地球在改變。大地是多麼的寬容,人類的垃圾、糞便、痰污隨意加之。我們呼籲、吶喊、法制,總難改變一些人的自私與惰性。因此,我認為感恩自然之心應從小學生抓起,讓學生從小就樹立一份感恩自然之心。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樹立學生保護環境的觀念
隨著工業的發展,我們的環境遭受了極大的破壞,並且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因此,在學校,在課堂,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式,比如,「環保知識講座」「環保圖片展覽」「我為校園添綠色」等各種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樹立學生保護動物的觀念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它們是我們人類生存在這個地球不可缺少的夥伴,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動物的保護意識逐漸淡薄,食用各種動物,並給人類自身造成了極大的災難。因此,我們應該在學生良好性格形成的階段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通過各種專題活動,對學生進行感化教育,讓學生樹立起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的觀念。
(三)樹立學生節約可貴,杜絕浪費的觀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現在的小學生浪費糧食,浪費各種生活用品的現象十分嚴重,對學生進行「節約可貴,杜絕浪費」的教育勢在必行。在學校可以通過班級文化的熏陶,校園文化的熏陶,利用一些古詩詞對學生進行教育或開展「我是節約小能手」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學生從小事上樹立節約的觀念。
二、培養學生感恩社會之心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成員之一,生活在這個完整的社會系統當中,享用著這個社會為我們提供的一切,從小培養學生感恩社會之心,有助於學生從小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對於學生感恩社會之心的培養,應從課堂和課外兩個方面進行努力。課堂上,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應該讓學生了解社會存在的意義和與我們每一個人的關系。有了這種認識,學生才能更好的去感恩社會。對於感恩社會,我們可以通過課外的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我們可以帶領我們的學生,到附近生活的小區,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到周圍的敬老院看望慰問那些長期生活在那裡的孤寡老人……通過一件件學生力所能及的小事讓孩子感受自己為社會帶來的貢獻與變化,比單純的教育更有說服力。
三、培養學生感恩父母之心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法定監護人,是其衣食住行的保障者,不僅給予孩子生命,還給孩子創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讓孩子懂得父母的辛勞,樹立感恩父母之心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小學生感恩父母的教育中,應重點從小事做起。
(一)培養孩子講禮貌的習慣,讓父母舒心。要求學生在任時候見到父母都要主動問好,如「爸爸好」、「媽媽辛苦了」等,父母聽了,自然舒心。
(二)培養孩子少說話,多做事的習慣,讓父母省心。要求學生要自強自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積極參加一些公益勞動,讓父母少一些辛苦。
(三)努力學習,認真完成學業,讓父母放心。學校應教育學生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使學生懂得只有具備了真才實學,才能自立,才能服務社會,讓父母感受到自己的孝心。
(四)是學會寬容,理解父母。學生和父母產生矛盾時,要多從父母的角度考慮問題,盡量寬容父母過分的愛心,在寬容中學會感恩,讓父母順心。這樣,孩子就在感恩教育中與父母形成了互動,父母獲取了愛心的回報和滿足,孩子在感恩中找到了學習的動力,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感恩,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責任。感恩,充實著我們的生活,塑造著我們的心靈。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更是學生成長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有責任,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從小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樹立感恩的信念。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健康、積極、樂觀的成長!

Ⅲ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北辰區實驗小學趙金艷 當今社會,孩子在父母、祖輩的心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愛有加;而孩子自己也養成了唯我獨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趨勢。孩子們漸漸遠離了感動,忘記了感恩,以為父母的養育和教誨都是理所當然的。針對這種道德的缺失,情懷的失落,我校全面啟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運用活動引領、細節滲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與成長的真諦。 每到學校開學,總會看到一些孩子手裡拿著冷飲津津有味地吃著,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跟在後面汗流浹背,拿著書包蹣跚地穿梭於教務處、校長室和教室之間。目睹此景,我總會有一種悲哀湧上心頭。 一次家訪中有位家長請求我好好的與他的孩子談談:自己的孩子每天回家後根本不願與父母說話,偶爾說話語氣也蠻是不耐煩,即使向父母要錢也是一副應該的神情!另一位家長跟我透露:他的心肝寶貝現在還讓他系鞋帶。還有位家長說他的孩子從來沒有主動接過抹布擦地的時候。 我國自古就有「羊跪乳,鴉反哺」的古訓,但觀察一下現在的校園,揮霍父母的血汗錢,用來吃喝玩樂的學生不在少數,畢業後不願工作*父母養活的「啃老族」也有不少。嚴重缺乏報恩意識。學生對老師辛勤教育、同學之間的幫助顯得寡情薄義,甚至像馬加爵那樣回報父母、回報社會的也大有人在!。 如何幫助學生感恩父母、他人、社會、國家對他們付出的愛,如何教會學生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報答祖國的培養,老師的教誨。這是學校、家庭、社會應一同探討、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已經注意了很久,考慮了很久,我想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重視感恩的啟蒙教育,開啟孩子的感恩之心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種子,就會獲得做法的收獲;播上做法的種子,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播上習慣的種子,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播上品德的種子,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時機,讓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間的親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關愛、支持和援助時,給他人以回報,不要只圖索取和享受。教育學生將他人恩惠銘記在心,增強責任感,要有一顆感恩之心,懂得憐憫,懂得尊重,懂得承擔責任,與人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當前學生缺乏感恩心的現象十分通通,究其根源,就是感恩教育在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中所佔的位置已經被邊緣化。家庭無原則地溺愛,以文化課為主導方向的學校教育又往往對德育教育不夠重視,在這種背景下,學生陷入情感教育的「沙漠」,在不少學生的情感世界裡,感恩思想已經成為一個盲區,孩子對家長只知索取、不思回報,感恩之心嚴重缺失。感恩意識的缺乏也就在所難免了。 感恩的啟蒙教育,也即是小時候家長要注重感恩教育,入學時候老師應該強調感恩教育,入初中老師再一次開展感恩教育。在他的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抓住時機開展教育。切入學生個體心理世界,激發個體心靈共鳴,促使學生對某些事件有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強化他們的感恩心理,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培養他們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和升華他們的道德情感。二、廣泛發動,積極宣傳,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在實施感恩教育活動中,我班從思想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祖國、感謝社會、感謝家長、感謝老師、感謝他人。為了做好教育工作,必須提高他們對感恩活動的高度重視。因此,要求家長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感恩意識。我班還利用課堂主渠道的作用,特別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教育學生學會感恩,通過演講、主題班會、、講故事、等形式進行宣傳,使學生的感恩意識逐漸增強。三、認真組織,狠抓落實,在活動中加強感恩教育 我認為,感恩教育重在活動,在活動中樹立學生的感恩意識。活動開展來,我班認真組織各種形式多樣的活動內容,把感恩教育推向深入。(一)感謝祖國,立志報效祖國 我班堅持每周一的班隊會制度,精心准備每一次的班隊會,通過演講,讓學生樹立國家概念,我班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誦讀比賽、歌頌祖國徵文比賽、文藝匯演、趣味語文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了解到我們的燦爛文化,懂得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更加認識到要珍惜現在,刻苦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國家雖然強大了,但現在依然是發展中國家,還需要我們奮發圖強,為建設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二)感謝社會,為社會做應有的貢獻社會是人的社會,人處於社會之中。而當今社會,更加關注和重視學校的發展和學生的成長。我們從大家熟知的事情宣傳入手,教育學生要感謝社會。感謝社會要體現在行動中,我辦利用雙休日進行社會調查,並寫出了一份份社會調查報告,雖然文筆稚嫩,見解不夠全面,但是孩子們看到了尊老愛幼的行為,感受到了社會中濃濃的暖意,覺察到了環境清新多麼來之不易。活動使學生了解了社會,認識了社會,懂得了自己既然是社會的一員,就應該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也教育了學生在困境中不要氣餒,不要怨天尤人,增強學生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三)感謝父母,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我班開展了給父母一封信活動,通過這種形式,孩子可以很好的與父母談心,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並要求學生每周回去後幫家長做一件家務勞動,例如做飯、掃地、洗衣服等。活動的開展樹立了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父母的辛勞,從而感謝父母,尊重父母。(四)感謝老師,做勤奮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我們的學生正是性格可塑性最強的時候,針對這個特點,我把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作為我們班的主題。對此,我們開展了「假如我是老師」為主題的班會,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尊重老師。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老師的付出,不需要什麼禮物,只要能勤奮學習,爭取好成績,遵守紀律,講文明,懂禮貌,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五)感謝他人,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班實施成功教育策略,開展「比學趕幫」活動,就是在班級內部分成若干個小組,大家在學習上、生活上、規范上、活動上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此項活動我班不走形式,每周評比先進小組,表彰在活動中表現優秀和進步幅度大的學生,我們考核學生的學習和表現,主要是看進步幅度,讓每個學生都能看到希望。在活動中,我們教育學生要感謝同學,感謝同學的幫助,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了友誼,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風氣越來越濃。四、及時點撥學生,參與感恩教育的實踐活動 環境是無聲的教育,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要創設以「感恩」為主題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的心靈在充滿「感恩」的氛圍中接受洗禮。根據各自班級的具體情況,設置如下活動: 1、講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故事會,使學生們認識到「孝心、愛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創立「感恩」小報。用新穎的排版、立意鮮明的內容,定期出刊有關「感恩」的個案,使學生親眼目睹「孝星」的形象,從而受到感染。 3、頻繁問候,讓父母舒心。古人雲:「言為心聲」,鼓勵學生頻繁對父母說說體貼或感激的話。如「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4、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在《給予樹》的教學中,為讓學生感知、感激對老師、親人的關愛培養之情,在授課的拓展練習當中,部署了關愛他人的的名詩、佳句的討論。激發了學生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感恩」教育有聲有色,使學生自願參與「感恩」活動,去親身體驗,去感悟人生,去領悟真理。 五、體驗「感恩」的真實情感 1.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國際「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等,利用這些節日對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2.學做父母,體驗辛勞。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動。 3「教師節」。為老師做個慶賀卡,送一束野花。老師會感到非常欣慰。六、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著,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就是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揉揉肩、捶捶背、洗洗腳,幫父母做飯洗衣等。使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和不易,培養學生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情。讓學生們從真實的生活中感知父母的偉大與艱辛,感知老師的良苦用心。從而將「感恩」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感到應該報恩。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湧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羊的跪乳」,「鴉的反哺」,這些都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芬芳馥郁,香澤萬里。另外,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頻繁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盪,胸懷寬闊,會自覺自願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當耳旁不再喧囂,當眼睛不再迷茫,當心不再悲憤,讓我們沉澱下來,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用感恩的心去發現,去探索,去品位生命中的至真至純!

Ⅳ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出許多優秀的傳統美德,尤其是感恩,並留下千古恆言。「飲水思源」、「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知恩不報非君子」等等,無不體現出「感恩」的傳統美德。
可是當前,感恩意識的缺失非常普遍。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四位老人、兩位父母和一個孩子」的「421」家庭模式成社會的主導,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都以自己為中心,在家中是「小皇帝」,在學校則目空一切,眼中只有自己,形成了只知道「我該怎麼樣」,不知「該我怎樣」;只知「我要什麼」,不知「要我什麼」;不知尊師敬長,關愛他人。
為了我們的民族,為了我們「禮儀之邦」千百年的榮譽,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教育我們的學生學會感恩,培養學生的感恩品質。
對此,我們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
一、活動引導法。
適時組織相關活動,營造「感恩」的教育氛圍,以凈化學生的心靈。
一是查閱書籍或網路搜索,尋找「感恩」的名言警句。學生交流,朗讀感恩的名句,還可以張貼到教室的牆壁上。
二是收集「感恩」的故事,舉辦故事會。讓學生從故事中去感知身邊的親人、老師、朋友、陌生人的關愛,由心靈深處產生共鳴,舍棄以自我為中心,試著從他人的角度看待生活的艱辛,體味人生的冷暖,感受濃濃的親情。
三是寫感恩信。讓學生寫感恩信,以觸動自己的心靈,不管是誰只要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有恩,我們就要將心底的真摯之情和感激之意蘊涵於字里行間。
四是為父母「減負」。在家中承擔起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在特定的節日里(母親節、父親節、除夕日)送上自己真摯的祝福、為父母洗洗腳,捶捶背,幫助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驗父母的艱辛。比如:去年的重陽節我布置了一項作業—為長輩洗腳並寫下感受,孩子們交上來的心得很真實、很感人,至今我仍然保留。
五是禮貌性問候。見到長輩我們要主動的問候,讓忙碌了一天的父母一回到家中,就能從孩子口中聽到最舒心的話語,在享受著天倫之樂的同時,忘卻一天的疲勞和煩惱。
二、榜樣示範法。
「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小學生感恩意識的形成,還必須從師長處耳濡目染、感受效仿。「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大家可能都看過電視上的那個廣告——媽媽洗腳,這就是榜樣的力量。父母、教師要以學生為本,既教育引導學生,又幫助愛護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自身的言行不斷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使之成為學生感恩的榜樣。
三、氛圍熏陶法。
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學校要積極營造感恩文化,例如定時播放感恩歌曲,如《媽媽的吻》、《母親》、《感恩的心》等,在歌曲中感知恩情,在歌曲中培養感恩之心;還可以定期的開展一些感恩活動比如辦感恩手抄報、舉辦以「感恩的心,感動你我」為主題的徵文活動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恩教育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在日常教育中不斷完善的過程。
教師肩負著對少兒進行感恩教育的責任,我們一方面要真誠地關愛每一個孩子,用言傳身教的力量感染孩子;一方面要巧於構思,精心設計各種形式、且寓感恩教育於其中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從而達到學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踐行的感恩教育實效之目的!

Ⅳ 淺談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淺談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從小對他們進行感恩教育,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科書所表現的「恩」是豐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等。如何挖掘教科書的感因教育的教學資源,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在此,把本人多年的教學體驗略談如下:一、弄清一知恩感恩教育必須先知恩。要根據文章特點,引導學生弄明白文章要感誰的恩,感什麼恩。這一環節是很重要的,作為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握好怎麼樣的文章表現怎樣的恩。表現大自然之恩的一般是寫景的記敘文或是說明性的質的文章。如《只有一個地球》告訴我們生我養我人類是地球母親,《桂林山水》能讓我們心靈小憩。寫人、記事的文章一般是表現父母之恩、祖國之恩、社會之恩。如《釣魚的啟示》就是讓我們感知到給兒子道德力量的父親。《十六年前的回憶》讓我們感知英烈的祖國心,民族義。而《詹天佑》能讓我們體會到什麼才是祖國的優秀兒女。

Ⅵ 如何對小學進行感恩教育論文

人與人的有效溝通不外乎是心靈與心靈的碰撞吧?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不例外。然而,當前在經濟社會的沖擊下,許多人不僅觀念改變了,連情感意識也日趨淡薄了。當今的在校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很多孩子為人處世根本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從自己的個人利益出發。可見學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傳授知識上,而是還要幫助教育人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我認為,學生來到學校是先來學做人的,其次是學習知識。畢竟人生的杠桿是精神,精神的支點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煥發出無窮的力量。

一、奏響生動的樂章
我認為,感恩教育必須從小學生抓起,讓他們懂得在感激父母養育之恩的同時,也得學會了感激他人。可是,當今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僅表現在對待父母的養育之恩,也表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老師的教誨之恩,親朋好友、社會賢達的相助之恩等等。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確,孩子們有些不良行為並非是在進入學校之後才養成的。顯然,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需從小抓起,這樣才能奏響了和諧社會的生動樂章!
二、構建愛的氛圍
我曾經在公交車站看到這一幕:好些人在排隊等候上車。此時,來了一位母親帶了一個4歲左右的男孩子,母親邊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隊,邊在留意公交車的到來。不一會兒,公交車進站了,一些人便蜂擁而上,結果那對母子根本上不了車。事實告訴我們,社會中這樣的事例多了,無形當中就對孩子們造成了反面教育,時間久了,孩子反而會認為母親的教育使自己吃虧了,他也會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說社會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緩了,懂得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碼的覺悟要求。
對於孩子的感恩教育來說,移情訓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可以藉助於電視、圖書等媒介的力量,引導孩子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為主題的作品,多給孩子讀一些以互助友愛為主題的童話故事,還可以把孩子身邊發生的事編成故事講給孩子聽,熏陶培養孩子的感恩之情。隨著孩子認知能力的增強和視野的擴大,還可以引導孩子將感恩之情從熟悉的人遷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導孩子關心貧困地區兒童的生活,嘗試用零花錢給災區人民捐款,在車上給老人讓座,主動幫助有困難的人,等等,培養孩子心懷感恩萬物的品質。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以身作則成為感恩的榜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如:當我們叫學生把作業練習本搬到班級時,不是認為理所當然,而是向那位學生表示了最真摯的感謝,在班上表揚了這位學生的助人為樂精神,學生臉上寫滿了幸福,同時也看到很多羨慕的眼光。教師,作為感恩教育的引導者之一,應該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以心換心,暢談理想,體味人生,憧憬未來,達到心靈相通。學生由教師的理解、尊重和關愛中,體驗到尊嚴感和幸福感,從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學習的能力,進而得以完善自我,並從心裡敬重和愛戴教師。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實質性的效果。
三、譜寫動人的篇章
中國古語雲:「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我們更該知曉並付諸於行動。一個人的成長,要感謝父母的恩惠,感謝國家的恩惠,感謝師長的恩惠,感謝大眾的恩惠。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還是一個人為人的基本條件!「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誰都有窘迫的時候,窘迫的時候施人以援手對被救者是一種幫助,對施救者也是一件樂事。因此,我們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形成「滴水恩,湧泉報」的感恩心態,讓學生在愛中成長,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施恩,讓它回歸現實生活,教育學生從點滴做起,在生活中實踐感恩。
再者,教育學生要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要讓學生懂得,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會少了許多怨天尤人的不平。
總之,要讓學生成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報恩的人。要讓學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會有春天;懂得播種春天的人,才會收獲春天。所以,我們要感激父母給了我們這一次生命,讓我們能來到這個世界活過一次;感謝老師,教給了我們知識,讓我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感謝朋友,給了我們友誼,讓我們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獨。」當然,我們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更應該把體現感恩的行為展示在學生面前。這樣,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才能發揮成;我們中華傳統美德才能發揚光大;心靈與心靈才會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與人的心才能更好地交融;社會才能更加的和諧!

中小學班主任老師應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第一,班主任老師要以身作則,利用榜樣的示範性力量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英國教育學家麥克費爾非常強調教師的表率作用,他說:「教師進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方法莫過於教師自己要常懷感恩之心。」的確,教師高尚的品格是無形而強大的教育力量。品格是通過言行表現出來的。因此,教師要注意言傳身教,用人格的魅力影響學生。班主任要求學生學會感恩,感謝父母、感謝教師、感謝朋友、感謝任何一個幫助你的人,就應該首先要求自己具有感恩意識,就要感謝黨和政府對教育的關懷和重視,感謝學校給了我們展示才華的舞台,感謝領導的關愛和信任,感謝同事的支持和幫助,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謝家長的尊重和配合,感謝學生給予的快樂和希望„„總之,班主任只有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和工作,才會更加敬業、甘於奉獻。班主任的心存感激,往往能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另外,在感恩教育中,班主任不要忽視任何一個細節,時時刻刻都要做好感恩的
表率。具體而言,班主任在課堂上盡量用行動在學生面前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使學生耳濡目染。例如,當老師上課向學生借用字典查字時,我們要當面表示感謝,不妨讓周圍甚至全班的學生聽到或看到老師的做法;又如當課代表送來作業時,老師也應當面表示感謝,等等。班主任老師只有做好感恩的榜樣,才能使學生效仿,知道他們在得到別人幫助時該怎麼說和怎麼做。
第二,班主任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接觸一些以感恩為主題的文藝作品。對中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切忌講大道理,而應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之中,使他們受到教育,這是中小學班主任進行感恩教育時應特別注意的地方。那麼,什麼樣的教育形式才是中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呢?我認為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多接觸一些以感恩為主題的文藝作品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法。比如,平時多給他們講一些感恩故事,如前面我們已經提到的「結草銜環」的故事,「韓信報恩」的故事,「退避三舍」的故事,「農夫和蛇」的故事,諸葛亮報答劉氏父子的故事等等。講故事學生願意聽,同時也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又如,班主任老師可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感恩文學作品,如孟郊的《遊子吟》,冰心的《荷葉母親》,朱德的《我的母親》,魯迅的《藤野先生》,泰戈爾的《金色花》,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感恩教材,學生讀得多了,背得多了,感恩之心自然也就具備了。再如,班主任老師可以多教學生唱些感恩歌曲,如《感恩的心》,《世上只有媽媽好》,《燭光里的媽媽》,《愛的奉獻》,《感謝你》,《爸媽的話》,《大愛感恩守護人間》等等。另外,如果條件許可的話,班主任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看一些感恩影視作品,如《神奇俠侶 》、《觀音山 》、《新少林寺》、 《暴風前夜》、《 唐山大地震 》、《非誠勿擾2》、《 無人駕駛》、《 72家租客 》、《木乃伊3》、 《長江七號》、《 拉貝日記》等。這些都是一些最熱門、最受學生歡迎的感恩影視作品.,看過之後,學生一定會受益匪淺,班主任老師也一定會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第三,班主任應策劃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感恩。感恩教育需要通過主體的參與,在既定的情境中,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是感恩,為什麼要感恩。班主任可以精心策劃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如「收集溫馨照」、「算算親情帳」、「講講親情故事」、「寫寫感恩信」等。假如開展「收集溫馨照」的活動,班主任可要求學生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對自己關愛的照片收集起來,用文字記錄照片拍攝時間、地點,以及簡要的情節,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些定格的溫馨照片,可以使孩子們找到失落的感恩之心。同時,班主任可以結合「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端午節、重陽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活動。如在慶祝「三八」婦女節時,班主任可以設計「感謝媽媽」的活動,活動中,孩子可以通過給媽媽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來演繹人間的親情。通過親身體驗的活動,學生們深深體會父母的偉大與艱辛,從而將「感恩」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並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懷!使學生懂得感恩是做人之本,是快樂生活之源,使感恩之行成為自然之舉。 班主任要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會感恩,做到感恩教育的知行合一。

閱讀全文

與談小學教育的感恩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