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師專業成長基本目標是什麼
總目標:努力學習比較系統的專業知識、教育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豐富自身的人文底蘊;積極投入教育科研,探索規律,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
具體目標:
①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系統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系統扎實的掌握教育理論和學科專業知識。
②教學基本功學習,努力在普通話、鋼筆字、粉筆字等方面提高。
③教學能力,認真學習先進教學理論和教學思想、方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探索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利用網路優勢,及時瀏覽教育網站和教研專家和優秀教師的博客,學習優秀教師教學風格,每學期都應該積極承擔示範課、觀摩課等公開教學任務,同時積極開展課後反思活動,努力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④教學研究:不斷加強理論、業務學習和繼續教育,才能經受住「極限」的考驗,在超越自我的同時,實現自己人生價值。
拓展資料:
教師專業標準的基本理念:
(一)師德為先 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能力為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三)終身學習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對這些基本理念的認識,通過《小學教師專業標准》的基本理念學習,我在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啟發,感受良多,現將自己學習後的點滴認識與學員交流:《小學教師專業標准》的基本理念為:以學生為本,以師德為先,以能力為重,以終身學習為典範。所謂的以學生為本,是指要尊重小學生權益,以小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小學生的主動性;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小學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回想幾年的教學實踐活動,本人還是很注重以學生為本的。在教學上,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主,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力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生慾望,從而很好地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其次,以師德為先,告訴我們要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在今年的教學活動中,我始終堅持以德育為先,把德育滲透在數學與美術課堂教學中,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及時對學生進行自強自立教育,使學生明白做什麼事都要學會獨立思考,不可以過度依賴大人。
根據教學內容,我還對學生進行了誠實守信教育,鼓勵學生做錯事要勇於承認錯誤,不要隱瞞錯誤,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另外,我還結合平時的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了了努力學習,與人合作等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讓他們懂得與人合作的樂趣,懂得做什麼事都要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第三,以能力為重,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做為一名資深年長的教師,我總是把提高自身業務能力當成首要任務,不僅在工作之餘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自學,還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進行各種各樣的業務能力培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踐水平。在學中求進步,在進步中求知識,是我長期堅持的工作原則。
第四,樹立終身學習的典範。學習先進小學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十幾年的教學經驗並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教學變化,除了平時的業務學習,我利用網路平台,開通個人博客,加大與教師隊伍的溝通交流,為自己開拓自己的視野做了較多的准備。平時積極撰寫教學隨筆,教學教育論文,為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的師范教育歷史悠久,師范教育學也早有定位,師范教育在培養教師的地位上是很明確的,師范教育後的教師如何培養,迄今為止尚無定論,但從對我國教師教育的近期認識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有價值的實踐總結,他們為校本教育論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假說和論證。 對於教師專業化這一概念,我們應該從動態和靜態兩個方面來理解。從動態的角度來說,教師專業化主要是指教師在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自身不斷主動學習的基礎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
這一發展過程的實現不僅需要教師自身主動的學習和努力,以促進和提高自已的專業能力,而且良好外部環境的創設也是教師專業成長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確立嚴格的教師選拔和任用標准;建立教師專業組織和形成教師專業規范等。
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其自身和外部環境這兩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缺一不可的。而從靜態的角度來講,教師專業化是指教師職業真正成為一個專業,教師成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這一發展的結果。因此教師專業化不僅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過程,而且是教師培養、教師教育的目標和發展趨勢,體現了對教師專業水平和社會地位的一種肯定和認可。但是當前,盡管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發展,但與醫生、律師、工程師這些專業人員相比,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仍相對不足,並且相應其社會地位也未達到其他專業人員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認為,當前教師職業正在由「半專業化」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專業化」成為未來教師發展的努力方向。 作為小學教師,最重要的一點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及其與現代教學相適應、現代教學所需的各種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日新月異,我們所學的知識不夠豐富,各種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我們很快感到不能得心應手。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學習進修,否則不能應對學生的各種問題,會被學生問倒,也會削弱我們的威信。同時,一些新興學科的出現,也要求我們去不斷"充電",學生們所涉及的知識很寬很廣,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師不學習不鑽研行嗎?
因此,教育的改革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提升自己的專業業務知識結構。 我們應該充分地學習掌握有關內容,理解領會其精神實質,並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探索、嘗試。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方法的選擇、對教材的應用等等。並且在學習實踐過程中,邊總結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時記錄下來,平時養成寫課後筆記的習慣,碰到好的內容及時總結成教學案例,這樣日積月累,我想一定會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對於教學過程的滲透以及教學活動對於現代信息技術的需求隨著新課程的深入,愈來愈強烈,因而,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新課程注重學生研究性學習,它要求教師能夠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為此,我們首先必須成為探究性的學習者和實踐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學習經驗和實踐能力,去更好地指導、豐富和發展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在教學中,課後及時總結經驗:成功的是什麼,不足的是什麼?如何改進?長期堅持,就一定會積累不少的教學經驗與理論,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師專業發展又跨進了一步。 另外,教師還要有廣闊的教育前沿視野,敏感的教育問題意識,靈活有效的從事教育教學的能力,數學教學活動中實驗的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教學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後我會朝著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為一名專業化的人民教師。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時代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新世紀的教師不再只是教師匠,而是不斷地向學者型發展。
教師專業標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內容與實施建議三大部分構成。
基本理念提出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
一、師德要求 我們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復雜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在向學生傳播科學文化的同時,也在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有理想抱負的人。所以要求教師首先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具有良好的職業理想並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並依法執教。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整個人格在教育影響學生。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師本人是學校中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範,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教師必須是一位愛國主義者,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我認為愛國是最大的德,是一種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的思想動力。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對待工作勤勤懇懇,為培養現代化的建設人才顯出畢生的精力,甘灑熱血育新人,這是愛祖國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崇高的道德品質。
二、學生為本 我們都知道,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應該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認真地學習研究當代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特點;研究少兒文化:了解孩子的思維、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語言特點為方式等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准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遵循教育教學的規律原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去設計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能恰如其分地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身心發展特點,讓學生擁有快樂的學校生活,在一種積極健康的狀態下茁壯成長。
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意義: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為什麼要設置小學教師專業標准,從以下三點說明:
(1)變化:從1980年確定「轉、招、關、辭、退」五字方針,解決民辦教師問題開始,中國教師隊伍發生了巨大變革。從「隨便進」到「容易進」再到「很難進」,教師專業的理念與行為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在世界各國,教師都已經成為重要的公共政策。對自己:專業認同;對社會:專業問責,專業標準是專門職業必備的構件。
(2)規模與分布: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2010年,全國普通小學專任教師規模達1065.8萬人,分布在我國的東南西北,城市、村莊。基本等於西班牙全國的人口,平均每百名從業人口中就有1.36個人是中小學專任教師。專業標準是「聚沙成塔」的基礎,是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
(3) 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涉及機構多,時間長:作為一個專門職業,專業培養機構、工作機構、持續的專業發展是三個基本特徵,教師專業標准使各類機構步調一致。大學有特色,但都要包括學科、教育教學、通識知識;學校要有定位,但都探討教育教學,建對學生、家長、社會友好的學校;教師有個性,但積極、樂觀、衣著整潔是共同的特徵。專業標準是明確的方向。
2. 農村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計劃
2016年各省高中起點本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定向師范生和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工作基本要求: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中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自2007年我國開展定向培養鄉村中小學教師工作以來,吸引了大批優秀的中學畢業生就讀師范專業,培養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化農村教師,為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國務院和教育部領導的高度認可。
高中起點本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初中起點的五年制定向師范生。
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招生均要求有本地戶口,畢業後會本地農村中小學就業。
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納入普通高等學校年度招生管理,列本科高校提前批次,定向招生。戶籍在有定向培養計劃縣(市、區)的考生,參加當年全國統一高考,可填報本縣(市、區)鄉村教師的定向志願。招生時按志願填報情況分縣(市、區)擇優錄取。
招生錄取程序:
1.填報志願。高考成績達到招生當年省本科二批次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以上的考生,須在提前錄取批次志願欄中填報小學教育專業。填報志願的時間及要求按有關規定執行。
2.面試。所報學校會同各市教育局對填報了公費定向師范生志願(提前批次的中小學教育專業)、高考成績達到省本科二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具有本轄區內戶籍的所有考生進行面試。面試結論為「合格」或「不合格」。異地參加高考的考生須回戶籍所在地市教育局參加面試。考生面試時,須攜帶本人戶口薄。面試前,市教育局對考生的有關情況進行審核,考生的戶籍、年齡及有關情況經審核不符合招生條件的,取消面試資格。面試與公布面試結論的具體時間、地點及要求另行通知。
3.簽訂《高中起點本科層次農村小學教師公費定向培養協議書》。
錄取為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的師范生,在入學前與戶籍所在縣(市、區)教育局簽訂《定向就業協議 書》。
考生憑錄取通知書和《定向就業協議書》辦理入學手續。
入學復查:
承擔定向培養任務的院校做好師范定向生入校後的復查工作,要將復查合格的錄取名單送市、縣教育、人事部門和省教育廳師資處備案,作為學生畢業後定向就業的依據。其它政策:
1.公費定向師范生畢業後到指定的初級中學所轄農村小學從事教育工作不少於8年;其任教崗位和編制由簽訂協議的市人民政府負責落實。
2.公費定向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學費、住宿費、軍訓服裝費和教材費免繳,其所需費用由省財政承擔;並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獎助學金等資助政策,在資助政策規定的范圍內與其他在校生享受同等待遇。
3.公費定向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一律不得轉學校或轉專業。
4.公費定向師范生應在畢業當年上崗前通過國家中小學教師資格統一考試,並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符合相應教師執證上崗條件,否則,按違約處理。
5.公費定向師范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不得脫產攻讀研究生,但可在職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3. 小學教師培養學生學習品質的幾點做法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主要在學校中養成。」指出了教育的本質特徵——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品質是學生行為習慣中的一個部分,是學習主體對學習行為自然駕馭能力的表現,它是學生個體相對穩定的心理特徵和個性傾向性在學習活動中的反映,是學習者主體活動的結果。它的構建受教育環境的制約。學習品質是多層次的,優良的學習品質不僅能提高學習主體的學習效率,而且還能有效地促進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學生具備什麼層次的學習品質跟教師的不斷培養有著很大的關系。那麼,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習品質的培養呢,以下是我初步探索後的一些體會。
一、遵循兩個原則
一個人所具備的學習品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經過後天的培養逐漸形成的。因而構建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一個漫長而又艱苦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二是「潛移默化、水到渠成」。所謂「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是從內容和要求兩個層面考慮的:從內容上來說,應先基礎後綜合,做好有效選擇。小學階段是學生個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性年齡階段,他們的認識水平,個性特徵和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都在由量的積累而產生著質的變化。此時,對他們進行學習品質的培養是再合適不過了。考慮到學習品質的多層次性、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特點,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學習品質一古腦兒全加在學生身上,而是應該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選擇的內容應與學生通過努力能做到為宜。比如低年級的學生剛人校門,對於最基本的學習上的習慣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選擇最基礎的學習品質來培養,象上課時應做到認真聽講、積極舉手發言,寫作業要認真、仔細,字要工整,不拖沓等等。中、高年級的學生自身已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品質,各方面的能力也強了許多,選擇的學習品質內容重點就應放在「方法」上了。象質疑問難、多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求異思維等學習品質。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目的是什麼?是使學生的學習能在主動、多樣、個性層面上不斷發展,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做學習的主人,進而為其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需要我們付出精心的勞動,我認為:同一個學習品質對不同年齡的人應有不同的要求,我們應隨著學生的「進程」不斷改變其要求。以「上課認真聽講」為例,對於剛入學的學生,提的要求重心應在「專心」上,即一心不二用,要做到老師講解、同學發言時能專心傾聽,不做與其無關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具備了這些品質,此時就可提高要求了:不僅要會聽,而且還要會思考,比如傾聽了同學的發言,要自覺地與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比較,發現不同;或能從傾聽中受到啟發,對同學的發言進行完善或修改。有詩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構建學生的學習品質其實就是一個「潛移默化,水到渠成」的過程。俗話說:心急吃不得滾豆腐。構建學生的學習品質更不能心急,須通過長期的工作才能讓學生建立表象,形成定勢。我認為構建學習品質的過程是一個「接受信息-——被動理解——主動應用」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成自然」。如何才能讓學生習慣成自然?我採用了兩種訓練方式,其一是「說教式」。顧名思義,「說教式」就是通過老師反復的說教或提醒讓學生對一些學習品質建立表象進而努力去照做。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說,小學生具有記憶占優勢和機械記憶能力強的特點,針對其特點教師可以通過說教或提醒來達到讓學生記憶的目的。記憶之後就會形成一種信念,而信念又是行動的先導,它能激勵人根據自認為正確的理論、觀念去行動。
其二是「操練式」。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不斷的訓練實踐活動,通過活動使一些學習品質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思維定勢並逐漸形成習慣。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不是一種機械、被動的反映,而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反映。只有在人們積極的社會實踐活動中,當客觀現實成為主體實踐對象的時候,人們才能對此有所認識和理解,才能產生利用它和改造它的需要,它也才能成為人們豐富的心理內容,我們構建小學生的學習品質,何嘗又不是這樣呢?有些學習品質的內容一說學生就能建立起表象,但也有一些學習品質內容僅通過說教學生不能建立表象,不能建立表象,就不能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沒有認識和理解又怎能行動呢?比如「合作學習」,我們想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品質,對這一學習品質學生完全不了解,他又怎麼會去用呢。反過來,如果我們藉助課堂這一平台,不斷地為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在實際操練中激發起他們濃厚的興趣,並在頭腦中形成關於「合作學習」的豐富的表象和想像,而且在實際的操練過程中,學生會親身經歷合作的過程,並從中享受合作的快樂與欣喜,還有什麼能比他們的親身體驗更讓他們印象深刻呢?
二、選擇合適的實施途徑
原則是行動的指南,有了原則,我們還得尋求實施的途徑,我主要依託以下3條途徑來實施培養
1、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課堂教學是落實素質教育思想的主渠道,也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優良的學習品質主要在學習過程中構建。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把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讓二者相互融匯、滲透,從而達到「互惠互利」。我是這樣做的:①事先提出要求或希望。例如,計算教學中最讓我們頭疼的就是學生計算的正確率不高。是計算方法沒有掌握嗎?不是,是學生沒有良好的計算習慣!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每逢計算,我都事先對學生提出要求:抄題認真、計算專心、算完檢查。 ②課堂上時刻關注學生,及時提醒。數學知識前後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往往是一個環節不通,就導致無法進行下面的學習。因此,數學課特別需要學生能保持注意力的長久集中,如何才能讓學生始終如一?除了用教學技藝征服學生外,還需要我們教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發現情況,及時提醒。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甚至一個悄悄的暗示,這樣既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學習。 ③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操練的機會。比如,我們想要培養學生求異思維的學習品質,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多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象在「計算」教學中鼓勵學生計算多樣化,「解決問題」教學中提倡從多個角度思考、分析題意,一題多解等等。 ④關心愛護學生,把學生當作朋友。有道是: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愉悅,學生才敢於親近老師,才會主動而又心甘情願接受老師的教導。
2、發揮團隊的管理作用。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是巨大的。為了讓學生形成自我約束,我將全班化整為零,分成若干個小組,各小組成員進行優、良、中、差互補搭配,大家互相幫助、互相影響、互相監督,進而形成自己管理。
3、建立評價機制.構建學生的學習品質,雖然是一件艱苦的工作,但我們也不妨在這艱苦的道上營造出一些讓人愉悅,開心而又回味無窮的氛圍來。在語言上對學生提要求變「生硬」為「軟」,變「責備」為「激勵」,例如「只要堅持你肯定行」、「以後你肯定不會差作業了」、「你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在作法上關注個體差異,因人而異設計評價表。藉助評價表對學生進行學習品質培養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我班有個孩子貪玩、好動、愛闖禍,管不住自己。結合他的特點,我給他單獨設計了評價表。比如,他上課時喜歡天馬行空,干自己的事,不參與到學習中去,我就給他來「能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願意把自己對數學問題的想法說給大家聽」、「會傾聽同學的發言,並能做簡單的評價」等條款,這些恰恰制約到他,迫使他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以前,他老是忘記寫作業,現在「每次作業能按時完成且准確率高」促使他改掉了這一不良品質……。
在行為上採用「物化」獎勵,體現的也是針對性。例如我給學生設計了三種獎品:小蘋果、小紅花、聰明星。它們各代表不同的學習品質。
三、應該注意的問題
俗話說,十個手指伸出來有長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個性和能力,因而一個班上的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著差異。有差異,我們不能視而不見,而應尊重這種差異。教學中提倡因材施教,同樣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也不能「一刀切」,所有的人都「同步前進」,而應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因人而異來進行培養。象選擇的學習品質內容、提出的要求等,都應因人而異。培養學生的學習品質是一件復雜而又長期的工作,做這件工作我們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不能一口吃下一個大胖子。只要我們遵循一定的原則,採取適當的方法,就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
4. 淺談如何培養與提高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
【內容摘要】教師具備教育科研能力不僅可以豐富和發展教育理論,而具有時代對廣大教師的要求。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社會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是科研型的教師,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則無法實施這個變革。根據長期的理論和實證研究,發現教師參與教育科研活動有以下優點:一是可以提高教師工作的責任感,二是可以糾正教師頭腦中的一些陳舊觀念,形成新觀念,三是可以形成自己對教學活動的自覺意識,從而嫻熟地運用教育規律去教書育人。【關鍵詞】培養、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一、教育科研能力的含義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種高級的、來源於教育實踐而又有所超越和升華的創新能力。首先,教育科研能力來源於實踐,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日積月累起來的經驗和藉助先進的教育手段逐步形成的。其次,教育科研能力是在有意識的學習、總結、提高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動態的認識和改造教育的能力。二、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基礎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對廣大中小學教師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科學研究是教育變革自身的要求,也是新世紀教育工作者的必備素質。作為教師個體素質的組成,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表現在: (一)、現代教育更多地依賴科學的決策。教育科研所以在現代教育中佔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決定於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教育與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教育要為社會發展服務,就要對教育的規模、教育的目標、制度、內容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和決策。二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人類知識成倍增長,使得傳統教育模式難以適應新的要求。 (一)具有搜集資料、開發信息的能力。(二)具有較好的文字表達能力。(三)具有開拓的精神,嚴謹的治學作風。(四)具有獨立設計實驗和進行計算的能力。 (五)具有發現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敏銳性和深入性。 (六)具有將已有教育研究成果創造性地運用於自己的教育活動中的能力。四、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廣大教師更新觀念,開拓創新,大力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我現結合當前教學實踐談談一些粗淺的認識:首先,小學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在教育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很難想像對學生沒有愛心、沒有責任感的教師能為教育工作盡心盡力。其次,小學教師要博學多才。教師必須具備較廣博的文化知識,知識廣博和多才多藝的教師易受學生歡迎,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和積極影響。再次,小學教師要有端莊、自然的行為舉止。在講台上,儀表要干凈,穿著要得體,教態要自然,表情要親切而不過分隨意,嚴肅而不過分緊張;教師語言要明白、清晰、簡練,課堂語言要生動、形象、有趣,富有節奏感,快慢得當。要改進教學方法,優化教學過程。一是要全面把握教學目標,既要重視知識教學,也要注重能力培養。二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保障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在課堂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閱讀、練習、思考、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三是要注意採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注重講練結合、精講多練,設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身心品嘗到自己發現的樂趣,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要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自學能力的培養,應從閱讀開始,教師必須從示範做起。同時,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學生進行相互交流。五、當前教育科研的現狀 1、面臨的形式新世紀的到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經濟的日益凸現,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高層次和多樣化,給學校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給學校教育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當前面臨的困難現在,真正由目前的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辦出我們學校自己的特色,除了需要教育體制改革和政府指導外,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具體地說,主要存在以下困難: 第一 思想觀念落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改革開放的核心思想,也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第二 教學方法陳舊。第三 教研氣氛不濃,教學缺少創新。 第四 缺乏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和把握。以上這些情況是我們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也許這些認識有失偏頗,但是,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加以改變,在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們的優勢將消失殆盡。 3、發展方向和思路我們面臨的形勢和困難,要求我們要正視現實,正視困難,樹立危機意識,增強緊迫感,加緊學習,加大改革力度,加強教育教學研究,主動積極地迎接挑戰,克服困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新形勢下走出一條適合我們自己特點、具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辦學之路。任何逃避現實或忽視困難的思想和做法都是危險的,都不利於學校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我們應該: 第一 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 素質教育強調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第二 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倡導教育研究之風。 現代化的教育
5. 小學教師習慣的培養有哪些具體方法
既然習慣如此重要,哪如何養成好的習慣呢,以下一些方法是結合了我的研究與實踐得出的,相信對你養成良好的習慣會有所幫助。
有一位禪師,帶領一幫弟子來到一片草地上。他問弟子們,怎麼可以除掉草地上的雜草。弟子們想了各種辦法,拔、鏟、挖等等。但禪師說,這都不是最佳辦法。因為「野火燒不盡,春風只又生」。
什麼才是最好的辦法呢?禪師說:明年你們就知道了。
到了第二年,弟子再回來發現,這片草地長出了成片的糧食,再也看不見原來的雜草。弟子們才明白最好的辦法原來是在草地上種糧食。
這是禪師的智慧——用糧食根除雜草。我們在培養習慣時,是否可從禪師那裡領悟借鑒呢!好習慣多了,壞習慣自然就少了。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種不良習慣,也常常需要一段時間。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所以一個觀念如果被別人或者是自己驗證了21次以上,它一定會變成你的信念。
習慣的形成大致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頭1~7天左右,這個階段的特徵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變,而你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個階段是7~21天左右,這一階段的特徵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回復到從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是21~90天左右,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性的穩定期」。一旦跨入這個階段,你就已經完成了自我改造,這個習慣已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為你「效勞」。
6. 如何加強小學教師的培養
一、正確引導學生學習
1、保證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教學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應提倡「學生學習為主,教師輔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圍。
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首先,應引導學生養成提前預習和課後回顧的良好學習習慣。提前預習課文,有助於使學生找到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在課堂中就能有針對性的提問;課後回顧有助於使學生鞏固一天所學的知識。然後,應精心准備和設計好每一堂課,課前仔細參閱教材和教學資料,適當運用多媒體網路資源等。再者,在激趣導入、課堂流程、課後輔導、作業布置各環節都應注重學生樂於學習和學到知識技能。
3、充分利用課堂40分鍾。
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有實踐和自我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都發表自己的心聲,也養成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啟迪、互相幫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在課堂上,努力為學生創設自由、民主、和諧、安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要學、想學、樂學,並積極有效地參與到學習中來,把學習看作是一種有趣地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樂學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導學生的素質教育的發展。
主要是通過抓習慣養成教育,使學生在文明禮貌、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安全防範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提高。
5、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特別是後進的同學,這些學生總希望能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面對這樣的孩子,要解決他們身上問題,就得充分地尊重他們的情感需要,對症下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請他們回答問題,並及時進行表揚; 讓他們在喜歡的活動中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重獲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們,才能教育他們、改造他們。
6、認真抓好後期復習。
在後半期的學習中,帶領學生認真、切實地做好復習工作,加強後進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爭取後進學生能在復習中有一個大的進步。按照不同層次和目標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復習,努力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好最後一關。
二、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
1、用三顆心去感化學生、去教育學生。
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它是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應努力做到愛每一個孩子。放心,讓每一位學生都有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放手讓學生充分張揚個性,發揮積極性和創造力,以促進學生個體的知識發展,帶動群體知識的發展。耐心,由於各自家庭、各自際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體中,每個學生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教師應善於發現、耐心輔導。
2、重視遠程教育網上資源的利用。
網路資源豐富多樣,經常從網上查閱資源,老師增長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學生增長了見識,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激發了興趣。
3、培養和建設師資隊伍。
主要是通過抓教師的分流、整合,使師資結構有明顯的改善;抓教學、教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抓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現代教育教學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學常規工作制度。
教師教學常規工作制度,對教師的行為起著指引作用。教學常規工作制度要規定教師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工作時間、工作方法、工作標准。常規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實際,要能為教師所接受,對教師既要有約束性,又要有激勵性和鼓動性。教學常規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師的進修培訓、教學行為、教學研討、師德表現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
5、落實量化考核方案,嚴格檢查。
制度要落到實處,必須嚴格檢查督促才能得以實現。工作制度重點起指引方向的作用,還應針對工作制度,制定相應的考核方案或標准。考核方案或標准應做到細化和量化。這樣的方案便於檢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師的工作得到客觀、公正的衡量。對教師工作進行檢查時,嚴格按考核方案進行,以保證制度的實現。
三、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是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根本
1、教師是教學工作的主導者,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主導作用。教師的作用極其重要,發揮的教師積極性也是學校工作的難點和關鍵。
2、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因此學生積極性的調動也非常重要。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是學校育人氛圍的創造、學校激勵制度的建立、教師啟發誘導等多方面努力的結果。
總之,運用了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學常規工作機制,調動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我們就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們完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任務也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