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生性教育的論文

小學生性教育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27 09:31:57

1. 適性教育的有關文章02

適性教育的夢想與追求:以學生為核心
(菊榮行思錄)
適性教育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也是一種誠摯的追求,這種夢想與追求是以學生為核心的。
我所理解的「適性教育」,是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學生是什麼?學生是群體與個體。學生首先是一個群體,我想兒童是有天性的,這種天性是兒童的共同特點,是學生的群體特徵,我們追求「適性教育」,就得了解兒童的天性,掌握兒童的普遍特徵;學生同時還是種種「個體」,作為「個體」的兒童既符合兒童的群體特徵,又具有各自獨特的個人世界,人的復雜性就在於每一個人都是唯一的「這一個」,教育的復雜性就在於要研究「具體的個人」,而不是僅僅知道「差不多」的「大家」。
教育以「學生」為核心,本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師,沒有學生就沒有教育。但在今天,教育常識經常被扭曲,被扭曲成一種功利性過強的事功,於是「以學生為核心」常常反而成為了一種夢想。試問:今天的教育有多少真的是為著學生來設計與展開的?
說適性教育是一種「夢想」,因為學生個性的多元性,教育本身的復雜性,「適性教育」,也許只能是一種美麗的夢想,永遠無法真正意義上的實現;說它是一種「追求」,因為教育如果放棄了「適性」的夢想,就會陷入簡單化的泥坑,就會變成教條主義,就會變成一刀切,就會變成教育者的「一廂情願」,就會最終遠離教育的本意,因為教育的本意在於尊重、順應、發展每一個人。
尊重學生是適性教育的前提。說起到「適性教育」,我常常會想起龔自珍的《病梅館記》,他對違反生命規律的「病梅」深惡痛疾,認為「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我常常會引發這樣的聯想,今天的教育是否也在為了某種「重價」而製造「病梅」?而「病梅」製造者是絕對不會考慮生命本身的發展慾望與成長規律的。在「適性教育」的理想境界中,尊重學生是第一位的。
順應學生是適性教育的規律。說起「適性教育」,我又常常會聯想到莊子的《庖丁解牛》,莊子由庖丁解牛理解出養生之道,我從庖丁解牛感悟的是教育之道。養生之道與教育之道其實是一致的:在於「順應」。一切好的教育都是順應學生「天性」與「個性」的教育,尊重教育規律應該成為教育最起碼的追求。可惜的是,今天的教育常常更多地急功近利,常常使學校與教師沒有勇氣「向重教育規律要質量」。在「適性教育」的誠摯追求中,研究學生就成為一件重要的工作,因為沒有對學生「群性」與「個性」的研究,就不可能有對學生成長規律的「順應」。
發展學生是適性教育的歸宿。適性教育的根本目標在於更好地發展學生,尊重與順應學生的目的,不是「放任」學生,而是促進學生自由而充分地成長。所以,教師的「適性引導」是關鍵的要素,因此,適性教育呼喚著教師全面素養的提升,它要求教師具有設計課程的能力,為學生提供豐富而可供選擇的課程營養大餐;它要求教師具有駕馭課堂的能力,讓課堂成為學生智慧成長的主要陣地;它要求教師具有組織活動的能力,在自由而愉快的活動中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力,把每一個兒童順著其個性與天賦成為最好的自己,創造成功的人生。
適性教育的境界近乎夢想,但我知道,平望實驗小學的領導與教師行走在通往「適性教育」的路途中,不辭辛勞,不畏艱險,作著誠摯的追求。

2. 論文: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性教育

每個孩子求知的慾望都很大,他們對許多事情都不知道,然而卻又什麼都想知道,於是就好提問題。無論在什麼場合,也無論是什麼問題,不懂就問,並且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
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一般來講,家長都是十分樂意回答的。但是,當孩子提出有關性的問題時,家長的態度就不同了。有的家長嚇唬孩子,不許他們問這問那,並對孩子亂訓一通,使孩子感到莫名其妙,搞不清楚自己怎麼會「錯了」;還有的家長胡亂地回答一通,給孩子以錯誤的答案。不管是哪種態度,大多數家長都感到這是一個難以答復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並不難解答,但由於我國受幾千年封建思想意識的影響,將性教育看作是家教的禁區,使孩子們,甚至於某些已婚成年對性知識一無所知,成為「性盲」。基於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青少年性犯罪,或發生性心理障礙,甚至有些孩子對遺精、月經這類生理現象的出現也感到緊張、恐懼。
如果能讓孩子們從小得到一些正面的性教育,便有益於性心理的正常、健康發育。那麼,對於孩子提出的性問題,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進行不同內容的性教育。
當孩子長到三四歲時,他很可能會問自己是從哪兒來的,遇到這種問題,家長不應迴避。可以對孩子說:「你是媽媽體內的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媽媽的肚子里慢慢發育長大,以後,媽媽的肚子里放不下了,就把你生出來了。」這種回答,往往能滿足三四歲幼兒的好奇心理。但要注意,不應講得過細。否則,他們反而會更弄不清楚。另外,這段時期,性教育主要是解決性別認同問題。如果家長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不要有意地把孩子女扮男或男扮女,孩子也不會對自己和他人形成性朦朧意識,從而也避免影響孩子的性取向。
孩子進入小學,這段期間家長要對孩子進行較系統的性知識教育。家長不妨藉助自然現象、童話故事,採用比喻的手法把性教育內容貫穿其中。家長可以從植物開花結果講起,接著聯繫到人的性與生殖。家長可以和孩子一道看看《動物世界》等節目,用動物的生殖活動進行比喻,和孩子談蝴蝶的交配,生物的繁殖等,以幫助孩子理解性知識,可避免直接、詳細地介紹人類的性行為,避免給這個年齡的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當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時,就應該向他們打「預防針」,對他們講述月經和遺精是怎麼回事,告訴女孩應該如何正確使用衛生巾和衛生紙,如何保持月經期間的個人衛生;告訴男孩遺精乃是「滿則溢」道理,每個男子都有過遺精的體驗。告訴他們,月經和遺精的出現,正是說明他們已經開始發育,要長大成人了,使他們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將成大人」的自豪感。
進入青春發育期的青少年,迫切需要了解性方面的知識。但是,他們都羞於向家長啟唇動問,只能向同齡人詢問。然而,同齡人對於性知識掌握和了解的程度及水平是差不多的,於是,很容易發生以訛傳訛的謬傳現象。這一時期,正是他們處於性知識的「飢餓」時期。此時,最好的辦法是家長有意識地買一些有關生理衛生知識的書籍或雜志放在寫字桌上。孩子放學回家,往往會避開家長,尋找機會偷偷地閱讀,從中汲取他們需要了解的性知識。
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時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當孩子提出問題時再解答。提什麼問題答什麼問題,回答要有針對性,不要在孩子沒有問時家長就對他大講特講。既不要將孩子提出的性問題看作是洪水猛獸,也不要將此問題搞得十分神秘不敢涉及。正確的方法是要正面引導,正面講授知識。

3. 如何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論文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學習並適應不同發展時期的生理和心理轉變。現實版生活中,權當孩子問及有關「性」的問題時,很多家長並不是不願意談,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談。所以,在家庭性教育方面,作為伴隨子女成長的核心人物,家長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確立相應的學習目標、給予適當和持續的輔導十分必要。
那麼,在傳遞性知識、定位兩性角色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家長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完成自我成長呢?本期我們特邀幾位有經驗的家長和相關領域的專家來分享他們的觀點。

4. 關於性科學與性教育的文章

為健康20歲前不要做愛年僅20歲的小麗因陰道不規則出血來婦科診室就診,婦檢提示,她有過性生活史,且子宮頸重度糜爛,病理切片顯示:早期宮頸癌,追問病史得知,她從十六歲起就與男友在外租房同居,後男友另有新歡,她為報復其不忠,又與多位社會青年來往,正是過早過多過亂的性生活,使得小麗患上了本該多見於50歲以上婦女的子宮頸癌。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青春少女(20歲以下的女子)所患的子宮頸癌,與性生活不潔有密切關系,並發現性生活年齡愈小、性伴侶愈多、性交愈頻,其發病率也愈高。這是因為:①少女的宮頸組織細胞尚未發育成熟,比較嫩弱,對外界致癌和促癌物質敏感,若性伴侶是一個癌細胞的攜帶者,就很容易通過性交將癌細胞種植在少女尚未成熟的宮頸組織上。②精子進入陰道後產生一種精子抗體,此抗體一般要在4個月左右方能消失。若性伴侶愈多,性交過頻,那麼,則會產生多種抗體(異性蛋白),在短時間內進入女子體內,從而干擾了產生精子的抗體反應,故而易罹患宮頸癌。③近年研究發現,宮頸癌發病與皰疹2型病毒感染有關,如性伴侶是此病毒的攜帶者,會通過性次感染而患宮頸癌。④男性包皮垢中多種致病的細菌、病毒(尤其是致尖銳濕疣的人乳頭瘤病毒)過早過多地反復刺激年輕女子的下生殖道及子宮頸上皮,導致慢性子宮頸炎,最終轉化為子宮頸癌。資料顯示:20歲以前結婚(發生性行為)的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病率為1.58%,21歲以後結婚(發生性行為)的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病率下降到0.37%,兩者相差4倍。有人早在140餘年前就觀察到,修道院的修女其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大大低於已婚婦女。這從另一角度說明了子宮頸癌與性生活的關系。專家告誡說,過早發生性行為和性伴侶過多,是近年來女性子宮頸癌的發病人群出現年輕化趨勢的罪魁禍首。因此,為了健康和有效地防範性亂所致性病乃至子宮頸癌,廣大女性不要過早地發生性行為,更不能同多個性伴侶發生關系;婚後也應有節制地過性生活,並注意性衛生,堅決杜絕一切婚外姓行為。

5. 在家庭中怎樣進行學前兒童性教育畢業論文

ok 可以搞定。

6. 求一篇,聯系自身實際,談談自小到大你所接受過的性教育(含自我性教育)的論文

關於實施創新性教育和培養創新性人才的趨勢探究

摘要:如何實施創新性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是擺在高校全體教職員工面前一項嶄新的課題。本文從以下五個方面對此進行了論述,即:強化創新教育思想和觀念、塑造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強化創新性教育教學的模式、強化創新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強化創新教育的良好氛圍。
關鍵詞:教育思想 教育觀念 創新性教育 創新性人才

(一)強化創新教育思想和觀念。
創新性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改革新的嘗試,首先就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創建相應的理論和觀念為依託。
在當前高校教學體系中,是以追求文憑為主要目的、以謀取職業為基本取向、以專業知識教育為主要內容,培養行業對口型的專門人才,構造了單一的培養模式,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法過死、人文教育落後、學生素質不高等弊端。應該承認,傳統教育模式在培養學生豐厚的知識積淀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這種教育模式與人類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高等教育的本質特徵不相吻合。高等教育在本質特徵上,應當是既傳承文化,又創新文化;既和諧人生,又激盪人生;既適應社會,又變革社會。為此,我們必須樹立適應與創新相統一的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新思想和新觀念,以科學文化素質為基礎,以思想道德素質為核心,以專業技能素質為主幹,以身心素質為保障,構造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新體系,著力培養會學習、善思維、勤探索、能創造的社會主義大學生。

(二)強化、塑造一支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塑造一支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發展、具有一定超前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群體。
因為創新性的教育的主旨是:教師要以創新性的勞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所以,構建創新型教師群體是實施創新性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關鍵。那麼創新型教師應具備什麼條件呢?第一,教師應具有愛崗敬業和崇高的奉獻精神境界以及真摯的教育情感;第二,對未來有超前的預見性和強烈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能創造性的獲取、加工、輸出新的教育信息;第三,能創造新的教單方法和技巧,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斷開創教研、科研新領域;第四,要有扎實、寬厚、廣博、精深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教學基本功,並了解和掌握其他相關知識和技能;第五,要有開放性的人格和寬容理解的良好心境,能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善與啟發學生思維、點播其思想火花、激發其創造靈感;第六,要了解和熟悉教育教學規律以及人才成長發展的規律,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態,有的放矢進行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以及拼搏向上的精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強化創新性教育教學的模式。
模式是思想理論的簡化式,是理論性和實踐性的統一體。探索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創新性教學模式是實施創新性教育的核心。
筆者認為,在構造創新性的教育模式中,應努力掌握以下五個原則:一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理論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同時對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實踐的基礎上,又能充實和發展理論,如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學、實物教學、影視教學、模擬教學等等,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大大增強感性的理解和認識;二是探索性的原則。要求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應具有探索性,為學生創造探索情境,提出探索問題,提高學生思考和探索正確問題的能力;三是動態性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動態處理,充分運用「變式」,對同一問題、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進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科學的結論;四是個性化原則。要求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必須因材施教,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才能,更要培養創新性的個性,把培養學生的積極進取、各具特色的個性作為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任務;五是雙向交流的原則。在教學活動中,既要重視對受教育者的知識吸收,更要重視為教育者知識的創新和運用,既培養受教育者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差異,既要發揮教師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又要注意調動學生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爭取「互動式」「啟發式」「研討式」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授人以漁」,運用雙向化交流的原則,是一種開放的、民主的教育觀,充分體現了師生之間平等的、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師生關系。

(四)強化創新性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實施創新性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要求與之相應的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而現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與創新性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大大地不相適應,它存在著直接或間接遏制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和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很多因素。因此,審視和檢討這些因素,沖破它的束縛,對於構造新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非常重要。
第一,明確課程體系創新的價值。課程的創新價值是課程本身具有的功能,在傳統的課程功能中,課程只重視知識的傳遞,是師生接受知識的媒介,而忽視了課程內容中的創新,課程體系分得過細、知識面過窄,與社會、現實實際聯系得太少,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目標注重了對學生基本素質發展的塑造,而忽略了對最能反映人的本質屬性——創新素質的塑造。
第二,課程設置要科學合理。當前我國的課程結構雖然經過幾次調整,但仍然沒有擺脫傳統結構上的單一的學科課程傾向,普遍存在著重視學科課程,忽視實踐活動課程;重視必修課程,忽視選修課程;重視專業課程,忽視綜合課程等現象。這些卻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所以創新能力上的塑造一般說取決於課程結構的設置是否科學,是否有助於師生創新性的發揮和培養;是否為學生的創新提供寬松適宜的空間條件和環境,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和發展。
第三,構建創新性人才的新模式。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普通高校要以修訂本科教學計劃為重點,以素質教育為內容,以培養創新性人才為目標,加大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力度,面向新世紀,著力構造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新模式。
第四,注重創新教育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學校實施創新教育主要從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這三個層次上著手來調整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科研實踐活動,將創新教育貫穿在整個教學全過程,同時在教學計劃的校級選修課程中設置獎勵性的創新學分,獎勵那些在科研和學習中具有創新精神、取得創新成果的學生。在培養創新能力中,主要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實踐能力、自學能力和生存能力。文科院校可以實行學年論文制,畢業時可實行「雙論文制」(即政治論文和專業論文),在優秀學生中實行科研導師制對部分優秀學生,允許跨院系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允許有一定專長的學生減免一定數量的必修課程,在課外科技研究方面取得成果的,可折算學分,允許學生保留學籍,從事創新能力拓展的社會實踐,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學生創辦科技型公司等等。

(五)強化創新教育的良好氛圍。
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需要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廣泛地實踐空間和良好的辦學條件的支持。首先教育行政管理各部門和高校機關要轉變職能和機關作風,克服過去統得過多,管得過細標准劃一的思維工作定勢,實施學校特色建設工程,指導校系從各學科建設的實際出發,選准改革的突破口,探索各具特色的創新教育模式,同時加大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加速教育設施建設和教育技術現代化的進程,為信息化遠程教學創造條件。
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創造空間,社會實踐是學生創立的源泉,高校應將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融為一體,應建立若干個德育、科技、勞技企業實習基地,讓學生廣泛地去接觸社會,用社會實踐的大課堂,激發學生潛在的創造靈感,並制定「創新工程培養計劃」,讓60%以上的學生有課題,允許學生休學創業,有條件的可以出國考察深造。高校還可以設立學生創新基金,獎勵有新意的學生研究課題,對在正式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的學生,學校給與獎勵和資助,校院系要建立若干能向學生開放的實驗室,對在指導學生課外科研活動中承擔較大工作量的教師和實驗室人員應計算工作量,開展「優秀創新導師」獎評選活動,並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作為評估院系和教師學生的重要內容,真正讓學生在創新教育成才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於文書:「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人」,載《中國教育報》2003年1月16日。
2.張德祥:「小康社會與教育創新」,載《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16日。
3.高翔、蔣道軍、王德光:「與時俱進,揚科學人文大風」,載《中國教育報》2003年3月25日。
4.蘇 全:「明校之名,貴在名師」,載《中國教育報》2005年3月15日。
5.張建祥:「大學出版業必須走改革創新之路」,載《中國教育報》2005年3月15日。

7. 求一篇關於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論文

淺談性健康教育的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意義和重要性
摘要:人類的性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對人類社會來說,性不僅具有使社會得以生存和延續的意義,同時也具有破壞社會穩定的力量。性道德作為調節人類性行為規范和准則,是人類要遵守和踐行的。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從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性道德現狀及性健康教育分析,對大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學生個體身心的健康發展、學校校園文明環境的建設、家庭的和諧、社會的穩定都需要性健康教育,重視和加強大學生性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
關鍵詞:大學生 性健康教育 責任 重要性

一、對性文化及性教育的認識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在性方面的文化卻是比較緊缺的。我們的性傳統文化都是比較保守和隱秘的,似乎有人談到性就會覺得這人沒有道德。然而,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脫離性。因此,我們為什麼要「談性色變」呢?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方的性文化以及性觀念對我國的影響也很大,尤其是「性解放」和「性自由」一些觀念。當然,西方的性文化並不是一無所取的,有很多方面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如開放的性生理知識教育、性心理知識教育、性病知識及防治等。
我國在性健康教育的起步和發展階段就應該明確自己的正確教育導向, 那就是「 以人格為基礎的婚姻家庭教育」 , 也就是說, 我們的性健康教育需要性知識的教育, 但更需要性道德的教育。學校性教育必須明確地教育學生不要有婚前性行為, 我們的性教育必須堅持「 性與婚姻的統一」 , 而不是「 性與愛的統一」 , 只有這樣才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性健康教育。充分利用大眾傳媒的優勢加強對大學生的正面教育, 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性科學、性文明的宣傳教育, 為大學生性教育營造開放的、積極的和健康的社會輿論環境,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開展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人生發展的不同時期, 人都會面臨不同的性心理問題,大學生處於青春後期,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 隨著性生理方面的快速發育, 產生強烈的性慾望和本能的性沖動, 同時他們的性心理也得到發展, 產生強烈的性意識, 他們有活躍的性情感,性思維, 使他們對性問題極為敏感、好奇。
同時,受到西方性觀念的影響, 大學生的性道德觀念受到削弱, 對婚前性行為大多持寬容態度, 認為大學生可以有婚前性行為的高達, 甚至有的學生認為非婚同居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
目前, 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雖然還不普遍, 但這種性道德觀念的改變將可能導致今後大學生婚前性行為的急劇上升, 為此應加以積極引導, 而引導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道德教育。加強大學生戀愛觀、愛情觀、家庭擇偶觀和人生觀教育, 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同時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為以後的戀愛、婚姻家庭作好准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破除舊的觀念, 變被動為主動,開展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切實重視加強對大學生性觀念引導和性意識教育, 應著眼於糾正大學生性觀念的偏見, 幫助其全面、科學和正確地認識性問題,培養其積極健康的性觀念。
三、性健康教育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1、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民族、國家、家庭、親朋、他人承擔一定的責任,其中包括道德責任。大學生是當前國家建設的主要後備力量,對大學生責任意識的培養會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建設與發展。性道德教育可以加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以為對大學生進行的性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責任問題,性道德教育針對的是性的社會屬性,把性與責任結合起來。讓大學生明白性不僅是個人問題,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雖然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或婚外性行為在實施過程中是相對隱秘的,然而起導至的一些不良結果卻是社會要面臨的問題。如墮胎、非婚生子、艾滋病等絕大部分是以為不負責任的性行為而導致,這些不僅僅是當事人之間的問題,而且是影響到整個人類社會的問題。缺乏性的責任感將會造成社會混亂和一部分人的痛苦。大學生作為社會建設的後備人才,對他們進行性健康教育有利於社會的穩定發展。
2、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有助於學校建設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僅指校園的物質環境建設,更重要的還包括了一個學校的制度文化、方式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學生性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教育使社會性道德規范內化成個體的性道德品質,使大學生們形成符合社會發展的性道德觀。大學生的性道德教育要使學生們了解科學的性知識,明白性自由權是人類最基礎的權利,人們可按照自己的意願自主地選擇自己的性行為,不允許受到社會和他人的干涉,但另一方面又要求發生性行為的當事人要做到「性行為的非公開」。這就要求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具有得體的言行舉止、習慣意識、風貌氣質、情感模式、精神模式等等,對文明向上的學風、校風的形成具有積極地作用,對大學校園精神靈魂的塑造起著推動作用。
3、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有助於家庭的和諧。
當前,大學生結婚已經得到法律允許,大學生所面臨的家庭關系有以下幾種:已婚大學生與父母親(岳父母)的家庭關系,已婚大學生自己的家庭關系,未婚大學生的家庭關系。家庭的和諧體現在:和諧恩愛的夫妻關系,和諧平等的親子關系,和諧友好的人際關系。通過大學生性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將愛情、性及婚姻有機的統一起來,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4、大學生的性健康教育有助於個體身心健康的發展。
性伴隨著人的一生,他也有著生長、發育、成熟、衰退的過程,隨著性生理的變化,人的性心理在不同的時期也有著不同的反應。在人的一生中,性是一個影響著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性健康教育是人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大學生正處於青春後期,性心理和性生理都趨於成熟,大學生迫切的想了解性,想與異性交往。在這一時期適時地對大學生進行性道德教育,能夠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理及心理的變化;能夠指導大學生很好地處理與異性之間的交往;能夠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戀愛婚姻觀,學會尊重身體及生命,有利於大學生個體身心健康發展。

既然人的一生都無法離開性,那我們何不莊重的面對它呢?我們只有通過認識它、理解它、讀懂它,才能更好的面對它、處理它。真正的愛情是靈魂與靈魂的相遇,肉體的親呢僅是它的結果。因此,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要堅持「性與婚姻的統一」,加強大學生戀愛觀、愛情觀、家庭擇偶觀和人生觀教育, 促進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8. 求一篇 關於性教育個人理解的文章

十年前,兒子提出的第一個性問題是:「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那時他4歲左右。在他6歲以前,反復問我這個問題,我卻不知道該怎樣回答.我不願意告訴他是從垃圾堆里或別的什麼地方撿來的,我覺得這是對生命的褻瀆,只好對他說:「你長大就知道了。」可兒子不依不饒,常常纏著我問。我跑遍了昆明市的大小書店,希望能夠買到一本回答孩子這類問題的書,最好是一本精美漂亮的兒童漫畫書,讓我能夠自然而又平靜地「照本宣科」,把他生命的故事像童話一樣講給他聽,就像給他講其他的童話故事一樣。可是,我被告之沒有這類書賣,一個書店的老闆對我說:「教育孩子嘛,教他讀點唐詩,背點宋詞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講這些了。
兒子6歲時,一天,我正在做飯,他又提出這個問題了,我看著他天真無邪的樣子,笑著對他說:「長大了媽媽就告訴你,好嗎?」晚上,我正在看一篇關於兒童性教育的文章,兒子又來了:「媽媽,我現在長大了,你告訴我嘛」,我想了想,對兒子說:「好吧,媽媽現在就告訴你。」我到書房找出我大學時用的醫學解剖書,這時,一直坐在沙發上的老公開口了:「你真要給兒子講啊?」「是啊。」「告訴他這些,合適嗎?他懂了這些會不會學壞?」「告訴他一些知識,兒子就變壞了嗎?沒有那麼容易變壞吧,我們試試看,看他知道了後有什麼反應,如果真出現了問題,兒子還小,糾正也來得及嘛。」「那就講吧。」兒子已經迫不及待了。於是,我翻開書,找到需要的圖,不管兒子能不能看懂,我第一次開始回答兒子的性問題了。
「這是爸爸的生殖器官(我指著書上的男性生殖器圖),裡面有一顆種子,爸爸把這顆種子種到媽媽的身體里,你就開始在媽媽的肚子里慢慢長大,就像我們種花種草一樣,把種子種到地里,就會長出花和草來,對嗎?」
「我們在奶奶家種過花,我知道」
「你長到媽媽的肚子裝不下了,你就生出來了。」

「從哪裡生出來呢?
「從媽媽的生殖器官,這是媽媽的生殖器官(我指著書上的女性生殖器圖),這里有你生命的通道,你就從這里生出來了」
「什麼是生殖器官?」.
「就是生小孩的器官,比如外婆生媽媽也是從這個器官,媽媽生你也是從這個器官。」

「原來是這么回事,你早告訴我不就得了嗎?!」 兒子愉快地起身離開,到他房間玩玩具去了。'
我和老公面面相覷,我們沒有發現兒子「變壞」!
我恍然大悟:原來孩子只想知道自己生命的來源,他們並不是在問我們成年人的性生活,我們將成年人的想法強加給了孩子,所以我們才對孩子的問題感到尷尬和無奈。
有了這次突破,我和兒子談性的問題幾乎沒有什麼障礙了.幾個月後,兒子關於他生命的問題還在繼續:"媽媽,爸爸的種子怎麼種進你的肚子里啊?"我就告訴他:「媽媽上次講的生殖器官你還記得吧,就是生寶寶的器官,爸爸和媽媽生寶寶的器官接觸了,種子就種進去了呀!」兒子滿意地離開了。

很多媽媽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歷,對回答孩子的性的問題會有些尷尬,其實,只要坦然地告訴孩子,就不會覺得尷尬了。

9. 談談幼兒園的社會性教育5000字論文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回制題錄、索引和檢答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性教育的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