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小學教育環境創設

小學教育環境創設

發布時間:2020-12-27 03:39:51

A. 如何創設豐富多彩的小學英語課外活動

英語課外活動是學校在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范圍之外,對學生實施有計劃、有組織的英語教育教學活動。英語課外活動是整個英語教學過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與英語課堂教學密切相關,是實現英語教學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增加課堂上語言實踐的廣度與密度的有效途徑。搞好英語課外活動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北京外國語大學陳琳
教授說過:「課內所設置的情景不管如何逼真,都是假的,只有學生日常生活中運用語言,才能真正掌握語言。」陳琳教授強調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的重要性,強調課內課外相結合,將課內所學的知識技能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麼英語課外活動該如何搞好呢?
一、 更新教育觀念,正確認識英語課外活動
教育觀念是一切教學行為的主導,不更新舊的教育觀念就無法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新的教育理念。新課程改革強調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課外活動有益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更新教育觀念,盡快建立起新的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學習了解搞好英語課外活動的理論,解決認識上的問題,真正使教育做到「授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
1、課外活動的過程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應用的過程
在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完全改變傳統教學中「講解——接受」,把語言當作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克服教師注入式、滿堂灌、學生死記硬背的弊端。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要以知識為載體,通過教師啟發、引導,讓學生參與知識構建過程的探究的課外活動,使其成為懂得如何處理學習問題的學習者,獲得主動探究知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外活動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
新課程標准把課外活動過程本質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益積極的補充。 「交往---互動」凸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外活動變為課堂的延伸,讓課外活動成為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舞台,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交往互動意味著教師從主要地位轉向同伴角色。這樣學生才能張揚個性,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語言知識學習應立足語言實踐活動,要杜絕單純傳授、講解語言知識的做法。「交往---互動」能否真正開展起來,關鍵要看學生是否有興趣和是否有能力參與課外活動。
3、課外活動過程培養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的過程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是為每個學生開設的,英語課外活動同樣是面向全體同學的語言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要在教育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使學生在心智發展的同時,促使學生按素質教育的培養規格健康發展。在英語課外活動過程不僅關注全體學生知識、技能和能力的發展,還關注學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格的養成,使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二、建立和諧、開放性的師生關系
搞好英語課外活動,需要師生共同協作,因此必須建立和諧、開放性的師生關系。首先,樹立民主作風,實現民主。師生之間應該相互尊重,教師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實踐證明教師耐心細致的教育,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從內心深處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賴,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平等、和諧的情感橋梁。「親其師而信其道」,「信其道」還愁不能「樂其道」嗎④?教師對學生「一視同仁」尤其對「差生」態度更要慎重,要善於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對於他們的成績要及時給予肯定,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優點都會讓他們嘗到甜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保護他們的學習熱情。要使學生對英語課外活動保持良好的積極情緒,必須建立和諧開放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越融洽,學生的情緒越益於趨向穩定、積極。如果師生關系緊張,教師一上來就批評學生,不能客觀地對待學生,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緊張感和恐懼感。如果有遇到學生說錯時,教師一味地糾正、指責,學生會感到羞愧,害怕再錯,而不敢開口說、大膽講了。從而降低了課外活動效果。
三、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結合是搞好課外活動的關鍵
課內教學活動即課堂教學,課內教學我們應該靈活處理教材,在對待課堂練習應盡可能不讓學生機械地、直接地套用課文材料,稍加改動或增加實際情景,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把真實情感表露出來,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注意力高度集中情緒高漲,增強了克服困難的意志,學習英語也就積極主動而且大膽了。如新版譯林英語每個單元都有的卡通時間,讓學生自演角色,然後演示動作,由於動作的多樣化,他們積極主動地應用各種器官,耳聽、口說、眼看、腦動、手動,這樣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他們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常見的活動有跟讀、問答、表演、配音、齊讀等。這些活動和練習難度適中,節奏快,密度大,適合中年級兒童心理特點。全班每個同學基本上都有機會參與,調動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熱情。當學生能力有所提高後就更加積極大膽的投入英語學習或英語課外活動中,也希望在以後的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如此良性循環,學生積極大膽參與英語活動習慣就培養起來,課內的教學活動中盡量多地模擬日常生活情景,大膽動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流。如找東西、購物、做沙拉、打電話別人等情景既要有趣,又必須要為學生所熟悉,也要與課文主題相關。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結合課文中語言表達形式,積極主動參與活動,這種能力形成之後,可以遷移到課外活動中,就有利於搞好英語的課外活動。而課外活動內容和形式要根據課內教學內容來確定。因此把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是搞好課外活動的關鍵。
四、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促進課外活動的開展
筆者曾在本校做過「英語教育現代問卷調查」82%的低中年級學生承認課後除了完成
老師布置的作業外,基本上不接觸英語。80%的老師認為產生「
啞巴英語
」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香港的小學生口語水平比內地小學生的口語水平要高很多,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香港英語電視節目多,電台英語廣播24小時播放,英語報刊、雜志比比皆是,即使普通的香港市民,在日常交談中,也會講一兩句英語,或者在一個漢語句子里有一兩個英語單詞。這些為香港的小學生用英語、說英語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使香港的小朋友課後用英語、說英語成為他們自覺的、沒有壓力的行為,長期堅持下來,他們的英語水平自然就會提高。更何況我們大陸還存在著地域和城鄉差異,教育的不均衡現狀給我們造成了更多的困難。因此我們要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開展課外活動,促進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1、創設開放性語言環境
1.1 實物情景
借用直觀教具——實物是最簡單的情景設置方式。不僅大量的名詞可以通過實物來表現,一些方位介詞也可藉助物體使表達簡潔、明了。創設實物情景組織「辨認物品」,「指明方位」之類話題的教學和訓練,可以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形象真實,學生印象深刻。教師除了攜帶一些實物,模型以外,更應該充分發揮教室內各種物品的作用,包括學生的學慣用品,所穿衣服及教室里的教學用品等。學校可以在校園內建立一條模擬的「商品一條街」,當課內學到購物的對話內容時,孩子們就會在課外活動時來到「商品街」,走進「糖果店」「文具店」。「商店」里貨物齊全,但標價都是英文,買賣都用英語。操場的另一角是「動物樂園」。當教到有關動物的課文時,孩子們就會進來參觀這里的形象逼真的珍禽異獸。講解員用英語講述多種動物的習性,使孩子們能夠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很多有趣的知識。在「釣魚結對」、「五花八門」、「智破魔方」、「踩腳印」、「英語沙龍」、「60秒智力大沖浪」等活動中,孩子們覺得個個都有趣好玩⑦。
1.2 圖畫情景
實物情景有時受到條件的限制,有些東西教師不便帶進教室,這時圖畫情景就發揮其特有的優勢,如交通工具,家庭擺設等。特別在描述一個事件,表達一串連貫思想的時候,圖畫情景具有不可替換的作用。
1.3 開設英語角
在班級某一處,在規定的時間里,有英語教師組織學生談天說地。可以是老師主講某一件事,學生可以提問,或就著一個問題進行辯論,或者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自由交談,談感興趣的話題。英語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聽英語、說英語的場所,對於中年級的學生往往只有聽的機會,參加人數有限。為便人人參與,很多學校將原來校園里「請說普通話」的標記改為「請說英語」要求老師帶頭在課外說英語,能用英語表達的就不說漢語。低年級的同學,從一句漢語句子里夾有一兩個英語單詞,提高到能用幾個英語句子來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這些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為搞好英語課外活動創設出開放性的語言環境。
2、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創設語言環境
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多種媒體引入英語課外活動,是英語活動發展的趨勢和必然要求。如今教師可以端坐在教學媒體前,鍵盤一按,滑鼠一點便可以「上天入地」,「呼風喚雨」,形象直觀,引人入勝。教師可利用幻燈片和錄音,組織開展課外活動。電視錄像的聲、畫結合的動態方式傳送語音和非語言信息,極大地豐富了活動內容,加深聽力理解和記憶。教師運用適當的演播方式如無聲觀看,只聽不看,定格觀看,創設信息圖的方法,再配合其他的活動(小組討論,選擇回答,角色扮演,再創表演等)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之後根據學生的觀看回答進行課外寫觀後感比賽,引入競爭機制。由於多媒體聲音圖像同時介入,媒體信號強烈,學生的中樞神經處於興奮狀態,再加上討論的是他們日常生活中事,因而在接下來討論中,個個思維敏捷,發言踴躍,對整個的課外活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英語課外活動進程中,藉助多媒體這個利器,可以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思維想像,使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把握和運用知識從而提高課外活動的效率。在神奇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為課外活動創設情景,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開辟了廣闊的渠道,如看了一段錄像或電視把聲音去掉,讓學生藉助畫面,發揮想像並用英語表達。多媒體更為我們創建語言環境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使課外活動的情景更形象更逼真,又易操作。
3、運用日常會話創設語言環境
聽說是英語交際能力的組成部分,抓好聽說訓練,使學生在英語環境中,增強語感。讓學生盡量多地進行日常會話,通過日常會話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於實際,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教師熱情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講英語,多肯定學生的進步,對口語中的錯誤不必過多地糾纏,以打破「聾啞」窘境。學生從自己的進步中得到鼓舞,積極地投入聽說交際,隨著語言知識的增加和聽說能力的加強,逐步提高說話的水平,這樣有利於英語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
4、開展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外語比賽
開展課本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外語比賽是搞好英語課外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課本劇的表演能使課外活動氣氛活躍,興趣盎然,使學習輕松愉快。要將課本內容生活化,通過學生的表演才表現出來,將英語知識與生動有趣的表演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口語交流,不但能使學生很快掌握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通過表演,他們親身體驗了教學內容本身,從感知理解到掌握運用語言。如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的篇目,在pairwork,group work中,學生交流意見,互相提高。在學生的表演下,課文變得妙趣橫生,使人忍俊不禁,太陽的高傲自大,風的不甘示弱,雨的謙虛謹慎,以及頑皮的小孩,讓大家捧腹大笑,同時對這個寓言故事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課本內容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被學生掌握。同樣《白雪公主》、《丑小鴨》、《小紅帽》等寓言童話故事和生活小故事,在學生的表演下惟妙惟肖。表演是對課文內容的升華,在表演中,學生發揮想像,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達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在表演中,學生合作學習,合作表演,增長了知識,激發興趣。
外語比賽除了課本劇表演之外還有為英語手抄報比賽,英文歌曲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課外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水平,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課外活動的搞好。
五、創造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圍
英語的課外活動會佔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有的家長認為課外活動是無關緊要,簡直是浪費時間。就可能出現許多干擾搞好課外活動的因素,因此要搞好英語課外活動當然離不開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圍。
為了營造出良好的家庭的教育氛圍,做好學生和家長的思想動員工作,分別召開學生和家長會,說明搞好英語課外活動的目的、要求、好處和困難,引發學生興趣,激勵學生積極投入,求得家長支持,化阻力為助力。在家庭教育氛圍影響下,家長既可以當課外活動的參與者也可以當活動的組織者,這樣讓英語課外活動搞得更好更出色。

B. 幼兒園應培養幼兒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習慣培養的重要性 1、習慣培養對幼兒成長的意義 什麼是習慣?是指在長時期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較為穩定的行為傾向。 良好的習慣是一種高層次的自覺行為,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重要表現,它對保護幼兒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質有重大意義,是形成良好個性品質的重要基礎,也是幼兒園保教工作的重點之一。 幼兒的良好生活習慣是指在幼兒生活方面所表現出比較穩定的心理品質和行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良好的 (1)衛生習慣, (2)飲食習慣, (3)睡眠起居習慣, (4)與個人生活有關的行為習慣等。 由於目前大多數幼兒是獨生子女,過分嬌慣和無原則的順從,暴露出來的生活行為習慣問題尤為嚴重,幼兒無論從飲食、睡眠還是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多不良現象。 陳鶴琴先生在《我們的主張》一文中提出「我們主張幼稚園要使兒童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也指出:「要從生活習慣、規則意識、學習能力、情感與自我意識、審美情趣等方面為幼兒終身發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由此可見,幼兒時期是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關鍵期。 2、一日生活環節中蘊含著許多教育價值 二期課改實施至今,教師已初步樹立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都是課程的理念。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生活環節(來、離園、盥洗、飲水、餐點、午睡)佔在園生活50-60%以上,這些生活環節比較瑣碎,教師易忽視其潛在的教育價值,筆者認為,關注細節——幼兒園一日生活環節,有效的指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不容忽視。 例如:在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動始終貫穿其中,使用的頻率最多,一天高達7-8次,入園、入廁、喝水、吃飯等都要洗手。教師是否關注培養幼兒認真洗凈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洗手過程中,有時候幼兒會浪費水,教師是否能注意培養幼兒有節約用水的習慣等,其蘊含著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契機。 又如:午餐後幼兒漱口較馬虎,只是機械完成任務,有的幼兒總是忘記漱口,需要老師提醒。 「學習保護自己,體驗健康安全生活的重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生活習慣是幼兒必備的生活經驗,對幼兒來說是終生受益的。 二、一日生活環節中,滲透習慣培養的有效措施 在一日生活環節中,周而復始,而這些活動的瑣碎細小,枯燥無味以及幼兒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差、教師們對這些生活環節的組織時,要學會觀察,抓住重點,做到心中有目標,採取有效的方法,有機滲透幼兒習慣的培養。在實踐中,總結出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1、梳理出生活環節的觀察要點 通過梳理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教師觀察重點,做到「心中有目標」,有助於促進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見下表) 環節 教師重點觀察 滲透習慣的培養 來園 1、幼兒是否能對熟悉的人(保健、班級老師、同伴等)打招呼。 2.關注幼兒所帶的物品是否安全,並能將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書包、服飾、鞋子、玩具等)。 3.觀察幼兒健康和情緒狀況,及時核對晨檢牌,清點幼兒來園人數,做好點名登記,逐步做到按時來園。 4、幼兒是否參與觀察、照料動植物和值日生活動。 養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養成愉快生活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養成做力所能及事好習慣 盥洗 1.幼兒是否能正確的洗凈手,使用毛巾,擦乾手。養成飯前便後、運動後、手臟了洗手的良好生活衛生習慣。 2.幼兒是否及時關閉水龍頭,不玩水,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3.在人多時,幼兒是否能夠排隊等待,不擁擠。 4.幼兒是否會使用便紙,大便後能否主動抽水,並洗手。 5.如廁後是否主動整理好衣褲。 6.是否樂意聽從值日生的提醒。 7. 關注幼兒大小便是否正常,發現異常及時與 保健老師和家長溝通。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有節約用水的習慣 養成文明行為的習慣 飲水 1. 觀察幼兒飲水量,保證幼兒每日喝足夠量的水,逐步養成有序、主動喝水的習慣。 2、幼兒是否及時關緊水龍頭,節約用水。 3、關注照顧體弱和特殊幼兒及時補充水份。 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餐點 幼兒是否在一定時間內愉快地獨立進餐。 幼兒是否養成有序文明進餐的習慣。(先放椅子,後洗手入座,安靜就餐等) 幼兒在進餐後,是否正確漱口和使用毛巾。 4、值日生是否樂意為同伴服務(督促、檢查等)。 養成文明進餐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養成樂意助人為樂的習慣 午睡 1.幼兒是否有序的穿脫衣褲,整齊疊放在固定處。 2.幼兒是否有良好的睡眠習慣。 3.幼兒是否樂意整理自己的床鋪。 4.關注幼兒午睡時有無異常情況。 養成自我服務的習慣 養成做力所能及的習慣 離園 1.幼兒是否能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儀表的整潔。 2.幼兒是否能物歸原處,不遺忘自己的物品。 3.幼兒是否能使用禮貌用語道別,不跟陌生人離開。 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 一日生活環節中,教師觀察要點及滲透習慣的培養 以午睡環節為例,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是否能有序的穿脫衣褲,整齊疊放在固定處; 是否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是否樂意整理自己的床鋪。從中可以滲透培養幼兒學做力所能的事情、養成自我服務的好習慣。 又如在來園活動中,教師是否關注幼兒情緒、是否能對熟悉的人(保健、班級老師、同伴等)打招呼;幼兒所帶的物品是否安全,並能將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從中可以滲透培養幼兒愉快生活、文明禮貌的行為、養成物歸原處的等好習慣。 2、創設會說話的生活教育環境 良好的生活環境創設,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幼兒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積累各種生活經驗並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有的環節每天重復多次,利用環境的創設,避免了教師重復的提示,它直觀易學,有助於激發幼兒的情感,對幼兒行為起著提醒的作用,並暗示幼兒的行為,有助於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實施中,應關注以下幾點: (1) 創設的形式不同 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年齡,創設一些與之相適應和匹配的生活環境,托小班年齡一般以教師為主的設計形式,如「溫馨小貼士」,「心情牆」等,便於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的情況;中大班幼兒,可以讓幼兒與教師討論,共同設計,製作圖片、標志進行環境創設。如:物品的擺放、整理演示圖、洗手步驟、便後主動沖水等提示圖,既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又有利於加深幼兒的印象。 (2) 材料的安全合理 教師提供的生活用品材料要實用安全,便於清潔和消毒。例如:盥洗室放置便紙的器皿既要便於消毒,又要高低、大小合適,方便幼兒取用。 (3) 布局的科學舒適 幼兒園所有的生活環境布局要科學合理。如:午睡時,床位的擺放,應該根據不同年齡、場地,創設合理舒適的環境,既要方便幼兒的穿脫、折疊衣褲,整理床鋪等操作,為幼兒提供自我服務的條件,也要便於教師在午睡中的管理。 又如:餐點時,合理擺放餐桌,方便幼兒的進出。餐具、骨盆、擦手小毛巾的擺放要舒適方便使用。對大年齡幼兒應科學安排他們自我服務的機會:添飯、添湯等。 3、注重在真實情景中學習體驗 生活活動主要是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需要

C. 小學生如何制定學習目標

如何制定小學生的學習目標

能夠引起、維持一個人的活動,並將該活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想法、願望、理想等,就是動機。
引起動機的主要條件有兩個,一是內在條件,二是外在條件。內在條件主要指「需要」。 需要使人產生慾望和驅力,引起行為。外在條件是個體之外的各種刺激。這些刺激包括物質因素也包括社會性因素,統稱為「環境因素」,它也是引起動機的原因之一。凡能引起個體動機並能夠滿足個體需求的外在刺激,稱為「誘因」。行為可由需要引起,也可以由環境因素引起,但動機往往是內在條件和外在條件交互影響的結果。
動機一般分為兩類。第一類與身體的生理需要有關,這些動機是與生俱來的,稱為原始性動機、生物性動機或生理性動機,例如飢餓、渴、睡眠;第二類與心理和社會交往有關,稱為繼發性動機、社會性動機、心理性動機,例如友誼、愛情、贊許等。
什麼東西可以促使學生想學習?事實上,學生願意付出努力去學習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學生的個性、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學習環境以及教師的行為等。動機有多種多樣,除學習動機之外,還有其他動機。否則,為什麼有的學生喜歡學習,有的學生卻喜歡看電視,或做一些與學校學習無關的事情?教育工作者的任務不是去提高動機本身,而是去發現、激發和加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他們參加到與學習有關的活動中去。
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推動力,也稱為學習的動力。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各種不同的動力因素組成的整個系統所引起的。
從事學習活動,除要有學習的需要以外,還要有滿足這種需要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同學生的需要一起,成為學習動機的重要組成因素。

(一)有關學習動機的理論
1.動機與行為論
按照行為學習理論,動機也可以說是對過去行為的不同強化的結果。如果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到了強化(例如取得了好成績),他們就會被激勵繼續學習;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從學習中得到強化(例如取得了一個不理想的成績),他們將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因為學習而受到懲罰(例如因成績不好而被家長責罰或受到老師的訓斥),他們將可能會逃避學習。
2.動機與需要論
根據需要理論,動機是由需要引發的。每種需要對人們的重要程度不同,比如有些人需要被肯定,被愛;有些人則更關注生理和安全方面的滿足。顯然,一個正處在飢餓狀態的人不會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在學校,學生的基本需要是愛和自尊。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感受不到被愛,也看不到自己的能力,他們似乎就很難產生去追求更高目標的動力。如果一個學生不能確定自己是否被愛,以及是否有能力,就可能會去尋求一種比較安全的方式。比如,他努力學習只是為考試,並非因為興趣;他會比較合群,以找到安全感。教師的責任是盡力使每一個學生感到被接受和被尊重。
3.動機與不和諧論
根據認知不和諧論,保持自我形象的需要是一個強有力的學習動機。例如: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各方面能力都很強,我們將會努力學習以便發揮自己的學習才能,同時也會在其他方面努力,以證實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的行為與我們的自我形象相矛盾。認知不和諧論認為,當人們發現自己的價值觀與信仰與自己的行為或對自己的看法不一致時,會感到很不舒服。為解決這種不和諧,人們或者會改變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其價值與信仰,或者會尋找借口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4.動機與人格論
動機有時被理解為趨向目標的一般傾向。在這個意義上,動機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較為穩定的人格特徵。不同的人被不同的動機所激勵,所以,人們的表現與成就各不相同。動機作為一種人格特徵主要是指動機與人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如果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並因此得到老師同學的贊揚,就會逐漸形成一種熱愛學習的個人品質;反之,就會形成一種不喜歡甚至厭惡學習的品質。教師的責任是,盡力為學生創設積極正面的學習環境,使之形成積極正面的學習態度與習慣。
5.動機與歸因論
歸因理論對成功與失敗有四種解釋: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能力與努力是內在歸因,而任務難度與運氣是外在歸因。能力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因素,努力是可變因素;同樣,任務難度相對穩定,而運氣可變。學生有可能把自己學習的成功與失敗歸因於四種中的任何一個或更多。如果學生成功了,可能會很願意把這個成功歸因為能力,而不是其他;如果學生失敗了,則可能把這個失敗歸因於不走運或課程太難,這樣下次還會努力爭取成功。
(二)如何提高學生的成就動機
學生究竟是在成就動機的激勵下取得了好成績,還是好成績刺激他們產生了較高的成就動機?這兩者應當是互相促進的。首先,好成績使他們追求更好的成績,而這種追求真的使他們的成績越來越好。反之,如果學生一開始就沒有能夠在學習上取得好成績,他們將失去追求學習成就的動機,而同時把興趣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例如不遵守學校紀律就是其中之一)。
1. 動機和目標的關系
有些學生學習目標很明確。在他們看來,到學校的任務就是掌握技能,提高能力,所以,他們有很強的動力去追尋自己的目標。另一些學生的目標卻主要在自我表現。在他們看來,到學校的目的是證實自己的能力,因此,他們會尋找各種機會去表現自己,比如參加各項活動等,他們在這些方面也很有動力。那些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喜歡接受具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而那些需要自我表現的學生則害怕接受挑戰性的任務。雖然這兩類學生在智力方面沒什麼差異,但他們在意志品質方面是有很大差異的。那些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在困難和挫折面前往往表現出堅忍不拔的品質,而那些以表現為目標的學生在困難面前往往退縮不前。不僅如此,前一類學生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甚至會提高自己的能力,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對他們的考驗,他們真正關心的是在學校里學到了什麼,並不是表現得怎樣;後一類學生則很容易覺得無助,因為他們覺得無法表現自己了,他們並不太關心在學校真正學到了多少知識,主要關心表現得怎樣。綜上所述,教師的任務應當是幫助學生了解到學校學習的目的是獲取知識,而不單單是為了分數。教師可以通過強調知識內容本身的重要性,同時降低分數的重要性來達到此目的。例如,教師可以這樣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將要講述圓周率,它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而不是說:「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東西對明天的考試非常重要。」這里特別要強調的是,應當避免對小學生使用分數刺激系統。當學生意識到他所在的集體中衡量成功的標准只有一個分數標准,而他個人是不大可能達到這個標准時,他可能會放棄努力。
2.成就動機的提高
成就動機是可以提高的。有時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學生的外在環境做到這一點。例如,有的學生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成績不好,他在這個環境中已經完全失去了學習動力,換一個環境也許就會有所起色。學生可能會沖破他們長久以來的較低的成就動機,因為他們在新的環境里發現了自己的能力之所在。成就動機的提高有時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例如,訓練學生的自我責任能力,讓他們感到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讓學生自己制定目標,並努力達到這些目標等。研究表明,學生的成就動機低主要不是由於缺乏能力,而是由於缺乏努力。因此,在提高學生成就動機的訓練中應當著眼於提高他們的努力。
(三)動機論的實踐應用
1.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無助感
學習無助是指學生由於各方面的負面反饋而接受自己在學業上的失敗。這些負面反饋通常包括:來自教師的負面反饋,來自負面的學校經驗,來自同伴,還有來自學生自己。許多研究表明,如果學生的學習目標屢次受挫,他們最終會放棄這些目標而習得無助。
教師可以通過許多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無助感。以下列舉的幾種方式對所有學生都適用,尤其對那些承認或接受自己失敗的學生更加適用。
(1)強調優點:注意發現生的長處,並利用這些長處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無助感。首先應當肯定,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例如,有的學生寫作能力很差,但他們很善於講話。有些教師會採取挖苦的方式:「你就會耍嘴皮子。」 如果這時教師能夠首先肯定他們能講是一個優點,使學生堅信自己的確具有這個優點,再慢慢往寫作方面引導,就是比較好的做法。
(2)淡化缺點:淡化缺點不是真的看不到學生的缺點,而是採取一種比較策略的方式去糾正它們。有時,你不直接指出學生的缺點,而是在他有缺點的方面指出你的期望所在,或許效果更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我反省能力,你耐心等待一段時間後,或許若干年之後,你的學生
(3)結合經驗:有的學生往往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概念或其他問題感到困難,但是,學生對於那些與自身經歷有關的課程就比較有興趣,也比較容易學好。如果教師能夠要求學生把他們在校外的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例如,有的美術教師讓學生自己設計房間,學生上圖畫課的動機就大大提高。

D. 幼兒教師的職責是什麼

幼兒園教師的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幼兒園工作規程》,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個體差異及時制定好各類教育工作計劃,並認真實施,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班級保教工作。
2、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熱愛幼兒、尊重幼兒,對幼兒做到關心、細心、耐心,不偏愛,堅持正面教育,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
3、認真及時制訂教育活動計劃,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引導幼兒主動學習。觀察、分析並記錄幼兒發展情況,因材施教。
4、科學、合理地安排幼兒一日活動,認真執行幼兒園各項教育常規及幼兒園安全、衛生保健制度。定期進行總結,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5、進班前,必須做好一切准備工作,帶班時精力集中,盡心盡責,不隨便離開班級,密切關注幼兒的活動及需求,及時提供適當的指導。注意幼兒安全,預防事故發生。
6、努力學習幼教專業理論,積極參加教育研究和各種業務進修學習,勇於改革、創新,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7、根據教育內容,定期更換、精心布置體現幼兒主體地位的活動室環境,為區域活動提供符合本班幼兒發展水平、操作心強、衛生、豐富的玩具和材料。管理好班內一切物品不受損失,保持班內環境、物品的整潔,做好保管區內的清潔工作。
8、認真做好家長工作,定時和每個幼兒家長保持聯系,了解幼兒家庭教育情況,和家長商議符合幼兒特點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
9、定期向園領導匯報工作,接受其檢查和指導。

E. 教師資格都考哪幾科

一、考試分筆試和面試,筆試主要考核申請人從事師職業所應具備的教育理念、職業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規知識;科學文化素養和閱讀理解、語言表達、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學、學生指導和班級管理的基本知識;擬任教學科(專業)領域的基本知識,教學設計、實施、評價的知識和方法,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小學和幼兒園考試綜合素質主要考查內容: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和基本能力。
1)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為2個科目,科目一為綜合素質,科目二為保教知識與能力。

保教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內容:學前教育原理、學前兒童發展、生活指導、環境創設、游戲活動的指導、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2)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為2個科目,科目一為綜合素質,科目二為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內容:教育基礎、學生指導、班級管理、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3)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考試筆試為3個科目:科目一均為綜合素質,科目二均為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三為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科目分為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語、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學科。

教育知識與能力主要考查內容: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教學、中學生學習心理、中學德育、中學課程、中學生發展心理、中學生心理輔導、中學班級管理與教師心理。

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主要考查內容:每個學科的考試大綱根據本學科特點制定,基本包含學科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的內容。

二、筆試各科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面試。面試通過結構化面試、情景模擬等方式進行。主要考核申請人的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言語表達、思維品質等教師基本素養和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教學基本技能。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面試不分科目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科目分為小學語文、小學英語、小學數學、小學社會、小學科學、小學音樂、小學體育、小學美術。

中學教師資格考試面試科目分為中學語文、中學數學、中學物理、中學化學、中學生物、中學歷史、中學地理、中學思想品德(政治)、中學英語、中學音樂、中學美術、體育與健康、信息技術等學科。

面試試題分備課(或活動設計)試題和規定回答問題兩種

F. 小學英語如何學

您可以根據你的學習目的、學習基礎以及個人學習要求,Ekoyu口語,ABC恬下英語,O1S英語還挺.好.的,我在裡面學習了一段時間,裡面的老師要求比較嚴,教學方法獨特,在口語口譯方面可以得到突飛猛進的效果...近期筆者在江蘇省小學英語團研修活動中執教了一節公開課,課題是牛津小學英語AUnit 1 Public signs第一課時——語篇教學。從接到任務到正式執教公開課,歷時半個月,進行了兩次試教,這期間從制定教學目標到修改教學目標,筆者深刻體會到同一教學內容,在教學目標設定的細微差別下,教學重點的不同產生的巨大的教學效果的差異 以下是兩次試教的情況: 一、教學目標設定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問題一:教學目標貪多 問題二:教學目標缺失 在教學目標設定方面,非常容易忽略隱形目標。常常只重視語言知識點的傳授,忽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和文化意識的培養 問題三:教學目標隨意 在一些課中,由於教師缺乏正確的認識,致使課堂教學行為變得隨意、盲目,從而大大降低了教學效率,不利於學生的學習。曾聽過一節課,內容是B Unit Seasons 第一課時的閱讀教學。教師帶領學生邊讀序言、對話,邊講解課文大意。沒有任何重點和主次 問題四:教學目標拔高 問題五:教學目標錯位 筆者在第一次制定教學目標時,也發生了小小的錯位。第一課時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對課文的掌握,而我卻花了大量的時間操練單詞、情態動詞和交際句型,主次顛倒,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針對以上問題,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 解決方案一:適量設定教學目標 解決教學目標貪多的問題,關鍵是「適量」。適量設定教學目標,而不是盲目地減少教學目標。我們可以採用教學目標前置或後移的方法來處理一節課中來不及完成的其他教學目標 如筆者在第二次試教時,將詞彙的教學前置,充分發揮本校高年級學生前置性學習的優勢,在課前通過嘗試學習單的方式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看音標讀單詞等方式自學單詞和片語。而課上,教師只需要檢查學生自學的成效,進行適度的點播就達成了詞彙教學方面的目標 解決方案二:全面制定教學目標 解決教學目標缺失的問題,關鍵是「全面」。英語課堂上主要容易缺失的是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方面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定的情境挖掘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因素,寓情於景,寓情於教,讓學生在知識技能得到鍛煉的同時,也得到道德情感上的升華 如筆者在執教Public signs這一課時,讓學生在最後鞏固環節,回憶和模仿公共場所中常見的不文明現象進行表演,其他學生根據表演內容進行評介和提出建議。學生們在表演和評介的環節充分體會到不文明行為的丑惡。表達了要做一個文明,遵守社會公德的人的願望 筆者在聽一節五年級的課外閱讀課《The ant and the dove》時,也得到了很好的體會。執教教師根據鴿子救了螞蟻,然後螞蟻回鴿子,從獵人的槍下救出鴿子的故事,幽默風趣地說:The hero can save the beauty, and the beauty can save the hero back. 然後進一步得出了:We must help each other.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這樣的結論。學生在笑聲中情感得到了升華,並學會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解決方案三:明確制定教學目標 解決教學目標隨意的問題,關鍵要做到「明確」。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靈魂」,如果僅憑感覺隨意而定,就會缺乏准確性、系統性和漸進性。有這樣一篇道:在國外,有研究者以十年級為試點,以健康教育課做實驗,比較了精確的目標、含糊的目標和無目標三種條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結果發現,精確陳述的目標與另外兩種目標相比,明顯促進了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時,必須進行周密細致的思考,並做出具體、明確的陳述。教學目標明確後,學生的學習任務目的性才能增強,隨之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解決方案四:適度制定教學目標 解決教學目標設定拔高的問題,關鍵要做到「適度」。一篇文章或一個單元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應是經過幾個課時甚至幾年的教學,循序漸進才能實現。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徵,從興趣出發,不能過高估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筆者第二次試教時將語法教學要求降低。只要求學生明白情態動詞should, must 的含義,知道它們後面跟動詞原形就可以了。至於關於它們的進一步理解,以及做一些相關的題目,可以留到第二課時、第三課時慢慢滲透。在復述課文環節,筆者也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原有知識基礎和接受能力,將課文內容分成三個部分,讓學生自行選擇一個部分,並看圖說話。大大降低了難度,有利於任務的達成目標,建立學生的自信心 解決方案五: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解決教學目標設定錯位的問題,關鍵要做到「合理」。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認真研讀課標,把握課程標准,並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的特徵,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目標 筆者在第二次試教Public signs 這一課時,很好地體現了課文的理解和掌握為主要教學目標,再緊緊圍繞重點教學目標安排教學過程和教學任務。筆者注重了整體呈現課文,第一遍我讓學生看課文卡通。看完後讓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兩個任務。第一個是讓學生到黑板上選出課文中出現的圖標。第二個是讓學生在白板上把圖標放到正確的位置。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大概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獲得閱讀的動力,增加學習的樂趣。第二遍讓學生默讀整篇課文,然後自己從閱讀過程中提煉歸納出問題,通過生與生之間的提問和解答,完成了對課文內容進一步的理解。第三遍,教師留出與重點交際句型相關的問題,讓學生再次帶著問題大聲朗讀課文,朗讀過程中讓學生在答案下劃網。第四步,在學完課文重點內容後,讓學生根據板書和圖片復述課文內容,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歸納能力。第五步,讓學生跟著錄音模仿語音語調朗讀課文。第六步,分角色朗讀課文。一步一步,層層推進,由始至終都沒有偏離主要教學目標。(作者單位:如東縣實驗小學)

G. 心理學在教育,教學中的功能

一、心理學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乃至精神醫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機能,充分發揮其心理潛能,從而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和個性和諧發展的教育。近年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逐漸引起各方面的普遍關注,如何科學有效地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亦成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不可迴避的問題。1、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伴隨著學生心理的發展和交際范圍的擴大,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不適應,而非心理疾病。這些問題在中學生中尤其多,如果得不到及時幫助和解決,有的會發展為心理障礙性問題。目前我國少年兒童身上確實存在著某些心理與行為問題,但其中的許多問題是一些發展性的問題,是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並且現在孩子們所面對的問題有許多是從前的孩子不會遇到的,而適應這種變化,不僅是他們面臨的任務,同樣也是成年人面臨的任務,因此我們應當客觀地、歷史地認識到科學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預防勝於治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著眼於學生的健康發展維護人的心理健康應當劃分出幾個層次,以此我們可以將學校的任務明確為: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務是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素質的培養和鍛煉;二是心理咨詢,是被咨詢者的心理需要,是有一定心理問題人的一種自我要求;三是心理治療,即具有較嚴重心理疾患的人所需要的專門心理治療。而第三種情況一般在青少年時期發生較少。因此,心理治療不應當是學校的主要任務。「預防勝於治療」,學校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和科學有效的教育手段,這比矯正學生心理問題重要得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當著眼於學生的健康和發展,而不是問題矯正。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只是一種消極目的,預防和發展才是積極目的。學校心理輔導不只是防治學生各種異常心理和行為,而是要幫助學生達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狀態、個性性格的完善發展、心理潛能的最大開發。3、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當務之急是轉變教育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觀念,認清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堅持學生心理各要素的協同發展。當前,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在一些學校尚存在模糊認識,一些學校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學習成績,只偏重於學習心理教育。比如,進行智商測試、學習焦慮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試前心理調適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抗挫折耐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三個層次是,第一,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第二,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第三,開發學生心理潛能。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生活上自理、行動上自律、評價上自省、心態上自控、情感上自悅。二、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的作用人類能夠改造世界,創造新事物,主要是因為人們能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客觀事物的發展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的緣故。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想使教育教學工作做得更有成效,就必須不斷去發現、把握和正確運用存在於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規律。心理學作為以應用為主的學科,更重視研究並揭示存在於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具體規律,使其直接能為學校教育提供指導。如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David Paul Ausubel,1918~ )在1957年做過的一次「意向對保持學習材料的影響」的實驗發現,學生在閱讀之前有準備長時記憶的意向比閱讀之後才出現這種意向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教師一旦明白這一規律,教學中就會提示學生,不要只為當前的考試而學習材料,應為長遠的學習或應用而去掌握材料,只有這樣,知識保持的才長久。心理學在教育實踐中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最基本的任務是對學與教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在質和量上進行描述和測量並揭示其存在的內在聯系和規律,既解決「是什麼?」和「為什麼」的問題。研究表明,學生的成就動機包含迴避失敗傾向、趨向成功傾向、克服困難傾向和社會競爭傾向,這四種傾向的組合就表現為成就動機的質的特點;而表示每種傾向強弱的分數則表現為成就動機量的特點。質的和量的特點不同,學生的學習行為及效果就會不同。研究進一步表明,當趨向成功的傾向占優勢時,學生就會選擇更有價值更具挑戰性的任務。這些知識可以使教師對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行為就會有較准確的了解。另外,學生的情況是千差萬別的,一旦出現了學習困難,心理學可採用多種方法,幫助教師來了解困難的原因。教師可以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研究方法,對學生學習困難或心理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追根溯源,准確了解學生,從而採取針對性的方法,促進學生學業進步,心理健康發展。心理學還有助於教師對教育現象形成新的科學認識。尤其是對傳統的、常規的教學方法、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更為科學的觀點。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心理學為實際教學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則或技術。教師可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材料、教學環境等,將這些原則轉變為具體的教學程序或活動。例如,根據學習動機的規律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採取創設問題情境、積極反饋、恰當控制動機水平等手段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依據學習遷移的規律,可以在教學內容的選編、教學程序的安排等方面採取措施,促進遷移。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利用心理學原理,教師不僅可以正確分析、了解學生,而且可以預測學生將要發生的行為或發展的方向,並採取相應的干預或預防措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是解決「怎麼做」的問題。心理學家們往往根據心理學的理論和規律以及學生現在或過去的行為,來預測他將做什麼。比如,一個心理學家如果知道一個學生的一般智力、學習策略和學習動機,就能更准確地預測這個學生在學校里的學業成績。行為預測必然伴隨著行為的干預。如根據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兒童提供更為充實、更有利於其潛能充分發展的環境和教學內容;為智力落後或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額外的幫助或行之有效的具體的矯正措施,使其達到最大程度的發展。三、心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1.素質與素質教育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所謂素質指的是以人的先天稟賦為基礎,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組織的要素、結構及其質量水平。它既指可以開發的人的身心潛能,又指社會發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個體身心結構中的內化和淀積,它標志著個體或群體的總體質量水平。《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指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有以下四種: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在四種基本素質中,身體和心理素質是最基礎的素質,也可以說是基本素質的核心,因為個體自然遺傳素質與潛能的開發、社會文化經驗的內化,都必須通過個體的身心綜合反映出來。所謂素質教育,就是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充分發掘人的天賦條件,提高個體各種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發展所實施的教育。個體的健康及理想、信念、興趣、能力等身心特徵不僅是素質的具體體現,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根本。因此,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塑造學生健康的心靈和強健的體魄。2、心理學為素質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我們之所以可以提倡素質教育,是因為素質本身具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素質的先天基礎和後天習得性。即教育和環境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個體或群體的素質狀況;二是素質形成的「內化」機制,即特定的社會需求、道德規范、准則、知識文化技術等外部因素,可以轉化為個體相對穩定的身心要素、結構及其質量。素質的先天性,要求人類講究生育質量,而素質的後天習得性和可"內化"性告訴我們,素質不是一成不變的,外部因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個體的內在結構。那麼,外部因素怎樣才能轉化為內部結構和質量呢?心理學認為,個體的身心發展有著其內在的規律性,要影響或干預個體的身心發展,外因必須與內部發展規律相匹配,凡是跨越或與發展規律不適應的教育,往往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3、心理學為素質教育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方法如何實施素質教育,這是當前教育熱點問題。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考試制度、進行課程教材改革、提高教育者素質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但應當提及注意的是也要強調塑造人的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個性特徵,在這方面,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心理學中有關認識能力、個性心理和身心健康的知識,具體地展現了個體身心發展循序漸進的過程及其影響因素,指明身心發展的一個個關鍵時期,提示教育者應當怎樣做和不應當怎樣做,使教育者的教育教學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在談到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時,心理學有關道德發展規律告訴我們:道德品質的塑造關鍵在於成人的行為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年齡階段,道德形成的取向不同。10歲前的孩子,因為怕被懲罰或希望得到獎勵而服從規范;大約10一15歲的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心目中逐漸樹立起是非觀念、群體的引導和對權威的順從,使他們能較為自覺地服從規范,思想品性初步建立;15歲以後的青少年,開始建立法制觀念取向和價值觀念取向,認識到人性的尊嚴,會憑自己的良知去判斷是非,道德品質的發展逐漸趨於成熟。因為道德品質發展受到自身道德取向的制約,所以在進行道德教育時就要有針對性,小年齡的孩子要有強化措施,而大年齡的孩子則要強調以理服人,注重情感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的方面是成人的榜樣和社會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家長素質的高低、凈化社會風氣和文化媒介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的形成。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涉及到個體和群體認識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人生觀、價值觀等多個方面,比如認識活動中的學習問題,現代心理學有關知識對如何培養學習興趣、如何增強記憶、如何組織和加工知識、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是什麼等都作了詳細的闡述,掌握了這些知識,對形成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很有幫助。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學校里所扮演的角色從國外的資料和國內近年來學校心理學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扮演四種角色:心理衛生的保健者,德育工作的輔助者,學習的輔助者,職業選擇的指導者。首先是當學生心理衛生的保健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校心理學家的首要任務。不論是測量性評價,學校心理咨詢,還是進行行為矯正和開展各種輔導,都是為了當好學生心理的保健醫。其次是德育工作的輔導者。學校心理學家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學校里,不僅有正面的德育工作,還有對品德不良的矯正工作。通過正面教育,培養各種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第三是學生學習的輔導者。這種輔導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在第一個層面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向全體學生,對他們進行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幫助他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方面的工作現在通常是由廣大的中小學教師在進行;在第二個層面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主要針對學習障礙學生出現的學習問題進行相應的輔導與矯正,學習障礙是中小學學生常見的一類問題,這類問題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會產生嚴重的阻礙,通常家長和教師常會認為這類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強,或者認為這些學生的智力發育有問題,而對他們採用說教、強制、甚至是奚落的措施,其結果越發雪上加霜,使這些學生學習興趣全無,與其他學生的差距越拉越大,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也應該發揮自己職業專長的一個輔導領域。最後是選擇職業的指導者。當學生在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時,在我國將會有70%以上的學生要進入社會,參加職前技術訓練或直接投入社會勞動,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職業,對於這部分青少年來說就非常重要。然而限於自我認識和社會閱歷的欠缺,這些青少年還不能正確地認識和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這無論對他們自己,還是對社會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如何幫助青少年認清自己的職業興趣,掌握選擇職業的技巧,應是其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是在我國這種特殊的國情中,這方面的工作就顯得更加突出。

H. 小學數學教學計劃的教學措施怎麼寫

一、要優化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教學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居高而下,採取「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演,學生看」,「教師寫,學生抄」的做法,學生處於被動的狀態,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

要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教師就與學生一起玩,一起學,互動互學,知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幫學生所忙。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讓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這時,教師才真真正正地成為學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於學習。

二、要趣味化教學

由於 小學生年齡小,自製力差,學習時心理因素影響佔主導地位,所以教師只有遵循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把學科特點和年齡、心理特徵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社會意義,看到數學的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提出並說明課題內容的意義和重要性,還可以通過生活實例,知道學習到的知識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讓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數學學習的重要,激發和培養正確的學習動機。例如:學習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後,可以讓學生量出家中電視機的長和寬,然後求出它的面積;再讓學生想辦法求出學校沙池的面積。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體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從而提高學習的熱情。學生在長期的數學學習中,逐步明確學習的意義,對探求數學知識產生了樂趣,在以後的數學學習中,就能一直保持積極進取的態度,獲得優良的成績。

三、巧施教學方法

根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競賽中,由於強烈的好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比賽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班比賽;可以分男女同學比賽;可以分小組比賽;還可以將學生按能力分組比賽,這里沒有什麼分組原則,總之要使每個學生在各個層面上獲的成功,想辦法讓每個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這樣對小學生的激勵作用將會更大,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

四、用「活」教材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使學生不再覺得數學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覺得數學是脫離實際的海市蜃樓而虛無飄渺,數學教育是要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所必須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 ,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學習數學的大課堂。如改革家庭作業形式,突出應用性操作。

總之,在教學工作中,要做一名好教師,要先做個有心人,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願學、樂學的學科,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和時間,才能調動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

I. 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在動力,是對學習的一種需要,是社會和教育對學生學習上的客觀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學習動機的主要成分是學習自覺性與認識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自覺性,他就會對學習迸發出極大的熱情,表現出堅毅精神,產生積極行動。因此,教師必須十分重視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首先應考慮到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學習動機的培養是使學生把社會和教育對他的客觀要求變為自己內在的學習需要的過程;而學習動機的激發是把已經形成的學習需要充分調動起來。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高科技發展加快,對人才素質和質量的要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用人單位要求應聘大學生必須是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那麼,在校高中生就會因為社會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順應時代要求。
一、幫助學生認識學習目的
學習目的是學生近期內或長遠的達成目標,正如有了靶子才能瞄準射擊,有了目標才能為之努力奮斗,不管有多大困難,都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排除一切干擾,達到理想的彼岸。學習目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認識學習的社會意義,把學習與崇高的共產主義事業、遠大的理想聯系起來,與集體利益聯系起來,從而形成正確的、間接的、長遠的學習動機。這類學習動機具有持久而強大的動力作用,它能推動學生產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提高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
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應採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與個性特徵的教育方式,易於接受,生動具體,富有感染性,使社會和教育的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學習動機。誘導學生將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與國家人民利益結合起來,不要產生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不良傾向。
二、培養學生濃厚的認識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
認識興趣和求知慾是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的成分,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實際的內部動力。「哪裡有興趣,哪裡就有知識」,要讓學生認識到知識對社會和對自己的意義而產生學習的需要,而且在滿足這種需要所從事活動的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的學習需要。教師在講授每門學科或每章每節之前,必須生動有力地講清目的、要求和任務,並結合教材內容闡明其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它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認識興趣。
另外,教師應採用新穎的教學內容和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如果照本宣科、死搬教條,只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
三、重視學生學習成果的信息反饋作用
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可以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因此,應讓學生知道自己作出的正確答案、學習成績的進步以及在實際中應用知識的成效等,以激起學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在教學中,有時進行一種專項訓練,可以讓學生自行做練習,並規定在一定時間、條件下完成。通過反饋,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緊迫感並及時了解自己的欠缺,及時取長補短激發上進心。如果沒有反饋,則缺乏激勵很少進步。無論哪一門學科,沒有隨堂檢測,效果往往不佳。
四、正確的評價和適當的表揚與鼓勵
對學生的成績給予評價和表揚鼓勵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而鞏固和發展正確的學習動機。表揚、鼓勵比批評、指責更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因為前者能使學生產生成功感,而後者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表揚與鼓勵是教師對學生免費的賜予,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不要吝嗇你的表揚鼓勵。
對學生應堅持正面教育,但也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過分的表揚也會滋長學生的驕傲情緒,使其忽視自己的缺點從而導致消極的結果。有經驗的教師在表揚學生時也指出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採用「建議」口吻,「希望」語氣,鼓勵他們繼續上進。學無止境,人無完人,讓學生永遠處在不懈追求遠大目標的狀態中,才能產生壓力和動力。在批評時,要注意分寸,針對不同環境、對象、時間、地點,運用適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與個性特徵的方式、方法,從積極方面把鼓勵與批評結合起來,達到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目的。
五、適當舉辦學習競賽
人們通常認為,競賽是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爭取優良成績的一種有效手段。舉辦學習競賽,如徵文、讀書、書法、手工製作、小發明等,形式要多樣,使每個參賽者都有成功的機會。有些長於抽象思維、有些長於形象思維;有些長於表達、有些長於運動和操作等。當然,進行競賽的重點在於激勵學生努力做得更好一些。
學生競賽不宜過多過濫,過多競賽會失去激勵作用,反而會造成緊張氣氛,加重學生負擔,有損學生身心健康,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會因失敗而喪失信心和興趣。競賽後的總結工作也要跟上,如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強化正確的學習動機,糾正錯誤的學習動機。

閱讀全文

與小學教育環境創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