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計劃 > 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論文

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論文

發布時間:2020-12-26 12:34:43

❶ 學校對信息化教育的需求是什麼

目前我國教育信息化正在從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階段轉向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和知識資源的開發利用階段,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教育信息資源開發不足,流動不暢,利潤不夠,效益不高,體制機制不清楚,標准化等方面都不夠完善。此外教育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市場化、產業化程度低;產業規模較小,缺乏競爭力;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不夠健全;目前尚未形成開發教育信息資源的戰略部署。同時目前教育信息化的管理體制不順,缺乏有效的統籌協調和統一管理,各行其是,重復建設現象普遍。基礎設施建設不適應網路教育需求;資源分散,標准不一,缺乏有效整合與共享;信息化人才培養不適應發展需要;職業學校與農村學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滯後;教育信息化應用與服務水平不高。
網路教學系統、教育資源管理系統、學科資源網站群系統、信息課程自動測評系統是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四大主要需求,需求的類型正在由硬轉軟。
慧聰行業研究表明,從信息化廠商的角度出發,所需要關注的需求主要有三點:
一、教育采購的成熟化帶來對系統集成的需求
由於目前教育信息化已進入應用轉型的關鍵時期,教育行業用戶如今已開始更多考慮應用的問題,在資金投入、系統建設和采購標准上日趨理性。
從教育的采購來看,教育行業信息化建設初期,基礎設施是建設的重點,市場表現為以旺盛的硬體采購帶動的高速增長。但是隨著基礎建設的基本成型、用戶對教育信息化理解的加深,在一種應用上配置解決方案已成為教育信息化建設一個重點問題。現在的項目不再單純是硬體或者軟體的采購而是一整套系統的招標,這也正式系統集成商的強項所在。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階段的核心需求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現在應用推廣階段的核心需求就是解決「怎麼用」的問題,抓住了這一輪的市場機遇,那麼就等於佔領了用戶資源,獲得的是持續收益,而不是像基礎建設階段的一次性收益。
二、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個性化要求精準的市場細分
目前教育信息化水平區域不平衡是不爭的事實,城市與農村差距進一步拉大。針對地區分布廣、需求分化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教育信息化建設必須更加細分市場,為不同需求准確定位,以控製成本投入,實現效率最大化,避免出現高投入低產出的浪費現象。這就需要提供IT廠商能夠提供最科學的方案和最全面的服務,這其中,除准確、科學的需求定位外,包括產品供應、售後跟蹤服務等也是信息化進程能否進一步推進的關鍵。
隨著教育行業進入高速普及期,IT教育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大,利潤越來越薄,同時在教育行業內的各種個性化需求也日益顯現。面對教育行業信息化的新形勢,要求IT廠商必須能深刻把握教育行業個性化需求,具備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以及產品和方案的提供能力,由此,一批在資金、管理運作等方面突出的優秀廠商必然會脫穎而出,最終形成在教育行業的寡頭競爭。
三、高教信息化建設對專業存儲系統的需求
高教是中國信息化建設開始最早的行業之一,也是目前信息化建設最為成熟的行業之一。從數據保護的進程來看,高教的信息化進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基於計算平台的電子化管理階段,第二個階段是數據局部集中建設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整合信息管理階段。這個階段,高校希望構建一個整合的信息網路,以承載行政管理、電化教學、科研、數字圖書館、遠程教育、電子收費等不同需求。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而且對於數據的安全性要求以及數據訪問效能的需求都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專業的存儲系統成為整個網路系統構建的必須。
從學校的角度出發,需要關注的需求如下:
通過對各類學校進行調查訪問,慧聰行業研究發現有41.35%的教師希望能實現網上教學資源共享,這樣可以方便地和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案,以便更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有26.32%的教師期望學校能夠建設校園網,不僅方便老師、家長、學生三者間的溝通,也方便及時發現工作上的問題。另外有20.3%的教師希望學校能夠構建一個方便老師與學生以及學生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的平台。還有部分教師希望能加強多媒體設備的建設,讓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開設遠程教育,使教學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為教師提供專門的教學課件,減少教師自己製作課件的繁瑣工作。有個別教師則認為目前還沒有很好地普及電腦和電腦知識,應該首先普及電腦和相關知識,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認清目前教育教育信息化所存在的問題,才能更好地開展信息化建設。在廠商方面,應加強系統集成的能力,提供硬體的同時能夠根據教育用戶的需求提供適合的軟體、全面的培訓以及優質的服務;而在學校方面不應片面追求硬體設備的先進性和網路建設一步到位,避免因為軟體和應用跟不少而導致的設備閑置浪費。廠商和用戶兩方面都應深入了解目前信息化建設的問題所在,這樣既能實現信息化廠商的利益,也能滿足教育用戶的需求。

❷ 如何組建網路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日常辦公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務,實現數字化校園

我知道銳捷有一個」中小學數字化校園網路解決方案「,由校園網基礎平台、智能回化網路平台、答桌面虛擬化的雲教學、雲辦公平台組成,網路核心部署高性能的交換機,一台核心設備既可管理全網,又可以降低學校網路管理難度,也使得在未來更換接入、新增網路的成本降到最低;採用的組網模式,在學校辦公室的牆面上部署4個交換口的微交換,在交換一體機的幫助下實現24口poe交換機供電,使數字化校園在校園網路管理方面更加合理,更加靈活,;而且能夠降低建設的成本。

❸ 論述信息化教學環境在中小學教學和管理中的應用形式及其作用

教學環境在中小學教學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對學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❹ 日華科技智慧校園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如何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管理效率的目的

智慧校園信息化管理平台結合學校工作實際和特點,以實現教育信息化回為目標,建答設高質量的信息服務中心,全面實現教育數據電子化、管理過程系統化,從而達到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以及管理效率的目的。
系統架構簡單便捷,強大的檢索體系和報表的自動生成功能大大降低了業務強度,提高效率、規范流程。除此之外智慧校園信息化管理平台還提供了一站式服務,一次登錄即可訪問多個系統;
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從網上獲取權威的校園信息,並且以信息資源和信息分析為核心,創立了虛擬的教學空間,為校園教育提供便利。

❺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改進學校教學管理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改進學校教學管理
(一)、創新管理方式,提升學校管理水平
1、健全組織機構 構建高效管理網路
眾所周知,教育信息化是現代教育的需要,是教學改革的推進器,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副校長為副組長、信息技術骨幹教師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召開信息工作專題會議,制定了信息技術建設規劃,建立了從校長到各處、各教研組,直至各班級的的信息技術管理網路,為扎實推進學校教育現代化進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2、強化管理力度,確保管理有序高效
我校從上到下,統一認識,切實把教育技術工作置於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位置。在硬體建設逐步到位達標的基礎上,為使教育信息管理更趨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人性化,我校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落實各個崗位的責任分工,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做好管理監督工作:
第一,實行「三級組織,層層落實」的組織運行機制,確保管理落實到位,即學校-領導小組-教師;
第二,制訂了系列管理條例,健全了教育技術工作管理制度,責任明確到人,確保管理有序高效;
第三,資料管理規范齊全,記載翔實,與績效評定掛鉤,確保管理切實有效。
「配」好、「管」好教育技術裝備最終的目的在於「用」好。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會有力地促進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改革,推進教育方法更新,有效提高教育質量,產生最大效益。
3、加強校務電子管理和網站建設,增進學校對外交流
為實現學校管理信息化,學校建有校務管理電子檔案,學校及各處室的資料、檔案分門別類進行存放,並及時上傳到教育局電子檔案管理中心。
學校網站建設是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面,是適應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加大學校對外交流與宣傳力度,提高教學、科研、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徑。學校網站是學校對外宣傳的窗口,因此,充分發揮學校網站的宣傳作用,讓校園網成為加強對校外聯系,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陣地。校園網我們設有專人管理,做到了及時報道,及時更新。網站不僅為學校各處室提供交流的平台,還為各教研組或教師個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陽光校園」「依法治校」「教學之聲」「德育之窗」「教師風采」「班級管理」「家校互動」「語言文字」等版塊向社會展示了二中的風貌以及全校師生才能,促進了家校互動,加強了對校外的聯系。
(二)、加強資源庫建設,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1、挖掘資源,發揮資源庫作用
資源建設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因此學校十分重視資源庫的建設,鼓勵教師在利用好縣教育局的教育資源的同時,對學校資源庫內容不斷充實、更新,每學期以8G的容量增加,到目前為止,學校資源庫已達到250G,其中按年級、學科保存了學校教師大量的精編習題、教育教學課件、各類教學案例、教學設計、相關影像資料等,學校還投資購買了課件庫和習題庫軟體,並及時進行更新。將這些校本資源鏈接到學校網站,供全體教師學習、參考、使用,充分做到了資源共享,同時提升教師信息素養,為實施信息化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2、強化培訓方式,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現代教學實踐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打造一支具備先進教育理念,掌握先進信息技術的成熟的信息化師資隊伍尤其重要。因此,根據縣教育局和縣研修中心文件精神,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了繼續教育遠程培訓學習,合格率100%;適齡教師參加並通過了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考試,合格率100%;學校承擔了Internet未來教育主講教師培訓,結業率100%;學校百名教師參加了攜手助學網上培訓工作,參訓教師均獲得合格證,合格率為100%。 學校每年還選派多名信息技術教師參加市、縣級學科研討會,並利用寒暑假組織全體教師進行多媒體課件製作、培訓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應用意識,提升了教師的應用水平。
(三)、藉助信息手段,推進學生素質教育
藉助現代化的教育技術,通過多樣的教育教學手段來深入推進素質教育,一直是我校實施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抓手。
1、著眼課堂,推進學科整合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是教育領域的中心工作,教學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方式現代化。為了徹底改變一支粉筆、三尺講台的傳統授課模式,讓信息技術手段真正為教育教學服務,我們採取了一定措施:
首先,我們大力推行「四課」,即信息技術教育課、信息技術整合課、信息技術創新課、網路開放課。學校以資源庫和網路為支撐開展好「四課」,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將「四課」優先安排,課表統一編排,並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學校教師在「四課」開展過程中,充分利用網路優勢,在教學實踐中擺脫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的束縛,不僅自己上網搜索、下載資料、自製課件、建立專題學習網站,而且學生也能通過自主學習,查找資料,輔助學習。「四課」的落實,改變了教

❻ 教育信息化的其他信息

網際網路發展
網際網路(internet):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而興起的一種新的信息傳播環境。它應國防、科研的需要起源於美國,又因商業的介入而在全球范圍得以推廣,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它是由遍及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各種網路按照統一的通信協議組成的一個全球信息傳輸網。
Intranet:Intranet是採用網際網路技術所建立的一個較小地域中的網路,該網路運行於自己的高速網路介質上,它的服務對象是自己。
可以利用現有的內部網路硬體、軟體和伺服器,採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標准來建立自己的Intranet。當前業界權威人士公認的Intranet所包括的八項服務是:Web電子出版、目錄服務、電子郵件、安全性管理、廣域網路互連、文件傳輸、列印和網路管理。
WWW:World Wide Web的簡稱,又稱為3W或Web,它是網際網路上的多媒體頁面呈現環境。
區域網(local area network):簡稱LAN,是處於同一建築,同一學校或方圓幾公里遠地域內的專用網路。
廣域網(wide area network):或者稱WAN,是一種跨地域的網路,通常包含一個國家或省市。
中國教育科研網:簡稱CERNET(China Ecation &Reserch Net)主要由全國各大學、科研機構、教育機構連接而成的網路。
北京教育信息網:覆蓋北京市所有區縣的教育教學單位,提供多種可選的接入方式,向學校、老師、學生提供一個共享的、可實時交流和溝通的信息平台。與網際網路、中國互聯網、中國教育科研網、首都信息化平台、北京科教信息網高速互聯;它面向全市教育系統及社會,形成易於管理和維護的、安全可靠的、開放的多媒體信息網路系統;使用統一標准域名,可實現北京市教育系統辦公信息的傳遞,教育信息的發布和共享,進行教育資源的建設和檢索,可實現校園網路互連和開展現代遠程教學、網上教育等。
骨幹網:北京教育信息網骨幹網採用當代先進、成熟、可靠、標准化的計算機技術和高帶寬的通訊線路,支持多種應用服務系統,為首都教育系統提供一個高質量信息服務的寬頻多媒體廣域網,為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提供網路接入和信息服務。以骨幹網中心節點為核心,連接市教委職能機構、主要直屬單位、大學和區縣中心節點組成高速網路。
區縣區域網:以區縣中心節點為核心,連接區縣教委職能機構、由主要直屬單位、校園網組成的網路。
校園網:指校園內信息裝置互聯運行的區域網絡。是由計算機、網路技術設備和軟體等構成的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的集成應用系統,並可通過廣域網的互聯實現遠距離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現代化工具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存儲、檢索、下載等)的技術。
現代遠程教育: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以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和國際互聯網等高新技術為主要教學手段,進行跨時空教學。
遠程教學站點:具備計算機終端、電子白板,聲像輸入輸出設備等條件,與北京教育信息網連通,並實現實時雙向式交互教學的教學點。
教育管理信息系統(EmlS):教育應用管理軟體,具備學籍管理、人事管理、教學管理、安全管理、財產管理等多種功能。通過公共介面使學校、區縣、市教委的管理信息得以流通、交換,構成統一的、規范化的學校管理網路系統,逐步建立和完善學校教育管理基礎資料庫和資料庫。
教學課件:又稱CAI課件,指為教學需要而設計的幫助學生學習的計算機軟體。
多媒體課件:運用多媒體技術實現的輔助教學軟體。
共享:通過網路技術實現同類人員共同擁有同等訪問網路信息資源許可權的過程。
信息技術教育:以掌握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知識和技能為主要目標的課程教育或培訓。
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中通過使用個人計算機或網路終端為學習提供支撐環境的手段或方式。
網路教學資源庫:便於使用者從網上直接存取教學信息的資料庫。
電子白板:用於遠程教學,它是網路中的交流界面,相當於傳統教室里的黑板,可使分布在不同地點的各個教室的同學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相互間討論問題。對教學用圖表講解並加註,方便進行實時雙向式互動式教學。
電子學籍智能lC卡:作為MIS的組成部分,是應用MIS的重要工具。之所以稱電子學籍,是因為在卡的只讀存儲器和學籍管理資料庫伺服器中存儲了完整的學籍信息。智能是指IC卡本身帶有中央處理器,可以實現多種智能化操作。
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15日下發《關於公布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的通知》,正式批復了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教育部今日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首批試點單位名單。
據悉,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是在新形勢下推動教育信息化深入開展的新舉措。教育部要求,試點必須圍繞教育改革發展的中心任務,堅持應用導向,探索機制與模式創新,著重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度融合。
教育部批復的第一批試點包括區域試點、專項試點及中小學、職業院校和本科院校試點多種類型。
區域試點強調側重信息化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途徑和機制、跨區域網路協同教研等方面進行探索;專項試點強調側重省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機制、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創新教學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中小學試點強調側重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模式、數字化校園建設機制與應用模式、優質資源應用模式、信息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探索;職業院校試點強調側重信息化環境下校企合作新型教學模式、網路學習空間應用模式、模擬實訓資源應用模式、數字化校園建設機制與應用模式等方面進行探索;本科院校試點強調側重信息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智慧校園建設機制、信息化條件下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等方面進行探索。
教育部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加強對本地試點單位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並提供必要支持;要求各試點單位要在申請方案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確定的試點工作重點內容和專家建議,結合本單位實際,進一步細化試點內容、試點目標,形成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教育部將會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開展抽查、中期評估和交流等活動,並根據檢查評估結果對試點單位進行動態調整。
教育部:要以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23日教育部在其網站公布了2013年工作要點。文件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共享。要完成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啟動實施「寬頻網路校校通」,加快推進「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推進國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統與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初步建成教育機構與學生基礎資料庫並提供服務。建立教育信息化專家咨詢機制,完善教育信息化標准體系,建立教育信息化督導機制。總結推廣首屆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應用展演活動優秀成果。制訂中小學教學信息化指導綱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水平。加快建設高等學校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加快繼續教育信息化建設。加強教育裝備和條件建設。

❼ 教育信息化的建設意義是什麼

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①.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步驟
②.有利於全體國民素質的提高
③.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④.促進教育理論的發展
⑤.促進教育信息產業的發展
對學校的建設影響:
教育信息化是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蔽州,其建設水平是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學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標志。教育旅滲信息化建設對學校的具體影響體現在以下幾條
(一)學校業務流程將得到有效規范
(二)輕松解決學校信息化孤島問題
(三)降低勞動強度,提升人員腦力價值
(四)使信息處理具有實時、權威特點
(五)創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
(六)創建虛擬學校空間,實現跨地域管理
具體怎麼做:
教育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單單學校自身就可以完成,是需要藉助外力。目前有許多專門針對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企業,經過漫長的發展也有秀多優秀的建設案例,比如:校校網信息技術,不妨可以聯系他們進行詳細的了解和合拆並脊作。

由於打字比較麻煩,也只能大概給樓主說這么多了,希望採納!!

❽ 教學中信息化建設中信息技術與學科怎麼融合

隨著計算機及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人類進入了信息化社會,it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教育也面臨著重大的歷史性轉折。教育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教育系統的一種基本構成要素,並在教育各個領域廣泛地利用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現代化的過程。 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反思教育信息化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理順教育信息化與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關系
教育信息化是比教育管理信息系統更廣義的概念,教育信息化不僅包括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使教育管理現代化,還應包含教學信息化這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不是簡單的信息機器、信息技術的引入過程,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計算機化或網路化。引起這種誤解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領導者對教育信息化的理解過於狹隘,把教育信息化等同於教育管理信息系統(emis)建設,沒有從概念上真正地區分emis(教育管理信息系統)、eims(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和ei(教育信息化)。致使當前某些高校的信息化軟體建設主要集中在各種相關的管理信息系統上,還沒有把現代教育信息管理納入到教育信息化的范疇,把教育信息化看成僅僅是管理部門和領導者的職責。二,系統設計和開發缺乏統一的規劃,沒有把學校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統(emis)和現代教育信息系統開發、建設納入到統一的框架下,致使已經開發出的各個系統基本上都是孤立完成其功能的,這些系統之間的關系混淆不清,各方面信息資源的標准無法統一,給整個系統的資源共享帶來問題,無法協調運作,同時為整個信息系統的升級和發展造成障礙。第三,教育研究與實際教育活動脫節。純理性的教育研究者往往不介入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任務的實際執行者往往忙於日常事務處理又缺乏對教育信息化理論的鑽研。造成了純理性的教育研究者在自己的研究領宏陸談域缺乏強有力的數據分析支持,而學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又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

二、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重視人的因素還是重視物的因素
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我們都明白人在社會活動中的決定因素。然而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重視硬體設備、輕視軟體配置,或者重視設備配置,輕視人員培訓的現象。事實上,我國現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初具規模,特別是大學以及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比較完備,但在很多地方存在著「重建設、輕應用」的現象。對教師的培訓、內部資源配置及建設、應用平悉信台的建設等重視不夠,有些學校電腦有50%以上處於不完全使用或閑置狀態。現在大多數高校每校都投入數百萬元建起了校園網,可是校園網上教育信息太少,教學內容太少,網上教育資源匱乏已成為制約基於網路進行教育改革的瓶頸因素。在各級教育信息化會議上都討論過「車」與「路」的關系,「路」上沒有「車」,就是沒有用的「空路」,是對信息化資源的極大浪費。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部分單位把教育信息化作為一個項目來操作,而不是作為本單位長遠發展的遠期目標來發展。主要表現為:一,花幾十萬元購買硬體設備,很容易審批,但花幾十萬元購買軟體平台,就有困難;花幾萬元購買平台軟體可以批准,但花幾萬進行教師培訓就覺得是浪費;如果為教育信息化人員發些勞務費,那簡直等同於貪污。其最終結果是:當上級部門來檢查時,設備是一塵不染的,完好率達到100%(原因在於從來沒有使用過),硬體條件是本地區最先進的,然而師生並沒有從中受益。二,當上級主管部門下達教育信息化項目時,或者有了項目經費,不管本單位是否實際需要就立即申請。等拿到蔽碰經費後,或者本單位組班子,或者外請軟體公司,以十天半個月的時間,設備買來了,軟體開發了,系統配備完整了。從表面上看,工作效率很高,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其他單位幾年甚至十數年的信息化工作。但從實際看,由於缺乏人員培訓,本單位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並沒有提高,又缺乏連續的政策支持,這些設備在以後的日子裡多數被閑置。三,部分領導把教育信息化設備看作貴重儀器,當作單位的傳家寶,不僅不允許學生動手使用,即使是老師要使用這些設備,也必須經歷復雜的審批手續,致使師生對教育信息化設備產生敬畏情緒。殊不知,it設備是更新換代最為頻繁的物品,平均三年就要換代。對設備的加倍珍惜,捨不得使用恰恰是對教育信息化設備的最大浪費。
這就要求學校領導轉變觀念,從重視物到重視人,從自己的意識深處認識到:設備如果不能發揮作用,設備如果不為人所用,那就相當於沒有這個設備,就是資源浪費。因此領導要積極引導,加強教師培訓,鼓勵教師利用現有設施,充分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由於教育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建設既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作,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長期任務,所以領導應採取各種激勵措施,鼓勵教師和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開發和製作標准、規范、有特色的信息資源,建設集電子教材、課件、學術文獻資料庫、管理資料庫等為一體的信息資源庫。使教育信息化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把教育信息化當作部分領導的面子工程。

三、網路時代的德育教育對普通教師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網路的普及,使教育信息化已經不僅僅是教育管理部門或領導者的職責,而是對每一個普通教師的基本要求。
1、網路時代對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自2000年以來,internet在國內日益普及,已經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在為人們的工作、生活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當前表現最為嚴重的就是中小學生的「網癮」問題。「網吧」引發的事故屢見報道,面對沉迷於網路游戲而不能自拔的孩子,心痛的母親淚流滿面。網路游戲對青少年的短期影響已經日益顯現,其遠期影響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以後才能顯現出來。專家已經意識到:由於中小學階段正是形成世界觀的時期,網路中的色情、暴力以及其內涵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將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色情、暴力、網癮等短期效應已經令家長和老師心痛,而世界觀、價值觀將影響孩子的終生。大批沉溺於虛擬世界的網路兒童,其錯誤的世界觀一旦形成,將成為未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有的專家已經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
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一直是我國非常重視的問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主要通過學校教育來實施,已經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然而,隨著internet時代的來臨,我們在這方面要面臨許多的新問題。internet的普及,使青少年上網成為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孩子每天上網的時間超過了學校學習的時間,網路對某些孩子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學校。如何利用網路,對孩子實施正面的德育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2、網路時代的德育教育對教師、家長和社會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要求
2004年年底,中央電視台專門製作了一期節目,對陷入網癮的青少年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和探討,有關專家的結論和孩子們的自述是發人深省的。經研究,大多數陷入網癮的孩子是為了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尋求現實世界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認同感。由於他們的家長不懂得網路,老師要麼不懂得使用網路,要麼與孩子沒有這方面的交流,造成任這些孩子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浪盪的現象。正是這種不正確的虛擬的成就感,使他們覺得自己已經超過了自己的父母和老師。而這種「老師不懂」或「家長不行」的意識,刺激孩子對網路世界進行更深的探究。隨著上網時間的延長,孩子已經不能區分在虛擬世界中取得的成就和現實世界的差別,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訓斥只能促使孩子到虛擬世界中尋求更大的滿足。
因此,為了能夠與孩子進行深入地溝通,新時代要求作為監護人的家長必須具備一些必要的網路知識,具有簡單的信息採集和信息管理方面的技能,承擔孩子德育教育的班主任或政治課教師必須具備相當能力的計算機網路知識和教育信息化能力。為了孩子,我們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不僅要普及到學校,而且要進社區。
3、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加強網路監管,凈化青少年網路空間
國家的強盛主要依靠人才,因此人才的培養和競爭是新世紀國家發展的基石,各個國家都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有些網路游戲宣揚暴力、色情,有些國家利用網路游戲宣揚自己的價值觀,有些網路游戲則宣揚反動、迷信的內容……,最終結論只有一個:我國部分青少年的成長正逐步地遭受著這些不良思潮的侵蝕,某些反動的網站正從意識形態上使我們的青少年逐步成為他們價值觀的代言人。
如何盡最大可能地減少網路不良思潮對青少年的侵害,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和教師在盡力做好正面引導的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做好正面思想網站的建設工作,加強對網路的監管力度。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強化教育信息化意識,進行必要的教育信息化培訓,增強教育信息處理能力,配合各級工商、公安部門加強對網路的監管的力度,從技術上封鎖校內網路對不良網站的訪問,堅決搗毀學校周邊的黑色網吧,為青少年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網路空間。

四、加強教師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更新教師教育觀念
正如前面所指出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現代化已經成為國家和社會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然而,教育信息化需要數以千萬計的教師共同努力,對師資隊伍的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國現有的師資隊伍還不能完全適應這一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師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很深,要接受新的思想觀念還有一個過程;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的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除了必須具備良好的本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外,還必須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識,具備較強的獲取信息、貯存信息、加工處理信息、篩選利用信息,以及更新創造信息的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具有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造性地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將是一個相當艱巨和漫長的過程,需要決策者和教育行政部門從政策上、經費上、考核上給予傾斜和支持。
在我國高校目前的師資隊伍中,信息化的素質和能力相對好一些,在中小學、年齡偏大的教師群體中,這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還相對薄弱,難以應對信息技術要求日益增加的學生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首先提高教師的信息化意識和信息化水平,培養其信息意識。進而帶動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在信息技術對教育產生如此影響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應在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能力、增強改革意識、變革教育觀念與教育思想、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讓教師具有與時俱進的能力。

五、逐步建立教育信息化評估體系,促進教育信息化良性發展
在現行教育管理體制下,上級主管部門的引導對一個教育單位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一個教育單位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程度,教育信息化是面子工程還是真正地得到了發展,教育信息化是一堆鎖在密閉實驗室里的貴重儀器還是真正地服務於教學、科研活動,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和評估方式。所以,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教育信息化的檢查不僅要從硬體建設方面檢查,而且要從其實際發揮效能方面進行檢查。其檢查過程不僅要聽工作單位領導的匯報,而且要進行軟環境建設、人文素養方面的評估。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教育信息化評估體系的研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信息化評估指標體系,以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基層單位的詳細調查、研究,走訪基層教師,把教育信息化的評估工作做好,有力地避免「面子工程」的發生,使我國的教育信息化事業走向良性發展的軌道。

六、小結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艱巨而長期工作,網路時代的大潮對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式下,「為人師表」的教師將面臨更多的挑戰。我們應該清晰地認識到:①教育信息化過程,不僅僅是設備現代化的過程,更是教師現代化、信息化的過程,這是每一個教師必須正視的、無法迴避的任務;②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網路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由於網路易受黑客、病毒和其他不軌行為的攻擊,因此教育信息化建設中,技術隊伍的建設與穩定性對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有決定性的影響。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是前進中的曲折。我們沒有必要迴避這些問題,只有正視現實,積極地研究、發現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我們的教育事業在新世紀煥發出現代教育的光彩。

❾ 如何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信息技術革命引發了社會一系列的變革,催生了教育的信息化促進的教育現代化。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但是我縣的教育信息化因多種原因嚴重滯後。然而,在以唐局長為核心的新一屆教育局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正以嶄新的改革創新精神開創我縣教育新局面,高度重視我縣教育的信息化,又恰逢「班班通」工程在我縣的全面鋪開,標志著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在我縣真正實現。在此背景下,針對我縣實際,如何讓「班班通」能「有效用」,如何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服務,開展本次調研。
調研方法:實地走訪、問卷調查、電話采訪等形式
基本情況:
現狀:
(1)硬體設備嚴重潰泛
我縣基礎教育網路建設歷程中有兩項工程,分別是「校校通」工程、「農遠工程」。「2005年農村遠程教育工程中,許多學校配置了衛星接收系統,但是,電腦配置十分低下、安裝調試十分復雜且不穩定、資源十分有限、使用十分復雜等因素,其效果不佳。
2007年校校通工程中,全縣現有15所農村初中,有13所配備了一間多媒體教室,其中高坪初中和龍坪初中因沒有專用教室沒有配置。
全縣69所完小中只有9所鄉鎮直小學和實驗小學有一個多媒體教室。68所(個)村小或教學點沒有條件用上多媒體。
只有鄉鎮直學校和城區學校通過有線寬頻上網,其他鄉下學校都只能通過無線上網,主要用於傳送上級部門的文件和數據。無線上網網速慢、費用高,學校的財力根本不允許其服務於課堂教學。
值得一提的是,大堰中學和官店民族中學、三里初中三所學校領導思想觀念先進,擠出資金另外添置了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即這三所學校有兩間多媒體教室。但就學校無論班級數的多少,有一二間多媒體教室,依然是「遠水近渴」。
(2)教師技術水平普遍落後:
全縣學校35歲以上教師佔87.2%,教師年齡普遍偏高,大部分教師的成長過程沒有經歷過對電腦的專業學習,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固守於老一套的粉筆加黑板的方式,對計算機這樣的先進技術還存在著某種恐懼感。
基於上述原因,試想一個教學內容,多年來都是用粉筆加黑板模式完成,任課教師去請別人製作課件、去找教務處批准使用多媒體教室、去找管理員准備,非常麻煩,而且其他同事還認為這樣上課是在「作秀」。因而信息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僅是稍年輕點的教師在公開課、表演課上的點綴。
欣喜:
(1)局領導高度重視。今年暑期的教師培訓,李爭局長、李克主任創新培訓模式和內容,借用建始一中的網路教室,開展了一期課件製作培訓,我擔任班主任,培訓過程中看到許多教師看上去還年輕,但電腦基礎還停留在啟蒙階段,他們對培訓的熱情十分高漲,可惜培訓時間只有兩天,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2)今年秋季「班班通」工程在我縣全面鋪開,現在正在安裝調試階段,標志著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能夠在我縣真正實現,軟硬體設施為全面實現我縣教育的信息化邁出堅實的一步。
(3)也是今年秋天,我縣新招聘了200餘名優秀大學畢業生進入教師隊伍,他們具備較好的信息技術素質,而且分布在全縣的每一個角落,將成為推進我縣教育信息化的生力軍。
(4)建始縣民族實驗中學2007年開始使用班班通,有一套完美的使用和管理經驗,值得借鑒推廣。
建議與對策
針對上述調研情況,如何真正讓「班班通」能「有效用」,如何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服務,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即宏觀方面上級主管部門的加強管理和創造條件讓老師們能用、會用;從微觀上即教師個人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走出誤區,用活用精。
一、宏觀方面,上級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創造條件,讓老師們 「能用、會用、想用」 信息技術於課堂教學
(一)加強領導、轉變觀念,是確保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的關鍵
加強領導,廣泛宣傳,形成氛圍,讓全體教育工作者真正認識到,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撐新課程實施的重要條件來認識,把信息技術作為信息時代每個人生活、工作、生存的基本素質來認識,把信息技術作為教師教與學的基本能力來抓落實。
校長是學校的最高領導者、決策者和指揮者,對外代表學校,對內主持學校的日常工作,始終處於行政管理、教育教學、後勤服務的核心地位、決策地位和主導地位,因而校長的觀念和意識更是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的決定因素。
(二)加強硬體建設,是利用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根本
(1)教師辦公室需裝備必要的軟硬體設施
有效將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的主宰者是教師,學校要形成教師「學習、研究、運用」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進行電子備課、互相交流及資源共享等工作都需要教師在辦公室完成。所以除了在教室安裝「班班通」外,還要在教師辦公室安裝足夠數量的電腦和網路。
(2)鼓勵教師在家中安裝必要的軟硬體設施。
由於教師勞動的特點,教師的備課等活動不僅局限於學校,在家中有更充足的時間和寬松的環境進行學習和備課,因而教師家庭必備上網設備。建議學校和主管部門從資金和制度上鼓勵教師家庭配置網路、數碼相機等硬體設施,(如與電信部門協調上網費、邊遠學校教師家庭裝備電腦給與少量的獎金等)。(把電腦和電視都放到客廳,讓我白天在學校完成教學任務,晚上與家人一起,家人看電視我上網,安靜祥和,輕松高效的完成電子備課、試卷命制、查找資料、上網學習,既完成了工作任務,又提高了自己素養。我就是這么做的,讓我真正享受到了無窮的成功的快樂)
(三)加強管理,建立合理教師評價機制,是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保證
規范管理是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於課堂教學的根本保證。
為保證軟、硬體高效服務於課堂,⑴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規范設備財產、技術維護的管理,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壽命;(2)規范信息技術應用的量化管理,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益;(3)制定一些相關激勵政策來鼓勵教師不斷學習,促進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4)完善教師電子備課管理辦法,教師使用電子備課,讓教師從繁重的書寫教案的無效勞動中解脫出來;(5)建議儀供站與教研室經常聯合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形成教學研究的氛圍,在教研活動中用「以幫帶教」的手段來促進教師整體素質的提高
(四)加強師資培訓是提高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核心
(1)怎麼培訓?
說到全員計算機培訓,在這里我引用著名教育記者,高效課堂首倡者李炳亭先生在第七屆中國名校長峰會上的一段講話:「讓學習發生在學習身上,就是課改。形象地說,如果一個不認識字的老太太想學麻將,需要語文老師補拼音,而且補習繁體字,數學老師教一加一,校長還要開設財會課,請專家講座麻將技法20講?如果這樣做,一搞就是四年,本科,沒學完,老太死了。簡單的辦法,只需要一個下午,給老太太找三個老頭嘛,陪著她打,其實學習原本很簡單,簡單到讓打麻將發生在老太太身上」。這里講的是高效課堂學習,這個道理也可以應用到高效教師培訓上來,創新培訓模式。
「首先是讓老師想學」,講三點理由:
①依託「班班通」建設的新奇感並認識「班班通」這一現代教學工具的高效性、實用性,認識互聯網的娛樂功能和學習功能,激起老師的學習熱情;
②時代的腳步在不斷向前邁進,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於2012年8月13日共同發布了新版「24孝」行動標准,其中包含「教父母學會上網」、「每周給父母打電話」……由此看出教師「學會上網」是當前的教育工作的需要,是贍養父母的需要、也是未來年老退休打發餘生的需要,同是也說明學習電腦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年齡偏大不能成為不學習電腦的理由。
③教學點上的老師,更應該學習信息技術, 「班班通」是借互聯網均衡教育資源的形式,通過互聯網的學習功能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養,提升自己的品味,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才能活出自己的尊嚴。
讓老師怎樣高效學
①在學校教師中營造互學、互幫、互比的學習氛圍,開展多形式的校本培訓學習交流,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②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骨幹教師的作用搞好教師培訓,以點帶面力求全體教師能認識並掌握這一新型教學工具,是提高培訓效率的最佳途徑;
③電腦既是學習的目的,更是學習的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上的資源、針對性地向老師推薦和下載學習材料,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④電腦培訓,是一個需較長時間的學習摸索、練習鞏固,形成技能的過程,通過短期培訓絕對是不能達到效果。我認為可以通過給受訓教師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提供學習資料,給出足夠長的自學時間,然後通過考試達標的形式,達到培訓目的。利用這種方式,對教學點及其他師資緊張的學校,才有可操作性。
⑤通過展示課、研討課、送課下鄉等形式,讓老師們開闊眼界、模仿學習,達到培訓目的。
我參加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假期培訓都是在氣候極端的寒暑假進行,給受訓教師帶來諸多不便,且假期培訓內容都是空洞的說教,無法激起教師的學習興趣。前面幾位作報告的老師在報告中也提到展示課、研討課、送課下鄉等活動是針對教師急需解決的和教師感興趣的問題而進行,是提高教師素養的最有效形式,其效果永遠大於假期的教師集中培訓。但是過多的這種教學研究活動的差旅經費又困擾著學校,讓學校領導處於兩難的境地。所以我建議能否把假期培訓的專用資金也靈活處理,拔出一部分給教研室用於平時的教研活動,減少暑期的集中培訓。
(2)培訓什麼?
1、打字
中文打字是學習電腦和使用電腦最基礎的技能。不會打字或打字的速度慢了都覺得運用電腦是件痛苦的事,無法滿足課堂教學需要。所以培訓打字是讓信息技術有效運用於教學的最重要的技能。(磨刀不誤砍柴工)
2、系統的備份與恢復
許多老師,特別是年齡偏大的老師對電腦有恐懼感,主要是因為怕自己或因為技術原因誤操作將電腦這一「高科技」產品弄壞。讓老師會使用「一鍵還原」等操作,知道「電腦弄壞了也不要緊」,從而會大大減少其對電腦的懼感,也能真正意義上提高電腦的使用效率。
3、懂得幾種安裝、卸載軟體的方法。
4、學會使用qq。騰訊qq能十分方便的進行文字、語音、視頻對話功能,十分方便的傳送文件、課件、發送文件功能,更有遠程協助功能,這一功能是新接觸計算計的人十分有用的一個功能,能讓不在身邊的「電腦師傅」控制你的電腦,為你安裝、卸載或演示操作等。
5、學會使用qq影音等播放軟體
我對幾款常視頻播放軟體進行對比使用,qq影音是最適合課堂教學的。①支持的文件格式多,②能十分方便的控制全屏與退出全屏;③能十分方便的控制播放與暫停;④能十分方便的調整音量的大小;⑤還能十分簡單的對原來的視頻進行截取、合並、配音等;⑥能十分方便的將播放進度調整到任何需要的時間。
6、學會網路搜索和下載
網路是一本巨大的網路群書,有豐富的教學學課件、學習文字和視頻,要運用網路的學習資源,就必須學會網路資源的搜索與下載。
7、學會powerpoint課件製作與使用,懂得製作簡單課件,懂得如何修改網上下載的課件,懂得讓自己的課件在其他機器上准確運行
8、學會word 及學科專業軟體。如數學的幾何畫板、化學的化學金排、物理金排等,能大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
(五)建設資源庫,是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服務的保障
⑴建設教學資源庫,提高教師備課效率。自建與購買並重,有針對性的徵集、開發適合教與學的網路資源,是使信息技術有效服務於課堂的有力保障。教師通過該系統豐富的同步資源和拓展資源,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利用ppt等常用教學軟體,對備課系統中已經下載的資源進行修改、整合、製作個性化的資源,提高了備課效率,搭建一個校本資源、均衡資源共享平台。
⑵對口支援、聯片資源共享,提高教師備課效率。完小對口支援點小、鄉鎮直學校對口支援薄弱學校。
二、微觀上,教師加強學習,提高個人信息素養,
「活用、精用」信息技術於課堂教學
(1)正確定位「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的含義。
「現代信息技術」含義廣泛,不僅僅是通常所說的多媒體教學。運用計算機命制試卷、編寫導學案、運用計算機分析和診斷學生成績及成長狀況、運用網路資源教師學習提高個人素養、運用網路資源優化課堂教學設計、運用網路實現教學形式和內容的開放、利用網路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都是「現代信息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 的形式。
(2)充分認識多媒體教學的優越功能,「用好」班班通
①利用多媒體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愛學。
②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模擬功能,突破教材重難點,使學生易學。
多媒體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利用多媒體的動態模擬,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直觀,化枯燥為有趣。那些邏輯思維性強、較為抽象的知識、學生難以想像、難以建立起概念的知識,運用多媒體是比較容易突破的。
③利用多媒體信息量大的優勢,能擴大教學容量,拓展教材內容、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會學。
④利用多媒體能將聲、光、色、形等信息同時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容易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和持久記憶,使學生樂學。
(3)走出多媒體教學的誤區,「用精」班班通。
①誤區之一:計算機「代替」教師的「教」。
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核心特徵應是輔助,「有效教學的精彩靠教師而非機器」,課堂中所有的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教學過程中教師未根據學情去設計課件,導致教師不能駕馭課堂,從上課開始時的「歡迎光臨」到下課時的「再見」都是課件預設的程序進行,限制了課堂的「生成性」,偏離教學主體,教師成了「播放員」。還有一些教師從導入到講課,從練習到作業,從復習到評價,都由電腦包攬。教學由原來的「人灌」變成了「機灌」,傳統的「填鴨式」演變為現代高科技的「填鴨式」。
②誤區之二:課件替代傳統的板書
課件替代傳統的板書,會影響學生思維的深化和知識體系的構建。板書的內容往往是對教學內容的加工和提煉,具有與實物不同的直觀作用,具有長時間地向學生傳遞信息的作用,具有不能用轉瞬即逝的課件替代的效果。另外,板書具有較大的靈活性,能記錄課堂突發的現象或結論,這是課件無法替代的功能。
③誤區之三:盲目擴大信息量,忽視學生吸收效果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大大節省了教師板書、畫圖時間,增大了一節課的信息容量。但是,稍不注意會過快的更換屏幕內容,就造成學生因滯留時間短,來不及理解和記憶,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④誤區之四:課件製作片面追求課堂「熱鬧」的效果,造成學生注意力分散,弱化了知識點的落實。
有的老師喜歡把課件做得很「花俏」,每一頁幻燈片都有不同的背景,作為背景的圖片又過於復雜,色彩太濃烈,使得重點內容無法突現。幻燈片之間的過渡過於強調過渡效果,什麼百葉窗式、盤式、盒狀式、梳理式、插入式等等,這些都容易使學生眼花繚亂,結果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個別老師還在每一個過渡中使用各種不同的聲音,如爆炸聲、抽氣聲、針打聲、噴氣機的聲等等、每一個變化都引來學生的驚嘆聲。過渡追求這種效果的結果,是反而把原來應該突出的重點弱化了,剩下的是圖、形、聲、色、像的狂轟爛炸,最後反而讓學生厭倦了這種「花俏」的表演
總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以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班班通」工程在我縣的全面鋪開,標志著學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能夠在我縣真正實現。在以唐局長為核心的局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高瞻遠矚,激發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激情和學習需求,最終將全面提升基礎教育教學質量,開創我縣基礎教育的新局面。

閱讀全文

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信息化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