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一所學校聲譽的好壞都取決於這所學校的教學質量。現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幾點看法:
一、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一是向學生講道理,告訴他們我們來到學校就是為了學習;二是告訴學生他們這個年齡就是最適合學習知識的年齡,如果現在不好好學習,長大了會徒傷悲的。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可以從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方面著手。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熟悉文本內容、准備教學內容,還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刺激他們的感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其次可以從心理學方面來考慮,我們要給學生自信心,當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時去表揚他,讓他知道,我能學好這門功課,我有信心學好這門功課,這樣他就會逐步對這門功課感興趣。學生有了錯誤,不宜過多指責從而打擊他的積極性,使他產生厭學情緒。
二、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引導學生查閱課外資料;認真備課,設計最佳方案
在教學中,學生起著主體作用,而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一個好的教師就是一個好的節目主持人,一個好的組織者,好的領導者。因此在課堂教學前,教師先要吃透教材,先是把課文讀幾遍,然後再看各類教學參考書,在查閱相關資料,然後根據自己的領悟備課。同時也鼓勵學生在學習新課以前通過課外書籍查閱相關資料,在上課時給予表揚肯定,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自覺的學習獲得知識。這樣教師學生同時運用得來的知識會更牢固,而且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能力。
教師除了對上課內容的准備,還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學生,知道他們的知識基礎和答題能力。選擇適合他們的問題來研究。並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讓他們有更多數的人參與到主動學習中。在教學中,要整合各種教學資源,可以用上美術、音樂、電腦等。總之,凡是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就要利用。
三、打好語文基礎知識
1、重視對學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為教師,我們應用學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學生的思維想問題,特別關注學生心靈的成長;我們應尊重學生文化,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憑借教材用中華民族文化的瓊漿玉液澆灌學生純潔美麗的心靈,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學會做人。
2、聯系學生生活實際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巧妙地藉助學生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
學知識建立聯系,寓學於樂,化難為易,既增添學生情趣,又滲透了文化素養的培養。
3、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學習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讀與背誦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對於漢語言的精髓,在學生學習書面語言時,一開始就讓他們接觸這些精品,讓他們熟讀成誦,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品位和語文素養,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蘊,使其受用終身。
四、及時批改作業,加強培優補差工作。
布置了作業以後,教師要及時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後,要及時讓學生訂正。對於不會訂正的同學,教師要從旁指點,進行補差。做到日日清,當天清。學生就沒有拖拉、偷懶的問題。這是一個補差的好辦法。
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把時間還給學生。
課堂教學中,保證充分的時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認真地讀書、識字、交流、寫作(包括寫字、造句、寫文章等練習)把現在課堂教學中化在「多餘的情節分析,瑣碎的談話,沒有思維價值的提問」等活動中的大量時間省下來;而學生懂的,教師則堅決不講;把握教學的節奏與容量,使教學時間安排得科學合理,保證學生在課堂里,能主動積極地學習,能認認真真讀書,主動積極地思維,實實在在地訓練,學會動手操作等,扎扎實實地掌握好語文這門工具學科,循序漸進地提高語文素質。
2.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教師在教學中常常為了落實教學目標,而直奔「教學結果」,忽視了教學過程,使學生陷入被動局面,反之,教師遵循教學規律,重視過程教學,在過程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懂得主動學習。
如閱讀課應該引導學生自己真正讀懂,要讓學生有一個「讀——悟——回」的學習過程。但目前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教師的提問,自己不主動質疑。而「質疑」是學生閱讀能力,思維方式、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反饋,也是教師教學的起點,現在教師怕學生提問沒質量,「浪費」教學時間,又怕自己無法駕馭、就忽視了學生的學習權利。實質上,指導學生能從字里行間找出矛盾,新舊知識之間發現矛盾,能換一個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把自己的疑問提出來,那麼,語文的學習就會變得積極、主動、有效。要讓學生自己發現這些看似矛盾、實質是問題的症結所在,當通過讀書、領悟,解決了這些疑問,就獲得了相應的閱讀能力。所以閱讀教學的過程可以是:「自學——質疑——導讀——釋疑——悟讀——練習(應用)一一存疑」。這樣周而復始,螺旋上天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逐漸形成能力。
3.因材施教,是提高質量的前提條件
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整個學習活動中去。同時,又要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這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個性差異畢竟存在,所以在課堂上必須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在教學中,針對各種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從實際出發,有題可做。
六、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籍,拓展知識面,提高寫作水平。(學生要有書可讀,開放學校圖書室是前提)
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個積累消化的過程,而閱讀是最好的積累。何況,多讀多寫就是學好語文的傳統經驗。因為課外閱讀的功能很大,可以豐富詞彙,提高讀寫能力;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吸收信息,儲存信息;豐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語文素質。如果能在課內得到閱讀方法的指導,課外擴大閱讀面和閱讀量,逐步養成自覺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學生將大大得益。高年級則要對學生加以閱讀指導,以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示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所謂真正的閱讀興趣表現為:喜歡讀,集中注意地讀。持久地讀,有效地讀;而閱讀的方法可以有精讀、略讀。泛讀……在閱讀過程中作些讀書筆記等。
七、影響質量的其他因素。
1.教師評價單一。重結果輕過程,重考績輕能力。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也是教師的生命線。如果一位教師的教學質量不好,那麼無論如何,他不會被認為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師;相反,如果一位教師的教學成績非常突出,往往就會一俊遮百丑,他就可能是一位獲得過很多榮譽的「優秀教師」。以學生考試成績代替了對教學質量的評定,導致了教學管理工作只重結果,不重過程以及獲取成績的手段。教師的教學質量,除了學生的考試成績外,還應包括學生是否愛學、樂學、會學等學習因子及動手操作、演示,參加實踐活動等學習能力方面。
2.教學設施與教學需求矛盾。
許多教學工具、設備老化、滯後、虛設嚴重。
3.學校制度在制定和實施時也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一是還存在著見分不見人、見章不見人的現象。好像在實施這些制度時,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完成賦分,缺乏制度的實施者與教師的溝通、交流、指導。二是制度的實施都是學校的管理者(教干),實施的對象就是被管理者,使兩者處於一種對立狀態,都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或者說是一種權力行為。
4、教師激勵機制要加強。
對教師表揚的形式、次數太少,影響教師積極性。可以設立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優秀青年、老年教師〉學科帶頭人、學科骨幹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
農村教師福利待遇幾乎為零,學校辦公經費嚴重不足,制約了學校發展和教師工作積極性。
教師收入太少,低於農民工40元/天的基本標准,和其他行業差距更大。
教師政治地位不高,社會尊師重教氛圍不濃。
5、對教師培訓流於形式,教師沒有學到真本領,多數教師仍沿用舊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來教新教材,來教育社會化的學生。
6、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嚴重脫節,甚至背離。
提高小學教學質量的建議
在實踐中不難覺察到,小學素質教育難以推進,深層次的症結是課堂效率不高。我認為,只有通過課堂教學的高效率,狠抓教學質量,才能保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較充裕的時間和空間。
一、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領導充分重視教學工作。
1、每周校辦公會都安排研究教學工作的時間,針對存在的問題,商定有力措施。
2、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及時了解教學工作情況,每位校級、中層幹部都擔任一門學科的教學,每周深入教研組指導教研工作,每學期聽課不少於30節,課後就教法、學法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建議。
3、備課檢查分定期查和抽查兩種形式。定期查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檢查後留有記錄並及時向教師反饋情況。個別教師還需跟蹤檢查,督促其整改;抽查是在推門聽課後隨機檢查,在定期查、抽查情況的基礎上於期末評出優秀教案。
每學期定於期中階段檢查作業情況,分作業量大小、作業設置是否有層次、學生書寫情況、教師批閱情況等幾項,評出優秀作業。
4、加強教學管理,嚴格執行教委下發的教學課程、課時計劃,做到三表立法。每天值日校長都要巡視每班的上課、下課情況,對隨意調課、空堂、拖堂、不備課上課等違紀現象做嚴肅處理。
5、學校制定了教學質和量的評價措施。
6、學校成立了教科室,設了中心教科研組,帶領教師進行教科研理論學習,在《教科研園地》中交流教學經驗,大膽開展教學實驗。
7、每年組織一次教學研討會,每學期有專題研討會或優質課賽教。
二、加強教學研究,重視師資培訓。
1、科研先行,全員參與。
開學初傳達了教科研計劃,提出實驗要求,每位教師都根據學校教科研總課題,結合素質教育的目標任務,找出本學科的重點、特點及學生自身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確立實驗的子課題,有目的地在課堂教學中摸索實驗經驗。教師在期初有研究計劃,過程中有記錄,有階段小結。
2、教研組形成網路,教研活動有落實。
學校成立了語文、數學、英語、音樂、美術、體育、思品、勞動、自然、活動等十二個教研組,每周一下午大科組活動,每月一次小科組活動,研究教法、教材,開展說課、一人一課、評課活動。學習有關的教學先進經驗,並將其結合到實際教學中,增加教學中的科研成份。
3、抓教師的師資培訓工作。
學校分期分批派教師參加區級骨幹班培訓,外出觀摩優質課,鼓勵教師參加業余進修,新教師定期培訓。
㈡ 我國小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政府投資規模不夠,辦學條件艱苦落後。城鄉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辦學條件懸殊大、教師待遇差距大的客觀現實,始終制約著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
2、師資建設不配套,整體教學水平不高。由於地方財政用於補充基礎教育的經濟實極為有限,教師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相對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優秀教師安心農村教育工作的實力和條件,導致教師數量不夠、整體實力不強、教學水平偏低。
3、教育思想保守,育人觀念落後。有些家長對子女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正確的理想教育與行為導向,對孩子們全面發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監督引導,造成大多數中小學生缺乏學習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持續學習的決心。
二、解決方法。
1、政府投資規模加大,加強辦學條件,加大城鄉中小學教育資源配置、縮小辦學條件懸殊、教師待遇差距減少的客觀現實。
2、增進師資建設配套,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改良教師的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福利待遇。
3、教育思想開放,提升育人觀念。
(2)小學教育中的問題擴展閱讀:
中小學教師素養不足也是造成中小學生素養偏低的又一重要的原因。相對於日新月異的科學發展而言,課程結構常常是滯後的。這一特點對教師的素養、科普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獨立個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而我們的教育現實中往往是重比輕彼、顧此失彼的片面的教育模式。
在中小學教育管里者或教育者的思想觀念里,智育已經是他們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孩子考試導高分是展現自己的手段,或者比較文明一點說是體現自己個人價值的方式,這種錯誤的價值觀直影響了教師的行為工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小學教育㈢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主要存在什麼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第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時期提出讓一 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全民富裕的發展戰略,不知從何時起這一量變到質變的戰略思想也被用在了教育改革上,這一遠用實質上是非常科學的。但是將其用在了教育 資源配置方面就顯得有些欠妥了。其結果並不像原先預料的那樣達到全教育體系共同進步,而是導致了現在的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各個學校的「貧富差距」越來越 大,造成了馬太效應的產生。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是要讓各個學校從教育大局出發,鼓勵其辦出自己的特色,但不鼓勵其進行不合理的資源流動,不僅不鼓勵,而且 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還要進行適當的干涉和控制。眼下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城鄉之間,城市內部、鄉鎮內部也同樣存在,所以解決這一問題任重而道 遠。
第二、教師的權利和義務失衡。前段時間有規定說教師有批評教育學生的權利,想想是多麼可笑,也是多麼可悲呀。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家長的維權意識 已經蔓延到了孩子身上,這原本不是什麼不好的事情,但是如果將其冠以寵愛的動機那就使這種行為失去它本來的意義了。眾所周知,目前教師的權利與幾年之前相 比在一點一點地減少,而與之對應的義務卻在一步一步地加強,這一方面給教師管理教育學生增添了很大困難,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家長的意 見固然重要,但是由於家長的地位特殊,建議難免存在諸多的情感因素,從而在某方面反而阻礙了教育的改革。
第三、側重才智教育,忽視品德政治教育。 相 信所有的家長在孩子拿到成績單後都會先問一句「語文考多少啊?數學考多少啊?……」然而很少有家長會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考的怎樣,在學校幫助過同學嗎等等 這些問題。你可以將這個現象歸咎於社會發展需要,但這也證明了學校和家長兩方面都缺乏重視孩子的品德素質教育。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我們對教育的改 革,並不是一場革命。古人的教育思想大多雖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但古代的品德教育做的還是遠遠勝於現代的。所以我們不要一味的學習和照搬國外所謂先進 的教育制度和教學方法,我們應該在古代教育和國外先進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綜合發展創新出適合於我國國情的教育方針。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不是用來充當科學發 展的工具的,而是要有優秀的品質,先進的思想,過硬的政治素養,能夠做合格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人才。而不是那些自私自利、只顧各人享樂不顧國家使命的庸才。 不然我們培養出的人才有可能會學成出國「深造」,也有可能對社會發展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所以,既然國家提出要加強素質教育就應該在素質培養上下大功 夫,而不是在什麼所謂的減負上做文章。
第四、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這里所說的水平不光是指教學水平,同時也包括其 個人素質水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就要求做老師的不僅要有其獨道的科學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還要有園丁般高尚、樂於奉獻的精神。
想要達成這一目 的,需從三個方面努力:首先,加強師范院校的學風校風建設,提倡並積極開展大學生下鄉支教幫教活動,以培養師范學生的奉獻精神和樂於吃苦的高尚情操。其 次,各學校要定期開展教職工培訓活動;增加校與校之間教職工學習交流的機會;獎優罰劣,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拔優秀教師以激勵先進帶動後進,另一方面 對暫時達不到要求的教師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最後,加強宣傳教育事業,引起全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關注。這樣就從無形中滿足了教師們的社會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 要,使其內心充滿優越感和榮耀。他們就會更加註重自身素質的修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第五、學校做為學生的監護人,忽略了對學生心理方面的指導和關心。小學生正處於心理發育的初期階段,正如一棵正在生長楊樹一樣,如果不對其修剪,任由其發 展,則很難成為棟梁。所以做為學校,要真正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就必須全面的關注學生。現代社會要求下的教師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教書 育人層次上,同樣重要的還有關心學生的生活和心理教育,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朋友和精神上的導師。
㈣ 目前中小學教育存在哪些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來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自
一、注重「教書」,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一)創新能力缺失;(二)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主動學」;(三)扼殺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思維;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一)追求「分數」,忽視心理健康輔導;(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存實亡;
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
四、農村地區教育比較薄弱。
五、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
的負面影響。不少教師都對教師職業有困惑。大多數認為,教師是一個職業,這似乎已是當下的共識,可是,在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培養、使用、評價中,教師的職
業屬性卻一再被漠視。
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㈤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我國小學教育評價中現存問題:
教育測驗和評價應當以激勵學生和改進教學為目標。對這一觀點,多數教育工作者都很認同。但在實際教學中,某些教師往往只採用測驗一個尺度,從學業成績一個方面衡量學生的發展水平,這樣不僅會妨礙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對教學改革形成阻力。當前教育測驗與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重知識輕能力
盡管從理念上看,學校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但實際上,即使在小學階段,以考試為中心的現象也很普遍。測驗命題死糾知識的細枝末節,忽略了記憶以外高層能力的評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死記硬背的學風。其後果是學生學習負擔沉重,影響了多元能力的發展。
2.片面追求分數
分數成為學習目標,不利於激發學生的內在求知動機。從教育心理學的觀點看,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兩種。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得外在獎勵而激發出的學習動機,比如為了獲得高分而努力學習。內在動機是因為喜歡、有興趣或活動本身的原因而激發起的學習熱情。考試使很多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抑制了內在求知動機的發展。僅僅用測驗分數評價學生,也容易挫傷困難學生的積極性。國外研究顯示,那些比較聰明的學生在有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態度更為積極,而那些學習比較慢的學生在不評分的學校里學習更積極有效。在小學低年級,分數對差生的不良影響尤為明顯。
3.影響學生心理健康
學校在評價學生時,學業成績往往是主要的評價標准。有些老師會因為學生成績不好而當眾批評學生,甚至羞辱學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許多成年人在回憶自己的小學生活時,不能忘懷的是老師的一次表揚或一個意想不到的鼓勵;同時久久不能遺忘的是老師的蔑視或嘲諷。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形,學生考了高分,就被認為是好孩子,並獲得獎勵;而考得不好,就會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難。考試壓力給學生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引起考試焦慮,危害兒童的心理健康。考試競爭不利於學生間的互助與合作,還會導致一些不良習慣的產生,如抄襲、說謊、攻擊性過強等。
4.制約教學改革
由於測驗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和控製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沒有測驗觀念和測驗內容及方法的變革都難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試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好的教材和教法無法在實踐中推行的事情時有所見。如學校開展「愉快學習」教學改革,但評價時仍然盯著學生在傳統測驗中的得分高低,則改革必然受阻。因為改革意味著採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會對常規教學帶來影響,不僅不能保證使學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時還會因追求一些素質發展使學生的某些分數下降。正是因為這一原因,有一些學校不敢改革,也不願改革。
㈥ 中小學教育問題及現象
現在中小學教育存在著素質教育思想和實際客觀教育兩層皮,喊的是素質教育,實施的是應試教育。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教育管理者應該出台適應素質教育的考核方案,學生學習知識、技能、做人、形成良好的品質是必須的這也體現學生素質的幾個方面。如何把德、智、體、美、勞有機結合起來來衡量考核學生的素質是解決素質教育考核的關鍵。
㈦ 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哪些問題
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注重「教書」,而忽略了「育人」;
二、忽視學生的能力發展;
(一)創新能力缺失;
(二)重視教師的「教」,忽視學生的「主動學」;
(三)扼殺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創新思維;
三、忽視中小學學生心理健康的引導與教育;
(一)追求「分數」,忽視心理健康輔導;
(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名存實亡;
四、農村地區教育比較薄弱。
五、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少教師都對教師職業有困惑。大多數認為,教師是一個職業,這似乎已是當下的共識,可是,在學校對教師的管理、培養、使用、評價中,教師的職業屬性卻一再被漠視。
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
㈧ 結合中小學實際,分析在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及提出對策。
結合中小學實際,分析在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中還存在那些問題及對策
實現教育目的是教育實踐活動結果的主觀預設,對教育實踐活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中小學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培養堅強的革命後代。有論者指出「教育目的是教育理想與現實的結合點,任何教育活動,都是圍繞教育目的進行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目的逐步實現過程,要高質量地培養人,使整個教育過程高效、合理,就必須加強對教育木的的研究」。
何謂教育目的?陳桂生教授從目的的概念——「意之所趨」出發,認為教育目的是「人的教育意向」,他認為家長和教師對於進行教育活動都有目的。強調教育目的為人們進行教育活動的「意之所趨」的還有其他學者,如丁念金認為,教育目的,即教育活動中的目的,是指「人們進行教育活動的意圖,即人們進行教育活動是為了得到何種性質的結果」。
而目前我國中小學教育還存在著某些問題,僅教育目的方面便存在認識上的模糊和實踐上的混亂現象。模糊上主要表現在,將中小學教育目的與教育目標等同,還有將國家的教育目的認為是發展中小學生的集體或社會價值目的。在實踐中,以培養學生德智體,以升學為主要教育目的。中小學教育由九年義務教育和三年高中教育(主要是普通高中教育)組成。新中國成立五十多年來,尤其自《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有著巨大的發展,但是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和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下,出現了諸多問題,而且越來越嚴重,已對我國中小學教育進一步發展產生了巨大的阻礙作用。
一、中小學教育問題
(一)中小學學生負擔較重。中國學生家長傳統思維認為子女只有死讀書,只有上大學才可以出人頭地。父母給子女買大量輔導資料,送子女上各種補習班和培訓學校學習,請各科家教。而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承受能力,布置大量作業,讓學生上晚自習,代學生購買輔導資料,利用節假日給學生補課已是正常現象。
(二)中小學教育費用過高,亂收費現象依然嚴重。中小學各學校一般根據等級來定,等級高的學校學費高些。一般城市的市重點高中學費一年(兩個學期)要三千來元。老師給學生補課是有償的,很多學校在補課事件上搞小把戲,讓學生家長選擇學校給不給學生補課。補課費一般比較高,學校還利用代給學生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獲取高額回扣費,甚至有教育主管部門直接參與。
(三)許多農村教師工資發放困難,教師離開學校時有出現。我國大部分鄉鎮和村財政比較困難,許多教師不能按時領取全額工資。鄉鎮村幹部一般先發自己的工資,再發其財政下的教師的工資。工資的拖欠嚴重打擊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使一部分老師不得不從學生身上收錢過日子,也使一部分老師被迫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尋求其它生存途徑。
(四)學校、社會對學生道德教育重視不夠。我國對中小學學生的道德教育僅僅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事例教育,以為控制了中小學學生的思想就可以提高中小學學生的道德素質,這是完全錯誤的。社會道德的低下使學生對書本上的道德教育提出疑問。
(五)我國中小學學校基本上還是推行應試教育。評價學校好壞的標準是升學率,而不是素質教育實施情況。推行素質教育對學校升學率有巨大影響,由於我國現行的考試制度及試題,只有行應試教育才可提高升學率。高考是我國教育的指揮棒,是考察學生的做題能力,既答試卷的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的目標有些偏離。事實上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素質教育還未起步。
(六)學校亂用教室,搞特大班教學。由於擴招後,學生眾多,新的教學樓還未建成,教室不夠。有的學校實行特大班教學,一個教室數百人,教室內擠得滿滿,學生在教室里根本沒有任何活動空間,有的連走路都很困難。有的學校在辦公大樓內擠出房屋給學生使用,有的直接使用實驗室、語音室等其它教學房屋。
(七)花錢找學校。許多家長為給子女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錢的父母花大筆鈔票並通過各種關系把子女送進依稀外比較好比較出名的學校(主要是重點中學)或某學校的重點班。這在目前不是什麼特殊現象。
(八)中小學學生考試作弊嚴重。考試作弊這幾年是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之一,但大多限在高考上。其實在中小學的期終考試,只要在與其它學校進行評比,並有獎金的情況下,部分學校和老師就會公開鼓勵學生作弊,並為作弊行動提供一些經驗和做一些服務工作,比如採用一好生照顧周圍差生的考生座位辦法。高中會考作弊是頗為嚴重的,有的縣市的監考老師充當哨兵,為學生作弊放哨。先進的信息工具作弊始終不如槍手准,代考現象也是常見的。
二、解決中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
存在問題,就必須解決,也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國中小學教育才可繼續良好發展,才可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
(一)明文規定中小學學生最高作業量,嚴令禁止學校利用晚上和節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給學生(除高中畢業班學生外)補課,禁止私人和學校開辦寒暑期補習班。以此減輕中小學學生的負擔。
(二)推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實際上是真正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明文規定接受九年免費教育的學生不需向學校任何人交納任何學習費用。同時規定高中學校學費額,除此外學生不用交納任何費用。也就是在高中實行「一費制」,我國目前各地普遍在中小學實行「一費制」。這從根本上解決中小學學費過重問題和亂收費現象。
(三)禁止學校劃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嚴格審查學校等級評定,絕對不能以升學率為主要標准,必要時廢除學校等級制,不存在重點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劃分。
(四)學校統一化。初中學校招生根據地域劃分,高中學校招生時不分重點和普通,徹底尊重考生的選擇。高中學費實行農村和城鎮兩種標准,城鎮學校中的農村學生按農村學校標准收取學費。堅決不以學校等級為制定學費標准。
(五)加強對教師的法治教育,增強教師對未成年人權益及有關隱私權的認識。實行教師執照制度。審核對象是擁有教師資格證的新教師,新教師在任教三年後由教育部門對其在三年內的教育成績及過失進行審核。符合標準的授予教師執照,方可繼續任教;不符合標準的即結束教師生涯。
(六)制定《素質教育法》。對有關素質教育內容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對各個學校素質教育實施狀況的評定,以《素質教育法》的規定為標准。
(七)實行教師銀行卡制度。教育部、財政部與國內某銀行合作,給每位教師辦理一張銀行卡(最好是銀聯卡)。在領取銀行卡時,必須由每位教師親自帶證件領取,禁止他人代取。由縣級以上部門將每月工資(除去個人所得稅)直接打入銀行卡上。這就解決了教師工資發放困難等問題。
(八)提高整個社會道德,以實踐道德教育中小學學生,以事實說服中小學學生,文字對中小學學生的說服力太弱。
(九)修改升學考試制度。考試范圍增加社會實踐狀況、學生道德素質狀況及學校和老師推薦程度。
(十)完善教育監督機制,實行全國教育巡查員制度。由教育部組建全國教育巡查小組,其成員不定期到全國各地巡迴檢查各學校教育狀況和教育主管部門執法狀況。檢查內容包括學校收費執行狀況、各地各學校素質教育實施狀況、學校道德教育狀況、學生負擔狀況和教師教學狀況等。
(十一)實行社會評價制度。由教育主管部門在每年年底讓當地民眾評價當地學校,這一結果作為學校評定的一項內容。
(十二)實行學校財產公開制度。在每年年底,學校公開自己的財務狀況,由教育主管部門和審計部門共同審查學校財務狀況。
在當今中國的教育中,中小學教育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只有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實施正確可行的解決策略,才能使其更好地發展,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合格的人才
㈨ 分析當前中小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何解決
當前抄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教育思想的不穩定性問題。
總是在變來變去,讓教師無所適從,讓學生無所適從;
2.教育環境與社會環境的脫節問題。
在學校,給孩子們的是一個純凈的教育氛圍,在社會,給孩子們的是一個殘酷的污染氛圍;
3.教師的社會屬性問題。
教師並沒有獲得與其身份相適應的待遇和尊重,導致對教育工作產生極嚴重的負面影響;
就簡單談這么多吧,希望你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