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構建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科研課題計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不斷地深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氛圍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原來版的小學數學權課堂教學沉悶無趣,現今,正在創設有活力的課堂教學氣氛。促進小學數學煥發出新的活力。因此,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數學需要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採取有效的教學模式來促進小學數學的長遠發展,本文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作為視角,探討在新課標下如何構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模式,促進小學數學更好地發展。
『貳』 《怎樣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的課題研究計劃
《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的課題研究計劃
一、課題的界定與表述
興趣是指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事物並與肯定情緒相聯系的個性傾向。人對有興趣的事物總是心向神往,優先給予注意。興趣的產生既受主觀因素影響,也與客觀條件有關。有吸引力的事物能夠引人注意,這是客觀條件的作用;個人知識經驗的豐富性,教養水平的高低,這些主觀因素對興趣的產生也起重要作用。興趣也和主客觀特性是否相適應有關。研究表明,中等難度的任務,往往與個體能力相適應,最容易引起人的興趣。非常容易解決的問題,激發不了人們的好奇心;過難的問題會使人望而生畏,信心不足。它們都難於引起人的興趣。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
關於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的研究,一直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的研究課題。國內外的許多研究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們的研究成果為本課堂的研究提供了借鑒。 突破點: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和方法,使學生對英語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學生進一步乃至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建立新形勢下新型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大面積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使英語教學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三、研究目標
通過研究,探索一套以「游戲」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英語教學變得生動、豐富,使課堂變得有趣、活潑,使學生不僅善學、樂學,而且學有成效,學以致用,培養一大批樂學、會學的小學生,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英語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知識和情感基礎。 四、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一)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
1.有利於探索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規律和課堂教學有效的策略、方式和方法,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有利於創造良好的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為其進一步乃至終生學習英語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3.有利於提高英語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技能、教學研究等綜合素質,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促使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
1.探索小學英語教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模式和方法;總結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五、研究的主要內容
1) 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利用英語歌曲激發並保持學習興趣。 3) 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4) 轉換角色,體驗英語的樂趣。 5) 開展競賽,生生互動,培養興趣
通過研究,切實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走進新課程,適應素質教育和時代進步的要求。
六、研究對象和范圍 採取部分研究
江蘇教育學院附屬小學3~6年級學生和英語教師,每個年級6班,每班抽取奇數學號的學生,大約450人。
七、主要研究方法
根據上述研究目標和主要問題,本課題主要採取如下研究方法: A、文獻研究法
閱讀文獻資料,認真學習理論,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和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深入研究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在這基礎上研究制定用游戲教學法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具體目標和工作策略。
B、行動研究法
有計劃、有步驟的由實驗教師與專家及教研人員合作,邊研究邊行動,以解決實際問題,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實驗過程中隨時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動態,收集學生學習資料,對之作出分析,及時發現問題,予以解決,調制出最符合學生口味的學習大餐。
C、調查研究法
對學生情況進行調查,了解並對有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了解學生發展的情況,為本課題的研究創造條件。
六、研究進度
課題研究時間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研究周期為一年。本課題分三個階段進行。
1.2013年1月,起始階段。主要是學習有關理論,研究課題設計,成立課題組 2.2013年2月— 11月,實施階段。
2月—4月,調查階段。組織教師通過多種方法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行為進行調查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5月—6月,理論階段。組織教師通過多種方法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感和學習行為進行調查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7月—8月,深化研究階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探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新途徑,建立以活動課為主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9月—11月,行動階段。著重將本課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策略付諸實踐,在實踐中驗證、改進培養策略,在實踐中不斷研究和創新。
3. 2013年12月,總結階段。 七、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1、課題階段性研究報告。
2、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論文集。
3、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典型案例、個案、教學設計等。 八、研究成員及分工 1、課題顧問: 李老師
2、課題研究小組
組長:戴智慧(負責組織實施課題方案,召集課題實驗人員對階段性成果進行總結,課題方案的制定和管理工作,課題研究活動統籌安排) 成員:紀芬(收集整理相關理論材料) 師倩 (負責各種形式的活動的具體安排) 丁麗(觀察比較,撰寫反思) 李彩虹(撰寫階段性成果報告) 張培培(負責問卷調查)
彭若雲(管理課題組相關資料和數據,做好會議記錄並建檔) 薛嬌(積累案例,成果展示) 九、研究經費
申請經費10000元(具體如下) 1、課題鑒定費3000元
1、課題成員培訓、調查經費(調研所需差旅費、聘請領導教師等)(3000元) 2、資料費(理論書籍,復印,錄音,錄像,上機,檔案等)(2000元) 3、課題成果鑒定、印刷出版經費(2000元)
『叄』 我想要一份小學數學課題研究的計劃以及研究資料等。 郵箱:[email protected]
一、 課題提出
1、基於教師成長的需要——教師應該成長為反思型的研究者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對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要求和舉措在不斷強烈,要求教師成為研究者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教師成為研究者,指的是教師要參與到教育研究中去並成為研究的主體,而不僅僅是一個「傳道、授業、解惑」者。與專業理論研究者不同,教師從事教育研究是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學,而不是為了建構宏觀的教育理論。所以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反思型研究者,認識到自己教學的思想基礎、教學理念,認識到要把自己的教學變成和學生相互聯系的活動,從而創造出更加完美的課堂。
2、基於課堂教學特點的考慮——加強課堂教學片段的反思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因為課堂是鮮活的,是變化的、動態的、生成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是師生精神的旅遊和探險,是教師構思和教學實際之間的對話過程,不完美甚至有錯,才是它的真實存在。它可能有教師面對學生發問而回答不出的尷尬,它可能有學生面對問題所作出的「越軌」甚至「錯誤」的回答,它可能有未能完成教學目標的遺憾,這都是正常的。而這種不完美往往會給課堂本身增添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使之變得更美麗、更精彩。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縱橫交錯的數學知識內容的呈現,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的過程,是由無數的教學片段組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是師生向未知方面挺進的旅程,它隨時可能遇到曲折和阻隔,但也隨時可能發現美麗的通道和亮光,需要我們老師真正靜下心來,不斷加強實踐和反思,真正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也許我們無法讓每一堂課完美無瑕,但一個又一個成功片段的演繹,恰恰支撐起課堂教學的精彩天空。
3、基於本校數學教研狀況的考慮——重於反思,力求提高教學質量
審視我校傳統的數學教研活動,研究的主題並非來自教師在教學中碰到的急需解決的現實的、真實的問題,其研究的方式也相對比較保守,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多向交往互動的有效平台。傳統的教研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教育發展和教師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改革傳統的、陳舊的且不合時宜的教研活動模式,力求以課題研究為校本教研載體,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鑒於此,我校提出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精彩片段》的課題進行研究,從教學片斷這一小處著眼,圍繞教師在教學中碰到的急需解決的現實的、真實的問題,共同反思與研討,以此建構一種互動、對話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師參與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效地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時,通過討論、分析總結和提煉,形成豐富的、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成果共享。
二、 本學期研究目標
1、 組織、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精彩細節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首先體現在能否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我們要研究教學精彩細節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聯系,及如何注重精彩細節的設計,讓教師和學生更好的互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2、 組織、實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精彩細節的設計與應用策略的研究。「精彩細節」並非是隨意摘取一段,而是要選擇重要的、有價值的細節,大致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考慮:從學生角度:對學生成長起重要作用的;從教師角度:對教師講是較難處理,存在問題或困惑的。從課堂教學角度:是處於教學中的重要位置的。
三、本學期研究內容
1、對教材的理解、對基礎的掌握、對思維能力的培養的案例研究。
2、課堂教學中發生意外情況處理的案例研究。
3、新課導入、課堂問答、範例演講、課堂反饋、歸納小結等案例研究。
四、本學期課題研究方法和手段
1、文獻法。通過專題輔導、培訓學習、收集相關資料,了解學習現代課堂教學有關理論,指導課題研究,為課題組成員夯實理論基礎。
2、調查研究法。通過調查我校數學課堂教學現狀,了解教師對待數學課堂教學固有的方式,分析成因,尋求實驗的突破口。
3、個案分析法。通過課題組教師結合自身和對其他教師數學課堂教學實例的反思分析,制定解決的方法,最終形成有效的反思途徑和方法。
4、集優法。收集整理課題組數學教師及其他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片段反思的案例,有效地解決課堂教學中問題,形成優秀案例集,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範本。
5、經驗總結法。在對反思案例研究的基礎上,認真總結,將課題研究中形成的經驗,進行梳理,撰寫有價值的專題論文,課題研究報告,讓課題能夠得以推廣。
7.研究的具體步驟及進度安排(包括階段時間劃分、階段研究內容、階段成果形式)
五、課題組主要成員以及在課題內的分工
課題組負責人:
印永生 :負責課題的總設計;統籌課題的運作;把握課題研究方向;
課題組組長:
匡 艷: 研究課題的有關理論;組織課題的教研活動;編制課題的管理方案
課題組主要成員:
倪金玲:負責實驗課題各階段的計劃、總結
張 紅:負責實驗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
祝詠梅 盧 敏:負責低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徐彩鳳 丁榮國:負責中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周 文 姚春霞:負責高年級數學組相關子課題的研究
六、本學期研究活動安排
3月份:
①課題組制定相關計劃、完成本學期課題階段研究計劃,個人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以及學生學習方式個案記錄、課題研究的基礎性資料
②開展快樂數學課程超市活動(1-6年級)
③本月的課題研討課:陳敏 六年級 《百分數應用的復習》
④組織學生參加「我是數學家」競賽活動(3-6年級)
4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鄂友宏 五年級
5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四年級和三年級
6月份:
①各年段老師認真完成本月課堂研討記錄、教科研日記,並由各年段課題主要負責人收集整理
②本月的課題研討課 一年級和二年級
③各課題組成員認真完成本學期的個人研究總結,課題組完成本學期課題階段性總結。
『肆』 求關於小學數學的課題研究計劃
小學數學組課題研究計劃ppt要自己做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以推進課程改革、抓好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為重點,以教育科研為龍頭,以校本教研為基礎,繼續執行「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辦學方針。
二、具體目標
1、健全一個網路,即課題研究網路。努力提高各課題組成員的理論水平,培養課題組成員的敬業精神,有效實現課題組成員分工合作、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形成研究合力。
2、提高一個實效,即校本研究的實效。真正完善「以校為本」的現代教研製度,把學校建設成為學習化組織,深入了解並及時解決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推廣優秀教改成果。
3、深入開展三項研究,即《數學生活化的研究》、《培優補差的研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現代教學媒體與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見各課題研究方案)
三、主要措施
1、著眼實踐,引導教師在反思中完善
要求教師樹立「問題即課題,成績即成果」的科研意識,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分析、思考自已在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評估與判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和審視,對自己的教學結果進行反思與思考,對學生學習品質、學習行為、學習方式進行剖析與探究,形成經驗、論文、成果,實現由「教書匠」向「教育家」行列的跨越。
2、打造平台,推動教師在協作中發展。
研究的課題通常也是其他教師所遇到的共性問題,它需要、也應該藉助集體的力量。也只有教師的集體參與,才能使教師在思維碰撞中產生靈感,在信息交流中獲得啟示,在爭辯探討、廓清認識;才能形成研究的氛圍、研究的文化,真正提升整個學校的教研能力,因而交流與協作視為課題研究的標准和靈魂。因此,我們要著力為研究者提供多樣化的交流平台(如「六課」平台,論文交流、專題講座、個案剖析……)。
3、外引內助,促使教師在引領中提升。
課題研究如果離開專家的參與,缺乏理論指導,教師在教研就可能在低水平上重復,難以深化。只有讓教師的研究即立足於自身的實踐立足於學生的實際,又有專家的指導,重視經驗的理論提煉與提升,才使研究具有價值與意義。如何很好地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我們想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專家來校,請求點評,二是主動出擊,多方邀請,三是上網求助,釋疑解惑,四是學習理論,提高素養,五是校內「專家」充分利用。
4、完善管理,為教育科研創造條件。
首先,領導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帶頭參與課題研究。其次,要創造良好的氛圍與環境,形成個個有課題,人人在研究的局面,倡導平等、民主、寬松、自由的學術研究 氛圍。再次,完善激勵評價機制,為課題研究提供動力,激勵教師人人願研,人人要研,人人樂研,人人善研。最後,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條件與設施。
四、研究課題及課題研究小組成員
⑴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
主研:李娟、鄭桂珍、周春華
⑵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研究
主研:熊志敏、鄧先紅、孫波
(3)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研究
主研:李偉先、陳昌盛、劉蘭蘭
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研究計劃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與改革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認真開展《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以學生為本,探索課堂練習的個性化設計模式,穩步推進,和諧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學生發展,提高課堂實效為目標,深入開展教學方法,學習和評價方式的研究,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創新與質量的關系。
(一)進一步強化理論學習,穩步推進新課程改革
以深入學習理論為突破口,進一步提高數學課堂練習對課程改革適應力,努力搞好課堂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服務等日常工作。
(二)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素質,加強數學教學質量的監控。
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通過師徒結對等方式,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重點加強對新教師的培訓與指導,特別要提高新教師的語言素質和教學技能,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探索,研討交流,總結反思等途徑來提高教師學科素養;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學心得、案例或論文。
(三)加強課題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質量。
要進行扎實的專題或課題研究,從而加強教師的研究意識,提高其研究能力。
本課題的研究計劃如下:
九月份:
1、制訂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課題計劃。
2.認真研究教材,備好每一課,重點設計好課堂練習。
3.建立好博客,按時上傳各級各類的資料。
十月份:
1、認真貫徹執行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加強理論學習,撰寫學習心得。
2、積極配合相關老師做好觀摩研究課的准備,利用教研時間進行集體備課
3、交流典型的課堂練習設計案例。
4、認真准備迎接教科室對本課題的抽查工作。
十一月份:
1、教師解讀教材。
2、認真開《小學數學課堂練習個性化的研究》課題研究工作,堅持每月積極參加例會工作和與課題組其他老師每月認真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並做好學習筆記工作和反思。
3、積極准備迎接研討課,並認真聽其他老師的研討課、認真評課。
4、參加教學評價課題培訓活動。
十二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課堂教學的理論書籍,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推進課程改革實驗。
2、准備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並到各年級進行學習。
3、建立學生練習的檔案。
4、准備好課題組的課題資料,以迎接檢查。
一月份:
1、討論有關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教師工作的綜合評價方式,填寫評價表,做好評價工
2、做好自我小結,撰寫案例、教學反思、活動總結。
3.做好學生的期末復習工作,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期末考試。
『伍』 小學語文閱讀課題階段計劃要研究什麼內容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上傳: 胡玉保 更新時間:2012-5-30 10:15:38
一、課題組研究的對象和內容
(一)研究對象 一----六年級學生
(二)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將圍繞《語文課程標准》中關於閱讀教學的具體要求進行研究,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
二、研究目標
通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組織策略、語文教學有效性的診斷方法的研究,著眼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良好習慣和有效性,構建和諧、高效的語文課堂,以「學生和諧發展」為核心的目標,促進學校、教師、學生共同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工作
1、制訂計劃
因本期我校開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高段的研究,因此,特別召集課題組成員,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討論課題組活動形式。向課題組教師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規定每學期應完成的研究任務,扎扎實實的做好課題的研究工作。
2、加強組織建設,落實課題研究的常規工作。
本課題組工作力將開展出自己的特色。本期,將注重落實課題組的常規工作,對老師們上交的各類資料登記考核,以保證課題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3、以「扎實、成效」為核心價值觀,拓展課題組成員發展的空間。
著實提高老師們的專業素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4、把課題研究工作與其它教學研究有機結合。實現校本培訓、校內教研、集體備課與課題研究緊密結合的研究體系。
5、立足課堂,扎實研究。
課題研究要基於課堂,立足於課堂。認真學習閱讀課課堂教學的一般模式,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實驗、驗證、完善。爭取提煉出更有實效的課堂教學操作策略。本學期將開展課堂專題研討課一次,並爭取鎮教研室成員對課進行指導與點評。
四、工作安排:
根據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本課題研究分為三個階段前進。
第一階段:課題准備階段(2009、9—2009、10)
成立課題研究小組,小組成員本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進行交流,思考課題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確分工,下達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行動研究階段:(2009、11--2010、3)
1.根據前期的課堂調研與分析,各年級根據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問題,根據「有效、優化」的原則,確立一個行動研究突破口,即優化學生課堂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主打做法(優化策略)。
2.根據確立的優化策略,開展課堂教學行動研究。
3.定期開展課題研究的研討活動,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作定性與定量的分析,作好階段性總結,並根據研究的實際情況與發展,作出相應的研究調整與改進。各實驗老師嚴格按計劃操作,以隨筆的方式及時記錄實驗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績。每學期舉行一次專題研討會和兩次研究課匯報活動。
4.撰寫課題中期報告,邀請有關專家作中期評估。
階段成果預計有教學隨筆、研究日誌、專題論文、調查問卷等
第三階段:總結結題階段(2010、4--2010、5)
1.對課題研究和開展的工作進行系統反思,整理和升華。
2.寫出研究總結報告。
3.理課題研究期間各位成員在實驗中取得的原始資料和相關成果(如獲獎的論文、教案、課件、觀摩課、評優課和競賽課的獲獎證書和資料等),接受專家評估。請上級課題主管部門進行課題成果鑒定。
階段成果預計有實驗報告和工作報告等
『陸』 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課題研究計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階段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數學課堂是有興趣的,那麼,即使是在一般的數學課堂上,也能夠讓學生學到該學的知識,教學將會變得輕松。優秀的小學數學教師不僅是能夠在課堂上妙趣橫生的講者,更是能夠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的循循善誘者。在每一小節數學課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鼓勵小學生對每一堂數學課進行積極的參與,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樂此不彼、積極主動。要達到此種目的,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需要不斷的更新,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不斷的鼓勵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的可以從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的數學情境和藉助教學工具等方式來實現。
一、構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決定了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師生之間要以充分的交流為主,平等和諧的師生交流是教師了解學生的前提,現代的教育哲學改變了傳統的「以師為尊」的權威式課堂。現代化的教育哲學是推崇人的自然性格,實施教育就是將人的潛力激發出來,在讓小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熏陶的同時,也能夠完善其人格。當前我國小學生在心理上呈現出來的心理特徵給我們的教育啟示是:對數學教師的喜歡可以完全的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師在了解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後,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的變動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授課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從本質上尊重小學生,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和藹可親,也能讓學生產生同理心理,尊重老師。小學數學教師在與學生建立一種和諧、寬松的交流氛圍,要選擇適當的、合理的溝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學生才會主動、積極的與老師交流,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才能慢慢建立起來。
二、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激情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都是教師的授課為主,通過數學概念的傳授和案例習題的講解來讓學生樹立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這種課堂與機械化的填鴨式課堂異曲同工,小學生在這種課堂所扮演的是一個被動的吸收數學知識的角色。學生如果不覺得數學課堂是一個有趣的課堂,就很難從自己的內心去接納或主動的去學習一門課程,這也就給小學的數學教師帶來新的挑戰,教學的效果會很差。要改變這一現狀,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就顯得尤其重要,這個環境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小學生的自我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要創設積極的數學教學情境就要求老師要有一個很好的引領,外表要端莊可親,表情和儀態要自然風趣,言談和眼神情切熱情,從人際接觸的角度將課堂氛圍溫暖化、人性化。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身處的環境是一個可以自由表達和自由汲取的一個寬松環境對於激發學生的主動表達是有激勵作用的。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盡量用典型的案例、簡潔的語言表達,使學生的注意力盡可能的集中在課堂上。
三、適當藉助數學教學工具,啟發學生思維
小學的數學教育課堂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是一個好玩的課堂,一個除了教材和黑板還有各種可以「玩」的工具的課堂。小學教育的課堂「教學工具」應該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是課堂上常用的教具,也可以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或者手工藝品,總之,能夠在課堂被應用到的除了教材之外的其他「工具」都可以被稱之為「教學工具」。教學工具的使用是起到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將死板的課堂知識概念動態化、操作化,這種動態化的教學知識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和「好動」的天性。藉助一定的教學工具,讓數學課在一種類似游戲的狀態下完成,在游戲的進行過程中去理解數學概念,在游戲的操作過程中去掌握數學的解題思路,在游戲結束後已經領悟了數學的思維。數學課堂上的教學工具可以是三角板、直尺等數學工具,也可以是折疊的紙飛機、紙盒等臨時製作的手工藝品,在工具的選擇和選用上並沒有限制,只要是可以在數學課堂上用的都可以被稱之為教學工具。
『柒』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作文能力課題研究計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學生對寫作訓練有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最大成功。
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和活動的場所,增加作文的素材,發揮潛能,陶冶情操,增進學識,鍛煉能力。
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 在課堂作文訓練中,教師根據各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找准小學生生活的熱點、焦點,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縮小作文和生活的距離,實現「生活向作文的轉化」,讓作文成為兒童生活的有趣部分。作文內容要讓學生想表達,要讓學生寫他們感興趣的作文,讓學生漸漸喜歡習作。
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習作評價方式,如取消不及格分,作文實在不行的暫不打分等方式,實行自批互批,家長批,社會批,面批,重批等。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都不同程度地獲得成功,這是我們的習作教學所要追求的。
在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上下功夫。良好的習慣有賴於長時間的培養,但一旦習慣養成就會接響一生。為了兒童一生的發展著想,在我們小學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要把培養良好的讀寫習慣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策略。著重培養下列習慣:獨立主動地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的習慣;重談、跳讀、精讀、猜讀的習慣;將觀察到的情況用一句話記錄,作素材筆記的習慣;做資料卡式剪報等詞句段積累的習慣;認真讀題審題的習慣;限時作文、快速作文的習慣;讓耳朵做「老師」,自己當堂修改,請別人修改的習慣;保存作文本重讀整理的習慣;主動應用語言實踐的習慣。
『捌』 如何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乘法分配律學習難點的研究 課題研究計劃
教學難點的形成與學生的認知緊密相關。我們知道,在學習中,要把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擴大原有的認知結構,這個過程叫做同化(即以舊的觀點處理新的情況)。如面對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的新問題,學生可調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老經驗來應對,這就是同化,能同化的內容往往不難。但是,在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新知識不能被原有認知結構同化的情況,此時,我們就要調整乃至改造原有的認知結構,以適應新的學習內容的需要,這就叫做順應(即改變舊觀點以適應新的情況)。
『玖』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高效課堂教學效果的研究 課題研修計劃
小學英語的學習是個值得研究探討的課題,如何讓孩子們喜歡上這個第二語言,學在其中樂在其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我有以下幾點淺顯的認識: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新課標指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學生建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力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毋容置疑。作為小學生的啟蒙英語老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的興趣,這個興趣應該是具有持久性的、積極向上的特點的。而物質刺激的方法對任何人都適用,甚至是寵物,其所產生的興趣只是短暫的,比較低級的。因此,老師應該從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出發,精心設計教法,把英語課與活動課相融合,讓學生在活動中快快樂樂學英語。同時,教師可根據小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開展適當的競爭性游戲,通過小組競賽的形式,採取加減分數、搶得紅五星等多種方法,使學生在競爭活動中獲得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成就感。而且,這類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二、有效提問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言,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質量制約著教學進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要運用好提問,應當注意這樣幾點:
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對於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教師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教師思路明晰,也對學生思維起著潛在的導向作用。
2、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要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應答式提問——簡單地問「對不對」、 「好不表面熱鬧,價值不大,好」這種應答式的提問,思維的含量很少,而這樣的提問在教師實際課堂教學中大有存在。
3、提問要難易適度。有效備課中有個環節就是「備學生」, 學生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我們說要因材施教。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可過淺,以免走過場;又不可過難,以防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
三、採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
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更多的是以日常交流語言為主,帶有很強的情境性。而由於孩子隨意注意穩定性較差。這就要求我們將枯燥的教學內容還原為實際生活,將課堂教學活化為交流情境。而豐富多彩的活動正是英語教學的情境化中介,是優化英語課堂的關鍵,是教師了解實際的策略,更是教與學的中介。英語教學活動化,教師應真正樹立為學生服務的觀念,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和認識發展規律,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採取種種方法,充分調動學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做學生學習與活動的參謀者,引導者和組織者。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各種新鮮的活動,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對學生的差異要心中有數,對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要使學生樂於參與,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真誠地表露自己的感情。這樣,才會有利於全面發展,使他們喜歡英語,喜歡上英語課。
四、及時的給與多種形式的積極評價
教育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不斷發展的活動過程,需要根據情況變化及時做出判斷和決定,由此產生相應的教育評價。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傳統的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忽視人文性,往往使很多學生一旦失敗幾次,從此就失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信心,課堂上再也見不到往日的微笑和高舉的小手。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帶來的愉快是一股強大的情感力量,兒童想當一名好學生的願望就是依靠這個力量。」每個兒童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哪怕只是一次微笑。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形成性評價,注意發現每個學生學習的潛能,讓他們自主地參與活動,完成學習。
另外,還要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口頭表揚,體態語言,獎勵制度,師生評,小組評。通過評價起到激勵作用,使學生充滿自信。與此同時,在課堂上教師應做到:①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輸。 ②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③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 ④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⑤多一些創造,少一些模仿。 ⑥多一些設問,少一些直述。⑦多一些為什麼,少一些是什麼。 ⑧多一些肯定,少一些否定。⑨多一些有效教學,少一些無效訓練。
五、及時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作為思考對象而進行全面、深入、冷靜的思考和總結,對自己在教學活動過程和課堂教學實踐中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本人認為,每堂課後,及時認真的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很好辦法。
總之,我們只要在教學中以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們追求的小學英語課堂高效就會慢慢實現。所以,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摸索,在摸索中不斷前進,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