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四處逃散,北風呼嘯,狂風大作,瑟瑟發抖,枯枝敗葉,強健有力,勤勤懇懇,拚命掙扎,嚙牙咧嘴,蹦蹦跳跳,嘟嘟囔囔,可憐巴巴,雪花飛舞,草翠花開
⑵ 人教版小學4年級語文科下冊第3單元作文350字
親愛的大自然:
你好!
首先,我為全球國人民對你的傷害表示歉意。從古代到現在,版從中國到外國,你走過了多權少不平凡的歲月;摸綠了多少不開發的荒地。啊,我為你的偉大壯舉表示衷心的感謝。可我萬萬沒有想到,這「伸手」可取的「禮物」,就這么容易被損壞。從白天到黑夜,人們共亂扔了多少有污染的廢費品;從昨天到今天,人們共砍伐了多少可愛的綠色?每當看到細菌萬千的那一口口痰氮在馬路上出現時,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你那淚流滿面的面容;每當看見那些亂踩草坪的人時,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你那布著許多「鬼梯頭」的頭發……我為你哭泣,為你傷心,為你同樣感受著悲痛!
你知道嗎?如果沒有你的「禮物」,動物們就不能生活,因為它們屬於你。如果,植物沒有你的「禮物」,那它們將不能存活,因為它們屬於你。如果沒有你,那我們將無法生存!因為我們是在你的呵護下成長的、為人,我們屬於你!
在這365天里,我朝思暮慕想著你,願你早日康復,願你也溶入這份快樂!你放心,我會號召所有公民,保護你的。一定要滿懷希望的面向未來哦!
祝你永遠健康、快樂!
⑶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簡介
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四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作一簡要介紹,並就如何憑借教材改進語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 「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本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該字列入要求認識的字為止;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時不再注音;選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弧。課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變調或讀輕聲,在教參中加以提示,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時參考。
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使用過前幾冊教材的老師,對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已經有所了解。下面從四個方面作簡要提示。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續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與發展。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於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採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借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閱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閱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像,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准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於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准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獲,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後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後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說的雙向互動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游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採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後想到了什麼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後再全班匯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並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像。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現、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游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像。
對於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於寫想像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像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於想像,並能把自己想像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范圍,而且所提的范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說。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創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里專門提了這樣一條:「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採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後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台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 「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游詞,「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作了引導。
當然,在中年級,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要求不能過高。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中提到:「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什麼叫「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不能從語法的角度嚴格要求,主要是指別人看不明白的,或是與事實明顯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錯字和明顯的用詞不妥當的地方。
習作教材的這幾個特點,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改革習作教學的精神。教師可以憑借教材,安排習作教學的過程。進行作文前的指導,應重在激發興趣和開拓思路,至於寫什麼,怎麼寫,則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習作後的講評主要應突出習作的展示交流和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的組的習作給學生多種選擇,作後講評時,要兼顧到供選擇的幾個方面。例如,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有的寫真實的成長故事,有的寫「從《烏塔》想起的」,有的是針對來信寫回信。講評時,既要兼顧這幾個方面,還要適當突出一下對寫信的評改,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寫,但要通過作後的交流與評改,使每個學生在怎樣寫信方面有所收獲。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八次習作,應切實抓好,使學生練得確有成效。但僅有這八次遠遠不夠,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結合課文的閱讀進行練筆和寫日記,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經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們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為學生的多寫多練提供更多的機會。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後面作具體的布置,最後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充分展示。
⑷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作文
關愛我的王老師
想起王老師,我的心中就暖暖的,充滿了感激之情。
星期三中午放學後,因媽媽不在家,我不知道該去哪裡,正在焦急的時候,王老師走了過來,她看著我親切地說:「跟老師回家吧!
」看我還在那裡猶豫不決,王老師伸出手拉著我的小手往她家走去,我感到她的手是那麼的溫暖。
到了王老師家,王老師端上熱騰騰、香噴噴的飯菜讓我吃,我看著王老師那溫和的目光,一點都不拘束了,美美地吃了一頓。吃飽了,王老師好像知道我想睡覺一樣,對我說:「你去睡一會。」我躺在床上不一會就睡著了。睡得可香可香了。王老師輕輕地叫了一聲我就醒了。我很奇怪在家裡媽媽要喊五六遍才醒來,怎麼王老師叫一聲我就起來了?
王老師帶著我去學校,在路上我看著王老師那和藹的目光,心想:她在上課時的目光很嚴厲,現在怎麼變得那麼溫柔啊!
我感謝王老師對我的關愛。她的愛是我學習的動力,我一定要取得好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愛。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芸芸眾生,擦肩接踵。這當中有我們認識的,有我們不認識的。那麼人與人之間需要什麼來維系呢?
在闡述我的觀點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事情。我的媽媽近來正在給一個高三的姐姐補習英語,效果雖不能說是立竿見影,但也是頗有成效。看著媽媽每周來回奔波,如此辛苦,我不禁對媽媽說:「 您為什麼不收點兒學費呢?」聽了我的話,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別人求我辦事,說明別人對我的信認,我應該盡我所能。人與人之間不能只講錢,應該多一些互相的關愛。只有你多關心、幫助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給予你的關心和幫助。」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感羞愧。同時也由衷地敬佩媽媽。
媽媽補課這件事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的確,人與人之間需要的不只是權、錢的施捨。互相關心幫助更為重要。只要你以誠待人,就同樣會得到一顆來自他人的誠摯的心。「相逢何必曾相識」,是啊,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不是只存在於親朋好友間,我們應該充滿熱情地幫助任何一個需要我們的人。我、媽媽、爸爸是一家人,所有中國人也是一家人,甚至可以說全世界就是一個大家庭。既然我們都是這個家庭中的成員,那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彼此關愛。人與人之間只有充滿了濃濃的關愛,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與你患難與共;才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做你的朋友;你才會享受到更多的來自他人的愛。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擁有了這份愛,世界這個大家庭將會更加合睦、團結。
愛,是人世間最溫暖的字,生活在暖融融的愛的氛圍中,多好!
讓我們同唱:「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世間充滿了關愛
世界上有60多億人口,芸芸眾生,擦肩接踵。這當中有我們認識的,有我們不認識的。那麼人與人之間都充滿著關愛,是一個美好的大家園。
我的媽媽是一個高中教師,教課詼諧幽默,把乏味的課講的繪聲繪色,博得了眾多學生的一致好評。一天,媽媽帶來了一個帶眼鏡的大姐姐,還沒來得及給我做飯,說:「程程,媽媽先給她輔導功課,你到溫波爐里拿塊麵包先墊墊,一會兒再給你做飯。」說完,就搬了一把椅子,在我屋裡給她輔導起功課來了,我看見了,很納悶:是什麼原因讓媽媽對我如此冷漠,對那一素不相識的姐姐卻那麼熱情呢?過了大約有一個小時,媽媽和她終於走了出來,我那時肚子早已餓得呱呱叫,心裡有些討厭起那個人來了。剛送走了她,我大聲對媽媽說:「媽媽,她是誰呀?你怎麼不給我做飯了呢?」「那是媽媽的學生,明年就要高考了,我給她輔導輔導英語。」媽媽慢聲細語的說,我的氣卻不打一處來,心想:哼!有什麼了不起的,有個學生就不給我做飯了嗎?可這些話最終我沒有說出口,只是悶悶的憋在心裡。後來,媽媽每天都給她輔導,效果雖不能說是立竿見影,但也是頗有成效。看著媽媽每周來回奔波,如此辛苦,我不禁對媽媽說:「 您為什麼不收點兒學費呢?」聽了我的話,媽媽嚴肅地對我說:「別人求我辦事,說明別人對我的信認,我應該盡我所能。人與人之間不能只講錢,應該多一些互相的關愛。只有你多關心、幫助別人,才會得到別人給予你的關心和幫助。」聽了媽媽的話,我深感羞愧。
事後,我仔細的想了想,感受到了媽媽的心靈是那麼美好,體現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同時也由衷地敬佩媽媽。
愛,是人世間最溫暖的字,生活在暖融融的愛的氛圍中,多好!
讓我們同唱:「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⑸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2030年的一天》課文中有幾個關聯詞並且說出是什麼關系
不但······而且
因為······所以
只有······才
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去年的樹>一課中"小鳥"兩次看燈火時心裡會想些什麼
小鳥第一次看燈火 是難以置信或驚訝她的好朋友樹竟然變成了這樣,這就是樹啊,樹——我的朋友 我來了 你說過等我的 我答應過給你唱歌的我一定會做到的 我這就給你唱歌聽。
小鳥第二次看燈火 是在為燈火唱完歌後 應該是依依惜別道珍重吧 我的朋友樹啊 我走了 不管你變成什麼樣你永遠是我的朋友 我以後還會來看你 還會唱歌給你聽再見了。
《去年的樹》是一個既感人又感傷的故事。一隻鳥兒和一棵樹是好朋友。冬天,小鳥要到南方去過冬,和樹約好了春天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等小鳥回來,樹卻不在了。
小鳥四處尋找,最後找到的只是一團燈火。鳥兒對著燈火唱起了歌,雖然聽歌的並不是樹,但每個讀過這個童話的人都被小鳥所感動,因為它實現了對朋友的承諾。
(6)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三單元擴展閱讀
《去年的樹》是新美南吉(1913~1943)的作品。
《去年的樹》主要講述了冬天要到了,小鳥與樹相約,等來年春天再回來為樹唱歌。春天到了,小鳥飛回來了,可是樹卻不見了。小鳥找啊找啊,最後找到變成了一束火苗的大樹,於是,小鳥為樹深情地唱起了去年的歌……
童話這個特殊文體的特點是,它不像小說、報告文學那樣直接描繪和反映社會現實生活,而是通過想像和幻想的藝術手法,折射出現實生活中的種種行狀和影像,以寄託某種情感及思想。
《去年的樹》雖然寫的是一隻小鳥和一棵樹,實際上表現的是生活中的人,揭示的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品德。其中小鳥的那種誠信守諾,以及通過執著的追蹤尋找表現出來的她對朋友的篤厚深情,確是十分感人的。
和許多作品不同,這篇童話的故事結局不是「大團圓」,而是由於「樹」的不幸遭際和「悲慘」結果,使整個作品蒙上一層凄婉的悲劇色調,從而更能產生一種情感震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