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六年級數學百分數評課材料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採用符號「%」(叫做百分號)來表示.如 寫為41%,1%就是 .由於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作單位,便於比較,因此,百分數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各種實驗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
百分數概念的形成應以學生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或工農業生產中的事例引入.例如,一年級有學生100人,其中女同學有47人,女同學即佔全年級人數的百分之四十七,寫作47%.又如,二年級有學生200人,其中女同學有100人,女同學即佔全年級人數的百分之五十( ).在這兩個例子中,兩個年級的人數都是「標准量」,而女同學的人數為「比較量」.在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中要抓住 =百分率(百分數)這一數量關系式進行分析.
百分數應用題有下列三種計算問題:①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例:求45是225的百分之幾,即 =20%.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例:求 2.2的 75%是多少.即 2.2×75%=1.65.③已知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例:已知一個數的75%是165,求這個數.即165÷75%=220.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百分數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數通常不寫成分數的形式,而採用符號「%」(叫做百分號)來表示.如 寫為41%,1%就是 .由於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作單位,便於比較,因此,百分數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各種實驗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進行調查統計、分析比較時,經常要用到百分數
❷ 小學六年級數學《分數混合運算》的評課稿
~~~~~~~~~~~~~~~~~~~~~~~~~~~~~版~~~~~~~權~~~~~~~~~~~~~~~~~~~~~~~~~~~~~~~~~~~~~~~~~~~~~~~~~~~~~~~~~~~~~~~~~~~~~~~~~~~~~~~~~~~~~~~~~~~~~~~~~~~~~~~~~~~~~~~~~~~~~~~~~~~~~~~~~~~~~~~~~~~~~~~~~~~~~~~~~~~~~~~~~~~~~~~~~~~~~~~~~~~~褒義還是貶義,字數多少,
❸ 片區小學數學賽課評課發言稿
,我們學校全體數學老師舉行了賽課活動,共5節數學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其感想如下三個方面: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如:牛英麗老師能夠很好的利用二年級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本節課的主題圖,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的愛國思想。古人雲:「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牛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如:「誰能夠利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筆算加法來說一說該如何筆算減法?」於是孩子們積極思考,由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這不正是體現了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認知的理念。 2、在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周瑞霞老師的一節關於乘法列豎式的計算課,能夠讓孩子總結出計算乘法的幾種演算法,最後讓孩子看例題如何列豎式計算乘法,再讓孩子嘗試練習,通過幾種方法的對比得出筆算乘法簡便性。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此外,馮聰慧老師能夠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老師能夠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做到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如:尹科峰老師 在講到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時,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還有崔凱歌老師的一節課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力。 總之,這幾節數學課,老師們都能夠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這些都是我今後在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