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五年級下思品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思品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5 12:05:42

A. 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364.html
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 日新月異的交通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執教的《日新月異的交通》一課選自浙教版五年級下冊第3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巨龍騰飛」。日新月異的交通是我國全面發展的一個縮影。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水上交通,地面交通,空中交通逐漸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立體框架。現代化的交通工具也進入並改變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工作方式,交通發展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的交通》是在四年級《交通連四方》的基礎上,從「家鄉的交通」到「祖國的交通」的繼續研究。
教學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交通工具從古至今的發展變化,知道交通工具的演變推動了交通的日新月異;
2.知道我國交通發展的巨變,我國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立體化的交通網路;
3.體會建國以來道路交通的變化,培養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交通工具從古至今的演變,體會交通的變化與發展。 ......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361.html
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 圓明園在哭泣教案
教材分析:
「火燒圓明園」是中國近代史上令人心痛如焚、不堪回首的一幕,教科書在向學生介紹中國近代史時就以這一不能遺忘的重大歷史事件來展開,讓學生懂得「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整課的設計旨在教育學生勿忘國恥,並向林則徐和鄧世昌等民族英雄學習,熱愛自己的祖國。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分三個層次。第一層先介紹了圓明園焚燒前的輝煌,再展示了圓明園焚毀後截然不同的景象,以激起學生對侵略者無比憤慨的感情;第二層「小調查」讓學生通過調查,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第三層「辯論會」就「圓明園該不該重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情感釋放的空間。
第二部分是「屈辱史」。教材中列舉的六個不平等條約充分展示了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旨在告誡學生「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第三部分可讓學生通過觀看電影等方式了解兩位民族英雄――林則徐和鄧世昌,從而激發學生對民族英雄無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共2課時完成。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圓明園的毀滅過程,知道近代以來世界列強對 ......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8/sort0115/down-1275.html
浙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2課
教材簡析:
我國西部地區風光壯美秀麗,資源豐富,是我國能源和原材料的生產基地,經濟發展潛力大。開發西部是我過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件大事,西部經濟的迅速發展關繫到全中國經濟的騰飛。1999年,中央決定對西部進行大開發。2000年1月,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正式啟動。本課旨在讓學生了解西部地區,懂得開發西部的重要性。「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西部重大工程已使我們周圍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學生可以感受到開發西部帶來的好處。搜集西部圖片和錄音采訪等形式可以鼓勵學生為西部建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

B. 誰有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學計劃或者教案。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全套教案 ,共27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教材內容:《生活中的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呈現快樂的場景,帶動學生去細心觀察、發現快樂;知道快樂並不難尋找,讓學生在發現快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2.知道快樂有很多種,而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的快樂更持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什麼是快樂,感受生活中的快樂,指導學生學會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感受快樂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盡
情地玩耍、唱歌時,快樂都伴隨著我們。快樂是好心情,快樂是一種感受。
活動一:多變的情緒
1.上個星期,老師讓同學們記錄一周之內自己的心情變化,大家舉起手來,讓我看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在組里和同學們說說自己的心情故事,把這星期里快樂和不快樂的事情告訴小夥伴們。(小組交流)
2.誰願意給全班同學講講一周內自己的情緒變化,什麼事使自己感到快樂,當時的心情怎樣?(開心)什麼事使自己不高興,當時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很煩惱,做作業都沒有心思¡­¡­)
你自己是快樂多一點?還是不高興多一點?(多一些同學講自己一周內情緒的變化)
活動二:快樂驛站
1.讓學生通過講笑話、唱一首快樂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樂的事情,表達快樂的心情,並感染其他同學,讓學生在「快樂驛站」,共同感受快樂。
2.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快樂的情緒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好處;在愉悅、快樂的心境下學習、做事有什麼感受。
活動三:找尋快樂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樂多一點,在我們生活中,處處可以感受到快樂,當我們聽到好消息時,取得好成績時,當我們買到滿意的東西和小夥伴盡情玩耍時,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處洋溢著快樂。現在讓我們來尋找快樂。
2.師給生發「快樂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樂或家人生活中的快樂寫下來且說一說。給大家五分鍾,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說說你找到的快樂,其他同學有類似的經歷嗎?
(1)媽媽說,這學期期末考試只要每門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帶我去旅遊,聽後我很高興。
(2)上次,我數學競賽得了二等獎,我很高興。
(3)媽媽生病了,我幫媽媽做家務,媽媽高興的說我長大了。
……(讓學生盡情地說,其他學生可以補充,生生互動)
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看來快樂就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看你會不會發現,能不能感受到。
3.快樂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好處呢?
家庭其樂融融,學習更有動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課時
汗水換來的快樂
快樂有很多,有單純的快樂,也有摻雜著痛苦和汗水的快樂;有短暫的快樂,也有能持續長久的快樂¡­¡­有些快樂輕而易舉就能得到,有些快樂則需要付出努力才能獲得。
活動四:汗水換來的快樂
1.出示教材,分小組選擇一幅圖說一說。(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1)農民豐收的喜悅是如何得來的?
(在田間風吹日曬,辛勤勞作換來的)
(2)中國女排為什麼奪冠後激動地擁抱在一起熱淚盈眶?
(她們經過了刻苦的訓練,勝利得來不易)
(3)這道題終於做出來了!
(是經過了認真思考得出來的)
他們都是經過努力,征服自己,超越自我,達到一個新目標,由此獲得的快樂。
2.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則日記,為什麼說這是他最快樂的一天?
(生暢所欲言)
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和體會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看來,付出努力、汗水後得來的快樂,會使我們感到更興奮,更回味無窮!

第三課時
給予的快樂
當我們做了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時,我們就給了他人一種愛心、一種希望¡­¡­同時我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
活動五:給予的快樂
1.課前,我讓大家完成調查:你做過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情嗎?如果有,是什麼事情?你的感覺怎樣呢?(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1)我給鄰居王奶奶,提過熱水瓶。(奶奶謝謝我,我心裡感到美滋滋的,能夠幫助她。)
(2)在公共汽車上,我給老爺爺讓座。(老爺爺說我是個雷鋒似的好少年。
2.出示教材,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這些人感到快樂?
因為他們給了別人快樂,一份快樂給了別人,就變成了兩份快樂了。
3.讓我們讀讀高爾基寫給他兒子的信,說說你是怎麼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活動六:有感快樂
讓我們來做個學習總結:用一句話,或一個比喻說說自己對快樂的理解。
什麼是快樂?
學生自由發言

2《擁有好心情》
教學目標:
1.知道煩惱人人都有,煩惱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2.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嘗試分析、思考造成煩惱的主客觀原因。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有些煩惱是客觀原因造成的,自己無法迴避。面對這樣的煩惱,應該在接受現的同時,面對現實,並尋求排解的方法。有些煩惱則是「自尋煩惱」,如果改變一下思考問題的角度和心理狀態就可以緩解情緒,解決困惑。
教學重難點:讓學生知道面對同樣的事情,態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會有不同的心情,由此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要學會樂觀地面對生活。
第一課時
人人都有煩心事我們都嚮往快樂,希望快樂永遠與自己相伴。然而「快樂」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感受到快樂卻不是那麼容易。
活動一:坦言煩惱
1.調查統計(1)結合書中的表格,在班內或向周圍的人做測試。(2)將測試結果做簡單統計,看看有什麼發現。
2.說說我的煩惱看來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快樂,也都有自己的煩惱。你有什麼煩惱,我們把它們寫出來,再一起討論如何解決。讓學生想一想自己有什麼煩心事無法排遣,並寫出來。
3.鼓勵學生上台說說自己的煩心事。(1)我的個子長得太慢了,我要是長得像他那麼高就好了。(2)我沒有說什麼得罪他們的話呀,他們為什麼不理我了?(3)媽媽一天到晚老是說我,剛剛看一會兒電視,媽媽就批評我老是看電視。(4)……
第二課時
走出煩惱過渡:面對煩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我們先來看看「李萌的煩心事」(教材第10頁)看看她是如何面對煩惱的?
情境一:
1.課件演示:一天大掃除,李萌去大隊部拿報紙,回到教室時,聽見幾個同學在議論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聽到同學議論後,你會是什麼感受?你會怎麼做?討論:(1)被同學誤解,受到委屈而感到心裡不高興,有些生氣,甚至有時傷心地哭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因此而長時間悶悶不樂,發脾氣或對誤解自己的同學總是耿耿於懷,就是不正常的情緒。(2)讓學生設想如果李萌向同學解釋後,很快化解誤會,原諒同學,對自己及自己與同學的關系會怎樣?如果為此而總是悶悶不樂,不理同學,又會怎樣?
3.交流,評議(說說哪種方法比較好)。
情境二:
(1)課件演示:放學時,李萌看到幾個在前邊,她叫了幾聲,可是她們沒有理她。
(2)思考:假如你是李萌,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

C. 部編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教案

我也不是很理解,五課到14課純屬於我的復習。

D.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法」在我身邊的總結

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法」在我身邊

教學目標:
1.了解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項法律。
2.知道法律廣泛地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並且與每個人相伴終身。
3.知道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
4.知道法律賦予每個公民權利和義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在三年級學習有關規則的內容時,教科書上曾經提到過法律,並有一個簡單的解釋,現在誰能說一說,什麼是規則,什麼是法律?」請幾個學生回答。(規則是人們共處時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要求,法律是最大的規則。)
教師告訴學生:「你們經常從電視、報紙、廣播中聽到法律這一概念,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法律和我們每個人的關系。首先,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法律與我們小學生的關系。」
2.全班討論。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5頁的兩幅圖畫及相應的文字,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加以引導,以便使學生的意見具體准確。比如兩幅圖中成人的做法對不對,是否違法,哪部法有相關的規定等。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說明和補充。
3.夥伴討論。教師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5頁下方民警的話,並提問學生,是否見到過,或者自己有過民警叔叔提到的小學生違法的行為;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看法。教師給學生一些時間,同桌之間相互討論,然後請他們發表意見。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進行評價,解釋什麼是「訓誡」(批評、學校處分等),並鼓勵學生今後遵紀守法,做優秀小公民。
4.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強調法律與小學生的密切關系。布置家庭作業。
第二課時
1.導入。請學生欣賞並閱讀教科書第26~27頁的圖畫、照片和文字,並提問學生:「這些內容告訴了我們什麼?」教師應肯定學生回答中合理的方面,告訴他們,這節課要學習更多的有關法律的內容。
2.探究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教科書第26~27頁的圖畫和文字,就每一幅圖畫及文字的具體內容展開討論:這個法律的作用是什麼?有什麼內容?教師可以逐一提問學生,看他們是否真正明白了,並加以補充、解釋和說明。
3.教師強調:現代社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法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法律伴隨著人的一生,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離不開法律。閱讀教科書第27頁上方小文的話。
4.閱讀與講解。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6~27頁的內容。
教師講解:「前面談到了,在共和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公民的安全、利益都有充分的保證,然而如何保障呢?最根本的保障就是靠國家的憲法。」教師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28頁教師的話,告訴學生:「人民選出的代表制定憲法,整個國家,每個機構、單位和個人都按照憲法行動,同學們經常聽到的『依法治國』就是這個意思。憲法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簡單解釋權利和義務:權利―――可以做什麼,義務―――必須做什麼)。教科書第28~29頁的內容,就是憲法所規定的公民的部分權利和義務。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照片和文字,提到了哪些權利和義務?」在學生自由發言的基礎上,教師給予必要的補充,並將答案分別寫在黑板上。權利包括:(兒童)受教育的權利,殘疾人平等地勞動、生活和受教育的權利,言論、出版、集會、遊行、示威的權利,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被救助的權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想一想還有哪些其他的義務。
「從前面的學習中,同學們了解了我們國家的許多法律,它們與憲法有什麼樣的關系呢?既然憲法已經確定了公民的各種權利和義務,為什麼還要有各種各樣其他的法律呢?」(因為憲法是根本大法,不可能把每項權利和義務都解釋得非常具體清楚,因此,要根據這些權利和義務制定更詳細的法律。比如,憲法中規定公民有納稅的義務,根據這一條,就制定了所得稅法;憲法中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根據這一條,就制定了各種教育法。所以說,憲法是「根本大法」。)
教師提問學生:「是不是只有共和國才有法律?我們國家的封建社會有沒有法律?那時的法律與今天的法律有什麼不同?」引導學生認識到,封建社會也有法律,但那時的皇帝是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法律是君主統治人民的工具,在內容上主要是限制人民,要人民服從。如必須做什麼、不許做什麼,如果觸犯了就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等。只有義務和被懲罰,幾乎沒有權利。現代的法律不同,因為公民是主人,法律是公民通過代表大會自己制定,並以此來管理國家的。它不僅規定了義務,而且規定了權利,比如受教育的權利,公民的權利受到法律的保護。這是古代的法律所不能比擬的。
4.教師小結,布置家庭作業。

E. 五年級品德第十課教案

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帶本國的軍銜內標志,左臂佩戴本國的國容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為了方便識別是維和部隊,各國部隊均頭戴藍色的頭盔,頭盔上有聯合國標志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性的稱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F. 人教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教學案例

品德與社會》教學案例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
烏拉街中心校 楊玉娥
一、教材分析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題下的一個活動。這一活動又分「中華民族大家庭」「說說自己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多彩的民族節日」「各具特色的民族體育運動」和「民族習俗與禮儀」六個小的活動。根據教材安排,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第一個活動:「中華民族大家庭」。
教材一開始安排的是一張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和各民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民族地區分布圖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各族人民穿著民族服裝的團結照展現了「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歡樂祥和的愉快場景,使學生明白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教材還安排了一個拓展練習,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我知道的民族」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掌握一些少數民族的名稱,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同時,也進一步讓學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心心相印的兄弟姐妹。
二、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簡單了解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能在地圖中找出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
3、讓學生了解民族區域自治,知道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保障了少數民族的權利。
4、活動過程中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三、教學重點
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受到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感受祖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四、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MTV《愛我中華》、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分布圖、民族團結照片和體現民族團結的小故事。
2、學生簡單了解我國的少數民族,並搜集民族團結方面的資料(圖片、文字、音像等)。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讓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會唱的同學可以跟著一起唱。(MTV《愛我中華》)
師生一起邊拍手邊跟著唱(一段)。
2、師:看得出來,歡快的樂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每一個人,孩子們,大聲說出歌曲的名字吧!(學生大聲說:愛我中華)
3、師:是的,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好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我們的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華民族大家庭」(板書:中華民族大家庭)
(二)活動一:我知道的民族
1、師:同學們,上小學一年級時,我們都要建學籍,你見過自己的學籍卡片嗎?能簡單介紹一下嗎?(學生介紹)
老師這里也有一份學籍卡片(學籍卡片部分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看一看,你會填嗎?誰想試一試?勇敢的孩子們,老師相信你一定行!(學生說怎麼填,教師及時評價)
2、同學們,老師聽到剛才這些同學在填學籍卡片時,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認真聽的同學也一定發現了!(讓學生說共同的地方)
是的,剛才這些同學在民族一覽中填的都是「漢族」,同學們,是漢族的,請把手高高舉起來。(老師跟學生一起舉手)
3、老師發現我們班同學都是漢族的,老師也是漢族的。漢族是我們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較少,被稱為少數民族。同學們,你知道在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生活著哪些少數民族嗎?(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民族,對說的較多的及時表揚鼓勵。)
(三)活動二:民族區域自治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生活著56族兄弟姐妹,為了保障各民族的權利,國家制定出台了一項民族政策,你知道是什麼政策嗎?(民族區域自治),那麼,什麼是民族區域自治?(找學生說一說,教師補充強調)
2、師: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機關,我國共設立了5大自治區,你知道哪些自治區?(找學生說五大自治區)
3、在地圖上找找我國的五大民族自治區,並請學生到前面指出來。
4、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民族分布圖,說說民族分布的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絕大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民族居住。聯系我們坊子、濰坊實際,讓學生簡單說說自己知道除漢族外,這里還有哪些民族。)
(四)活動三:民族大團結
1、師:在我國許多地方各民族相互交錯居住,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各民族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還記得老舍先生的《草原》嗎?「主人們下了馬,我們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誰的手,總是熱乎乎的握著,握住不散。大家的語言不同,心可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正是民族團結的體現。
2、師:體現民族團結的故事何止這一個,同學們,老師相信,課前你一定也搜集了許多有關民族團結的資料,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吧!
(學生分組交流,組長主持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3、師:老師發現同學們剛才交流的非常熱烈,課前搜集的資料形式多樣,圖片、文字、光碟各種各樣,下面讓我們一起交流一下吧!
(各小組匯報交流,教師組織指導)
4、小結:剛才,各個小組從不同的方面向我們展現了民族大團結的情景,讓我們感受很深。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圍繞「民族團結互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社會主義新風尚」教師適時引導。)
(五)齊唱歌曲,深化感受
同學們,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如同兄弟姐妹,親如一家。最後,讓我們隨著音樂,再來齊唱《愛我中華》(MTV《愛我中華》)。
(六)課後探究
我國各民族的服飾、民居、民俗文化、節日習俗等都是豐富多彩的,課下請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主題,自由組成小組,一起探究。

教學反思:

《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創設了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民主、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習得知識。尤其是「民歌服飾、舞族」的教學環節,創設「歌舞大看台」,給學生以發展個性、展示才華的機會,民族學生的哈族、維族舞蹈表演,激發了學生的表演熱情,大方自然的歌舞表演,加深了民漢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團結,並結合新疆的特殊地理環境,及時進行「反分裂、反滲透」教育,自然升華學生的「民族團結」情感。
在學習壯族相關知識後,全班模擬壯族競技運動項目「多人板鞋」,游戲中,每個小組商量不同的方案,相互補充、認同,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不足之處:在收集民族服飾環節,意在通過收集活動,激發學生對不同民族的認識了解和認同,但個別學生不夠積極主動,收集的民族服飾不夠多,圖片也較少,使展示交流活動不夠豐富。
培養學生的課外收集資料能力,是綜合學科必要的教學內容,也是今天信息化時代、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能力之一,在今後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在這方面需要進一步詳細的指導和強化。

閱讀全文(307) | 回復(0) | 引用通告(0)

上一篇:[原創]校本研修引領教師專業發展
下一篇:[原創]四年級社會上冊《伸出愛的手》說課稿
登錄後,你將出現在這里
昵稱:
主頁:
標題:
友情提示:發表評論/留言後需要等待3-5秒刷新頁面才能看到!

悄悄話:

G.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 教案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教材介紹

重 慶 市 教 科 院 陶元紅
課 程 教 材 研 究 所
綜合文科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曾 靜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是高年段的起始教材,本冊教材在承接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中年級教材主要特點的基礎上,有以下一些發展。

(一)在內容上從以家庭、學校、社區為主體的教育內容,擴展到對祖國的認識和了解等主要內容。如五年級上冊安排了《我愛祖國山和水》《我們都是中華兒女》兩個單元,這一內容佔了教材總量的50%。同時在學生個人生活和學校生活內容上體現了螺旋推進的層次。如有關誠信的教育,不但從個人修身養性、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角度看待誠信,更從社會的層面,從現代社會信用制度逐步建立的角度來看待誠信,讓學生明白誠信已經作為現代社會中的法律原則之一,是人們必須遵守的一種法律行為;關於民主的教育,不但注重了學生民主意識的增強,也注重了對學生民主能力的培養。

(二)教材內容的綜合層度更高。五年級上冊教材涉及到了社會學、歷史學、地理學、政治學等方面的知識,教材編寫時注意了給學生整體和綜合的知識,避免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僅僅只傳授給學生一些學科知識,教材通過一定的主題將相關知識進行高度綜合,打破了學科之間的界限,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能聯系地看待問題、發展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三)注意了突出課程的核心價值觀,即「幫助學生參與禮會和學習做人」。《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提出了其課程的性質是「促進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禮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因此,教材強調了通過本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形成一些基本的為人處世的觀念、意識,激發其積極的道德情感。在編寫過程中,有關品德的教育內容不是給學生知識,而是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瞳得待人處事的基本觀念,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願望,並將道德情感和願望的激發與學生的踐行相結合;有關社會的教育內容不給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學會辯證思維的方法,讓他們學會看待社會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應當是歷史地看、辯證地看。

(四)注意了範例性與工具性的有機結合。

範例性是新課程教材的基本特點之一,教材在編寫時仍然強調了通過範例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同時教材也關注了通過給學生呈現典型事例,即故事和數據,引導學生去思考和分析問題,改變過去教材給學生提供較多現成結論的方式。工具性也是新課程教材應當體現的基本特點之一。五年級教材強調了每課應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因此,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料也更為豐富,在文字量上有所增加;教材通過小方框提供給學生一定的信息,如格言、小知識、基本概念、價值觀念等,目的是達到給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拐杖,掌握並傳承社會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念。

(五)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上有所增強。

教材注意了給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注意了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動腦動手,如《我的祖國多遼闊》一課,教材通過讓學生拼地圖,寫自己家的地址,來認識祖國的遼闊和我國的行政區劃;並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去體驗,如《清你相信我》一課,通過別人對自己失信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體驗不講誠信給別人帶來的感受;通過主持人提出具有較高的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內容上,本冊教材共安排了四個單元,分別介紹如下:

第一單元 《讓誠信伴隨著我》

這一單元圍繞著誠信這一主題,從引導學生通過對做人誠信和不誠信的感受,到對誠信內涵的認識,再到對社會誠信問題的認識。第二單元《我們的民主生活》圍繞著民主這一話題,從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民主管理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初步民主意識的培養。並從班級的民主生活到學校的民主生活,再到對社會民主生活的認識。第三單元《我愛祖國和水》主要讓學生樹立領土意識,將祖國的疆域、領土面積、行政區劃、祖國的名山大川、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熱愛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教育整合在一起。第四單元《我們都是中華兒女》主要讓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知道中華文化是由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風俗習慣,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定團結。知道在海外生活的華人有著割不斷的中國情。

具體來講,第一單元《讓誠信伴隨著我》的安排是基於這樣幾點考慮:一是當前社會生活中失誠失信的不道德現象比較突出,這些社會不良現象侵蝕著學校校園,給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而另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的穩定與進一步發展需要誠信,尤其是現在,中國已經加入了WTO,能否誠實有信,遵守國際商業規則,直接關繫到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地位。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里就專門有時誠信的要求: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而誠實守信的品德必須從小培養,誠信的法律觀念必須從小建立。因此加強誠實守信的教育十分重要。

本單元在誠信教育上與過去思想品德課的不同點在於,側重激發學生誠實守信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願望。讓學生不但從個人立身處世的角度看待誠信,更從社會遵紀守法的視角看待誠實守信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誠信既是個人的德性修養問題,又是社會公德和法律准則。

本單元共安排了三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請你相信我》,第二個主題《誠信是金》,第三個主題《社會呼喚誠信》,內容涵蓋誠信的內涵、誠信的價值與打造誠信等。

第一個主題是《請你相信我》有三個教學重點:一讓學生懂得做人要減實守信;二是讓學生知道言而無信的人會給對方帶來不悅,失去別人的信任;三是通過交流,感知誠信的內涵,願意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本課安排了兩個話題和一個活動。第一個話題「什麼樣的人信得過」,在這個話題中,教材首先以範例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進行體驗和思考,通過表格填寫讓學生明白講誠信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並進而通過反思「我是一個值得信任的孩子嗎」來激發學生主動養成誠實守信的道德願望。小方框的文字給學生展示了誠和信的內涵,從正面給學生明確的引導。與以往教材容易把學生當作教訓對象、道德審判對象不同.教材在這里注意培養學生成為道德養成主體,並尊重其主體性。

第二個話題「當朋友失信時」,教材首先列舉了生活中朋友之問不信守諾言和說假話等典型事例,通過「悄悄話信箱」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不講誠信給自己帶來的內心感受。通過「走進誠信樂園」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誠信的認識,同時引導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應當具備的行為是什麼。

小課教學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切忌將教學引向對某些兒童的批評或自我檢討;要避免說教。道德培育的終極不是讓學生記住幾條道德戒律,而是讓學生提高道德情操、養成良好的道德晶質。並且在道德養成的全部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滿足、快樂、幸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這也是一些學者提出的「道德享用」的觀念。教材把活動的題目定為「走進誠信樂園」,這個「樂」字正是蘊含著這樣的觀念。教學的時候注意把握這種觀念,創造「潛課程」,讓學生意識到誠信之樂,從而願意做一個誠信的人。

主題二《誠信是金》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二是知道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是讓學生通過調查了解,知道如果不誠不信,受到傷害的人不光是別人,還有自己。不僅僅是個人,還有群體與社會。

本課安排了兩個話題和一個「故事與思考」。第一個話題「哪個更重要」,課文通過兩個故事讓學生懂得誠實的承要性——誠信會影響到各個方面,並用孑L子的格言對其進行概括與提煉——讓學生明白誠信是人立身之本。

第二個話題「假如沒有誠信」,是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以範例引導學生觀察和回憶生活中不誠不信給他人帶來的傷害、不便和煩惱。「故事與思考」中列舉了兩個故事,《曾子殺豬的故事》讓學生懂得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抄襲引起的軒然大波》是為了加強學生對誠實意義的認識和體會。這兩個故事一中一外,一古一今,都意在讓學生體會到誠信無小事,誠信是金。這樣的經典故事呈現在以往的思想品德也有,不同在於這里不只是讓學生知道某一個故事的內容與意義,而是把它作為一個思考問題的案例素材。

本課教學要注意雖然誠實守信這一問題學生在道理上能夠認識,但在現實生活中又很困惑,教學中要注意不要簡單地讓:學生認識對與不對,也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培養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

主題三《社會呼喚誠信》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有關誠信的事例,感受社會各種主體對誠信的期待;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中誠信與不誠信事例剖析和對比,懂得誠信是現代商品社會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三是懂得誠信是現代社會中的一條法律原則,是各行各業人們要遵守的基本法律行為准則。

本課安排了「社會生活中的信用」和「誠信靠行動來打造」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通過提供範例引導學生認識社會生活的各種承諾,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社會生活中離不開信用,社會呼喚誠信。第二個話題通過「海爾砸冰箱」和「溫州鞋業的興衰」兩個事例,讓學生明白一個單位、企業的生命力在於質量,在於信譽。在現代社會規則制約下,誠信品牌毀之容易建之難,我們應該時時事事以誠為本。通過「活動天地」引導學生對自己身邊的誠信與不誠信的現象提出主張、措施。關注誠信問題,願意為打造誠信社會出一份力。

本課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誠信與不誠信事件的剖析、對比,引發學生的思考,引起學生的討論,從而明確誠信是現代社會對人的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各行各業的基本要求,是加入WTO後,遵守相關規則的必然要求。教師還可引導學生開展社會模擬活動,如讓學生開辦一個誠信商店,提出誠信的措施,從模擬中獲得體驗和認識;關注社會誠信問題,並激勵自己踐行誠信。

第二單元 我們的民主生活

安排這個單元的出發點是:我國的民主化進程需要有民主意識、民主能力的公民。而民主意識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而當前我國的小學生民主意識比較淡薄,實踐民主生活的機會往當被忽略。

本單元在注意對學生進行民主意識培養的同時,還注意引導學生提高自己參加民主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從最接近、最常見的事入手,讓學生通過參與、討論、比較等,學習過民主生活的一些基本方法,培養參加民主生活的能力。

在民主生活中,權利與義務並存。因此,本單元列舉的各種民主生活都十分注意將權利與義務聯系起來體現,讓學生從小感受到民主生活的基本特徵,並從小學會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要自覺履行自己的義務。本單元由四個主題構成。

我們的班隊幹部選舉/集體的事誰說了算/我是參與者/社會生活中的民主。前三個主題是在學校班級生活中討論民主話題,分別涉及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參與等民主形式,後一主題是將討論范疇擴延到社會。

主題一《我們的班隊幹部選舉》,本課教學有三個重點,一是能結合自己集體的實際,按照選舉少先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選舉幹部;二是在選舉的活動中會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能聯系實際討論幹部標准問題、人選問題,從中找到大家進步,集體進步的好辦法;三是通過討論交流,明白當幹部是為大家服務的,沒有特殊權利,讓學生從小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

本課安排了「怎樣選幹部」,「當幹部是為了什麼」兩個話題。在第一個話題中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給學生展現了選舉少先隊中隊幹部的基本程序,通過對「選幹部標准」問題的討論,引導學生明白選舉幹部的基本標準是能熱心為大家服務,做事有責任心,有能力等。小方框中的資料是少先隊章程中有關於部選舉的規定,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息,讓學生懂得應嚴格實行隊幹部的民主選舉,禁止指定幹部的做法。再通過列舉一些代表性的現象,讓學生聯系實際討論,明白我們在選舉幹部時應行使好自己的權利,應做到公平、公正,從集體利益出發,選出大家都滿意的幹部。「活動天地」是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自己班級在選舉中已進行過的改革或還可進行哪些改革。明確幹部選舉制度在發動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培養鍛煉學生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個話題主要是針對當前一些學生受社會的影響,覺得當於部可以有特權.可以撈實惠,以及一些幹部同學的責任意識和為大家服務的意識不夠的現象,通過討論讓學生懂得幹部是大家選出來為大家服務的,幹部沒有特殊權利,幹部要承擔越自己的責任。本課教學時應允許學生對一些問題有不同的看法,對幹部選舉中一些不當的作法及小幹部所表現出的一些不合適的想法和做法,不宜聯系具體人進行討論,可通過沒置情境,或一些事例引導學生研討,幫助學生提高認識。

主題二《集體的事誰說了算》本課有三個教學重點,一是通過聯系實際和體驗,明白集體的事應大家商量,知道這是民主生活中的一個基本原則;二是學習一些與大家商量辦事的基本方法,三是在與大家商量事情的過程中遇到一些突發情況能恰當處理。

本課安排了「有事大家商量」和「學會商量」兩個話題。第一個話題呈現了小幹部的煩惱,啟發學生懂得遇事要與大家商量。通過幾個集體議事的情景展示讓學生明白,在我們的集體中,有多種議事的途徑,這些議事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做出一些大家滿意的決定。同時,教材還特別對少先隊代表大會做了簡要介紹,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集體的事應大家商量的這一民主做法。通過呈現集體議事的場景讓大家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為集體的事情出謀劃策。表決的情境是啟發大家懂得在意見不一致時,可以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等民主的做法做出決定。並提示學生聯系實際尋找更多更恰當的辦法。

第二個話題通過呈現學生商量的情境,讓學生懂得在商量事情的時候要學會傾聽,不要隨意打斷別人的淡話;學會表達,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協調,當自己的意見不被別人採納時,要心胸開闊,做到少數服從多數。制訂「聽說守則」的目的是讓學生對研討的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並能踐行。

簡單說來前面兩個話題主要涉及兩方面:集體的事情大家有共同決策的權利與義務,商量的時候要學會商量,遵照民主的做法做出決定。

教師在教學本課時,要注意營造一個集體的事大家商量的氛圍,並可針對本班實際選擇一個事例讓大家照有關程序和方法進行商量,讓學生能在教學生活中體驗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民主氣氛。在平時的班級生活中,也要注意營造這種有事大家商量的民主氛圍,讓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具體體現,這是加強該課堂教學時效性的非常重要的做法。同時,本課還要注意讓學生掌握集體的事集體商量的基本方法。

主題三《我是參與者》本課教學有三個重點,一是讓學生在現實的集體生活中去感受實踐怎樣實施權利和義務;二是要積極為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熱心為大家服務;三是學會管理自己,在自己管理自己中學會分工。

本課安排了「可以不參加嗎」「我們可以做什麼」「自己管理自己」「參與無極限」四個話題。從履行參加集體活動、集體事物的義務說起,到參與的各種途徑。

第一個話題通過情境展示,讓學生明白:「集體討論的時候,我們有積極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和義務,經過民主決策出的行動計劃,有遵照執行的責任。」

第二個話題是引導學生研討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為集體做事,為大家服務。

第三個話題讓學生能聯系實際

閱讀全文

與小學五年級下思品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