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級上冊語文有哪些法制教育滲透點
、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第二課 《自選商場》 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規定: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力。
第11課 《我多想去看看》 可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十三條升掛國旗時,可以舉行升旗儀式,舉行升旗儀式時,在國旗升起的過程國,參加者應當面向國旗肅立致敬,並可以奏國歌式者是唱國歌。全日制中小學除假期時,每周舉行一次升旗儀式。
第20課《小熊住山洞》可滲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 法制教育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淺談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如何做好法制宣傳、培養出具有高度民主法制意識的新型公民,是社會教育的一大課題,也是學校教育義不容辭的一項任務。更是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標准三位目標體系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體要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怎樣緊密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使之從小具備法律意識,提高分辨是非和遵紀守法能力,逐步形成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任務。回想二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愛國主義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被納入我國根本***《憲法》。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有關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維護民族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中國人必備的法律意識。如我在教學《小英雄雨來》、《珍貴的教科書》、《冀中的地道戰》等戰爭題材的課文時,讓學生在了解了戰爭年代中人們的艱苦生活、頑強鬥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後,及時教育學生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形成激勵愛國之情,樹立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成建國之才的系列教育。又如在學習《鄭成功收復台灣》等歷史英雄人物課文時,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就要維護民族統一,反對分裂,及時滲透《反對分裂國家法》的有關內容。《圓明園的毀滅》等文化古跡教材時,告訴學生戰爭給我們民族帶來沉重的災難和侮辱,從而激發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之情。 二、國情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教學中,進行國情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從思想上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三是從小培養兒童的自然意識。如在學習《廬山的雲霧》、《錫林郭勒大草原》等歌頌祖國山川壯麗的課例中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同時,應及時介紹我們國家雖然地域遼闊,但人口眾多,自然資源嚴重匱乏,五十六個民族過去飽受戰亂之苦,底子薄,人均耕地、森林、礦產資源等都居世界末位等基本國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推翻了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壓迫,拯救了中華民族,建立了新國家,才有輝煌的今天。 又如在學習《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一課時,讓學生了解亂砍濫伐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必將收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要自覺保護自然環境,教師還應及時向學生介紹我們國家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先後頒布了《森林法》、《環境保護法》。如在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泉水》。描寫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向學生灌輸保護水資源,宣傳《水利法》知識。如《奇妙的動物世界》激發了學生了解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等。以及治理自然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並布置學生搜集或查找有關內容,使他們從小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造福人類的觀念。養成節約資源、不亂拋廢物、不破壞花草樹木、熱愛勞動等意識,了解有關法律知識,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三、人文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把法制教育充分發揮語文課堂上,確保語文學科法制教育資源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具有高質、高效。語文教材中,蘊藏著很多人文法制教育資源。四年級語文義務教育課標版第二單元《中彩那天》一文中,故事以汽車的失而復得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父親幸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賓士牌汽車時,對我來說是多麼高興。然而,卻看不出中彩給父親帶來的喜悅,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最後父親毅然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懂得比物質財富更珍貴。非法所得、非法佔有也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讓法制教育在孩子大腦中升華。 利用教材內容教育孩子做一個品質優秀的好少年。例如:《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等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哲理,努力啟發學生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讓他們懂得謙虛,勇於承認錯誤,孝敬父母及關愛他人這些優秀品質,並以故事中的人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少年。 例如《萬年牢》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父親自己經營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工藝,手藝高超,保證質量,合法經營。再將父親受雇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及時教育學生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像這樣人文教育事例很多,把這些內容定位在學生生活之中,緊密聯系在法律法規上,《工商管理條例》《合同法》等。合理分配在語文教學中,發揮了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一、詞中窺"法"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必將會使用到不計其數的成語、俗語、歇後語等詞語,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某一個詞語意思的同時,不妨嘗試一下用法制視角來解釋分析這些詞語。如拾金不昧一詞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進一步從法制視角去講解,如果我們撿到別人遺失的貴重物品不想返還並且占為己有,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這種行為就屬於盜竊行為。為此,不論從哪個層面上來講,我們都需要對生活中的詞語進行最詳盡最全面的了解。 再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還擊對方。講完了字典中的意思, 還要從更高層次的法制層面來解析這個詞語的意思。如果別人挖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也一定要去挖掉別人的眼睛。這樣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會情況下也許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當完備的現在,卻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就應該果敢地拿起法律這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通過合法的途徑來要求侵犯我們權利和利益的人賠償我們的經濟損失甚至是精神損失。 總之,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在今後語文教學中,繼續結合法制教育,聯系學生思想動態,不斷地增強少年兒童的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將法制教育作為永恆的主題進行到底,為培養合格、守法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礎。
3. 學科法制滲透中二年級語文有多少滲透點
五個滲透點: 課文名稱 可滲透的法制內容
點一:上冊,第9課《歡慶》 1.《中華人民回共和國國旗法》答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點二:上冊,第27課〈清澈的湖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點三:上冊,第28課〈淺水窪里的小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點四:下冊,第5課〈泉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點五:下冊選讀第3課〈特別的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 學科法制滲透中二年級語文有多少滲透點
五個滲透點:課文名稱 可滲透的法制內容
點一:上冊,第9課《歡慶》 1.《中華人民內共和國國容旗法》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點二:上冊,第27課〈清澈的湖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點三:上冊,第28課〈淺水窪里的小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點四:下冊,第5課〈泉水〉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點五:下冊選讀第3課〈特別的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5. 小學語文要滲透哪些法制教育
一、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適時有度。在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時,必須將語文教學內容與法律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當地把握分寸,潛移默化。如:教「贍養」一詞時,教師要與「撫養」聯系起來,指出「撫養」是指父母或長輩養育後代,而「贍養」則指成年子女對父母或長輩的養老行為。在學生理解詞義後,教者進一步引導學生:在《未成年保護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規定,父母有扶養教育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養的權利,但也相應的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從而明白享受權利就要盡義務的道理。
二、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要因課而異。
1、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有關環境保護、贊美大自然的課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指導學生在讀書中享受自然美,也應讓他們明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
2、在口語交際中滲透法制教育。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也應適時滲透法制教育,幫助學生作出正確的道德評判,做個知榮辱恥的人,同時也學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
3、在作文教學中引進法制事件,規范法制行為。習作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個體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也是個體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在習作教學中引入法制事件,誘發學生思考、分析、比較、反思、議論、總結,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而且還可以規范學生的法制行為。現實是活生生的教材,引導學生關注時事,討論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紀守法。
6.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
梳理課文中的法制滲透切入點,然後在適當的地方(教師自己把握)進行滲透,不必講得太細。
7. 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
一、 利用課文內容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
課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陣地。利用課文向學生灌輸法律知識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徑。我們要充分挖掘小語課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滲透,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中受到法制教育。
二、開放練習,巧妙滲透。
開放性的練習題具有多樣性和明顯的層次性,不僅能鞏固學生所學語文知識,而且學生在解答過程會出現很強的探索性。引入開放性練習題有助於培養學生應用法律的意識和能力。這樣通過引申拓展,使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對學生進行了環境保護法方面的教育。通過這樣一道開放性的練習題,老師引導學生懂得什麼情況下應該怎樣做,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了遵紀守法教育。
三、寫作訓練,有機滲透。
在小語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在習作中,我還利用寫日記這一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渠道。學生在寫日記時說的是真話和心裡話,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同時,寫日記能規勸自己上進、自省,勸別人改過。讓學生聯系生活中不文明、不規范行為,乃至違法犯罪現象,通過日記這個載體進行內心的真實表露,接受深刻的教育。同時教師通過批閱,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健康指導,針對性地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在口語交際中討論,確定法制認知
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利用口語交際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激發他們的思考,從事物的表象認識到事物的內層,會在自己的心理形成一種強烈的認知。在學生激烈的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再往深處引導一下,思考產生犯罪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而然地就把學生的思維轉向了對規則的認知上來,使他們學會遵守法律、法規,一切行為以法律法規為准繩,從而深化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強化對法律法規的認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要適時、適度,點點滴滴地滲透法制知識,持之以恆,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定會讓法制教育與學生的健康成長同行。
8. 二年級語文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有哪幾課
第9課《歡慶》,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和《中華人民共回和國國徽法》,教育學生熱答愛國旗。
第27課《清澈的湖水》,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教育學生愛護環境和保護環境。
第28課《淺水窪里的小魚》,向學生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教育學生保護動物。
習作是學習語文的最高層次,它既是個體對生活現象的深切感受,又是個體對生活實踐的獨特體驗。習作中,有很多內容要求學生關注生活,從現實生活中取材,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調查,搜集相關資料,善於用法律標准來明辨是非。
教師在習作教學中引入法制事件,誘發學生思考、分析、比較、總結,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而且可以規范學生的法制行為。
本次習作提供了兩組圖,其中第一組圖說的是小兔勸小狗不要在文物古跡上亂塗亂寫。我在引導學生習作時,結合教材,順水推舟,教育學生要養成愛護公共財物,保護名勝古跡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破壞文物不但在道德上受到譴責,而且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9. 小學語文哪些課文滲透了法制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和政府十分關心和高度重視青少年的成長.我國青少年教育和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青少年犯罪率在世界上一直是比較低的.但近年來由於各種消極因素和不良環境的影響,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日漸突出,給社會、家庭和個人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不幸,也對實現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在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如何做好法制宣傳、培養出具有高度民主法制意識的新型公民,是社會教育的一大課題,也是學校教育義不容辭的一項任務.更是義務教育階段新課程標准三位目標體系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具體要求.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怎樣緊密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滲透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使之從小具備法律意識,提高分辨是非和遵紀守法能力,逐步形成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是一項艱巨而又長期的任務.回想二十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愛國主義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光榮傳統,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被納入我國根本***《憲法》.在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有關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維護民族統一,反對分裂是每個中國人必備的法律意識.如我在教學《小英雄雨來》、《珍貴的教科書》、《冀中的地道戰》等戰爭題材的課文時,讓學生在了解了戰爭年代中人們的艱苦生活、頑強鬥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後,及時教育學生今天的安定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形成激勵愛國之情,樹立愛國之心,立下報國之志,成建國之才的系列教育.又如在學習《鄭成功收復台灣》等歷史英雄人物課文時,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就要維護民族統一,反對分裂,及時滲透《反對分裂國家法》的有關內容.《圓明園的毀滅》等文化古跡教材時,告訴學生戰爭給我們民族帶來沉重的災難和侮辱,從而激發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之情.
二、國情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教學中,進行國情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從思想上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三是從小培養兒童的自然意識.如在學習《廬山的雲霧》、《錫林郭勒大草原》等歌頌祖國山川壯麗的課例中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同時,應及時介紹我們國家雖然地域遼闊,但人口眾多,自然資源嚴重匱乏,五十六個民族過去飽受戰亂之苦,底子薄,人均耕地、森林、礦產資源等都居世界末位等基本國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推翻了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壓迫,拯救了中華民族,建立了新國家,才有輝煌的今天.
又如在學習《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一課時,讓學生了解亂砍濫伐破壞了自然生態平衡,必將收到大自然的懲罰.所以要自覺保護自然環境,教師還應及時向學生介紹我們國家為了保護自然環境,先後頒布了《森林法》、《環境保護法》.如在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泉水》.描寫潺潺的清泉,汩汩地流淌,向學生灌輸保護水資源,宣傳《水利法》知識.如《奇妙的動物世界》激發了學生了解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等.以及治理自然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並布置學生搜集或查找有關內容,使他們從小樹立熱愛自然、保護自然、造福人類的觀念.養成節約資源、不亂拋廢物、不破壞花草樹木、熱愛勞動等意識,了解有關法律知識,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三、人文教育與法制教育相結合
在語文教學中,把法制教育充分發揮語文課堂上,確保語文學科法制教育資源和人文教育相結合,具有高質、高效.語文教材中,蘊藏著很多人文法制教育資源.四年級語文義務教育課標版第二單元《中彩那天》一文中,故事以汽車的失而復得和我的思想感情變化過程為線索展開.當父親幸運地成為獲獎者,而且獎品又是一輛嶄新的賓士牌汽車時,對我來說是多麼高興.然而,卻看不出中彩給父親帶來的喜悅,父親正面臨著一個道德難題.最後父親毅然通知真正的獲獎者庫伯.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懂得,誠信是人的精神財富,懂得比物質財富更珍貴.非法所得、非法佔有也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讓法制教育在孩子大腦中升華.
利用教材內容教育孩子做一個品質優秀的好少年.例如:《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等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哲理,努力啟發學生評價故事中的人與事.讓他們懂得謙虛,勇於承認錯誤,孝敬父母及關愛他人這些優秀品質,並以故事中的人物為榜樣,向他們學習,努力做一個德才兼備的好少年.
例如《萬年牢》故事是圍繞父親做糖葫蘆這件事,父親自己經營糖葫蘆選用最好的材料,講究製作工藝,手藝高超,保證質量,合法經營.再將父親受雇於老闆後因不滿老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欺騙顧客的行為而辭掉工作.及時教育學生感受真誠地為人和做事的道德風范,像這樣人文教育事例很多,把這些內容定位在學生生活之中,緊密聯系在法律法規上,《工商管理條例》《合同法》等.合理分配在語文教學中,發揮了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一、詞中窺"法"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必將會使用到不計其數的成語、俗語、歇後語等詞語,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某一個詞語意思的同時,不妨嘗試一下用法制視角來解釋分析這些詞語.如拾金不昧一詞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進一步從法制視角去講解,如果我們撿到別人遺失的貴重物品不想返還並且占為己有,按照現行的法律規定,這種行為就屬於盜竊行為.為此,不論從哪個層面上來講,我們都需要對生活中的詞語進行最詳盡最全面的了解.
再如,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意思是:比喻用對方使用的手段還擊對方.講完了字典中的意思, 還要從更高層次的法制層面來解析這個詞語的意思.如果別人挖了我們的眼睛,我們也一定要去挖掉別人的眼睛.這樣看似合情合理的以暴制暴的做法,在古代法制不健全的社會情況下也許行得通,但是在法制相當完備的現在,卻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在法制社會的今天,如果我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就應該果敢地拿起法律這個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權利,通過合法的途徑來要求侵犯我們權利和利益的人賠償我們的經濟損失甚至是精神損失.
總之,對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重而道遠.在今後語文教學中,繼續結合法制教育,聯系學生思想動態,不斷地增強少年兒童的法制觀念,道德觀念,將法制教育作為永恆的主題進行到底,為培養合格、守法的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礎.
10. 二年級語文哪些課文滲透法制教育
因題干條件不完整,缺必要條件,不能正常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