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周長是多少》教案教學設計
數學活動課,無可避免地有著一個共性——熱鬧。生動有趣的情境,五花八門的學具,足以讓孩子們「小臉通紅、小手直舉」,教師更是在教學設計上費盡了心思,所以很多活動課,乍一聽都是成功的,可仔細品味,總覺得似乎還不夠味,或者說聽完之後味道便散了,有時甚至難以再憶起,那麼能否有一種味道留於唇齒之間,憶之彌香呢?在《周長是多少(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我作了一些嘗試,嘗試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一種溫暖的美麗,嘗試在活動中讓學生體會一種策略和一種思想。
案 例
課前游戲
反口令:坐下,起立,坐下,坐下,起立,下課,(班長:坐下)
師宣布游戲結束,微笑問候。
【點評:笑是溫暖的,學生從未嘗試過用微笑來問候,覺得新鮮有趣之餘,更是在和教師微笑著對視的那一刻拉近了師生的情感距離。】
活動一 想一想
1.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師出示小黑板,露出圖形的一部分,讓學生猜是什麼圖形。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
指名回答:怎樣計算長方形的周長?正方形呢?
【點評:猜圖形,一下子就能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參與熱情。】
2.其他圖形的周長計算。
(1)量線的長度求周長
師:同學們學得真棒,陳老師送你們一個禮物。
師出示紅線(長100cm)圍成的心形。
師:希望你們能用一顆裝滿愛的心認真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認真對待學習的每一天、每一堂課。
問:那這顆愛心的周長是多少呢?
指名回答。
師將紅線拉直,拿出較長的尺(50cm),請學生說量法。
師拿出較短的尺(20cm),請學生說怎麼量。
師:那如果尺子更短一些,該怎麼辦?
師: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要善於「變」(板書),變一種想法,變一種做法,很多本來復雜的問題通過轉變就會變得更簡單、更巧妙!我們學數學不光是學做幾道題,而是要學會怎樣更靈活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點評:這個環節中教師利用一顆紅線圍成的愛心進行了愛的教育。量紅線長度時,教師故意設計了尺比線短的情況,滲透「轉變」這一解題策略。】
(2)平移求周長。
師出示P69量一量的左圖。
問:它的周長怎麼求?
小小組討論,匯報。師演示平移過程。
出示量一量的右圖,同上教學。
問:這道題和前面一道題有什麼不同?
師:剛才兩個圖形通過邊的移動,求周長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點評:本來復雜的圖形,通過平移,「變」成了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到了「轉變」在解決問題中的重要作用。】
活動二 擺一擺
師:陳老師覺得,學會合作也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下面一個活動就需要小小組合作,看哪一組最會合作,完成得最快。先聽好要求,每組都有10根3cm、10根5cm的綠色紙條,請每個同學圍出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並口算出它的周長。同組同學盡量不要擺得相同,擺之前一定要先商量好哦,開始吧。
B. 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千克與克教案
教案,是在認真備課、研究教材、學生和環境等的基礎上,進行規劃課堂教學的活動內,是一個動態容的、持續創造的過程。這種規劃,既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表現,但更多、更豐富的內容是以非文本的形式存儲於教師心中的架構。前者是「有形教案」;後者是「無形教案」;前者是「顯性備課」、後者是「隱性備課」;前者是「備課於書」、後者是「備課於心」。
誤區之一:寫教案=備課;
誤區之二:教案越詳細越好;
誤區之三:教案可有可無。
C. 如何讓孩子學好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
三年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很多幼兒園提前把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點教了,所以孩子在前兩年都是吃老本,上課不聽也無所謂,但到了三年級,成績一下子就掉下來了。 這時候需要糾正孩子的學習習慣
D.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能藉助線段圖,來加深學生對倍概念的認識,運用乘法解決「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能正確區分倍的問題中兩種類型,培養學生應用概念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幾何直觀,滲透模型思想.
(二)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合作交流、語言表達、嚴謹審題等能力,注重幾何直觀的作用,通過多種直觀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並為學生提供參與幾何直觀活動的機會,積累用圖示學習數學的經驗.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二、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一學習內容,對於三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而言,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知識.盡管孩子對倍的概念有了一定的基礎,知道「1份量」(標准量)和「比較量」的關系,但這些數學語言遠沒有「幾個幾」容易理解.教學中要設計了豐富的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大量的感性認識,才能逐步從舊知識的鞏固轉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只有需要把研究「對象」抽象成為「圖形」,再把「對象之間的關系」轉化成為「圖形之間的關系」,這樣就把研究的問題為「圖形的數量或位置關系」的問題,進而進行思考分析.便於學生在比較和抽象中構建解決此類問題的數學模型.通過讓學生學習畫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理解題意的方法,使學生明確解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用乘法計算.在學生初步學習「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的教學上,為了降低學生對知識理解的難度,選用的數量盡可能小些,並且盡可能讓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通過直觀形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再結合以前所學生的知識,從而找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的.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探索「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計算方法和「倍」數量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利用學過的「求幾個幾」的方法解決新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
四、教學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