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科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比較水的多少》教案
教學背景分析
「比較水的多少」一課中提出的問題是學生常見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讓學生知道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然後讓學生使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體積。在比較水的體積的過程中,由於使用不同的容器進行測量,操作方法不同,比較的標准不同,無法進行比較。於是就有了測量水的體積的標准工具——量筒的產生。最後,運用量筒規范測量水的體積。本課重點是讓學生經歷量筒這種測量液體體積工具的發明過程,學習正確使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
設計思路
教師首先提出「哪個瓶水多的問題」,引導學生多方面的思考,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FFKJ.Net]的發散思維能力。學生經過一系列的思考後,嘗試畫刻度、測量水的多少,對結果進行分析,從而真正理解杯子上的刻度線,即測量單位的產生和意義。當學生全面地認識測量工具,理解標准測量後,教師引導學生在反復的測量過程中,鞏固使用量筒的方法,學會規范使用測量工具。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過程與方法
通過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多少,了解使用標准和非標准單位測量液體的體積。
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比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對比較的方法進行分析和統一,有助於確立科學的標准。
教學重點:
學生經歷量筒發明的過程,學習使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
教學難點:
經歷量筒發明的過程。
教學准備:
1.演示材料:課件,動畫:量筒的使用
2.分組實驗材料: 3個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個玻璃杯、1個量筒、膠水、記錄表。
表一:用自製刻度線測量的結果
1號瓶中的水
2號瓶中的水
3號瓶中的水
水的多少
表二:用量筒測量的結果
1號瓶中的水
2號瓶中的水
3號瓶中的水
水的多少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設計:
一、提出問題
談話:(出示三個不同的瓶子,瓶子裡面裝有不等量的水。)你認為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為什麼?
學生發言。
談話:怎樣才能證明你的想法是否正確?
學生分組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多方面進行思考:
1.水會流動——水多,流動時間長
怎樣比較水流動時間的長短?如把水倒入有小孔的杯子中,比比誰先流完。
2.水有重量——水多,更重
怎樣比較水的重量?如用手掂一掂。
3.水有體積——水多,體積大
怎樣比較水的體積?用容器來比較水的體積(用大杯量、小杯量)。
4.加同樣的有色物質在水中,比較瓶中水的顏色深淺。
……
學生全班交流。
談話:同學們想出了好幾種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更科學、更簡便?
引導學生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選擇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學生利用選擇的方法進行實
⑵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水是什麼樣的》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⑶ 三年級上冊科學我看到了什麼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樹是活的植物,生長在一定的環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
用各種感官觀察大樹。
藉助放大鏡、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
用簡單的詞語記錄觀察的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從圖片上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在觀察過程中,培養與他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觀察的目標和方法,認識到觀察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對大樹的觀察要指向生命體這個核心概念。
【教學准備】
分組材料:一些觀察用的測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鏡等),觀察記錄紙。
【教學過程】
一、引言
1.校園里、大路旁、山坡上……到處我們都能看到植物,同學們對校園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讓我們從身邊的熟悉植物——大樹開始觀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樹
1.教師講解:這是一幅梧桐樹的照片,請大家仔細地看圖,你能發現有關這株梧桐樹的哪些特點? (你能發現幾點?)
2.學生匯報:從圖上看大樹,我看到了什麼?(要求仔細傾聽,並大膽說出新的發現,同時區分哪些是真正從照片上獲得的信息。)
三、回憶中的大樹
1.教師引導: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們從照片上發現的東西並不多,那麼生活中你曾經看到過的大樹與這照片上的有什麼不一樣嗎?
2.學生匯報:回憶我的大樹,我曾經看到過什麼?
3.教師激趣:同學們的匯報內容真豐富,有的內容大家都看見過,有的內容有人還從來沒看見過,而有人可能從來都沒真正看過一棵大樹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細細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樹嗎?
4.學生交流:為什麼想看真正的大樹?(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內容!會不會也有樹瘤?是不是也有小動物?是不是還有其它東西?)
5.教師總結:這樣帶著目的去仔仔細細看大樹的時候,我們的觀察活動就開始了。
6.學生小組交流並匯報:如果現在來到一棵大樹下,我想觀察什麼?我們怎樣才能觀察到更多的內容?
四、觀察真正的大樹
1.交流:教師引導孩子們交流在頭腦中制訂好的觀察大樹的個人計劃。(觀察內容、觀察方法、需要藉助的工具等)
2.活動: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觀察一棵真正的大樹,我們肯定有更多的發現。同時把觀察到的信息,用簡短的詞語記錄下來。(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老師帶學生按計劃開展真正的實地觀察活動。)
3.評價:回教室後每小組互相欣賞各自的觀察內容,說說從不同的記載中如何體會到觀察的大樹是一個生命體。同時推選一位同學的記錄單張貼於科學活動專欄內供大家欣賞,其它同學的記錄單上交給老師閱讀欣賞。(張貼的記錄單要有典型特色。)
4.總結: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獲得了這么多的信息,觀察一棵樹讓我們發現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那麼,觀察更多的樹呢?請在課外繼續觀察不同的樹。
教學後記:
⑷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水是什麼樣的》
去網路首頁搜索欄輸入:《誰是什麼樣的》教案 這幾個字,會找到很多。
⑸ 新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科學《第一課 我看到了什麼》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既是植物單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個科學課的起始部分,相對一個初步接觸科學觀察的學生,經歷一次怎樣用觀察的方法學習科學的過程。教科書表達的一個思想是,看照片只能獲取有限的信息,回憶看到過的事實,能夠豐富我們的信息,實地觀察能夠獲取更多更豐富的信息。植物是學生十分熟悉的事物,大樹又是學生經常接觸的物體,對大樹的觀察,不僅僅是為了獲得關於這棵樹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方面的事實性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把樹看做一個生命體。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接觸科學這門學科,對什麼是真正的觀察,還沒有明確的認識,他們對觀察手段的認識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這一點上,許多學生不認為聞.聽.嘗.摸等手段也是觀察方法。要求學生用各種觀察方法去觀察大樹的時候,讓學生體會到科學課上的觀察必須是全身感官都要參與的觀察,從而豐富學生的觀察手段。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初步認識真正的觀察應該是有目的的,制訂觀察的方法和步驟有利於觀察的進行。
2. 能過觀察,讓學生懂得親自觀察事物會對事物有更多的認識。
3. 讓學生藉助放大鏡和皮尺等簡單的工具對大樹進行觀察和測量,發展觀察大樹的興趣,體會到生命體給我們帶來的生機勃勃的感受。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學會有目的觀察,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觀察一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