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科版小學科學新版三年級下冊科學1.7.我們的「過山車」(練習題)
一、填空題
1、根據「過山車」設計要求,軌道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2、「過山車」軌道的總長應在2米以上。軌道的長度可以用軟尺和細繩來測量。
二、選擇題
1、在「過山車」設計要求中,(B)要有變化。
A、軌道的總長
B、軌道的坡度
C、軌道所用的材料
2、小明製作的「過山車」只有直線軌道,沒有曲線軌道。則他的「過山車」(B)設計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不確定是否符合
3、測量「過山車」軌道的長度,不可以用(C)。
A、軟尺
B、細繩
C、直尺
4、下列製作完成的「過山車」,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是(A)。
A、小球沒有滾完全部軌道,有脫軌現象發生
B、小球能滾完全部軌道,並經過了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
C、軌道的總長在2米以上
三、判斷題
1、製作「過山車」前,要仔細閱讀設計要求。(對)
2、沒有設計圖,我們照樣可以製作「過山車」。(錯)
3、根據設計要求,「過山車」軌道的坡度可以不發生變化。(錯)
4、根據製作的「過山車」的設計圖,完成對「過山車」的評價。(錯)
四、簡答題
「過山車」的設計要求是什麼?
答案:軌道的總長應在2米以上;要有直線軌道和曲線軌道;軌道的坡度要有變化;小球能滾完全部軌道,不能脫軌;整座「過山車」要穩固。
(1)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書擴展閱讀
《我們的「過山車」》教學反思
通過之前課程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物質運動有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在斜面上運動的方式,本節課的教學需要學生通過先觀察真正「過山車」的運動,聚焦分析「過山車」的運動方式,再結合他們自己所學知識提出設計製作自己的「過山車」。
設計製作「過山車」過程和讓自己的「過山車」初步完成測試,並對自己的「過山車」進行評價和優化改進,為下一節的真正測試作準備,這是本課教學的核心內容。本節課是典型的工程設計的課程,學生在設計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工程設計要求,可以按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初步設計,但在實際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工程成本核算,讓孩子們樹立起工程設計的初步概念。
也要讓他們初步體驗設計和製作「過山車」的樂趣,同時在設計和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結合所學知識的運用,設計符合要求的「過山車」模型,同時考慮「過山車」的製作成本,體驗工程設計的樂趣。
B. 三年級下冊人教版科學書63頁的答案
一地區乾旱時,我要帶上許多清涼的水,飛到乾旱地區,讓乾旱地區的人們飲用,然後,我帶著水,邊飛邊撒,下一場及時雨.
當某一地方大堤塌陷時,我要身扛幾百萬泥石袋,火速趕到,拯救沿海人民.
當某一地區發生超級大地震時,我要用健美的臂膀,把壓在人們身上的碎石塊,通通搬走.還要念魔法,讓這一帶恢復原狀,讓人們身上的傷口,快癒合.
當發生搶劫案時,我就會飛到壞蛋面前,一把揪住他的衣服,讓壞蛋束手就擒.如若壞蛋不服,我就要使出超人派絕招—無敵連環拳,讓壞蛋心服口服.
當發生不能預知的海嘯時,我要用超能力變成一張無敵大膜,阻止海水前行,如果有人在劃船的話,我就把頭發變成鉤子,鉤住小船,然後把
小船拉到安全地帶.這樣,就不會有人員傷
C. 小學3年級下學期科學課復習計劃
四、復習方法和策略
1、認真復習《書後課堂練習》。
2、至少認真翻閱科學書兩次以上,記住其中的實驗(所用材料、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還有書中出現的結論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我們都是科學家》
科學知識
1、知道科學探究是為了解決與科學有關的問題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2、會提出問題、收集證據、結論與拓展。
過程與技能
1、想知道、愛提問
2、願意合作與交流。
科學與生活的聯系
1、感受並體驗科學並不神秘,科學就在身邊。
第二單元《我眼裡的生命世界》
科學知識
1.生命體的基本特徵(如需要水、空氣、食物,能生長、繁殖,會死亡等)
2.自然界中的物體分為有生命和沒有生命的兩大類
3、常見植物的名稱
4、常見植物生長的環境
5、常見植物形態方面的一些特徵(高矮、同類器官的不同特點、葉序、花的顏色和形狀等)
6、植物的共同特徵
7、常見動物的名稱、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
8、動物的共同特徵
9.比較動物和植物的異同
10.比較動物和人的異同
11.比較動物、植物和人的異同
12.歸納生命體的共同特徵,明確它們之間的包含關系
過程與技能
1.觀察和記錄周圍環境中常見的生命體
2.觀察和描述周圍環境中常見植物的形態特徵
3.按照不同標准給植物分類
4.觀察和描述小動物的形態特徵
5.按照不同標准給動物分類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通過尋找校園內的生命體,體會生命的多樣性
2.關愛動物,珍愛生命
第三單元《生命之源—水》
科學知識
1.水是構成生命體的重要物質,生命體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2.水的基本性質(透明、沒有顏色、沒有味道、沒有氣味、沒有固定的形狀)
3.水的其他性質(毛細現象、表面張力現象、水的壓力、浮力、溶解現象等)
4.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5.地球上鹹水和淡水的分布狀況
6.水污染的危害
過程與技能
1.能夠用多種方法證明生命體中含有水(擠、壓、捏等)
2通過實驗(小草生長)驗證生物的生長離不開水
3.運用多種感官認識水(用眼睛看、用鼻子聞、用舌頭嘗、用手摸等)
4.通過實驗探究水的物理性質(流動性、毛細現象、表面張力、壓力、浮力、溶解等)
5.運用多種方法凈化水(如過濾等)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感受生命與水的密切關系
2.水的污染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3.列舉出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具有節水意識
第四單元《它們是什麼做的》
科學知識
.物體是由不同材料組成的(天然材料、人造材料)
2.紙的性質(結實程度、纖維、吸水性、透明度等)及用途
3、紙的原材料是木材
4.常見的紡織材料(棉、絲、毛、人造纖維等)
5.金屬的性質(光澤、導熱性、延展性等)及用途
6.塑料的優缺點
過程與技能
1.對常見材料進行分類
2.通過實驗了解紙、紡織材料、金屬的性質
3.根據不同標記區分紡織材料的種類
4.通過觀察比較尼龍和棉布的不同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1.節約用紙
2利用金屬的特性為生活服務
3.塑料垃圾對環境有影響,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第五單元《提出問題》
過程與技能
1.提出問題
2.能夠根據實際,選擇可以研究的問題
科學與生活實際聯系
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五、 復習方式
(1)組織學生進行全面復習每一課,再重點攻克重點和難點。
(2)採用多種復習方法,比如,老師出題,學生答;學生之間的你問我答。
(3)以優幫差,對個別後進學生採取單獨的復習策略,要求抓住基礎內容,對領悟力較高的個別同學可以適當提高要求。
(4)結合課後習題和練習題內容講解,記住一些科學概念,辨清科學事實,理解科學實驗
D. 誰有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20/sort0358/down-23204.html 湘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一、冷與熱 二、變化的天氣 三、我們來養蠶 四、磁鐵回的奧秘 五、多彩的光 六、我愛做答實驗 第一課時 新學期的話 教學目標 1.復習上期已學主要內容。 2.本學期的相關要求。 3.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准備 1.上期期末測試試卷。 2.課件:蠶寶寶的一生。 教學過程 1.新學期的問候 2.對轉入的新生的關注 3.對學生進行分組,全班64人,分為16組,每組4人,一般情況以此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特殊情況另行調整,在每次學習活動中會要對小組進行評價,老師都會做好記錄,期末對表現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獎勵。
E. 請問小學生三年級科學書多少錢
小學三年級科學書的價格在六塊5到8塊之間
F. 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有幾個版本
挺多的 我知道的有蘇教版 教科版 大象版 冀教版 人教版 青島版 粵教版 。。。。
感覺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教材
G. 三年級下冊科學資料
三年級科學下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
1、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莖、葉繁殖後代。
2、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種皮等各不相同。
3、播種鳳仙花的方法是選種、放土、下種、澆水。播種植物時要注意:要挑選那些飽滿的、沒有受過傷的種子;要將一塊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處;種子放在深度約1厘米的小坑後再用土蓋上;之後澆上適量水放溫暖處;已經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時再澆花,要澆就要澆透。
4、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種子萌發先長根,再長莖和葉;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長,根的生長速度快。每天約5毫米。
5、鳳仙花種子萌發時,最先出土的第一對「葉子」是子葉。第一對「葉子」和以後長出的葉子是不同的。鳳仙花的葉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長,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
6、種子萌發的條件是:水分、溫度和空氣。植物生長發育需要:陽光、土壤、適宜水分、溫度和空氣等
7、植物的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礦物質,還能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綠葉可以製造植物生長所需要的養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綠葉依靠陽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製造出養料,並釋放氧氣。二氧化碳+水——→氧氣+養料
9、植物的莖具有支撐植物及運輸水分和養料的作用。運輸水分的方向是從下向上,運輸養料的方向是從上向下。植物生長初期莖的生長速度較快,中期生長速度最快,後期較慢最後幾乎停滯。
10、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過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後結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幾部分;果實是由花的一部分發育而成的;果實中有種子。
11、鳳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組成的。葉緣有小鋸齒,葉柄肉質多汁。果實呈紡錘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時果皮能裂開,顏色由綠色變成黃褐色。種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鳳仙花大概能結出二十多個果實,每個果實一般有十七八粒種子。
12、綠色開花植物生長一般都要經歷一定的生命周期:種子萌發、幼苗生長、營養生長、開花結果。
13、鳳仙花等植物的莖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長,叫直立莖;牽牛花的莖纏繞在其它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纏繞莖;葡萄的莖攀緣在其他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攀緣莖;紅薯的莖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長,這樣的莖叫匍匐莖。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實驗:
實驗材料:油、試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實驗步驟:1.在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並在水面處做標記。3.每天定時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結果:我發現試管中的水在慢慢( 減少 )。水量變化說明了什麼
實驗結論:植物的根( 具有 )吸收水分的作用。
15、在三個密閉的透明玻璃鍾罩內放入一些生物。1號鍾罩內是一盆不缺水的綠葉植物;2號鍾罩內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號鍾罩內是一盆不缺水的綠葉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選一個鍾罩分析鍾罩生物會出現的現象和原因。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
1、蠶的生命是從蠶卵開始的,蠶卵是有生命的。蠶卵是扁圓形的,像芝麻那麼大。蠶卵的顏色變化:淡黃色--玫瑰紅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蠶寶寶的蠶卵顏色是紫黑色的。蠶的生命周期大約為49—56天
2、養蠶竅門四步驟。①移動…②桑葉新鮮…③「房間」清潔…④不噴殺蟲劑
3、為什麼要在蠶窩上扎小孔,灑水?(因為這樣能夠保證蠶窩內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蠶對桑葉的採食量和吸收率。)
4、小蠶愛吃桑葉,桑葉要新鮮並保持乾燥,要保持小蠶「房間」的清潔,把小蠶放在空氣流通的地方。食物、氣溫、有害氣體、疾病等都會影響蠶的生存。蠶的一生總共要蛻5次皮,其中幼蟲期要蛻4次皮。
5、蠶的一生要經歷:蠶卵-蠶-蛹-蠶蛾四個四個不同形態的變化階段。蠶是蠶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蟲,蠶蛾是蠶的成蟲。所以蠶的一生為:卵--幼蟲—蛹—成蟲。然後從卵開始又產生一個新的循環。
6、蠶寶寶的外形特徵:形態是圓筒形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兩側各分布著6隻黑褐色的單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間有1個小孔,為吐絲孔。胸部三對足,能協助口器把持桑葉。腹部五對足,幫助身體運動。後端的背側有一個突起,稱尾角。身體兩側有小黑點是蠶的呼吸器官(氣門),蛻皮之前,蠶不吃食物,頭胸部昂起,不再運動,好像睡著一樣,這樣的現象叫做「眠」
7、蠶到了五齡末期體現出老熟的特徵:先是排出的糞便由硬變軟,由墨綠色變成葉綠色;食慾減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虛,胸部呈透明狀;繼而完全停食,體軀縮短,腹部也趨向透明,蠶體頭胸部昂起,口吐絲縷,左右上下擺動尋找營繭場所。
8、蠶蛹的體形粗短,身體呈紡錘形,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長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對觸角的原始體。胸部長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環節。胸部背面有一盾片,從盾片生出兩對翅。鼓鼓的腹部長有9個環節,從第2個-7個腹節兩側都有發達的氣門。體色呈褐色。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
9、蠶蛹經過10—15天會變成蠶蛾,蠶蛾全身披著白色鱗毛,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著眼睛和1對觸角,口器退化。胸部長著兩對翅和三對足。由於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力,腹部已無腹足,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
6.雌蛾和雄蛾的區別:雌蛾體大,觸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體小,觸角黑色,腹部狹長,翅大,爬行較快,翅振動飛快,腹部後端稍突起,翅稍舉起。
8蠶繭用熱水浸泡,用竹簽把絲頭挑出來,將絲一圈一圈地繞在紙板上,就可以知道絲有多長。在蠶繭內,除蛹外,還有一層蛻掉的皮。養蠶,抽取蠶絲織成絲綢,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發明之一
9、昆蟲的特徵是: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10、有些動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很不相同,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這種變化叫做變態。常見的昆蟲:蜜蜂、螞蟻、蒼蠅、蚊子、蝴蝶、甲蟲、蝗蟲、蟋蟀、螳螂、蜻蜓、蟬、蟑螂等都屬於變態的。青蛙和蟾蜍也屬於變態的。
從卵孵化而來:蚊子、蒼蠅、蝗蟲、魚、青蛙、雞 由母親直接生下來:貓、狗、人、牛、豬
5.動物分類方法2種,一種按變態和不變態分類;另一種按卵生和胎生(由有母親直接生下)分類。自然界中的動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經歷出生、生長發育、繁殖、死亡四個階段。人也要經歷這四個階段,人和動物一樣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形態、變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壽命的長短也不相同。
6、人和其他動物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15歲以下稱為兒童,16歲至35歲稱青年,36歲至60歲稱中年,60歲以上稱老年
2、身體特點:比較自己、爸爸媽媽、爺爺媽奶奶三代人身體變化的主要特點,填寫在下表中:
身體變化的主要特點
自己
爸爸、媽媽
爺爺、奶奶
第三單元 溫度和溫度計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它的單位通常用攝氏度(℃)表示。要比較准確地知道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藉助於溫度計進行測量。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玻璃管內的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來測量溫度的。
2、測量物體溫度時要根據不同測量對象,選擇合適的溫度計。我知道的溫度計有水溫計、室溫計、體溫計、高溫計 、數字溫度計等,一般的室內溫度計量程:—15℃~100℃,測量的最小刻度是1℃。水燒開時的溫度大致是100℃;水結冰時的溫度是 0 ℃。
3、用溫度計前要弄清楚的3個問題:①是什麼溫度計?單位?②每個刻度是多少?③測量的最高、最低溫度是多少?讀數:25攝氏度可以寫成25℃,25℃可以讀為25攝氏度。(零下攝氏度的讀寫:—25℃可以讀為零下25攝氏度)
3. 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每一攝氏度細分成10個小格,所以溫度計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人的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超過這個溫度就是發熱。
4、溫度計越往下數字越大,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下,讀數時要從上往下數,寫溫度時前面加「—」,表示零下。溫度計越往下數字越小,說明是零攝氏度以上,讀數時從下往上數。
5、測量水溫的方法:(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2)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3)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4)在液體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5)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6、跟水相比,冰的特點是有固定形狀,不會流動,堅硬。冰和水都無色、無味、透明、有一定體積。在碎冰里加入較多的食鹽可以製造更低的溫度。
7、對一個物體來說,物體失去熱量,溫度下降;物體獲得熱量,溫度上升。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失去熱量還是獲得熱量。
8、水在自然界有液態、固態、氣態三種存在狀態,水的狀態變化與熱量有關。當環境溫度低於0攝氏度,水的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時,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變成了固體狀態。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當環境溫度高於0攝氏度,冰的溫度升至0攝氏度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攝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氣遇冷會凝結成水。
9、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為玻璃杯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杯壁,凝結成看得見得小水滴。
10、水的三種狀態(液態、固態和氣態)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生了循環運動。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蒸發,由於水蒸氣的微粒太小,我們無法看見。(溫度越高,空氣越乾燥,有風吹時,水蒸發得越快。)。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凝結。冰的溫度上升變成水的過程叫融化。水在自然界有各種形態一雲、霧、雨、露、霜、雪、冰、水蒸氣……即水在自然界同時以存在。
11、雲: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飄浮在高空
露:水蒸氣遇到冷凝結在所接觸的物體上
霧:水蒸氣受冷凝結而成的小水珠,飄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氣在0℃以下受冷變化成的冰晶
12、水在自然界不斷經歷著三種狀態的循環變化,促使水的三態變化的原因是溫度的變化。水的三種狀態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生了循環運動。
第四單元 磁鐵
1、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一般情況下,磁鐵的磁力大小是固定的(比較磁力大小,可以用磁鐵吸引回形針的數量來判斷。)。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條形、U形(蹄形)、環形、圓餅形等),因為它們有不同的用途。磁鐵不能吸引銅、鋁等其他很多金屬。(鈷鎳可以被吸引)
2、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鐵。(鐵質物和其他物品分開,可以採用磁鐵吸鐵質物的方法。)
3、磁鐵磁力兩端強,中間弱,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鐵有兩個磁極。
4、磁鐵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極叫南極,用「S」表示;指北的磁極叫北極,用「N」表示。
5、兩塊磁鐵的磁極相互接近時,有時會往一塊吸,叫相互吸引;有時會往兩邊推,叫相互排斥。(我們稱為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6、兩塊磁鐵吸合在一起,磁力會增大;把相互排斥的兩個磁極結合在一起,磁力會減小。
7、指南針是利用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製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 指南針 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一般的指南針都由磁針和方位盤等組成。2000多年前,我國古人製成了「司南」。
8、用指南針定方向的方法:(1)把指南針盒放平,讓磁針自由轉動。(2)待磁針停止擺動後,轉動指南針盒,使方位盤上標明的南(S),北(N)方向與磁針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對照方位盤確定出各個方向。
9、指南針方位盤上字母的含義是:N—北;S—南;W—西;E—東;NE—東北;SE—東南;SW—西南;NW—西北。
10、做指南針可以用鋼針、鐵釘等物。用磁鐵的磁極在鋼針(或鐵釘)上沿一個方向摩擦,重復做20次—30次。然後要標明南、北極。
11、磁懸浮列車是利用磁鐵同極相斥的磁力懸浮起來的。
部分綜合題:
1、把一隻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個密閉的玻璃罐內,放在陽光下,老鼠會憋死嗎?
不會,因為老鼠會呼出二氧化碳,而綠色植物的葉子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養料,並釋放出氧氣供老鼠呼吸。
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鹽,會有什麼現象發生?
玻璃杯壁上出現一層冰霜。因為冰中放鹽後使冰的溫度降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變成了小冰晶。
3、冰與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它們都是同一種物質,都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體,並且有一定的體積。
不同點:冰有固定的形狀、很冷,不會流動,很堅硬,是固體。
水沒有固定的形狀、較涼、會流動、是液體。水變成冰後體積變大,能浮在水面。
4、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一直流不完,而海洋里的水卻總也不會溢出來,這是為什麼?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會變成大量的水蒸氣蒸發到空中,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這就是雲,雲隨風飄動,當雲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空氣托不住時,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雨或雪,雨水或雪水一部分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有的直接變成水蒸氣蒸發到空中,有的匯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水就是這樣以不同的形態在天空、陸地、海洋之間循環流動的。
5、你是怎樣製作指南針的?
①研究的問題:怎樣製作指南針?
②准備的材料:鋼針、磁鐵、塑料碗、水、吹塑紙、筆
③製作的過程:
⑴用手拿著磁鐵的一端,用磁鐵的磁極在鋼針上沿一個方向摩擦20~30次。
⑵如果鋼針能吸起大頭針,說明鋼針有了磁性。
⑶把磁化的鋼針插在吹塑紙上,放在水中,磁針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在吹塑紙上寫上東、南、西、北
各個方向,這樣指南針就能指示方向了。
6、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門的地方常常裝有「門吸」,「門吸」裡面有什麼?它是根據什麼原理發揮作用的呢?
答:「門吸」里有磁鐵,它是根據「磁鐵隔著一些物體也能吸引鐵」的原理發揮作用的。
7、用懸掛法,描述:用線系住磁鐵中間,把它掛在空中,等靜止下來,指南的一端是南極,指北的一端是北極。
用指南針法,描述:用一塊已知南北極的磁鐵的一個極去靠近這一磁鐵,相吸,磁極相反;相斥,磁極相同。
8、有A、B兩塊大小、形狀相同的物體,已知一塊為磁鐵,一塊為鐵塊。問:只利用這兩物體,判斷磁鐵和鐵塊?
方法:用A去吸B的中間,如果能吸住,A為磁鐵;不能,則A為鐵塊。
H. 三年級下冊科學書五單元看天氣的是什麼
通過學習看天氣理解、掌握
1、依據天氣諺語來預報天氣。
專2、會收集天氣諺語等有關天氣預報的屬資料。
3、知道人們是怎樣預報天氣的,提高學習的興趣。
4、知道科學探究需要眾多的人合作、需要各部門協同作戰才能完成。
5、能列舉天氣變化對動物行為的影響。
6、知道天氣諺語是人們長期觀察天氣現象的經驗總結。
I. 三年級下冊科學書大象出版社電子書
第一單元《植物》核心概念●植物是有生命的物體,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通過有目的的觀察去了解和區別它們。具體概念「我看到了什麼?」●從圖中獲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要對事物有的了解就必須親自去觀察真實的事物。●真正的觀察是有目的地看,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確定觀察的目的和方法有利於觀察到的內容。●樹是一種植物,是有生命的,有許多可觀察的特徵。樹的生長與周圍的動物、植物和環境密切相關。「觀察大樹」●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大樹的形狀、葉子、果實、樹皮等來描述大樹的特點。●畫、拓印、寫觀察記錄是觀察中的有用方法。「各種各樣的葉」●樹的葉是各種各樣的。同一種樹的葉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徵,不同種樹的葉在形狀、大小、顏色等方面各不相同。●比較、分類和測量也是觀察葉子特徵的方法。「一片完整的葉」●一片完整的葉具有共同的構造,包括葉片和葉柄。●植物葉的葉片、葉柄、葉脈、葉緣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各自特點對它們進行描述和區分。第二單元《動物》核心概念●動物是有生命的物體,自然界里的動物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可以從身體構造、運動的方式、食物的種類等方面觀察動物,了解動物的不同特徵。具體概念「尋訪小動物」●自然界里的小動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小動物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在不幹擾的情況下進行實地調查並記錄、使用放大鏡是觀察小動物的好法。「蝸牛」●蝸牛有特殊的身體構造和運動方式,是為了適應周圍的自然環境。●蝸牛對食物有選擇,並採取獨特的吃食方法,以滿足自身的需要。「蝸牛和蝗蟲」●蝸牛和蝗蟲是兩種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特點,觀察不同的動物需要不同的方法。●自然界里有很多動物與蝸牛相似,也有很多動物與蝗蟲相似。「螞蟻」●觀察像螞蟻這種特殊的小動物需要解決用什麼方法去觀察的問題。●螞蟻的身體構造分為頭、胸和腹三部分。與蝸牛相比,螞蟻的身體構造更像蝗蟲。「我的觀察研究」●持續、實地的觀察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很多關於小動物的奧秘。第三單元《我們自己》核心概念●人是有生命的物體,眼、耳、鼻、舌、手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觀察活動。具體概念「觀察身體」●我們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組成,是一架復雜、精巧的機器。●我們身體外部的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到,身體內部的特點可以藉助一些工具觀察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體特徵,我們的身體在不斷地生長變化中。「我的手」●我們的手具有很好的結構,使我們可以做許多事情。●手是我們的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周圍的物體。●我們的每個手指上都有指紋,指紋是各不相同的,指紋是我們每個人的特徵之一。「運用感官」●眼、耳、鼻、舌、手(皮膚)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它們有各自的功能。●綜合運用感官比單一運用感官觀察事物獲得的信息、更准確。●望遠鏡、顯微鏡等觀察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的感官擴大觀察范圍。第四單元《水》核心概念●水是我們身邊常見的重要物質,液體是像水那樣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的一些物體。水還有與其他液體不同的特點。具體概念「一杯水的觀察」●水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的物質。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區分水和其他物質。●像水這樣沒有固定形狀、會流動的物體叫液體。「各種各樣的液體」●液體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是既沒有固定的形狀又能夠流動的物體。「比較水的多少」●比較水的多少先要找到比較的標准,為了確定標准,人們發明了量筒。●同一個問題可以運用多種方法去解決。第五單元《紙》核心概念●紙是一種富含纖維的常見材料,具有特性,可以用來製成許多用品。具體概念「紙的觀察」●紙有許多可觀察的特點,可以供我們描述並與其他材料區別開來。「我來造一張紙」●造紙需要經歷多個過程,製取紙漿是造紙的最主要過程。●造紙術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紙的基本原料是各種富含纖維的材料。「不同用途的紙」●紙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紙在吸水性能、承受拉伸的性能、承受彎曲的性能等方面不同,人們根據不同的用途製造不同的紙。「做一輛紙車」●紙是一種材料,製作物品時要根據需要選擇不同性能的紙。改變紙的形狀可以改變紙的某些性能。第六單元《米飯和澱粉》核心概念●澱粉是米飯的主要成份。用滴加碘酒的方法可以觀察到澱粉的存在。具體概念「米飯的觀察」●稻穀、糙米和粳米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徵和構造,營養價值也不同。●米飯里含有豐富的澱粉,是我們的重要食物。●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是澱粉的特殊性質。「澱粉的蹤跡」●只有足夠量的澱粉遇到碘酒後,我們才能看到藍色。●利用「澱粉遇到碘酒會變成藍色」這一特點,我們可以檢測出哪些食物里含有澱粉。●唾液能讓食物中的澱粉發生變化,使滴入的澱粉不再變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