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數學四年級下教案
四年級下數學教案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第2-5頁)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計數器。
[教學過程]
一、 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麼,由此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二、 小數的意義
1、 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 小組交流
3、 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 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5、 歸納小數的意義
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小數的意義。
三、 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並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麼。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四、 數學游戲: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五、 作業:
第5頁1-4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千 百 十 個 十 百 千
位 位 位 位 • 分 分 分 數位
位 位 位
整數部分 小數點 小數部分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測量活動(第6-7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探索怎樣把幾分米或幾厘米用「米」作單位來表示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3、能用小數表示一個物體的長度、質量等。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尺子。
[教學過程]
一、測量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本班教室內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長度,然後討論這些長度用「米」作單位怎樣表示。在討論把幾分米或幾厘米寫成以米作單位時,可以先寫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數,再寫成小數。當學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後,可進一步問學生如果門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樣用米為單位表示呢?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可以用小數表示測量結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寫第6頁的表格,左邊已經有測量結果,只要把測量結果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右邊要求學生自己選擇物品,先測量它們的長和寬,再寫成以米為單位的小數。
三、試一試:
第1題:將幾克改寫成以千克為單位,其方法是一樣的。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在小組中交流,這樣改寫的原因。
第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結果,如曲別針的長度是2厘米5毫米,再寫成以厘米為單位的小數。
四、作業:
第7頁練一練
[板書設計]
測量活動
填一填中的表格 試一試中的題目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一)(第8-9頁)
[教學目標]
1、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2、在比較小數大小的過程中,發展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會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以及將幾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嘗試比較
創設少年演講比賽的情境,比較兩個同學的得分誰的高一些。
1、 小組討論:9.87和9.90哪個數大,並說明自己是怎樣想的。
2、 匯報:通過全班的討論明確,從數位來考慮,兩個數的整數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個數就大。
二、多個小數按大小順序排列
「張華比李明表現好,但不能得10分」讓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明確張華的分數在9.90和10之間。
讓學生自己確定一個分數,然後將三個人的分數按順序排列。
全班交流、歸納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三、練一練
第1題:先讓學生在直線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從直線圖上很容易看出結果,體會到直線右邊的數一定比左邊的數大。
第4題:這個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位值制的理解。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幾分鍾,再在小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數學游戲:
這個游戲有利於增進學生對小數相對大小的具體感受。不要求學生用小數減法計算出准確結果。
五、作業
練一練 第9頁 2、3
[板書設計]
比大小
教學掛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比大小的方法: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比大小(二)(第10-11頁)
[教學目標]
通過「在方格紙上塗一塗,比較兩個分數大小」的活動,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重、難點]
歸納小數的性質: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教學過程]
一、探索小數的性質
1、塗一塗、比一比
讓學生在第10頁的方格圖上塗出0.2和 0.20,學生初步感受到這兩個小數一樣大。
2、比較、歸納:
讓學生自己在第2題的兩幅圖中塗出相等的兩部分,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在全班交流時,通過多個實例,就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出規律。對於這一規律,只要求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清楚即可。
3、 舉例說明:
讓學生用實際情境說明兩個小數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顯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試一試:
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自己選擇一個小數,再寫出兩個和他相等的小數。通過交流,加深對小數性質的理解。
三、練一練:
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第2題:寫出在指定的兩個數之間的三個不同的小數。這道題的答案可以是多樣的。
第3題:方格里只填一個數字,答案是多樣的,鼓勵學生填出多種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學填出所有答案。
[板書設計]
小數的性質
題1、2的方格圖 練一練中的題目
小數的性質: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一(第12-13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掌握小數數位間的進率。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數位間的進率、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找出小數在直線上的位置,寫出直線上的點所表示的小數,加深學生對小數的理解,體會數與形的結合。
第2題:首先讓學生明確航模比賽時,哪一架飛機模型飛行的時間越長,成績就越好。
第3題:讓學生看清楚是什麼單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先化成十進分數再化成小數,也可以直接化為小數。
第4題: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單位,不容易比較,讓學生先改寫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第5題:答案是多樣的,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
第6題:引導學生觀察前5排數的規律,容易發現每一排的第一個數和最後一個數都是0.1,其他的數是怎樣得到的?
數學游戲:通過組數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各個數位的意義,建立小數數位的概念,鞏固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同時,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將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的加減(第14-15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 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數學問題;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小數的加減法。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歌手大獎賽的情境,提出了「誰表現比較好」的問題。教學時首先幫助學生了解「專業的分」「綜合素質得分」是什麼意思,怎樣判斷誰的表現好呢?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到人們一般是將專業分和綜合素質分加起來進行判斷的。
二、探索計算方法
1、根據題目列式,估算結果。
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後,先估算結果。
2、探索計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豎式計算,並討論「為什麼小數點要對齊」,通過討論使學生體會到只要小數點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就能對齊,然後就和整數加減法的道理一樣了。
3、研究問題2,探索減法的計算方法。
讓學生獨立解決,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法。
三、試一試
第1題:要注意提醒學生把得數末尾的0去掉。
第2題:在列豎式計算時,給被減數小數部分添上兩個0,計算時不容易發生錯誤。
四、練一練:
第2題:先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對所有的學生不必提出統一要求,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學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第3題:讓學生指出錯在哪裡、什麼原因,並進行改正。
第4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體會估算的作用。
[板書設計]
小數的加減
題1:小數加法豎式 題2:小數減法豎式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購物小票(第16-17頁)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 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正確進行小數的加減混合計算,並能選擇簡便的方法進行計算。。
2、能運用小數加減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創設核對購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數加減法混合計算。
1、先讓學生說說小票上每一項表示什麼意思。
2、討論如何核對找回來的錢對不對的問題。
3、列式計算,說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
二、試一試
第1題:引導學生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第2小題:可以引導學生把兩個減數相加,再從被減數中減去,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第2題:先鼓勵學生估算,再精算。在計算兩個麵包多少錢時,由於還沒有學小數乘法,可以用加法計算。
三、練一練
第3題: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在這個三角形中,任意兩條邊的和與第三邊相比誰大。
第4題:可以把圍成圖形的每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有的邊的長度沒有直接給出,可以先把它算出來。
第5題:首先幫助學生看懂題意,然後放手讓學生嘗試,並交流自己的想法。在嘗試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推理,以幫助學生更快地解決問題。
[板書設計]
購物小票
題1: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試一試:小數加減的簡算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練習二(第18-19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2、 通過練習進一步掌握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簡便計算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1題:
計算時可以以「億平方千米」為單位。
第4題:
在比較車身高和車身長時,可以讓學生求出高多少或長多少。在解答第(2)題時,由於兩輛車的前燈道前輪都是0.72米,可以不計算他,只要把後兩個數相加的和進行比較即可。
第6題:
在解答每一個問題時,先讓學生估計,再進行實際計算。
第7題:
要引導學生聯系實際來想問題,雖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來沒有衣架高,但還要考慮到臂長。
第二單元 認識圖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走進鄉村(第20-21頁)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重、難點]
了解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了解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看書地20頁「走進鄉村」的畫面,讓學生從圖畫中找一找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一方面鼓勵學生從生活的空間中「發現」圖形;另一方面為圖形分類做准備。
二、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找出的圖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方法和標准。
3、對找到的四邊形進行分類,並說明分類的標准。
4、分類後,找出同一類圖形的共同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定義。
三、畫一畫:
讓學生在點子圖上畫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三角形。在畫的基礎上,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圖形的特點,體會這些圖形的特徵。
四、填一填:
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
[板書設計]
走進鄉村
圖形的分類: 平行四邊形:
梯形: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實踐活動(第22-23頁)
[教學目標]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及三角形的穩定性,認識這些特徵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硬紙條和圖釘。
[教學過程]
一、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特性。
通過實際操作,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沿兩個對角一拉,就變形了,他具有不穩定性。把三角形的任意兩條邊對拉,圖形不改變形狀,他具有穩定性。
二、生活中的運用
第2題:這是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特性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例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3題: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並解釋為什麼「現在可以坐了」。
三、練一練:
第1題:通過「只剪一刀」的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已學過的圖形之間的聯系。先讓學生親自剪一刀,再說說是怎樣剪的。
第2題:第(1)題,讓學生實際拼一拼,找出更多的拼法。第(2)題,可以讓學生畫直線進行分割,除右邊一個圖形外,其它都可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拼成的。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動手做(第24-2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做」,認識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重、難點]
1、會用三角板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2、在方格紙上能畫出指定邊和這條邊上高的長度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三角板。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動手做:
1、小組活動:把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紙板,做成一張盡可能大的長方形,該怎麼辦?
2、小組展示自己的方法。
3、引導總結:認識到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
明確平行四邊形兩種高的畫法。
二、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
由平行四邊形的高認識梯形和三角形的高。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高是如何得到的。
三、試一試:
第1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高。
第2題:通過圖示,指導學生怎樣用三角板畫高,並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高的過程。
四、練一練:
第1題:使學生體會到邊和高的對應關系,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從對著的邊a的頂點到邊a作垂直線段。
第2題:畫出邊a上的高,就要畫出與邊a相對的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垂直線段。
第3題:藉助方格紙,學生將發現幾個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三角形的大小不同,但從頂點到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一樣長的,所以它們的高相等。
第4題:通過在方格紙上畫指定尺寸的圖形,使學生進一步了解邊和高的相應關系,同時體會到邊和高的長度決定了圖形的大小。
畫圖示讓學生用鉛筆在方格紙上畫,在實踐過程中體會到要先畫指定長度的邊和高,再畫其它的邊。
五、實踐活動:通過用七巧板拼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使學生加深對三種圖形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分類(第27-29頁)
[教學目標]
通過分類活動,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認識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體會每一類三角形的特點。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剪下附頁1中的圖3。
[教學過程]
一、分一分
1、小組活動;把附頁1中的圖3中的三角形進行分類。
2、匯報:分類的標准和方法。可以按角來分,可以按邊來分。
二、按角分類:
1、觀察第一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是銳角三角形。
2、觀察第二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觀察第三類三角形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從而歸納出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
三、按邊分類:
1、觀察這類三角形的邊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引導學生發現每個三角形中都有兩條邊相等,這樣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並介紹各部分的名稱。
2、引導學生發現有的三角形三條邊都相等,這樣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四、練一練:
第1題:讓學生辨認各種三角形。
第2題:通過「猜三角形游戲」讓學生體會到看到一個銳角,不能決定是一個銳角三角形,必須三個角都是銳角才是銳角三角形。
第4題:根據對三角形進行分類的活動,學生得到啟發,把梯形進行分類。
五、實踐活動:
第1題:將長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直角三角形。
第2題:用長方形紙,怎樣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自己動手剪。
第3題:當學生發現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就會推出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相等。
第4題:用正方形的紙,剪成兩個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分類
按角分類: 按邊分類: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的內角和(第30-32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測量、撕拼、折疊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1、 探索和發現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等於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會求出第三個角的度數。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質疑
教材第30頁創設的情境,激發探索的興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問題:怎樣得到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
大多數學生會想到測量角度。
2、小組活動:測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並記錄在第30頁的表格中。
3、匯報測量結果和得到的結論。
發現大小、形狀不同的每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的度數和都接近180º。
4、進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否正好等於180º呢?
小組活動探索方法。
5、得出結論。
三、試一試:
已知三角形的兩個角的度數,運用三角形的三個角的度數和是180º,求出第3個角的度數。
四、練一練
運用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º,判斷題中的三個三角形說的對嗎?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測量三個角的度數求和: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第33-3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算一算等實驗活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 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
2、應用發現的結論,來判斷指定長度的三條線段,能否組成三角形。
[教學准備] 學生、老師准備幾個形狀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出示情境圖,問:從郵局到杏雲村那條路最近?你是怎樣想的?
生:走路線a最近。因為……
師:在生活中人們都願意走近路。在這幅圖中,郵局、清泉村和杏雲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組成一個三角形,從圖中和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同學們都認為路線a最近,路線b加上路線c一定比路線a遠。那麼,是不是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一定比第三邊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組活動:在填一填中畫幾個三角形,量出它們的邊長,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書上有一個範例,可先討論一下,再做。
2、匯報: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練一練:第1題:判斷每一豎行三條線段能否擺成三角形。
第2題:組織學生用小棒擺一擺,並填入表中。
第4題:如果三角形的兩條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8厘米,那麼第三條邊可能是多長?有多個答案,第三邊只要大於3厘米小於13厘米即可。鼓勵學生盡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書設計]
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
填一填: 結論: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學欣賞(第35-36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欣賞圖案,體會圖形排列的規律,感受圖形的美。
2、 會利用基本圖形的平移,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
[教學過程]
一、 圖案欣賞。
1、 欣賞書中提供的圖案和學生自己收集的圖案。
2、 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案的特點。
二、 活動1:
指導學生設計圖案,先製作基本圖形,再把基本圖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圖案,再塗上顏色。
三、 活動2:
先讓學生觀察這些基本圖形是怎樣得到的,然後選擇其中一個設計美麗的花邊。
四、 活動3:
讓學生獨立設計自己喜歡的圖案,再組織全部展覽。
第 課時:
[教學內容] 數圖形中的學問(第37-38頁)
[教學目標]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重、難點]
體會到按一定規律去數,可以做到不重不漏,發展有序思維。
[教學過程]
一、小貓圖案中有幾個三角形。
讓學生自己去數,並說說是按什麼樣的順序數的。
二、數人像圖中的正方形
讓學生嘗試自己數,再小組交流,數的方法。可以先數出小正方形有5個,中正方形有5個,大正方形有1個,共11個。
做試一試:數長方形,如果不算正方形,共有16個長方形。
三、練一練:
第3題:由一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就是中間的1個;由兩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3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2個;由4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6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4個;由9個小平行四邊形組成的有1個;共有16個。
第4題:這是一道思考題,引導學生從有序的數,到找出規律。
四、數學游戲:
有2個圓盤移動3次;有3個圓盤移動7次;有4個圓盤移動15次;有5個圓盤移動31次。
② 2020春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全冊教案及反思
川普通話記錄本事業
③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全冊)(表格式)
④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全套教案,共69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學期整體教學設計
教學總目標:
1. 使學生認識自然數和整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
數級正確地讀、寫含有三級的多位數。
2. 使學生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加法與減法、乘
法與除法之間的關系。
3. 使學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
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整數口算、筆算的熟練程度。
4. 使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
法和減法的筆算和簡單口算。
5. 使學生初步認識簡單的數據整理的方法,以及簡單的統
計圖表;初步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的平均數。
6.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會比較熟練地計
算一般的三步式題,會使用小括弧,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文字題。
7. 使學生會解答一些數量關系稍復雜的兩步計算的應用
題,並會解答一些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的應用題;初步學會檢驗的方法。
8. 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進行愛祖
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和唯物辯證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的主要知識及結構: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整數和整數四則運算,量的計量,小數的意義和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學法及能力培養的主要方向:
1.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 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
3. 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4.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5. 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
6. 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7. 注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學習習
慣。
教學的重點: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是本冊書的一個重點。
第一單元
混合運算和應用題
整體感知
第一單元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混合運算;第二節:應用題;第三節: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
混合運算中的三步試題是在第五、六冊已學過三步試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三步試題,是小括弧內含有兩級運算的三步式題,通過學習,進一步鞏固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三步式題與兩步計算式題間的聯系,強化運算順序,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獨立計算,並逐步提高運算的正確率與運算速度。三步計算文字題是在兩步計算文字題的基礎的擴展,以提高學生理解數學語言並用算式表達的能力和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進一步強化運算順序。計算三步文字題時,要著重從分析文字敘述人手,先確定最後一步是什麼運算,再根據數量關系向前推導,確定出先算什麼,再算什麼,哪一部分在前,哪一部分在後,以及括弧怎樣使用等,直到列出綜合算式。
應用題是本單元的重點,其中兩步計算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與第六冊學習過的連乘和連除應用題有所不同,特點是未知量可以隨兩個量的變化而變化。教學時,要從求未知量與兩個已知量的聯系人手,分析數量關系,得出兩種解題思路,進而列式解答。連乘應用題與連除應用題從解題思路上是互逆的,教學時,應加強兩種類型題的聯系,通過對比練習強化數量關系,並要求會用兩種方法解答,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應用題部分還安排了比較容易解答的三步計算應用題,這是原來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發展。這部分內容離學生生活實際較近,數量關系簡單,學生利用兩步應用題的基礎,通過類推,可以比較容易掌握三步應用題的分析解答方法。教學時,可以從兩步應用題引入教學,讓學生利用兩步計算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來分析主要數量關系,從與兩步應用題的對比中確定運算步驟。應用題教學中,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利用線段圖表示數量關系的能力。同時,教材還介紹了檢驗的方法,應注意培養學生養成檢驗的良好習慣,但檢驗方法只要求學生初
步掌握,不要求寫檢驗過程。數據整理和求平均數是統計的初步知識。教材在以前
⑤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教案附隨筆,後記
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往往由於過於注重教學邏輯和知識的傳授,而導致課堂氣氛壓抑,學生乏味無趣,教學效果低下。要切實上好一節數學課,讓學生聽得有趣、學得輕松,教師在課堂的開頭導入非常重要。如果課堂的開頭導入好了,就能高度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使整個課堂非常的活躍。那麼怎樣導入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
我認為數學課的導入最好是走近小學生的生活,從他們身邊的一些事例出發,或者設置一些題型、或引用一些數字、或改編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然後進行教學,學生易於接受、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整個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
我們的數學源於生活,用於豐富多彩的生活,或許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數學導入方法,有善於設疑者、有喜於歸納者、有慣於直奔主題者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數學
最終還要回歸到生活中去,用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越接近我們的實際生活,學生就越容易接受和理解,當然我們的教學效果就越好,學生也能夠對數學產生更大的樂趣。解決實際問題不再是教師主宰、學生跟著教師走,而應是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語,把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這樣,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隨時調整問題解決的教學過程,設計和組織後續的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數學問題教學改革與創新,提高小學生問題解決的質量,使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
⑥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教案最好到文庫中搜索
一般都會有的。
⑦ 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sort0121/down-27725.html
西師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備課教案(2010年修訂版)
一、四則混合運算
二、乘內除法的關系和運算律
三、確定位置容
四、三角形
五、小數的意義和性質
六、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八、統計
九、總復習
一、四則混合運算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1~2頁例1、例2,課堂活動第1~2題,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過程,理解小括弧在四則混合運算中的作用,能正確進行三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
2感受兩步混合運算和三步混
希望能幫助你
也希望你能採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