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教學案例分析記錄四年級數學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案例分析詳見附件
㈡ 小學四年級數學學科德育滲透案例
新的課程標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標准指導我們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並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些要求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我們教育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所以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除了傳授數學知識,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運算能力以外,同時也要結合數學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智育的目標不僅在於發展和充實智能,而且也在於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質。」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年輕教師在教授三年級數學課程標准實驗教材中「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大西瓜,在母親節的時候,你准備怎樣分這個西瓜呢?」
生1:「母親節到了,我准備把這個西瓜平均分成兩份,給媽媽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為什麼這樣分呢?」教師問。
生1:「我一半,媽媽一半,一樣多,這樣誰也不吃虧。」
生2:「母親節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給媽媽5份,我留3份。」
「你為什麼這樣分呢?」教師微笑地問。
生2:「媽媽很辛苦,在母親節里應該多給她一些。」
「你真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表揚了她。
其他學生紛紛舉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說在母親節應該多給媽媽一些,教師都一一贊揚了他們。
這時,生3舉手回答:「我把這個西瓜全都給媽媽吃。」
師:你真是一名董事的好孩子。媽媽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你做的很對。
如果我們的老師都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我們的學生,在課堂上時時顯出寬容的態度,我相信這比老師單純重說教的「灌輸式德育」要高明。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育人,其次才是育才。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應該滲透在每一堂課中,那麼怎樣在數學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進行思想教育呢?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我覺得數學課堂上的思想教育不能牽強附會,不能生搬硬套,要用得適時適地才能取到應有的效果。教學必然具有教育性,是教學過程的一條基本規律。在具體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從知識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從教師的教學態度、工作作風和思想情感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所謂教書育人,正是這個道理。但是,這種教育必須克服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過分強調教學的思想教育意義,不顧教學內容的具體特點,生拉硬扯地進行空洞的、貼標簽式的思想教育;一是完全忽視教學的教育意義,單純的為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而進行教學,只教書不育人。
品德教育與數學教學,兩者是水乳交融的關系,思想與精神要融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我們的教學中,首先要求我們的教師擁有一雙睿智的眼睛,思維敏捷的應變能力,優良的課堂教育機智。及時捕捉好的素材,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思想教育。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逐步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復性。使思想與精神真正走進學生心田,最終積淀成良好的品質,達到「潤物無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