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

小學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

發布時間:2021-03-13 16:27:28

⑴ 語文說課稿中學情分析,小學三、四年級學生學情分析(身心特點,基礎能力)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勤於動腦,基礎知識掌握比較牢固,有敢於質疑和樂於釋疑的習慣,自主求知的慾望和能力都比較強。但在創新能力、概括、思維方面存在不足,如想像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勢的約束,在感情朗讀的同時不能完全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等。
學情分析

剖析學生習作心理 通曉學生優勢不足

1、從習作心理方面來剖析,小學四年級的兒童是心理健康成長的關鍵時刻,已經具有一定的動手動腦的能力。和低年級學生相比具有比較強的自行探究的能力,學生在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方面都有了較好的提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四年級的小學生對事物依然保持著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他們喜歡在自己的探索中獲取知識,喜歡在玩中學,喜歡在做中學,喜歡在想中學,喜歡在用中學。所以,本單元的作文教學應從學生身邊最為常見但又不為重視的現象入手,培養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去看待周圍的事物,就是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如指導學生到菜市場或商場觀察體驗一次生活,了解以誠待人的內涵,然後寫一篇日記,談談自己的體會等。

2、從習作習慣方面來概括,四年級的小學生對周邊的事物產生著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學習願望,但不能自覺地從生活中進行學習,也不能很好地把語文知識用於生活中。在學習的方式上,存在著單一式的學習,缺乏合作學習的習慣,不能做到與人交流,與人對話。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課文中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可能很感興趣,但很可能忽略對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因此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從而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3、從習作思維的角度來考慮,四年級學生正處在辨證思維萌芽期,學生辨證分析能力不夠完善,概括水平較低。因此,本單元的作文教學,要充分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對事物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練習,自主地述說,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為之一顫,為他們點燃心中的一盞明燈,讓他們學有所獲。

4、從習作技巧方面來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已經知道觀察的重要,已經完成了作文起步練習,能夠獨立地寫一篇小文章。但是寫作技巧尚不成熟,描寫人物的方法,描寫生活細節的技巧等尚不熟練。因此,我們應該結合課文的教學,設計一些小練筆活動。比如觀察一次人物對話,寫一個片段,注意描寫人物說話時的神態變化;再如親身做一件以誠待人的事情,指導學生注意描述生活的細節等等。

5、從習作評價的方面來觀察,四年級的小學生喜歡受到表揚或贊美,喜歡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時是很幼稚的見解。對於一些優秀的作文片段,往往只是知道很好,但不明白為什麼好,好在哪裡。教學中應該抓住作文的亮點,引導學生學會評價。使小學生明白細節描寫的妙處,明白描寫人物的方式方法。

小學三年級學生學期總結100字左右的總結怎麼寫

1、總結學習情況

總結語數英三科的學習整體情況,學習了哪些內容,本學期進行幾次考試,考試成績如何,對自我的學習方法進行敘述,自己是怎樣進行學習的,知識掌握程度如何。

2、分析不足

分析自己在考試過程中出錯的原因,反思自己是否充分吸收知識點,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將如何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 比如:考試中哪些錯誤是因為粗心大意,哪些錯誤是因為記憶模糊,哪些錯誤是因為真的不會,以後要認真審題,解題過程中要細心仔細,解題後一絲不苟檢查等等。

3、接下來的學習計劃

接下來將怎樣語數英三科要進行學習,如何合理分配好學習和娛樂游戲時間,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⑶ 求小學數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於由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能進行一定的抽象思維,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模仿性強,是非觀念淡薄;想像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現性向創造性的想像過渡;集體主義感情有所發展,良好的道德品質正在形成,但極不穩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發,不善於控制,不考慮行為後果,雖已能從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還很薄弱,自覺性、主動性、持久性都較差,遇到困難和挫折,往產生動搖。三年級學生自我意識逐漸發展,逐漸學會道德原則的評價標准,評價能力開始發展起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見解,但不善於全面地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表現。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道德認識水平仍較低,辨別是非的能力也不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五年級學生
一,由於貪玩而影響學習
二,沒有樹立目標,學完一天是一天!就跟和尚每天都打一天鍾一樣
三,跟誰好就跟他玩,可能這孩子學習好,他跟一個聊得來學習卻不好的孩子玩,後來就不知上進了
四,由於劇烈運動導致受傷無法上課
五,性格上對學習的影響,由於同學交往上出現的問題
六,因素很多我就舉了以上這些比較常見的。

⑷ 如何培養小學三年級學生分析問題

新課程標准將解決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並在標准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用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法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刻板地講解例題,學生模仿例題解決問題,這樣不能引導學生主動的、生動活潑地參與,學生只是像機器一樣被動地接受知識,從而使學生喪失了解決問題的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因此,數學教學要有效地創設情境,使課堂「活」起來,使學生成為其學習的善學者,方能有助於學生發現問題,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獲取信息。
創設豐富的情境和寬松的學習氛圍,可以放鬆學生的心情,便於學生自主地進入學習狀態,張揚自己的個性,培養自己的信念,釋放自己的潛能。
我們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譬如:把教學情境圖活化為數學小游戲,數學手工課,多媒體教學,室外課,論證課等等。
①數學游戲。
例如:五年級上冊101頁統計與可能性。
我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游戲情境——擊鼓傳花。就在學生們玩得興高采烈之時我若有所思地提出真實的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哎!為什麼表演節目的男生比女生多呢?很快就會有學生聯系昨天學習過的內容,因為男生多女生少,所以花傳到男生手裡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在老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肯定後及時地進一步設疑——那麼男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老師引導學生從情境中觀察、發現、收集數學信息,並對所有信息進行篩選、提取,發現全班28名男生,女生16名,男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是 ,那麼女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就是 。此時,還可進一步設疑來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如:扎辮子的女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有多大?穿藍衣服的學生表演節目的可能性有多大?甚至讓學生提出問題,再由他點名作答。
這不僅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了學生積極解決問題的習慣。
又如:六年級上冊講位置時,涉及的內容是數對。
我設計了這樣的游戲,我隨機點名,點到的同學站起來。班裡的學生按座位依次來回答站起來學生可以用那個數對來表示。評選出回答的最快最準的同學。接著換游戲規則,班裡的學生依次隨機說一個數對,這個數對表示誰的位置誰就站起來。同樣看誰反映最快。
一節數學課很快就過去了,學生個個顯出意猶未盡的神情,學生在玩中有學,學中有玩。實現了我參與,我學習,我快樂!
②手工課
比如: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
我在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的前一天就留了一個家庭作業觀察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是長方體的?哪些又是正方體的?准備好你所需要的材料,我們課堂上比賽做長方體框架和正方體框架,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第二天學生帶來了他們需要的材料,有鐵絲,有木條,有橡皮泥,有塑料泡沫,有筷子,有積木。學生們以組為單位開始了認真製作,雖然有些同學做得不是很好,但通過做手工學生自主得出了許多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如:做長方體需要三組不同長度的木棍,每組長度相同,借機我們告訴他們這三組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每三條會交與一點,我們告訴他們這點叫頂點等等,這樣得到的知識非常形象。我們的數學涉及到許多幾何知識如:圓,長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等等,都可以用動手操作的方法,把抽象的東西變的直觀一些。
③多媒體教學。
利用多媒體教學,我校的教師個個水平都很高,我校每年也都在組織教學技能大賽,教師們都深刻體會到在多媒體教室授課和在教室授課學生們的反差,明顯多媒體授課學時更投入一些。而且多媒體教學幾乎適合數學教學的每一節課。但多媒體教學,製作課件耗時較多,這是老師們很少使用多媒體教學的主要原因。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改進,如:我發現我校教師製作的課件講求精美,我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只要我們的課件表述完整,清楚就足夠了。不是有句話叫做「簡約才是美」嘛!我們在一隻船小學聽課時,那些老師的課件就很朴實,而且讓我們覺得「簡約但不簡單!」且網上免費課件很多,我們完全可以拿來用嘛!總之,我們應當有效利用多媒體,使課堂教學更鮮活。
④室外課
例如:三年級下冊位置與方向。
我們可以帶學生來到校園,辨別好方向,仔細觀察,看看學校的東南西北方分別有什麼?大門在哪個方向?水房呢?通過觀察提問等方式,學生清楚地了解了校園內各個建築的分布情況,然後畫學校的平面圖,就這樣學生很好地掌握了位置與方向。還有如:設計校園等課都可以在室外上。
平時的授課都是在教室,突然到室外,學生會感到非常新鮮,我們要抓住學生的新鮮感,使我們的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⑤論證課。
比如:六年級下冊圓柱的體積。
我在上這節課時,就採用了論證課。由於我們學過的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都可以用底面積×高來計算,那圓柱的體積是不是也可以用底面積×高來計算呢?學生的回答,有認為可以的,也有認為不可以的,那我就要求學生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為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這時學生顯得無從下手,我就及時的用多媒體演示論證圓的面積公式時我們的做法,來引導學生,要推算圓柱的體積,我們應該先把圓柱轉變成我們學過的形狀。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快速地運用自己手中的學具論證起來。超乎我想像的是所有的組都得到了正確的結論,每個同學道理都講得頭頭是道,而且有好幾個同學表述非常完美。同學們通過論證自己得出了結論。現在有學生還提起這節課說記憶非常深刻。在下課之餘我不失時機地追問,那麼是不是所有立體圖形都可以用底面積×高來計算呢?,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怎樣的可以怎樣的不可以?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共同特點,答案就顯而易見了,明天答對且理由充足的學生我們要頒發智慧星獎。
其實,只要我們大膽創新,我們的數學課一樣會很精彩!有了精彩的課堂還怕會沒有學生的精彩表現嗎?
(二)、重視審題,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要求學生在解決問題之前,千萬不要不加思考地亂列算式。而是首先要認真讀題,找出題中的關鍵的語句,找到解題必要的已知條件和數量關系,弄清題中所給的條件,要解答的問題是什麼?這樣有針對性的對所求問題去展開聯想。例如:王老師買5盒筆,每盒10支,每支8元,一共要多少錢?老師提示性的引導學生,根據問題逆向思考。要想知道這些筆一共需要多少錢?也就是要求總價,要知道總價就得知道數量和單價,已知條件只告訴我們單價是每支8元,不知道數量,但還有兩個已知條件買了5盒每盒10支,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用每盒筆的支數乘盒數。10×5=50(支)就只得先求得到筆的總支數,即數量。然後根據總價=單價×數量算出8×50=400(元)此方法,是由學生讀題後展開聯想,有聯想引發思考,從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技巧。最好教師能用順向思維和逆向思維多種思維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重視審題在列式計算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在列式前我們應該先理清句子的主幹,根據主幹寫出框架,然後把起修飾作用的數字填充進去,我們的數字就完成了。例如:列式計算
25乘4與3.2的和,再減去18,差是多少?
很多學生容易列式為25×4+3.2-18。如果我們先找該題的主幹那准確率至少也會達到95﹪,根據問題差是多少?我們知道最後一步應算減法,所以我們找減或減去,找到了後接著找主幹,什麼減什麼?(和減18)該題的主幹找到了,就可以列出此題的框架了()-18=,接下來我們就該找修飾語了,語文中××的一般作為定語來修飾名詞或代詞,數學中也一樣,該題出現了4與3.2的這時用來修飾和的,他們不能拆開,所以可以先放到括弧里括起來((4+3.2))-18=這時我們發現小括弧裡麵包含了一個小括弧,所以把外面的小括弧變成中括弧[(4+3.2)]-18=最後只剩下25,25怎樣呢?25×,好了填進去[25×(4+3.2)]-18=我們的算式就列好了。最後再檢查一遍就可以了,剛開始做,會覺得很麻煩,但方法熟練了,做起來又快准確率又高。
(三)、分析數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分析能力是解題的基礎能力,分析能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離不開思維能力。從人生理因素來說是有較大差異的,在教育教學中注重過程分析,要在學生已知的基礎上給予提示,讓他們更好的掌握分析、綜合的學習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必備正確條件,正確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同時也就培養了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教學:學校買4個籃球,一共用了100元錢,照這樣計算買8個要多少錢?教師指導分析,要求買8個籃球需要多少錢?題中告訴的條件是否直接用來計算:條件4個籃球,100元錢,與買8個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分析這是一道有關單價、總價、數量的關系題型,第一步單價可以從買4個用去100元錢的一句中計算出單價(100÷4=25元),第二步求總價:根據公式總價=單價×數量可以算出(25×8=200元)當然,也可以用第二種方法,8÷4=2,8個籃球是4個的2倍,那麼價格也應該是100元的2倍。所以買8個籃球要100×2=200元。
(四)、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
有的同學在學習中過於重視對知識個體的孤立、機械性記憶和理解,就事論事,割裂了知識點間的聯系和對知識點之間關系的融合性理解與應用,窒息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代學習十分重視學習的遷移問題,要求學習的目標是學生形成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和方法,甚至有人提出「為遷移而學習」的口號。現在的各級考試特別重視對學生學習素質的考查,其中學生遷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是學習素質的核心。但在實際操作和運用過程中,卻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能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在新的問題和情境面前往往表現出手足無措,或是對知識點的生搬硬套,或是東拼西湊、胡亂編造,直接影響了解題的效果。這要求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要重視對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培養知識遷移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是對知識進行變式訓練,然後歸納,分類,總結。
例如:在學分數乘除法的解決問題時我出了這樣一道題
我們班有男生24人,女生是男生的 ,女生有多少人?
24×
如果已知條件不變,問全班有多少人呢?
如果第一個已知條件變成我們班有女生24 ,其他條件和問題不變呢?
如果改成我們班有男生24人,女生比男生的 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還可以怎麼改?
做完後,根據演算法我們對這些題進行分類,學生很快把他們歸為兩類,並總結出每一類的計算方法。在每一類里又找出每一題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其實,有關知識的遷移,我不只是在習題中才應用,在新授知識中就已經應用了。例如:三年級下冊要求學生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但當我們講授完,學生掌握演算法後,我們是不是應該追加一句「三位數乘兩位數這樣計算,那麼四位數乘三位數呢?三位數乘三位數呢?」此時,教師出兩道題讓學生嘗試計算「老師看看誰最聰明?」這時,那你會驚奇地發現會做的學生有如此多。
知識之間都是有聯系的,我們在平時授課中時時注意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越來越靈活,我們上起課來也越來越輕松,上新課就好似復習舊知識一般。
此外,我們在做英才教程或其他習題時,會發現一些超出學生應有的認知結構的習題,即超范圍的題。大多數老師選擇放棄不講不做。而我是逢題必講。如果老師們認真觀察會發現這些題雖然超范圍了,但利用我們以前的知識只要稍加遷移,也能迎刃而解。
(五)、開放練習,誘發學生思維發展。
問題解決的技能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來形成,在教學課本的習題中,大多數是條件具備,結論確定,形式嚴格的封閉型習題,基本上是為學生鞏固知識,引起認識結構同化而設計的,容易使學生產生死記硬背的傾向,如果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設計一些開放習題,將有利於發揮學生潛能,開放習題包括條件開放(條件不足或多餘)、結論開放(結論不一),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促進練習形式由封閉走向開放。
例如,教學百分數知識後,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某班48名同學到公園參觀,售票處寫著:每人5元,50元以上八折優惠,他們怎樣買才合算?學生經過認真思考,計算後得出如下幾種購票方法:
1、全部買5元一張:共需付5×48=240(元)
2、多買2張:5×80%×50=200(元)
3、多買2張按八折賣:5×80%×50-2×5×80%=192(元)
4、多買2張按原價賣:5×80%×50-2×5=190(元)
第四種花錢最小,但屬投機行為,不可採用。這種開放的習題,讓學生在設想問題、解決問題甚至在出差錯過程中鍛煉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六)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讓語言助有效學習一臂之力!

思維能力是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核心,數學語言與數學思維有著密切關系:數學語言既是數學思維的載體,又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它既是表達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一個學生數學語言的發展與數學思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為前提的,它也是提高數學課堂有效性的保證。然而在數學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在數學課上常出現不能用語言清晰表達思維過程,有些題會做,但不會說理等情況,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語言不足暴露的往往是思維上的問題。只有當學生能用准確、清楚、簡煉的語言將有關概念表述正確,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維過程的正確,才能說明他理解了所學的知識。因此,在一定意義上講:「說題」比「做題」更難,也更重要。我們要發展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讓語言助有效學習一臂之力!

(七)、學會「投機取巧」,尋求巧妙解題的捷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投機取巧」在現代漢語中這樣解釋:利用時機和巧妙手段謀取個人私利,也指不願下苦功夫,憑小聰明僥幸取得成功。這是個貶義詞,形容為了個人私利,耍小聰明的人。但在本人數學教學這幾年中發現,有時在思考數學問題時,我們不妨來點「投機取巧」,用自己的小聰明,尋求巧妙解題的捷徑,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一年級上冊總復習中,有這樣一道題:
從左數起, 是第( )個珠子,把第14個珠子塗上顏色。
在做第一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是 用一個一個數的方法來數出它是第18顆。但我並不滿足於此,而是再次啟發「是否還有其他的數法」。這時有些學生會去思考用「2個2個數或5個5個數,或是先數10個,再數8個,然後相加」的方法。在做第二小題時,大部分學生都是仍從左1個1個開始數,數到第14個。這時我又不局限於此,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動腦「是否還有更快更好的方法」。這時有學生提出可以從右開始,倒著數18、17、16、15、14。甚至還有人說用18—4=14的方法,18倒著數4格,第4個就是要塗顏色的那個。
又例如這樣的題目: - = + =其特點是分子是1,分母相鄰,計算時只需分母相乘做分母,加法是分母相加做分子,減法是分母相減做分子。
再例如:甲數比乙數多 ,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我們的解法是把乙數看做單位「1」,即看成1份,那麼甲數就有1+ = 份,乙數比甲數少幾分之幾,就要用他們的差值處以甲數,即 ÷ =
這類題是教學難點,有近一半的學生不會,不理解。這時,我們就可以採用「投機取巧」法,分子不變做分子,分子和分母相加做分母。即 = 。
除了變式練習,開放練習外,我們還可採用類比練習等多種練習方式,這不僅增加了我們的練習趣味,而且更好地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解決問題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對例題的引申,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興趣,對問題逐步領會和消化。在長期的思維訓練過程中增長學生的智慧,提高能力,正確指導他們利用已有的知識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從不同角度對問題加以思考,正確運用思維方法,聯系實際分析問題。進一步突破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效果,把學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就一定能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⑸ 說課的「說學生」中,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學情分析」要怎麼說

不一樣,試講就是和平常上課的程序一樣,從復習導入開始,唯一問題就是沒學生配合。而說課是說你怎樣上這節課,你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教學重難點等等、教學過程是那幾個步驟,共七方面。

⑹ 班主任怎樣對小學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

(一)原因分析
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受許多非智力因素的影響,諸如人的個性特徵、情緒特徵、意志品質等。在影響小學生學習成績的諸多非智力因素中,毅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非智力因素對小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
在對學習成績發生影響的非智力因素中,缺乏毅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也可以說是一個開端環節。
首先,缺乏毅力的學生往往不能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在學習順利時,能夠堅持學習的時間也比別人短;若遇學習不順利,則會乾脆放棄學習。所以,缺乏毅力直接導致學習成績差。
其次,缺乏毅力還會通過知行脫節和低自尊等環節間接導致小學生學習成績差。缺乏毅力的學生有時會知行脫節。一方面,他們並不是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能夠堅持學習,產生知行脫節現象。知行脫節和低自尊往往互為因果關系。一方面,低自尊的學生因為缺乏自信,每當遇到困難時很容易放棄,從而導致知行脫節;另一方面,知行脫節所產生的結果會使行為與認知偏離更遠,從而更覺得自己不行,導致自尊更低。低自尊的學生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即使努力也沒用,因此,學習成績比較差,尤其在遇到困難時會更差。
低自尊的學生一般都是自卑感比較重的學生,他們往往由於非常敏感而導致對行為矯枉過正。例如:老師批評了兩句就不去學校了;考試成績不好就故意搗亂;為自己的下一次成績不好做鋪墊、准備借口,等等。這種矯枉過正的反應會進一步加速知行脫節現象,因為這些學生其實知道他們這樣做是不好的。這些學生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很追求虛榮,他們的許多行為表現都是虛榮心驅使的結果。
這些低自尊的學生往往也表現為缺乏競爭意識,對什麼都滿不在乎。
從上述非智力因素影響的循環關系圖來看,非智力因素對小學生智力的影響並非一二個因素孤立作用的結果,而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從非智力因素入手去糾正小學生的學習問題,並提高其學習成績並非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如果再加上智力因素、家庭和社會等因素,情況就更加復雜了。
(二)對策指導
一般來說,對付那些缺乏毅力的學生,行為論的強化說比較有效。因為這些學生只是缺乏毅力,並非不明事理。具體做法是,一旦發現學生能夠堅持學習一段時間,及時給予強化(表揚或其他),使這種行為繼續下去:學習強化(表揚或其他)再學習。
強化的方法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參照獎勵的使用策略中提到的固定率策略或變化率策略。另外,也可根據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原理,通過在無條件刺激物和中性刺激物之間建立聯系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毅力。具體做法如下:
如上所述,教師可以通過在學生學習和獎勵之間建立聯系的方式增強其學習毅力。獎勵的使用可參照前面有關獎勵的使用策略。
自尊作為心理健康的中心環節,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當然,低自尊的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這里既有個性方面的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但多數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提高小學生自尊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了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然後才能針對其原因,制定具體措施。一般來說,小學生的低自尊和學習成績差是互為因果關系的,當然,小學生的低自尊也與其他因素有關。有的小學生由於認為自己的某方面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如因為在課堂回答問題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等。由於低自尊的形成往往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使用認知的方法提高其自尊更有效。採用認知方法提高自尊的基本原理是:認知改變行為,不健康的行為是人們的認知活動作用的結果。教師的作用是:通過改變小學生對自己的認識,提高其自尊。教師首先應當從小學生的問題入手幫助其端正對自己的看法;如果小學生對自己的看法並沒有錯誤,教師則應進一步從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入手,幫助其看淡眼前的利害得失,教其從長遠著想,著重考慮人生的大方向、大目標等。低自尊有時還會導致小學生缺乏競爭意識,看似對什麼都滿不在乎,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他們只是通過這種方式掩蓋他們不敢與別人競爭的虛榮心理。這些學生的最大障礙或最大問題是:他們把眼前的虛榮看得高於一切,有時會為了滿足眼前的一點小小虛榮而不計後果。教師對待這些學生應採取的態度是:盡可能淡化其自身的種種缺點,但是,通過舉出別人的類似做法說明其利害。總之,在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前,盡量不要傷及其「自尊」。有些低自尊與較為憂郁的個性特徵有關,對於這些學生,一般的認知方法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必要時需要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的幫助。
隨著學習更有毅力,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提高,其知行脫節行為和過於敏感性會自然扭轉,反過來促進學習成績的進一步提高。
雖然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及其他因素在決定小學生的學習成績中不可分,以上部分還是分別對它們作了介紹。但是,教師在考慮這些因素時應放在一個總體框架下進行。
是這玩意嗎?

⑺ 三年級學生特點分析及已有知識

一二年級語文比較簡單,以字詞學習為主。三年級語文課文的篇幅明顯增長,閱讀理解難度加大,重要詞彙越來越多,情節內容也更為復雜。同時,對孩子課外閱讀的篇目要求增幅很大。三年級習作是學習重難點。作文——從一二年級的寫幾句話突然變成要寫完整的一篇文章,而字數要求也更為嚴格。
2、小學三年級以前,數學只需要記憶力就可以了,記住一些計算規則就搞掂了;到了小學三年級以後,光有記憶力就不行了,還要邏輯能力,這時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小朋友就掉隊了。
3、英語方面,單純的詞彙聽說上升到背默,確保充足的語言輸入是這一時期學生英語學習的重點。簡單的句型上升到語法,簡單的小對話上升到篇章。除了口語測試,還加入筆試檢測,內容分為聽力和筆試兩部分。
在三年級這個黃金期,父母是否能及時察覺孩子遇到的問題並給予指導和幫助,直接決定著孩子的後面的成績,下面我們來談談孩子遇到的學習問題和對策。

問題1不愛學
三年級的孩子,知識難度和廣度都增加了,作業明顯更難更多,孩子娛樂的時間也被壓縮了不少。長時間的學習使得孩子一提學習就說好累,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做作業時「偷工減料」或拖拖拉拉;做題目時粗心大意,字跡潦草,敷衍了事。

對策:
1.制定目標
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明學習是每個學生應盡的職責,跟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討論總結學習情況,是否達成了目標。及時跟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2.賞罰分明
孩子若能達成目標,父母應如承諾給孩子以獎勵,可以是口頭的獎勵,或者是自由時間的獎勵;當孩子拖拖拉拉,表現糟糕時,父母也要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不認真完成的作業拒不「收貨」,讓孩子以更認真更嚴肅的態度來對待。
需要提醒的是:目標的制定一定要基於孩子現有的學習水平,目標達成後可再制定新的目標,讓孩子在一個接一個的目標達成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為孩子找一個好老師
很多家長跟我們交流的時候會說,孩子喜歡的老師說一句話,勝過家長說一百句話。師傅領進門,在學習關鍵期,為孩子找一個能激發他學習興趣的老師至關重要。

閱讀全文

與小學三年級學生情況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