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數學小論文範文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
「105、203房間、2003年」中,雖都有0的出現,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卻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數的空位,不可刪去。203房間中的0是分隔「樓(2)」與「房門號(3)」的(即表示二樓八號房),可刪去。0還表示……
愛因斯坦曾說:「要探究一個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宏觀上看來,我始終認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數字,不如先了解0這個「不存在」的數,不至於成為愛因斯坦說的「荒唐」的人。作為一個中學生,我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對0的認識還不夠透徹,今後望(包括行動)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發現「我的新大陸」。
Ⅱ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論文可以寫什麼 怎麼寫
數的由來和發展
人類是動物進化的產物,最初也完全沒有數量的概念。但人類發達的大腦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已經達到更加理性和抽象的地步。這樣,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由於記事和分配生活用品等方面的需要,才逐漸產生了數的概念。比如捕獲了一頭野獸,就用1塊石子代表。捕獲了3頭,就放3塊石子。"結繩記事"也是地球上許多相隔很近的古代人類共同做過的事。我國古書《易經》中有"結繩而治"的記載。傳說古代波斯王打仗時也常用繩子打結來計算天數。用利器在樹皮上或獸皮上刻痕,或用小棍擺在地上計數也都是古人常用的辦法。這些辦法用得多了,就逐漸形成數的概念和記數的符號。
古羅馬的數字相當進步,現在許多老式掛鍾上還常常使用。實際上,羅馬數字的符號一共只有7個:I(代表1)、V(代表5)、X(代表10)、L(代表50)、C(代表100)、D(代表500)、M(代表1,000)。這7個符號位置上不論怎樣變化,它所代表的數字都是不變的。它們按照下列規律組合起來,就能表示任何數:
1.重復次數:一個羅馬數字元號重復幾次,就表示這個數的幾倍。如:"III"表示"3";"XXX"表示"30"。
2.右加左減: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右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加小數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個代表大數字的符號左邊附一個代表小數字的符號,就表示大數字減去小數字的數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
3.上加橫線:在羅馬數字上加一橫線,表示這個數字的一千倍。如:"XV"表示 "15,000","CLXV"表示"165,000"。
現在世界通用的數碼1、2、3、4、5、6、7、8、9、0,人們稱之為阿拉伯數字。實際上它們是古代印度人最早使用的。後來阿拉伯人把古希臘的數學融進了自己的數學中去,又把這一簡便易寫的十進制位值記數法傳遍了歐洲,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阿拉伯數字。
隨著生產、生活的需要,人們發現,僅僅能表示自然數是遠遠不行的。如果分配獵獲物時,5個人分4件東西,每個人人該得多少呢?於是分數就產生了。中國對分數的研究比歐洲早1400多年!自然數、分數和零,通稱為算術數。自然數也稱為正整數。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又發現很多數量具有相反的意義,比如增加和減少、前進和後退、上升和下降、向東和向西。為了表示這樣的量,又產生了負數。正整數、負整數和零,統稱為整數。如果再加上正分數和負分數,就統稱為有理數。有了這些數字表示法,人們計算起來感到方便多了。贊同15
Ⅲ 小學五年級數學實踐小論文
那是星期六的一天下午,我嚷著要吃西瓜,媽媽爽快地答應了。於是我和奶奶就去買西瓜。
走進菜市場,我一眼就瞅住了一個西瓜堆兒。這里的西瓜是紅瓤的,又大又圓,看著就讓人垂涎三尺。奶奶說:「給我挑個熟的!」那個小販在西瓜上敲了敲,說:「包熟!」於是放在電子秤上說:「一斤十塊半,3.6斤,17元8角。」奶奶說:「什麼?17元8角,這么貴?不買了不買了!」小販急了,說:「別,別,別,你去其它地方買就不貴嗎?我這兒可是全市最便宜的了,我這兒一斤十塊半,人家一斤半十五塊五了!」奶奶數學本來就不好,被小販這么一說便糊塗了,我當時也在想:一斤十塊半,也就是1斤10.5元,單價是:10.5÷1=10.5元,而一斤半十五塊五,也就是1.5斤15.5元,它的單價是:15.5÷1.5,我沒細算,想想可能應該比10.5多,但是卻犯了個致命的錯誤。
算錯就會犯錯,我向奶奶使了個眼色,示意讓她買,於是奶奶說:「價格能少一點嗎?」「不能、不能,本能就比人家便宜,再少,我就虧大了,乾脆別賣了。」看著小販的「真誠」的態度,奶奶於是付了錢,拎著裝好西瓜的袋子就走了。
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給媽媽。媽媽聽了之後又問了一遍價錢。我說:「小販說他這兒一斤十塊半,別人那一斤半十五塊五。」媽媽哭笑不得,問:「你怎麼知道別人那兒貴呢?你再好好的算算」。「因為這兒是10.5÷1=10.5,而別人那兒是15.5÷1.5,反正他這兒便宜」我理直氣壯。媽媽說:「你呀,太馬虎了,15.5÷1.5=10.333……,誰便宜呀!」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運用十分廣泛,學好數學十分重要,另外還要記住:「不要利用數學騙人,也不能不懂數學而被人騙!」
Ⅳ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的數學小論文
「十一」期間,許多商場都在打折,趁著這個好時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萬霖」商場。
在二樓,我們看中了一套西服,它的標價是五百二十元,售貨員說:「現在正趕上『十一』,您可以選擇打八折或者滿二百返一百六十,兩種都差不多。」
真的差不多嗎?我腦子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如果選擇打八折,那麼就要花520×0.8=416(元)。而要是滿兩百返一百六十呢。我們要先付520元,之後會拿到160×2=320(元)的返券,那我們實際就花了520-320=200(元)。416和200比起來,當然第二種比較好。
可是拿到返券之後呢?再買320元的東西又可以返160元,而這160元的返券離200元只差200-160=40(元),你要是填上這40元買東西,就又可以返160元。你難道不心動嗎?可如果真這樣做,你就掉入一個無底洞,花200返160,花200返160……你永遠也花不完剩下的錢。
商家為了賺錢可真是「費盡心機」啊!
Ⅳ 一篇小學五年級的數學小論文,急呀!!
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BR>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大家一定從小就開始奇怪了,0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關於0的起源,有以下幾種觀點。①、古巴比倫的0的符號是用空位來表示的,例如要表示一百零一,古巴比倫寫作1。1②、在古印度數學中,發現0的最早記載是公元876年,歐洲許多數學家都同意這一觀點。公元6世紀,印度人就開始用「?」,後來變成了一個圓圈。到了公元九世紀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③、0的故鄉在中國。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0的記載,只不過當時0的意思是「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在我國遠古時代的結繩記數法中,0是在對「有」的否定中出現的,意思是「沒有」。總之,有關0的起源還沒有一個定論。 但是無論如何,0自從一出現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它廣泛應用於社會的各個領域。 在課堂上,常聽老師說,0就是沒有的意思,你有0元錢,就代表沒有錢;你有0支筆,就代表你沒有筆。在這樣的情況下,溫度表上的0度就代表著沒有溫度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就是0度。 想一想我們四年級學的素數與合數吧!老師是這樣解釋的「自然數可以分成3類:1、素數與合數,一個自然數只有一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數是素數,因數大於3個就是合數,1單獨為一種。」那0也是自然數,它是最小的自然數,0到底是質數還是合數呢?這個誰也說不清楚。 我還有一個關於0的問題,自然數也可以分成奇數與偶數,能被2整除的數就是合數,反之就是奇數。0是奇數還是偶數呢?看上去像偶數,但又說不準,到底是什麼數誰也不清楚。 0還有許多奇妙有趣的事就在我們身邊呢,大家一起來發現吧!
麻煩採納,謝謝!
Ⅵ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認識了小學五年級勾股定理知識和勾股定理知識的常見運用,想必很多同學會去深入學習。本站用戶整理了五年級數學小論文:勾股定理,歡迎閱讀。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勾股定理
1、證明一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用於直角三角形中的相關計算
3、有利於你記住餘弦定理,它是餘弦定理的一種特殊情況。中國最早的一部數學著作—— 周髀算經 的開頭,記載著一段周公向商高請教數學知識的對話:
周公問:「我聽說您對數學非常精通,我想請教一下:天沒有梯子可以上去,地也沒法用尺子去一段一段丈量,那麼怎樣才能得到關於天地得到數據呢?」
商高回答說:「數的產生來源於對方和圓這些形體餓認識。其中有一條原理:當直角三角形『矩』得到的一條直角邊『勾』等於3,另一條直角邊『股』等於4的時候,那麼它的斜邊『弦』就必定是5。這個原理是大禹在治水的時候就總結出來的呵。」
從上面所引的這段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古代的人民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已經發現並應用勾股定理這一重要懂得數學原理了。稍懂平面幾何餓讀者都知道,所謂勾股定理,就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兩條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用勾(a)和股(b)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得到兩條直角邊,用弦(c)來表示斜邊,則可得:
勾2+股2=弦2
亦即:
a2+b2=c2
勾股定理在西方被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相傳是古希臘數學家兼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於公元前550年首先發現的。其實,我國古代得到人民對這一數學定理的發現和應用,遠比畢達哥拉斯早得多。如果說大禹治水因年代久遠而無法確切考證的話,那麼周公與商高的對話則可以確定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西周時期,比畢達哥拉斯要早了五百多年。其中所說的勾3股4弦5,正是勾股定理的一個應用特例(32+42=52)。所以現在數學界把它稱為勾股定理,應該是非常恰當的。
在稍後一點的 九章算術一書 中,勾股定理得到了更加規范的一般性表達。書中的 勾股章 說;「把勾和股分別自乘,然後把它們的積加起來,再進行開方,便可以得到弦。」把這段話列成算式,即為:
弦=(勾2+股2)(1/2)
即:
c=(a2+b2)(1/2)
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a,b,斜邊為c,那麼a^平方+b^平方=c^平方;即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於斜邊的平方。
如果三角形的三條邊a,b,c滿足a^2+b^2=c^2,如:一條直角邊是3,一條直角邊是四,斜邊就是33+4。
Ⅶ 小學500字數學小論文
從一年級開始接觸數學;從一個什麼也不懂的孩子時開始接觸數學;從1+1=2、1+2=3…… 開始學習數學,直至今天還在學習數學。學數學不是一兩天的事,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你會不知不覺的發現學數學的樂趣,數學的奧妙,你也會發現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其實,數學就產生在生活中。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加減法,修房造屋要畫圖紙.......
同學們,你們肯定知道商人們批發商品吧,而且,商人們為了賺錢,會不停地把商品賣出買進,這樣就能獲得更多利潤了。
一次,我和爸爸在文具店買東西,爸爸拿起一個7元的筆盒對我說:「如果一個商人買了50個這種筆盒,以每個8元賣給文具批發商,又以每隻9元收購回來,再以每隻10元賣出去,那麼他是虧了還是賺了?」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這么簡單的題還想考我!他肯定是賺了,而且是賺了一大筆錢呢!」
「那他到底賺了多少利潤?」爸爸追問道。
我毫不猶豫地說:「他一個筆盒以7元買進,8元賣出,9元買進,10元賣出,一共可得利潤(8+10)—(7+9)=2(元)。就是說一個筆盒就可以賺得2元,50個筆盒按這種方式買進賣出,共得利潤100元。他是個很精明的商人。」
「不錯!」爸爸微笑著說。「也可以這樣算:買進時用了(7+9)×50=800(元)。賣出時得了(8+10)×50=900(元)。則這個商人賺了900—800=100(元)。」不過,爸爸話鋒一轉,「你知道為什麼要問你一個這么簡單的問題嗎?」
「不知道。」我搖搖頭,驚奇地說。
「一般來說,計算一道題有很多種方法。只要思考方式和推理過程是對的,結果就是一樣的。計算和預測利潤或損失就是用賣出商品得到的錢減去買入花的錢,結果是正數,就是賺了;結果是負數,就是虧了。就像剛才那個筆盒,如果商人用7元買走筆盒,用6元賣給另一個人,他就虧了1元。而商人用8元賣給另一個人後,他就賺了1元。」
「這就是說,生活中數學的影子無處不在,在商場里、交易所里都要廣泛運用到數學。」我恍然大悟。
在六年的小學生涯里我學到了許多許多,及將需要我探討是初中、高中、大學……的知識,我一定要努力學習!
Ⅷ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Ⅸ 小學五年級數學小論文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這個???????????
人民幣中的數學問題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麼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麼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麼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只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干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凌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只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還是這個???????????
Ⅹ 數學小論文小學五年級的!!~
專題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現象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重復出現。如:人調查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一個星期有七天等。像這樣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問題,我們稱為簡單周期問題。這類問題一般要利用余數的知識來解決。
在研究這些簡單周期問題時,我們首先要仔細審題,判斷其不斷重復出現的規律,也就是找出循環的固定數,如果正好有個整數周期,結果為周期里的最後一個;如果不是從第一個開始循環,利用除法算式求出余數,最後根據余數的大小得出正確的結果。
練習題:
1、2003年3月19日是星期三,問8月1日是星期幾?
2、1989年12月5日是星期二,那麼再過10年的12月5日是星期幾?
3、1996年8月1日是星期四,問1996年的元旦是星期幾?
4、如果公元3年是豬年,那麼公元2000年是什麼年?
5、如果公元2001年是蛇年,那麼公元2年是什麼年?
6、如果公元6年是虎年,那麼公元21世紀的第一個虎年是哪一年?
7、有一列數,1、4、2、8、5、7、1、4、2、8、5、7 ……第58個數是多少?這58個數相加的和是多少?
8、有一列數,5、6、2、4、5、6、2、4 ……第128個數是多少?這128個數相加的和是多少?
9、
A B C A B C A B C A B ……
萬 事 如 意 萬 事 如 意 萬 事 如 ……
上表中每一列兩個符號組成一組,如第一組「A萬」,第二組「B事」……問第二十組是什麼?
10、課外活動上,有4個同學在進行報數游戲,他們圍成一圈,甲報「1」、乙報「2」、丙報「3」、丁報「4」,每人報的數總比前一個人多1,問45是誰報的?
11、小紅買了一本童話書,每兩頁之間有3頁插圖,也就是說3頁前後各有1頁文字,如果這本書有128頁,而第一頁是文字,這本書共有插圖多少頁?
12、校門口擺了一排花,每兩排菊花之間擺了3盆月季花。共擺了112盆花,如果第一盆是菊花,那麼共擺了多少盆月季花?
13、同學們做早操,36個同學排成一列,每兩個女生中間是兩個男生,如果第一個是女生,這列隊伍共有多少男生?
14、一個圓形花圃周圍長30米,沿周圍每隔3米插一面紅旗,每兩面紅旗之間插兩面黃旗。花圃周圍共插了多少面黃旗?
15、河岸上種了1000棵樹,第一棵是蟠桃,再後面兩棵是水蜜桃,再後面三棵是大青桃。接下來總是一棵蟠桃,兩棵水蜜桃,三棵大青桃這樣種下去。問第100棵是什麼桃樹?三種樹各有多少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