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四年級科學下冊視頻講解
這個你可以在其他的視頻網站去搜索一下,看有沒有相關的視頻,因為這里沒有相關的視頻。視頻網站有慕課或者是網易雲課堂,或者直接在網路上搜索。也可以咨詢自己的老師。
② 有哪些關於科學的視頻,可以在四年級的科學課上播放的
宇宙與人,記錄片,就算不能放推薦給你看也挺好的。
③ 什麼是靜電現象四年級科學
任何兩個不同材質的物體只要接觸後分離就能產生靜電。
④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一課教學如何突破不一樣的電荷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是四年級科學第一課,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有: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靜電現象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梳頭發的時候,脫毛衣的時候,閃電的時候,手觸摸靜電球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自己說說,老師再來總結,通過圖片的形式加深學生的理解。
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為什麼會出現靜電現象?對於這個問題,學生很難一下子就答上來。但是他們還是會想知道原因,先讓他們自己看課本P3上面的內容,看能不能有所發現。
這節課中,我發現可以在每學過一個的小的知識以後,讓學生通過所學來解釋一下原因。比如說:
1.在學習了,電荷有正電荷和負電荷,人體和很多物體中都有電荷,為什麼會感覺不到電?學生一邊思考,可以一邊提示:注意電荷是分為正電荷和負電荷的。
2.在學習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後。思考一下,前面我們已經知道,用梳子梳過頭發以後,為什麼頭發會飄起來?為什麼梳子和頭發會相互吸引?那麼一段時間以後,頭發還會飄起來嗎?梳子和頭發還會相互吸引嗎?回答完一個問題以後,在進一步問另一個問題。
⑤ 有沒有適合小學生看的科學學科相關的視頻
《走近科學》、《藍色星球》
⑥ 四年級——科學——電的知識
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字匯》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為電」。在古籍論衡(Lun Heng,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
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 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
近代探索
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認為電是一種沒有重量的流體,存在於所有物體中。當物體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電就稱為帶正電;若少於正常份量,就被稱為帶負電,所謂「放電」就是正電流向負電的過程(人為規定的),這個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但是正電、負電兩種名稱則被保留下來。此時期有關「電」的觀念是物質上的主張。
富蘭克林做了多次實驗,並首次提出了電流的概念,1752年,他在一個風箏實驗中,將繫上鑰匙的風箏用金屬線放到雲層中,被雨淋濕的金屬線將空中的閃電引到手指與鑰匙之間,證明了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回事。
從物質到電場
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里(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 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
在1800年,義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 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
電場與磁場
1865年、蘇格蘭的馬克斯威爾(J. C. Maxwell)提出電磁場理論的數學式,這理論提供了位移電流的觀念,磁場的變化能產生電場,而電場的變化能產生磁場。馬克斯威爾預測了電磁波輻射的傳播存在,而在1887年德國赫茲(H.Hertz)展示出這樣的電磁波。結果馬克斯威爾將電學與磁學統合成一種理論,同時亦證明光是電磁波的一種。
馬克斯威爾電磁理論的發展也針對微觀方面的現象做出解釋,並指出電荷的分裂性而非連續性的存在,1895年洛倫茲(H.A.Lorentz)假設這些分裂性的電荷是電子(electron),而電子的作用就依馬克斯威爾電磁方程式的電磁場來決定。1897年英國湯姆生(J.J.Thomson)證實這些電子的電性是帶負電性。而1898年由偉恩(W.Wien)在觀察陽極射線的偏轉中發現帶正電粒子的存在。
電對人類生活的重大影響
電的發現和應用極大的節省了人類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使人類的力量長上了翅膀,使人類的信息觸角不斷延伸。電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有兩方面:能量的獲取轉化和傳輸,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放電,就是使帶電的物體不帶電。
放電:放電並不是消滅了電荷,而是引起了電荷的轉移,正負電荷抵消,使物體不顯電性。雷電:
在我們的地球表面,覆蓋著一層厚厚的大氣,地球大氣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形成大氣對流運動現象,其中有一部分大氣含有大量的水蒸氣,形成水氣雲團。作高速對流運動的水氣雲團,作切割地球地磁場運動,水氣雲團從而受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在水氣雲團的兩端形成巨大的帶正、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層,巨大的帶正、負電荷水氣雲團積電層,受大氣對流的沖擊,異種水氣雲團積電層在空中相遇,從而產生巨大的電荷放電現象,形成一種伴有閃電和雷鳴的雄偉壯觀而又有點令人生畏的自然現象:雷電。雷電一般產生於旺盛的雨季,伴有強烈的劇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和龍卷風。
雷電產生的自然條件是:熱帶大氣雲團,向東、或向西作高速運動,才能產生雷電現象。作高速運動的寒帶大氣雲團,不可能產生雷電;向南、或北作高速運動的大氣雲團,也不可能產生雷電。
雷電產生的物理條件是:
1、產生雷電的大氣層是一個以水為溶劑與其它溶於水的微量物質為溶質組成的水溶液與氣溶膠的混合體的水氣雲團,以及包圍水氣雲團的絕緣空氣組成。
在水氣雲團中的水溶液與氣溶膠的混合體內,存在著微量的酸、鹼、鹽等物質,這些酸、鹼、鹽等物質在水氣中產生可以自由移動的正、負離子,這些正、負離子為雷電的產生提供了大量的電荷源。
2、水氣雲團在巨大的空氣氣流的推動下,需作切割地球磁場運動,從而水氣雲團中的大量的游離正、負離子則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向水氣雲團的兩端聚集,形成巨大電荷體。
水氣雲團在巨大的空氣氣流的推動下,可能向上、向下、向東、向西、向北、向南等方向運動,只有當水氣雲團有向上、向下、向東、向西作高速運動時,高速運動的水氣雲團才作切割地球磁場的運動,水氣雲團中的大量的游離正、負離子則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向水氣雲團的兩端聚集,當巨大的水氣雲團在高速切割地球磁場運動後,水氣雲團的兩端就形成兩個巨大的帶電體,只要水氣雲團周圍的絕緣空氣足夠厚、空氣氣流方向不變、氣流速度不減,這個帶巨大正、負電荷的水氣雲團就始終保持著。
3、在帶巨大正、負電荷體的水氣雲團周圍,產生一個巨大的靜電場及電場引力;異種大氣雲團電荷體在電場力及大氣對流的作用下相遇而產生放電現象,形成雷電。
在帶巨大正、負電荷體的水氣雲團周圍,將產生一個巨大的靜電場,根據靜電感應原理,原帶電雲團與其它水氣雲團或最近地面物體離正或負電荷體最近的一側被電感應帶上巨大的異種電荷。巨大的正、負電荷體之間產生巨大的電場引力,巨大電場引力使帶電雲團與雲團或物體快速接近,當帶電雲團與其它雲團或與地面物體的距離達到絕緣空氣的擊穿電壓時,就發生尖端放電現象。在放電過程中,巨大帶電體的高速相向運動產生的巨大碰撞釋放的能量、加上巨大電荷放電釋放的能量,疊加在一起產生巨大的爆炸,伴隨著爆炸產生強烈的閃光和巨大的雷聲。帶電雲團的放電爆炸,就是我們看到的雷電現象。
⑦ 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靜電的問題
只會相排斥。我記得是用絲綢摩擦另一個氣球就會相吸了
⑧ 四年級下冊科學課《生活中的靜電》教材
供參考:
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靜電現象,通過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體帶電。
2、帶同種電荷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荷的物體相互吸引。
3、電荷在電路中持續流動起來可以產生電流。
過程與方法:
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
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
【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
【教學准備】
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體驗靜電現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會出現什麼?
教師演示:用梳子梳乾燥的頭發,頭發可能會怎樣?----頭發飄起來了。
頭發為什麼能飄起來呢?----出示課題: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2、體驗靜電現象
小組實驗:拿出一根經過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碎紙屑。
發現了什麼?----摩擦過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紙屑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塑料棒經過摩擦,產生了靜電,就把紙屑吸起來了。
3、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隨處可見,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認識電荷
1、不一樣的電荷
1)靜電既然存在於所有的物質之中,為什麼我們通常感覺不到物體帶電呢?認識正電荷和負電荷
2)進一步研究靜電現象----小組研討
解釋前面的靜電現象:如:塑料梳子梳理乾燥的頭發,梳子帶負電荷,頭發帶正電荷,互相靠近時產生互相吸引的現象,所以頭發就飄起來了。
3)用一塊羊毛皮反復摩擦充氣乞求的一個側面,將氣球的一個側面靠近頭發,發現了什麼?(2人一個小組,一人操作,一人觀察,後互換)
小結:兩個摩擦後的物體,有時相互吸引,有時互相排斥,跟我們前面所學的磁鐵的現象類似,同一種電荷(都是正電荷或都是負電荷)互相排斥,不同種電荷(一正電荷和一負電荷)互相吸引。
2、讓電荷流動起來
摩擦能使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從而使物體帶上正靜電。帶靜電的物體中的電荷卻不能持續流動。要形成電流就必須使電荷流動起來,需要具備動力,需要形成電路。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靜電現象
靜電現象:正電荷、負電荷
電荷能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