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解小學六年級寒假生活中的一道數學題
題目錯了
設三個班各有a人 b人 和 c人
a + b + c = 37
1/4a-1/5b=1
1/4a + b = 1/3 c
解出 a b c為小數,人數必須是整數,所以題目錯了
② 在小學六年級生活中一次數學考試我留下的遺憾的作文
換一個角度思考 人生無常,心靈多少次在黑暗的抑鬱中沉重,又多少次在喜極的專旋渦中輕浮。然靜下心屬來,換一種角度思考呢? 失敗、挫折不都是一種閱歷的收獲?成功、業績難道不會成為阻礙更高追求的桎梏?如是思之,心靈便不禁釋然,於是,人生也顯出了深邃、厚重和豐富。這,或者是真正讀懂人生的經驗罷! 蕭瑟深秋,當一葉枯黃在襲人的寒風中蜷縮、顫抖時,多愁善感而潸然淚下者甚眾。朋友們,你難道只看到了她枯萎的葉脈、殘敗的身軀?換一個角度思考吧,落葉永歸於泥土固然是一種結束,但這同時也是寄寓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啊!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來年又是一朝春暉。 數九寒冬,飄雪紛飛,真不知凍僵了多少人的心。足不出戶,卻大怨天氣之惡劣,這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天氣固然惡劣,但並不足以成為阻止人們進行正
③ 小學六年級數學論文怎麼寫(選取生活中的例子) 拜託了!!!
你可以選取用數學知識比如說正方形長方形之類的描述生活中所見到的一些事物,再加上自己的見解,最重要的是你認為生活中的這些圖形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希望能夠給你一些啟示
④ 六年級生活中的數學題及答案
※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共同開了一家麥當勞店,他們晚上一起計算當天的營業額,發現賬面上多出32.13元錢,後來發現是一筆錢的小數點點錯了一位,原來這筆錢是( )
※王老師給學生買了72支鋼筆,共用去□67.9△元,其中□和△外的數學已記不表了,請幫助老師算一算。每支鋼筆多少錢?
※笑笑喝一瓶果汁,分四次喝完。第一次喝了一瓶果汁的六分之一,然後加滿水;第二次喝了一瓶的三分之一,然後再加滿水,第三次喝了半瓶,又加滿水;第四次一飲而盡,笑笑喝的果汁是( ),喝的水是( )。
※某小學為每個學生編號,設定號碼未尾為1表示男生,為2表示女生。如9652表示「96年入學,在四年級一班,025號同學,該同學是女生」。那麼,01110101表示的學生是( )年入學,在( )年級( )班,學號是( )的一名( )同學。假若你是六年級三班的36號同學,請用以上方法編出自己的學號。
※某地區小靈通行動電話的交費方式有以下兩種:(1)免交月租費。通話每分鍾0.25元,每月基本消費15元;(2)交月租費,每月交月租費18元,通話每分鍾0.1元。請算一下,每月通話時間為100分鍾和200分鍾,選擇那種方式比較劃算?如果你爸爸也有小靈通,你認為他用那種方式交費比較好?為什麼?
※某城市自來水收費是這樣規定的:每戶每月用水15噸(含15噸)按0.9元一噸收費,超過15噸的,其超出部分按3元一噸收費。某戶四月份用水21噸,應交多少元水費?
※一次,甲、乙、丙三位朋友合乘一輛計程車出去辦事,出發時三人商量好,車費由三人合理分攤。早在行到6千米的地方下車,乙在行到12千米的地方下車,丙一直行到18千米的地方下車,並付了36元的車費,請問他們三人各應承擔多少車費才比較合理?
※一農婦提著一藍子雞蛋去賣,第一次賣掉了全部雞蛋的一半又多半個,第二次賣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個,第三次賣掉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個,最後籃子里還剩一個雞蛋,問:農婦原來有多少個雞蛋?
※某食品店有5箱餅干,如果從每個箱子里取出15千克,那麼5個箱子里剩下的餅干正好是原來的兩箱餅干,原來每個箱子里裝多少千克餅干?
※小亮和爸爸坐計程車去郊遊,10千米以內收費5元,超過10千米時,每千米收費0.3元,下車時小亮共交計程車費9.2元,求計程車行了多少千米?
※六(一)班52名同學去海洋館遊玩,中午時老師讓貝貝給大家買飲料。由於買的多,阿姨給以買一箱送一盒的優惠,共付了4箱的錢,正好每人一盒。你知道每箱飲料有多少盒嗎?
※某小學要買60個足球,現在有甲、乙、丙三個商店可以選擇,三個商店足球的價格都是25元,但各個商店的優惠辦法不同:
甲店:買10個足球免費贈送2個,不足10個不贈送;
乙店:每個足球優惠5元;
丙店:購物每滿200元,返還現金30元。
為了節省費用,希望小學應到哪個商店購買,為什麼?
※爆破員要爆破一座舊橋,根據爆破情況,安全距離是70米(人員要撤到70米以外),下面是已知的一些數據,人員速度是7米/秒,導火索的燃燒速度是10.3厘米/秒,請問這次爆破的導火索應多長才能確保安全?
※某中學圖書館購買了3種精裝本和5本平裝本《漢語詞典》,共用去27.8元。如果用一個精裝本調換兩本平裝本還得再付1元錢,精裝本詞典每本多少元?
※六年級有甲、乙、丙三個班,已知甲、乙兩班共有50人,乙、丙兩班共有70人,甲、丙兩班共有60人,問甲、乙、丙三個班各有多少人?
※小王用140元買了一件外衣,一頂帽子和一雙鞋。外衣的價錢比帽子貴90元,外衣和帽子一共比鞋貴120元,問一雙鞋垢價錢是多少元?
※甲、乙、丙三個共出27元合夥買了一批練習本,每人出了9元。由於乙和丙分別比甲多拿15本,國此,乙和丙每人都要給甲1.5元,問三人合夥買了多少本練習本?
※某小學組織325名師生去春遊,已知大客車限乘40人,每天每輛1000元,小客車限乘25人,每天每輛650元,問怎樣租車才合適?
※有兩則招聘啟事, A公司的工資採用年薪制,起薪為每年10000元,以後逐年增加,每年增加600元;而B公司採用半年薪制,起薪為每半年5000元,以後每半年增加200元,問那個公司的條件更優厚?
※A、B兩人要到沙漠中探險,他們每天向沙漠深處走2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攜帶一人24天的食物和水,如果不準將部分食物存放於途中,問:其中一個人最遠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如果可以將部分食物存放於途中以備返回時取用呢?
※小強、小偉和小華三個人幫助李奶奶把裝有相同重量的兩個行李箱送到相距1.5千米處的車站,三人決定平均負擔運行李的任務,每人每次只能背一箱,問平均每人背多少千米?
※甲、乙、丙三個進行60米賽跑,當甲沖過終點時,比乙領先10米,比丙領先20米,假如每的速度不變,問當乙到過終點時,比丙領先多少米?
※李阿姨拿120元錢到市場上買肉,由於肉價降低了五分之一,所以,她買的肉比上次拿同樣的錢多買到5千克,問:原來的肉價是每千克多少元?
※電影票原價若干元,現在每張降價3元,觀眾增加了一半,收入也增加了五分之一,一張電影票原來是多少元?
※甲、乙兩人在銀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兩人分別取出自己的存款的40%,再從乙的存款中取出120元給甲,這時兩人存款數相等,乙原來存款多少元?
(我也不知道答案)
⑤ 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小學六年級水平
1 小李賣白菜,規定:每日前十名買5斤送1斤,前二十五名買10斤送1斤,其餘買20斤送1斤,如果某專日,小李的當鋪有屬40名顧客,都送了1斤,正好賣完,小李這天至少有多少斤白菜?
2 我們每天或多或少都會和錢打交道。你可能也會注意到這樣的現象:任何一筆多於6元的整數款項可以用2元硬幣及5元紙幣來支付。
不是嗎?7元可以用一張2元和一張5元的紙幣來支付,8元可以用四張2元紙幣,9元可以用二張2元紙幣和一張5元紙幣去支付。一般情形怎麼樣呢?
你說這不是很容易嗎?如果錢數是偶數的話,我只要用若干張2元去應付就行了,如果是奇數的話,我只要先付一張5元鈔票,剩下的是偶數款項,當然就可以用2元紙幣去處理。是的,這里你就用到了整數的性質。
⑥ 急求小學六年級: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練習題。要求有深度的練習題。
建築工地儲存了一批水泥,當用去這批水泥的30%以後,又運來160袋,這時比原來儲存的水泥還多十分之一,那麼原來儲存了多袋?(用方程解)
⑦ 小學六年級上冊數學生活中的比有哪些
比如說中國男足,1比8,比如說你在做蛋糕時,用到的8比3
⑧ 六年級上學期的生活中的數學論文,急!!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里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現在的第九冊的練習冊中,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與小英在解上面這道題時,計算的方法與結果都不一樣。王星算出的千米數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數少,但是許老師卻說兩人的結果都對。這是為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們兩人的計算結果。」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里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 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 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 94.5×2=189(千米)。兩個答案,也就是說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關於「0」
0,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接觸的數了。我們祖先開始只認識沒有和有,其中的沒有便是0了,那麼0是不是沒有呢?記得小學里老師曾經說過「任何數減去它本身即等於0,0就表示沒有數量。」這樣說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們都知道,溫度計上的0攝氏度表示水的冰點(即一個標准大氣壓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態和液態的區分點。而且在漢字里,0作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數目的。2)不夠一定單位的數量……至此,我們知道了「沒有數量是0,但0不僅僅表示沒有數量,還表示固態和液態水的區分點等等。」
「任何數除以0即為沒有意義。」這是小學至中學老師仍在說的一句關於0的「定論」,當時的除法(小學時)就是將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個整體無法分成0份,即「沒有意義」。後來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為極限的變數(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小於任意小的已定正數),應等於無窮大(一個變數在變化過程中其絕對值永遠大於任意大的已定正數)。從中得到關於0的又一個定理「以零為極限的變數,叫做無窮小」。在用瓷磚鋪成的地面或牆面上,相鄰的地磚或瓷磚平整地貼合在一起,整個地面或牆面沒有一點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條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首尾順次連結組成的平面圖形。通過實驗和研究,我們知道,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個正三角形就可以鋪滿地面。
再來看正四邊形,它可以分成2個三角形,內角和是36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個正四邊形就可以鋪滿地面。
正五邊形呢?它可以分成3個三角形,內角和是54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鋪滿地面。
六邊形,它可以分成4個三角形,內角和是72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個正四邊形就可以鋪滿地面。
七邊形,它可以分成5個三角形,內角和是90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鋪滿地面。
由此,我們得出了。n邊形,可以分成(n-2)個三角形,內角和是(n-2)*180度,一個內角的度數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麼就能用它來鋪滿地面,若不能,則不能用其鋪滿地面。
我們不但可以用一種正多邊形鋪滿地面,我們還可以用兩種、三種等更多的圖形組合起來鋪滿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邊形、正五邊形和正八邊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邊形……
現實生活中,我們已經看到了用正多邊形拼成的各種圖案,實際上,有許多圖案往往是用不規則的基本圖形拼成的。
⑨ 小學六年級數學與生活小論文(600字以上)
我在家裡用紙筒做了一個「籃筐」,用小時候玩的小球作為籃球來
打籃球。 一天,我在投籃,球落下後滾到了床底下,在用竹竿把它勾出來時,我還得到了一個意外的收獲:一個彈球。它幾乎只有「籃球」的十分之一大。用小球投久了,不免覺得乏味,便突發奇想用那彈球來投,意外的,那似乎非常容易投進,雖然剛開始時很不容易進球,但隨著投的次數增加,投進的幾率比原來大多了,甚至超過了投小球的准確率,幾乎百發百中。這絕不是運氣,更不是碰巧,也不是我的水平突飛猛進了。 那是為什麼呢?
於是我開始思考:彈球的質量比小球重多了,因此扔相同距離所需的力也較扔小球時增大不少。而以前扔小球居多,習慣上所用的力也不同,因此,這不是習慣或熟能生巧造成的,准確率的提高跟球的質量無關。而「籃筐」未變,故只可能是人或球的問題,而我方才沒有那麼高的進球率,故是球的問題。而進球率越來越高應該是漸漸習慣了投彈球時所用的力了。那麼應該就是球體積的大小的改變造成的。
於是我便開始驗證了。用尺子測量出「籃筐」的上截面直徑約為25厘米,小球的直徑約為10厘米,而彈球的直徑約為5厘米。因此,
「籃筐」的上截面的面積約為:25* 25/2/2*3.14=490.625平方厘米,小球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約為:10*10/2/2*3.14=78.5平方厘米,
彈球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約為:5*5/2/2*3.14=19.625平方厘米。
而若要進球,則球的重心應偏向籃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在籃筐內,而彈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小於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故彈球進球的幾率大於小球進球的幾率,且應為小球進球的幾率的4倍。
通過計算我搞清了這個小問題,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這是一篇小學生在玩球時的發現,而他用彈球往球藍里投球得到了收獲,這就是一個彈球,改用彈球來投結果,似乎非常容易投進,隨著次數的增加,投進的幾率比原來大多了,甚至超過了投小球的准確率,幾乎百發百中,於是小作者就想探個究境,結果通過計算小作者明白了,這是球的重心偏向籃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的橫截面的面積在籃筐內,而彈球的一半的橫截面的面積小於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橫截面的面積,所以彈球的幾率大於小球的幾倍,所以容易進。
通過這個事例,我明白了教學生學數學就要教給學生數學要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學了就要會用,因為數學無處不在,只有這樣,數學才不會乏味,學生才願意學數學,學生才有興趣學數學,數學才能真正地為社會服務,為人類造福。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