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三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計劃
第一周:《這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
第二周:《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第三周:《社區需要我們共同參與》
第四周:第一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五周:《移動的畫板》
第六周:《合作的樂趣》
第七周:《地圖是一幅畫》
第八周:第二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九周:復習
第十周:《我家的日常購物》
第十一周:《各種各樣的購物場所》
第十二周:《購物的學問》
第十三周:第三單元的總結與提高
第十四周:綜合活動
第十五周:學生社會生活考察活動
第十六周:復習
三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教材在選擇切入點時,力求從兒童的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問題入手,採用第一人稱的表現方式,來增強教材與學生的親近感。教學中應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融為一體。
教師要利用和開發地方教育資源,教師要聯系當地和學生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新的信息、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學生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吸收到課程內容中去,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提高整個教育的質量。
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兒童的基本義務,初步理解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了解一些社會組織機構的社會規則,初步懂得規則、法律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知道科學技術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影響。
2. 小學社會工作總結
一、思想認識。
本人堅持熱愛教育、堅持黨的基本原則、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認真學習研究《教育法》、《教師法》、《中小學教師日常規范》、《黨綱》。思想上嚴於律己,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以黨員的要求來約束自己,鞭策自己。對自己要求更為嚴格,力爭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榜樣的作用。一學期來,我還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業務水平。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領導和老師們做好校內外的各項工作。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准、理念、觀點,注重在教學實踐中的靈活應用,理論聯系實踐,研究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教學工作。
在教學工作方面,認真做好六認真工作,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和大綱。研究新課程標准。饌寫國家級論文並獲獎。認真完成繼續教育任務,整學期的教學任務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樣,為了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我堅持經常翻閱優秀論文集》、《青年教師優秀教案選》等書籍。還爭取機會多聽課,從中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其中的教學藝術。平時還虛心請教有經驗的老師。每上的一節課,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備,我的信念是決不打無准備的仗。在備課過程中認真分析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
這學期主要擔任三、四年級幾個班的英語、語文、數學、思想品德、科技、文體的教學輔導及圖書管理工作。負責圖書閱覽工作和借還。協助其班主任工作。因為已經接手第二學期,學生的思想、學習以及家庭情況等我都一清二楚,並且教材經過上學期的摸索,對教材比較熟悉,所以工作起來還算比較順利。培優扶差是一個學期教學工作的重頭戲,因為一個班級裡面總存在幾個尖子生和後進生。對於後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首先是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然後是在課堂上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使他們懂得老師沒有把他們看扁,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語文、數學的興趣。最後是發動班上的優生自願當後進生們的輔導老師,令我欣慰的是優生們表現出非常的踴躍,我問他們為什麼那麼喜歡當輔導老師,他們說:老師都那麼有信心他們會學好,我們同樣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輔導下,他一定有很大的進步。我想全班同學的學習成績都是那麼好。於是,我讓他們組成一幫一小組,並給他們開會,提出老師必須履行的職責,主要就是檢查學生的作業,輔導學生掌握課本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給後進生根據各自的情況定出目標,讓他們雙方都朝著那個目標前進。老師們確實是非常盡責,而學生時刻有個老師在身旁指點,學起來也非常起勁。兩個班所定的對一幫一小組,學生們全班都有進步,有的進步非常快。
這學期我還暗中承擔了英語輔導任務。從接到任務的時候開始,我就感到壓力是非常重。首先這次英語輔導是優質課開放式的課,是一種新的嘗試性的教學模式。還有這次優質課與眾不同的是上完課後還要進行答辯,要考的還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再者本校的英語優質課連續多年未能夠取得鎮的一等獎,並代表鎮到區參賽。面對這樣的壓力,我沒有和英語組的老師發生矛盾,氣餒,都想把這次課取得最好的成績。我從學習理論知識開始,翻越大量的書籍及從網上搜集有關英語開放式教學的資料做課件。英語組的老師及校長都非常重視這節課,給予我莫大的幫助,一起定內容,一起出謀獻策想教案、課件的設計,共修改教案、課件、試教十多次。有時候還得全科組加班加點。像×老師幫我把課件做好,領導主動幫我提建議,其它老師幫我做教具、錄音等等。令我感覺到不是我一個人上公開課,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覺到是全校上。而在全體的努力下,這次的公開課沒有實現了我校英語優質課獲鎮一等獎、並代表鎮到區參賽的夢想。
三、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班會、晨會、思想品德課及結合各科教材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集體、愛老動、愛學習等的思想教育。使學生能養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班幹部是老師的左右手,所以我把暗中培養得力的班幹部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培養了兩位得力的班長。這些班幹部能把班的學習和紀律管好,為我減輕負擔。我為他們定出要爭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標,各施其責。還常給班干定時開會,了解他們工作的情況,鼓勵他們大膽開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學中樹立起威信,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在他們的努力下,班務工作能正常開展,本班這學期也只有兩次沒有取得文明班的稱號。這個班本學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個,加上原來的一共有個,全是男生,並且來自不同的省份,語言溝通和學習習慣的參差就最令我頭疼。他們連上課的基本要求都沒養成,並且有幾個象×××、×××等是最調皮的。特別是×××,這個小孩特別好奇、好動。上學期天天都要跟同學打上幾場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
最新-小學教師工作總結 轉化,今個學期打架違紀的現象大大減少了,上課能遵守紀律,並且非常積極回答問題,學習成績也優秀。但還是不時出現一些消極的思想。為了把班的常規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堅持早上七點三十分前、中午一時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學生的早讀、午讀等情況,對學生進行晨會教育。經過一個的努力,我們班的各項常規工作像早讀、衛生、課堂紀律等都抓得比較好。這些為我將來教學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學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滿意的是與家長的聯系溝通工作。這一學期,我主動與家長通過電話、校訪等的方式進行密切聯系,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也向家長匯報其子女在校的情況,爭取與家長的教育思想達成一致。當家長對我的工作提出意見的時候我非常樂意接受,並且調換角色站在家長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結果,絕大部分的家長對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同學,她的家長因為望女成鳳心切,把女兒的學習管得特嚴。要她在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同時,中午要她寫兩頁的生字,晚上要寫兩課的生字和背語文或數學,完成不了還用棍棒侍候。結果把小女孩壓得透不過氣來,上課也沒精打彩的,老師在學習要完成的作業總是完成不了,成績也越來越差。我跟她家長談過幾次,了解到這樣的情況,給他們提了個建議,讓他們不要布置額外的作業給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緊,先試行兩個星期,如果還是老樣子的話就一起再想別的辦法。家長聽從了我的意見,結果這個同學在輕松的學習環境下成績進步很大,語文數學都達到了優秀,數學還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長也對我表示謝意。
四、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論是學校分到的哪一項工作,我都配合同事盡自己的努力把工作做好。圖書管理工作閱覽,負責收發校的報紙、雜志。
五、主要成績。
在這一學期里,自己輔導學生的英語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演英語的能力。收到一定的效果。完成繼續教育任務。負責學生的圖書閱讀及借還。
六、努力方向。
不斷研究教學動態、理念、觀點。教學中研究,研究中學習。向優秀教師學習。望領導給予指點。
3. 人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規則有什麼用》教學反思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經說過:「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作為新課程的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於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是一門生活經驗課程。因此,在《規則有什麼用》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生置身於他們生活中所能遭遇到的各種因素中,建立課程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並以游戲、對話交流為載體,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習得生活方法,提升生活品質,使品德與社會學科對於學生來說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意義,努力把這節課打造成為一堂真實、互動、開放的課堂。
這節課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和整合,對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進行了課前預設,讓學生課前去調查訪問、查找資料。這樣,教學空間就得到了拓展,課內與課外聯系起來。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關心身邊事物的態度,最終理解了規則的作用。具體來說,本堂課較為成功的地方有:
一、充分利用生活資源,還課堂的真實性。
教學內容要源自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他們正在過著的生活,否則這些所謂的生活對於學生來說,只是一種符號與事件。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學要聯系生活事件,生活體驗,生活空間,生活領域,所以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克服「課程即知識」的傾向,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生活體驗,使課程實施的過程成為學生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成為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成為指導生活的過程。為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做為教學的切入點,讓品德教育回歸學生生活,並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由近及遠地感受生活中的規則,活動內容緊緊圍繞學生實際生活展開,如參與游戲活動、實地調查,以學生調查的素材進行辨析,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面臨的感興趣的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從游戲的開始,由近及遠,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規則,讓學生感受到了這樣的課程內容是真實的,真切的,可以觸摸得到的。
二、多方位對話,讓課堂靈動起來。
如果把課堂看作是一種生活的話,那教學就應該是對話的過程。
教學中,我多處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下談規則,如在游戲中談規則,在小組交流前談規則,在即將下課前談規則,使學生又一次實現了與現實生活的對話。而學生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中獲得新知,老師則在學生的回答中重新梳理事先的教學設計,從而實現了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在這堂課中,我還安排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里合作探究,尋求答案,又在課堂的匯報中不斷完善、充實答案,實現了學生於同伴的對話。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有機的整合,並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同時,完善課本中的表格,進而做到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而學生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對話的過程中獲得了自主的發展,從而感受到課堂學習是一種享受。
三、學生自主探究,在建構中感悟與理解。
作為經驗課程的品德與社會,它恰恰讓學生獲得的是一種經歷。而新課程也指出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他們大膽活動,所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就不應該是一種傳授,而應該是一種探究、感悟與體驗。「規則」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枯燥而又乏味的話題。在這節課中,沒有因為我的「告訴」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與體察,沒有因為我的「知性」去扼殺學生的「感性」,而是通過游戲感悟、小組討論感悟、反面事例感悟、規則兒歌感悟等手段了解規則的作用,並且自覺地遵守規則,讓學生從有意識地要我遵守規則轉變為我要遵守規則,從外在的道德教育轉化對學生道德的引導,進而促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課堂上,不僅學生動了起來,還實現了主體參與的廣泛性,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探究、去建構,去盡情的展示自己,從而獲得了成長的經歷。
此外,我還在活動中,有意識地讓每一步驟都有規則,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給予多種形式的鼓勵和表揚,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 小學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我是誰的教學
教學目標:
1.體驗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面對不同人、身處不同地點、從事不同活動所充當的不同角色。
2.通過活動觀察對比,認識不同角色對人的不同要求和所應承擔的不同責任。
3.願意在現實生活中當好自己的角色。
教學重點:通過幾個活動使學生體驗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所充當的不同角色。
教學難點:深入了解自己所充當角色應承擔的責任。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師:同學們,你們好!上課前我呀想先考考大家,看看誰是我們這個班最聰明的孩子。
出示題目:兩個爸爸加上兩個兒子為什麼只有三個人?
2.學生討論,揭示答案。(演示一個人既是爸爸又是兒子,他同時充當了兩個角色。)
師小結:當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時,會有著不同的角色。
師小結:當一個人面對不同的人時,會有著不同的角色。
師:聽到同學們對我的稱呼,感到很親切。能為你們上課我感到很幸福。今天我還帶來了幾張照片,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你們說一說照片中的我還是誰?
師:(課件:第一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在家裡與兒子照的,我又是誰?(媽媽)
師:(課件:第二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去超市時拍的,老師又是誰呢?(顧客)
師:(課件:第三張圖片)這張照片是我昨天晚上參加慶祝建國60周年合唱比賽時拍的,此 時的老師是誰呢?(演員)
二、交流互說,認識自己
在不同場合我變換著不同的角色。(板書:角色)有個小孩叫明明,他也會變。(課件顯示:教材中的圖片。)
1、問:就一個明明,為什麼會有這么多的稱呼呢?(看來我們在不同場合角色在發生著變化。)
2、我會變,小明會變,你們也會變。誰來變變吧--指名一個學生,此時此刻,我是老師,你就是(生答學生),回到家裡,你就變成(生答兒子),再指一名學生:發燒了,生病了,上醫院,你又變成了(生答病人)。
3、你們還會變出什麼身份來呢?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都變成了誰?趕緊在小組里給夥伴們介紹介紹吧,在活動時老師給大家提點建議
課件顯示:
老師的建議:
a、認真聽小組同學介紹,可以相互補充。
b、不要影響別人。
c、盡量不與別人重復。
(1)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師巡視。
(2)選代表上台說,有照片的可以展示,師適時引導。
4、說一說你身邊的人在不同的場所又變成了誰。
(1)師:不但我們自己在變,爸爸媽媽也在變。瞧,明明又要說了。
(2)課件顯示:我的媽媽在上班時是售貨員,在家裡是我的媽媽;
我的爸爸上班時是學校教師,在家是我爸爸。
(3)自由說一說家人的變化。
5、小結:其實,你,你的爸爸媽媽,還有我,在社會上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板書:社會)
三、利用游戲形式引出下一學習環節
師: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大家一定都有點累了
,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吧!誰願意參加?
(教師讓一個學生找3名好朋友共同參加。)
生做游戲:搶椅子。
四、體會不同角色的責任
師:剛才,我們在做游戲時可以搶椅子,那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不能做沒有秩序的搶椅子的事情呢?
生:排隊的時候,上課的時候……
師:看來,我們有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身份下我們還有不同的責任。(板書:責任)
五、情景表演--當好不同的角色
1、孩子們講得真好,通過學習明白了同一個我在不同的場所,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斷地變化。在不同的身份下還有不同的責任。那你們說說作為在學校學習的你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學生自由說)
2、我是爸爸媽媽的好孩子。怎樣才算是好孩子呀?你說說。不錯,關心家人,幫家人做事,懂得珍惜爸媽的勞動。叮咚,門鈴響了。你家來客人了,現在的你是誰?(板書:家裡)
師:想一想,告訴大家。很好,是小主人。同一個我在參照對象不同時,我的角色也變化了。
3、豐富的生活賦予了我們多種角色,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還有不同的角色呢?
(1)、出示圖1我是小遊客
(2)、出示圖2我是一名小顧客,你在超市購物時是怎麼做的?(小顧客要遵守商場的規則,按順序排隊付錢。文明有禮貌,講究衛生)
(3)、出示圖3我是小觀眾
六、總結
在生活中,我們的角色在隨場所變化而發生變化,在不同的場所又對我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真正做個好孩子,文明的小學生、小遊客、小顧客。
板書設計
我是誰
學校 家裡 社會
角色 責任
5. 如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課堂中進行總結
本學期,我繼續承擔三(4)班和三(5)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在學期初制定了教學計劃,並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使學生各方面的品質得到了培養和提高,我重點做了一下工作:
一、 聽從領導安排,上好視導課。 課前精心設計教案,自製課件與教具,課堂上輕松愉悅的教學,學生學得很開心,也得到了領導的好評。
把握課程目標,培養學生能力。 《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
二、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積極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努力做好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轉變,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其中,我還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並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我深深認識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體現的道德對兒童的發展具有直接的教育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會把知識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機滲透,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從小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培養,使他們努力做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