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針對一年級學生進行常規管理訓練
講道理啊,小孩子什麼都不懂的
B. 如何抓好低年級學生習慣
相信大家都熟悉美國經濟學家約·凱恩斯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也說過:「教育是什麼,簡單地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長期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懂得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作為擔負「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奠基人,應該如何把握好這一關鍵期讓學生養成一系列的良好習慣?我認為,低年級學生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和適應時期,隨著新生入學,學習成為他們的主要活動,這給兒童的心理與行為都帶來了重要影響。而小學生學習行為又同其他行為方式(如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它不僅對學習的本身,而且對學生道德品質以及心理的和諧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以及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於學生本身,對於形成和完善兒童個性以及主體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
習慣培養包括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兩個方面。在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抓好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
一、習慣的培養
1、專心「聽」的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集中注意力,這是學生聽懂一節課的前提。所以,教師首先要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專心聽課的良好環境,讓學生能專心聽講。我經常告訴學生,聽講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認真聽老師的「講」,二是聽學生的「講」。老師課堂上講的要麼是啟發思維的問題,要麼是講解重難點的知識,你只有在認真聽課的基礎,才能分清老師所提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回答,才能弄懂老師講的知識。而聽學生的「講」呢。也就是聽同學的發言。因為在很多時候,老師知識提出問題,答案(知識)是從學生嘴裡迸出。同學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要注意聽,邊聽邊想,同學回答得對或不對,如果不對,錯在什麼地方;如果讓自己回答,該怎樣說好。
明白為什麼要聽講和聽什麼「講」以後,我就告訴學生,老師怎麼知道你在專心聽講呢?你得用一定的姿勢和動作告訴我呀。比如,別人在說的時候,眼睛東張西望肯定不是專心聽講;別人在說的時候,身子東動西動肯定不是專心聽講;別人在說的時候,小手玩東西肯定不是專心聽講;而別人講的時候注意在聽的小朋友,眼睛是望著一個方向的,手腳是不亂動的,而且會邊聽邊思考,有時候手托著腮幫子,有時候歪著腦袋,意見相同時可以輕輕頭點,若需要補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時,馬上舉手站起來發表自己不同的見解。認真聽的孩子呀,最聰明了,連眼睛都是發亮的。此外,學生只有明確聽課目的,聽講效果才會提高。所以,我們每節課都要告訴學生教學的內容,明確學習的要求。
2、敢於「說」的習慣。
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既可培養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不要語無倫次。但是,如果學生回答錯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我們老師應多鼓勵學生,表揚他敢於「說」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種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我經常對學生說,說對說錯都沒關系,關鍵是要說。比如,我班有一個叫陽欣君的小女孩,膽子特別小,入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每天都要來問:「老師,今天我留下來嗎?」那聲音聽起來都是顫抖的。當然課堂上不敢舉手發言了,即使像「開火車」之類的活動非說不可,還沒輪到她,早已是神情緊張,不知所措,眼淚都要急出來的樣子,看起來心疼得很。為了消除她的恐懼心理,每次「開火車」等活動,我總是走到她的身邊,鼓勵她別著急,慢慢說,或者幫助她說清楚、正確。只要一有進步,或者聲音大了些,或者不再結巴,或者清晰一些,總之,哪怕只有一丁點的進步,我總是熱情地鼓勵,帶頭為她鼓掌。慢慢地,怯怯的小眼睛裡也能時常看見喜悅的光芒了,林立的小手叢中,偶爾也能看見她的了,當然也不常問自己是否留下來了。第二學期,課堂發言越來越積極,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課下偶爾也來問我:「楊老師,我表現好嗎?」「我可以當三好學生嗎?」不光是內容已變,語調已然自信多了。
3、善於「思」的習慣。
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是我們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保護其智慧的火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慾望,善於啟發學生大膽提問,敢於質疑問難,敢於超越教師,並逐步形成習慣。要培養學生"思"的習慣,首先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讓學生有學的慾望,那他必然會思,會質疑。在每節課中,我們都要留意學生的疑問,有什麼問題讓學生都可以隨時發問。在新課要結束時,盡量留兩分鍾時間讓學生想想,再說一說本節課自己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這樣,每天給學生思考,提問的時間,久而久之,他們思考質疑的習慣就能養成了。
4、認真「寫」的習慣。
郭沫若曾說過,「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人。這樣養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於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因此,每接一個班,我總是要求學生認真書寫,努力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任何教學活動都得從興趣出發,寫字也不例外。在學生學完拼音之後,我就會鄭重地告訴學生,現在學習寫字了,漢字是我們祖國的文化瑰寶,書法是一種藝術,然後通過故事會向學生介紹古今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激發學生想寫寫好字的願望。同時教給學生正確的姿勢,比如寫字時要做的的「三個一」,學生寫字時隨時注意巡視,對不正確者給予糾正。
最初的寫字教學我都採用「定格」的教法,也就是指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個字的每一筆在什麼位置,時糾正這些不按這個位置去書寫。這樣寫出來的字結構自然不會有大的問題,看起來也舒服。然後再逐漸滲透書法知識,比如怎樣寫出筆鋒、輕重等等。其實這個方法是我在沙一校時一位叫文啟英的老教師教我的,後來我在青少年宮去聽我兒子的毛筆書法課時,發現那個書法老師也是這樣指導學生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然後經常圍繞書寫訓練開展一些有趣的活動。如「比比誰的字漂亮」、「爭當小小書法家」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鍛煉和提高。書寫畢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所以教師一定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做到書寫的量要適度,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要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揚少批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績,不斷產生學習的動力。
5、正確「讀」的習慣。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學的多是一些兒歌,往往養成了唱讀的習慣,而且不會用嗓子,要麼聲音小得像蚊子,要麼扯起喉嚨大聲吼。入學後,老師要及時糾正不良習慣。接到新班後,我習慣用天天點名的方法訓練他們大聲說話,一方面,這樣可以讓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很快熟悉;另一方面,初入學的孩子都對小學充滿好奇,都想得表揚,就會模仿別人。經常表揚聲音洪亮的孩子,慢慢地,都能做到大聲了。然後,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比如讀書時手捧書本,頭正身直,不讀假書。另外,逐漸教給學生一些朗讀技巧和方法,堅決制止唱讀。這樣反復訓練不斷強化,使之養成正確的朗讀習慣。
學習語文重在積累。課標教材低年級的識字量相當大,如何鞏固是個大問題。在我看來,閱讀是最有效的鞏固方式。除了讀好語文書和同步閱讀課本以外,還應該將學生引向更寬更廣的閱讀天地,於是,建立了班級圖書角。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我盡量抽時間給學生讀讀有趣的童話故事,慢慢地,每天中午的課前成了是孩子們快樂的閱讀時光,鈴聲一響,每個大組的圖書管理員就迅速地將書收起來交給圖書館長,擺放整齊。一學期下來,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已經愛上看課外書了。
二 、習慣的鞏固
馬甸說過,「習慣的養成有如紡紗,一開始只是一條細細的絲線,隨著我們不斷地重復相同的行為,就好像在原來那條絲線上不斷纏上一條又一條絲線,最後它便成了一條粗繩,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給纏得死死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鞏固良好習慣時做到:具體指導,訓練到位,細致長抓,下面是我的具體操作,和大家分享:
首先,具體指導,明確要求。
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具體細致的學習行為訓練。如在訓練學生上課發言舉手時,先進行示範練習,要求人人掌握規范的舉手姿勢(舉左手,手句直,不要碰撞桌子發出響聲)。發言時眼睛看前方,身體站直,聲音洪亮,吐字清楚,做到不慌不忙,不結結巴巴。
其次,利用兒歌,落到實處。
以編兒歌的形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養成習慣。我覺得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這個方法學生最容易接受,教學效果也最好。我嘗試把大量的學習習慣要求編成各種的兒歌,使學生形成一種類似於條件反射,我一說前面的內容,學生就能跟著接後面的內容,然後自覺按要求做好。比如訓練常規的:「鈴聲響,下課啦,書本文具擺放好。先上廁所再玩耍,課間活動別打鬧。「音樂響,進課堂。小腳並並攏,小手自然放。眼到耳到心也到,學會動腦最重要。要想發言先舉手,我們學習多快樂。」又如在訓練學生讀書時候,把要求和方法編成兒歌指導學生。兒歌的內容是:我一說:「把書拿好」學生接著說:「眼睛看好」;再如,板書時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我說:「眼睛」學生接著說:「來啦」。通過長期的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習慣。
其三,及時評價,活動促進。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生對技能的形成會產生遺忘,因此反復抓,抓反復,成為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在培養新生的習慣階段,多以奪紅旗,樹榜樣等活動來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主要採取了大組評比和個人評比兩種方式。大組評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課堂上,哪個大組表現好,那個大組就可獲得一面紅旗,一周結束後,紅旗最多的大組每人加一面紅旗;個人評比是,每個學生之間的競爭,大約一月評比一次,給前15名學生和進步的學生發獎,(我特別給最差第二幾個學生定了一個目標:只要達到第一名的一半就可以得獎,甚至上次得了最後一名,這次沒得最後一名也可得獎)一學期下來,再比誰的紅旗多,前20名可以參加三好生和優秀幹部評選。這樣,短期激勵與長效目標結合起來,特別是將進步的和優秀的同等對待,每個學生都有了盼頭,自然鬥志昂揚,信心十足。
另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還經常舉行一些單項評比。比如:朗讀評「小小播音員」;識字評「識字大王」;寫字評「小小書法家」;閱讀評「小小書迷」;勞動評「勞動之星」;藝體評「小演員」「體育明星」等等,只要這些單項獲得第一名,就可以加10面紅旗。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幹,找到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是成功之母」,在成功的激勵下,學生約束自我的能力更強,很多行動都「習慣成自然」,班級管理也日漸輕松。
其四,聯系科任,齊抓共管。
班級管理的主要責任在於班主任,但這並不能因此忽視科任老師在鞏固良好習慣上的重要作用。如果學生只是在語文課上表現良好,其他課上放任自流,那往往就會「前功盡棄」,當然也談不上是「習慣」了。因此,我總是主動和各科老師取得聯系,告訴他們班級管理上需要他們配合的一些要點,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共同鞏固學生的良好習慣。比如課堂聽講方面,請他們將本節課最能乾的學生加上紅旗,不能乾的打上問號。(郎小波老師經常這樣做)同時,也經常了解學生在其他課上的情況,協助科任老師做好該課的紀律管理及其他問題。比如,美術課,經常提醒學生帶好美術用品;記得這學期開學不久,由於剛放寒假,學生的狀態還未調整過來,數學劉老師就喊課堂紀律不好,我連續跟班聽課一周,幫助整頓紀律,直至他能輕松上課為止。雖然有些辛苦,但是,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持久的習慣還是有好處的。
其五,家校聯系,共同促進。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的發展: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都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不可估摸的作用,作為教師,要善於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比如本班第一次家長會,主題就是《讓好習慣伴著孩子成長》,讓家長明白習慣培養的重要性,思想上引起重視;然後向家長講清班級管理和學生行為習慣的具體要求,平時發現問題及時和家長取得聯系,共同幫助孩子早日養成良好的習慣。
C. 一年級班主任每星期工作要點
春華秋實,又是播種的季節。站在初中三年學習、工作、生活的起點,我們對未來的三年充滿了美好的期待。為了能高效的管理班級,在教育教學上取得最大的收獲,我們初一年級的年級主任和各位班主任們共同商定了這三年的階段計劃及本學期的具體工作安排。
初中三年的階段工作重點:
1、德育工作方面:
初一年級帶領學生深入學習中學生行為規范,主抓學生的行為,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習慣。
初二年級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重這一時期學生正處於青春期時期的特點,並給予科學的教育和疏導。
初三年級注重學生的理想教育,並做好畢業班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調試工作。
2、常規管理方面:
初一年級使學生的各項行為習慣納入正軌;初二年級使學生良好的行為成為常態;初三階段學生遵守各種規章制度能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3、學習管理方面:
初一年級:完成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掌握中學階段的學習方法,夯實語數英三科的基礎,保持各科均衡發展。
初二年級:注重培優補差,防止學生的兩極分化。
初三年級:對中考學科進行強化、提高,加強臨界生的管理。
初一年級上學期各周班主任工作要點:
第一周:入學教育、適應性學習;
第二周:入學考試,常規教育,各項常規的逐步落實,組建班委會;
第三周:進一步落實常規管理,豐富學生生活,舉行拔河比賽;
第四周:檢查教學常規、作業規范情況;
第五周:放假;
第六周:語文活動周(由語文備課組長負責)
第七周:英語活動周(由英語備課組長負責)
第八周:數學活動周(由數學備課組長負責)
第九周:校運會;
第十周:期中考試;
第十一周:期中學情分析及教學調查;
第十二周:球類比賽;
第十三周:政史地生周
第十四周:科技周
第十五周:復習迎考
第十六周:期末考試
我們將依據計劃,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並根據具體情況不斷的充實、優化我們的班級管理。祝願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在領導的指導下,在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下能做的有板有眼,有聲有色。
D. 怎樣可以做好一年級新生的常規管理
遵守學校的常規,讓學生入腦入心,從生活習慣入手,講衛生,以及備品的擺放,出入樓紀律,不出一個月,效果相當好
E. 一年級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要養成哪些好習慣
我覺得首先是孩子的注意力要集中,能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從中學習專知識,有的孩子看著是坐在屬那裡,但是沒有聽講,這就是老師說的聽課效果不好,如果你是家長,那就在家裡訓練孩子注意聽大人的說話內容,訓練他復述你講的內容重點,
其次是能坐得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孩子認為聽會了,就坐不住,結果學習不扎實,或者一寫就錯。
F.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常規要求
一、心理准備
從幼兒園生活到小學學習生活,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大的轉折,因此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好上小學的心理准備。
比如,與孩子聊天時有意識地聊一聊小學學校的事情,要由衷地祝賀孩子長大了,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讓孩子從家長的口吻中感受成長的自豪,從而增強自信心,內心產生羨慕小學生、想當小學生的願望。
二、健康准備
家長在暑假期間要帶孩子到醫院或兒童保健機構進行全面體格檢查。包括兒童體格發育、視(聽)力、注意力狀況等,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
三、能力准備
1、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小學老師的語速普遍要比幼兒園的老師快,內容的教授次數也較少,不會一遍遍的重復,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關注老師的要求。
2、獨立意識的培養:上小學以後,學習的模式成為課堂教學,課間休息時要自己整理書本,自己喝水,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不能克服的困難要告訴老師)。
3、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教給孩子有關學校生活的常規知識,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工具。
四、行為習慣方面的准備
1、作息習慣的准備:學校是早上7:10分起床,中午12:50-14:10午休,晚上8:50熄燈就寢。 在入學前一段時間,可以按照小學的時間表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計劃。使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2、認真傾聽、思考習慣的培養:學會認真傾聽是孩子入學以後能不能專心聽講的重要前提。家長應要求孩子在家裡就能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比如,當家長向孩子提要求時,孩子就應放下手中的玩具,眼睛看著家長,在講完後最好讓孩子再復述一下,克服邊玩邊聽、漫不經心的壞毛病。
3、正確的站、坐、行姿勢的培養:家長要注意孩子看書、寫字時的正確坐姿,因為孩子正處在長身體階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變形。
4、飲食習慣的培養:學校實行「三餐兩點」的飲食配餐,家長應逐漸培養兒童按時進餐,餐前洗手,不挑食,每餐要吃飽、吃好的良好飲食習慣,逐步養成上課不喝水、不上廁所的習慣(特殊情況除外)。
五、物質准備
家長要陪孩子購買必需用品,購買之前和孩子一起列一個單子,然後選擇適當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購買,這樣可以激發孩子上學的慾望和對上學的期盼。在購物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尊重孩子的意見,選擇他們滿意、喜歡而又實用的物件。
G. 如何做好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
我教一年級比較有經驗,我說一說我接一個新班是怎麼管理學生的,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1、簡單自我介紹。(說姓就好,告訴學生叫你什麼就可以了。)
2、對學生提出課堂要求。(我對學生的坐姿要求比較嚴格:我上課比較喜歡畫符號表示對學生的要求。比如:畫一橫表示讓學生把手平放在桌面,右手放在左手之上;畫個「V」表示要求學生把手放在背後,兩手相連;還有畫翻書的符號等。)
3、然後畫符號對學生進行訓練。同時給學生講笑話、小故事,最好吸引學生,讓學生哈哈大笑。
4、告訴學生犯了錯誤老師會怎麼處理。我一般罰學生就是用撓癢癢的方法,我發現調皮的學生都很怕癢,而且這方法不會讓學生家長投訴老師體罰學生,學生也會覺得老師是喜歡他們。
5、常用一些口令。
老師說:「請坐好!」學生回答:「我坐好!」
老師說:「小小手!」學生回答:「放桌面!」或「放背後!」
老師說:「請安靜!」學生回答:「我安靜!」
老師說:「小眼睛!」學生回答:「看黑板!」或「看書本!」
、、、、、、
還有很多靈活性的口令,老師可根據不同情況對學生要求。
6、表揚批評。老師表揚學生或批評學生時,要求學生互動。
老師說:「表揚XXX!」學生豎起大拇指說:「棒棒,你真棒!」或用英語說,同時伴有手勢。
老師說:「批評XXX!」學生伸出拳頭對被批評的學生說:「XXX,加油!」同時伴有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