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生一年級習慣養成

小學生一年級習慣養成

發布時間:2021-03-07 15:16:00

A. 如何培養一年級小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

一、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習慣具體表現在:
1、課前准備不到位,不是忘記拿文具,就是忘記拿課本;
2、預備鈴響後,不能迅速安靜下來,有同學在說話、打鬧;
3、舉手習慣差,有害怕舉手的,有站起來舉手的,有邊舉手邊大聲嚷嚷的等等;
4、有的同學看到別的同學回答問題時出錯了,會譏笑別人;
5、沒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有的同學愛趴著桌子,有的側著身子,甚至低年級有學生跪在凳子上或是蹲在凳子上聽講,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不停的扭身子。
6、不會傾聽,有的學生沒有輪到發言,不是嘴裡嘟噥著,不聽別人說,就是插嘴或趁機說話;
7、在課堂上太隨意,捏指頭、「擺師爺」、喝飲料、折紙、看課外書、下位置扔廢紙等;
8、沒有養成正確的聽、說、讀、寫的姿勢;
9、小組討論時,個別學生代替了其他學生的思考,不能有序地進行討論,有時還發生爭搶學具等現象;
10、自己學習時,不能自覺地學習,而是做些影響別人的活動……
二、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
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可能是家庭問題行為或社會問題行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同伴團體的不良影響,也可能是不良的課堂教學環境或教師的教學失策導致的,總之,學生的問題行為是與其學習、生活環境、社會風氣等有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各種問題的綜合反映,而不是由某種單一因素造成的。
三、處理課堂問題行為的基本原則:
課堂問題出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出自的對象也各不同。在選擇處理方法上應因時因地因人而異,不可生搬硬套,且運用時要講究策略,把握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冷靜性原則。唯有冷靜,才會想出處理問題的好主意、好點子,唯有冷靜,才會化干戈為玉帛。
2.尊重性原則。無論學生的錯誤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批評教育時,教師語言一定要和藹可親,循循善誘,要用火熱的愛心和真摯的誠心善待學生,要堅信只要正確疏導,他們一定會恍然醒悟,棄舊圖新的。
3.巧妙性原則。無論發生何種情況,教師都必須視具體情況做到機智靈活,隨機應變,從而絕處逢生,雲開霧散,柳暗花明。
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的方法:
1、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好習慣的養成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使自己終身受益。
2、使學生認識到學習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要想學習好,必須要花一定的時間,要有信心,有決心,要不斷克服學習上遇到的一切困難。
3、課堂上時時關注學生的行為習慣。課堂上學生要做到一心一意,而老師要比學生更要精神高度集中,必須做到一心兩用,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學方案的實施上。你不要指望跟學生講一次紀律的重要性,他們就會一節課按你的要求去做,你也不要指望課後將他狠狠地批評一頓,他以後就會改過來,這些工作也要做,但你更重要的是要隨時審視整個課堂,迅速判斷學生的發展情況,並隨時作出反應與調整。要善於用眼睛表達你的滿意、生氣和憤怒。盡量不要吼叫。訓斥只可偶爾為之。目光要經常瞥向那些神不首舍、好動、好說的學生。可以請他們做點事——比如讀書、讀詞語、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這叫「以動治動」。最要緊的是不斷地鼓勵、表揚、提醒學生。
4、精心備課,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努力優化課堂。學習是一件苦中有樂的事情,要吸引學生盡可能長時間地專注地聽,老師必須從自身出發,優化課堂。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精心備課,設計寓教於樂的課堂活動,低年級特別要做好教具的准備工作,提前2分鍾進課堂,進行課前組織教學。課堂上注意提高自己語言的感染能力,抑揚頓挫,運用孩子們的口吻說話,就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暫的,教學中還要注意教學形式、手段的變化。如在讀的訓練中,就可以運用多種形式來訓練。老師領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師生合作讀、自由讀、同桌互讀、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女讀、角色讀、加動作讀、變換聲音讀、背誦……這就是「變化」。沒有變化,學生會生厭;沒有變化,也就沒有教學藝術。
5、不同性質的課堂問題行為要採用針對性的方法。有些課堂問題行為不直接干擾課堂秩序,例如:課堂上心不在焉、胡思亂想、發呆、抑鬱、亂塗亂畫,伏在桌子上睡覺但無鼾聲等,其行為沒有干擾其他同學的學習,教師可以採取給予信號、暗示制止、合理安排和課後談話等,以利於轉變其行為,不宜突然提問,因為沒認真聽課肯定回答不出來,只能使學生當眾出醜會使得其反,更不宜當眾指責。對於那些明顯干擾課堂教學的問題行為,如:喧鬧、扮小丑、戲弄同學,頂撞老師、敲打作響等,教師必須通過警告、批評等措施迅速制止,必要時可以適當懲罰。如果教師一見班上有「風吹草動」,就小題大做、大聲當眾訓斥、罰站,叫滾出去等是不妥當的;同時,也嚴重傷害了學生本人的自尊性。適當懲罰消極行為也是必要的,但不可採取諷刺挖苦、威脅、體罰等手段。要注意學生的自尊心的維護,不能讓學生難堪,而是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警覺性。
6、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常規習慣:
(1)課前要准備好學慣用品,書本、筆記、文具盒一律放在課桌的左上角。課桌上的學慣用品擺放整齊。
(2)上課鈴響後,立即有秩序地進入教室安靜坐好。
(3)老師走進教室喊「上課」時,全班同學起立,老師說:「同學們好」,學生回答:「老師好」。
(4)上課遲到的學生要先喊「報告」,經老師同意後再進入教室。
(5)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等別人回答完了得到老師的同意再回答問題。
(6)老師宣布下課時,師生互相說「再見」,教師走出教室後,學生再按順序走出教室。
7、改進教法,增強興趣。學生是有思維,有個性的,他們對學習的內容、方式也是有選擇的,只有當自身產生興趣時,他們才會以飽滿的狀態投身於課堂教學。不斷培養學生求知的興趣,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
總之,「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我們要真正將這一核心理念轉化成我們的行動。只要我們做個有心人,心中有明確的要求,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課堂常規,就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習慣,並及時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調整方法,確保良好的課堂教學正常進行。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處於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
「做事先做人,人以德為帥」,小學是以德育人的主陣地,我們把做人教育擺在首位,而做人教育對我們孩子而言就是行為習慣的養成與教育。
我們要為學生健康成長搭建理想的舞台,老師、家長都要大膽突破教、學的局限,拓展孩子玩和學的空間,重視與社會、與家長、與學生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交流,以心靈撞擊心靈,以心靈贏得心靈。從而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促使學生知、意、行的發展,最終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一、習慣教育越早越好
一個人從小養成的行為習慣會長遠地起作用,甚至會影響一生。對於低年級小學生來說,從一入學,就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是很重要的。如果培養得法,盡早形成良好習慣,不但有利於當前的學習,還將使學生終身受益。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因此,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應該滲透於他們的學習、勞動、生活、娛樂等各個方面。為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有一定的依據,加強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還應把握其具體可行的特點,如我們要求學生要使用一些禮貌用語,就應該讓他們明確哪些是禮貌用語,應怎麼樣使用。對長輩要尊稱「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別人提出要求時要說「請」;給別人添麻煩時要說「對不起」;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等等。要求具體明確,學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著差異,所以我們應分層次對待,盡量具體可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接受。
良好的行為習慣使人終身受益,因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范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3、對學生的日常習慣培養
4、對學生而言的幾種學習習慣
a、讀書習慣。由於小學生剛開始識字,識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認較多,或是一字一頓地讀,或是唱讀。對此,如果要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加快閱讀速度,以盡早進入能快速瀏覽、閱讀的軌道,必須先讓學生養成雙手捧書讀的習慣。有的學生捧書讀時又可能眼離書本不是過遠,就是太近。對此,我就提醒學生:「我們應怎樣讀書?」學生齊答:「雙手捧書,眼離一尺。」這樣做,學生易於記憶,心領神會,利於養成好習慣。
b、寫字習慣。學生的寫字習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常見的不正確寫字姿勢是偏頭、側身、匍伏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隨時提醒:「寫字必須『三個一』」,經過提示學生會自覺地迅速糾正不正確的姿勢,經過多次糾正,就可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c、坐姿。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並不費事,只須教師在恰當的時機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當會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d、注意力。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有駕馭課堂穩定住學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針對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從激發興趣入手,把課堂教「活」(活而不亂,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學生中間,利用「暗示法」提請學生注意,「拍一拍」、「撥一撥」、「點一點」等;如不便走下講台,可用「稍停法」(暫時停止講授),「注視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學生的注意,收攏其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鄰座同學也可以協助提醒。
有一次課堂上,教室里突然飛進來一隻小麻雀在窗玻璃上亂撞,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移到了小麻雀身上。我來不及考慮,立即走向窗玻璃捉住了它。頓時,就有許多學生亂叫:「給我!」「給我!」這時,我說了簡短的一句話:「小麻雀是益鳥!我們應當怎樣做?」學生省悟過來,異口同聲地回答:「放回大自然。」這樣,很快處置了這一「突發事件」,又使學生受到了保護益鳥的環保行為教育。
除此而外,恰當的贊語、激勵,合適的獎勵等各種不同手法的靈活運用,對培養學生的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於讀書、會圈點勾劃的習慣,講衛生(做眼保健操等)的習慣,學慣用具正確使用的習慣,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課外活動計劃安排的習慣等,都與小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有密切關系,都應納入培養教育的范圍。只要家長、老師心中有規范,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小學它能比較系統地向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B.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怎麼培養好習慣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培養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為了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幾點:

一、課前預習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備無患的好,孩子的學習也一樣。剛上一年級孩子都非常激動,迫不及待想要學習新的知識。在這一時期父母應該手把手地教會孩子怎麼在老師講課之前預習課本。通讀課文了解即將要學的大概內容,並嘗試自己理解內容,遇到哪裡不會的重點標記下來,上課時重點聽講。

學習知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樣反復幾輪下來,相信孩子能夠掌握全部的知識點,也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C. 一年級小學生應該培養怎樣的生活習慣

對學生的日常習慣培養
a、讀書習慣。由於小學生剛開始識字,識字量不多,往往是指認較多,或是一字一頓地讀,或是唱讀。對此,如果要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加快閱讀速度,以盡早進入能快速瀏覽、閱讀的軌道,必須先讓學生養成雙手捧書讀的習慣。有的學生捧書讀時又可能眼離書本不是過遠,就是太近。對此,我就提醒學生:「我們應怎樣讀書?」學生齊答:「雙手捧書,眼離一尺。」這樣做,學生易於記憶,心領神會,利於養成好習慣。
b、寫字習慣。學生的寫字習慣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常見的不正確寫字姿勢是偏頭、側身、匍伏等。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隨時提醒:「寫字必須『三個一』」,經過提示學生會自覺地迅速糾正不正確的姿勢,經過多次糾正,就可養成正確的寫字習慣。
c、坐姿。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成長的年齡段。坐姿端正與否,不僅影響到學習,而且將影響到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要讓學生保持良好坐姿並不費事,只須教師在恰當的時機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當會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d、注意力。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有駕馭課堂穩定住學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針對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從激發興趣入手,把課堂教「活」(活而不亂,放而能收);或者走到學生中間,利用「暗示法」提請學生注意,「拍一拍」、「撥一撥」、「點一點」等;如不便走下講台,可用「稍停法」(暫時停止講授),「注視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學生的注意,收攏其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鄰座同學也可以協助提醒。
有一次課堂上,教室里突然飛進來一隻小麻雀在窗玻璃上亂撞,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差不多都移到了小麻雀身上。我來不及考慮,立即走向窗玻璃捉住了它。頓時,就有許多學生亂叫:「給我!」「給我!」這時,我說了簡短的一句話:「小麻雀是益鳥!我們應當怎樣做?」學生省悟過來,異口同聲地回答:「放回大自然。」這樣,很快處置了這一「突發事件」,又使學生受到了保護益鳥的環保行為教育。
除此而外,恰當的贊語、激勵,合適的獎勵等各種不同手法的靈活運用,對培養學生的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於讀書、會圈點勾劃的習慣,講衛生(做眼保健操等)的習慣,學慣用具正確使用的習慣,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課外活動計劃安排的習慣等,都與小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有密切關系,都應納入培養教育的范圍。只要家長、老師心中有規范,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播種行為,就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獲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小學它能比較系統地向學生進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

D. 請問一年級的小學生需要養成哪些習慣

確實,低來年級主要是培自養好習慣,主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守紀律。
按時到校,遵守課堂紀律,認真完成課堂和家庭作業。遵守小學生守則。
2.懂禮貌。
尊敬老師,尊重長輩,團結同學,愛護幼小。
3.會學習。
課前會預習,課上會聽講,課後會做作業、檢查和復習,
不僅要學會,還得要高效。
4.會自理。
會自己整理書包文具,自己合理安排時間,讓自己學好同時玩好。
5.會交往。
學會和各年級同學交往,和老師、家長交往

E. 小學一年級應該養成哪些習慣

1、養成自立的習慣。獨自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需要具備的生存能力,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和職業所需要具有的基本能力,這需要從小培養。
2、養成非常勤快地閱讀的習慣。沒有勤快閱讀習慣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有長久的發展力!勤,是要有閱讀的習慣、要學會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的閱讀速度、有獲得新閱讀信息的能力、有及時與同伴交流閱讀心得的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讓孩子練習一下快速閱讀,掌握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學習方法。具體的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把快速閱讀和記憶結合在一起,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孩子閱讀能力。
3、養成會耐心地傾聽的習慣。傾聽真的很重要!如今的很多人都缺乏耐心,容不得傾聽別人的解說,總希望自己說的才是准確的、有道理的,其實很多情形下自己考慮的會有很多的片面性
4、養成良好溝通的習慣。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就無法深入現實社會,也就會失去很多個人發展的機遇。就是在實施家庭教育中,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也顯得尤為重要。

F. 一年級學生習慣養成措施

一、讀書習慣。先讓學生養成雙手捧書讀的習慣。

二、寫字習慣。教師應隨時提醒:「寫字必須『三個一』」,

三、坐姿。教師在恰當的時機按照約定呼叫:「一、二、三!」學生應當會回答:「坐端正!」或是教師以某種動作手勢予以個別提示,既達到了目的,也不會影響教學的進行。

四、注意力。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了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有限的。這就要求教師有駕馭課堂穩定住學生注意力的能力。可針對小學生好動的特點,從激發興趣入手;或者走到學生中間,利用「暗示法」提請學生注意,「拍一拍」、「撥一撥」、「點一點」等;如不便走下講台,可用「稍停法」(暫時停止講授),「注視法」、「指向法」等,引起某些學生的注意,收攏其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鄰座同學也可以協助提醒。

除此而外,恰當的贊語、激勵,合適的獎勵等各種不同手法的靈活運用,對培養學生的集中注意力的習慣也是重要的。

此外,勤於讀書、會圈點勾劃的習慣,講衛生(做眼保健操等)的習慣,學慣用具正確使用的習慣,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課外活動計劃安排的習慣等,都與小學生的學習和進步有密切關系,都應納入培養教育的范圍。只要老師心中有規范,定期檢查與隨時抽查相結合,「嚴」有尺度,「教」有方法,要求一致,就可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閱讀全文

與小學生一年級習慣養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