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的祖國有多大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好大一個家》的第一課《祖國有多大》。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說這節課我的教學設計與思路:
一、說教材
《祖國有多大》是未來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好大一個家》中的第一個課。教材以中國行政區圖和文字介紹相結合的形式呈現,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都是意在引導學生藉助相關知識,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層面,了解我國陸地面積和海域面積,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這節課的關鍵是一個「大」字。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製為:
1、通過活動和途徑了解我國海陸疆域,充分感受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
2、知道圖例和比例尺的含義,學會看中國地圖。
3、初步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知道部分省級行政單位在祖國版圖上的大體位置。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學情分析
本課綜合了地理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內容,較好的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綜合性,並注重將品德教育與社會知識的學習相融合,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和知識技能的掌握相結合。文中以地圖為載體,在引導學生認識祖國的同時,把地圖作為一種學習工具,讓學生在使用過程中熟練掌握。這對學生而言是個難點,但這又是本節課的重點。因為祖國是學生生活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離學生既近又遠,畢竟他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必須通過課堂教學去引導學生逐步認識祖國、了解祖國,進一步激發祖國的愛國熱情。
三、說教法學法
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法、討論法、游戲法等;採用的學法是預習方法、聽課方法、復習方法、作業方法、小結方法等。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關於祖國的,祖國對學生來說,很熟悉,也很抽象,光
靠展示和說肯定沒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祖國之大的。只有讓學生在一個個活動中,合作探究,通過活動的方式去親身體驗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國之大,從而為祖國感到自豪。所以在教學中,自己扮演的角色應該是組織者、引導者,盡量簡化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切中本課研究的重難點,把學習時間真正還給學生。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通過交流合作探究來親身體驗本課所倡導的愛國主義情懷。本課教學,我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了豐富多彩富有啟發性的課堂學習活動,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間。
四、說教學過程(教學方法與手段)
(一)課前准備活動
教學本課前,我給學生一個自學、調查提綱,引導、指導學生通過網上搜索、查閱課外書、詢問家長等多種途徑,調查、比較祖國到底有多大:一是了解本市、本省和其他國家的面積,並將其與祖國面積作比較;二是調查南北兩地的溫差、東西兩地時差等,說明祖國的「大」。
(二)課堂學習活動
1、歌曲欣賞,導入新課
首先讓同學們欣賞視頻歌曲《大中國》,在欣賞優美的音樂之後導入新課。
【設計理念與思路】:讓學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了解祖國,並在音樂的氛圍中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讓學生帶著快樂的心情盡快進入課堂。
2、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感受祖國之大
活動一、調查比較,體會面積之廣
(1)結合陝西省地圖,比較陝西省與西安市的面積。
(2)結合中國地圖,比較陝西省與中國的面積,以突出祖國之大。
【設計理念與思路】:在比較活動中,讓學生在感知自己的家鄉西安以及陝西省的大小,通過換算比較,也就是直觀的進行空間上的比較,從而感受祖國的廣大。
活動二:旅行計算比較,感受祖國邊界線的漫長
一是認識圖例,讓學生能看懂地圖,知道什麼是國界線、大陸海岸線和一些圖例符號的含義;
二是初步感知祖國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認識部分省級行政區的大體位置,
為旅行活動做准備。
三是通過旅行活動,從數字上感受一下祖國邊界線的漫長。
先從我們熟悉的家鄉陝西出發,出發前,讓學生知道我們陝西處於祖國的北部地區,經河南來到安徽,讓學生知道安徽在祖國的東部,是沿海城市,先沿著大陸海岸線,我們走到了浙江、福建、廣東,到了廣東停下問學生,廣東在我國的哪邊?(南部),它是不是我國的最南邊呢?(不是的,我國的最南邊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從而加深對我國海域邊界的了解。)
繼續旅行,來到了廣西,這時我們走到了陸地上的國界線了,到了雲南、西藏、新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在祖國的哪邊?(西北部)走到這,也就走到了祖國的最(西邊)。
經過新疆,我們到了甘肅、內蒙古,內蒙古有全國最大的草原。我們現在到了祖國的北邊(黑龍江),這時讓同學們看著地圖,找一找祖國最北邊的城市在哪?(黑龍江省的漠河是我國最北邊的城市)。
再經過吉林、遼寧,咱們就要走完陸地上的國界線了。走到這里,再回顧一下國界線,問學生我國陸地上的國界線有多長?(板書:國界線20000多千米!)
按照同樣的方法走完18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讓學生計算國界線和海岸線加起來的總長度是38000多千米。讓學生再計算走完這一圈需要4年多的時間,學生感到很驚訝!很震撼!讓學生直接感受祖國大。
【設計理念與思路】:活動性是品德與社會課的基本特徵,我在設計徒步旅行活動中,跟著卡通小人沿著祖國大陸的邊界走一圈,一是讓學生領略美麗的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級行政單位在祖國地圖上的大體位置;三是通過引導學生計算,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祖國邊界的漫長,由此感受祖國的遼闊廣大。同時,初步認識圖例,了解國界線和海岸線含義,初步了解我國行政區劃有34個。
3、小組討論交流,自主學習探究
祖國到底有多大呢?我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結合課前發放的調查提綱,要求用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或者一句話來說明我們祖國疆域的遼闊。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各小組推薦代表發言,教師激勵引導,通過上台表演「差別真大」和欣賞兒童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加深學生對一些知識點的理解。
【設計理念與思路】:本課教學僅僅靠書中的圖文、教師的語言講解是無法說清楚祖國地域的遼闊。為使教學更有實效性,讓學生課前進行調查,知道南北溫差、東西兩地生活的差異,採取視頻播放、互動的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祖國南北、東西距離遠,跨度大,祖國遼闊的事實。
4、總結提升,歌曲激情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在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激發了學生愛國的思想感情,最後讓學生暢談,進行情感的升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最後再次播放《大中國》,在抒發情感的同時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設計理念與思路】:人(學生)是感性動物,通過這樣的活動設計會觸動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升華學生的情感,達到寓教於樂、潤物無聲的目的。
五、說教學效果
「祖國有多大」作為「好大一個家」這一單元的第一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我們祖國的陸地面積大,幅員遼闊。本課綜合了地理和品德各方面的教育內容,較好的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並注意將品德教育與知識學習相融合。
在學生對祖國已經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我藉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通過活動進一步認識中國。其實「祖國有多大」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本課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找一找、算一算、比一比、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祖國的遼闊。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形成真實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祖國幅員遼闊,激發了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整堂課中,我有效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配合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個感官,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最後的總結升華中,我用優美的語言引發學生對祖國遼闊的思考,播放歌曲《大中國》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祖國幅員遼闊的同時,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B. 未來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祖國名山知多少說課稿
遼師大版品德與社會來五年級源下冊
第單元 我們生活地球教案
、單元提要
三四年級了解祖國和家鄉基礎上本單元帶領學生了解世界作有關地理知識起始單元本單元《揭開地球神秘面紗》課世界地理環境作學生了解世界側面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陸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陸地組成作人類生息繁衍和發展家園人類提供了多樣生存環境與廣闊發展空間;並通過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大致過程知道人類對客觀事物認識無窮無盡培養學生認真學習態度和探求科學奧秘志趣本著與大自和諧共存精神《大自力量》課從正反兩方面揭示了大自力量設計了對自災害認識與了解引導學生認識大自有抗拒面使學生懂得要......... ......
C. 部編道德與法治小學五年級上冊《美麗文字 民族瑰寶》說課稿
怎樣瀏覽美麗文字民族瑰寶
D. 如何評價人教版小學五年級品德與社會的公開課
品德與社會《蔚藍色的地球》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蔚藍色的地球》。我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的。下面我分別從這五個方面愛進行一下說課:
一、 教材分析:
《蔚藍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課。本課題旨在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和探索地球的。並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產生崇敬精神的同時,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願望。
關於人類對地球的認識和探索,基本上分為兩個層面:(1)首先,圍繞地球是什麼,教材從地球的形狀、大小、我們人類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讓學生明白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人們是怎樣來認識地球的。(2)關於人類對地球的探索,教材通過從古到今,從人們早期的想像和人們的直覺到人類曾經漂洋過海的親身實踐,再到人類在太空上的科學探索,讓學生感受人類探索地球的過程是漫長的。
二、 教學目標:
1、 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等常識,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
2、 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願望。
三、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知道有關地球的形狀、大小等常識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學難點:感受人們在認識地球中所經歷的漫長求索,激發學生對進一步認識和探索地球的興趣和願望。
四、教法和學法。
1、積極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討論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教學設計網_www.XXjxsj.cn=}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精心創設探究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分了五個環節來進行教學:
(一) 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好的開頭,是一節課成功的標志。在開始上課時,我設計了猜謎語活動,先讓學生互猜謎語,然後我課件出示謎語,在學生猜出謎底是地球時,我相機導入新課。通過師生互猜謎語,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學習第一部分「從太空看地球」
我從學生都照過像這一現象入手,讓學生進行設想:如果我們給地球照相,應該怎麼照。在學生自由暢談給地球照相的方法後,我請學生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後我又課件出示了學生還沒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讓學生來領略地的美麗與神奇。再組織學生根據欣賞的照片進行討論交流:地球上的藍色、黃色和白色各是什麼,讓學生對地球有更充分的認識。最後,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和觀看從太空看地球的視頻錄象,讓學生了解人類歷史上第一位從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及古希臘人對地球的測量,從而讓學生了解地球基本情況:即地球的形狀是圓的以及地球的大小。
(三) 學習第二部分:「人類對地球的探索」。
在導入後,我讓學生閱讀教材94頁的內容,自主學習後,小組交流討論,從古到今,人類是怎樣對地球進行探索的。在學生回答後,讓學生自由閱讀教材95頁瞭望台的內容,並組織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資料。交流結束後,讓學生上台展示自己和課本內容不一樣的資料,再組織學生看航行路線圖和麥哲倫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讓學生了解人類在探索地球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同時感受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對之產生崇敬的精神,以此來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願望。
(四)設計了活動 「知識搶答」,通過學生的搶答,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五) 結束課題。
最後,我向學生介紹了三本書籍,並課件出示了三本書籍的作者及內容簡介情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科學書籍,來進一步激發學生認識和探究地球奧秘的興趣和願望。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