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科版二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哪裡有科學教學反思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學習科學課程,有利於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的創造潛能。
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反思談一下。
一、鼓勵學生敢問
我認為教師首先應更新教育觀念,採取更適合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模式。雖然《科學》這門課對於學生來說有的內容學生易懂也愛學,可有的離他們很遠他們不懂就不愛學,這就要我們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的寬松氣氛,讓學生敢想敢問,使學生感到教師與學生平等相處,一起探索,研究。若學生提出的問題與教學內容相差甚遠或問題提不到要害處,教師要先給予積極鼓勵,贊揚他敢於提問的勇氣,而後再給予點撥和啟發,讓他們帶著成就感體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勵學生敢問,愛問。教師要使學生認識到學會質疑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愛迪生「我能孵出小雞來嗎」、牛頓「蘋果為什麼往地上掉」等具體事例,教育學生學習科學家善於思索探究的思維品質,使學生懂得「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思維自疑問和驚奇開始」的道理。還要告訴學生,課堂提問不是老師的專利或某些學生的專利,每個人都可以提問,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質疑的過程中,自己的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二、引導學生會問
學生不會提問,是因為他們不知從哪入手,不知提什麼樣的問題。起始階段,教師應注意通過示範提問,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受到啟迪,有法可循。當然,在示範提問的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啟發引導,讓學生嘗試提問,由易到難,逐步上升。
1.從課題上質疑
教材中許多課文的課題都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既有利於探究和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如:鐵為什麼會生銹?聲音是怎麼產生的?學生帶著問題產生好奇,走進文本。
2.從課題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對課題重點、難點的質疑,既有利於學生深入探究本課主題,同時,也有助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圍繞這一課題進行教學。如教《空氣》一課時,一個學生提到:「為什麼地球上會有空氣?」其他學生聽後鬨堂大笑,當我反問他們怎麼解釋時,他們卻啞口無言。其實,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得很有價值。
3、從矛盾之處質疑
有些課文中有看似矛盾之處,那正是編者匠心獨具所在。從而悟出道理,提高認識。如《冷水和熱水》一課,有這么一個實驗:向燒杯中加入280毫升熱水(80度左右)向錐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將錐形瓶放入燒杯中,用紙板蓋住杯口,在紙板上打兩個小孔將兩個溫度計分別放入熱水和冷水中.觀測兩個容器中的初始溫度和每間隔1分鍾的溫度變化.(到5分鍾時;到8分鍾時)在實驗前讓同學說一說將要出現的結果. 同學們只說出了兩個結果:溫度一樣,熱水比冷水高一點。我說冷水比熱水溫度高點,同學們說「那是不可能的.」我說「那好吧,我們來試一試再說。」同學們都非常好奇,認真地看和記錄,結果正是冷水高一點,這樣一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上來了,紛紛討論為什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學生熱愛科學,對科學現象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科學課的開設正是為了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的。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仍沿用那種僵死的教學方法,其結果只能是倒學生的胃口,抹殺學生求知慾望。我們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去認識科學,並鼓勵他們去探索科學的諸多奧秘。只有這樣才體現了新課程教學理念。
我覺得作為一名科學課的教師,應該時刻把自己放在學生的角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看待每一節課,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㈡ 品德與社會外面的世界怎麼樣教學反思
《外面的世界》是一個開放性單元,語文的綜合性學習就是要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本課教學通過三個活動的設計,切入孩子的生活經驗,建構能夠引發孩子喜愛和投入的識字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了"回歸生活"的新課標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課程生活化.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語文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自然應該回歸生活.打通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這節課我在這方面做了一次很好的嘗試,教師帶領學生從課本出發,從課內走向課外,從學校走向社會,圍繞主題"外面的世界",開展開放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使學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並對"外面的世界"發生興趣與樂於觀察.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學生生活環境的氛圍,把教學過程生活化,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求,也體現了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的理念.
二,學習過程情境化.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節課先後創設了在逛小區中識字,在購物中識字,在看電視時識字,在人際交往中識字等生活情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識記漢字.學生在情境的演練中生成問題,在問題的解決中生成新的情境,學生不僅僅建構了識字的方法和技能,而且在動態的口語交際情境中使情感,態度,習慣的培養落在了實處.這多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充分體現了巧設情境在教學中的作用.用心的設計讓這節課始終洋溢著濃濃的情趣,
三,識字方法多樣化.
《外面的世界》這課,是一節啟發學生到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方法指導課.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這節課中,我不僅關注學生的識字數量,更關注學生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是否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是否產生過愉快的情感體驗,是否得到了積極的價值引導.在這節識字課中,學生所見到的字,均為滲透性識字,不可能也不要求在一節課內完全掌握,但在課堂中,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慾望,學生有了自主識字的"金鑰匙",有了因為識字而產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識記更多的字,不再只是老師的願望,一定會成為現實.
當然,回想這節課教學,也讓我看到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其一,這節課是屬開放性單元的課程,教學前如果能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中搜集材料效果應該會更好.其二,這節課安排的活動內容太多,學生的活動時間不夠.
教學反思:本課是一個開放的課文,是一節啟發學生到生活中自主識字的方法指導課。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除了課本內的知識外,重點還是放到培養學生的課外識字的興趣和培養留心觀察的好習慣。本課要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學習方法學習的身邊生字,增大詞彙量。還要讓學生親身實踐,參與到活動中來,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在收集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在這節課中,我不僅關注學生的識字數量,更關注孩子是否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在這節識字課中,學生所見到的字,均為滲透性識字,激發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慾望,學生掌握了自主識字的「金鑰匙」,於是識記更多的字。瞧,孩子走在大街上,開始留心路牌、街道名了,開始留心街道兩旁的店鋪名了,逛超市時注意商品名了,看電視時也不忘記記住電視節目名稱了等等,孩子已經能通過多種識字途徑自主識字了。
我升上了二年級復
我們制班裡故事多
讓我們的教室清潔又美麗
好書大家看
秋天在哪裡
秋天的收獲
秋遊去
秋天的節日
你真棒
我也棒
學做「小雄鷹」
做個「快樂鳥」
我升上了二年級(1)
【教學目標】
1、在班集體中,能和同學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
2、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重難點】
感受與體會到自己的進步,並願意朝著新的目標努力。
【教學過程】
一、和同桌一起分享快樂。
1、同桌交談:暑假裡最高興的事是什麼?學到了什麼本領?
2、交換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說說作品中有意思的故事。
二、我們快樂的暑假生活。
簡簡單單的文字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謝謝 望採納
㈣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反思
一、在課堂教學抄中,要面向全體。
在我襲的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生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設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學過程,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其他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會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盡可能的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㈤ 二年級品德與生活與同學相處需要什麼教學反思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專的同教學內容屬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㈥ 小學品社評課堂教學反思應注意什麼
小學五、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這兩本書,涵蓋的知識面太廣了,學校、家庭、班級、個人、國家、歷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態環保等相關知識都有涉及。通過大半學期的教學和參加聽課、評課等一系列活動,有很多感悟和體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收獲頗多,現作如下反思。
傳統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標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㈦ 小學二年級思品我能這樣做嗎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專教訓,進屬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