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長城最美優秀作文400字用上聯想
中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版征和驕傲。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權到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長。每隔一段距離,山峰上都有一座高大堅固的烽火台,此時此刻,我彷彿看到狼煙和聽到『沖啊!』『殺啊!』的吶喊聲。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雄偉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 創造的世界 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2. 關於建長城勞動人民的聯想作文(400字)
萬里長城是北京的著名景點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長城是我們中國人的代表,長城的精神是堅貞不屈、知難而進、學會進步的,我們每一位中國人就像是長城的一塊磚,我們緊密結合,大家都是中國的一份子!
長城蜿蜒盤旋在起伏連綿的山丘上,就像是一條巨龍在中國的土地上奔騰翱翔。長城就像是祖國母親的心臟,中華民族的中心!
我熱愛長城就想熱愛祖國一樣,長城就是一條蜿蜒盤旋的龍,它對我們中國來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毛澤東主席的詩句中就有這么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豈止行程二萬。這句就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奮斗和拼搏精神,戰勝困苦艱難的決心,它也是一種人生的理想和目標。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我們中國人民精神上的榜樣!
我們不僅要認識長城,也要學習長城的精神!是長城的精神帶動著中國人民的前進;是長城的精神告訴我們堅持不懈的道理;是長城的精神教會我們在惡劣的條件下克服困難;是長城的精神推動這中國人民堅貞不屈的精神;是長城的精神……長城是我們中國的象徵,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3. 長城的作文400字
長城位於北京城的西北方向,它全長一萬三千多里,又稱萬里長城。它以歷史內悠久、容氣勢雄偉壯麗為中外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
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一萬三千多里。站在山腳下,仰望長城好像一位巨人橫卧在高大的山體上。古老的城牆,都是用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大約一米多高,頂上呈「凹」字形,上面長滿了厚厚的青苔。沿石級而上,道路狹窄而陡峭,遊客們只有手扶兩邊的鐵鏈一步步艱難地往上爬,怪不得人們稱「爬長城」。大約二十分鍾,才可以爬上一號烽火台。高大的烽火台宛如一座長方形的小城堡,防守嚴密。烽火台是古代打仗前傳遞信息的設施,在上面可以點火發送消息。
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遠眺四周,藍天下,白雲間,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在崇山峻嶺之上,一眼也望不到盡頭。四周的小山像一個個蒙古包,相互簇擁著。漫山遍野,綠樹成蔭,如大海中起伏的波浪向遠方延伸。
回首遙望,山腳下,停車場的小汽車如同一隻只小甲殼蟲,在列隊閱兵。遊客們像一隻只小螞蟻排著隊伍向上爬。再往上走,石級越來越陡,路越來越難走,一路上每隔三到五公里就會有一座烽火台,一般人也就能爬到好漢坡,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長城真雄偉啊,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4. 小學語文四年級《長城》說課稿
《長城》是四年級人教版第17課課文
目的要求:
1 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教學重點和難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重點}
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難點}
教具准備:
鵬博士軟體、中國地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默讀本組「導讀」,了解本組內容,明確訓練要求。
二、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見過長城嗎?長城給你的印想怎樣?[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2、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它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體現了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學了這篇課文從內心深處來體會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
1、仔細看圖,說說你從兩幅圖上各看到了什麼?拍攝點分別在哪裡?
2、找出兩幅圖對應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別寫的是什麼?
3、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四、圖文對照學習課文[出示鵬博士軟體的圖片]
1、指名讀課文的第一段,畫出描寫長城的句子,說說用什麼方法寫的?
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結合圖,體會遠看長城的樣子。
教師小結:描寫長城的樣子使用比喻、數字說明、太空拍攝的照片來描述的。
2、默讀課文第二段,說說長城的近景及長城的建造特點。[板書:略]
思考:從哪裡看出長城高大堅固、結構合理的?
[1]建築材料:巨大的條石和城磚
[2]城牆頂上:很寬,可以五六匹馬並行
[3]城台:每個三百米就有一座,用於屯兵和傳遞信息
3 指名讀課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長城上想到了什麼?
你從哪裡看出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呢?
4 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為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五、朗讀全文,學生質疑問難
課後小記:
板書設計:
遠景:像一條長龍
城牆------很寬
近景:高大堅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應
長城聯想:凝結著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歷史地位:偉大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長城的結構特點
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長城的?
3、學習了課文,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4、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鞏固練習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萬里長城像(),在崇山峻嶺之間(),她高大(),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長城是由()建造的,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和()。
2、給生字注音組詞
3、抄寫課後生詞
4、比較句子,把想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1]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萬里長城。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背誦課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
5. 關於四年級上冊的17.長城的主要內容
17 長城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牆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牆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這句話用詞准確精當,承上啟下,過渡自然。「站、踏、扶」這三個動詞是說作者已經身臨其境來到長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說作者被長城的雄偉氣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②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表示無數,飽含作者無限的感慨;「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突出了長城之長,與開頭「一萬三千多里」相呼應;「才」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麼的不容易。整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無限贊嘆之情。
(2)對詞語的理解。
垛口:指城牆頂部外側建築的兩米多高的齒形牆。
瞭望口:指齒形牆凹下去的部分。
射口:指齒形牆上用來射箭的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牆、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以布置學生搜集關於長城的歷史知識、故事傳說或圖片資料。
2.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下面的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一是以作者的情感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即緊扣第3自然段的最後一句話和第4自然段,讓學生在文中找一找相關語句,體會作者為什麼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先讓學生充分朗讀、勾畫、批註,再全班交流。學生每談到一處,都可以回到這兩句話讓學生再讀一讀,談一談新的感受和體會,不斷加深情感體驗,使學生口裡讀出感受,眼前讀出畫面,心中讀出情感。
一是以圖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如,初次讀圖,描述圖意,圍繞「長城」提出疑問,以學定教;再次讀圖,圖文結合,讀文與畫示意圖結合,感悟文本,解決疑問,了解長城的特點與構造;三讀插圖,課內外結合,啟發想像,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激發情感;四借圖畫,學生依序講解、介紹長城,遷移運用語言。
一是以語言的感悟、積累、運用為主線組織學生閱讀。老師創設小導游介紹長城的情境,在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激勵學生大膽上台當「小導游」,向「遊客」(全班同學)介紹長城,師生合作,隨機出示相關圖片、課件。也可以自由組成「導游小組」上台介紹,以一名學生為主,其餘學生補充。學生能介紹多少就介紹多少,可以介紹書上了解到的,也可以介紹課外搜集的傳說、故事、資料,台下的「遊客」可以提問,形成互動氛圍。如果採用這種思路進行教學,教師要注意發揮引導作用,避免在學生還沒有充分閱讀課文、充分交流感受時就直接進入當小導游的教學環節。
3.引導學生體會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要結合課文內容理解,一是使學生感受到「長」而「高大堅固」又「氣魄雄偉」的長城,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築;二是感受到當年修築長城時,在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勞動人民能用自己的雙手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真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關於長城的特點,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語句,藉助圖畫或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領會,並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如,「有一萬三千多里」,可以讓學生在地圖上指一指哪些省市有長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等省、直轄市、自治區),算一算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多長時間,談一談登長城或登山的感受,從而真切地體會出長城的萬里雄姿之美。在讀、議長城特點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圖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樣子及其作用,並根據課文文字,參考文中的圖片,試著畫出長城的結構示意圖,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生在交流時,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第3自然段最後一句話的含義。(1)聯系前一句話進行理解。如,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可以讓學生比較一下大概相當於多少個同學的重量,從而體會出修築長城的的確確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聯系第1、2自然段進行體會。課文先寫長城的長,從側面反映出工程的艱巨:在「崇山峻嶺」之中修築長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而勞動人民利用山勢讓長城「蜿蜒盤旋」,還設計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等結構,這正是「智慧」的體現。
4.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地運用語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學生朗讀激情、相關資料滲透激情等多種策略,把激發學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讀之中。有條件的話,可以播放有關長城的紀錄影片,展現如織的中外遊人游覽長城的情景,或出示遊客特別是名人、偉人的留言或題詞,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下面是幾位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贊譽之詞: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像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和力量。 (美國前總統里根)
5.本課的生字較多,教學時應以學生已有水平為起點,在學生自己認讀、互相交流的基礎上相機進行指點。要提醒學生注意,「隔」字的裡面不要多寫一橫。「蜿蜒盤旋、氣魄雄偉」等詞語可以通過查字詞典、觀察插圖理解。
6.課後安排了選做題,建議學生多搜集一些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教師可以提示搜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建議有條件的學生進一步搜集,不必做統一的要求。
7.本課後面的「資料袋」中,列出了2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名單,展示了8幅精美的圖片,目的在於增長學生的見識,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讀一讀文字,看一看圖片,查一查地圖,談一談感受;還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或錄像資料,激發學生繼續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願望;或是引導學生繼續閱讀一些有關世界遺產的文章,如選讀課文中的《迷人的張家界》,《同步閱讀》中的《碧水丹山話武夷》《廬山落霞》《黃山記》《仰望布達拉》等,從作品中感受「世界遺產」的魅力。
四、相關鏈接
世界遺產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17屆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76年成立了政府間合作機構——世界遺產委員會,由公約締約國大會選舉產生的21個國家組成,其主要任務之一是在締約國提出建議的基礎上,確定應在《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范圍內加以保護的各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將這些國際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使國際社會將其作為人類的共同遺產加以保護。
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分別在各締約國舉行,主要任務是決定哪些遺產可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對已列入名錄的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指導。2004年6月,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在中國蘇州舉行。截至2004年7月,全世界已有178個國家或地區加入公約,全世界共有世界遺產788處,包括133個國家的611個文化遺產,154個自然遺產,和23個文化自然雙重遺產。
我國於1985年加入該公約,成為締約國。自1987年第11屆世界遺產大會將故宮等6項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2004年7月將高句(gōu)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列入名錄,中國已有30項自然景觀和文化遺址被列入該名錄,總數量排在西班牙、義大利之後,位居世界第三。
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為了互相防禦,都在形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據《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國方城以為城」,這是關於長城的最早記載。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邊長城加以修繕,連貫起來。故址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這就是俗稱的「萬里長城」,至今還有遺跡殘存。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隋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為了防禦異族的侵擾,前後修築長城達18次。明長城東起河北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6700千米。課文中描寫的這段長城就是明代修築的。
八達嶺長城 位於北京延慶縣軍都山上,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東連永寧,西接宣化,南達北京,北連延慶,因「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有此名。
聯合國與長城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萬里長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992年,聯合國為教科文組織所推動的「世界遺產」運動發行了一套郵票,共6枚,圖案是6個國家的名勝古跡,中國長城是其中之一。這套郵票在紐約、日內瓦、維也納各發行兩枚。長城票在紐約發行,1992年1月24日首發。
很多國家都向聯合國贈送過代表本國的禮物。我國政府於1974年贈送給聯合國的巨幅長城掛毯,現掛在聯合國大廈安理會代表休息廳。
不到長城非好漢 出自毛澤東1935年10月作的《清平樂•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是毛主席率領紅軍翻越六盤山時的詠懷之作,生動地表現了毛主席及其率領的紅軍勝利登上六盤山後遠望雲天的情景,抒發了徹底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堅強決心,以及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壯志豪情。現在,在八達嶺長城腳下和858米好漢坡上立有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這句話已經成為表達決心、抒發英雄氣概與壯志豪情的名言,流傳甚廣。
6. 寫出長城形態,聯想的句子並說出其特點。
長城像一條蜿蜒的龍爬在八達嶺上。
7. 讀了長城,我會聯想到了
1. 轉移情緒。人生的道路崎嶇不平,坎坎坷坷,難免有挫折和失誤,也少不了煩惱和苦悶。此時此刻,應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別的方面去。比如有時碰到不順心的事情或在家中與親屬發生爭吵,不妨暫時離開一下現場,換個環境,或者同別人去侃大山,或者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娛樂娛樂。這樣很快就會把原來的不良情緒沖淡以至趕走,而重新恢復心情的平靜和穩定。 2. 憧憬未來。追求美好的未來是人的天性,也是人類生存和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經常憧憬美好的未來,才能始終保持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不管命運把自己拋向何方,都應該泰然處之。不管現實如何殘酷,都應該始終相信困難即將克服,曙光就在前頭,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3. 向人傾訴。心情不快卻悶著不說會悶出病來,有了苦悶應學會向人傾訴的方法。首先可以向朋友傾訴,這就需要先學會廣交朋友。如果經常防範著別人的「侵害」而不交朋友,也就無愉快可談。沒有朋友的話,不僅遇到難事無人相助,也無法找到可一吐為快的對象。把心中的苦處能和盤倒給知心人並能得到安慰甚至計謀的人,心胸自然會像打開了一扇門一樣明朗。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向親人傾訴,學會把心中的委屈和不快傾訴給他們,也常會使心境立即由陰轉晴。 4. 拓寬興趣。興趣是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條件。人的興趣越廣泛,適應能力就越強,心理壓力就越小。比如,同樣是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有的人覺得無所事事,很容易產生無用、被遺棄等失落感。而有的人則覺得退下來後無官一身輕,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看書、寫字、創作、繪畫、彈琴、舞劍、養鳥、釣魚、種花等等。總之,興趣越廣泛,生活越豐富、越充實、越有活力,你會覺得生活中處處充滿陽光。 5. 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總免不了有這樣或那樣的矛盾事之間,朋友之間也難免有爭吵、有糾葛。只要不是大的原則問題,應該與人為善,寬大為懷。絕不能有理不讓人,無理爭三分,更不要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拳腳相加,傷了和氣。應該有那種「何事紛爭一角牆,讓他幾尺也無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博大胸懷和高風亮節。 6. 憶樂忘憂。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時荊棘叢生,有時鋪滿鮮花,有時憂心如焚,有時其樂融融。對此應進行精心的篩選,不能讓那些悲哀、凄涼、 恐懼、憂慮、彷徨的心境困擾著我們。對那些幸福、美好、快樂的往事要常常回憶,以便在心中 起層層漣漪,激發人們去開拓未來,而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諸多的煩惱則盡量要從頭腦中抹掉,切不可讓陰影籠罩心頭, 而失去前進的動力。
8. 學了巜長城》我們還能聯想到有關長城的民間故事
孟姜女哭長城
秦始皇建長城
9. 然後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了,抒發了作者的
下載《長城》教學課件網址:《長城》教學設計 教材說明:這篇看圖學文由兩幅長城的彩圖和一篇短文組成,直觀的圖畫和具體形象的短文緊密結合,表現了長城的雄偉壯觀、高大堅固,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第一幅圖片是從遠處看到的長城,畫面展示了長城隨著起伏的山勢蜿蜒盤旋的雄偉其實,給人的突出印象是長而壯觀。第二幅圖片是從近處拍攝的長城。圖片清楚地顯示了長城的結構:城牆外延有垛子,垛子上有瞭望口和射口; 城牆頂上有方形的城台。一眼望去,就感覺到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課文一、二自然段描寫的是兩幅彩圖的內容,突出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第三自然段抒發作者由看長城而展開的聯想。 教學重點: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展開想像,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3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0個。正確讀寫「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城磚、屯兵、堡壘、陡峭、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4、把看圖、學文、想像結合起來,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學生們對長城都有一定的了解,而且還有不少學生去過,對其有感性認識,還有的學生通過閱讀、通過電視,對古代歷史、對長城的修建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導入,使文本與學生的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指導看圖,直觀感知 出示兩幅彩圖,讓學生形成對長城的直觀印象,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內容,引導學生觀察要有序,而且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會觀察到不同的景象,從而對學生進行遣詞說話的能力的培養,進行有效的訓練。 三、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1、 圖文對照,在理解課文一、二自然段內容的基礎上,分別對照圖,盡量用書中的語言描繪圖中景象,這樣既可以做到對文本中語言的積累,又可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 2、 了解了一二段內容,由此引發作者聯想。教學三四自然段。圍繞寫作者聯想的語句,讓學生多讀熟讀,交流感受,進行有感情朗讀的訓練。在此過程,訓練學生抓重點字詞理解課文、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或課外閱讀理解課文等多種學習方法。同時感受古代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艱辛,激發學生對勞動人民智慧力量的敬佩以及民族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要貫穿始終。 3、 其中設計一個小環節,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合理聯想,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同時也滲透了寫作方法上的訓練,通過你觀察到的,把你聯想到的寫出來。 四、回歸整體,總結收獲 讓學生瀏覽全文,把有感受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讀讀,使學生從整體上再次把握全文內容、感情、寫法。 五、練習作業,鞏固新知 基礎字詞;仿寫片斷,由觀察到的所聯想到的;設計導游詞。 板書設計: 長城 遠看 長龍蜿蜒盤旋 近看 高大堅固 —— 氣魄雄偉 奇跡 聯想 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
10. 請仔細觀察課文中的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的插圖,結合課文內容展開聯想,先說一說你的所想所感,再寫下來
我不知道,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