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體育學情與教材分析的要點有哪些
1.學習需要的分析 學習需要是指學生學習方面和目前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差距,及學生目前水平與期望學習者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2.學習內容的分析 分析學習內容是為了規定學習內容的范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各組成部分的聯系,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化的內容效度。① 內容的選擇:根據學習內容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優選可以作為學習的內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統化。② 內容的組織:是將所選的內容進行單元化的系統安排。③ 確定單元和課時教學目標。3.學生分析①學生的特徵分析:年齡、性別、身體發育水平、體質狀況、已有的體育知識、學習動機等。②確定教學起點:學生原有的學習准備狀態就是新的教學起點。例如,在走動拍球的基礎上--學習慢跑中拍球;在原地投沙包的基礎上--學習助跑投沙包;在籃球運球的基礎上--學習運球繞過障礙等等。4.教材分析教材名稱?——項目技術教材特點?——本質特點重點難點?——明確具體適宜方法?——教法學法發展學生?——鍛煉價值 分析教材是為了了解教材的特點與價值、確定教材的范圍、明確學習重點與難點以及採用何種方法教學最適宜等。①教材的選擇---學什麼?根據學習內容的層次,根據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優選可以作為學習的內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統化。②教學目標---學多少?是將所選的內容進行單元化的系統安排。③確定教學方法----怎麼學?5.闡明教學目標①教學目標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是說明教師要做什麼。②教學目標的表述力求明確、具體、可測量、可觀察,不應不切實際或模稜兩可。 但是我們也不希望老師們將教學目標寫得過於繁瑣: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術目標、能力目標、行為目標等。6.制定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對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而採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因素的總體考慮。確定教學策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 體育教學策略設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核心和重點。體育教學策略主要研究:課的類型與結構、教學的順序與節奏、教與學的活動、教與學的方法、教學的形式、教學的時空安排等。制定教學策略的基本要求:① 學習准備:對學生的學習准備要了解、驗明、啟動、補償。② 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的目的意義,教學內容要有適宜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經過努力能夠達成。解決「吃不了與吃不飽」的問題。③ 目標範例:向學生展示學習活動完成時所要完成的規范動作,讓學生有學習的目標和模仿的榜樣。必要時可以採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優秀的動作範例。④ 內容的組織: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注意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例如,健康知識);注意教材的內在關聯;注意身體的全面發展;⑤ 恰當的教學指導:時機、方式⑥ 激發興趣:講解示範、提問、啟發、討論、實踐--。⑦ 反復練習:練習的次數、組數、規格及要求等。⑧ 及時糾正錯誤,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理解或動作是否正確。⑨ 注意區別對待: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徵、體格、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興趣、能力等不同,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差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設計是應用學科,它賴以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是應用相關體育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而其本源又是體育教學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因此,廣大教師還要關心體育學科中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以及傳播學、設計學、管理學、媒體學等領域的理論發展,及時將其中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體育教學設計的實際工作中去,經過實踐檢驗後,再把這些理論豐富和補充到體育教學設計的內容中去,將它們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指南和原則,使體育教學設計知識體系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
㈡ 小學1-6年級體育教案
一年級體育說課稿 呼拉圈自編操
寶貝跳跳 紗絹操
一、課的設計:
體 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特意提出要培養學生正常的身體姿勢,根據小學生低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有效地鍛煉身體,增 強體質,小學生對體育活動具有廣泛的興趣,愛玩、愛活動是小學生的天性,根據小學生想像思維較弱,直觀模仿能力較強,願意在教師的帶領下參加集體活動的特 點,本課用游戲來主導,以游戲來串通本課內容,使教材游戲化,寓游戲於教學,既能保證學生智力的發展,又能幫助學生培養手腦並用的能力,滿足了學生好玩、 好動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協調性等素質的練習。另外,在以游戲為主導的同時,還引進了音樂和舞蹈,提高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此基礎 上,我按此制定了這節體育課,嘗試施行「快樂體育」的教學模式。
二、教學內容:
呼拉圈自編操 寶貝跳跳 紗絹操
(取名為「寶貝跳跳」,主要是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當孩子聽到寶貝時,可能就會想到父母在叫自己一樣,因此在名字上先與一年級的小學生拉近了距離。另外「寶貝跳跳」也有一定的韻律節奏,當說起「寶貝跳跳」時,學生也會提起精神,來個跳跳寶貝。)
(關於這個名字,本次課時也主要是學習各種方式的跳躍,從而鍛煉學生的下肢力量和協調性。)
三、教學目的:
本課的練習很適宜低年級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自編操、模仿操可鍛煉學生的上下肢協調性,同時對提高兒童的模仿能力,發展思維擴大知識范圍和促進智力的發展都有積極的作用。
各種方式的跳,對低年級兒童的下肢力量鍛煉和協調性練習有良好的幫助作用。
四、教學要求:
學會簡單的模仿操,並能發展想像力和自主模仿動作。加強學生的上肢鍛煉,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和節奏感。
五、教學重點:各種模仿性動作準確性和靈活性好。 教學難點:跳的動作優美大方,節奏感強。 六、教學任務:
1、 使學生掌握兒童模仿操的動作,培養學生的協調性和節奏感。 2、 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促進身體各器官的正常發育。 3、 發展彈跳力和團結合作、集體配合的良好作風。 七、教學方法:
講授法,直觀教學法,集體練習法 八、教學原則:
符合小學生生理的原則,適應心理的原則,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九、教學過程:
因為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興趣和愛好非常廣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又對單調持久的動作容易感到疲勞和厭倦,為了能把這節課上的更好,我運用了電教手段,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通過音樂進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面我通過三個部分來加以說明這節課的內容。
1、 准備部分:學生成四列橫隊站立,師生問好,課堂常規練習(主要以呼拉圈自編操進行上肢的常規練習,再通過模仿操,模仿兔子跳、青蛙跳、袋鼠跳,教師在前面領操)(7分鍾),然後進行集中注意力游戲的練習——「寶貝跳跳」。目的是從課的開始就使學生對這節課感到有趣,提高了注意力,有利於全課教學的任務能夠更好地完成。(3分鍾)——雙手叉腰雙腿站立跳(形體操練習)
2、 基本部分:在教學過程中我採取了直接的教學游戲和集體游戲的方法來進行學習。
在教學中,我先組織學生「單跳雙落」,在操場上擺放一些呼拉圈,成1、2、1、2放置,給學生講一個青蛙過河的故事,讓學生像青蛙一樣從圈中跳過去,1為單腳,2為雙腳,練習幾次。問學生還有什麼方法可能跳過去,指導「雙跳雙落」。並當場表揚做得好的學生,鼓勵那些還不是很熟練的學生。(14分鍾)
根據學生練習跳的情況,問學生還有什麼辦法能更快更好地跳過一條很寬的河。並指導學生把呼拉圈擺成一條線,用單腿交換跳的形式跳過這條寬寬的河,這個游戲就相當於「踏石過河」。多練習幾次,就組織比賽。看哪一組做得最好,並給予表揚。(10分鍾)
3、 結束部分:學生跳起輕松愉快、優美歡快的集體舞蹈(紗絹操)進行放鬆活動,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本課。(以放鬆手臂和下肢為主)並發放評價表(6分鍾)
本 課的授課順序主要以自編操引入,使學生熱身,再通過各種動物可愛的跳躍動作初步了解跳躍,建立對跳躍的興趣,再逐步深入跳躍游戲的難度,激發學生的積極 性,不斷地提高教學效果,這里也就達到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本課的游戲編排目的是發展學生上下肢的力量和身體的協調性,培養學生認真練習和堅持到底的 優良作風。
十、場地器材:錄音機一台 呼拉圈約50個 紗絹約50條
粉筆4支 小獎品若干 評價表約50份 十一、本課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左右 運動密度:35—40%左右 強度:1.2—1.5
㈢ 從哪幾個方面對體育教材進行分析
1、教會學生體育的基礎知識和鍛煉方法。
體育基礎知識是進行體育鍛煉的依據,有了知識作指導,才能使體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為此,不能把體育課看成是單純的技術動作的傳授和練習,而必須同時進行體育知識的教育。體育基礎知識指體育的意義和作用、有關身體生長發育方面的知識、科學鍛煉的方法、體育項目對鍛煉身體的意義、運動保健、體育衛生常識以及運動競賽中簡單的規則和比賽方法等。教師應針對不同教育階段的特點,採取專門的理論教學和理論結合實踐教學的多種形式,將上述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體育課中由被動變主動,由盲目變自覺,把增強學生體質實效的獲得,由必然王國引向自由王國的境地,以適應終生鍛煉身體和娛樂的需要。
教會學生體育的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體育的基本技術指人們充分發揮機體的能力,合理而有效地完成動作的方法。技能是指按一定的技術要求完成動作的能力。因此,掌握技術是形成技能的基礎。一般地說,技術和技能掌握得越好,鍛煉身體的效果也就越好,強壯的體質是提高技術和技能的前提。一般人都會走、跑、跳、投擲、攀爬等。但要跑、跳、投擲的姿勢正確,跑的快、跳的高、投的遠又需要學習和掌握有關的技術,並在經常練習的基礎上方能形成技能。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及調整運動負荷的方法,培養學生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並得到鍛煉的樂趣。
3、教育學生學會交往、交流和創造。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向學生傳授的是有關人際交往方面的知識、經驗、道德行為規范,使其充分認識交往和交流對個人學習和生活的重要性。其次,體育教師要幫助學生妥善處理好人際交往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密切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第三,教師還應為學生創造或提供有益的正常交往和交流的機會,選擇可供交往和交流的對象或榜樣。並同時在教學中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思維。倡導創造教育,培養創造能力。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當具備較高的創造性素質。因為,沒有創造型的教師,很難培養出創造型的學生。
4、教育學生學會關心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教會學生關心,廣而言之,就是教育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心國際、國內體育界發生的大事,關心體育的進步和興衰。小而言之,就是指要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學會珍惜自己的生命,體育活動中,注意關心同學的健康,關心同學的安全,關心同學的學習,關心教師的言行等以及那些值得關心的人與事。其次,教師要經常引導學生在以合理的方式滿足基本的需要基礎上,去努力追求與體驗那些更高層次需要所帶來的樂趣,諸如助人為樂、求知為樂、不斷進取等,使學生真正感到人生的充實、歡樂和幸福。
體育課為教材而教學、還是為目標而教學?
現代中小學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知識、技術和技能;二是身體的操練和心理的體驗;三是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 針對這些內容,教師怎樣去設計教學過程?如何處理現有課本提供的教材。我認為:當體育教師面對一項教材時,首先,必須弄清為什麼要教這項教材?通過這項教材,要教給學生什麼?其次,必須了解這項教材的魅力所在;第三,要認真研究這項教材怎麼教學生才愛學;最後,才是深入鑽研採用什麼樣的教法才能使學生最快地學會學懂。要把教案的設計看成是對一堂體育課美好藍圖的描繪,將體育課教案編寫當作上課的具體執行計劃。採用的要求是:
1、擬定一堂課的目標要具體。依據知識、技術和技能;身體的操練和心理的體驗;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要求。具體到每一節課的任務,須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的實際,從保證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能夠完成任務著想而定。還應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的不同階段,任務要有所側重、主輔分明。切忌抽象籠統,眉毛、胡須一把抓。
2、教材搭配和教法的選擇要合適。一堂課的教材安排應以教學進度為依據。輔助教材根據主要教材的性質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做適當搭配。著重考慮教材是否符合任務要求,能否保證課堂目標的實現,是否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能否有利於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是否突出主教材,保證教學重點。教法要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實際,切忌成人化、競技化和達標化。
3、教學順序安排要優化和科學。教學順序的制定涉及的問題較多,應考慮學生認知與認識活動的特點規律,應把新教材和較復雜的教材安排在前段,以便學生用最充沛的精力投入新教材的學習和完成困難較大的學習內容。把容易引起高度興奮的教材放在後段,以免學生過度興奮,影響其它教材的教學效果。從人體生理機能活動的特點看,發展身體素質的教材,應把發展速度和靈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把發展力量和耐久力的教材安排在後面。同時,還要注意身體不同部位練習交替進行。此外,遇到新舊教材、難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素質教材之間的矛盾並存時,應從課的目標任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以有利於提高課的教學質量為准則,合理確定主次。同時也要考慮氣候、場地和器材等因素。
4、教學步驟確定要規范和簡練。教學步驟的確定應以教材的動作技術結構為依據。教材的動作結構不同,其教學步驟也不一樣。通常將動作結構較復雜的教材合理地劃分為幾個部分,根據學生的基礎由易到難或按技術組成的順序逐次進行教學。教材各部分的劃分,應考慮動作各部分之間的有機聯系。那種單純追求教學步驟,而使教材各部分劃分改變動作結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同時要注重簡練實用,切忌華而不實或過於簡單。
5、採用教法手段要恰當和有趣。教法手段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途徑與方法。教法手段的選擇與運用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所確定教學手段,應以教材性質、學生情況和作業條件及教學的不同階段等為依據。不同教材,不同對象和不同的教學環境條件,以及不同的教學階段,應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要做到有的放矢,講求實效,靈活運用。不可生搬硬套或千篇一律,防止形式主義。常用的有:語言法、直觀法、完整法與分解法、練習法、游戲法與比賽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等。
6、選擇的練習方法要實際和實用。練習方法很多。教師應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教學班級人數的多少;學生的現有基礎與身心特點;體育場地與器材條件等的綜合情況,考慮和合理選擇。具體而言,教師選擇的練習方法既要便於學生的接受,又要保證全班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同時還要有一定的練習密度和運動量。盡可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單位時間內有充分的身體活動與心理體驗,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完成教學任務。
7、課堂的組織教學工作要周密。體育課大都在操場上進行,教師要組織幾十名學生井井有條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課的組織工作非常重要。組織工作貫穿課的始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課的各部分的組織工作必須考慮周全。一般課中的組織工作,主要有隊列、隊形的合理調動和組織形式的正確運用等。基本組織形式有:全班形式、分組形式和個別形式。實踐中,教師必須根據教學任務、教材性質、學生人數、基礎情況、身心特點與場地器材等進行選擇運用。
8、環境的布局和全課時間的安排要妥善合理。體育課對場地器材的安排與布局,全課時間科學的分配與使用須再三斟酌,力求妥善合理。這項工作做得好,其意義不僅在於顯而易見的充分利用現有場地器材和解決器材不足的困難;更在於便利教師的教學組織管理,加強計劃性,保證基本部分主要教材的教學時間。防止相互干擾,杜絕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發生。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完成課的任務。
㈣ 體育教材分析怎麼寫
一、基本活動教材內容的設計特點
發展人體基本運動能力的項目比較廣泛,內容比較多,為了能使教師在短時間的教學中促進學生身體運動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對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與實踐,基本活動的教材內容特別注意精選了以下教學內容(見下表)。
基本活動
供教師選用的具體內容
隊列隊形
1.排隊,解散,集合;2.看齊與轉法;
3.便步,齊步,跑步走、立定,簡單的圖形走;4.轉彎走,簡單的變隊形。
基本體操
徒手操。
走
1.各種姿勢的自然走(包括自然地形走);2.矯正姿勢的各種走。
跑
1.各種姿勢起動的自然跑;2.較短距離的快速跑,迎面、往返接力跑,障礙跑,各種追逐跑;3.稍長距離的耐力跑,走與跑交替,自然地形跑。
跳躍
1.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跳上跳下;2.立定跳遠,走幾步和跑幾步跳進沙坑;3.跳過各種小障礙,直跑屈腿跳高。
投擲
1.用各種方法投擲輕物體,擲遠,投准(使用小球、小棒、沙包等);2.地滾球,投、拋小實心球。
滾翻
1.各種方向的滾動;2.各種方法的前滾翻和創新活動。
攀爬
1.模仿動物的爬行;2.攀爬、爬越障礙。
韻律活動和簡易舞蹈
1.在音樂伴奏下進行韻律操練習;2.模仿動物形象的簡單的舞蹈動作。
這些內容在知識、技能體系的編排方面,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與兒童的生活、運動實際相聯系
正確的身體姿勢和走、跑、跳、投的動作,可以說是一個現代人健康的形體要求和基本生活與運動能力的需要。基本活動的教材力求以讓兒童掌握基本的生活和運動的知識、技能為出發點,讓兒童知識、技能的掌握與他們實際的生活和運動緊密相連,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程中知識、技能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有用的和具有實際意義的。
(二)層次清晰,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內容的選擇中,既有培養正確身體和行走姿勢的隊列隊形、基本體操等內容,還有發展運動能力的基本動作方法的學習,如走、跑、跳、投等,而且還有培養學生柔韌、靈敏、協調、平衡等能力和感覺的滾翻、攀爬、韻律活動等內容,教材相互間密切聯系,共同促進學生身體發展,並且都是基本、基礎的知識和技能,活動形式也都接近學生的生活和運動實際,簡單易學,基於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
(三)教材內容具有較大的開放性
教材內容的開放性可以使教學內容常教常新,並且有助於教師根據地方、學校和學生的實際以及當時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條件組織教學,以最大程度地發揮教師教的主導性和學生學的主體性,提高教學效果。在基本活動的教材內容選擇中,我們只是給教師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可發展的、比較豐富的、人體基本運動的學練內容的範例,這些內容和範例的設計,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改變教師的教學思想觀念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為重點,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和學校的課程資源靈活進行選用、創編和發展。例如,對基本活動教材的基本體操中的「模仿操」的教學,教師就可以這個操的動作為模本,結合當地的風俗人情、地方動植物和體育文化傳統等的實際進行創編,或者設計情節引導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實際進行模仿的表演,等等。教材設計的開放性,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教育性和實效性,更能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有助於轉變師生教與學的觀念和方式
每一個運動內容的學習都由概述、具體學習動作的動作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提示、教法建議、評價要點等部分構成。這種知識、技能體系的體例結構設計,有利於教師全面了解教學內容,更好地分析、研究教材,更好地選用教材和挖掘教材的內涵,使教學真正從學生實際出發,也能更好地發揮教師教學中的主導作用,以促進學生形成主體學習意識。尤其是在教學提示和教法建議部分,從怎樣指導學生學習、轉變學生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方面,給教師提出了許多實用性、可操作性強的建議。這對於促使教師教學觀念和方式的轉變,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有積極作用。
二、走和跑教材分析
(一)走和跑教材內容的選擇與設計
1. 教材內容簡析。在水平一教師教學用書中,走和跑的教材選擇了以下一些內容:各種姿勢的自然走,手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腳掌走,沿地面上的窄道、直線或看遠處目標用前腳掌走;各種姿勢起動的自然跑,自然站立式起跑,30米自然加速跑,30米快速跑,各種方式接力跑(20~30米),各種方式的追拍游戲,400~600米走走跑跑,400~600米一般耐力跑。
走和跑教材內容的編排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1)與學生生活和活動實際密切聯系。在學生已經比較熟悉的日常走、跑的基礎上,安排各種走和跑的動作學習。例如,各種姿勢的自然走,在生活中自然走動動作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嘗試多種走的姿勢,以逐步培養學生正確走的動作和身體姿勢。(2)注重運動能力發展,強調多元價值目標的達成。本書走和跑選擇的教材內容非常注重通過動作方法和技術的掌握,培養學生各種體育運動能力。例如,通過各種走和跑動作方法和技術的學練,來發展自然走步的能力、快速反應能力、自然和快速奔跑的能力、長時間走和跑的耐久能力以及靈敏性、協調性和平衡性等,並且使學生在掌握走跑動作方法和發展各種體育運動能力的過程中,增進身體健康,發展想像力、觀察力和模仿力,同時在各種游戲和競賽中注重對學生集體主義、遵守紀律和規則、尊重對手的教育,以及團結協作、克服困難等良好作風與意志品質的培養,使學生通過走跑的運動載體來獲得身心和諧發展。(3)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知識、技能的掌握,由淺入深,從源於對生活實際中走和跑自然狀態的感性認識,逐步向正確的動作方法和技能的學習、掌握過渡;從短距離、游戲性的走和跑練習,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參與,到較長距離的走和跑的鍛煉,有意識地對學生的思想品質等進行鍛煉和培養,豐富學生的情感和對走跑的價值認知。例如,走的練習,從各種姿勢的自然走——兩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腳掌走,再到沿地面上的窄道、直線或看遠處目標用前腳掌走,以幫助學生逐步掌握用前腳掌自然放鬆走的動作技術,培養學生走的正確方法和身體姿勢。
2. 設計思路。走和跑的設計主要以兒童所熟悉的日常活動素材為基本內容,引導學生在走、跑的游戲中,學習和掌握走、跑的正確動作方法和身體姿勢,著力培養進行走、跑的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讓學生懂得如何自然輕松地參與走、跑運動,並通過走、跑動作方法學習的實踐來體現走和跑運動的多元教育價值。
(二)走和跑教學實施建議
1. 注重對走跑教材要點的分析。對走跑教材要點的分析,建議教師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走和跑動作技術的要點。這在教師用書中已經結合不同的內容進行了明確表述。對走跑動作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便於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明確教師在動作技術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在學習走跑動作方法技術中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影響學生學習和掌握正確動作方法、形成運動技能的關鍵技術環節等。這樣更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2)教師教學時應注意的要點。教學中應注意的要點涉及的面比較廣泛,對此進行分析,有助於全面達成教學目標,體現出運動技術學練的載體功能。例如,怎樣激發學生興趣,怎樣保持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力,怎樣挖掘走跑運動的多元教育價值,怎樣在走跑教學中確定合理的運動負荷,怎樣讓學生通過走跑動作的學練知道安全運動和健康的含義,等等。
2. 學練手段和方法多樣化。針對兒童身心發育特點,對兒童的走跑教學,宜多採用直觀教學,多做活動性走跑游戲,並應多樣化。每次練習持續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神經系統的疲勞;走跑運動強度不應超過學生身體的負擔能力,尤其要防止長時間站立和負重;在走跑的教學中應注意通過生活中的案例,來啟發和引導學生對養成走跑正確身體姿勢的意義認識,並通過多種手段與方法來增強脊柱的鍛煉,防止脊柱和胸廓的畸形。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以無意注意為主導,有意注意時間短,學生對教師的長時間講解與單調的練習會產生厭倦情緒。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求新、求變、求異的心理特點,多採用走跑的情境式、學導式、主動式、合作式、啟發式等教學方法,多運用模仿性、活動性游戲的練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走跑活動的樂趣。
3. 注重發展走跑運動能力。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模仿能力比較強,而走和跑的動作又比較簡單,教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走和跑的活動或游戲中來,在參與中學會一些走跑的簡單動作與方法,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走跑的運動能力,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各種體育運動的技術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應避免把未來簡單的動作教得復雜化,不宜用競技運動的訓練手段和動作要求來進行走跑的教學。
4. 充分運用走跑游戲和競賽的載體功能。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走跑教學,游戲和比賽的方式運用比較多,教師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對游戲或比賽勝負的心理作用,充分利用和發揮游戲、比賽在走跑教學中對學生的教育、鍛煉作用。例如,各種姿勢起動自然跑的練習,可以用游戲或者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嘗試,同時在游戲或比賽中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分析哪種姿勢起動比較快。這樣,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快速反應和靈敏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觀察、模仿、分析能力,如果分組進行比賽,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尊重他人的精神和意識。並且通過個人和小組的比賽,還可以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公正誠實、勇於拼搏、積極進取、克服困難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