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贊美諸葛亮作文300字
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民間,諸葛亮向來是位大紅大紫的風雲人物。「鞠躬盡粹、死而後以」這句歷史名言,不知影響了多少代人,成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銘!對諸葛亮的評價,在歷朝歷代,均能出奇地達成共識!
在諸葛亮身上,除了忠、孝、義,最大特點是謀。諸葛亮的智謀,超群出眾,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而且還精通陰陽之道,能感知天地萬物,運籌帷幄,出神
諸葛亮的一生,為劉氏父子的江山社稷,嘔心瀝血,鞠躬盡粹、死而後以,直到五丈原孤魂歸天,還不忘劉家的社稷江山。諸葛亮的一生,是與人、與天奮斗的一生,無私奉獻的一生。算得上模範丞相!
但倘若你撥開諸葛亮身上華麗的外衣,心平氣和地讀那段歷史,你會發現一個真實的諸葛亮!做為謀士、軍師、丞相,為輔佐劉備,在血雨腥風中打出了三國鼎立的局勢,建立了蜀國,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你若細讀史書,就可發現諸葛亮也非百戰百勝,失誤比比皆是:千百年來被人們贊賞的空城計,實際上是一場僥幸取勝的戰爭,司馬懿若識破是空城計,引大軍殺入城中,諸葛亮也就做了刀下之鬼或淪為魏軍的俘虜。空城計,是諸葛亮迫不得已而為之的一招險棋。失街亭,則又是諸葛亮的一次重大失誤;六齣祁山,六次北伐中原,皆無功而返,排除天時地利等不利因素,做為三軍統帥的諸葛亮,其失誤是顯而易見的!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敗,乃蜀國的滅亡。蜀國的滅亡,雖是諸葛亮死後發生的,但諸葛亮難辭之咎!蜀國當初擁有諸葛亮這樣的丞相、和幾十萬精兵良將,為何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宏願,反到落了個國破家亡的結果呢?
諸葛亮當初擬定三足鼎立後,再一統天下的戰略理想,最終成為一場夢,非但沒有統一中原,反到連他親自輔佐創立的蜀國也灰飛煙滅,是蜀國的悲劇,也是諸葛亮人生中最大悲劇!
諸葛亮最終敗給了誰?是敗給了天意!天不滅曹!天意不可違!何為天意?民意也!曹、劉、孫等人爭奪領地,發動戰爭,給老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與痛苦。 劉備白帝城託孤辭世,諸葛亮以相父身份,輔佐幼主劉禪,治理蜀國,此時的諸葛亮雖為相父,實為蜀國的皇帝,攝軍政大權於一身,獨步於蜀國政壇上,失街亭後自貶,也是做做樣子,權力絲毫未減。客觀地看,諸葛亮治理蜀國那些年,提高了國力與軍力,政績輝煌卓然。但當諸葛亮歸天後,蜀國的權利中心出現了真空,歷史把劉禪真正推上了蜀國政治權力舞台中心。劉禪昏庸無能只知縱情享樂,便把蜀國推進了亡國的深淵。蜀國有劉禪這樣的昏庸皇帝,怎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天意難違,諸葛亮終究敗在了天意麵前!
諸葛軍師,為你的智慧而喝彩,為你的失敗而深思!
『貳』 寫一篇關於諸葛亮的作文500字
我認為:對諸葛亮的評價應該秉承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一分為二看待。縱觀諸葛亮一生,應該說,他是光輝的,但是人非聖賢,當然,他有很多缺點。
首先,他的功績應該肯定。
四川今天北稱為:天府之國。究其根源,來自於諸葛亮治蜀之功。大家知道在劉備入主西蜀之前,西蜀乃蠻荒之地。人民蒙昧,野獸出沒,生產力極其落後、低下。經過諸葛亮的治理,生產力躍居全國前茅。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治安空前良好,做到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境地。蜀地開始成為中國富庶、繁華的地區之一。諸葛亮還發明了很多農耕器具,以利於農業生產。所以,至今蜀地老百姓還懷念諸葛亮的功績。這是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
有人會說,諸葛亮逆歷史潮流,扶持一個沒落的漢王朝,是歷史退步,是倒行逆施。這對不對呢?值得商榷!在當時哪個歷史背景,諸葛亮的選擇無可厚非。按一些學者所言,諸葛亮應該幫助曹操完成統一大業,而不是慫恿劉備三分天下。我覺得不是這么簡單。第一,曹操值不值得賢士們幫助統一華夏。我們看看曹操所作所為,盡管算是個英雄,但是殘暴不仁,冷酷多變,並不是天下福祉。況且曹操出身宦官,讓好多士人看不起,也沒有統一華夏的號召力。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多方面的:一是,劉備禮賢下士,誠心招納賢士。二是,劉備漢室宗親,有號召力。古人特講究門第。要說,西漢末年比劉秀出色的人難道沒有嗎?還不是他室漢室宗親,有號召力,又有謀略,才有許多賢士去幫他打天下。三是,在劉備處,知識分子完全有了用武之地。劉備放手諸葛亮去干,言聽計從。讓古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得到實現。擁有一個開明、信任的君主,有一個施展報復的舞台!這是多少代知識分子夢寐以求的理想。再者,劉備寬仁,愛民,有作為明主的先決條件。得民心者得天下,諸葛亮的選擇是對的。
另外,諸葛亮也不是提倡分裂。他在隆中對曾說得很明白:聯吳抗曹,以待時機,滅吳統一華夏。只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才長使英雄淚滿襟!時勢讓滿腹才華的諸葛亮沒辦法。
況且,我們知道,直到唐以後,士族勢力才逐漸消亡。那時,正處反動的士族勢力猖狂的時候,諸葛亮盡管雄才偉略,但是擋不住這股逆流。(註:曹操和孫權也曾努力消除士族勢力,但是沒成功,卻成為士族勢力的維護者)
再者,諸葛亮極大的促進了西蜀的文化。經濟建設。似的西蜀數百年後,人才輩出,文星璀璨,產生了如蘇東坡、李白等大文豪。經濟上人民富裕,蜀地富庶。
諸葛亮還注意搞好民族團結,「七擒孟獲",讓西南少數民族歸化漢文明。起到了融合民族,傳播漢文明的作用。
對國內,諸葛亮依法治國,獎罰分明,讓蜀國成為三國中唯一的「文明之邦」。對外,諸葛亮聯合東吳,抗擊曹魏,努力實現統一大業。
但是,諸葛亮的確有缺點。
首先,他不注重人才的培養,致使「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足可見蜀國人才嚴重斷層,後繼無人。
再者,他沒有制定選賢納士的好政策。致使好多英雄豪傑游離在政權之外。
第三,他自己本來士倡導民主、任人唯賢的。但最終走上了反面,他自己獨斷專行,不能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如,他多次伐魏,有大臣提出,多年征戰,國庫空虛,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這是多麼遠見卓識的建議,但是諸葛亮端出劉備先主,執意伐魏。結果勞民傷財,最終被司馬氏所滅。
最重要的是,他分不清指責范疇,竟然「親校薄冊」。這種小吏所作之事,一個堂堂丞相作,可見他分不清主次
『叄』 諸葛亮的作文300字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諸葛亮在有的人眼裡,是一位智者,什麼事情都做的很好,被萬人傳頌、受萬人敬仰。可是我卻不那樣認為他,他有些事做的不太好。
他在赤壁之戰前,「草船借箭」,現在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可是我卻不那麼認為。如果曹軍放火箭么?他,必死無疑。可是,郭嘉早亡,不然,他必死。
赤壁之戰後,他明知曹操對關羽有大恩,還叫關羽去把守華容道以致曹操逃脫,別人都說他那是挫關羽的囂張氣焰。其實不是,他以為關羽如果捉住曹操,那樣一來,關羽的知恩圖報就是虛偽的了,關羽的名氣就會打折扣。如果沒有,他有可以不殺關羽,借機巴結關羽,他早就料到劉備和張飛回說情的,說以叫關羽去華容道守。他如果叫五百弓箭手和一百刀斧手去捉曹操,那樣一來,天下大勢一目瞭然。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應該是和東吳平分天下。
別人都說他料定魏延謀反,讓馬岱殺了魏延是對的,別人也都以為魏延真的謀反,其實不是,在《九州春秋》中紀錄諸葛亮說的一句話,諸葛亮說:「若延不歸,軍便自發。」由此可見,他早就料到魏延會不走,他還不事先叫人帶魏延走,導致來了一個馬岱斬魏延。可憐的魏延死了連名節也沒有。
他明知關羽驕傲,還叫關羽守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以致呂子明白衣渡江、奇奪烽火台、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著是他借孫權之手殺關羽。
他六齣岐山,自不量力的以為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打敗魏國,以致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滅亡的時間。他應該利用蜀國易守難攻的優勢發展經濟。可他沒有,最後累死了。
在有的人眼裡,諸葛亮是智者,是一個神。可是,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沽名釣譽,是一代智者,也是一代愚者。
『肆』 寫一篇介紹諸葛亮的作文,100字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伍』 關於諸葛亮的作文 300字
諸葛亮在有的人眼裡,是一位智者,什麼事情都做的很好,被萬人傳頌、受萬人敬仰。可是我卻不那樣認為他,他有些事做的不太好。
他在赤壁之戰前,「草船借箭」,現在已經是一段千古佳話,可是我卻不那麼認為。如果曹軍放火箭么?他,必死無疑。可是,郭嘉早亡,不然,他必死。
赤壁之戰後,他明知曹操對關羽有大恩,還叫關羽去把守華容道以致曹操逃脫,別人都說他那是挫關羽的囂張氣焰。其實不是,他以為關羽如果捉住曹操,那樣一來,關羽的知恩圖報就是虛偽的了,關羽的名氣就會打折扣。如果沒有,他有可以不殺關羽,借機巴結關羽,他早就料到劉備和張飛回說情的,說以叫關羽去華容道守。他如果叫五百弓箭手和一百刀斧手去捉曹操,那樣一來,天下大勢一目瞭然。就不是三分天下了,應該是和東吳平分天下。
別人都說他料定魏延謀反,讓馬岱殺了魏延是對的,別人也都以為魏延真的謀反,其實不是,在《九州春秋》中紀錄諸葛亮說的一句話,諸葛亮說:「若延不歸,軍便自發。」由此可見,他早就料到魏延會不走,他還不事先叫人帶魏延走,導致來了一個馬岱斬魏延。可憐的魏延死了連名節也沒有。
他明知關羽驕傲,還叫關羽守荊州那麼重要的地方,以致呂子明白衣渡江、奇奪烽火台、關羽失荊州,敗走麥城。著是他借孫權之手殺關羽。
他六齣岐山,自不量力的以為憑借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打敗魏國,以致窮兵黷武,加快了蜀國滅亡的時間。他應該利用蜀國易守難攻的優勢發展經濟。可他沒有,最後累死了。
在有的人眼裡,諸葛亮是智者,是一個神。可是,他的一生有太多的沽名釣譽,是一代智者,也是一代愚者。
『陸』 關於諸葛亮的作文
【篇一:我眼中的諸葛亮】
在三國時期,在襄陽古隆的卧龍崗中的茅廬,一位手拿紙扇的男子身在茅廬,卻是時時牽掛天下大事。
他,就是諸葛亮。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七擒孟獲、空城計、赤壁之戰,他利用司馬懿的多疑,用空城計嚇走了魏軍。他還善於發現敵軍的弱點,草船借箭就是個例子。
當時,他夜觀天象。覺得3日後必有東南風。於是發動了赤壁之戰,火燒了曹營百萬兵。
諸葛亮,字孔明。號稱卧龍,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了他。他幾乎戰無不勝,是三國的偉大的經濟學家、教育家、軍師。
諸葛亮,這么聰明,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嗎?
【篇二:我眼中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一個古代著名的軍師和天文學家、發明家。諸葛亮聰慧過人,天賦極高,在他的指揮下,為蜀國劉備打了好幾場勝仗。
在《三國演義》裡面「草船借箭」中,他能在蜀國弓箭缺少的情況下,用天文知識觀天氣的變化,用妙計在曹操手中巧借了十萬支箭,證明了他的軍事智慧。還有諸葛亮運用了他豐富的天文地理巧借東風,在赤壁之戰當中利用曹軍的弱點用火攻,火燒連環船,打敗了曹操,打勝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從中也體驗到諸葛亮聰明過人。從這些事例中證明諸葛亮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和天文家。他發明的孔明燈,用來在戰爭中作為信號燈,也是一個發明家。
在我眼中諸葛亮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一個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要努力讀書,成為一個有智慧有學識的人。
【篇三:我眼中的諸葛亮作文】
我眼中的諸葛亮是個足智多謀、非常自信的人。
最難忘的是草船借箭時他的表現。當周瑜百般刁難地給諸葛亮出難題時,諸葛亮信心滿滿地答應了,這一切的一切彷彿都在他的計劃之中。他做好了一切准備,一點也不慌張,料到了什麼時候有霧,又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不費吹灰之力就向敵人借到十萬多支箭。令周瑜和魯肅都驚訝不己呀!
還有諸葛亮舌戰群儒,一個人能戰過七個人,而且還都是精英,著實令人佩服。其實最軟的武器是唇槍舌箭,諸葛亮用他的自信征服了諸位精英。他總是先等別人說完,然後再針對別人的缺點進行攻擊。讓別人無話可說。同時他還聯合主戰派的周瑜,對他實施激將法,整個計劃天衣無縫。
諸葛亮的聰明是無人能敵的,他的隆中對更是令人仰慕,他不僅足智多謀,神機妙算,並且非常自信。我們應該效仿他,讓他的智慧和種種英雄事例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柒』 描寫諸葛亮的作文100字
諸葛亮是三國時抄期傑出的襲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為蜀國的建立和鞏固做出了重大貢獻。
諸葛亮小時候父母就去世了,他生活很艱苦,17歲時他來到隴中,在那裡邊種田邊讀書,學問有很大的長進,諸葛亮很有抱負,他的理想是輔佐一位好皇帝統一中國。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備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做了他的軍師,當時劉備的軍隊十分弱小,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實力大增,也打敗了當時最強的對手曹操。公元二百二十一年建立了蜀漢政權,蜀漢政權建立後諸葛亮一片忠心,勤勤懇懇,幾年後劉備病死將獨子劉禪託付給了他,諸葛亮開始輔佐小皇帝,他還大力發展生產,整頓軍隊,有了諸葛亮蜀國才從貧窮到繁榮富強起來。
後來諸葛亮為了統一中國,開始了北伐戰爭,最終因過度勞累病逝前線。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鞠躬盡瘁的典範。
『捌』 寫一篇關於諸葛亮的作文
在人才的成長過程中,
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否則論你如何胸存韜略、內
學富五車,
沒有空間給你容施展,
也是無濟於事。
諸葛亮,說他是人才,一點也不為過。但是,縱然孔明有經天緯地之才,
在出山以前,
也就是被人們敬稱為
「
卧龍
」
人們知道他的學識、
才華,
但在那時人們眼裡,諸葛亮畢竟還是一「卧」龍,而在他出山之後,可謂是騰雲駕霧、呼風喚雨,盡顯真龍本色。
那時的亂世需要這樣一個人才,劉備又給了他一個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相比之下,屈原雖然也是滿腹才華,卻是飽受排擠,最終只能落得個自投汨羅以死的悲慘結局。他就缺少這樣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所以說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成就了他,使他的文韜武略得到了完美的施展施展。
我們說諸葛亮是人們眼中的曠世奇才,但我們更應該感悟到,一種時代造就一種人才,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所以說,我們要想像孔明先生一樣,活出自身的價值,活出自身的意義,我們就要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尋找綻放自身光彩的舞台,並學會如何適應這個時代,學會如何在舞台上展現出自己最優秀的一面,這樣我們必定會有一個光輝燦爛的人生,
成為21世紀的新人才!
『玖』 三國演義人物評價作文寫諸葛亮600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雨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每當我捧起{{三國演義}},它的開頭{臨江仙}便浮現在了我的腦海之中。在這本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他。
他受劉備三顧茅廬之恩,出山幫助劉備;他在後來大大小小的戰役中,總是能利用敵人的弱點出奇制勝;他三氣周瑜,六齣祁山,七擒孟獲,司馬面前擺空城,威震八方;他知恩圖報,鞠躬盡瘁,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料事如神。看到這兒,你應該知道他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家喻戶曉,大名鼎鼎——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故事中,最令我驚嘆的還是草船借箭了。
那是,曹操在公元208年秋天率兵30萬席捲江東,直逼東吳,孫權與劉備便聯合起來,組成了孫劉聯軍。周瑜在與劉備派遣的諸葛亮多次接觸下,自知比不過諸葛亮,轉而起來嫉妒之心,便想設計陷害諸葛亮。
周瑜在一次軍事會議上,想用造箭的借口來除掉諸葛亮這個心頭之患。本想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並在材料不齊全的情況下十天內造出十萬只箭,不料諸葛亮卻說:「曹軍隨時都有進攻的可能,如果用十天的時間來造箭,恐怕會誤我軍大事,我只需三天時間,就能為都督獻上十萬只箭!」周瑜聽了諸葛亮這出人意料的回答,心中暗喜,自認為這次殺害諸葛亮是十拿九穩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諸葛亮頭兩天竟然沒有絲毫動靜。直到底三天諸葛亮才和魯肅私自撥動快船20艘,每船30餘人,並插上許許多多的草人,前往曹營「取」
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特點,料定曹操在大霧之中必然不敢輕出。果不奇然,曹操真的沒有出兵,而是在岸邊向這些「不速之客」放箭,結果可想而知,諸葛亮成功的向曹操「借」到了十萬多隻箭,不僅挫敗了周瑜的陰謀,而且還為孫劉聯軍提供了大量的裝備,鞏固了後方的軍事力量,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草船借箭。著實讓人欽佩啊!
在生活中,我們不也可以像諸葛亮靈活多變嗎?
記得在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正在做一道「雞兔同籠」的奧數題,怎麼做也做不出來,沒辦法,我只能去請教老師了。老師看了看題目對我說「做題不能從單方面去想,要從多個角度去看。」回到教室,仔細地讀題,換另外一種思維方式,終於做出來了!
再看諸葛亮,他靈活多變,足智多謀,總能找到對方的弱點,全歸功於他不拘一格,善於思考的好品質!無論是學習還是在生活中,只要我們不停地思考和尋找,就一定能找到那扇開啟大門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