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

發布時間:2020-11-25 23:40:17

⑴ 如何上好小學一年級第一節數學課

先讓孩子接觸書本,家長可以先輔導一下,要把加減法搞懂,在預習一下,去學校聽專課,注意要讓他注屬意力集中,認真一點,第一次給老師留下一個好印象,否則老師會記住你的這一點,到了5年紀是老師再說以前的舊事,很.......回到家家長應該問孩子今天學得怎麼樣,學到什麼,跟家長做溝通,這樣才能學好,再讓孩子復習一下,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復習,然後再預習明天的課,再以此類推

⑵ 如何教好小學一年級數學

你是哪個地區的?
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小孩子在幼兒園就學了很多數數和加減乘除了,所以你要有點心理准備,和教參上寫的情況不太一樣的。
低年級最重要的是教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坐姿、寫字姿勢、如何聽講、如何舉手
寫數字的時候,有些幼兒園教得不太規范,得要求孩子嚴格地書寫,比如4上面是開口還是封口啊之類的,一個細節也不能放過。
另外就是多鼓勵小孩子,多和家長聊天,反饋情況。特別是有背景的家長,有的家長很麻煩的,小孩子不好好學習,他還去校長那裡說你教得不好。
祝好運~

⑶ 一年級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要養成哪些好習慣

我覺得首先是孩子的注意力要集中,能注意傾聽老師和同學的話,從中學習專知識,有的孩子看著是坐在屬那裡,但是沒有聽講,這就是老師說的聽課效果不好,如果你是家長,那就在家裡訓練孩子注意聽大人的說話內容,訓練他復述你講的內容重點,
其次是能坐得住,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孩子認為聽會了,就坐不住,結果學習不扎實,或者一寫就錯。

⑷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前3分鍾

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活動課教學工作計劃_一年級數學_數學_小學教育_教育專區。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活動課教學工作計劃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活動課教

⑸ 小學一年級數學怎麼教

一年級的兒童則對「玩」比較感興趣,一切以快樂為本,無憂無慮,所以要想教好一年級數學,首先必須激發、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所以可用教具來教。

⑹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第一節課怎麼上

從一年級數學課本形式上看,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更為貼近學生的認知環境。打開教材,它就像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學習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從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入手,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而培養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願意學並學好數學呢?

一、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

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是學好數學的根本。對於剛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大部分已經接受到了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並不是一無所知。因此,在上第一節數學課時,我先讓學生觀察教室,讓他們尋找教室中能看到的數,例如數人數、桌子等,又領學生到校園進行參觀,尋找校園中都有哪些數。還讓學生說出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數字,看誰說得多、說得好,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生永遠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充滿著數學,增強學數學的興趣。

二、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如:在上「認識物體和圖形」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 許多物體和圖形,先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 後放到一起數一數,看看每種物體、圖形各有幾個。這樣不僅使學生認識了數,還為以後的分類課打好了基礎,更培養了孩子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如:上《認識鍾表》一課時,先讓學生再讓學生觀察鍾表三兄弟的不同長短,後讓學生戴上12個數字頭飾,進行模擬表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他們自編、自演故事,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我們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問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到:「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講《9加幾》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都能運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的題目。這時候有一個同學說:「老師我不是這樣算的」「那你是怎樣算的?」,他把演算法說出來以後我當時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並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後,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演算法很多,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最後一直深挖到根據衣服、襪子的不同顏色來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學生列出了連加算式。從這以後,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並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四、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

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學習了「位置」這一課,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後左右的相對性。認識錢這一方面的知識時,進行游戲表演,讓學生用自己的零用錢買「本」、或買「筆」等,讓學生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剩餘多少,買了多少東西等實踐性的問題。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煉,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

總之,數學來源於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教育學生學好數學是為了未來更方便的應用,以獲得更好的生活。

⑺ 小學一年級數學第一堂課怎麼上上什麼該講些什麼

可以做一個自己的簡單的介紹,但不能顯得特別親切也不能特別嚴厲專,主要是先讓同學認識知道屬你,但一年級的同學比較小,可能會不好管理,但覺得應該慢慢的來,不要著急!可能學生還是比較喜歡有趣的老師(主要還是自己把握)相信你的第一節課會好好的!( ̄∇ ̄)

⑻ 小學一年級數學一般都學什麼一年級數學

第一重點:認識圖形(二)

一、圖形可分為(1)平面圖形;(2)立體圖形

1. 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平行四邊形

2.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二、圖形的拼組

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也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還可以拼成一個大三角形。

2.拼成一個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體至少需要8個小正方體。

3. 兩個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兩個特殊的長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4個長方體能拼成一個大的長方體。

第二重點:分類與整理

分類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狀;(2)按顏色;(3)按用途;(4)按種類。

在分類的同時,初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第六重點:小括弧

1. 一個算式里有括弧,要先算括弧裡面的,再算括弧外面的。

2. 一個算式里沒有括弧,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第七重點:找規律

1.重復出現的規律:○□□○□□○?○□□(每組規律要用圓圈圈起來)

2.變化的規律:

2 5 8 11 14 □ □ □ 18 15 12 □3 4 6 9 □ □

3.數列里的規律:寫出相鄰兩個數之間的差再觀察、間隔兩個數之間是否有規律、三個數之間是否有聯系。標出每組規律,再根據規律填數。

小學數學老師怎麼樣上好一年級第一節數學課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一節好課,都有一個好的開始,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主動承擔學習任務,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對於農村學生而言,參與學習意識能力和自控學習能力差,學習興趣不高,其學習動機需要教師激發和調動,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熟悉與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擁有學習的主動權。創設教學情境,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搭建一座橋梁,把學生引入一種與教學有關的情境過程。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撥動學生的思維之弦,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創造力。面對農村教育現狀,新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去創設有效的學習環境。例如,我在教學「軸對稱」一課時,我在網上精選了一些精美剪紙,自己在課前事先剪好「喜蓮鴛鴦」、「富貴牡丹」圖案。以精美的造型和細致的工藝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這時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心情,有的說「真漂亮」,有的說「這剪紙是怎麼剪得?」有的說「我也想剪一個這樣漂亮的剪紙。」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接著我說:「這幅剪紙是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剪出來的,你們只要從這兩幅圖中發現軸對稱圖形的特徵,總結出來,你們就都能自己創造出一幅漂亮的剪紙作品了。這兩幅圖有什麼特徵,我們一起來找找吧」學生聽完,也急著找出特徵自己剪紙,這樣,學生就主動承擔了學習的任務,很快進入了主動探索的狀態。 二、自主探究發現新知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說過:「學習數學的唯一正確方法是實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把本人要學習的東西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中國有句古話:「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授人魚收益一時,而授人以漁卻受益一生。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學生「會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斯騰伯格的一句名言:「我們堅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標是引導學生的思維」。科學課課程標准也明確指出,科學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關注學生的動手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和課堂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是學生自己探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式。這是新課程標准所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牢固地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觀,以學生能力發展為重點的教育質量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農村學生缺乏思維鍛煉,學習基礎差,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做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努力改變原有的老師一味的講學生一味的聽而獲取知識的局面,組織有效的探究活動,激活學生的思維,這樣農村數學課堂教學就充滿探究的活力。我在教學「比例的基本性質」一課時,我就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比例的項,讓他們自己計算兩內項和兩外項的和差積商從而自己得出比例的基本性質。實踐證明,學習者不實行「再創造」,他對學習的內容就難以真正理解,更談不上靈活運用了。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對於難度不大的例題,大膽舍棄過多、過細的鋪墊,盡量對學生少一些暗示、干預,正如「教學不需要精雕細刻,學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主動建構知識。三、注重動手實踐操作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學做合一」的觀點,在美國也流行「木匠教學法」,讓學生找找、量量、拼拼……因為「你做了你才能學會」。皮亞傑指出:「傳統教學的特點,就在於往往是口頭講解,而不是從實際操作開始數學教學。」這就大大壓制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我在講「觀察圖形」一課時我就讓學生在課下自己用土豆或蘿卜等家裡常見的蔬菜切成小正方體,在課上同學們擺出了不同形狀的物體,又從不同方位去觀察看到的是什麼圖形。這樣比單純教師的說效果要好。對於動作思維占優勢的小學生來說,聽過了,可能就忘記;看過了,可能會明白;只有做過了,才會真正理解。教師要善於用實踐的眼光處理教材,力求把教學內容設計成物質化活動,讓學生體驗「做數學」的快樂。四、合作交流探索創新合作學習方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互動來達成目標,不但充分地體現教學的民主,也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活動時間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是學生取長補短,展現個性的舞台。合作學習方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改變學生傳統的接受式學習,讓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變得更加主動。

閱讀全文

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