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教學課件
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
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
過程與方法
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實驗
2、做探究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關系的實驗
3、將物體的顏色與升溫情況的實驗數據繪製成折線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實驗中能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實驗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的
3、認同科技的發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地觀點
教學重點
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將觀察到數據繪製成圖表。
教學准備
教師演示:人類利用太陽能的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三個同樣的黑色紙帶分別插上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介紹太陽與太陽能
2、交流:人們是怎樣利用太陽能為生活生產服務的?
3、提出問題:
除了利用凹面鏡和凹透鏡會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從太陽那裡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呢?
二、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
1、提出問題:物體的顏色不同吸熱的本領相同嗎?
2、預測:在相同的條件下黑色、紅色、白色的紙吸熱的本領有什麼不同?
3、分組實驗:
在陽光下觀察、記錄五種不同的紙在開始時、2分鍾時、4分鍾時、6分鍾時、8分鍾時、10分鍾時溫度的變化。
4、將實驗數據繪製成一張圖表(繪制在課本第38頁)
5、分析:A、實驗中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B、黑色蠟光紙和黑色無光紙哪個升溫快,為什麼?
C、鋁箔紙的吸熱本領怎樣,為什麼?
D、通過實驗與繪制的圖表我們發現了什麼?這與我們的預測一致嗎?
三、探究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1、預測: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哪個升溫最快?
2、學生分組實驗、記錄
3、分析數據,從中能發現什麼?
4、解釋:紙袋怎樣擺放升溫快,為什麼?
四、整理與運用
1、整理:通過兩個實驗我們發現了什麼?
2、解釋:A、夏天人們為什麼喜歡穿淺色的衣服?
B、宇航服顏色為什麼一般是銀色的?
五、作業
查閱資料,了解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灶的設計、構造及工作原理
2. 小學五年級科學的全部課件有嗎
有!
3. 科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土壤中有什麼課件
教學目標:科學目標:①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②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③水流動時能攜帶土壤微粒跟著一起運動,當水流靜止下來時,攜帶的物質也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重的顆粒先沉積,輕的顆粒後沉積。④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過程與方法:①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②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③綜合各種方法獲得的信息,獲得對土壤成分的正確認識。情感、態度、價值觀:①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尋找土壤的成分。
教學難點: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實驗、觀察、分析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引入
(出示一盆文竹)說:上星期呀,老師買了棵文竹,可不知道怎麼搞的,越種越黃了。我就琢磨著,會不會是這土壤有問題。結果我仔細一看呀,發現土壤里有好多好多的東西哦。你們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麼嗎?
……那今天呀,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尋找土壤中到底有什麼。
在正式上課前,我要考考大家,你們知道土壤是從哪裡來的嗎?
(根據屏幕上的圖片,來推測推測看)
大家都很有自己的見解,那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書上是怎麼說的,把書打開,翻到第52頁。(ppt上出示土壤成因)
師: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土壤是怎麼來的了吧,那麼岩石是不是都變成了一模一樣大小、形狀的土壤了呀?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
那麼不是的話,他到底變成了那些東西呢?別著急,現在就讓我們來親眼觀察一下新鮮土壤。根據屏幕上的提示,開始觀察並完成記錄。注意瓶里插有葯匙的那個是新鮮土壤。
師:同學們觀察的都很認真哦,哪位同學來跟我們分享一下他們小組的觀察結果?
(移動ppt)同學都非常仔細哦,發現的比老師總結的還要多。(如果學生沒能找出來,同學們都說了很多,那現在來看看老師都發現了些什麼)
剛才我們一起觀察的是新鮮的土壤,那麼在乾燥的土壤中,會不會有新的發現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乾燥的泥土吧。根據屏幕上的提示,開始觀察並完成記錄。注意,沒有葯匙的那瓶是乾燥的泥土。
師:觀察結束了,誰能告訴我乾燥的土壤中發現了什麼新的東西?
師:根據剛才兩次的觀察,我們發現了土壤有好幾種成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科學家們是怎麼給這些成分命名的。(出示ppt)看不清楚的同學看書上第52頁下方的內容。
師:大家覺得,我們怎麼區分這些成分最容易呀?根據什麼來區分?
師:真是好辦法。這兩天都在下雨,土壤暴露在雨水中,你們想知道水中的土壤是什麼樣子的嗎?
那我先來演示一下該怎麼做這個實驗,待會兒就大家分組來進行實驗。
(ppt同步)
師:大家實驗都做得非常的認真,你們都發現了什麼呢?回想一下剛剛放下去的時候,水面上有什麼?…………
肯定學生的答案。那大家知道為什麼有這樣的沉澱順序呢?
師:經過了剛才三次的觀察,大家誰來總結下,土壤中到底有什麼?
師:大家都學習的很認真,那麼土壤中,除了看的見得成分外,有沒有看不見的成分呢?
把書反過來,我們來看看書上是怎麼幫我們總結的?
找同學讀一下。
課上到現在,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什麼了嗎?
一起來把書上的概念讀一下。
三、土壤和生命
(再次出示文竹),原來土壤中還有那麼多種成分呀,難怪有人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結合老師手上的植物,以及書本上的圖片,來談談你的想法?(可提示小學生:土壤為植物成長提供了什麼、為動物生存提供了什麼等等)
土壤的作用真不小,請大家一起看屏幕,看看老師總結的土壤與生物之間的密切關系。
四、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了土壤的組成,以及土壤與生命簡單的關系,現在在大家腦海里有沒有一片全新的土壤形象呀?
五、板書設計
4土壤中有什麼
土壤中的成分:沙礫、沙、粉砂、黏土、腐殖質、鹽分、空氣和水。
學生回答:想。
學生能點到就行:整塊的岩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風化成越來越小的粒,最終變成了土壤。
學生打開書本。
學生回答:不是。
學生開始分組觀察。(老師可以巡視一下,幫助學生一起觀察)
學生可能回發現:土壤是濕潤的(說明有水),還能發現土壤中有動植物的殘體,以及土壤中的小石子和沙粒。
學生回答:會。
學生開始試驗,老師巡視指導,幫助同學們發現問題。
學生應該發現:明顯有不同大小的顆粒,並且除了有小石子和大小不同的沙粒還有粉末狀的微粒。
學生看ppt(或書本)
學生:根據直徑。
學生回答:想。
學生認真看演示實驗。
在教室演示以後,學生開始自己實驗並觀察記錄。
學生小結:土壤中有空氣,水面上有植物殘體。
沉澱中,最上層是黏土、其次是沙、小石子。
因為他們的大小重量不同。
學生回答:小石子、沙、粉砂、黏土、動植物殘體、水、空氣等。
學生看書本。
學生:知道。一起讀書上的概念。
學生根據圖片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識進行回答。
用直觀的物品去導入,並且為最後的土壤與生命埋下伏筆。
解釋土壤是從哪裡來的。
正式開始今天的學習。
進行第一個觀察活動——觀察新鮮泥土。
學生初步認識土壤,發現土壤中的一些成分。
相互補充,目的就是要讓學生有個較全面的理解。
親眼觀察乾燥的土壤,發現其中顆粒的不同。
學生自己找出土壤中的成分,加深印象。
逐一介紹土壤中的不同成分,大小順序等。
加深印象。
引出下面的沉積實驗。
防止學生實驗出錯。
學生實驗階段。培養動手能力。
實驗小結。
總結剛剛三次的觀察結果。
簡單的知道,土壤中看不見的成分。
這是本課難點所在,主要根據學生的發揮,現場進行指導
4.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課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
2、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塊
3、物體受陽光照射角度與吸熱的關系,物體與陽光垂直比傾斜吸熱快
過程與方法
1、做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本領有關系的實驗
2、做探究物體吸熱與陽光直射、斜射關系的實驗
3、將物體的顏色與升溫情況的實驗數據繪製成折線圖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實驗中能嚴格按照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事求是地記錄觀察實驗
2、認識到自然事物的變化之間是有聯系的
3、認同科技的發展能促使人們更好地利用自然資源和自然規律地觀點
教學重點
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教學重、難點
將觀察到數據繪製成圖表。
教學准備
教師演示:人類利用太陽能的課件及圖片
分組實驗: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三個同樣的黑色紙帶分別插上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課件:介紹太陽與太陽能
2、交流:人們是怎樣利用太陽能為生活生產服務的?
3、提出問題:
除了利用凹面鏡和凹透鏡會聚陽光外,我們還有什麼辦法能從太陽那裡得到更多的光和熱呢?
二、探究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關系
1、提出問題:物體的顏色不同吸熱的本領相同嗎?
2、預測:在相同的條件下黑色、紅色、白色的紙吸熱的本領有什麼不同?
3、分組實驗:
在陽光下觀察、記錄五種不同的紙在開始時、2分鍾時、4分鍾時、6分鍾時、8分鍾時、10分鍾時溫度的變化。
4、將實驗數據繪製成一張圖表(繪制在課本第38頁)
5、分析:A、實驗中的不同點與相同點。
B、黑色蠟光紙和黑色無光紙哪個升溫快,為什麼?
C、鋁箔紙的吸熱本領怎樣,為什麼?
D、通過實驗與繪制的圖表我們發現了什麼?這與我們的預測一致嗎?
三、探究物體吸熱與受陽光直射、斜射的關系
1、預測: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陽光垂直的方式擺放,哪個升溫最快?
2、學生分組實驗、記錄
3、分析數據,從中能發現什麼?
4、解釋:紙袋怎樣擺放升溫快,為什麼?
四、整理與運用
1、整理:通過兩個實驗我們發現了什麼?
2、解釋:A、夏天人們為什麼喜歡穿淺色的衣服?
B、宇航服顏色為什麼一般是銀色的?
五、作業
查閱資料,了解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灶的設計、構造及工作原理
教學反思:
學生的學具袋裡有四種顏色的紙,要做「物體顏色與吸熱」的實驗,必須准備同樣溫度、升溫一樣快的溫度計。學具袋中的微型溫度計很難找到一樣度數的,我說它是玩具溫度計。我得為學生准備幾支同樣溫度的溫度計,以保證實驗數據的准確性。我去實驗室找出所有的溫度計,和學生一起把一樣溫度的挑出來。
問: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熱源是什麼?你了解太陽嗎?請閱讀課件資料:太陽是一個在熊熊燃燒的巨大火球,外部溫度6千多度,內部溫度高達兩萬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熱散發到宇宙空間,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地球得到的太陽能量,僅僅占太陽放射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
……
問:你們有沒有注意到,人們夏天穿的衣服的顏色與冬天穿的衣服的顏色是否一樣。夏天人們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冬天呢?這是什麼原因呢?想不想去研究?(學生都知道深色衣服吸收熱量多,淺色衣服吸熱少。)如何證明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呢?教師出示課前准備的不同顏色的紙袋和溫度計,學生設計實驗。然後到陽光下測量,每隔兩分鍾記錄溫度計的溫度。
因為事先我沒做過這個實驗,課堂中,我與一組學生一起做這個實驗。十分鍾後,黑色紙溫度上升最快最高,白色紙溫度上升最低。到第六分鍾,溫度基本保持在原狀。這讓我們知道物體吸熱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限制地吸熱。
在匯報實驗數據時,由於時間較為急促,沒能讓多個小組展示他們的實驗。我們的實驗數據很好地說明黑色紙比白色紙吸收的熱量多,也能很好地說明人們喜歡夏天穿淺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的原因了。
存在問題:
1.本課教學受條件限制比較大,在五(1)班上課是下午第一節,太陽正猛,第二節在五(3)班執教時實驗並沒有那麼明顯的現象。
2.執教過程中,忘記了一個重要部分,讓學生記錄卻沒讓學生帶上記錄單,後來只能是小組五位同學,每人記住一種顏色袋子里溫度變化,對學生的記性也是一項考驗。後來回教室後學生小組又得將記錄單填寫完整,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導致最後一環節讓學生繪制折線圖只能回家完成。
3.第一次帶學生在教室外面上課,課堂常規方面還缺乏經驗,也沒能提早去思考會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