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復習資料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種子發芽的必須條件是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光。
3.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陽光、土壤。
4.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5.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7.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
9.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11.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食物網。
12.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14.如果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態瓶一樣,如果環境條件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
16.寫食物鏈:草、兔、蝗蟲、鳥、蛇、鷹
1、草→兔→鷹 2、草→兔→蛇→鷹
3、草→蝗蟲→鷹 4、草→蝗蟲→蛇→鷹
5、草→鳥→蛇 6、草→鳥—→蛇→鷹
第二單元
1. 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
5.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6.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
8.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
11.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潛望鏡。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13. 許多光源在發光時也在發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14. 匯聚太陽光的方法有凹面鏡、凸透鏡。
15. 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聖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
16.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溫度高達2千萬多攝氏度。
17.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
18.物體和太陽光垂直時升溫快。
第三單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點:
地形
特點
山地
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
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平原
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的地震發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
4、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出來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變化,像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變化都是在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緩慢的進行的,我們在短時間內難以察覺。
5、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後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峽谷是板塊拉伸後形成的斷裂谷。
6、岩石變化的原因有冷和熱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動物的活動等。
7、由於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風化。
8、土壤分層實驗中,最底層是沙礫(小石子),中間是沙和粉沙,最上層是顆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殘體。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
11、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並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
12、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會被侵蝕;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會發生沉積。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象發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窪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16、房屋應該建在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應該植樹和種草,來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17、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第四單元
1、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離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4、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5、衣褲松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6、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噴氣式飛機、火箭 、氣墊船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
7、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8、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約等於100克的力。
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徵製成的。
9、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10、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
14、對於相同的物體,滾動的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
1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6、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後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設計花紋或增加壓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後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安裝滾珠或加潤滑油)。
17、賽車的設計特點:(1)要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動力要大)(2)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空氣阻力要小)(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不會翻車)。(4)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輪胎不打滑)
希望幫到你
②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科學試卷
一、選擇題:
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變化的規律是(A)
A 西 東;長 短 長
B 東 西;低 高 低
C 東 西;長 短 長
2.日晷是測量(B)工具。
A 體積 B 時間 C長度
3.晝夜形成的原因是(C)。
A 太陽的東升西落 B烏雲的遮掩 C 地球的自轉
4.月相的周期性變化是(B)。
A 一年 B 一個月 C 一周
5.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現(C)。
A月牙B滿月C不出現月亮
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轉的科學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頓
8.貓頭鷹睡覺的時間是(A)
A早晨 下午B中午 晚上 C傍晚 早上
9.北京故宮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10.蝸牛出來活動的時間通常是(C)
A上午B下午C夜晚
11.下列物體中(BCDEF)是光源,(C)是自然光源,(BDEF)是人造光源。
A月亮B激光C螢火蟲D蠟燭E電燈F篝火G玻璃幕牆
12.光在同一物質中,是沿(直線)行進的。
13.下列鏡片中(ABCDE)屬於凸透鏡,(FG)屬於凹透鏡。
1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線傳播)。
15.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16.中間厚、邊緣薄的透明鏡片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明鏡片叫(凹透鏡)。
17.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分散)。
18.陽光可以被分解成(赤、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19.透過紅色濾光片,看到的白衣服是(紅色)的。
20.下面屬於不導電的物體是(B)。
A濕毛巾B塑料剪刀C人體
21.在檢測暗盒的時候,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裡可能連著(C)
A一節電池B一根導線C一個燈泡
22.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觸磁鐵(B)
A透明膠帶B磁帶C塑料貼片
23.下面哪種做法可以增大電磁鐵的磁力(AC)
A增大電流B增加鐵釘C增加線圈
二、填空
1.呼吸讓我們吸進富有(氧氣)的空氣,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廢氣。(肺)是氧氣和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的重要器官。
2.心跳就是心臟的(收縮與舒張),(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會感覺到一次心跳。
3.(心臟)和(血管)是人體的血液循環器官。
三、問答題
1.小孔成像的左右顛倒嗎?為什麼?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顛倒,因為物體左側發出的光線沿直線穿過小孔後會投在屏的右側,右側發出的光線穿過小孔後會投在屏的左面。
2.彩虹是怎樣形成的?我們還可以用什麼方法製造彩虹?
空氣中的小水滴使陽光發生色散,形成彩虹。我們可以背對著太陽噴水製造彩虹。
3.為什麼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鏡?
因為水滴中間厚、邊緣薄,與凸透鏡的形狀相同。
4.請寫出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磁鐵的機械或物品。
冰箱 文具盒
5.避免觸電的方法有哪些?
不在高壓線下釣魚或放風箏;不在電線上晾衣服;不用濕抹布擦帶電的電器;不能在插座上連接很多電器。
6.常見的導體有哪些?
水、金屬、人體
7.常見的絕緣體有哪些?
木頭、紙、玻璃、塑料
8.心臟為什麼要推動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動?
血液在流動的過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氣和消化器官吸收的養料運送到全身各處去,又把全身各處產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通過肺和排泄器官排除體外。只有心臟不停地跳動,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環流動。
四、實驗操作題
1.收集兩袋人呼出的氣體,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搖晃一下,我們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這個實驗說明(呼出的氣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③ 小學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試卷
一、填空(20分)
1、動、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水)、(空氣)等條件。
2、在光的照射下物體影子的(長度)、方向都和光源的(照射)方向有關。
3、動植物都會對它們需要的(環境)進行選擇。
4、光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它們碰到物體後發生反射,反射光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5、生物之間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這種關系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6、生物在一定區域內相互(消費),相互依存,形成了一個(食物網)。
7、橡皮筋的彈力越(強)作用時間越長,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8、地球內部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
二判斷(20分)
1、月亮會發光,也是光源。(錯)
2、太陽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熱源。(對)
3、物體吸熱的本領與物體的顏色有關(對)
4、影子的產生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三個條件(對)
5、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一致(錯)
6、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長;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短(錯)
7、亂砍亂伐是不會干擾生態系統平衡的(錯)
8、只要有水,綠豆就會發芽(錯)
9、當環境改變時,植物具有一定適應環境的能力(對)
10、蚯蚓喜歡潮濕、陰暗的生活環境(對)
三選擇題(10分)
1、光傳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約(A)千米。
A、30萬千米 B、3萬千米 V C、100往年千米
2、下面不是光源的是(A)。
A、月亮 B、蠟燭 C、手電筒
3、螢火蟲發光屬於(A)
A、冷光源 B、熱光源 C、強光源
4、下面的物體吸熱最快的是(C)。
A、白色紙 B、粉色紙 C、黑色紙
5、增加(B)可以為生態瓶中的動物提供更多的氧氣。
A、水 B、植物 C、動物
6、一天早晨,小明測得一棵大樹在陽光的影子長5米,過一小時去測量,小樹的影子會(C)
A、不變 B、大於5米 C、小於5米
7、為了維護生態平衡,我們人類應該(B)。
A、亂砍亂伐 B、保護環境 C、任意放牧
8、操場上空飄揚的紅旗,它反射的光是(B)
A、紅色 B、白色 C、黑色
9、(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
④ 五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資料
教科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1.種子發芽的必須條件是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光。
3.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陽光、土壤。
4.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
5.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7.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
9.食物鏈中能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製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11.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食物網。
12.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14.如果生態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態瓶一樣,如果環境條件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
16.寫食物鏈:草、兔、蝗蟲、鳥、蛇、鷹
1、草→兔→鷹
2、草→兔→蛇→鷹
3、草→蝗蟲→鷹
4、草→蝗蟲→蛇→鷹
5、草→鳥→蛇
6、草→鳥—→蛇→鷹
第二單元
1. 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
5. 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6. 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
8. 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
11.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潛望鏡。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13. 許多光源在發光時也在發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14. 匯聚太陽光的方法有凹面鏡、凸透鏡。
15. 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聖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
16.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溫度高達2千萬多攝氏度。
17.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
18.物體和太陽光垂直時升溫快。
第三單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點:
地形
特點
山地
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
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平原
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的地震發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
4、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發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出來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變化,像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變化都是在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緩慢的進行的,我們在短時間內難以察覺。
5、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後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峽谷是板塊拉伸後形成的斷裂谷。
6、岩石變化的原因有冷和熱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動物的活動等。
7、由於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風化。
8、土壤分層實驗中,最底層是沙礫(小石子),中間是沙和粉沙,最上層是顆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殘體。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物質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著幾十億個生物體。土壤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間,也為人類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來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殘體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質更豐富。動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動土壤,為空氣和水營造空間。
11、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並濺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動時,攜走了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雨點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蝕的開始。
12、影響土壤被侵蝕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會被侵蝕;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會發生沉積。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時每刻都由侵蝕和沉積的現象發生。侵蝕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積卻填平了一些低窪的地方,侵蝕和沉積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16、房屋應該建在坡度比較平緩的地方,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應該植樹和種草,來減少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17、保護森林、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土地的侵蝕。
第四單元
1、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壓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離越遠;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4、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5、衣褲松緊帶、票夾、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樣的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6、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力。噴氣式飛機、火箭 、氣墊船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
7、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的更快,必須對物體用更大的力。
8、科學技術上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約等於100克的力。
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受力大,伸長長」的特徵製成的。
9、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10、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摩擦力小。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
14、對於相同的物體,滾動的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力大。
1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16、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後輪胎、腳蹬的表面、剎車橡皮、手柄(設計花紋或增加壓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後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安裝滾珠或加潤滑油)。
17、賽車的設計特點:(1)要設計力量很大的發動機;(動力要大)(2)設計流線型車身,使阻力減到最低;(空氣阻力要小)(3)車身重心很低,輪與輪之間的距離較寬,可以使行駛穩定;(不會翻車)。(4)輪胎很寬,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輪胎不打滑)
⑤ 五年級上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及答案!~
2012年小學各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7、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 程度、運動物體的 、運動方式有關。 8、一 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_________和 兩種方式,同樣重量的物體, ________時,受到的摩擦力小。 二、判斷題(20分) 1、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 2、自然 界的生態系統中如果一個環節受到了破壞,就會失去平衡。( ) 3、太陽灶是利 用凸透鏡會聚光線、產生高溫的原理。………………( )4、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時 間內是不會變化的。 …………………… ( )5、 教室的牆壁塗成白色是為了利用 光的反射。…………………… (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 的。………………………………( )7、風化、侵蝕、沉積等作用破壞了人類的環境, 它們都是有害的。( )8、為了好看,我們的鞋底製造了許多美麗的花 紋。…………………( )9、樹上的蘋果往下落、向上拋出的球最終要落回到地上, 水往低處流……這些運動都是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 ( ) 10、環境影響著植物的生長,但是植物的生長不會影響周圍的環境。( ) 三、選擇題。(共24分) 2、地形圖上白色表示( )的山峰。A、一年長青 B、四季分明 C、終年積雪 3、蘋果樹不宜在熱帶地區栽種,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種。這是因為植物生長( ) A、適應環境 B、依賴環境 C、改變環境 7、由於流水對土地有( )作用,地表便形成了許多溪流和溝壑。A、風化B、沉積 C、 侵蝕 8、我們知道1牛頓約等於( )克的力A 、10 B、100 C、 1000 9、在一定限度內,橡皮筋下端掛的掛鉤越多,橡皮筋產生的彈力( )A、不變 B、越大 C、 越小 10、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 )運動的。A、反沖力 B、重力 C、彈力 一、填空:(24) 1、陰暗潮濕、冰天雪地、乾旱、一定 2、空氣、水、適宜的溫度 3、長短、方向 4、直線、30萬 5、地殼 6、沙、黏土、腐殖質、水 7、光滑、重量 8、滑動、滾動、滾 動 二、判斷:(20分)√√××√√××√×三、選擇:(20分)B C B C A C C B B A 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檢測卷 卷五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植物生長需要的條件有_陽光_、_水分_和__養分__等。(寫出三種即可) 6、地球表面有高山、平原、盆地、峽谷等多種多樣的地形。我們家鄉的地形是_山地_。 7、土地坡度大小、有無植物覆蓋、降雨量的大小會影響土壤被侵蝕的程度。 8、地球表面的很多變化都是在風、雨、流水、波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緩慢地進行的,是 我們在短時間內難以覺察的。 9、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科學技術上統一規 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 二、判斷題(正確的在括弧里劃「√」,錯誤的在括弧里劃「×」)(每題2分,共20分) 1、兔子每天都要吃掉大量的草,所以,如果把兔子消滅干凈,就能保護草原。( × ) 2、只有凹面鏡能把光線會聚起來,形成強光和高溫,而凸透鏡不能。( × )3、同一種 熱光源,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4、地震和火山都是地球外部運動引起的。 (× )5、保護森林和退耕還林可以減少對土地的侵蝕。 (√ )6、摩擦力的大小與兩 個物體的光滑程度有關,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大。 ( × )7、同一類物體,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領就越弱。(√ )8、物體放置在水 平桌面(或水平地面)上,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 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 )9、眼睛的瞳孔是控制入射光線的器官,當光弱時, 瞳孔就會縮小,光強時,瞳孔就會放大。(×)10、小明為了觀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對著 光源進行觀察。( × ) 三、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里,每題2分,共10分。) 2、在陽光下,( ⑶)的方式放置的物體升溫快。⑴和地面水平 ⑵和地面垂直 ⑶和太 陽光垂直 3、下列物體中,不是光源的是( ⑴ )⑴月亮 ⑵螢火蟲 ⑶點燃著的蠟 燭 4、下述說法不正確的是( ⑴ )⑴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表面的光滑程度有關,與物體 的重量沒關。 ⑵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方式有關,對於相同的物體,滾動的摩擦力小,滑動的摩擦 力大。 ⑶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 5、汽車輪胎的表面設計花紋,是為了( ⑴ )⑴增大摩擦力 ⑵減小摩擦力 ⑶ 美觀 五、連線題(4分) 水往低處流 摩擦力 火箭起飛 重力 衣褲松緊帶 彈力 汽車剎車 反沖力 2、什麼叫做光的反射?舉例說明人們利用光反射原理發明的器具。(寫三例)(5分) 概念: 1、食物鏈: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一樣的食物關系叫做食物鏈。食物鏈通常從 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食物鏈中能夠自己製造食物的生物, 2、食物網: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以吃多種食物, 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狀結構,叫做食物網。 3、光源:像電燈、太陽、螢火蟲等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風化:由於受水、空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這種現象叫做 風化。 5、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 6、重力:我們提水,感到水桶對手有向下的拉力;我們背感到書包對肩部有 向下的壓力。物體都受到一個向下的力,這就是重力。樹上的蘋果往下落,向 上拋的球最終要落回到地上, 水往低處流, 這些運動都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 7、橡皮筋、彈簧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 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當他們恢復到原來 的形狀後,彈力就消失了。衣褲松緊帶、弓箭、拉力器和彈簧都是利用了物體 的彈力。 8、氣球里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沖 力。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沖力運動的。 9、要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必須對物體:用力。要使物體運動得更快,必 須對物體:用更大更多的力。 10、彈簧測力計的組成:提環、指針、刻度板、掛鉤、彈簧 15、人們生活中習慣用「克」「千克」來表示策略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學技術上則統一規定用「牛頓」作力的單位,簡稱「牛」,用「N」表示。1牛≈100克力。 16、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該注意:A、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B、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C、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的測量范圍。 17、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因此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18、摩擦力是可以感覺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測量的: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相當於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9、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接觸面的光滑程度、物體重量、運動方式(滾動或是滑動) 20、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的摩擦力(大);物體輕,運動時的摩擦力(小)。物體運動採用滑動時,摩擦力(大);;物體運動採用滾動時,摩擦力(小)。 2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總是有摩擦力伴隨著。 22、為了更好地運動,人們在製造有關物品時,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當人們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增大它;當人們不需要摩擦力的時候,就想辦法去減小它。 26、物體都受一個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和「萬有引力」都是牛頓探索發現的。 1.地球由海洋、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組成。 2.地圖中藍色代表海洋,綠色代表平原,黃色代表丘陵、山地、盆地,橙色代表高原。 7.岩石風化過程:在氣溫、雨水等作用下,岩石碎裂,繼續風化成為小石子和沙,在植物作用下成為土壤。 12. 侵蝕:雨點降落時的力可以打散並濺起土壤的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帶走了,這就是侵蝕。 17.流水、風、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會侵蝕土地。 18.火山、地震、人為、流水、風、冰川等都能改變地形地貌。 19.人們採用了封山育林、植樹造林、興修水利、加強災害預防警報等措施來預防侵蝕影響的災害。 實驗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方案——實驗——觀察——記錄——收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總結——表達與描述
這里有五套卷子及答案,請採納
⑥ 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實驗基本操作
1—1種子發芽實驗(一)
一、實驗內容:
種子發芽實驗
二、器材:
(每生)放大鏡1個、綠豆種子4粒、塑料盒2個、標簽4張、紙巾1塊
(每組)水1杯、滴管1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第4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實驗。
四、操作建議:
1、實驗前要先觀察種子形狀,記錄下相關的特徵和數據,並把它們畫下來;
2、按照實驗計劃用標簽給種子分組編號;
3、要告訴學生隔一段時間就去觀察一次,及時做記錄。
五、還需要配什麼器材:
盒子或黑色塑料袋1個、一些潮濕的土壤、(冰箱)。
1— 2種子發芽實驗(二)
一、實驗內容:
整理分析實驗記錄的信息
二、器材:
(每組)實驗後發芽的和不發芽的種子、放大鏡1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略。
1—4蚯蚓的選擇
一、 實驗內容:
探究蚯蚓生長環境實驗
二、 器材:
(每組)長方形扁紙盒2個、蚯蚓10條左右、干土和濕土若干。
三、 規范操作要點:
1、學生先談談對蚯蚓生活環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測。
2、分組設計對比實驗方案,並驗證自己的猜測。
1—6做一個生態瓶
一、 實驗內容:
生態瓶的設計和製作
二、 器材:
(每組)做生態瓶的容器1個、半桶水、一些洗凈的沙和小石子、一些捕撈工具。
三、 規范操作要點:
1、討論建造生態瓶所需的的生物和非生物自然環境。
2、准備材料,做一個生態瓶。
四、 操作建議:
1、討論時要考慮生物和非生物的種類、數量、食物和其他關系等。
2、建造好的生態瓶要進行管理和長期的觀察、記錄。
1—7改變生態瓶
一、 實驗內容:
改變生態瓶的生態環境實驗
二、 器材:
(每組)已建造好的生態瓶1個、小魚若干、水草若干、漏網1個。
三、 規范操作要點:
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其中一個內容進行預測、實驗、觀察記錄和分析。
2—1光和影
一、 實驗內容:
研究影子變化的規律的實驗
二、 器材:
(每組)手電筒1個、4K白卡紙1張、長方體小木塊1個、鉛筆1枝、尺子1根。
三、 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25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實驗。
四、 操作建議:
1、活動1要控制手電筒到木塊的距離不變,只改變照射的角度和方向。這個活動難度較大,教師要演示實驗和記錄的方法。其中,手電筒垂直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提高物體,才能看到影子。
2、活動2中屏最好垂直豎起來,屏和手電筒的位置保持不變,只改變木塊到手電筒的距離。
3、實驗時要求學生先在屏上用鉛筆畫下實際的影子,再把結果畫在課本上。
2—2陽光下的影子
一、 實驗內容:
觀測陽光下的影子及變化
二、 器材:
(每組)10厘米長的筷子1根、平滑的木板1塊、白紙1張、橡皮泥1塊鉛筆1枝、尺子1根。
三、規范操作要點:
1、 做一個簡易的日影觀測儀,並把它放在校園能照到陽光的地方。
2、 記錄時,先看看太陽的位置和方向,再量出影子的長度,然後在白紙上描下影子。
四、操作建議:
課堂上每10分鍾觀察1次,課後每1小時觀察1次。
2—3光是怎樣傳播的
一、 實驗內容:
探究光是怎樣傳播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手電筒1個、同一位置打孔的長方形卡紙3張、無孔卡紙1張、票夾4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28-29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實驗。
四、操作建議:
1、 每張卡紙之間距離最好為15厘米左右,並保持卡紙上的小孔在同一高度上;
2、 教材要求畫出光前進的路線有一定難度,第一次需在教師指導下進行;
五、還需要配什麼器材:
空心彎管2個、直管3根等。
2—4光的反射
一、 實驗內容:
光的反射實驗
二、器材:
(每組)手電筒1個、小鏡子1面、書1本。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30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做實驗。
四、操作建議:
同時將手電筒和小鏡子提供給學生,特別是在活動2時,提示學生使用小鏡子。
五、還需要配什麼器材:
自製潛望鏡1個。
2—5光與熱
一、 實驗內容:
研究光的強弱與溫度關系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小鏡子5面、溫度計1支、白紙1張。
三、規范操作要點:
1、先用鏡子將陽光投射到紙上,觀察比較使用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時反射光的強弱並記錄。
2、用溫度計分別測量紙上光斑處的溫度,比較用一面鏡子和多面鏡子時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並記錄。
四、操作建議:
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
1、手拿溫度計的上端,且要拿穩。
2、鏡子的反射光斑調整集中到溫度計的玻璃泡部位。
3、讀數時,視線與溫度計的液面持平。
4、在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
5、靠近溫度計讀數時,盡量屏住呼吸,因為呼出的熱氣能使溫度計中的液柱上升,影響測量的准確性。
2-6怎樣得到更多的光和熱
實驗1——
一、 實驗內容: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關系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學具中有)對折做成的紙袋各1個、每個紙袋配溫度計1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把不同顏色和材料的紙袋分別插上溫度計平放在陽光下。
2、每隔一定的時間觀察、記錄、比較一次。
四、操作建議:
除了紙的顏色和光滑程度不同外,擺放的地點、方式、時間和觀察的時間、方法等盡量要保持一致。
實驗2——
一、 實驗內容:
陽光直射、斜射與吸熱關系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黑色紙袋3個、每個紙袋配溫度計1個。
三、 規范操作要點:
1、把三個同樣的黑色紙袋分別插上溫度計,按照與地面水平、垂直、與陽光垂直這三種方式擺放在陽光下。
2、每隔一定的時間觀察、記錄、比較一次。
四、 操作建議:
除了擺放時的角度不同外,擺放的地點、時間和觀察的時間、方法等盡量要保持一致。
2—7做個太陽能熱水器(講解原理,但要求學生都要做)
一、 實驗內容:
設計並製作太陽能熱水器
二、器材:
(每組)帶蓋大紙盒1個、泡沫塑料若干、飲料瓶1個、塑料薄膜1張、黑色紙1張、鏡子或錫箔紙若干。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40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設計和製作。
四、操作建議:
1、引導學生弄清教材中的設計方案的思路,在此基礎上完成本組的設計和製作;
2、升溫措施有:塑料瓶直接吸熱、盒子內外塗成黑色、盒內瓶子背面貼錫紙、盒蓋用塑料薄膜、盒子裝上支架、盒子後面用鏡子或錫箔紙反光照射等;
3、保溫措施有:盒子加蓋、瓶子加蓋、瓶子周圍放泡沫塑料等。
2—8評價我們的太陽能熱水器
一、 實驗內容:
展示並檢驗太陽能熱水器
二、器材:
(每組)自行設計製作的太陽能熱水器1個、溫度計1個、冷水1小桶。
三、規范操作要點:
1、各組展示製作的太陽能熱水器;
2、在各組熱水器的瓶子中裝好相同溫度的冷水200毫升;
3、各組同時將熱水器放到指定的場地中;
4、每隔5分鍾測出水溫並如實記錄。
四、操作建議:
1、教師事先對活動日期、場地的選擇、布置、劃分、活動的程序、方法等方面要作充分的考慮和准備;
2、比競賽更重要的是每個組的自我評價和各組間的交流、反思和改進。
3—3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一、 實驗內容:
探索岩石變化原因的實驗
二、器材:
1、(每組)較小的岩石塊1塊、酒精燈1盞、火柴1包、鑷子1個、燒杯1個(裝半杯水);
2、帶蓋的塑料瓶或玻璃瓶1個、碎磚塊若干。
三、規范操作要點:
實驗1——
1、點燃酒精燈,用鑷子夾著岩石塊在酒精燈上加熱。(注意捏的方法)
2、將加熱的岩石塊立即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
3、如此反復進行數次,直至岩石塊分裂成更小塊的岩石為止,才熄滅酒精燈。
實驗2——
1、在瓶子中裝上大半瓶水,放入一些碎磚塊,蓋好瓶蓋。
2、兩手分別握緊瓶蓋和瓶底部分,用力搖晃瓶子,讓磚塊互相摩擦、碰撞。
3、取出磚塊觀察,並與原磚塊進行比較。
四、操作建議:
1、酒精燈應用火柴點燃,用外焰加熱,用燈蓋熄滅,蓋兩次為好。
2、搖晃瓶子的時間要稍長一些,最好是磚塊明顯變小為宜。
3—4土壤中有什麼
一、 實驗內容:
尋找土壤成分實驗
二、器材:
(每組)一些新鮮濕潤的土壤和乾燥的土壤、小鏟子1個、塑料盒1個、報紙1張、放大鏡1個、塑料杯、鑷子1個、筷子或小棍1根、水半瓶、牙簽1根。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52到53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三個步驟的實驗並觀察。
四、操作建議:
做沉積實驗時,土壤倒入水中時應該先觀察一下,再攪拌靜置、觀察。
3—5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一、 實驗內容:
雨水對土地侵蝕模擬實驗
二、器材:
(每組)一側有小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1個、濕潤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報紙1張、塑料薄膜1張、小鏟子1個、臉盆1個、噴水器1個、水1瓶。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55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實驗並觀察。
四、操作建議:
1、造斜坡時要將土拍緊,防止噴水時整體滑坡。
2、噴水時應離開斜坡一定距離,保持較大的噴水面積,也不宜過高,防止沙土濺出太遠。
3、提醒學生對土坡和徑流都要仔細觀察。
五、 對一些實驗器材的替代:
噴水器可用瓶蓋上扎有一些小孔的飲料瓶替代。
3—6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一、 實驗內容:
探索土地侵蝕原因的模擬實驗
二、器材:
(每組)一側有小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1個、濕潤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有植物生長的土壤若干、報紙2張、塑料薄膜2張、小鏟子1個、臉盆或水桶2個、噴水器2個(孔有大小之分)、水2瓶。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58到59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實驗並觀察。
四、操作建議:
1、噴水器噴水的高度要相同,噴水的量也要相同。
2、作為對比實驗,實驗時不能再動土坡的模型,而且只能改變實驗計劃中所選的那一個條件。
3、實驗後觀察、比較的重點是土坡被侵蝕的程度(被侵蝕的土壤的多少、所接的水的多少和清澈程度、土坡的變化情況等)。
五、對一些實驗器材的替代:
2個噴水器可分別用瓶蓋上扎有一些小孔或大孔的飲料瓶替代。
3—7河流對土地的作用
一、 實驗內容:
河流對土地侵蝕原因的模擬實驗
二、器材:
(每組)一側有小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1個、濕潤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報紙1張、塑料薄膜1張、小鏟子1個、臉盆1個、大飲料瓶1個、杯底側邊扎孔的塑料杯1個、高10厘米的木塊1塊、水1瓶。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58到59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實驗並觀察、測量、記錄。
四、操作建議:
倒水是要保持帶孔塑料杯中的水始終是滿的,即保持河道中的水量和水的流速基本一致,無較大的變化。
3—8減少對土地的侵蝕
一、 實驗內容:
設計和建造模擬家園
二、器材:
(每組)長方形塑料水槽1個、濕潤並混有少量沙石的土壤若干、報紙1張、塑料薄膜1張、小鏟子1個、噴水器1個、水1瓶、小泡沫塊10塊左右、小草4棵左右。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63到64頁的圖和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設計、交流、實驗、觀察。
四、操作建議:
實驗前的設計和交流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可將目標明確指向設計的意圖、目的。
4—1我們的小纜車
實驗1——
一、 實驗內容:
安裝一輛小纜車
二、器材:
(每組)實驗用小車1輛、粗線或細繩1根、掛鐵墊圈的小鉤(可用回形針彎制)1個、兩大盒鐵墊圈(五金店買)。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70頁的圖示的方法和樣子進行安裝。
四、操作建議:
1、拴繩線的位置一般在車頭的正中,否則小車容易跑偏。
2、繩線的長度應約等於桌子的高度。
3、桌子的邊緣可用鉛筆袋或夾子攔住,避免小車沖出桌面掉下桌子。
實驗2——
一、 實驗內容:
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關系實驗
二、器材:
(每組)實驗用小車1輛、粗線或細繩1根、掛鐵墊圈的小鉤(可用回形針彎制)1個、鐵墊圈若干、秒錶1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按照教材71頁的文字所示的方法和要求進行實驗、觀察和記錄。
四、操作建議:
1、小車動起來之前要一個一個地增加墊圈,才能發現不是任何小的力都能使小車運動起來,也才能比較准確地找到使小車運動起來的最小的力。
2、小車動起來之後要多個多個地增加墊圈,才能更容易用秒錶測量或目測出小車運動的快慢。
4—2用橡皮筋作動力
一、 實驗內容:
橡筋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關系實驗
二、器材:
(每組)帶車軸套的實驗用小車1輛、橡皮筋4根、測量距離的皮尺1根。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推測橡皮筋纏繞圈數與小車行駛距離的關系,並根據推測設計實驗。
2、安裝小車後,觀察和感覺橡皮筋產生的彈力大小和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因纏繞圈數的多少而不同。
3、到室外平坦的場地上進行實驗,驗證推測。
四、操作建議:
1、安裝時,車軸套應位於後車軸的中間部位,使產生的力量均勻作用於車輪。
2、如果沒有車軸套,可在軸上纏上幾圈膠布或膠帶來解決。
3、室外實驗場地要平坦但不很光滑,並用尺子在地上畫好表示距離的格子。
4、實驗後可以讓學生討論怎樣使小車行駛得更遠,並讓學生實施自己的設想。
4—3像火箭那樣驅動小車
一、 實驗內容:
氣球驅動小車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實驗用小車1輛、支架1個、噴嘴1個、氣球1個。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按照教材75頁的圖示的方法和樣子安裝一輛噴氣小車。
2、試一試:給氣球吹足氣,放開氣嘴,小車能否運動起來。
3、到室外平坦的場地上進行實驗,測量行駛的距離。
四、操作建議:
1、氣球吹足氣安裝到小車上時,要避免與碰到車輪,否則會影響小車的運動。
2、想辦法將氣球固定在小車上,以保持小車在運動時基本處於一條直線上。
4—4測量力的大小
一、 實驗內容:
測力計測量物體重力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彈簧測力計1個、鉤碼1盒、用於測量重力的小物體若干。
三、規范操作要點:
1、學生拿起測力計,檢查指針是否在「0」位置,不準的話請教師調整。
2、測量物體重力時,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測量,作好記錄進行比較。
3、測量拉文具盒勻速前進要用多大的力,為下一課做技能准備。
四、操作建議:
1、測量前只要求檢查而不調整,強調的是檢查計量工具的意識;請教師調整,目的是避免學生自行亂調指針。
2、在測量時要慢慢提起物體,不要用力過猛。如果指針已經達到最大數值還沒有提起重物,應停止測量,或改用測量范圍更大的測力計。
3、 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這一點與讀溫度計的要求是一樣的。
4、 要求學生盡量估計准確一些,促使學生建立實際的「牛」的大小的概念。
五、還需要配什麼器材:
幾種不同樣式的彈簧測力計。
4—5運動與摩擦力
實驗1——
一、 實驗內容:
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關系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彈簧測力計1個、線繩1根、紙盒1個、鉤碼1盒、砂紙1張、兩塊木板。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推測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關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驗,討論要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條件並記錄。
3、在光滑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分別用測力計拉動裝有相同數量鉤碼的紙盒,讀數、記錄、比較。
四、操作建議:
1、對比實驗時,光滑程度的差別要大些才好。可以同時把接觸的兩個面都弄粗糙,摩擦力就會大大增加。
2、這一個實驗做兩次也可以了。
實驗2——
一、 實驗內容:
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關系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彈簧測力計1個、線繩1根、紙盒1個、鉤碼1盒。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推測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的關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驗,討論要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條件並記錄。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別用測力計拉動裝有不同數量鉤碼的紙盒,讀數、記錄、比較。
四、操作建議:
1、對比實驗時,物體重量的差別要大些才好。
2、這一個實驗較容易,可以多做幾次再比較。
4—6滑動與滾動
一、 實驗內容:
測量滾動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
二、器材:
(每組)彈簧測力計1個、實驗用小車1輛、線繩1根、紙盒1個、鉤碼1盒、膠帶。
三、規范操作要點:
1、推測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運動方式的關系。
2、利用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驗,討論要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條件並記錄。
3、在同一平面上分別用測力計拉動輪子滾動前進和滑動前進的兩輛小車,讀數、記錄、比較。
四、操作建議:
1、在小車上加一些重物,測量滾動摩擦力就會容易些,兩種摩擦力的差別也會大一些。
2、小車運動的接觸面應粗糙些為好,若輪子與桌面打滑,就測不出多大區別了。
4—7運動與設計
一、 實驗內容:
觀察自行車上與摩擦有關的設計
二、器材:
(每組)自行車或兒童車的實物1輛。
三、規范操作要點:
1、觀察實物和教材85頁的圖示,確定應觀察的與運動密切有關的部件。
2、區分這些部件中需要摩擦力和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
3、從這些部件的設計特徵中找出增加和減少摩擦力的方法。
四、操作建議:
1、操作實物活動前要強調注意安全,不能快速轉動輪子。
2、研究時只要學生說得對就應給予肯定。
3、教學目的不是要找盡自行車上好的設計,可以適時中止討論。
4—8設計製作小賽車
一、 實驗內容:
設計並製作小賽車
二、器材:
(每組)製作小車的材料和工具。
三、規范操作要點:
1、利用教材87頁提供的設計任務和要討論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設計。
2、分組進行設計,寫出方案,交流和反思、改進。
3、引導學生分析教材88頁提供的四個小車和一個製作流程圖,指導學生製作。
4、各組介紹交流製作好的小賽車,進行小賽車比賽。
四、操作建議:
1、設計時重要的是要增大動力,減少阻力,啟發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已學的知識。
2、實際製作一般放在課後進行,教師的督促和及時指導極為重要。
3、小賽車製作和測試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⑦ 五年級上冊科學課堂作業本答案
壞孩子,雖然我是初一的,帶我沒有題目我也做不了,你還是去買一本吧
⑧ 五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
五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 無法給出,因為沒有講明版別。應該 要講明版別,如人教版、北師大版等。
由於不同地區五年級上冊科學的內容可能不同,所以不能隨意給出試卷,否則會誤導學生。
如果想要五年級上冊科學期中試卷應准備講清版別及哪個省市。
⑨ 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急~~~~~~~~~~~~~~
期中檢測小學五年級科學試題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我會填空(共22分)
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彼此之間也是 , 的。
2、種子發芽需要 和適宜的 。
3、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 。
4、光是 傳播的;傳播的方向是向著 的。
5、太陽是地球最大的 源和 源。
6、太陽能是一種清潔、 、 的能源,人們正在大力開發和使用。
二、我能判斷(20分)
( )1、所有的生物都會引起它們所生存的環境的變化。
( )2、環境影響著植物的生長,但是植物的生長不會影響周圍的環境。
( )3、仙人掌原產於熱帶荒漠地區。
( )4、企鵝適合在亞熱帶地區生活。
( )5、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是我們人類的責任。
( )6、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
( )7、奧運會聖火火種是用凹面鏡取得的。
( )8、物體離光源距離越遠,被照射物體的影子越小。
( )9、教室的牆壁塗成白色是因為能聚光。
( )10、宇航服一般都是銀色的是為了減少輻射。
三、我分我連(18分)
1.【把下面的食物網分解成食物鏈】
2.【用線把下面的科學家與他們的發現連起來】
牛 頓 紫外線
赫歇耳 七色光
胡 克 紅外線
四、我能選擇(20分)
1、螢火蟲發的光屬於( )。
A、冷光源 B、熱光源 C、強光源
2、蚯蚓喜歡在( )的環境里生活。
A、溫暖、乾燥 B、寒冷、潮濕 C、明亮、乾燥 D、陰暗、潮濕
3、下面不在食物鏈中的是( )。
A、薔薇 B、瓢蟲 C、蚜蟲 D、小鳥 E、花壇
4、以下自然保護區中,在漢中境內的是( )。
A、紅樹林保護區 B、 三江源保護區 C、王朗自然保護區 D、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5、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的變化,太陽最高時,( )。
A、最長 B、較長 C、較短 D、最短
6、下列物體中,屬於光源的是( )。
A.螢火蟲、彩虹 B.鏡子、打火機
C.點燃的火柴、太陽 D.開著的電燈、月亮
7、光傳播的速度是每秒約( )
A、30萬千米 B、1.5億千米 C、384403千米
8、我們的眼睛有一個能控制入射光線的器官是( )
A、睫毛 B、眼瞼 C、瞳孔
9、 下面的材料在陽光下( )升溫最快。
A 白色紙 B 粉色紙 C 黑色紙 D鋁箔紙
10、以下沒有利用反光原理的是( )。
A 汽車反光鏡 B 五官科醫生用的額鏡 C 家用穿衣鏡 D放大鏡
五、我要呼籲(20分)
1、人類對自然環境干擾破壞可能引發沙塵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應該:
2、維護生態平衡,從我做起,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