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四年級學生心理

小學四年級學生心理

發布時間:2021-02-12 21:28:21

『壹』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心理特點,在學習上應注意那些問題

您好!下面是關於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採取的對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於部分心理發展迅速的學生,以及在幼兒園受到過入學准備教育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爾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三)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四)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五)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六)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七)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八)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九)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於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鬱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系。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為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為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願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為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於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系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癒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沖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於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為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於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於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盡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四)來自社會的因素
1、社會競爭的加劇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無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傳播的瞬息萬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機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對現實充滿迷茫和困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在社會環境還沒有達到凈化的情況下,新舊體制的共存,法規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和不健康東西的泛濫;一部分人的社會道德水平滑落,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兒童,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三、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日益突出的小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但它並非洪水猛獸,它既然有形成發展的過程,我們就必然能找到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和措施。我們認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必須重視,雖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學生僅僅極少數,但是我們發現學生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偏差問題隨年齡增長,因此需要對全體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及有關部門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採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對策。
(一)學校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心理健教育的原則。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為有心理問題需要矯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矯正。
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為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適時的問題。
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保密還要有時間的規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著力培養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是時代發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應該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蘋果」俱樂部等。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設計的心理調查表。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 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該課程可分為心理衛生與健康科普和實際訓練操作兩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藉此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家庭應採取的對策
1、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的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教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都需要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
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議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例如小學生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時,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勸解他,可是小學生被老師批評後,回家還會被家長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孩子肯定會感覺很委屈。因此,老師和家長應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擊,要給孩子「溫暖的家」的感覺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
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在學校里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主要也就是教師說,小學生說話的機會相對少,說心裡話的機會更少了。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地位重要,建議工作忙的父親們每周至少要與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松,當孩子說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溫馨的時光。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2、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成長
由於傳統教育觀的長期影響,我們的父母不具備系統的教育子女的理論知識,指導思想有試偏頗,教育方法不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要改變這種形狀,小學生的父母亟帶需接受比較系統的再教育。社會也有責任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條件,如舉辦家長學校,使家長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溺愛型和專制型家庭,使小學生的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並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
3、父母要慎重對待離婚
父母離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寧靜,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不少子女因此心理開始扭曲。為人父母者,當夫妻關系不和時,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萬不要輕易去趕時髦、鬧離婚。即便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離婚前,也應當多為子女考慮考慮,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他們正處在發展時期,給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三)小學生自身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生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並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如夏令營、手拉手活動、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多種多樣的興趣和愛好,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製的良好心理品質,滿足自己接觸社會,進行社會交往的較高級的需要,也有利於形成並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那些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小學生應當在教師和家長的直接指導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2、小學生要學習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鬆。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像、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的。(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慣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3、小學生要善於求助,尋找支持
尋求幫助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積極態度,面對壓力、困惑,要尋找心理支持,以獲得良好的幫助和指導,有問題,可以和師長、親人、朋友談。求得幫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助的過程,我們所獲得的不僅是這一次的辦法,而是自己的更多體會。心理咨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的認識、情感和行為有所變化。在這個豐富的社會,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質量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提高。

『貳』 小學生各年級學生分別有哪些心理特點啊

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一年級兒童的認識過程與學前兒童還有許多相似之處,無意性和具體形象性仍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學校生活和教育的條件下,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發展。 (一) 感知的特點 兒童入學學習以後,有許多書寫活動,手的關節肌肉運動大為增加,與此同時,手的關節肌肉感覺也發展起來。一年級小學生,不但要學會拿鉛筆寫字畫畫,還要學會使用尺子,學會用橡皮,學會削鉛筆等等。這些動作不熟練時,兒童顯得特別笨拙和費勁。教師應特別注意指導兒童的書寫動作,開始時練習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疲勞和失去興趣。在正確指導下,兒童能夠寫得准確而美觀。一年級兒童雖然能夠進行有目的感知覺或觀察,但他們知覺也還有一定程度的混淆性、籠統性和無意性。兒童知覺的混淆性突出表現為空間方位知覺不精確,對於一些相近的圖形、文字或數字,容易顛倒或認錯。如:寫字時把偏旁寫顛倒;在寫字時,有時不是由上到下,從左到右,而是由下往上或從右到左。知覺的籠統性表現在看圖或識字時,往往只注意大的輪廓,容易忽略小的枝節。看圖講述或復述故事時,也常常會遺漏很多細節。知覺的無意性表現在兒童不善於獨立地支配和調節自己的知覺,按一定的目的任務較系統地進行知覺的能力還較差。在觀察一幅圖畫時,常常會把目標移到不相乾的事物上。 (二) 注意的特點 (1) 一年級的兒童注意范圍狹窄,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注意,如果要求他們同時注意幾件事情,往往做不到。如:不能要求兒童邊聽講邊抄寫,應該先讓兒童聽講,等兒童聽懂了,再讓他們抄寫。 (2) 一年級兒童的注意還不穩定、不集中,容易受不相乾的事物吸引而分散注意。如:上課時注意了自己的新鉛筆盒,而沒有注意聽教師講解。教師講課過程如果過於單調,或太易太難,或節奏速度不適當,都容易造成兒童注意分散。只有在教師正確的教育和幫助下,兒童的注意才能迅速發展起來。 (三) 記憶的特點 (1) 記憶范圍雖然不斷擴大,但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以及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不足,一次不易記住很多東西。 (2) 有意識記憶的能力正在發展,但往往還不能很好的組織自己的記憶活動,也不能適當地運用識記的方法。 (3)意義識記的能力也正在發展,對於已經理解的教材,能夠通過邏輯加工來進行識記。如:按意義聯系來識記課文,按偏旁部首歸類來識記生字等。形象記憶在一年級兒童記憶中還占重要地位。因此,教學中仍然要多運用直觀方法來鞏固所學的知識。 (四) 思維的特點 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並且掌握了一些概念,能夠初步進行判斷和推理,但思維水平總的來說仍是非常低的。 (1) 仍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思維過程往往依靠具體的表象,不易理解較抽象或與他的經驗,很少聯系的教材。 (2) 思維還帶有很大的依賴性和模仿性,獨立而靈活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差。 (3) 不善於使自己的思維活動服從於一定的目的任務,在思考問題時往往被一些不相乾的事物所吸引,以致離開原有的目的任務。如:老師讓在指定的格子里畫十個圈,有些兒童被畫圈活動本身吸引,教師應積極培養兒童按照一定目的任務來進行思維的能力,經常向他們提出學習任務,不斷提醒兒童,及時給予幫助,並加以檢查和評價。因為按照一定的任務有意識地進行思維活動的能力,是提高兒童學習質量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一.一般心理特點: 1、二年級學生可以熟練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並能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記下來。無論寫字、繪畫還是課余時間的游戲都比較自如。在此之前,與成年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不會用文字表達思想。 2、由於個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二年級學生心理趨向穩定,顯示出一定的個性特徵,個人能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自信心不斷增強,一年級的恐慌心情已經很少見到,即使遇到了什麼困難,也不會像一年級學生那樣馬上哭泣起來。 3、二年級學生也漸漸產生競爭意識,因為已經能夠判斷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發現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好或者差時,相應地會引起心理的變化。當別人不如自己時,內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4、二年級學生已經能產生集體榮譽感。例如:活動比賽時,一年級學生對自己班級的勝負並不太關心,老師說咱們班勝利了,快鼓掌,孩子們才會跟著鼓掌。參加比賽的學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勝負對班級會有什麼影響。但是二年級學生就不同了,他們很清楚其中的關系,表現出來的行為很明顯。 5、還有,無論在教室活動還是室外游戲,孩子都會表現出爭先恐後的特點。教師讓做一件事時,馬上會出現競賽似的場面,最先做完的學生會高高舉起手,等待教師表揚自己。 二.學習心理特點: 1、我們在看待二年級學生的學習時,不能單一地看學習成績。從心理發育看,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覺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分析問題時注意力的穩定性遠遠不夠。由於個體的差別,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對待學習仍帶有游戲的態度,所以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要領有其獨特之處。 2、二年級學生能夠有效地連續學習30分鍾相當不易,學習一段時間孩子便想出去遊玩一會兒,這是很正常的。不過,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是玩一會兒能自覺回到書桌前繼續學習,二是玩起來沒完沒了,忘記課本,只想游戲。我們教師常認為對貪玩的孩子應該加強管教,有的家長甚至施以過分的教育手段。其實,過分的放任與過分的管教都失之偏頗。 3、二年級學生有意識地抵制學習的心理機制並不成熟,同樣,完全自覺地投入學習的心理機制也不完善,所以,不應該對孩子過於苛刻,能基本完成學習任務即可 小學三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1、外向性――活潑、開朗。三年級學生的共同特點是積極做事,什麼都想聽一聽、看一看、干一干,但又缺乏耐心。願意主動參加集體活動,開朗活潑。這是求知慾旺盛、身體發育迅速的表現。與二年級孩子明顯不同的是,朋友「突然」多起來了,互相聯系,成群結隊地玩耍,看上去他們的關系非常好。2、受批評也不生氣由於行為多變好動,對什麼都想看個究竟,所以去什麼地方手腳都不穩當,按鈴、看相冊、擺弄人家的玩具等等,因此常常受到指責和批評。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指責只起短時間作用,孩子不生氣,過一會兒就故態復萌。3、初步懂得趨利弊害三年級學生開始表現出趨利弊害的心理特點,對自己有利的事就做,有利的話就說,不利的事就躲避。這是道德觀念形成過程中一個重要時期。與同學吵架時,當老師詢問吵架的理由,雙方只揀對自己有利的說,不利的話則不說。這個階段還不懂得如何合理反駁。這個特點比二年級時故意說沒有作業,想出去玩的表現還要不好,因為二年級時的動機很簡單,而且不是有準備的、惡意的,是單一的眼前動機造成說假話。三年級學生是有意識地迴避對自己不利的一面。所以,不管是家裡人之間發生爭執,還是和別人吵架,家長、老師一定要聽雙方的意見,做出自己的判斷。在做完一件事時,要從失敗的地方開始總結,告訴孩子: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世界上最不勇敢的人。4、推崇有力量的英雄三年級學生絕對崇拜有力量的英雄人物。除了動畫片中的英雄之外,電影,電視中的主人公形象、影視明星、體育明星、歌星舞星,都會成為他們的偶像。這個階段推崇學者、科學家的孩子很少,對於自己班級學習優秀的學生,也並不崇拜。對崇拜的人物有時會達到入迷的程度。在高年級有力量、個頭高的學生面前,表現出服服帖帖,孩子們對這種「孩子王」言聽計從,經常聚在一起活動,彷彿是校園小團伙。 四年級學生特點: (1) 四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向青少年過渡的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迅速發展和完善的關鍵期,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學習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時期。四年級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改變不良習慣的最後關鍵時機。在四年級以後,除非進行特殊的訓練,孩子的學習習慣將很難改變。 (2) 四年級孩子的意志發展開始從他律向自律過渡,開始具有自覺克服困難的意志,所以四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恆心的關鍵期。隨著孩子交往范圍的擴展和認識能力的發展,四年級的孩子開始對很多事情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缺乏經驗,經常會遇到許多自己難以明白的問題,開始產生很多不安和憂慮,需要家長和老師正確的引導。 (3) 四年級是小學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改變,孩子自身心裡和能力的發展都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學習分化現象,有一些孩子甚至開始出現學習偏科的端倪。請家長們對孩子進行關注,及時發現,及時與任課教師進行有效溝通。 (4) 四年級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的關鍵期。學習能力是後天形成的,隨著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不斷提高,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等學習能力不斷增強。隨著大腦發育的成熟,思維發展水平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抽象思維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的思維形式,這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越過程。四年級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強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更持久,注意力的穩定性由15-20分鍾提高到20-30分鍾,可以勝任更復雜的學習任務。這一時期孩子的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快速發展,是培養孩子寫作和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 (5) 四年級孩子的學習動機從直接動機向間接動機開始轉化,即使沒有直接的獎勵,為了得到老師、同學、家長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評價,他們也會努力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五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1、認知的發展。在注意力方面,學生的有意注意逐步發展並佔主導地位,注意的集中性、穩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分配、轉移等方面都較低年級學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在記憶方面,有意記憶逐步發展並佔主導地位,抽象記憶有所發展,但具體形象記憶的作用仍非常明顯。在思維方面,學生逐步學會分出概念中本質與非本質,主要與次要的內容,學會掌握初步的科學定義,學會獨立進行邏輯論證,但他們的思維活動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色彩。在想像方面,學生想像的有意性迅速增長並逐漸符合客觀現實,同時創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情意的發展。小學高年級學生情感的內容進一步擴大、豐富,他們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及隨之可能產生的後果,並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強。在道德情感方面,學生主要以具體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為依據,同時也開始出現內化的抽象道德觀念作為依據的道德判斷。在意志方面,自覺性、果斷性、自製性、堅持性有一定發展,但不顯著。他們的獨立能力增強,放學以後幾個同學會自發組織團體活動,並且具有明確的目的和行動方法,帶有一些普通社會團體活動特點,而且這些小團伙還不會輕易解散。 3、個性的發展。在自我意識方面,幼兒期兒童的心理活動和行為更多地受情境因素的支配,變化較大,因此,還不能形成真正穩定的個性。進入小學後,特別是通過低年級階段的學習適應性鍛煉,他們逐步把握個人與他人的關系,形成集體意識,學生的自我意識、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在這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步深刻,漸漸擺脫對外部控制的依賴,逐漸形成了內化的行為准則作為監督、調節、控制自己的行為的依據,而且開始從對自己表面行為的認識、評價轉向對自己內部品質的更深入的評價。此外,這一時期的學生已經不輕信吹捧的話。對於:「你是一個好孩子,應該……」這樣的話,他會馬上反駁:「我不是好孩子,所以……」,並且會馬上避開。所以,哄騙方法用在五年級學生身上已經無效了。孩子對許多事情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學會了自己安排時間和活動。家長最好不要干涉孩子的正當活動。這是家長和孩子在權利和義務方面互相尊重的體現。 六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六年級學生獨立意識和成人感增強,他們不希望老師家長把他們當小孩對待,但他們在獨立處理人際關系和其他實際問題上還很不成熟,需要成人的指導和幫助。 六年級學生接觸社會的面比以前廣,吸取的信息也更多,對社會現象和國內外新聞比較關心,但選擇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還不強,還不善於正確地進行判斷與辨析。六年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卻又缺少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他們對小學生的日常行為要求比較熟練,但又不會覺得不屑做或不能堅持做;同學間在學習上的差距已較明顯,部分同學有松勁厭學情緒。 1.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情感特點 (1)情感日益豐富,道德感有很大的發展,情感的穩定性和控制力也增強。 (2)情感的實踐性和堅持性較差,依賴成人監督。 (3)對教師極為信任和依賴。 六年級學生的情感內容日益豐富,社會性道德感有很大發展,情感的穩定性和控制能力有所增強。行動的沖動性和受暗示性大為減少,行為的自我調節能力有了明顯的進步,但他們果斷性和堅持性還比較差,還依賴於父母或教師的監督。 2.小學六年級學生個性的特點 學生的個性在正規的學校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下,得到全面系統的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在獨立性、批判性以及自我評價的內容和水平方面,都有一定的進步;組織性、紀律性、勤奮、堅毅等優良性格特徵,逐漸獲得健康發展。其個性特點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發現和探索新自我 (2)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增強 (3)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性別角色

『叄』 如何才能把握好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的心理

這個年齡段不要主動把握。我們要靜觀時機,一旦發現孩子有不正常的地方就要馬上了解是什麼不正常。還有是什麼影響了孩子。知道了之後要好好和他們溝通。好好教他們應該怎樣對待。

『肆』 四年級的小學生心裡特點如何和他們交流

您好!希望下面的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於部分心理發展迅速的學生,以及在幼兒園受到過入學准備教育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爾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三)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四)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五)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六)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七)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八)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九)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於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鬱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系。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為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為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願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為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於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系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癒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沖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於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為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於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於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盡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四)來自社會的因素
1、社會競爭的加劇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無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傳播的瞬息萬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機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對現實充滿迷茫和困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在社會環境還沒有達到凈化的情況下,新舊體制的共存,法規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和不健康東西的泛濫;一部分人的社會道德水平滑落,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兒童,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三、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日益突出的小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但它並非洪水猛獸,它既然有形成發展的過程,我們就必然能找到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和措施。我們認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必須重視,雖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學生僅僅極少數,但是我們發現學生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偏差問題隨年齡增長,因此需要對全體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及有關部門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採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對策。
(一)學校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心理健教育的原則。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為有心理問題需要矯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矯正。
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為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適時的問題。
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保密還要有時間的規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著力培養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是時代發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應該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蘋果」俱樂部等。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設計的心理調查表。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 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該課程可分為心理衛生與健康科普和實際訓練操作兩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藉此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家庭應採取的對策
1、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的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教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都需要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
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議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例如小學生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時,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勸解他,可是小學生被老師批評後,回家還會被家長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孩子肯定會感覺很委屈。因此,老師和家長應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擊,要給孩子「溫暖的家」的感覺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
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在學校里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主要也就是教師說,小學生說話的機會相對少,說心裡話的機會更少了。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地位重要,建議工作忙的父親們每周至少要與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松,當孩子說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溫馨的時光。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2、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成長
由於傳統教育觀的長期影響,我們的父母不具備系統的教育子女的理論知識,指導思想有試偏頗,教育方法不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要改變這種形狀,小學生的父母亟帶需接受比較系統的再教育。社會也有責任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條件,如舉辦家長學校,使家長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溺愛型和專制型家庭,使小學生的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並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
3、父母要慎重對待離婚
父母離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寧靜,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不少子女因此心理開始扭曲。為人父母者,當夫妻關系不和時,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萬不要輕易去趕時髦、鬧離婚。即便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離婚前,也應當多為子女考慮考慮,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他們正處在發展時期,給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三)小學生自身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生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並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如夏令營、手拉手活動、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多種多樣的興趣和愛好,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製的良好心理品質,滿足自己接觸社會,進行社會交往的較高級的需要,也有利於形成並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那些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小學生應當在教師和家長的直接指導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2、小學生要學習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鬆。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像、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的。(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慣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3、小學生要善於求助,尋找支持
尋求幫助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積極態度,面對壓力、困惑,要尋找心理支持,以獲得良好的幫助和指導,有問題,可以和師長、親人、朋友談。求得幫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助的過程,我們所獲得的不僅是這一次的辦法,而是自己的更多體會。心理咨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的認識、情感和行為有所變化。在這個豐富的社會,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質量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提高。

『伍』 小學生心理健康四年級大象出版社

馬斯樂認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備下列品質:( l)對現實具有有效率的知覺內;(2)具有自發容而不流俗的思想;(3)既能悅納本身, 也能悅納他人;(4)在環境中能保持獨立,欣賞寧靜;(5)注意哲學與道德的理論;(6)對於平常事物,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經常保持興趣;(7)能與少數人建立深厚的感情,具有助人為樂的精神;(8)具有民主態度,創造性的觀念和幽默感;(9)能經受歡樂與受傷的體驗。我們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智力正常、情緒健康、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人間關系適應、反應適度、心理特點符合年齡。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就要及時就醫,趁早診斷、接受早期治療。

『陸』 急求人教版四年級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學四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選例)

第一篇:我是什麼樣的人

教育目標:

教師:了解學生評價自我的能力,教給學生評價自我的方法。

學生:了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學會認識自己的方法。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認真想過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缺點呢?你們想不想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大家了解自己,認識自我。

二、堂上活動。

議一議。你打算怎樣認識自己?

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這個問題,然後各組選派一位同學在全班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正確認識自己。

談一談。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四個問題:

1、喜歡別人誇自己長得漂亮嗎?

2、同學面前炫耀過自己的能力嗎?

3、你是否不自己長得不漂亮而自卑?

4、你喜歡自己的性格嗎?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後想一分鍾,最後請四位同學們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同學們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

說一說。

教師將紙板掛在黑板上,板上有兩道選擇題:

當同學給你做出正確的評價時,你應該怎麼辦?

1. 立刻行動起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2. 反正是老毛病,不改也過得去。

3. 我的優點比缺點多,自己很知足了。

請將你的選擇填在()里。

當同學給你提出不完全正確的評價時,你怎麼辦?

1. 把不滿的話憋在心裡。

2. 想方設法為自己的缺點辨解。

3. 與同學進行心靈交流,坦誠相待。

請你將你的選擇填在()中。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後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把你的選擇填在括弧內。

目的是教育學生要有自知之明,正確對待同學的評價。

採花游戲

教師:請兩位同學到講台來,講台一左一右有兩個「花園」,請將喜歡的「花朵」採到「花籃」中。其他同學打開書,將你採摘的「花朵」上的字都寫在卡片紙上,然後寫上你的名字,交給老師。

目的是了解學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三、實踐指導。

1、比賽

教師將演講題目寫在黑板上:認識我自己,並向同學宣讀演講要求。

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

2、師教你認識自己

1)、照鏡子

2)、反省自己

3)、參加課外活動

4)、別人的評價

5)、同他人競爭

五、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認識到評價自己的重要性,了解了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還學會了認識自己的幾種方法。

六、課外活動。

請學生給自己畫一幅像。

第二篇:新學期的打算

教育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學習目標的意義和作用;指導學生學會合理的制訂個人的學習目標,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學生:了解制訂目標的意義和作用,學會設計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目標,自覺地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在新的學期,你們都有什麼新的打算,在學習上有新的計劃和目標嗎?今天我們講為什麼要制訂學習目標以及如何制訂學習目標。

二、講故事

教師講我國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王濤和體操運動員桑蘭的故事,最後作小結。

教師:同學們,從約翰、王濤和桑蘭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目標在人的心中是多麼重要,它能給人以動力,喚起人們的極大熱情,從而堅定不移地去獲取成功。我們在學習上也要給自己訂出恰當的目標,使自己的學習行動更加自覺、刻苦,順利寺完成四年級的學習任務。

三、課堂活動

1、議一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美國少年約翰給自己制訂了怎樣的目標,這對他的成長有什麼作用?

(2)王濤和桑蘭的目標是什麼?

(3)你給自己制訂新學期的學習目標了嗎?

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後各組選派代表在全班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學習目標對促進自己學習的重要意義和作用。

2、畫一畫。

教師給每個學生發三張白紙。請學生給白紙編號,即白紙1號、白紙2號及白紙3號。

教師:請同學們在白紙1號上隨便畫什麼都行。(一分鍾後)請你在白紙2號上畫一隻小企鵝。(一分鍾後)請你在白紙3號上畫一隻黃嘴巴、黑身子、白肚皮的小企鵝。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無目標、有目標及有明確目標進行學習,其學習結果大不一樣。

3、寫一寫。

教師:請你將自己制訂的學習總目標及階段目標寫出來。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總目標是在小目標的實現活動中得以實現的道理。

教師:為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請寫出你的具體做法。

4、對畫評價。

教師在黑板上掛出三幅畫。

教師:同學們,請你們認識觀察和分析畫意,最後評說每幅畫。大家自由發言,說說------

畫一:蝸牛的目標

畫二:母雞的目標

畫三:青蛙的目標

5、請你診斷

教師在教室前屏幕上打出一段故事,又在黑板上掛出一張《學習目標診斷表》。

教師:請一位同學把這段故事念一遍。

教師:請四位同學扮演蘭蘭、芳芳、明明和偉偉,並把自己所擔任角色的話念一遍。

教師:請角色扮演者到黑板前為你擔任的角色診斷,並在診斷表中表示出來。

目的是訓練學生對本課知識的運用能力。

四、實踐指導。

1、演講比賽。

教師將演講韙及要求寫到黑板上。

通過演講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檢查學生掌握本課知識及實際應用的情況。

2、讀一讀。

目的是讓學生能夠記住,並能把這些方法用於實踐中。

五、師總結。

教師: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認識到學習目標對自己學習進步的重要作用,並學會了制訂學習目標的操作方法。希望同學們在新學期一開始,就為自己訂出一份學習目標,並徵求老師和家長的意見,以便得到他們的幫助和監督,使自己順利完成四年級的學習任務。

六、課外活動。

把自己制訂的學習目標拿給爸爸媽媽看,並徵求他們的意見。

第三篇:我和老師

教育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了解學生對教師的希望,增進師生情誼。

學生:通過教師講解和課堂活動,了解教師的辛苦,以實際行動去尊敬自己的老師,並與老師建立深厚的情感。

一、導入

老師直接板書:《我和老師》

二、講故事

教師講毛澤東和他的老師徐特立之間濃厚情誼的故事。

三、課堂活動。

1、議一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課文中的「我」是如何進步的?

(2)為什麼說毛澤東和他的老師除特立之間的情誼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3)你和老師的情誼如何?

教師:同學們,現在分小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後各組選派代表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師生情誼對自己學習進步及健康成長的作用。

2、說一說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你心中的老師是什麼樣?

(2)你說說老師做得好的是什麼?

(3)你認為老師不足的是什麼?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然後大家思考一分鍾,最後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說出對老師的想法和看法,便於老師改進工作,增進師生情感。

3、寫一寫

教師:請同學們按要求填寫老師的優點、缺點及對老師的希望。

目的是讓學生吐露真情,了解他們對老師的評價,增進師生感情。

4、做一做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尊重教師的四種做法。

教師:同學們,以上做法,你們同意嗎?若同意,你能做到嗎?你還有些什麼做法嗎?想一分鍾後,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懂得尊敬老師的勞動,要表現在實際行動中。

5、表演小品

劇目:《祝老師節日快樂》

目的是理解教師的愛,並以純真的愛回報給老師。

四、實踐指導

1、做一日小老師

老師:同學們,假如你是一名老師,你將如何做?你為什麼會這樣做呢?請同學們考慮一下,然後自由發言。

目的地是讓學生心理移位到教師的立場,親身體驗老師工作的辛苦。要尊重老師,就要尊重老師的勞動。

2、小座談會

教師通過座談會的形式,增進師生友情

第四篇:我的喜怒哀樂

教育目標:

教師:讓學生了解情緒是什麼,它的外部表情是怎樣的。

學生:掌握自己的情緒變化及表現形式,區分愉快的積極情緒和不愉快的消極情緒。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請看這幅畫(范進中舉後發瘋的情景圖畫製作的投影片)。這幅畫講的是這樣一段故事。

二、講故事。

教師講授「范進中舉」的故事並分析:

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因為你無時無刻不在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客觀實際能否滿足你的需要,都會使你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

三、課堂活動。

1、表演:請六名同學組成一組,每個組員都為大家模擬一下幾種情緒狀態(高興、生氣、悲傷、害怕、激動、)時的表現,看誰表演的最真實、生動,其他組員說說他平時是不是這樣的。

2、憶一憶:

心理學家說,人的各種情緒必然有其產生的原因,並決定人的某些需要,如:吃飯、睡覺等生理需要,小學生與夥伴交往、被成人肯定、被成人照顧等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等。

3、說一說:

教師:我剛才聽到好多有意思的情節,也看到很多同學在絞盡腦汁地思考。現在,我還要請同學們開動你的大腦機器,我們一起來回答一些問題。

人的情緒分為好的情緒(也稱為積極情緒),不好的情緒(也稱為消極情緒)。因為在你的學習、生活中,你有時會面對表揚、成績和美好的情景,有時要面對失敗、疾病和挫折的場面。所以,好情緒和不好情緒的出現都很正常,重要的是清楚它們都有那些,並把握好情緒反應的強弱。

四、教師採用艾森克的人格向類,對全班學生進行測驗,了解本班學生的個性傾向及其特點。

五、課堂小結並布置課後實踐作業。

今天,我們認識了「情緒」這個朋友,「喜怒哀樂」中原來還有這么多知識。要想對自己的情緒了解更多,課後可以做做練習題,它們能幫助你!

第五篇:我願為班級增光

教育目標:

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提高團結合作的意識,自覺維護集體榮譽,懂得熱愛集體要落實在個人行動上,知道怎樣做才能為班集體增添光彩。

一、教師:教育學生認識個人成長離不開集體,引導他們主動、自覺地維護集體的榮譽,願意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班集體增光。

二、學生:認識集體力量的偉大,學會關心集體、熱愛集體,能夠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班級增添光彩。

一導入:

教師將一幅畫掛到黑板上,畫中的民警叔叔送給校長一封感謝信,表揚四年級(1)班的亮亮拾金不昧。

教師:同學們,我們要向亮亮同學學習,他拾金不昧的行為為班級增添了光彩。你們想過要為班級增光嗎 ? 我們今天活動的主題是——我願為班級增光。

二、講故事:

教師講「五官爭功」的故事,教師:同學們,熱愛班級要落實在行動上,要在校內外做好事,為班級增光;要勤奮學習,以優異成績為班集體增光;要用自己的雙手美化教室,這也是為班級增添光彩的做法。

三、課堂活動:

1.義一義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 課文中的「我」是如何為班級增光的?

(2) 相聲《五官爭功》說明了什麼問題 ?

(3) 你想為班級增光嗎 ?

教師:現在分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後各組選派一位同學在全班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集體的力量是偉大的,鼓勵學生要為班集體增光。

2.說一說

教師:請同學們想想,你們在校文體活動中,是怎樣給班級增光的?在學習雷鋒的活動中,又有哪些表現? 思考一分鍾後,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

3、答記者問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然後請一位學生當小記者,分別采訪三位同學。三個問題是:

(1)在哪件事上,你與同學合作成功 ?

(2)為班級做了好事後,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

(3)你有過為個人「爭功」,而不與同學合作的情況嗎?

目的是引導同學認識團結合作在集體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學生為班級增光後的感受。

四、實踐指導

1.演講

教師把演講題目和演講要求寫到黑板上,念一遍。目的是通過演講,激勵學生為班級增光的熱情。

2.雙人接力賽跑

教師將活動場所由教室轉到操場上。

教師:現在把全班分為四大組,男生兩大組,女生兩大組。兩人一小組,並以小組形式賽跑,但兩人的腿要捆在一起,跑到終點後要折回來,與第二小組兩個同學擊掌後, 第二小組兩個同學才能跑。

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團結力量大,只有團結,班級才有凝聚力,每個人只有在這樣的集體中,才能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五、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我們提高了團結合作意識,懂得了集體力量是偉大的。我們要熱愛集體,自覺地維護集體的榮譽,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班集體增添光彩。

第六篇:我的優點和缺點

教育目標:

教師:通過講解和組織活動,引導學生正確、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找准自己的優缺點,鼓勵學生改正缺點,彌補個人的不足。

學生:認識能否正確評價自己,關繫到自己健康成長。因此,要學會評價自己,找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努力改正缺點,使自己不斷進步。

一、導入

教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嗎?今天我們活動的主題是------《我的優點和缺點》。在這節課上不是老師給你們找出優缺點,而是你們找出自己的優缺點,通過老師講課文和組織一些活動,你要找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學會自己評價自己。

二、講故事

教師講關於明明的故事。

教師:同學們,我們要想找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就必須全面地、、客觀地評價自己。要像明明那樣,從與別人的比較中,從老師的評價中,從自己行為的反思中,正確地評價自己,對自己的優點要發揚,對缺點要克服和改正。

三、課堂活動

1、一議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你能說說課文中的明明是怎樣的一位學生嗎?

(2)以前你是怎樣評價自己的?

(3)你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缺點嗎?

教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以上三個問題,然後各組選派一位同學發言。目的是從明明對自己的評價中,讓學生運動學會自我評價。

2說一說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三個問題:

(1)你是怎樣一個人?

(2)說說你的優點和長處?

(3)說說你的缺點和不足?

教師:請一位同學念一遍題目,然後思考一分鍾,最後自由發言。

目的是讓學生試著自我評價,並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長處和不足。

3、畫一畫

教師:請同學們將自帶的照片或小鏡子拿出來,請你們給自己畫個像。

目的是蹩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對自己的長相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4、談一談

教師將談一談的三項內容出示在屏幕上,然後請一位同學念一遍。

教師:我現在請三位同學按著剛才念過的內容回答問題。

教師:美美為什麼不敢在同學面前大聲說話,上課為什麼不敢大膽發言?

學生:(略)

教師:你曾產生過焦慮、自卑、郁悶及厭煩情緒嗎?你如何對待這些問題的?

學生:(略)

教師:以上三位同學中,能正確評價自己的是誰?過低評價自己的是誰?過高評價自己的是誰?

學生:(略)

目的是了解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掌握運用情況。

四、實踐指導

教師請七位學生到講台來,分別讓他們扮演盈盈、壯壯、燕燕、強強、南南、英子及組長,然後請學生將書翻到指定頁。

教師:我請七位同學拿著書到講台來,你們看著書,聽七位同學按著角色讀。

目的是讓學生會自我評價的方法。

五、教師總結

教師:同學們,通過本次活動,你們懂得了評價自己是為了認識自我的道理,學會了自我評價的方法,並找准了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現在大家要以實際行動,改正自己的缺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我要看誰的行動快,誰的進步最大啊!

六、課外活動

請你給自己一個全面地、客觀地評價,然後給爸爸媽媽看看,並徵求他們的意見。

『柒』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小學四年級處於生長發育的萌芽階段,生理,心裡都在不斷的醞釀而走向我們說的成專熟,有了自屬己的想法和理想,一個人一旦有理想和想法他就會又叛逆心裡。所以說對於當父母的人一定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要多與他溝通。不要為了上班而忽略對孩子的成長。

『捌』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是什麼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

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二)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

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三)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

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四)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五)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六)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七)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

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八)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閱讀全文

與小學四年級學生心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