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學案例範文 小學語文
http://..com/question/337731639.html
② 課堂教學案例怎麼寫(小學語文),請給個範文或格式,謝謝~
案例名稱: 《《直線、線段和射線的認識》案例》 學年:2008
教學片段:
(一) 教學線段:
1、過渡語:老師手中的毛線真頑皮,瞧,它們一跳就跳到了大屏幕上。(師出示課件1,顯示一條線段)請仔細觀察,有什麼發現?(線段,直的,有兩個端點。)
2、如果給你一把尺子,能量出這段線的長度嗎?
3、說一說你是怎樣量的?生說後,他要求同學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並讓同桌互相檢查是否正確。
4、誰能完整地說一說線段具有哪些特點。(學生回答)
(二)教學直線
……
(三)教學射線
1、請大家再發揮想像,如果把一條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什麼樣的線?(射線,直的、有一個端點、不可以度量長度。)
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射線?(課件出示手電筒和太陽的光線,)
學生聯系生活回答。
3、生活中的射線可真不少,我發現這些射線大多都是光線,把我們的生活裝扮得五彩繽紛。下面請大家在練習本上過一點畫射線,邊畫邊想,能畫多少條?(出示課件)
(學生匯報總結: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4、出示一組練習
5、請大家以組為單位,比較線段、直線和射線的異同,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出示課件)
(1)自己獨立完成
(2)小組討論
(3)學生匯報結果。
……
反思:關於獲取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經典的論述:教給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這是最高的教學技巧之所在。
本節教學注重「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沿著學生的學習思路與需要去實施教學,促使學生主動的觀察、思考、自主探索、小組合作與交流,促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同時教師關注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具體表現為:
1、充分運用直觀的教具進行展示和演示,動手操作感知,以幫助學生建立表象、發展空間觀念。用電腦演示將線段兩端無限延長變成直線,一端延長變成射線。這樣的演示,充分展示了三條線之間的關系,形象生動。比教師空洞,抽象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2、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時間,自主探究、感受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如: 在辨析直線、線段、射線三條線之間的關系時,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
3、 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過一點畫直線,過兩點畫直線和過一點畫射線能畫多少條?的操作題。使學生自主探究、主動構建的概念。
總之,這節課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提供了適合學生構建知識的學習背景,採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方式,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發展的過程,發展了空間觀念,獲得了深刻的:「做數學」的體驗。
③ 急求:一份小學一年級或二年級數學教學案例,1500字左右
《對稱圖形》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6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對稱軸」。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並學會欣賞數學美。
3、讓學生能剪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結合教學進行審美教育,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會畫對稱軸。
【教學難點】 識別軸對稱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准備】 多媒體課件、對稱圖形、尺子等。
【學具准備】 蜻蜓、蝴蝶、樹葉、長方形、正方形、圓、剪刀、尺子、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對稱
1、故事引入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大家想不想聽?
(電腦演示):一個炎熱的下午,一隻小蜻蜓正在空中捉蚊子。這時,飛來了一隻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說:「小蝴蝶,你繞著我飛來飛去,我都捉不成蚊子啦!」小蝴蝶笑嘻嘻地說:「你怎麼連一家人都不認識了!我是來找你玩的。」小蜻蜓奇怪地問小蝴蝶:「你是蝴蝶,我是蜻蜓,咱們怎麼會是一家的?」「你不知道了吧!在圖形王國里,咱們可是一家的,咱們這一家子還有好多好多成員呢。走,我帶你去找一找。」小蜻蜓和小蝴蝶飛過了田野,飛過了小河,飛到了小樹的葉子上。小蜻蜓更奇怪了:「樹葉也和咱們一家嗎?」小蝴蝶說:「對!在圖形王國里,樹葉也和咱們是一家人。」
2、提出問題,觀察、討論
師:蝴蝶為什麼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是一家的? 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動手操作
請同學們拿出蜻蜓,蝴蝶和樹葉圖片,動手摺一折,你發現了什麼?(把圖形對折後,圖形的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在一起。)
4、小結:通過觀察我們發現,每個圖形左邊和右邊的形狀一樣、大小一樣、圖案也一樣。如果把左邊和右邊對折,圖形兩邊能夠完全重合在一起,在數學王國里,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師:對稱的東西還有很多,如衣服、剪刀、眼鏡等,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電腦演示)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學生熟悉的蝴蝶、蜻蜓、樹葉,創設故事情境,以「蜻蜓、蝴蝶和樹葉為什麼是一家人?」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熱情,同時喚醒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加上課件配合展示,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共同特徵打下基礎。在引出「對稱」的概念後,呈現給學生一些對稱的實物畫面,並動態顯示這些東西都是對稱的,豐富了學生對對稱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動手創作,親身體驗對稱
1、 師:老師還用彩紙剪出了一些圖形,猜一猜,這是什麼?(板貼:烏龜、小魚、飛機),它們是不是對稱的?
2、動手操作
師:這些對稱圖形漂亮嗎?你們能不能像老師一樣用紙剪出一個對稱圖形呢?
師:那麼怎樣才能剪出一個對稱圖形? (小組討論後匯報)
①折:為什麼先要對折?
②畫:想一想,我們用不用把整個圖案全畫在紙上? 把紙對折以後,你認為我們應該沿著哪條邊來畫?
③剪:
邊交流邊板書:折、畫、剪。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用彩紙自己創作一個對稱圖形,比比看,誰的作品最奇特、最漂亮!
(放音樂,教師巡視,並把學生作品部分展於黑板上。)
(設計意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將一個圖形對折以後,左右兩邊的圖形是一樣的」這一本質特徵,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設計了讓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的活動。這一活動分為兩個層次,首先由小組討論怎樣剪對稱圖形,教師示範剪一個軸對稱圖形,然後由學生動手剪一個自己喜歡的對稱圖形。學生在剪對稱圖形的過程中,經歷了折、畫、剪這樣的過程,幫助學生准確地認識「左右兩邊是一樣的」含義,使學生對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細化。)
3、認識對稱軸
師:雖然他們剪出的對稱圖形樣子不一樣,可是在這些對稱圖形的中間都有什麼? 對,畫出來就是一條直直的虛線。(教師板演)
師: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
同學們很有創造性,想法都不錯。數學家取的名字跟你們差不多,叫對稱軸。
師:沿著這條對稱軸對折,對稱圖形的兩邊就能完全重合,可見這條對稱軸很重要。誰能指出這幾個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4、學生畫對稱軸
請同學們用筆和直尺在自己的作品上畫出對稱軸。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學生所剪的對稱圖形引出摺痕,通過摺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使學生對這一概念的認識直觀,自然。)
三、聯系生活,尋找欣賞對稱圖形
1、尋找生活中的對稱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認識了對稱圖形,知道了對稱軸,請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對稱圖形?
2、伴隨音樂、欣賞對稱圖形
師: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是對稱的,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下生活中的對稱圖形。(電腦演示)
師:看著這些對稱圖形,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補充課題:美麗的對稱圖形)
3、動作表演、感受對稱情趣。
教師做動作,問:這樣,是對稱的嗎?怎樣才能變得對稱?聽音樂,當音樂停的時候請你們做一個對稱的造型。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課件演示對稱圖形,既體現了媒體沿對稱軸對折的動態效果,又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性,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四、辨析拓展對稱。
1、(出示課本第68頁「做一做」)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樣生活中常見的東西,請你幫老師找一找,哪些東西是對稱的?
師:你能畫出他們的對稱軸嗎?(全班交流)
2、(第70頁第2題)
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對稱軸在哪兒,分別有幾條?請你折一折、畫一畫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師:不同的對稱圖形,對稱軸的條數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條,有的有兩條,有的有無數條。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對稱現象,並能找出它們的多條對稱軸。)
3、(出示課本第70頁第3題)
師:老師這邊還有幾個對稱圖形,可是它們很害羞,把自己的半邊臉給藏起來了,小朋友,你們能想辦法把它的另一半找出來嗎?請同學們沿著對稱軸畫出他們的另一半。
4、猜一猜
出示3、A的一半讓學生猜一猜,展開後是什麼。
師:你還想到什麼?
師:同學們課後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26個字母、數字或我們學過的文字當中有哪些是對稱的。
五、評價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一次說說對稱圖形的特點,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和回顧。)
【課後反思】
對稱是一種最基本的圖形變換,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必要基礎,了解對稱圖形,對於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節學科整合課的內容是認識軸對稱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動手操作活動了解對稱、對稱軸等概念,初步感性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結合新課標的精神,我認為學生對於這方面的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發現、創新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較、思索、發現,才能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進而領悟,內化為自己所有。
回顧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1、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課始時,利用學生熟悉的蜻蜓、蝴蝶、樹葉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感到新奇有趣,接著通過問題「蝴蝶、蜻蜓、樹葉為什麼說在圖形王國里一家人呢?」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願望,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加上課件配合演示,為認識對稱物體的共同特徵打下了基礎。
2、讓學生的親感親歷,在感知中總結學習。
在創設故事情境,初步感知對稱圖形後,讓學生動手操作創作對稱圖形,感知它們的共同特點。經過和老師的共同探討後,親手剪出各種對稱圖形,進而通過摺痕引出對稱軸的概念,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使學生了解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通過給幾何圖形找對稱軸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對稱圖形的特徵和在教學中的運用,最後設計提高發展題,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給學生持續發展創造空間。
3、積極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探究與合作學習的空間,最大限度的保障學生的主動參與。本節課按「初步感知對稱——親身體驗對稱——尋找欣賞對稱——辨析拓展對稱」的思路展開教學,通過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畫一畫、找一找、說一說等活動,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到探究新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生長過程,感悟學法,實現教與學的和諧發展。例如讓學生觀察美麗的蜻蜓、蝴蝶、樹葉圖形,在小組內討論,講述自己的發現。又如,各組討論交流剪對稱圖形的方法,教師用按學生所說的方法剪出對稱圖形,給學生以肯定和贊許。再如,請學生展示剪出的對稱圖形,講述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擴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從中也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鍛煉他們的學習的能力。
4、重視聯系生活實際,為學生搭建欣賞對稱美的平台。
對稱的物體給人一種勻稱、均衡的感覺,教學中我抓住對稱圖形的特點,精心設計師生共同欣賞生活中對稱圖形的活動,引導學生在悅耳的音樂聲中輕松愉快地欣賞美麗的畫面,既體現了媒體沿對稱軸對折的動態效果,又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 和美的享受,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熱愛生活的情感。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軸對稱圖形可以是左右對稱,也可以是上下對稱,雖然教師在板貼時展示了上下對稱(魚)、左右對稱(烏龜)、斜的對稱(飛機),但在欣賞對稱圖形時,缺少上下對稱的物體,容易給學生造成思維定勢。
2、在研究長方形、正方形、圓的對稱軸時,由於圓的對稱軸有無數條,怎樣通過有限次的操作來發現規律,有待於教師更好地引導。
3、教師的個別語言組織得不夠嚴密。
以上缺點和不足有待於改正。
《對稱圖形》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2. 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 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准備:課件
學具准備: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塗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隻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在,李老師這里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麼?(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類型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現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現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現這個特點了嗎?(是)那麼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學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折,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折後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麼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現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 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折後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 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了一條摺痕,你知道這條摺痕叫什麼?
這條摺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展示學生畫的對稱軸)
5. 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折,以對折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後再剪下來,打開後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學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裡面有什麼?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 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 正方形(4條)
3. 圓形(無數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條。
(四)找對稱圖形
師:這節課中,我們研究了那麼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現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象)
教師講解:鍾表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鍾表走時的均勻性和准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對稱關系。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准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築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布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後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布,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築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後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築,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築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製作對稱圖形。
(學生活動)
展示:
(1)用塗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折,然後打開,沿對稱軸將塗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後再對折,這樣塗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後畫圖形的一邊,然後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占幾格右邊也占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獲?
(學生談收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第三課時:鏡面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感受鏡面對稱圖形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通過觀察、實踐,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點:感知鏡面對稱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鏡面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准備:鏡子、圖片、電視、實物投影機……
教學過程預設:
一、玩一玩
1、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
2、照一照,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麼?
3、這是怎麼回事?
你(××同學)怎麼跑到鏡子中了呢?
4、除了鏡子以外,你還見過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東西嗎?
二、看一看(第69頁的主題圖)
1、仔細觀察,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麼?
2、怎麼會出現兩棟房子、六隻天鵝?怎麼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3、看一看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你發現了什麼?
4、揭題:小朋友,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三、找一找
1、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些鏡面對稱的圖片。看哪一個小朋友最先發現圖畫中的鏡面對稱知識。
(出示圖片)
這些鏡面對稱的東西有什麼特點?
2、我們再來看一看鏡子里可愛的小朋友(出示圖)。
(1)小朋友,這也是鏡面對稱的例子,你能來解釋一下它是怎樣對稱的嗎?
(2)比較一下,鏡子里的小孩和鏡子外的大小一樣嗎?方向一樣嗎?
(3)誰能具體說說他的方向是怎樣相反的?
(4)小結: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對呀,鏡面對稱的現象就是鏡子里所照出的事物大小形狀相同,但左右方向卻是相反的。(板書:方向相反)
四、照一照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用鏡子照一照自己的臉。
點點自己的左眼,看一看它的方向怎樣?
朝鏡子里的你笑一笑,再做幾個鬼臉,你發現了什麼?
2、(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像的卡片)猜猜看,另半邊圖像是什麼?(教材第71頁第4題)
(1)沿著右邊的對稱軸用鏡子去照一照,瞧瞧與鏡子里的圖形合起來變成了什麼?
(2)小組活動用鏡子照。
(3)小組匯報。
五、做一做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
(教材第71頁第5題)
六、拓展
1、師: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老師獎給你們一個故事,小朋友們願不願意聽?
(1)老師講述《猴子撈月》的故事。
(2)提問:同學們也許早就聽過這個故事,那麼請同學們想一想:小猴子想撈到水裡的月亮,對不對呢?為什麼?
2、課外——大家都來照鏡子。
組織學生去大廳的鏡子前「照一照」
(1)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裡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
(2)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你是怎樣走的?
(3)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怎麼樣?
(4)我往左走,鏡子里的我往哪走?(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④ 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案例分析怎麼寫
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
精品學習網觸屏版 2012年10月08日 14:11:16
【編者按】為了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精品學習網小學頻道搜集整理了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
教學要求:
1、鞏固7個生字,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意思,並猜出謎底。
3、會正確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具:
山水畫一幅,小鳥。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麼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後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麼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麼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麼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麼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里,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後兩句。
1、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開什麼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
冬天呢?
3、那為什麼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著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里有隻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麼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麼?
(3)「驚」就是心裡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麼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麼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里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後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後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麼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以上就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畫》教學案例全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更多文章進入:
精品學習網小學頻道 一年級語文教案
查看原文
⑤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育案例分析300字以上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 教學案例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案例分析
內容摘要 所屬學科 數學 適用學段 小一
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案例分析 作者 文件格式 文件
類型 轉 載 上傳時間 2006-07-03
推薦人 肖仙
一、背景
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也一再強調數學的素材要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然後重新回到生活,應用於生活。 一年級教學課本中,有部分內容學生在以往的實際生活中早已接觸過,也就是說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已經有了相應的知識經驗,我們何不藉助他們已有的經驗來使教學中比較煩瑣、費時的內容變得簡化、省時,並主動探究、實踐解決教學中的重點,突破難點呢?《標准》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形式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新課改,新教材給了我們一個絕好的機會,讓老師們能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大膽創新,找到適合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景葉老師在設計<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時就是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把它設計成猜一猜,買一買,分一分三個實踐活動來完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學會簡單的購物,特別是購物時兌換人民幣的問題,並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學生在購物的過程體會到了人民幣的功能,並且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學內容是江蘇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實踐活動一:
1、 師:老師今天上課帶來一個禮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麼?我
請一個小朋友上台來摸一摸(錢)。我們平時用的錢叫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
2、 了解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情況。
師:每一組都開設了一個小銀行,小組成員分別從裡面取錢,
按順序(教師演示)從中取出兩種你認識的人民幣,最好跟別人的不一樣。(學生動手操作,分別取錢。這里教師應組織好學生的紀律,說清要求後再動手操作)
3、 師:請小朋友向同組同學介紹一下,你取得錢是多少?(同學
展開激勵的交流)請一組成員上台,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學生說一說是多少?你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對於說的好的加以表揚)
1角、1元(硬幣)、1元(紙幣)……
評析:
教師善於營造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學到數學。教師既善於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能恰當地為學生創設一些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用數學意識。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課設計先讓學生猜的活動,再通過分類感知人民幣。激發了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實踐活動,教學效果較好。
實踐活動二:
1、 小貓不認識人民幣,它也想去商店買下面這些東西(課件出示
四件物品及標價)你能幫助小貓用1元、5角、2角、1角的紙幣付錢嗎?(課件出示四種紙幣)用哪一張錢付?(根據學生敘述課件演示用線連接)。
2、 商店裡有哪些東西?(課件出示:練習本5角,鉛筆8角,小
刀1元)從小銀行里取多少錢就可以買到練習本?(讓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學生上台說一說。還有不同的取法嗎?(學生積極思考發表各自方法)想一想:買8角的鉛筆現在你會付錢了嗎?(學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錢,再說一說)老師買一把一元錢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嗎?(生取一元紙幣或硬幣)。你還有其它方法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總結出1元=10角。
3、 兔媽媽也想買東西,它帶了幾角錢?(課件出示:一個2角,
一個1角)還差幾角?你能幫它取7角嗎?……
評析:
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購物,以及解決在購物的過程中遇到的兌換的問題。創設了一個個能激活學生生活經驗的生活情境,把知識經驗生活化、數學化、系統化。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的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整個教學活動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一些教學理念。但也存在著某些不足:在這里教師雖然注重了創新,但又不夠大膽——難道買幾角的物品非得拿剛好的錢嗎?可以拿一元錢去購買,讓售貨員找呀!而且這種情況是我們平時經常遇到的!
實踐活動三:
自已開辦商店模擬購物。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每組開個小商店,組長當營業員,
其他同學當顧客,顧客先到銀行里取1元錢,然後到營業員那去買東西。我們來評一評,誰是最文明顧客,誰是最優秀營業員。先想一想,你想買什麼?(學生積極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指名說一說你買了什麼?付了多少錢?找了多少錢?……
評析:
在活動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品德教育。 在「小小商店」的環節里,向學生滲透了在購物時要形成講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為習慣。適時的思想教育,是本節課的一個特色。教師善於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結合人民幣的認識,進行愛護人民幣、不亂花錢、拾金不昧、奉獻愛心等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綜上所述,整個教學活動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一些教學理念,但也存在著某些不足。一年級的學生從懂事開始就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並會用人民幣進行購物。為此,在了解學生認識人民幣情況時可從學生認知基礎出發,創設一個情景:一位同學當售貨員,一位同學購物。讓學生自己來決定想買什麼,用哪種錢購買,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來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能更好的體現創新性。另外,我覺得這位老師在教學中,眼中沒有學生,不能較好地調控課堂。如教師問,你見過一分硬幣嗎?有一位學生(一直都比較調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說我見過!但教師說:「是嗎!請座!」我想這里完全可以說:「是嗎!你在哪裡見過?可以和同學們說說嗎?」這樣這位學生一定會認真聽講,並對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⑥ 小學一年級學生教育敘事案例
您說詳細點吧, 我教一年級的,不過只是副本主任,新手,不懂你要什麼。曾經有個小孩剛來就老愛拿人家東西,看見其他孩子故事書好,就撕了放自己兜里,一本新書沒給人家剩幾頁。我就單刀直入了。恐嚇,你這樣是小偷的行為,這是第一次,我原諒你,沒有第二次,你要在犯,我就不能保護你了,小心精彩叔叔把你當小偷抓去坐牢,你知道坐牢嗎?怕不怕?還有以後班上誰掉東西了你沒拿人家也要找你要?你覺得冤不冤?..........
一年級小孩要懂不懂的,說道理暫時效率不高。
以前四年級有一個類似:我就私底下說的,最近我總聽說你總是借人家東西不還呀?你要喜歡人家的東西,就要先跟人家說好了什麼時候還再去借,而且一定得按時還,不然人家要忘了之前借給你的,找的時候又一下子在你那裡找到,就很容易誤會,說你偷拿了人家的東西,時間久了更多的孩子就會誤會你,那你以後就會被很多人誤會了,那麼人家以後這樣下去其他孩子就不會、、、、、、、了。字數限制。不詳細說了。
⑦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怎麼寫,請給範文
我是中學老師,但是案例其實都是一類東西,可以上網網路吧。基本要求是內要有授課過程、課堂生成的容問題、你當時怎麼解決的經歷,以及課後你對此的反思與追蹤等。案例的妙處在於是能讓我們及時總結教學的收獲,案例應該是一個小故事,換言之要有完整的情節,所以作為作業的話,最好是親身經歷親自書寫(原創)。
⑧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育案例分析怎麼寫
一、背景
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也一再強調數學的素材要來源於學生的生活,然後重新回到生活,應用於生活. 一年級教學課本中,有部分內容學生在以往的實際生活中早已接觸過,也就是說他們在不同程度上已經有了相應的知識經驗,我們何不藉助他們已有的經驗來使教學中比較煩瑣、費時的內容變得簡化、省時,並主動探究、實踐解決教學中的重點,突破難點呢?《標准》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形式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新課改,新教材給了我們一個絕好的機會,讓老師們能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大膽創新,找到適合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景葉老師在設計這一內容時就是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把它設計成猜一猜,買一買,分一分三個實踐活動來完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學會簡單的購物,特別是購物時兌換人民幣的問題,並了解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學生在購物的過程體會到了人民幣的功能,並且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教育.
二、案例
本案例教學內容是江蘇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實踐活動一:
1、 師:老師今天上課帶來一個禮物,猜一猜,盒子里是什麼?我
請一個小朋友上台來摸一摸(錢).我們平時用的錢叫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
2、 了解學生認識人民幣的情況.
師:每一組都開設了一個小銀行,小組成員分別從裡面取錢,
按順序(教師演示)從中取出兩種你認識的人民幣,最好跟別人的不一樣.(學生動手操作,分別取錢.這里教師應組織好學生的紀律,說清要求後再動手操作)
3、 師:請小朋友向同組同學介紹一下,你取得錢是多少?(同學
展開激勵的交流)請一組成員上台,在實物投影上展示,其他學生說一說是多少?你怎麼看出來的?(教師對於說的好的加以表揚)
1角、1元(硬幣)、1元(紙幣)……
評析:
教師善於營造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讓學生在有趣的學習活動中學到數學.教師既善於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又能恰當地為學生創設一些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和用數學意識.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課設計先讓學生猜的活動,再通過分類感知人民幣.激發了學習興趣,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開展實踐活動,教學效果較好.
實踐活動二:
1、 小貓不認識人民幣,它也想去商店買下面這些東西(課件出示
四件物品及標價)你能幫助小貓用1元、5角、2角、1角的紙幣付錢嗎?(課件出示四種紙幣)用哪一張錢付?(根據學生敘述課件演示用線連接).
2、 商店裡有哪些東西?(課件出示:練習本5角,鉛筆8角,小
刀1元)從小銀行里取多少錢就可以買到練習本?(讓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指名學生上台說一說.還有不同的取法嗎?(學生積極思考發表各自方法)想一想:買8角的鉛筆現在你會付錢了嗎?(學生仿照上面方法取錢,再說一說)老師買一把一元錢的小刀,你能很快拿出一元嗎?(生取一元紙幣或硬幣).你還有其它方法嗎?(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總結出1元=10角.
3、 兔媽媽也想買東西,它帶了幾角錢?(課件出示:一個2角,
一個1角)還差幾角?你能幫它取7角嗎?……
評析:
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購物,以及解決在購物的過程中遇到的兌換的問題.創設了一個個能激活學生生活經驗的生活情境,把知識經驗生活化、數學化、系統化.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積極的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和合作學習的機會.整個教學活動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一些教學理念.但也存在著某些不足:在這里教師雖然注重了創新,但又不夠大膽——難道買幾角的物品非得拿剛好的錢嗎?可以拿一元錢去購買,讓售貨員找呀!而且這種情況是我們平時經常遇到的!
實踐活動三:
自已開辦商店模擬購物.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每組開個小商店,組長當營業員,
其他同學當顧客,顧客先到銀行里取1元錢,然後到營業員那去買東西.我們來評一評,誰是最文明顧客,誰是最優秀營業員.先想一想,你想買什麼?(學生積極參與到購物活動中)指名說一說你買了什麼?付了多少錢?找了多少錢?……
評析:
在活動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滲透品德教育. 在「小小商店」的環節里,向學生滲透了在購物時要形成講文明、守秩序的良好行為習慣.適時的思想教育,是本節課的一個特色.教師善於挖掘思想教育的素材,結合人民幣的認識,進行愛護人民幣、不亂花錢、拾金不昧、奉獻愛心等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體現了學習數學的價值.
綜上所述,整個教學活動較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一些教學理念,但也存在著某些不足.一年級的學生從懂事開始就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並會用人民幣進行購物.為此,在了解學生認識人民幣情況時可從學生認知基礎出發,創設一個情景:一位同學當售貨員,一位同學購物.讓學生自己來決定想買什麼,用哪種錢購買,這樣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來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又能更好的體現創新性.另外,我覺得這位老師在教學中,眼中沒有學生,不能較好地調控課堂.如教師問,你見過一分硬幣嗎?有一位學生(一直都比較調皮,不能集中注意力)說我見過!但教師說:「是嗎!請座!」我想這里完全可以說:「是嗎!你在哪裡見過?可以和同學們說說嗎?」這樣這位學生一定會認真聽講,並對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