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成績是不是很重要我的孩子一年級成績不理想,有點著急.
你好,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基礎知識是比較重要的,許多孩子都是因為基礎差,越來越跟不上老師的授課,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但您的孩子剛一年級,只要不是特別差,就不用太著急。一年級重在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當然,適當地給孩子在家補補課也是必要的,只是要有耐心,千萬不能說孩子笨,孩子有一點進步也要及時表揚鼓勵。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② 小學一年級的成績重要嗎
一年級學生主要來是培養良好的行源為習慣,這對今後的學習很重要。口算,拼音這些基礎也很重要.成績倒不算什麼,我們現在上了初中,以前一年級的成績並不影響現在。重要的是四年級以後。對於一年級學生,老師也很重要。師施加的壓力比較大,對學生很兇,體罰學生,對很小的孩子心理上有影響。建議轉學或和老師交流一下。
③ 孩子才小學一年級成績就很差怎麼辦
孩子一年級成績不好,不能就輕易的否定他以後的成績就差。成績差可能是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沒有養成。那麼身為家長,這時就需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的耐心及專注能力
一年級的孩子好動,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特別是剛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四十分鍾的一節課,總是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可能會左顧右盼或自己玩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更應該想方設法的運用各種手段來激發培養孩的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了。
2、培訓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個會獨立思考的人,他就是一個有創新意識的人。很多時候,我們的家長用以為孩子才一年級還小,談獨立思考還早,現在的年紀還小,只要聽大人的話就可以了。
如果家長有這種認知就錯了,薪薪之火可以燎原,孩子的思考或許會很單純很淺薄,但只要家長注意引導和培養也可以成長為燎原之火。
3、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小學一年級剛開始識字,很多字孩子都不認識,父母可能會覺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還早。其實父母多慮了,孩子雖然識字不多,但是父母可以給孩子讀兒童讀本,當孩子遇到不會讀的字或不理解的詞時,父母可以教孩子讀書。
(3)小學一年級成績重要嗎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父母在家可以針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會獨立思考、不喜歡閱讀的問題,給孩子設計一款親子游戲,比如給孩子講故事,如果孩子能夠認真專注的聽完一個故事。
然後能從小故事中學到些什麼良好的習慣或品質,就給孩子一個小小的獎勵,可以是一朵小紅花,可以是一個小玩具等,獎勵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給。閱讀習慣的培養,一開始需要父母陪伴教讀,等孩子的識字量累計到一定程度後再放手給孩子閱讀。
④ 小學一年級的成績重要嗎
小孩的學習成績。不是一定看考試的分數。而是看平常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⑤ 小學一年級成績不好怎麼辦
孩子才一年級,學的東西也很少。樓主不要太擔心了!現在的孩子太累了,才一年級就整天被迫著學習各種才藝,報名各種補習班。其實我覺得沒多大必要,學習最重要的就是興趣。我小孩小時候就非常頑皮,不喜歡做作業。整天跑到外面去玩,高考前一周還一直不停翻牆打游戲。結果,你猜高考怎麼樣?他現在是中大數學系大二的學生了。好吧,其實說了那麼多就想告訴樓主:「小孩才一年級而已,成績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放手讓孩子去發現自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很喜歡逛的一個社區論壇,叫做知者社區。裡面有很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可以供家長們學習。而且千萬不要讓孩子整天只讀書,這樣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呆板的,思維容易受到限制,並不利於他的成長啊!
⑥ 兒子小學一年級,想說說,成績真的那麼重要嗎
成績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只要他努力了,不管成績怎麼樣都應該承認鼓勵他。
⑦ 小學一年級學習成績很差,是什麼原因呢
呵斥、毆打孩子是很粗暴的惡習。而不以為然是縱容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更會造成孩子進步的困難。正確的做法是:尊重、理解、愛孩子。和老師交流,真正了解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並盡力幫助孩子把成績提高。別沖動和漠不關心孩子,千萬別讓孩子在一年級就成為班裡的落後生。
收起自以為是的心理認知,分析孩子出錯的原因 ,對症下葯。
我們教育孩子的習慣總是按我們的認知思維去考慮,總是讓孩子服從我們的意志。總是認為我們的教育是非常正確的,總是在傷害著這個小小的人兒。總是認為一年級的知識太簡單了,不就是算數,認認字嗎。
針對孩子的情況具體分析原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寫字慢,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知識沒有掌握,做題習慣不好。找出原因後再具體幫助孩子,提高成績,只有對症下葯,才能葯到病除。
⑧ 孩子一年級成績不好,是不是以後成績都會不好
其實很多家長都在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容易出錯,特別是考試時簡單的題目最容易出錯,復雜的題目又往往能做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小編列舉幾種典型現象
現象一:一聽就會,一做就錯,總是在看到答案後恍然大悟。
很多孩子在看到題目時覺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過原題或類似的題目,但就是想不起來該怎麼做,越是回憶以前做過的類似題目越是沒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聲,哇,原來是這樣的啊。於是再做,發現還是不能獨立的把題目完整的做出來,於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來在做題目時沒有真正理解題目的解法,只能跟著老師的思路把題目抄下來,沒有自己動手整理,導致自己覺得會做了,其實只是在當時把題目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只記得題目不記得解法了。所以,「背題」是萬萬要不得的,考試的題目千千萬,背的過來么?
現象二:會做,但總是粗心,不是抄錯題就是算錯數
很多家長都反映說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經常把會做的題目算錯,甚至有家長說孩子期中考試考了96分,丟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錯的,並對這個成績很滿意,還有很多學生也說,這道題目我會做就可以了,這次算錯了沒關系,到考試時能算對就可以了。其實,小編告訴各位家長,會做做不對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心態問題,這個問題後面會詳細的說。第二個原因就是對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模稜兩可,錯誤總是在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出現,那些看似是粗心犯的錯,其實都是因為在應用知識的時候不熟練,導致出錯。
現象三:心態不端正,覺得做不對無所謂,會做就行了
很多學生都覺得只要會做就行了,平時算不對,到考試時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就能算對了。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
原因:學生學習的目的除了要掌握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一大法寶。而在學習中心態不端正,長此以往,會形成浮躁的性格,這是學習的大忌。
總結判斷:
「簡單的,不該錯的,考試錯了」——那就問問,熟練度夠嗎?
「原本會做的,考試做錯了」——那就問問,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嗎?
「審題不清,導致做錯」——那再問問,准確率夠嗎?比如平時做題力求一遍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