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為此,教學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我注意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巧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學生感到親切的情境。如通過「小豬幫小兔蓋房子」學習「比多少」,通過「小動物排隊」學習基數、序數。讓學生覺得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數學問題,對數學知識感到親切可信,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動機。另外要選擇與兒童生活密切聯系的情境。例如:通過在站台上上、下車的人數來學習加減法。學生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最容易產生興趣,如果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能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強學生習數學的自信心。
二、通過操作,培養小組合作意識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如分一分、數一數、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發表見解,善於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積木」活動中,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拼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了創新意識。在「隨意拼」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各種物和立體模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拼出了火車、大炮、坦克、長頸鹿、機器人等物體形狀。這樣的實踐活動較好地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使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了求知的慾望。
B. 如何培養一年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
對於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很新奇,也什麼都還不懂,學習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在上課過程中,老師常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任憑老師怎樣買力地講,學生還是自己玩自己的,似乎無動於衷。究其原因,重要的一點便是學生缺乏一種動力--學習興趣。而一年級學生的特點便是:好動、精力不集中、玩心太強,對一切感到新鮮有趣,他們的行為往往從興趣出發,在很大程度上受感情支配。
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證明,興趣是兒童有效地進行各種活動的先導,是兒童心理發展的起點。從智能教育角度看,興趣是一種帶有感情意識的注意,興趣愈濃,注意力愈集中,觀察愈仔細,反映也越清晰,思維也較活躍。因而,在教學中,關鍵在於教師的正確引導,有意識地創設情境,注意採取多種教育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知識產生渴望和愛好。
一、把微笑送給學生
微笑,是一種潤滑劑,是一種愛的體現。實踐告訴我們:老師帶著微笑出現在課堂上,就會在老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橋梁,學生面對一張微笑的面孔,他們就會感到喜悅、感到輕松、感到老師的關切,從而也容易接受老師的講課。愛是無聲的語言,因而,我們一定要把寬容的美德、善良的心地、寬廣的胸懷、豁達的氣度、開朗的性格、豐富的知識以及端正的教育思想通過微笑送給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老師的微笑中度過每一節課。
二、語言要有親和力
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要教好學生,首先要學會「哄」學生。而所謂哄學生乃是語言上的親切、態度上的和藹可親。一年級學生的學習,不像中、高年級學生那樣具有明確的意識和目標,是受情緒支配。而語音、語調的親切、悅耳,會促進師生的感情交流,有利於形成並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因而富有親和力的語言會像涓涓溪流融進兒童稚嫩的心田,給學生以思維的餘地,讓他們樂於學習,從而培養學習興趣與自信。
三、善於鼓勵和表揚
鼓勵和表揚是偉大的教育法寶。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人類尤其是兒童內心深處有一種強烈的期待--獲得誇獎。因而,作為老師應當合理誘導利用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使誇獎成為一種改造、教育孩子的手段。由於一年級學生好勝心強,因而教師平時更要多鼓勵、多稱贊。當學生有了成績得到老師的及時鼓勵和表揚時,他們的自尊心就得到了滿足、尊重和保護,稚嫩的心田也會因此而顫動。因而學生內心會產生一種成功的滿足和愉快、高興的情緒。學生的這種體驗,可以增強自己的學習興趣和自信。
四、對學生要與他自己比較。
做教師的大多愛拿差生與優生作比較。如:「你怎麼不向某某學學。」「你的同桌的成績那麼好,你怎麼這樣差!」強硬指責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會有很大的影響,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喪失學習興趣。
對於差生,只要今日之我超越昨天之我,那就是進步。面對學生微小的進步,作為教師不妨用微笑、拍拍肩膀的方式表示對學生的稱贊。如果老師強求學生達到其能力所不及的目標,學生便會喪失努力的興趣,變得什麼也不想做了。
五、領悟學生的個性偏差,激發其主動進取的精神。
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缺乏學習興趣,同時也表現在個性品質上的偏差。它包括精神欠集中,缺乏恆心和耐性,學習上消極悲觀等個性特徵。對此,可多開展學生感興趣的主題班會,讓他們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改變其內向、敏感的性格。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非難事,教師要有計劃地、科學地教育自己的學生,不能只是命令學生「用功!用功!」要與孩子溝通,以正確的知識、技巧和關愛對學生進行教育,以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高。
在一年級教學中,我們一定要積極探索,從細微之處入手,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培養、訓練,不拘於一時一法,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在學習上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 一年級的小學生數學課堂游戲有哪些實用、操作簡單、學生感興趣的
我國自1983年開展中小學計算機教育至今已十多年,其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課程教育階段;引入計算機輔助教育階段;普及發展階段。作為課程教育階段的標志:1985年全國24所重點中學開設BAsIC語言課程,並由此引發全國大、中、小幼各級學校的BAsIC浪潮。近年來在中國興起的中小學生學習計算機熱,也同樣面對這兩個問題,由於計算機的操作知識是復雜多樣的,且在不斷的更新、發展之中,所以有關計算譏的知識較比其它學科的知識,更易淘汰和老化。如果我們盲目地隨現時社會的潮流確定計算機的教學內容,那麼勢必造成學生不能適應操作未來更加新型的計算機,甚至學生現在在學校中學的某些計算機知識,還將妨礙和干擾他們對未來更加先進的計算機操作知識的學習。我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十幾年來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現擇其主要的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 應該把學電腦當作陶冶小學生情操的工具,但沒有必要在這個階段期望太高,重要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 利用電腦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教育心理學講,形象、直觀的事物往往能直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趣味程序演示的新穎、奇特的特點去吸引學生。如教學「窗口的切換」時,我把它比作捉迷藏。把Windows桌面比作帶窗口的小課桌,使學生產生疑問:「桌面上怎麼會有窗戶?」我還編了些順口溜,如「桌面圖標像鈕扣,雙擊彈出小窗口。變大變小真自由,還能拖著滿屏走。」
2、注重教學手段的興趣引導
俗話說得好:「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在教學中,充分而有效地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小學三年級學生手小,滑鼠拿不穩,操作時有好多學生是雙手操作滑鼠,為了使他們能初步掌握滑鼠器的指向、單擊、雙擊、拖動等基本操作,我就經常讓他們玩「紙牌」游戲,可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單一,缺乏新意,久而久之,小朋友們都覺得枯燥乏味,上課缺乏積極性。於是,我就根據學生的心理需要,在網上下載了一些有關的動畫游戲。從中精心挑選了三個有利於滑鼠練習的小游戲,如「打猴子」、「逃命小精靈」等游戲。這些富有新意又開動腦筋的小游戲深深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朋友們不知不覺在玩游戲中,初步掌握了滑鼠的一些基本操作。
第二, 學習一些基本常識而無須太精,這是因為計算機發展一日千里,
中小學生沒有必要緊跟潮流。
計算機是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科學,但是並非所有先進和重要的科學技術,都必須在中、小學階段設課教育。在先進性、重要性之外,還有其它值得注意的因素,那就是基礎性。這里所指的基礎,主要是計算機操作運用能力,而不僅僅是計算機學科的知識。計算機是信息交換和信息處理的一種工具,不會運用計算機,就會像文盲一樣,很難在今後的社會中立足。學會運用計算機能為學好當前的課程及為今後更高層次的學習提供良好的手段,奠定必要的基礎正如小學生學習語文並不是為了當作家,但如果不學習語文就無法完成其它各科課程的學習一樣,中小學計算機教育也同樣不是為了培養計算機專家,只是為學生提供一種交流和處理信息的手段,以提高各科教學的效率和效益。
計算機教育是學習計算機的基本運用,關鍵在「用」字上,計算機科學是一門上層學科,它的基礎是數學和物理學,要求小學生學習什麼遞歸演算法,什麼磁性存儲,這對絕大多數學生來說,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認知能力上,都是無法接受的。這種揠苗助長的做法,只會扼殺他們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小學生要學習簡單的計算機使用,在利用計算機進行語文。數學、自然、思想品德、音樂、美術等學科的教學活動中,非常自然地接受訓練和教育,把計算機知識融匯在各科學習和課外活動中。
我認為中小學生學習一些基本常識而無須太精,這是因為計算機發展一日千里,中小學生沒有必要緊跟潮流。中小學生只要掌握學習有關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主要應包括計算機幾部分的主要構造,如何開、關機,如何使用磁碟和計算機的一些主要操作,以及如何使用一些計算機的常用軟體。有了這些知識,學生在任何一台計算機面前都不會束手無策。
第三, 鼓勵中小學生多上機,而又要防止上機、上網成癮,合理引導學生上網。
學生在信息課上學會了網路的簡單應用,學會用一種瀏覽器(如IE5.0等)收集自己有用的材料,能使用電子郵件進行通訊。但並不能讓學生自己無節制地,無目的的上網。因為沉湎於電腦,往往會造就小學生孤僻、不合群的性格,使小學生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變差。作為一名教師或者家長要引導學生如何有效地運用計算機。
學生學會使用計算機後,並不一定知道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計算機,網上的資源很多,計算機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明白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藉助計算機來學習,怎樣來學習。比如,布置一篇作文,寫一個學生知道但不是很熟悉的事物,讓學生通過計算機查詢,先了解這個事物,再進行作文。這樣比教師介紹事物,學生作文強得多,因為,學生已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的活動多了,學生也就明白了怎樣運用計算機進行學習,更激發了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
所以,教師應該以真實的、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為完成學習任務而主動對各種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學習,在對知識體系的主動探索中查找信息、理解現象和學會思維,從而建立自己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
第四, 學習一種簡單的輸入法(如智能ABC輸入法),而不一定是五筆字型。
雖然計算機的型號和功能在不斷地更新、完善,但有一件東西是相對恆走不變的,即國際標准計算機鍵盤,給計算機的任何一項指令,都要通過鍵盤鍵入。
目前已經使用的幾種漢字輸入方法,盡管它們各有自己不同的思路,但無一例外地都要通過敲擊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輸入漢字。學習漢字輸入方法,實際上是掌握漢字與鍵盤英文字母鍵的對應關系,如果學生熟悉了鍵盤,那麼無論學習哪種漢字輸入法,只要掌握其與鍵盤各鍵的對應規律,就可實際在計算譏上操作了。因此,讓學生掌握計算機鍵盤上每個鍵的所在位置這一知識,一般來說是不會被輕易淘汰的。若學生再能掌握正確的指法,指法也是計算機學習中一種恆定的東西,那麼更將提高學生對一切計算操作的速度,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中小學生在學好前兩者內容的基礎之上,還可有選擇地讓他們學習一至兩種漢字輸入法。二年級的小學生就基本熟練掌握漢語拼音,所以可讓他們了解漢字全拼輸入方法的知識。但現在有的人認為從小學就應教學五筆字型,筆者以為教學五筆字型知識僅讓學生了解,並試操作一下即可,由於它們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接觸上機時間少,如果在家中沒有電腦配合練習,他們就很難有速度上的提高。因而要求學生學習一種簡單的輸入法(如智能ABC輸入法),而不一定是五筆字型。
信息技術可以說是一門新興學科,還處在探索階段,信息技術這門學科在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地區還處在起步階段,這需要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讓我們社會各界攜起手來,為小學的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