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三年級英語可以做哪些教學研究課題
小學三年級英語教學課題可以從: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字母書寫、構建實施小學英語閱讀課的基本框架、探索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方法等等這些方面來進行研究。關於課題研究的事項問題你可以來億百出版網看看。
⑵ 如何培養三年級學生的遷移能力小課題
一、我們為什麼要研究?
理論依據:當人們遇到一個新問題(靶問題)時,人們往往想起一個過去已經解決的相似的問題(源問題),並運用源問題的解決方法和程序去解決靶問題,這一問題解決策略被稱之為類比遷移(analogical tansfer)。在一些情況下,類比遷移發生在具有相同的結構特徵的兩種不同的概念領域,這種類比遷移稱為不同領域間的類比遷移(betwee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 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類比遷移發生在相同或非常接近的概念領域,這種類比遷移稱為相同領域間的類比遷移(within-domain analogical transfer)。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類比遷移是解決所有新問題的一個主要方法;更有甚者,認為它是解決新問題的唯一方法。雖然這一極端觀點受到人們的質疑,但是它足以說明類比遷移在問題解決中的重要地位。
現實意義:一方面,學生通過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促進知識遷移的過程;另一方面,遷移是學習的繼續和鞏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學習的條件,學習與遷移不可分割。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能有效地利用遷移的規律,注意發揮正遷移的作用,不但有利於鞏固已學得的知識、技能和概念,還有利於幫助學生獲取新知,並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和探索發現能力。
實際情況:遷移不是自動能形成的。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概念本身並既不能保證它們對後續的學習能產生正遷移,也不能避免它們對後續的學習不產生負遷移。因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遷移規律來指導學習,就具有了一定的探索價值。教師能否在教學中,科學、正確地運用學習的遷移規律,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積極的作用。
二、我們的探索過程。
1、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設置遷移情景。
找准新知識和舊知識的聯系,找准新知識的生長點,通過教學使知識順利地實現正遷移,盡量避免負遷移的影響,可以極大地提高課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認真研讀教材,深入了解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找准知識間的前後聯系,明確孩子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找到新知識的生長點,新知與舊知的不同,預設這些不同有可能造成的負遷移,在教案設計中突出這一塊,盡量把問題消滅在新授課中。
我們在專題研究中,著重探討了以下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遷移:
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數的大小比較。
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
(具體內容詳見資料中的教案設計和反思。)
2、重視乘除法的意義,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計算方法的遷移。
在小學二年級的學習中,小朋友們知道了乘法和除法的意義,並在此基礎上學習了簡單的計算。乘法表示幾個幾相加的和,除法有平均分和包含兩種意義。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問題時,都要根據問題選擇適合的方法(乘或除)。要做出正確地選擇,就必須應用乘除法的意義做出判斷。小朋友在熟悉了乘除法的意義之後,對於沒有學習過的乘除法計算,可以在算理、演算法上進行類比遷移。
二年級學習除法後,小朋友能計算口訣表內的除法算式,超出這個范圍的就不行。如:有24本書,平均分給2個班,每個班分幾本?小朋友們都能正確列出算式24÷2。但在計算時,小朋友背2的乘法口訣,沒有2×( )= 24,不能得出結果。
在教學中,我發現如果把「分」的情境和除法「平均分」的意義結合起來,可以在算理和演算法上進行遷移。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
師:這道題是在做什麼事情?生:分書。
師:怎麼分?用什麼方法解決?生:平均分,用除法解決。
師:一次把24本平均分成2份,不知道結果。那可以先把24本中的20本拿來分,怎樣列式?20÷2=10(本)
師:還剩4本沒有分,這4本怎麼辦?生:把這4本再平均分成2份,4÷2=2(本)
師:每個班先分到10本,再分到2本,一共分到10+2=12本。所以24÷2=12(本)。
由此為啟發,學生又想到了先分12本,再分12本;或是先分18本,再分6本等等。
學生有了這個經驗以後,四年級學習分配律時,理解這樣的算式(20+4)÷2=20÷2+4÷2就不困難了。
同樣,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三年級下冊沒有學過,但練習中有涉及。運用除法「包含」的意義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有200本作業本,每個班分25本,可以分給幾個班?解決這個問題的核心是200中包含了多少個25?列式200÷25,不會計算。引導學生想多少個25是200,25×( )=200。問題迎刃而解,小朋友們還能初步體會到乘除法的互逆關系。
三年級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在一次單元檢測中,出現了這樣一道題:小明一分鍾大約讀125個字,那他18分鍾大約讀多少個字?從乘法的意義得出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計算18個125相加,算式:125×18,小朋友不會計算,因為他們只有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而這是一道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題。怎麼辦?聯系乘法的意義。從這個算式的意義入手,要算18個125相加的和,先算10個125相加,即125×10=1250;再算8個125相加,即125×8=1000;最後把10個125和8個125加起來,就是18個125,1250+1000=2250。
學生的這個經驗為四年級學習乘法分配律打下了基礎。
3、引導「反思」,培養「悟」性,進行數學思想和方法的遷移。
布魯納指出: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能使數學更易於理解和更易於記憶,領會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通向「遷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數學思想、方法內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是學生具備數學素質的前提。而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習更多的是需要學生的「悟」性。教師的作用就是要引導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
我們在實踐發現,在教學中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反思」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數學探究活動後,對數學問題的答案和探究過程本身進行反思、評價,會提高學生的「悟」性,有利於學生掌握數學思想和方法,是提高學生數學遷移能力的有效之舉。
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動及情境的能力。作為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的基本過程之一——反思,主要指學生主體對數學問題的答案及思維過程進行檢驗和反省,分析評價所選擇的解題過程是否最簡捷,推理是否嚴謹,方法是否能推廣,並從中領悟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從而增強所學知識的遷移能力。如教學「9加幾的加法」,師生以計算「盒子里有9隻杯子,盒子外有3隻杯子,一共有幾只杯子?」為原型,經過操作、觀察、分析和綜合、概括,得出了如左圖的數學模型:9 + 3 = 12 然後引導學生反思,要求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表述思維過程,即「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等於10,10再加2等於12。」當學生領悟了這種「湊十法」的思維模型後,就可以遷移到「8加幾」、「7加幾」……大大發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認知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又如,在二、三年級中,解決租車、租船問題時,我們都是採用列表的方法。在表格中列出所有的方案,最後選出最合算的方案。在數學中,我們把這種解題方法叫做「逐一列舉」。小朋友在掌握了這種解題方法後,就能運用來解決其它問題。
4、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研究表明,如果教學情境與日後運用知識的情境相類似,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更容易遷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盡量多獲得一些「實況性」的學習機會,即「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
加強數學和生活的聯系,把「生活問題數學化」和「數學問題生活化」,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學習線段、射線和直線時,都是從生活中常見的斑馬線、射燈、鐵軌作為原型,通過對這些原型的認識抽象出數學模型,總結出這些數學模型的特徵。
再如,教學統計初步後,教師可以請學生調查、收集全班學生的身高信息,並製成統計表,求出平均身高。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必須思考可以根據哪些知識統計、怎樣求,從而把生活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學生若能經常把學習情境與解決問題的情境統一起來,那麼所學更能致用,並在用的基礎上促進數學能力的遷移。
5、利用變式把握關鍵特徵,克服負遷移。
《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新知的學習有著正遷移或負遷移,教師在教學中經常的做法是:促進正遷移,防止負遷移。然而「負遷移」往往是防不勝防的。
適當安排一些反例能幫助學生注意先前沒有注意的新特徵,了解哪些特徵與某些特定概念相關或無關。恰當的反例不僅可用於知覺學習,還可以用於概念學習。對何時、何地和如何運用所學知識的理解,即知識條件化,可通過「反例」的運用而增強。
數學學習中,學生很容易犯非本質屬性泛化的錯誤,這是非本質屬性負遷移的結果。作為克服這類負遷移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學中常常運用反例或辨析題製造認知沖突,以幫助學生把握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利用反例、辨析題、變式題進行教學都屬於變式教學的范疇。反例的特點是改變對象本質屬性而保持非本質屬性不變,辨析題的特點是改變對象的非本質屬性而保持本質屬性不變,安排變式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把原先所沒有注意的非本質屬性和本質屬性的區別加以澄清,從而盡可能避免非本質屬性泛化的錯誤。變式題的運用在於提高解題學習中遷移能力的培養,這是我們在數學教學中常用的方法。
三、我們的收獲。
我們小課題組的老師努力學習,不斷反思,在我們辛勤的耕耘下,有一些收獲。
我們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把指導學生的學習放在首位,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如何聽課、如何復習等,啟發學生思維,把學生引向推理或想像的活動中去,從而促進遷移的發展。另外學習習慣也是影響學習遷移的一個重要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但能提高遷移的發展速度,而且能提高學習的效率,少講精練,使學生有規律的利用時間,學習時精力充沛,並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其他活動,使自己全面發展,培養多種興趣。
教學實踐表明:培養學生運用遷移規律學習新知,既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系統地掌握知識,又能使學生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具體表現在:第一,思路清晰,教學時注意瞻前顧後,從而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緊密的特點,可用舊知學會新知;第二,教師不斷地運用遷移理論,從整體進行教學,為學生構建了良好的認知結構,學生易學易掌握;第三,由於遷移的運用,學生學習新知不知新,舊知不覺舊,總能感覺輕松愉快,學習興趣濃厚;第四,學生自學能力明顯提高,由於遷移能力不斷地運用,學生聯想非常廣泛,通過舊知識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強;第五,學生思維能力有所提高,不但演算法掌握得好,而且能正確的表達算理和分析過程,總之,運用遷移學習數學新知,把學生推到了主體地位,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知識學的扎實,理解透徹,數學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⑶ 小學語文三年級研究什麼課題好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教材上有一個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展開一下
⑷ 如何提高小學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的小課題研究
計算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從一張試卷的分值來看,幾乎70℅的內容離不開計算。一直以來,計算課的枯燥乏味使學生望而生畏,對於計算是退避三尺,這就需要教師從教材的特點出發,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聯系游戲活動,進行多媒體的整合,為學生創設一個充滿童趣、富有活力,讓學生處於樂學、愛學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枯燥的計算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呢?實踐證明,分層教學方能有效發展。下面結合三年級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巧學活用,會使相對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起來,會讓學生學得興味盎然,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讓學生始終有新鮮感,在教學中,計算練習可設計成游戲、競賽、搶答、開火車、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撲克牌、同桌對問或小組比賽等形式來調學生的胃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多種形式的訓練,使得不同水平、不同基礎的學生都在自己的基礎上增強了積極性,為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起到了保障作用,寓教於樂,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
二、掌握基礎知識,是形成計算能力的前提。
三年級的計算與一二年級的計算對比,跨度非常大,一二年級的計算都是一步計算,能口算甚至聽算,一次決定對錯,而進了三年級,隨著知識的深化,學生學習的知識明顯變「難」,例如,要計算56×86必須計算8次才能得到結果,而且這8次里還有兩次是乘加得結果,要想做對,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無效。因此,乘法口訣、20以內加減法等基本功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算理必須清楚。先乘,後合並,思路不能亂。
實踐發現,在教學中切不可急於求成,而應幫助學生從整理已學的基礎知識開始,運用遷移,不斷深入。
三、重視基本訓練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關鍵
1.重視口算訓練,打牢計算基礎。
口算是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是數學學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口算關繫到以後能否順利學習和掌握多位數加減法、乘除法和小數、分數的四則計算等一系列內容的學習。《數學課程標准》在第一、第二學段都強調要重視口算。因此,小學計算教學要特別重視口算訓練。
例如,10以內數的分解、20以內數的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要達到脫口而出,這對提高計算準確性起關鍵作用。只有提高了口算技能,才能促使學生達到正確、迅速、靈活地計算。
2.加強估算訓練,開拓學生思維。
估算是對運算過程或結果進行近似或粗略估計的一種能力。估算有助於學生適時找出自己在解題中的偏差,進行重新思考和演算,從而提高計算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一些估算方法,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3.加強「天天練」,能促使學生不斷積累計算經驗。
天天口算、適量筆算、對比訓練,能有效促進學生不斷地積累計算的經驗,形成技能。
四、有效練習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手段。
為了促使學生熟練掌握計算的技巧,形成計算能力,加強練習是必不可少的。練習分為基本練習和綜合練習,前者是幫助學生鞏固新知,形成技能;後者是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並不是要學生無休止的做一些重復、單調的題目。要想提高練習的效率,練習的內容要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有一定的坡度。練習的形式要靈活多樣,有趣的數據、新奇的題型,都會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總之,多樣化的練習不僅豐富了練習的內容與形式,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練習的積極性,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五、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的做法是:在課外每天都布置一定數量的計算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重視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培養。
1.讓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於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不錯不漏。
2.讓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
3.讓學生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字跡端正、做到不潦草,不塗改,保持作業整齊美觀。教師還要以身作則,作學生的表率。
4.讓學生養成估算驗算的習慣。教給他們驗算和估算的方法,並將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提倡利用估算進行檢驗答案的正確性。
5.讓學生養成相互檢查的習慣。要求學生在作業完成後,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對作業進行互查,然後上交學習小組長復查,對於出現的問題隨時指出,幫助分析錯誤原因,及時糾正,養成自覺檢查和有錯必改的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計算習慣時,教師要有耐心,有恆心,要統一辦法與要求,堅持不懈,一抓到底。
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經常化,有計劃、有步驟,分層教學,因人而異。在時間上要講求速度,在數量上要講究密度,在形式上、內容上要注意靈活新穎。只有我們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恆,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⑸ 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課題整體感知文章寫了我和乳娘之間的哪四個方面的內容又
我覺得三年的語文如果真的能做好,能做到多少年的時候在4個方向,如果方向不對的話,他的東西也不對。
⑹ 小學3年級數學課題
長方形的周長相當於3條正方形的邊長,也就是兩條短的拼起來剛好是長
所以18÷3=6得到一邊的長
6×4=24得到正方形的周長
⑺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育研究課題有哪些
建議個: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初步培養
⑻ 湖北小學三年級語文為什麼和廣東小學三年級語文不一樣的課題
省和省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差別還很大,不要問原因,我們說的不算,只能按照要求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