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三年級讀後感,300字左右需要10篇,謝謝!快一點!急!💝
童年 讀後感
每個人都有童年,並且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有高爾基那麼貧苦嗎?不,我們沒有,我們在家裡是獨生子,是父母親的掌上明珠。高爾基的童年沒有我們幸福,家庭也沒有我們美滿。
高爾基從7歲起就沒有了爸爸,跟著媽媽和年邁的奶奶生活,別的小孩都有新衣服,就他沒有,他有的就只有幾件打滿補丁的衣服和一個書包。然而,他沒有埋怨媽媽,而是更努力得讀書,准備孝敬辛苦的媽媽。
童年這本書記載了高爾基兒時的一些故事,中間還夾著一點點的苦澀,還夾著做人的道理:高爾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也能成才,真讓我佩服。
B. 讀書筆記300字左右30篇
1、《童年》讀書筆記300字
讀完《童年》這本書後,使我認識到二十世紀俄國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徵,特別是阿廖沙的成長以及他內心世界的變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普通人的靈魂。
剛開始讀的時候,由於阿廖沙家境的變化便使我也有一種壓抑的感覺,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還不懂失去親人的痛苦,他看到母親的悲慟只是感到困惑和驚愕。隨著他進入了一個陌生的生活環境,認識了本不應陌生的姥爺一家人。沒有溫暖,沒有和諧,他看到的是姥爺的暴躁、喜怒無常,舅舅們的粗野自私。在這樣一個無情的天地里,只有善良的姥姥給予他關愛和溫暖,是姥姥激發了阿廖沙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對正義的認識和追求。姥姥是個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她是阿廖沙成長過程中最具影響的人。在那樣艱苦且有污濁惡劣的生活中,阿廖沙吸取了姥姥身上的優秀品質,成為一個善良、樂觀、正直的人。作者通過人物性格對比的寫法,更深刻地說明無論怎樣落後與野蠻的社會中,總會有善良、美好的人與事存在,並且所有的丑惡必將被美好所取代。
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更確信明天會更好!
2、《簡愛》讀書筆記300字
《簡愛》里滲透了女性獨立、自尊的意識。簡生活在一個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環境中,但她卻始終追求維護獨立人格,追求個性自由、主張。追求男女精神平等的理念中。
簡愛是個敏感而容易受傷的女子,開頭用了太長的篇幅來敘述她幼時的情景,但我感受到的是在敘述簡愛這個人物時,復洛特不曾將自己離開這個軀殼,所以她也沒有用全知角度敘述,如此來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認為是她的意見。
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卻因為可愛而美麗。一個高貴的生命,窘困的環境改變不了他的高貴,艱難的命運同樣改變不了他的高貴。高貴的生命,往往懂得優雅的享受生活,輕松地經營人生。
3、《丑小鴨》讀書筆記300字
《丑小鴨》這篇童話講述了一隻丑小鴨的成長過程,它處處受到嘲諷,處處受到排擠。它一出生就受到兄弟姐妹們的刁難,連媽媽也不喜歡它,它被迫離家出走。在沼澤地,它差點被狗咬死;在牧場,它被嘲笑為混飯吃的鴨子;冬天,無家可歸的丑小鴨昏迷在冰上;在農夫家,它因為打翻了主人的奶油被孩子們追趕,無奈地逃走……雖然經歷了種種磨難,但丑小鴨不自卑,一直努力地奮斗著,終於成長為一隻美麗、高貴的白天鵝。
讀完這篇童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現在的我們,就是一隻只丑小鴨,在接受著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考驗,那些挫折和困難只是生活對我們的意志的磨煉。只要我們擁有夢想,並朝著夢想勇敢地前進,我們就會成長為一隻只展翅高飛的白天鵝。
4、《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了《城南舊事》這本書,第一章寫了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因這作者很懷念小時在北京城南的生活。下面寫了作者小時候在城南的往事。作者在原來的家裡生活的無憂無慮,經歷了很多人和事,有會館前的瘋子,遍體鞭傷的妞兒,草從是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宋媽,慈祥的父親,作者和他們玩耍過,談笑過,在一起生活過。後來,他們一個個離她而去,這讓作者很困惑。再後來她們搬家了,搬到了新簾子胡同,作者不捨得離開。
有一次,蘭姨娘來作者家住,有了蘭姨娘,媽媽做事不寂寞,她有說不完的心事,宋媽都喜歡來聽。她幫作者做了一個西瓜燈,在逛蓮花燈時,有很多人提燈,作者的西瓜燈很受注意。
有一次,宋媽帶作者去找女兒,但沒找到,宋媽很難過,她給作者買了一個驢打滾兒,為了逗宋媽笑,作者說:「你家的驢在地上打滾兒,屁股下總有那麼一堆像驢糞球不?」宋媽不笑,只是說「吃罷」
後來,作者的爸爸病倒了,不能參加作者的畢業典禮。
這本書讓人溫暖感動,我們能讀到作者童年的無憂無慮,也能讀到感動的地方。
5、《窗邊的小豆豆》讀書筆記300字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它的名子叫《窗邊的小豆豆》裡面講了一個小姑娘她的名字叫小豆豆在她的身上發生了許多故事如︰第一次來車站,我喜歡,校長先生,飯盒………
小豆豆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因為她的不安所以她被原來的學校開除了。不過她的媽媽又給她找了一所學校那就是巴學園,巴學園與眾不同,豆豆在那裡度過了小學。在學校里有許多事情是小豆豆沒有經歷過的:散步,泡溫泉……
不過事情也不全是好的比如泰明死了,洛基不見了,小雞死了等事件。當然也她也有一些夥伴阿泰,大榮君,……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是她永遠不能忘記的。
這就是窗邊的小豆豆。
6、《老人與海》讀書筆記300字
今天,我看完了《老人與海》這本書,寫下了這篇讀書筆記。
《老人與海》寫了老人捕捉魚,與大海作斗爭的事情。
文章中,老人沒有因為他的老邁年高和孤身一人,而去屈服於自己那坎坷的命運。他勇敢地與大魚、氣候,甚至與命運作斗爭。雖然每次總是老人勝利,但始終戰勝不了鯊魚的貪婪,殺一個來一個,最終老人被徹底打垮,而且一無所獲。
雖然事實如此,但仍然能透露出老人的智慧與毅力。
看了這本書,我認為我要學習老人的智慧。他很老而又能一次次捕到大魚、打敗鯊魚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因為他有豐富的知識,豐富的經驗,才會捕到大魚。
我還要學習老人的毅力,有時候,他雖然已經筋疲力盡,但他仍然去和鯊魚作斗爭,直到徹底趕走鯊魚為止。
7、《麥田裡的守望者》讀書筆記300字
《麥田裡的守望者》講的是發生在美國五十年代的故事。當時二戰的陰雲尚未散去,冷戰硝煙又起。一方面科技發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們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無力改變的社會大背景下,過著混混噩噩的生活。於是,「垮掉的一代」出現了,霍爾頓就是其中的一員。他抽煙酗酒,不求上進,但是,他還不至於淪落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因為在他心底,一直還存有美麗而遙遠的理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C. 小學三年級讀後感怎麼寫300字
如何寫讀後感!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保留此標記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聯系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系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關鍵詞]:讀後感;感點;實際
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獲,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獲或感想寫出來,就是心得體會,也叫讀後感.
寫讀後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語文水-
小學生怎麼寫讀後感
如何寫讀後感!
寫好「讀後感」要做到四點:一、讀懂原文抓中心:我們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有寫「感」的條件.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點很多,必須指導學生從眾多的感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最善於寫的感點,作自己讀後感的切入點.三、讀感結合有側重:指導學生處理好寫讀後感時「讀」與「感」的關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聯系實際談感受:指導學生聯系自己或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寫出真情實感.
[關鍵詞]:讀後感;感點;實際
讀過一本書或一篇文章都可能有所收獲,有所感想,把自己的收獲或感想寫出來,就是心得體會,也叫讀後感.寫讀後感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文章的內容的理解,還可以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和語文水平,那麼怎樣指導學生寫有新意、有感情、有見解、有體驗的讀後感呢?
一、讀懂原文抓中心
「讀後感」的「感」是從讀中產生的.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可先讓學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作者等.在讀中可分三步去指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樂家揚科》為例,一是初讀感知,理清層次,把握文章的來龍去脈,建立起對課文的初步總體印象.初讀《小音樂家揚科》我們知道文章記敘了具有音樂才能的波蘭窮孩子揚科為了看看、摸摸地主僕人的小提琴而慘遭毒打,含冤死去的事.二是細讀深思,抓重點,引導學生評詞析句,細讀深思,體會用詞的生動、准確.細細品讀文章,可先讓學生找出一些能反映揚科熱愛音樂的重點詞句,再細細體會語言的形象生動,故事的扣人心弦之處.三是研讀體悟,突破難點,引導學生掌握文章的內容和表達的中心思想,用心去感悟生活、研讀文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生們進一步明白了奪去小音樂家揚科生命的罪魁禍首是人吃人,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窮人的孩子即使有才能,也只能被埋沒,甚至遭到被-迫-害至死的悲慘命運,使學生感悟到我們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是如此幸福.我們只有引導學生通過認真地「讀」,才能領會到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才具備了寫「感」的條件.
D. 小學三年級讀後感300字左右怎麼寫
我很喜歡《愛在山野》這本書。
在這本書中,我最喜歡智慧果,雖然我知道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黑鹿,但我還是比較喜歡智慧果……
在看這本書《愛在山野》之前,我並不知道野豬能吃毒蛇,而且生病的野豬如果吃了毒蛇不僅不會死,反而會病癒。
沒看著《愛在山野》之前,我也不知道野豬肚子里的傷疤越多越值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那些人敢去洗被毒蛇咬過的傷口?看了《愛在山野》之後我終於明白了,那是因為蛇毒的反作用,也就是傳說中的「以毒攻毒」,就是吃到肚子里也不用怕的,因為它們的肚子里有種東西會把它化解了,所以才敢用嘴去吸被毒蛇咬過的傷口……
雖然《愛在山野》這本書里文字很多,但是圖畫也很多,我很喜歡看,因為覺得很有趣……
如果聽我說的不好,那就自己去看《愛在山野》裡面更多的動物知識。
E. 三篇讀書筆記300字
第一篇
讀書筆記《雨巷》戴望舒
再次讀起這篇作品,來自內心深處的喜歡啊。戴望舒,「雨巷詩人」,早期創作注重浪漫,注重音樂美,後期創作,更注重內心卻沒有了早期那種柔情,繼而,是一種對現實的悲憤。
《雨巷》是一首寫得相當有情調的詩,讀起來,讓人印象深刻,畫面感很強,同時也給予了讀者無限的想像力。在詩的開頭,「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了一幅很優雅,很美妙,很有情趣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反應出了詩人的孤寂無聊。但是,一句「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哀怨的姑娘」這句的出現,體現了詩人的希望,也給了讀者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這樣的姑娘和這樣的雨巷結合在一起是多麼地切合啊。雨巷是悠長悠長又寂寥的,姑娘是像丁香一樣結著哀怨的。「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這樣的姑娘多多少少都能夠引起無數男子的興趣和保護欲。詩中還寫了詩人對丁香姑娘相遇的希冀。這樣的天氣,這樣的雨巷,作者的心情也是相當低落的,而丁香姑娘的出現一定能夠給他帶來慰藉,能遇到一個能懂自己的人。詩人還是跟這個丁香姑娘相遇了,「她摸摸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地,像夢一般地起晚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這么短暫的相遇,詩人卻是看得那麼清晰,像夢一般的美妙。在詩的最後,詩人繼而又重復了詩中開頭的那一段,但是這次不一樣的是他希望再次遇到這個丁香姑娘,把夢境變成現實。
這首是一首現代詩,所以,姑且不討論裡面的押韻問題。這首詩的感情欺負都表現得很好,描寫得也比較細膩。希望,相遇,相離,消失,再希望。因為這首詩也相當具有音樂美,讀起來,神經很舒緩,帶著淡淡的憂傷。詩中還運用了很多修辭手法,最明顯地也莫過於把這個雨巷裡的姑娘比作丁香花了。
第二篇 戴望舒詩集讀書筆記
前些日子,我剛帶著孩子們學了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時候》。在詩人筆下,泥路、小草、小白菊等都是鮮活的、有生命的。從那一行行的詩句中,我能感受到的是詩人心中的那一絲絲愉悅,那對生活的真切的愛。我雖說不會寫詩,但很喜歡讀詩,便從學校圖書室借了《戴望舒詩集》來讀。
很喜歡讀戴望舒的詩。從詩集中,我感受到戴望舒是一個感情至上的人。他寫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對時光流逝的感嘆之情,對祖國名山的嚮往之情,對昔日戀人的愛戀之情,都讓人為之動容。「表現一種意思或思想,就去表現一種幽深而又細微的感覺或情緒。」受這種詩學思想,他的詩也無不把感情放在首位。這種觀念使得他的作品大多意境回腸,但卻缺乏應有的現實態度。尤其詩人面對抗日戰爭的殘酷現實,雖然有《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反映現實的詩作,但也不能完全反映出詩歌直面現實。這或許是因為詩人多年來徘徊在自己的感傷世界,或許因為詩人盛年早逝,還來不及抒寫更多的作品。
但不論怎樣,戴望舒仍不失為一個正直的優秀詩人。他的詩歌中所包含的多種思想,都預示著新詩的發展種種動向。他不斷探索的足跡,為年輕的中國新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珍品和一筆藝術財富。
第三篇 我底記憶讀書筆記
戴望舒的《我底記憶》是其藝術詩歌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不同於前期的《雨巷》一類詩歌,《我底記憶》拋棄了華麗的意象表現手法,而採用了一種親切、樸素的語言敘述方式。
在《雨巷》中,詩人描繪的是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全詩的語言正如江南的雨巷一般淋淋漓漓,飄動著綿雨的惆悵。而《我底記憶》則是側重於內心感悟的敘寫,用各種日常事物去表達內心一種抽象的情感,將這些無形的記憶表現在象徵的意象之中。詩中「燃著的煙卷」,「繪著百合花的筆桿」,「破舊的粉盒」等一系列普通意象的組合,既十分形象的表現出記憶紛繁豐富的特點,同時也烘托出了詩人記憶的廣闊與微妙的結合。
在詩中,作者將自己的記憶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成為了「我」「忠實的好友」。而第二段詩文中,那些意象的排列組合也是恰到好處的拉近了記憶與自己的關系。這些意象有遠有近,有從前的有現在的;這些時空的錯落組合,更是給記憶增添了親切、生活的氣息。「在一切有靈魂沒有靈魂的東西上,它在到處生存著,像我在這世界一樣。」這句話其實正是對以上所有意象的概括,詩人的記憶正是詩人存在這個世界的憑證,是詩人那顆不斷咀嚼過去美好而酸楚生活的靈魂。
而第三段詩文,則是描寫了當記憶到來時的感受。「它膽小,它怕著人們底喧囂」,它是我寂寞的朋友,「在寂寥時,便對我來做密切的拜訪。」我認為在這一段的記憶中,有很大程度上是詩人對愛情的記憶。「愛嬌的少女底聲音」是一處十分明顯的對愛情記憶的象徵。除此之外,「它底聲音是沒有氣力的,而且還夾著眼淚,夾著太息」也隱隱的透現記憶中青澀少年時那有笑有淚的愛戀。同時,將記憶認定為「寂寞」時的拜訪,是對記憶涌現時總是在安靜獨處的環境中。
就全詩來看,詩人
F. 讀書筆記300字20篇
老人與海》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2.《童年》這本書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寫照,高爾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了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苦難歷程。阿廖沙是一個悲慘、可憐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幸福,充滿陽光和愛。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很自私、粗暴,這些都在年幼的阿 廖沙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的困苦生活,讓我知道了現在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3.《海底兩萬里》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兩萬里》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 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里》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海底兩萬里》雖然只是一本冒險小說,但它卻給了我許多的勇氣,它讓我勇敢地去面對現實,不能膽小怕事! 4.《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G. 三年級對症下葯讀書筆記300字
讀書筆記
小學 三年級
今天,我看了《聰明的小公雞》這個專故事。屬故事是這樣的:一隻小公雞正在玩,突然,從他身後竄出一隻大野貓,張嘴就要吃它,小公雞急中生智,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大野貓上了當,小公雞逃走了。
我想:「大野貓好笨哪!小公雞好聰明哪!小公雞愛動腦筋,腦子越用越靈活,能很快想出好辦法來逃生」。我要學習小公雞!大野貓不願動腦筋,腦子老不用可就便廢了,我才不學習大野貓呢!今後,我要多動腦筋,多讀書,用叢書中學到的知識來克服各種困難!充實豐富自己,多長本領,長大後用所學的知識,開動腦筋,為社會多做貢獻。
H. 50篇讀書筆記300字
著讀書筆記==一千零一夜 讀書筆記
《一千零一夜》是世界各國人民熟知的阿拉伯經典文學作品。大型舞劇《一千零一夜》便向觀眾講述了這部傑作充滿夢幻的誕生過程,而關於這個過程的故事在全世界已經是婦孺皆知:古時候,薩桑王國的國王山努亞因妻子背叛了他而萬分仇恨女人。因此,他每晚娶一個女人過夜後便殺掉。三年後,宰相的女兒大膽入宮,並每晚給國王講一個故事,在天亮時便停下來,第二天接著講。經過1001個夜晚,國王終於打消了殺女人的心思,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也由此誕生。》一千零一夜》是我非常喜歡讀的書,《一千零一夜》又叫做《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裡面有好多非常古怪的故事,有《山魯亞爾和山魯左德》、《漁夫和魔鬼的故事》、《漁夫和四色魚的故事》、《著摸王子的故事》、《白侯圖的故事》等等,這里有幽默的、悲哀的、有趣的、可怕的、悲慘地種種故事,我覺得這《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有好有不好,比如說《漁夫朱德爾的奇遇》就屬於不好,朱德爾是靠力量和運氣來獲得幸福的,但《阿拉丁神燈》就是屬於好一類里的,因為阿拉丁靠的是一顆不氣餒、勇敢的一顆心來奪得幸福的。莎拉《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要從阿拉伯講起,故事中,女主人公莎拉對各國民歌和異域風光情有獨鍾。就像中東熱情的沙漠一樣,莎拉也將自己熱情的歌聲散播到四方,對於莎拉來說,好故事一定要有聽眾一起分享,充滿創意的獨特構思、舉世無雙的天籟歌聲,從《一千零一夜》里走來的莎拉,這就要把她的故事帶到中國上海,看這位「月光女神」如何續寫這段美麗的神話。
讀《永別了武器》讀書筆記
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哈姆雷特》讀書筆記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一部經典的代表作.這本書在表面情節上與歷史的傳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講的還是丹麥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其中充滿了血腥暴力和死亡.正如
劇中人霍拉旭所說: 你們可以聽到姦淫殘殺,反常修理的行為,冥冥中的判決,意外的屠戮,藉手殺人的狡計,以及陷入自害的結局. 曲折選宕的情節,緊緊圍繞著復仇
而展開.哈姆雷特從德國的威登堡匆匆趕回國內,是來參加他父親的葬禮的,使他不能接受的是,他未趕上父親的葬禮,卻目睹了母親與叔叔克勞迪斯的婚禮,這已使哈姆萊特疑竇在心,加之夜晚在王宮城堡的露台上與父親的亡魂相見,亡魂哀訴,這樁暴行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所為,並要他為父報仇.至此,他開始了艱難的復仇歷程,與克勞迪斯展開了你死我活的較量.最終,向克勞迪斯發出了復仇之劍.
《基督山伯爵》讀書筆記
愛也徹底,恨也徹底.報恩也徹底,復仇也徹底.這就是在我讀完《基督山復仇記》後最大的感受.中國有句俗語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報仇也是需要養精蓄銳的,並不是憑著一時的心緒就可輕舉妄動的.而基督山伯爵,則是最具體的用自己的行動闡釋了這句俗語的.在經歷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後,他的人生要義就是找尋曾經的親人,曾經的恩人和曾經的仇人.在確認了所要尋找的人以後,他並沒有如我們在武俠小說里所見的那樣,於恩人抱拳雲赴湯蹈火,再所不惜,於仇人一劍刺死.他選擇了他自己的方式.對曾經有恩於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著,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卻從來不讓他們知道其實自己就是為了報恩而來.如果說他的報恩令人感動,那他的復仇則是如此的淋漓盡致,在我們也有幾度的叫好後不免有點心驚.
《釋夢》讀後感
弗洛伊德(1856--l939)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著作橫跨半個世紀,對文學,哲學,神學,倫理學,美學,政治科學,社會學和大眾心理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如果以影響的范圍作為衡量偉大的標准,那麼弗洛伊德無疑是最偉大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發動了人類思想史上又一次哥白尼式革命,他指出人類的無意識是無法被意識所控制,人類的潛意識中蘊含了巨大的心理內容,他以最理性的聲音訴說了人類的無理性.《釋夢》是弗洛伊德支柱性的學術著作.通過對夢的研究極大地拓展了人類對自身的探究的幅度,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紅與黑》讀後感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里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辟王朝在這里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辟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辟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辟勢力在維里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齊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 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如此之宏著怎一個夢字解決呢?不錯,《西遊記》它的藝術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內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這兒,我只從弗洛伊德的夢論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西遊記》.
為了能使《西遊記》的創作與夢聯繫上,我們先來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 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創立初期,由於他得天獨厚的文學素養,他選擇了與語言有密切聯系的談療法來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來,精神病人被封閉壓抑了的內心障礙,可以經由語言交談而得以宣洩或凈化.可見,精神分析學說在初期階段就與文學理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重視,考察病人的語言反應到對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語誤,筆誤,讀誤的心裡分析,在向前跨出一步,就與作家的文學創作現象聯繫到一起了.這種聯系實際上在標志著精神分析學說誕生的《夢的解析》(1900)一書中已顯出端倪.
弗洛伊德將精神分析方法推衍至文學創作上來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將作家與精神病患者聯系在一起,而這一聯系的橋梁就是夢.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的寫作也是在做夢,只不過是在非睡夢狀態下作夢,因而他的作品也是他內心無意識本能的變形顯現,慾望的替代滿足.我們往往會說自己作的夢是混亂,荒謬的,完全是一種變了形的東西.
讀《匆匆》讀書筆記
古人曾說過「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長歌行一詩中也提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當我聽到這珍惜時間的句子時,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
簡愛》讀後感(讀書筆記)
花了三天多的時間終於讀完了《簡愛》,我知道這是一個十分艱巨的過程。這連住的幾日,我幾乎除了吃飯和睡覺,一切時間都耗費在這本來自遙遠國度的小說里。然而我還得在抱怨的同時,不得不承認它的傑出與迷人。很少見到這樣迷人的異國風情。這充滿著英國十九世紀趣味的故事裡,讓我感慨了很多。其實我應該早些接觸這本書,早就有很多的人介紹它了。可惜,我擁有著一點排外的情愫,一直拖到現在去欣賞它,實在有些相見恨晚。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對英國人的思維和宗教信仰有點難以適應。不過呢,人世間的真情多數是相通的。每當我讀到小簡愛因為無親無故而遭受虐待和歧視時,心中頓起的憐憫之情真讓人難忘;每當簡愛一次次化險為夷讓我多麼興奮;當她勇敢地拒絕了聖約翰的求婚而堅持自己心中的真愛時,多麼令鼓舞和震撼;特別在文章最後,她拋棄一切去照顧那位可憐的愛德華時,我的心中欣慰與感動迸發而出。
關於這本小說,我想它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它在很多藝術方面的傑出融合。我敢確信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首先,她在描繪風景時,是以一個畫家的審美角度去鑒賞,以一個畫家情趣去把握光和影的和諧。讀中國的小說很少見到這樣細膩的風景描寫的詞彙。應該要感謝這本書的譯者周令本的深厚的國文功底,使譯本文采熠熠,令原著生輝。其次,夏落蒂.波郎特在語言學上的造詣也很深厚,作為一名英國人,作者可以說至少精通三種以上的外國語言。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可以通過它感受到整個歐洲的文化氛圍。比方說英國人的自豪感和紳士風味,德國的大國氣氛以及法國女性的天生浪漫情趣。甚至還讀出了英國人那種殖民主義的歧視東方人的心理,比如他們稱印度是個野蠻的民族。再次,夏落蒂.波郎特對感情戲的處理上,可以稱得上很高明。她的主人公很少是一見鍾情,這比較現實,但是她賦予的愛情總是在默無聲息深入到讀者的心田裡。如此巧妙的感情戲,讓我很意外,很驚喜。
《簡愛》的作者如果和中國的曹雪芹相比,毫無疑問,後者的文化底蘊要更博深一些。就像中國和英國人拼比歷史,中國人可以無愧地說:我比你老的多。曹雪芹一生所學要比夏落蒂.波郎特要廣博的多,畢竟中國的文化底蘊要豐盛的多。中肯的說,簡愛的確比不上中國的《紅樓夢》。不管是人物豐富還是物致的描繪上,《紅樓夢》都是更為傑出的。但是,《簡愛》中也有值得中國人去學習和欣賞的地方。比方說,《簡愛》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方面,可以說淋漓盡致。這點在很多中國人的文學作品中做的都不夠.
讀這本書我彷彿讀了一遍《聖經》,西方人對宗教篤深的感情與真誠的信仰,真很令人敬佩。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在讀《簡愛》時候,讓我感受到在擁有宗教哺育下才可以得到的人情的純美,在現在的中國這真的很難得。其實,很多聖經里的教誨與中國的孔儒的經典思想是相通互補,而現在國人卻往往忽視了祖先的睿智。比如聖經里勸人從善,勸人寬忍,勸人感恩,與孔老夫子勸國人禮義仁,兩者是相同的。在讀《簡愛》的時候,我時常被聖經里的美好的思想啟迪著,讓我聯想到中國的現狀,心中似乎收獲許多。讓我堅信,對於中國的儒家文化真的需要重新審視。
《紅樓夢》讀書筆記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葯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干凈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為之揪心,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後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I. 讀書筆記300字20篇
1.《老人與海》我讀了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十分佩服小說中老漁夫的意志,他讓我懂得了一個人一定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獲得成功。 小說描寫的是一個年近六旬的老漁夫,在一次單身出海打魚時,釣到了一條大魚,卻拉不上來。老漁夫同魚周旋了幾天後,才發現這是一條超過自己漁船數倍的大馬林魚,雖然明知很難取勝,但仍不放棄。後來又因大馬林魚傷口上的魚腥味引來了幾群鯊魚搶食,但老人仍不願就這樣放棄,最終突出重圍,將大魚帶回了漁港,讓其他漁夫佩服不已。 2.《童年》這本書是作者真實生活的寫照,高爾基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了黑暗統治下的孩子從覺醒到長大的苦難歷程。阿廖沙是一個悲慘、可憐的小孩,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過的,他的生活可不像我們現在這樣幸福,充滿陽光和愛。他的外祖父性情暴躁,貪婪、自私;兩個舅舅也很自私、粗暴,這些都在年幼的阿 廖沙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當時沙皇統治時期的困苦生活,讓我知道了現在的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熱愛生活,努力學習,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把這個世界建設得更加美好。 3.《海底兩萬里》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海底兩萬里》,這本書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兩萬里》中的冰山這一節內容深深打動了。 他們在南極地區航行,在回來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麼驚心動魄的一刻啊!想想他們,在危險的情況下,他們頭腦清醒,用智慧戰勝了困難。那我呢?我從小到大都很膽小,而且在困難來臨的時候沒有勇氣去面對、去戰勝它。而《海底兩萬里》給了我一些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的那種不畏艱險的精神!《海底兩萬里》雖然只是一本冒險小說,但它卻給了我許多的勇氣,它讓我勇敢地去面對現實,不能膽小怕事! 4.《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記錄的是海倫.凱勒一生的事。書中感人心腑的故事,總是在我受到困難和挫折是鼓勵我,不要後退。海倫.凱勒從小就失去了聽覺、視覺和甜美的聲音。她也曾因自己的缺陷而放棄過,可她又很快振作起來。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憑著超人的毅力,不但學會了說話,還學會了五種語言文字!她一生熬過了八十七個無聲、無語、無光的孤獨歲月!一個人只要胸懷大志,並不懈向著目標努力奮斗,就不會被一些客觀條件束縛,你就會擁有無限的力量去實現它!堅貞不屈、不斷進取的精神是海倫.凱勒所擁有的,我們--祖國的接班人更應該擁有這種美好的精神品質! 5.《水滸傳》《水滸傳》是部龐大、復雜的小說,它生動地描寫、反映出了梁山起義的發生,發展壯大直至起義失敗的整個過程。它明確地描寫出了當時起義的社會根源和原由,並成功塑造出了那些栩栩如生的起義英雄的形象,且通過他們不同的反抗道路展開了起義過程,也具體地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樑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結果被逼上山落草.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沖擊.他們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6.《居里夫人傳》《居里夫人傳》詳細敘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紹了比埃爾-居里的事跡,著重描寫了居里夫婦的工作精神和處事態度。書中引用了居里夫婦的許多信札和日記,書的最後還附錄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獎金,獎章的情況以及羅列他所得的名譽頭銜,是一本很翔實的個人紀錄。在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居里夫人從來沒有浪費時間,只有嚴謹的生活;沒有享樂的懶散,只有英勇的奮斗;沒有奸詐的人和事,只有和諧的空氣;沒有丑惡的畫面,只有純潔的靈魂---這是一本最精彩的歷史人物傳記。 7.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正如她自己所說,是在兩寸象牙上細細的雕刻,它是奧斯汀的代表作.這部反映婚姻問題的小說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歡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歡的作品.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整部作品沒有滂沱的氣勢,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種簡單,精緻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奧斯汀短暫的一生幾乎都是在英國的鄉間度過的,也許就是周圍樸素,寧靜的氛圍孕育了她淡然的氣質.並不能因為沒有豐富的經歷,就對她的對於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懷疑,讀過《傲慢與偏見》的人一定會為她細膩,敏銳的情感所折服.在寫《傲慢與偏見》時,她只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難道這不是一種天賦么?她的確很少接觸"外界",但思想存在,想像存在,這一切的存在就足夠了。 8.《永別了武器》一個告別了武器的人,不是敵人的俘虜,就是愛的俘虜.我不是不善於自我保護,實在是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就如同生命的資料庫,已經不需要進入的密碼,隨時都可以打開全部程序,可以讀出全部的文件.我說的俘虜,就是這個意義上的俘虜.當我把自我放到陽光下的時侯,我明白從此不能有所偽裝,隱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當我意識到抗拒的無奈,有多少時間無可挽回,有多少記憶漸漸從內心淡出.說到底,俘虜就是一個不能抵擋傷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夠的勇氣放棄希望,必須承受生存的全部壓力.本來,在屬於個人的空間,可以沉浸於獨自的幻想,可以從塵埃里開出虛擬的花朵.而一個放棄自我保護的人是連欺騙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斷地凈化內心世界. 9.《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在假期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保爾他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的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造.後來雙目失明了,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說,要是一場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的寫出了小說《在暴風雨里誕生》的前幾章.讀著,讀著,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著他呢?我讀完這本書,在書中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呼著他創造奇跡,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的動力。 10.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顯然,羅曼?羅蘭要用英雄主義的精神來矯正時代的偏向。在羅曼?羅蘭看來,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偉大是痛苦和孤獨,是自我同無形物的抗爭。在同一引言中他還說:「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偉大的人。」他正是緊緊抓住了英雄偉人痛苦的心靈,把戰勝苦難作為衡量英雄的一把閃亮標尺。而他的《名人傳》就是揭示人類歷史上三位苦難英雄的心靈傳記,他們是19世紀德國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文藝復興時代義大利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俄國文壇巨子托爾斯泰。他在《貝多芬傳》的結尾這樣寫道:「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用痛苦換來歡迎。」確實,「用痛苦換來歡樂」正是羅曼?羅蘭追蹤貝多芬一生命運的視野,這句話構成了《貝多芬傳》內在的緊張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是什麼支持著貝多芬?是不向皇權低頭的品質,是不被金錢收買的決心,是扼住命運咽喉的勇氣!正是依靠著這些超凡的精神力量,貝多芬越過了人生的無數個痛苦險峰,達到了對人生最清醒的領悟。如果說《貝多芬傳》是英雄主義的號召,是力的頌歌,那麼《托爾斯泰傳》則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闋送葬曲。貝多芬偉大的痛苦是因為他在人生的盛年遭到厄運,托爾斯泰偉大的痛苦在他自身主觀意志的選擇。《復活》是托爾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羅曼?羅蘭所說:「妻子、兒女、朋友、敵人都沒有理解他,都認為他是堂?吉訶德,因為他們都看不見他與之斗爭的那個敵人,其實這個敵人就是他自己。」 「托爾斯泰,你是否依照你所宣揚的主義而生活!」他痛苦地回答:「我羞愧欲死,我是罪人,我應當被人蔑視。」終於,在82歲的暮年,托爾斯泰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獨自逃出了家門,在一個無名的小城一病不起。彌留之際,他號啕大哭,對守在他周圍的人們說道;「大地上千百萬的生靈在受苦;為何大家都在這里只照顧一個列夫?托爾斯泰?」其實,托爾斯泰發出的是對蒼生的疑問,也是對痛苦心靈的回應,在這里我們分明又聽到了貝多芬對生命的歡樂歌唱。這就是羅曼?羅蘭在《名人傳》里留給我們的永恆的東西。 11.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滾滾長江東逝水……」這一類膾炙人口的詩句,接著引入正文。第一句話這樣說到:「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總的來說,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很值得我學習。《雙城記》。全書充溢著撲朔迷離的色彩,作者以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故事為框架,以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為背景。在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里,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忍受著資產階級無情的剝削。正如作者所說:「昌盛而又衰微,篤誠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這是充滿陽光希望的黎明,又是陰暗失望的長夜,人們擁有一切,卻兩手空空。」而主人公西德尼·卡爾頓、露西·曼內特和查爾斯·達爾內之間真摯的情感,成為這部名著亮麗的一筆。 12.《荷馬史詩》是具有豐富意義的光輝巨著,它既是完美的文學作品,又是研究古代氏族社會的重要歷史文獻。它正式成書於公元前 6 世紀。包括兩部史詩,一部為《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紀》),另一部是《奧德修紀》(又譯《奧德賽》)。史詩的內容來源於公元前 12 世紀末希臘島南部地區的阿開亞人和小亞西亞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間發生的一場 10 年的戰爭。戰爭結束後,民間便有了許多傳說,傳說以短歌的形式歌頌戰爭中涌現出來的英雄事跡,並與古希臘神話交織在一起,由民間歌人口頭傳誦,代代相傳,每逢盛宴或節日,就在氏族官邸中詠唱。《荷馬史詩》在各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成就,是古希臘文學中的瑰寶,對後世的影響極為深遠,是一部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 13.前幾天,我看了一個童話故事--《海的女兒》它講述一個人魚和人之間的動人故事。《海的女兒》童話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處,是一條美人魚。她在海底世界裡度過三百多年的歲月,然後化為泡沫,結束她一生的幸福。她放棄了海里的生活,忍受著痛苦把自已的魚尾變成了人腿。後來她救了一個王子並喜歡上了他,而那個王子和鄰國的公主結婚了,她的希望沒有了。她如果繼續成為「海的女兒」就要刺死那個王子後,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屬於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沒有這樣做,卻自已投入海中化為泡沫。我喜歡《海的女兒》。它使我懂得了生命可貴。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堅強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對它。在這本書里,我不僅知道了一些美好的故事,還受到很大的啟發教育。在生活中,我碰到困難時,要像小人魚一樣堅強的面對。在學習上,我也要像小人魚一樣堅持不懈。 14.讀《只有一個地球》有感讀了《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後,我知道了: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 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美麗、晶瑩而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它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總是無私地為人類做著貢獻,但是由於人類不知珍惜,不加節制地開采和隨意地破壞,不但使地球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還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給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威脅。例如1995年7月份,我國發生了一件事:幾家工廠因過量地向大海和空氣中排放污水和污煙,以致造成大量酸雨下降,使大片森林和莊家受損。這樣既污染了環境,又使自然資源受到了嚴重損失。 只有一個地球,地球的公民們,快醒悟吧!讓我們一起保護我們的家園--地球!!! 15.《駱駝祥子》讀後感 終於看完了《駱駝祥子》,腦海中不禁思緒萬千。祥子,一個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的精神的人。他是一個普通的車夫,卻不安於現狀,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買上屬於自己的車,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而奮斗。他節儉,他質朴,他堂堂正正地做人,為自己的夢想不斷地努力後來。三年後,他的願望終於實現了,但是沒過多久,車就被大兵搶走了。很快,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取了他所有的積蓄。祥子,一個多麼有夢想的人,得到的卻是悲慘的結局。 認識不斷在追求著的,追求成功,追求幸福,追求……而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人們一不小心,就會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來的自己,失去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就像一粒有稜有角的石子,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挑入波濤洶涌的大江裡面,隨著澆水一路前進,不斷磕碰,最後,為了生存,原來的棱跟角都會被消磨掉。人生也許也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明天會是什麼樣?沒人知道。而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 16.<復活>是托爾斯泰長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說。 <復活> 托爾斯泰在 <復活> 中,對地主資產階級社會進行了尖銳無比的批判,表達了他對國家、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的看法。他以強烈的憤怒,揭發專制制度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主人公:瑪斯洛娃、涅赫柳多夫。 在托爾斯泰的臉上,沒有他所有作品裡,肖像、照片上流露出來的那種令人生畏的表情,沒有因五官線條分明而使人感到的那種生硬的感覺,沒有像塊塊壘起的花崗岩似的那種剛強然而呆板的神情,沒有一生中使所有的人都服從於他的那種無限的威勢,這些特徵都沒有了。而這些特徵過去是有過的,而且曾經一度正是托爾斯泰的基本特徵,但是隨著歲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卻消失了。托爾斯泰以接近數學般的正確性在走完生命的歷程時,性格變得非常柔和,感情變得十分純潔,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 17.讀《遙遠的島》有感在《成長的歲月》的《內心的成長》這個分目錄里,有篇名叫《遙遠的島》的文章,給我們講述了兩個孩子內心成長的故事。從前有兩個孩子,他們一心嚮往著海上的那個神秘而異彩紛呈的小島。可是當終於有一天,他們真的踏上這個小島之後,才發現,這只不過是一片不成樣子的荒野。他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曾日夜嚮往的小島。他們回家之後一直很難過,也從此不再看這個小島了。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感觸很深。從對夢的痴心幻想到逐步認識冰冷的現實,也是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我想起了以前在作文選上看過的一篇作文。它講的是作者快小學畢業了,想考上重點中學。一天晚上,作者的媽媽請了重點中學的幾位老師到家裡來吃飯,並給他們送禮,讓他們幫幫忙,讓作者「順利」進入重點中學。作者當時感觸很深,也很詫異,重點中學不是只有考好試才能進的嗎?為什麼有些人學習不好也能進重點中學?大人卻對作者說:你是小孩,你不懂 18.《簡?愛》一反傳統小說中以溫柔美麗的女子做主角、以浪漫動人的愛情傳奇為故事的舊格式,寫出了一個出身低微、相貌平平的女子與不公平的命運抗爭的故事。主人公簡?愛是不幸的,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愛她並領養她的舅舅又過早地棄她而逝。她初涉人世,便過著寄人籬下、任人驅使的悲慘生活,飽嘗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痛苦。為了逃避嚴酷的現實,她把自己的感情寄託在她酷愛的書和大自然上。書豐富了她的感情世界,陶冶了她的性情,苦難又磨煉了她的意志,使她養成了堅毅倔強、外柔內剛的性格。《簡?愛》為千千萬萬受欺壓的下層平民喊出了心聲,為千百年來在男尊女卑社會里飽受欺凌的姐妹們喊出了心聲,這是它至今仍然是各國的讀者最喜愛閱讀的小說之一的主要原因。 19.《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因為這部科學網路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法布爾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昆蟲記》也讓我在讀時彷彿自己就是一隻在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一樣的情感。如:「已經慌了神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忘到腦後去了。」 《昆蟲記》是法布爾以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他仔細的觀察了昆蟲的生活和為生活以及繁衍種族所進行的斗爭,並將觀察所得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最後編寫成書。《昆蟲記》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 20.《紅樓夢》讀後感黛玉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花前痴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放的荷花,始終執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註定了她的孤獨無依,而她的性格,又註定了她的寥落憂傷。縱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於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