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怎樣講解最好
一、多看即多觀察。
「解答應用題有助於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於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於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製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於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麼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餘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⑵ 如何教一年級孩子學比多比少的應用題
在教一年級「比誰多,比誰少」應用題時,有少部分學生在做題時看到「多」字就用加法,看到「少」字就用減法做, 如題目:蘋果有47個,蘋果比桔子少2個,桔子有多少個? 部分學生就會算成47-2=45(個)。 我讓學生再讀幾次題,但是有部分學生換一下形式又不會做了。 分析原因:這部分學生未能很好的抽象出題目的意思,他們的思維處於形象思維階段。 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更直觀的理解呢?我思考了一下,覺得用畫線段圖的方法更能讓學生理解。 (1) 學會找「標准」 上課前我先舉例子,「老師比小紅高」,以誰作為標准? 答案:小紅 「小紅比老師矮」,以誰作為標准?答案:老師 比 誰 這個「誰」就是標准。 (2) 學會畫線段圖 如上題 蘋果有47個,蘋果比桔子少2個,桔子有多少個? 這題以 桔子 為標准 桔子: ?個 47個 少2個 蘋果: -- -- -- 通過看這個線段圖,學生很容易看出蘋果比桔子少,要求桔子就要用加法。
⑶ 如何教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編應用題
要想提高小學一年級學生便應用題的能力,平時就應該加強學生做應用題時,用語言敘述裡面的關系的能力培養,這樣慢慢的就自己就會編應用題了!
⑷ 小學一年級數學應用題 怎麼教學設計
在數學教學中適當引人開放性應用題,能沖破傳統應用題的封閉性。開放題的靈活性、多變性、趣味性、生活性給學生的思維創設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提供了創新的舞台,使他們聰明才智得到更充分的發揮。
一、開放性應用題,形式要開放
可以用故事、表格、對話、圖形等形式來呈現數量間的關系。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語言要形象,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
例如:同學們,我們知道抽煙有害健康,國家明令禁止中小學生抽煙。可是空洞地說教對抽煙者來說是那麼的蒼白、無力,下面我們就。
(1) (1)一個一般收入的抽煙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單價7元的「紅塔山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單價7
元的「紅塔山」香煙,每月按30天計算,那麼:
① 每月抽掉人民幣多少元?
② 每年按12個月算,不算閏年抽掉人民幣多少元? ③
如果他手頭有1890元,問他可以抽幾個月?
(2) 一個收入較高的抽煙人,如果他每天抽一包單價25元的「小熊貓」香煙,那麼:
① 每月(按30天算)抽掉人民幣多少元? ② 每年(12月)抽掉人民幣多少元?
③ 如果他手頭有4500元,問他可以抽煙幾個月?
④ 請同學們調查你周圍的抽煙人的抽煙情況,勸他戒煙並自編一道數學題。
這一道題很有現實意義,把司空見慣的抽煙行為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很具有說服力。
二、開放性應用題從條件上開放
同學們經常接觸到的應用題都是題中有充足條件來解答問題,長此下去,形成了學生思維的定勢,一旦遇到條件不足、條件多餘、條件隱藏的問題,就倍感迷茫。設計條件開放的題目可提高學生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形成創新的思維。
例如
修一條1200米長的公路,單獨修甲隊10天修完,乙隊15天修完,兩隊合修3天後,讓乙隊去修。甲乙兩隊合修幾天修完?
解法一:根據已知條件,甲隊每天修1200÷10=120(米),乙隊每天修1200÷15=80(米),兩隊每天修120+80=200(米),合修需1200÷200=6(天)修完。合修3天是多餘條件。
解法二:可以先兩隊合修,每天完成 ,合修需 ,從而發現,1200米、合修3天都是多餘條件。
引導學生從多個已知條件中,排除多餘條件的干擾,抓住解答問題需要知道什麼,從哪些條件來解決,這樣有利於促進學生思維的深刻性、探索性的發展,提高他們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開放性應用題從問題上開放
可以補充問題、選擇問題、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問題的開放可以使認知水平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給每一個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成功中求自信。
https://wenku..com/view/08e45cd5dd3383c4ba4cd207.html
⑸ 小學一年級應用題解答方法和講解方法
一、多看即多觀察。
「解答應用題有助於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於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於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製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於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麼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餘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⑹ 怎樣教孩子學做應用題小學一年級的
你好,其實數學的應用題目主要考的是語文的閱讀理解,文字這么多,如果讀不懂,就算數學計算能力再強也沒有辦法。其次考的是把文字通過學過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方程或其他式子來解決。這就要對某些數學方法加以熟悉了。總之,一是訓練閱讀理解能力,二是熟悉掌握數學方法。 當然,計算能力的不足容易導致粗心大意的錯誤。 由於應用題很多,每一道的方法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要快速入門,那隻有多做題目了,熟能生巧嘛。 以上
⑺ 如何教學小學一年級對應用題的初步了解
面臨這一難關,我在應用題教學中不斷思考和大膽嘗試,其成效多得益於「七多」。 一、多看 多看即多觀察。「解答應用題有助於學生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應用」,「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但教材在編排應用題時不急於求成,而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最開始出現的是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這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應用題(圖畫),運用數數等已有知識直接獲取一些表層信息。如教學時,可向學生提問:圖上畫了什麼?蘋果分為幾堆?左邊和右邊各有幾個?此外圖上還畫了什麼?數錯,不看問題是一年級學生解應用題中常犯的毛病。如果重視學生的觀察訓練,效果會好得多。這樣可讓學生初步感知應用題由三個部分組成,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多讀 多讀即反復讀題,審題前必先通讀題中文字,理解在圖畫應用題中主要是通過觀察獲得表層信息,而對於圖文表格應用題及文字應用題則看不出所以然,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識字不多,即使都認識,一年級孩子自製能力較差,注意力極容易無意識地分散,讓學生看獲取信息效果遠不如讀(文字)。對於理解這兩類應用題,多讀既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學生對結構的印象和題意的理解。 三、多說 為讓學生弄懂題意,教師應將說的機會和時間讓給學生,當老師在「灌輸」知識時,學生的思維多處於消極狀態,因此教師應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並且要鼓勵學生多說,即使錯了也不要批評學生。其實,數學就是找規律、找關系、形成表達式,這整個過程充滿著探索與創造,我們應讓學生大膽地去說,去猜測,去嘗試。猜測從心理學角度看是直覺思維的一個部分,它具有快速、直接跳躍的特點,是學生有方向的猜想和判斷,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形式與表現。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理解同一道題的意思,不要擔心什麼無意識的思維浪費時間,往往這種思維能產生「全新」的思想,因為「這種思維活動不受任何有意識思維所必然具有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從而就可能最為自由地去做出各種可能的組合。」再教學應用題時,主要是讓學生多說條件和問題,多讓學生創造性的「重復」某一題意,如僅「去掉」的意思,學生可以有「送去」、「拿掉」、「獎給」 、「吃掉」 、「藏起來」 、「遮住」 、「壞了」、「削好」等二十餘個表達詞語。此時,你一定會感覺到你的思維太呆板,太受拘束,太不具創造性。「三個臭皮匠」能「抵」幾個「諸葛亮」呀!自己「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印象最深刻的,用學生自己的思維去理解題意定會事半功倍。 四、多想 其實在說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打開自己的腦門,思維處於積極狀態,學生通過自己創造性的思維明白題意,已「知其然」,但學習數學並非僅此而已,而是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一年級應用題分為「求合起是多少」的加法應用題和「去掉一部分求還剩多少」的減法應用題,讓學生較透徹地理解並不難,只要教師細心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理解為是「合並」還是「去掉」,為什麼用加或減法計算便順理成章地解決了。此外,在解答第二冊提問題、填條件、自編或改編應用題這些開放性題目時,應盡力激活學生的無意識思維,先理解給出的條件或問題的意思(熟悉具有現實意義的背景),並在理解的基礎上去進行開放性的探索,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思考。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探究精神,思維的靈活性和求異性。 五、多動 這里所提到的多動是指學生的動手操作,好動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們總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師應藉助孩子們的這種天性,讓他們去看一看、摸一摸,並在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去想一想、議一議,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讓每一位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第一冊教材的編寫特點「增加學生操作活動的內容,加強思維能力的培養」中寫道:「數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同時也還保留著直觀動作思維的形式。因此,教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必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出發,加強直觀教學,增加學生的活動和動手操作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實際觀察、操作,用多種感觀進行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可以使學生較容易的理解所學的知識。」雖然它後面所提及的內容字面上與應用題關系不大,但我在教學求兩種事物的總數和求其中一種事物的數量的應用題(特別是文字應用題)時,讓學生邊聽題邊操作邊理解,或以游戲的形式出現,效果很好。這樣就將具體的實物與抽象的文字聯系起來,將學生的外在行為和內在思維聯系起來了,豈能無效?實際上這是學生從解圖畫應用題向不藉助任何實物獨立完成文字應用題的一種很好的過渡方式,大大降低了今後教學應用題和學習應用題的難度。 六、多練 多練即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解應用題的訓練。「學以致用」一來可以加強對已學知識的鞏固,二來可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和學數學的重要性,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練習中,教師要注意照顧全體,輔差培優,這樣既可穩定尖子生,又可提高中差等生。練習可分為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要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籍,多做智力題等。讓他們在點點滴滴的進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輕松與快樂。 七、多聯系生活實際 讓學生感覺到數學的實用性,最重要的還是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又服務於生活,如何把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易於理解呢?我們應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系生活實際講數學,把孩子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如教學圖畫應用題時,可以編一道這樣的文字應用題:過春節了,爸爸買了一籃子又紅又大的蘋果共10個,給姥姥送去4個,還剩幾個?這樣似乎累贅,但很明顯學生感覺到四個蘋果是從籃子里拿出來的,拿出來即「去掉」,「去掉」就用減法,從10個里去掉4個,則用10減去4得6個。這比讓學生說籃子外面和裡面共有10個蘋果,籃子外有4個,求籃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學生列式計算效果要好得多。又如教學「小明要寫9個字,已經寫了6個,還要寫幾個?」這一道應用題時,教師就畫9個田字格,在6個格子中寫6個字,指著剩下的空田字格問學生「還要寫幾個」。寫一個字就相當於去掉了(手勢)一個格(因為這個格子寫過了就不能再寫了),寫6個字去掉了幾個格?去掉用什麼方法?這樣學生就很快地理解了,還要寫幾個用減法,用總數減去已經寫的個數。這樣的例子還很多,至於怎樣表述更有利於不同的學生理解,就在於教師對學生的了解程度及引導方式了。
⑻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怎樣講解最好
小學一年級應用題,最好培養孩子用畫圖的方法去思考。對於低年級同學,教會孩子是不容易的,那麼就需要我們家長和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去講解。
1、小朋友到花園里去澆花,澆好了18棵,還剩10棵沒有澆。問:小朋友一共要澆多少棵花?答案:28
2、王叔叔去參加同學聚會,他和每個人都握了1次手,王叔叔一共握了20次手 問:參加同學聚會的一共有多少人?答案:21
3、小朋和小月每人都有8支鉛筆。小朋給了小月3支後,小月比小朋多多少支?答案:6
4、媽媽買回來一籃子蘋果,吃了6個後,籃子里還剩下4個蘋果,問:籃子原來有多少個蘋果?答案:10
5、李老師給王芳布置20道數學題,王芳第一天做了幾道,第二天又做了幾道,她把剩下的數一數還有11道。問:王芳兩天一共做了多少道?答案:9
6、小紅參加游泳比賽,與參賽的選手每人合照一張照片,一共照了8張。問:一共有多少名選手參加游泳比賽? 答案:9
7、小葉參加羽毛球比賽。比賽共有12人參加,小葉與每個選手都握了1次手。 問:小葉共要握多少次手?答案:11
8、哥哥和弟弟每人都有10塊糖,哥哥給了弟弟2塊。問:現在哥哥比弟弟少幾塊? 答案:4
9、芳芳和軍軍都在看同一本書,芳芳看了40頁,軍軍看了41頁,問:誰剩下的多?多幾頁?答案:芳芳,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