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五課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游山西村詩意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專在此山中。
【注釋】 這是屬作者初游廬山時,題在西林寺壁上的一首詩。
正看廬山,高嶺橫空;側看廬山,峭拔成峰;遠近高低,形象各異。
為什麼總看不清廬山真面目呢?恐怕只是因為自身在這山中的緣故吧!
此詩寓理於情景,巧妙地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理。
游山西村
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你吹著簫,我擊著鼓,結隊喜慶,春社祭日已臨近,布衣素冠,簡朴的古風依舊保存。
從今日起,如果允許乘著月光閑游,我這白發老翁也要隨夜乘興,拄著拐杖,敲開柴門。
❷ 四年級所有古詩兩首
一、《回鄉偶書》
1、作者:唐代賀知章
2、原文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3、翻譯
我在年少時離開家鄉,到了遲暮之年才回來。我的鄉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疏落。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的。他們笑著詢問:這客人是從哪裡來的呀?
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作者:唐代李白
2、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翻譯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三、《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作者:唐代王維
2、原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翻譯
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四、《宿建德江》
1、作者:唐代孟浩然
2、原文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3、翻譯
把小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
五、《望洞庭》
1、作者:唐代劉禹錫
2、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3、翻譯
秋夜明月清輝,遍灑澄凈湖面,湖面平靜無風,猶如鐵磨銅鏡。
遙望美麗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聯翩。那翠綠的君山,真像銀盤里的一枚玲瓏青螺。
❸ 四年級上冊的第五課古詩兩首讀書筆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千古{ 不識/廬山/真面目,
佳句{ 只緣/身在/此山中。
題:書寫,題寫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 緣:因為。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游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游詩。《題西林壁》是游觀廬山後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游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
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游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游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這兩句詩有著豐富的內涵,它啟迪我們認識為人處事的一個哲理——由於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這是一首哲理詩,但詩人不是抽象地發議論,而是緊緊扣住游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游山西村
【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寫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寫景
【譯文】
不要笑話農家的酒渾,豐收之年有豐足的佳餚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無路可行間,忽見柳色濃綠,花色明麗,一個村莊出現在眼前。
(課本上的注釋不打了)莫:不要 渾:渾濁不清 農家:農人田家 留:款待客人 山重:山巒重重 水復:水道灣灣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農家雖無好酒,但遇上豐年也要留足雞、肉等款待客人。這一句寫出豐收的年景和農民熱情好客的淳厚性格。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是動中即景,寫出曲折多變的景色。「山重水復」見地形復雜,顯出所經山水之無窮變化。一個「疑」字點明這變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致。「又一村」則寫出自己的欣喜之情。這兩句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蘊含著生活的哲理。
雖然有一些部分是復制的,但是其他的都是自己打得,花了近半個鍾,好辛苦的親~~【採納要爽快】
❹ 四年級上古詩兩首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這首詩寫於孝宗乾道三年(1167),時作者已退居山陰。乾道二年,陸游因為曾經積極支持張浚北伐,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被罷免了隆興(今江西南昌)通判之職,回到了故鄉山陰,居住於三山鏡湖。《宋史·本傳》稱:「言者論游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免歸。」《游山西村》就是陸游回鄉後不久寫成的。
詩的題目「游山西村」標明這是一首記游詩。「游」,遊玩,觀賞,游覽。「山西村」,似不是確指一村。今浙江紹興鑒湖附近有「山西村」,但詩中有「又一村」,可知在這首詩中並非一村專名,作「山西旁的村莊」解或更為穩妥貼切,不必拘泥。
這是一首七絕。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以議論開頭,點明這次出遊的時令,並在議論中寫出了游山西村受到朝氣熱情接待。「莫笑」,不要譏笑。「農家」,農村的人家。指農民百姓。「臘酒渾」,臘月里所釀造的酒稱為臘酒。渾,指渾濁,說明酒的質量差、時間短。酒以清者為貴,放置的時間愈久愈好。「豐年」,豐收年景,指年成好的時候。「足雞豚」,「雞豚足」的倒置。足,多。豚,豬,代肉。這里是說菜飯豐盛。首聯兩句是用倒插筆的方法,先寫了山村人們的熱情好客。詩人一路游賞,來到村中,受到人們的熱情款待。他們拿出了自己釀造的臘酒,殺了自己喂養的雞、豬,款留詩人,共話鄉情。盡管臘酒渾濁,可是他們的真誠和友好,卻使詩人十分感動:只要條件許可,他們就會盡最大的努力來招待客人。「豐年」使他們有了招待客人的基礎
詩人起筆便寫山村人們的好客是有深意的。作者通過農家的熱情好客,寫出了山村人們的淳樸善良的美德,這與官場險惡,恰成鮮明的對比,詩人不能不深有感觸,故於首聯突出地描寫了農村的人情。這是詩人游山西村感受最深、印象最深的,所以放在開頭來寫,表現了作者對這種誠摯淳樸習俗的熱愛。在結構上,則為尾聯的收束作了鋪墊。
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敘述出遊過程中見到的景色和當時的感受。「山重水復」,山巒重迭,水流繁多。這是途中的景色,詩人以素描的手法,緊緊抓住「山」、「水」的不同特點,勾勒其形象。「柳暗花明」,著眼於樹木,突出其色彩,柳色深綠,故曰「暗」;花光紅艷,故曰「明」。這兩句寫路上的風光。在去西山村的路上,詩人走過一層一層的山巒,涉過一道一道的水流,心中正在疑惑前面是否有路可走,抬頭一望,一個被柳蔭花樹所籠罩的村莊忽然出現在眼前,使詩人又驚又喜。
此聯是傳誦千古的名句。作者不僅以極其凝煉的語言描繪了山中清新秀麗的圖畫,而且還帶有耐人尋味的理趣,以至千百年來,或藉以描繪陷入困境、忽又絕處逢生的情景,或用來形容文藝作品的情節出人意料,引人入勝,或用來說明從一個優美的風景區進入到另一個優美的風景區,甚至有人用來比喻生活道路上的轉折點。凡此種種,都說明了這兩句在思想內容上的容量是極大、極深,也極含蓄。在形式上,這兩句對仗工穩,「山重水復」對「柳暗花明」,「無路」對「一村」。「疑」與「又」兩個字用得最妙,不「疑」,便顯示不出後面的驚喜,無「又」則不能充分表達出欣喜的程度,「疑」與「又」相互配合,使內容的內在聯系更加密切。
那村中情景又是如何呢?頸聯兩句「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朴古風存」,寫的就是詩人在村中看到的情景。「簫鼓追隨」,即「追隨簫鼓」的倒裝。簫和鼓都是吹打樂器,此代指樂隊。人們追隨著祭神的樂隊往前走。「春社」,在古代,人們把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作為祭祀土地神,以乞求保佑豐收的日子,這一天稱為「春社日」。據《荊楚歲時記》說:「社日,四鄰並結綜社牲醪,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胙。」這里的「春社」,是指祭神的地方。「簡朴」簡單樸素。「古風」,古代淳樸的風氣。
頸聯描寫了詩人在村內看到的情景。人們圍繞跟隨著吹簫打鼓的樂隊,向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走去,他們的衣著簡單樸素,表現出一種淳厚的氣質,依然保留著古代人儉朴的作風。出句通過描寫熱烈的場面,反映了山村人們的習俗;對句通過人們的衣著,表現山村人們的朴實。從而流露了作者對山村人們生活習俗的熱愛。這種感情,使詩人主動縮短了自己同村民之間的距離,而決心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知已,而在尾聯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從今若許閑乘日,拄杖無時夜叩門。」這個尾聯是詩人內心活動的展現。「若許」,如果允許。此指朝廷允許。「閑乘月」,是說空閑的時候趁著月色拜訪。「無時」,不論什麼時候,隨時。「叩門」,敲門。
詩人想,從今以後,如果能夠在家閑居,我將趁著明月之夜出遊,那時我將用拄著的手杖敲門,到農民家作客,與人們共話家常。這兩句寫了出遊的感觸,總結了全篇,照應了首聯。
這首七律記述了詩人出遊的經過,描寫了秀麗的鄉村風光和農村節日的熱鬧景象,贊揚了農民的好客和淳樸,反映了作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這首詩在藝術上也很有特色。首先,在材料的取捨上匠心獨具。作者注意了寫景,而且寫得優美秀麗,色彩鮮明,具體生動,這與「游」字是相符的。但是,作者要突出的是「人」,因此詩筆的重心落在了農民身上,寫他們的美德、衣著、氣質和生活,從而表達了詩人與農民之間的深厚的情感。這就不同於一般紀游詩,而顯示了深刻的思想性。其次,形象鮮明、具體、生動。頷、頸兩聯最為突出。首尾兩聯是議論,仍然具有鮮明的形象。另外,語言自然淳樸,通俗易懂。
前人論詩往往認為宋人律絕遠不如唐,就整體而言,不無道理,但並不是所有的詩都如此。象這首《游山西村》就大有唐律神韻,全詩形象鮮明、具體,情感深厚、真摯,語言自然、圓活,色彩清新絢麗,情景交融,耐人尋味。
❺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二首是什麼各是誰寫的
分別是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
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❻ 古詩二首四年級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❼ 四年級古詩兩首題西林壁的整篇意思是什麼。
《題西林壁》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
全詩的白話文意思:從正面、側面看內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容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
❽ 四年級第五課古詩兩首生字組詞
5、古詩兩首
mò莫 莫非、 莫名其妙、 莫如、 閑人莫入、
là臘 臘酒、 臘月、 臘梅、 臘肉、
hún渾 渾身、 渾水、 渾厚、 渾濁、
yí疑 疑問、 懷疑、 可疑、 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