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兩份有關班主任的德育的小故事
1我班有個學生叫沈思洋。是學校有名的「搗蛋鬼」,行為習慣相當差,性格孤僻,上課要麼擾亂他人學習,要麼搞小動作;下課胡亂打鬧,同學間經常鬧矛盾,同學們都嫌棄他,有的同學不願和他坐同桌,說他身上有異味了;有的同學不願和他一小組,說他學習拖後腿了。不做作業,各門功課單元測試不及格,如一個小混混一般出入進網吧、游樂場,在外留宿。甚至還有小偷小摸的習慣……常常讓我束手無策,既頭疼又無奈。於是,我找他談話,希望他在學校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以學習為重,自我調節,自我改進,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但經過幾次努力,他只在口頭上答應,行動上卻毫無改進。看到他不思進取的樣子,我的心都快涼了,算了吧,或許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不理他的那幾天,他便變本加厲地鬧起來。
本學期校開展了「培優輔差」工作,我把他列為重點對象。為了有針對性地做工作,我採取家校聯系、相互疏通的策略,決定先專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訪,進行詳細了解,然後再找對策。接待我的是其伯父,通過其伯父的介紹,我大吃一驚:原來,他的父親在他一歲時就坐牢,他的母親不知去向。只有七十多歲的奶奶說他相依為命,禍不單行的家庭造成他年紀小小正需父母疼愛之時卻無人疼愛,內心充滿怨恨。他的學雜費都是其伯父向鎮政府申請「低保貧困家庭子女免收學雜費」而獲得的。
在家訪回學校的路上,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像打翻了的五味瓶!缺少愛,家庭的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導致了他心靈世界胡荒漠,才讓他有了這樣一種性格。我感覺到他需要我們給他一份特殊的關愛,於是,轉化他的行動在悄然中進行。
要糾正沈思洋的不良行為,首先要打開他心靈的鎖。由於沒有母親長時間,沈思洋身上的衣著也相當地不像樣,他的衣服不說每天臟兮兮的,還小的可憐。於是,我特意去商店為他購買了一件漂亮的上衣。當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讓他試試衣服是否合適時,這個從來都未正眼看人的孩子眼睛紅了。在教學寫日記的那個單元時,我抓住時機,給他准備了一本很可愛的日記本,讓他每天寫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每天放學以後讀給我聽一聽,學會與別人分享快樂,讓別人來分擔憂愁,從而找到平衡感:有人關心我,也有人重視我。接著我又教沈思洋學會合理使用零花錢,我給他買了一個小錢夾,讓他把皮夾子保存在我這里,就像定期儲蓄,也可以按需提取。天氣熱時,我會塞給他一元錢去買棒冰;當發現他常常向同學討筆用時,我又悄悄告訴他該買支筆了……漸漸地,沈思洋覺得錢夠用了,為了找錢而扯的謊就少多了。
之後,我又花了大力氣讓沈思洋習慣於天天做作業,天天做好作業。我抓住他動作快的特點,利用午間、下課的間隙,提早給他布置作業、批改作業,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他學習效率高。碰到雙休日,我又讓他與好同學結對子,一起在小夥伴家裡完成作業。有時沈思洋作業做完了,我就借給他書看,讓他不要貪多,每天看一頁,每次到校講給我聽,漸漸培養他回家看書、動筆的興趣,並慢慢鞏固成一種習慣。
經過觀察,我還發現他喜歡打乒乓球。打乒乓球不正是我自己擅長的嗎?到了課外活動時間,我約他打乒乓球,給他講打乒乓球的技巧,談論目前我國乒乓球在國際上的地位,談論「斯韋斯林」,談論劉國梁等乒乓球健將。並提示他多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這樣對身體有好處。通過幾次的接觸,我與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一邊與他打乒乓球一邊與他交流討論生活,進而談論學習。不動聲色地教他遵守紀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努力學習,做一名好學生。在校園內遇到他,我會有意識地先向他問好;只要他的學習有一點進步時我就及時給予表揚、激勵。他生病時我就給他買葯、煎葯……使他處處感到老師在關心他,信賴他。他也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確了學習的目的。
通過一年的努力,沈思洋的進步是明顯的,他上課開始認真起來,作業也能按時上交,第二期期末各科測試成績都能達到及格。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改善了,各科任老師都誇獎起他。他的眼睛裡少了一份惘然,多了一份自信。臉上不見了那種無謂的神態,增添了幾許燦爛的笑容。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談到後進生時說:「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的無限多樣化的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每個孩子都可愛的花朵,有的如傲放的月季玫瑰,花香四溢,令我們喜愛;有的卻如山谷里的野百合,雖然也開了,白的白,黃的黃,但是不起眼不亮麗;還有的需要等待,等待他開花的那一天。這對於班主任來說,何嘗不也是一種幸福呢?在老師愛的澆灌下他們猶如野百合般頑強地生長著,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一定能擁有最美、最炫的春天!
2作為一名小學教師,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應該做好孩子的德育工作。因為小學的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心靈,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行為習慣、學習興趣、情感態度培養的啟蒙階段。老師應用心中的愛如那春風化雨,於無聲滋潤學生的心田,應用博大的胸懷去啟發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德育和智育的雙重效果,讓星星般的孩子在天空中閃亮成長。下邊我就將自己在擔任班主任期間的小故事與各位一同分享。 孩子需要愛 愛是老師親近學生,學生尊敬老師的基礎,是「愛其師,信其道」的關鍵。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用心中的愛來對待她的每一個學生,特別在對待留守兒童和心靈受過創傷的孩子,更應該付諸愛心。 記得我剛走出校門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擔任了一年級四班的班主任,開學報名的第一天有個孩子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個瘦弱的老人背後藏著一個又黃又瘦、衣衫不整的小女孩,她的眼神中流露著膽怯。我問她叫什麼名字,她回答的聲音非常微弱,我第二遍問她的時候她才略帶哭腔的告訴我,她叫小意偉。上課的第一天,我發現班上的孩子在課堂上表現的都很活躍,但小意偉卻老是埋著頭,根本就不看黑板,也不聽老師講話,我心想可能是這個孩子是膽太小了,也沒怎麼理會。可第二天她仍然是這樣,不僅上課不理會老師,下課也不跟同學玩耍,並且交上來的作業都是空白。在課間的時候我把小意偉叫到了辦公室,但二十分鍾的談話中,除了得知她家在哪裡的信息外,其他一無所獲。由於我的好奇心和作為老師的那種責任感,下午放學後,我跟著小意偉一起到她家,開始了我作為老師的第一次家訪。當我走進她家的時候,在眼前的是家徒四壁、空空如已,她家裡的景象把我驚呆了。但小意偉到家之後就放下了書包,就懂事的幫著爺爺添柴火。在與他爺爺交談之後才知道這個小女孩之所以孤僻的原因。原來在小意偉一歲不到的時候,她的媽媽就因為不堪貧困棄她而去,為了養活小意偉,他的爸爸在他一歲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在頭兩年還時常寄些錢回家,可最近幾年都已經杳無音訊,小意偉是她年邁的爺爺一手拉扯大的,由於家裡實在沒有錢,所以她根本就沒有讀過幼兒園,現在讀小學沒什麼費用,所以她爺爺才將她送到了小學。聽了這些之後,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在我的心裡,幫助她、給予她更多的愛的念頭更加強烈。回到學校的第二天,我就給學校的領導申請,免除了小意偉書本費 ,還給她申請了學校的免費午餐。在學校的愛心捐助庫中挑選了幾件新衣服,送給了她,在學校的愛心小賣部領取了愛心文具讓她在物質上有了些保障。由於她沒有讀過幼兒園,一些一年級的數學題她根本就不會,我不僅在課堂上多給她關注,在課余的時間了,我經常給她開小灶,從最基本的數數開始,慢慢地給她補習,讓她逐漸跟上了班上的同學。在生活中,我給她剪手指甲、給她零食吃,拉近我與她的距離,並且經常和她一起做游戲。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讓小意偉重新燃起母愛的希望,感受到被人關懷的溫暖。逐漸的她樂意和班上其他的孩子玩耍,在兩個月的公開課上,她第一次舉起了她的小手。 四年後的今天,雖然我沒有在教她,但在讀五年級的小意偉還是經常到我的辦公室來和我玩耍,並且成績也在不斷的提高,成為為一名好學生,讓我深深感受到自己愛德付出有了孩子的成長
2. 談談小學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責任,事實證明,育人比教書更重要,一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指引一個人前進的航行燈。德育是學校教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歸宿。班主任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先行者,班主任應經常去點燃學生心靈中求知的願望和熱愛知識的火種,培養他們健全的、積極向上的、勇於參與競爭的思想意識。班主任應鍛造自身的良好素質,特別是道德素質向學生提供服務,真正給學生精神上的影響,並培養學生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相信每個學生內心裡都蘊藏著積極向上的力量源泉和智慧。做好學生德育工作途徑很多,以下談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抓好養成教育 日常行為規范雖然是小事,但它對人的成長、成才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尤其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教會學生禮貌待人、明禮誠信、助人為樂。開好每一次班會課,以講故事的形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言談舉止、待人接物,使他們養成愛護環境衛生、不隨手亂扔垃圾的習慣;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不穿奇裝異服、不配戴手飾、不染發、穿戴整潔得體,能把自己的宿舍內務整理得有條不紊;不抽煙、不喝酒。以《中專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來評定學生的操行量化分,使操行量化分和學生的助學金、獎學金掛鉤,通過一、兩年的督促和量化,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二、以各種各樣的形式開展德育教育 以生動真實的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枯燥空洞的講道理更能讓學生接受。組織學生外出參加公益活動、文體比賽、郊遊,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在校內組織學生參加衛生掃除、宿舍內務整理,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在做學生的德育工作中,離不開找學生個別談心、引導,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班主任要善於多渠道地做學生思想工作。 三、愛心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要管理好班級,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班主任如沒有愛字當頭,就難以把這項工作堅持下去,而且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有魔力的教育力量。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前提是愛學生,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當學生生病時,送學生及時到醫院就診,如有經濟困難的,要伸出援助之手。遇到學生有心理壓力或思想包袱,班主任找學生對症下葯,做通思想工作,解除學生的思想症結,使他們愉快地適應學校生活和學習。做學生思想工作是班主任一項長抓不懈的日常工作,給學生講事例、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最終轉化為實際行動。 四、德育工作的技巧 中專生正處在成長發育時期,可塑性大,但可變性也大,思想波動大,做學生德育工作,必須要求班主任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還必須講究方法、技巧和藝術。一般要使一個問題生轉化,單憑簡單、粗糙、單一的方法是難以奏效的。問題生一般很少聽到別人贊賞的話語,如做問題生的思想工作以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入手,更能使思想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聽別人贊賞之詞,尤其是問題生,那怕是老師一語鼓勵之詞,也能激發他們對人生、對生活、對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能使他們一步步向好的方面轉化,最終成為一名好學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體現了育人的重要性、長期性。學校、老師肩負著育人、塑造人靈魂的重任,應義不容辭地做好德育工作,教好書育人好。讀後感: 班主任是全面負責一個班學生的思想、學習、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師,學校把一個班級交給你,家長把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你,學生的學習態度如何,生活態度怎麼樣都與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存在著很大的關系。這么重要和有意義的一項偉大工程,就要求和呼喚班主任胸懷理想、充滿愛心、富有創新精神地投入工作;就呼喚班主任持之以恆地包含熱情和激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就呼喚班主任不斷鑄造自己高尚的人格,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一面旗幟,一盞航燈。 作為一個班主任,工作性質就決定了要經歷無數的問題和困難。但是,在困難和挫折面前,應該決心更堅定,意志更堅強,信心更充足,責任更強烈。如此,才能培養出真正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的新人;才能把每一個學生塑造的更加有個性。
3. 初中班主任德育案例主題通常是哪些內容
1、營造一種家庭式的和諧班級氛圍,讓班級充滿氣息和活力
師愛是一種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uot;,&uot;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uot;,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親其師,信其道」,班主任愛護和關心每位學生,學生就樂於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為了盡快地使自己對新生產生真誠的師愛,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他們接觸、交往。課間、飯後找他們聊天、說笑;在他們遇到困難時,想辦法幫助解決;在他們出現思想問題時,找他們談心,耐心細致地說服教育。同時與他們的家長保持,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學生對陌生環境的焦慮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歡樂所取代,逐漸的喜歡這個集體並安心開始學習。
班主任還要積極參與學生的各種活動,既做組織者,又做普通一員,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但&uot;可敬&uot;而且&uot;可親&uot;.在軍訓期間,我和學生頂著烈日,共同進退,短短四天的共同生活,很快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在他們入校後的第一次運動會,我和同學們一起寫標語、做小旗,為運動員們吶喊助威,雖然嗓子啞了、曬脫皮了,但師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們感受到新集體的溫暖,增強了新集體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級管理制度,讓班級管理充滿「人情味」
俗語說得好:「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班風正,學風盛」,班規是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利用通常的強制手段迫使學生遵守往往會適得其反,多設獎勵機制,減少懲治手段,如班級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往往會為了彌補自己的扣分而積極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是額外工作。另外,「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允許學生犯錯,班規的制定不需面面俱到,但要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學生犯錯後不要馬上處罰,可先提醒、後警告,或罰以娛樂節目等等。
對於新班級,開始階段的常規工作抓得好,就能為以後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礎,班級會出現積極向上穩步前進的局面。班集體的凝聚力增強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的綜合評比也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每月一次的流動紅旗既是見證更是進一步前進的動力。
3、建立一支優良的班幹部隊伍,使班級「分權」、「分層」合作
小學的孩子較為單純,有著強烈的表現慾望,都希望在參與班級管理時大展身手。如果權力過於集中在幾個同學手中,既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於營造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並且會大大減弱班級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實行班級工作「分權」,班幹部、課代表、小組長、各級各類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應當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相互制約,力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級工作更加有序。
當然,選出的這些班級幹部畢竟不是完人,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定期對班幹部的工作能力進行培訓指導,給他們講解各部分的工作要點,組織他們學會指定計劃及具體措施,定期召開班幹部會議,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並加以糾正。同時必須嚴厲批評班幹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鼓勵他們以身作則並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樹立良好班風。
4、培養一班充滿自信的學生體,盡快適應緊張的初中學習生活心理學家發現,一個人能否成功有三條:自信、專注、條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築在對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計上,並能認清自己潛在的能力,相信今天辦不到的事,經過努力明天一定能辦到。由此可見,自信是成功的起點。要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養樹立他們相應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別是開學初,很多學生會因為跟不上進度,出現「消化不良」或「欠債」的現象,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心理,導致惡性循環。我主張學生在自我暗示中培養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種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並指導人的行為,使之按預想的目標活動,最終達到目的。例如,當一個人心情沮喪時,反復在心裡默念:「我精神抖擻,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幫助人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所以,經常讓學生在心裡鄭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語,比如「我一定能學好英語」,「我的語文成績越來越好」,考前默念「這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等,不僅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有了自信,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就能引導學生採取相應的對策。開學初,我就邀請了幾位學習成績優異的老生來到班上進行學習經驗交流,介紹他們是怎樣較快適應中專學習生活的,一方面請他們從整體講他們的學習經驗體會,另一方面講學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老生的現身說法,對新生是大有幫助的,使他們建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同時我還經常與任課老師保持,請任課老師進行各科學習的具體指導,包括聽課習慣、作業要求、學法指導等,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真正地學會學習。對一些學習較差的同學,加強個別指導,幫助學生問題所在,有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
「萬事開頭難」,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但一個班級的管理如果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位班主任在管理這個班級時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4. 假如你是一名班主任,你如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請選取一案例結合所學德育原則
作為一名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應該要啟發學生換位思考,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要讓學生懂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當學生願意換位思考,道德教育就會變得容易接受。
5. 小學班主任德育案例
http://wenku..com/view/872c5e620b1c59eef8c7b406.html
有關內容,請到文庫里找哦!會對你有更多幫助哦!
6.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路
從一般認識上看,家長們對德育是重視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有道德的好人。大多數家長同意「孩子從小應該德、智、體全面發展」,認為「孩子智力開發最重要」的只是極少數。然而,當我們把德育、智育、體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細目,請家長選擇選擇當前最關心、最重要的教育內容時,家長們不約而同地把熱點目標指向了學習。從家庭教育實際看,大多數家長也把孩子的學習問題放在第一位。重視學習、重視智育是對的,但在施教中忽視德育就是一種偏差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偏差呢?
首先是「學歷社會」傾向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整個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越來越濃烈。一個人要得到滿意的社會角色、地位,沒有文憑是不行的。正如社會上流行的順口溜所說的:「年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奔文憑,就得抓學習,學習上不去,其他就談不上了。這里的一個認識誤區是:文憑與人才能否完全劃等號?單純抓學習,學習能否上去?即使上去了,能否適應未來的社會?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強調人的全面素質的發展,光抓學習,拿文憑也困難。
其次是家長抓學習能抓住具體東西,而抓德育似乎很抽象,比如,孩子每天的作業,每次考試的卷子、分數,各種數學班、作文班,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拿過來就能「說事」,提出要求,表揚批評。而孩子的品德習慣問題就不那麼具體,不那麼好抓,像孩子缺乏孝心,只能一般地說說,說了不管用,連說也懶得說了。家長一般會這樣想:孩子還小,慢慢長大了就懂事、懂禮貌、懂得關心人、有好習慣了。殊不知,恰恰是放鬆了教育,會使孩子養成一些不良品質、不良習慣,再改就很難了。
第三是家長對德育與智育的關系認識不清楚,這是最重要的原因。一些家長把品德問題與智力、學習問題割裂開來,認為品德問題可以慢慢來,只要不出什麼大毛病就行,多抓學習才是最實際、最實惠的。我們不妨這樣想一想,一個不懂得應該怎樣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確的學習志向嗎?一個沒有毅力的孩子,能夠刻苦攻讀嗎?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能按時認真學習嗎?一個沒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理自強,少給父母添麻煩嗎?這使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一個孩子品德如何,將決定他前進的方向,是他嚴格要求自己追求進步的動力,也是他把學習搞好的重要保證。還有一些家長認為,知識學多了,道德品質就好了,這也是一種誤解。知識掌握得多,有助於提高道德認識,但道德是需要實踐的,必須進行情感培養、意志培養和行為訓練,否則就會知行脫節,知一套,做一套。在我們的高等學府里出現了不少非道德現象,就足以說明這一點。因此,家庭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德育方面,不能單打一地光抓學習,要認清德育與智育的辯證關系,讓孩子在學會做人的同時,走成才之路。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一個階段有不同的教育側重點。學校、班主任有具體布置,家長應及時了解,結合孩子的實際,積極配合,抓德育就不會盲目了。
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家長們應不斷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