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小學一年級的家長,請教怎麼教育輔導孩子
(一)快快樂樂上小學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重大事件和轉折點。除了在物質上做好一切准備外,家長和教師還要特別注意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情緒氛圍。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產生嚮往、渴望學習、渴望與他人交往,要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好事,是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平時家長可以在與孩子交流中傳遞出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上小學了,爸爸媽媽真高興」「我們家的小學生,做起事情來就是不一樣了」,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為自己的成長而高興,為自己即將的小學生活感到自豪。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備上學用的各種物品,可以帶孩子走走上學的馬路,在家長給孩子講故事時,可以告訴他:「這些好聽的故事都寫在書里,等你上學認識了字,就能自己看了,還能從書里知道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更好聽的故事呢!」,這些方法可以有效保持和延遲孩子的有益學習動機。與快快樂樂准備上學相對應的,我們也看到有些家長的入學教育是非常錯誤的,應與糾正。比如,學業成績是父母最重視的核心問題,望子成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家長將這種渴望過多過早的轉嫁給孩子,動輒就嘮叨要好好學習,一定要拿第一名……這樣做會令孩子感到壓力驟增,與幼兒園的「玩」的反差太大了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情緒,對今後漫長的學業之路影響甚大。另外,有個別家長用學校和老師來嚇唬自己頑皮的孩子。比如說:「等你上學了,看老師怎麼管你」。還有家長片面強化學業的沉重和艱辛。比如說:「玩不了幾天了你,上學了你就沒時間玩了」學齡初期的兒童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有些話會引發孩子的恐慌和厭惡心理,恐懼老師、恐懼學習。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引發生理上的不適症狀:比如發燒、失眠等,這樣會更加影響孩子的學業,形成惡性循環,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避免這樣的不當言行。
(二)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顯然,上小學後「時間」這個概念會更多地出現在孩子身旁周邊較之幼兒園的相對鬆散的作息時間,小學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從早上起床時間到路上交通時間,再到上課時間、活動時間、作業時間、休息時間、上床睡覺時間等等都環環相扣。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持久性,小學生上一節課要能保持較長時間的注意力,這個能力是需要練習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堅持做完;什麼時間不應該做什麼事情,並能夠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比如作業一定要按時完成,完成作業後收拾利索才能去看電視和玩,避免完成作業就玩您就幫孩子收拾了,我們經常看到學生忘帶書或一些學慣用品,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家長沒給他收拾好,而忘記收拾書包應該是誰的責任。有些家長自從孩子上學後就不再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做是不科學的,應該給孩子一定的時間自己去支配,但要加以引導。要培養孩子做事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來面對小學生活。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大有益處。而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主要在小學低年級。所以,孩子入學後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執筆姿勢:拇指食指執筆,中指托住筆。坐姿:腰挺直,腳放平,做到四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拇指食指留條縫)。書寫要工整橫平豎直間架合理(依照書先看再描最後落筆)。為孩子選擇文具等也很重要,為孩子多准備鉛筆,避免自動鉛筆和功能多的文具,那隻會增加玩的機會。
2.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每天除了在學校內完成作業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應該先做完回家作業,包括口頭和筆頭的作業。做家庭作業時,先復習老師教的內容,再做作業。做作業時候要讓孩子養成認真讀題,不開小差,不看電視,不做做玩玩講講話。做完後預習第二天要學的內容,並准備好第二天的學慣用具,做完一科作業就收拾好再做另一科作業,自己的事自己做等等。放學後先完成作業再玩,家長也不要坐在他身邊看著,應讓孩子自己獨立思考的完成作業,不要怕他出錯。當孩子的作業出現錯誤時,要讓他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老師會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作業(或登記本),試卷簽名,目的有兩個,一是了解孩子學習的情況,二是字是否寫得規范,是否完成作業。不需家長指出錯誤,而應由孩子自己檢查,老師批改,以便老師了解孩子掌握知識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平時不允許孩子一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就問家長,應在經過思考後實在想不出來了,才向他人求助,培養孩子學習上的韌性。這些也都是需要家長同學校共同配合,督促孩子做好。我們不希望越俎代庖,幫孩子做這些事。如,我們曾發現有一年級有個別孩子出現到學校後發現沒帶作業或學慣用品打電話叫家長送來,這樣既影響家長的工作,小孩也不能養成好的習慣。我們要求學生,學習時就認認真真的學,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的玩等。
3. 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在課余時間里,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鼓勵孩子多閱讀。新課程標准要求一、二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低年級孩子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應選取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到了中高年級孩子思維已由形象思維逐步向邏輯思維過渡,可選擇邏輯性、說理性強的讀物給孩子閱讀。選擇的內容應廣泛,可涉及兒童生活、歷史故事、科學常識等;體裁應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說、童話、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內容健康,對兒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響的文學作品,都可以買給孩子閱讀,並督促他每天定量閱讀,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可以要求孩子為您講解讀書內容,既培養孩子讀書習慣,也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為今後的作文打基礎。家長可與孩子一起閱讀,一方面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一方面加深親子感情。還可以帶孩子到書店、圖書館去讓他們自由選擇書讀。學校也會開展一些讀書交流會、古詩誦讀、朗誦比賽等活動,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激發孩子與書為友,讓孩子踏著一路書香前行,在豐富的課外閱讀世界裡充實自身的文化底蘊。課外閱讀對現在獨生子女來說是一件收益無窮的事情,它將是陪伴孩子終身的朋友,孩子從書籍中學習詞語用法,把書本知識化為己有,寫文章時就能運用自如。
4. 培養孩子自理習慣。生活不要包辦,養成孩子自己查看課表、整理書包、帶好一切學慣用品;作業本保持整潔,不亂塗、亂撕等。體育課需穿褲子、運動鞋、不能穿裙、涼鞋、不能帶小刀、尺子、鑰匙等物品。如果孩子有特殊情況的應向老師說明。美術、音樂等科目要按老師要求帶好相應用具。校服(每星期一、五或學校集體活動如:春遊、秋遊、開學典禮等)。校服最好綉上名字,以免混淆和丟失。這些習慣的養成與否,對孩子今後的學習以及今後一個人成功都有重大的影響。培養好的習慣,就是尋找一種成功的方法,習慣是經過反復增長、反復訓練養成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監護人是家長,第一任老師也是家長,學校和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第二任老師。教育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
② 孩子才上小學一年級,我要不要給他報輔導班
不需要。如果父母每天花點時間陪伴孩子學習,那麼孩子完全不用去上補習班。只有當課程越來越難,父母也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時,再尊重孩子的選擇,考慮報班。
1、一年級的孩子,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主
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從幼兒園升上來,他們還不熟悉小學的環境,還沒有完全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孩子有可能在剛開學的時候成績並不是很好。這個時候父母不用太擔心,要給孩子一段適應的時間。主要以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主,而不用太在乎他們的考試成績。
2、不要讓孩子養成依賴他人的習慣
如果父母在孩子一年級的時候就給他們報輔導班,那麼以後是不是要一直報下去呢?一年級的課程是非常簡單的,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他們做作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如果從一年級開始就給孩子報輔導班,孩子就會養成依賴老師的習慣。
他會認為上課不用聽講了,反正會有老師給我補課的。曾經有一位從我們幼兒園畢業出去的一位孩子,在讀一年級時成績並不是很好,後來他的媽媽就花錢給他請了一對一的補課的老師。結果,事情並不像她想像的那樣。
孩子一點都不自律,必須要靠老師的監督才願意寫作業,父母兩人都很忙,沒有時間管孩子,也不知道怎樣管孩子。這個孩子形成了依賴的習慣。
3、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思考能力
孩子上學並不只是為了考出高分,父母教育孩子,還要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和思考能力。看書、背書、做作業就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因此,父母不讓孩子上輔導班,就是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學會自己思考問題。
這也會培養出他們更多的責任感。當孩子不會做時,父母不用馬上插手孩子的學習,可以讓他們多思考一下。當孩子有自己的思考時,父母要及時地鼓勵他們。慢慢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不懂的問題留到最後再來問父母。
(2)小學一年級輔導擴展閱讀:
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注意事項
1、盡量不要報一些較大的班型,因為老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報一些比較大的班型,可能會效果非常不好。
2、不要面面俱到,孩子的成績應該是又長又短,如果不是非常低的成績,建議通過自己的努力提高,實在太差的科目再報班。
3、提前打聽好,不要盲目找中介或者直接報班,有的朋友或者同事已經報過效果不錯的,才能去報,否則效果無法保障。
4、注意加強溝通,特別是與老師的日常溝通,也就是說,課堂上孩子的學習效果應該隨時掌握才行。
5、要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給孩子增加過多的負擔,在孩子力所能力的前提下,差不多就可以了,不提倡擔子太重。
③ 怎樣輔導一個小學一年級孩子學習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開端,好習慣的養成對一個孩子來說,是終生受益的,老師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講,在老師的指導下能順利、快樂的度過適應期是有利於孩子更好學習的良好開端: (1) 專心致志。孩子入學之後,由於自學能力較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教師應嚴格要求並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回到家時要指導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後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2)獨立思考。教師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採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3)認真細致。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為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從一年級開始,就應要求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 (4)活躍思維。不要以大人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提問,要善於增養孩子勤思的優點,對他們的提問進行恰當的鼓勵與表揚,並能及時更正孩子的錯誤想法。對孩子接觸的事物教師要多講,多啟發誘導,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提問不理不睬,這樣會使孩子有問題也不敢問。 (5)幫助記憶。小學生記憶力好,有些東西會背了,可以終生不忘。教師在指導孩子學習時,可以引導孩子盡量地多背記一些詞彙和課文。 (6)養成看書讀報的習慣。教師要指導家長為孩子購買、訂閱適合的的圖書報刊,創設一個閱讀環境,但書最好不要訂得過多,書要少而精。為防止「走馬觀花」,教師可以與孩子們一起閱讀,共同討論書中的問題。 (7)培養周期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周期,培養孩子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樣的周期學習的習慣。
④ 怎樣輔導小學一年級學生
增加互動舉例說明像講故事一樣小孩子比較容易聽得懂
⑤ 怎樣輔導一個小學一年級孩子學習語文呢
第一點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寫作業時不能邊看電視邊寫作業,或者是邊吃零食邊寫作業,從小就要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注意習慣很重要。第二要讓孩子多看書,不一定是知識性的,各個方面的書都可以看,拓展孩子的思維。第三要給孩子以適當的鼓勵,絕不是金錢的,第四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讓他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⑥ 怎樣輔導小學一年級孩子做作業
、每天固定時間完成作業。進家門後,休息10-20分鍾後就開始做作業,家長先看好當天的家校聯系手冊,根據內容幫助孩子安排完成的順序,一年級作業有讀、有寫,有的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但如聽寫、練讀課文可能需要家長從旁指導,這就需要優化統籌安排,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自己安排了。 2、作業前要復習。 要教給孩子在寫作業前一定先將當天的功課復習一遍,把要求記憶的生字、詞等記牢了,再開始寫作業。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樣就免得孩子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一會兒翻翻書、一會兒又回憶老師上課講的內容,如此這般肯定就會耽誤時間,完成作業的速度自然也會慢下來。 3、作業時要注意姿勢。正確的握筆、書寫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孩子就是握筆、書寫的姿勢不正確,造成寫的字不好看,書寫速度上不去,長期下去,還造成視力下降。現在我們還是以練字為主,要求一筆一劃,注意間架結構,「慢功出細活」,不許連筆、潦草、筆劃不到位要糾正,錯的字要擦乾凈,不許應付差事,必要的話,反復要求孩子重寫,這樣孩子就懂得了要認真寫,否則不會過關。 4、要培養孩子的審題能力。對於任何作業,認真讀題,了解題目要求,是完成作業最基本的要求。有的孩子只讀一遍題,還沒有理解題意就下手做,結果盡管花費了時間還沒有做對;有的孩子一看題目就嚷著不會做。其實許多題目並不難,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閱讀原題,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會做,很難,這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總是遷就孩子這種消極心理,立即告訴他如何做,甚至將算式都列好了,就會使孩子養成遇到問題不想思考,依賴他人解決的壞習慣。正確的方法是:「你很聰明,媽媽相信你,只要多讀幾遍原題,你會做得出來的。」當孩子做出來以後,大人要高興地稱贊:「我說你很聰明吧,只要仔細一讀題,就會做了。」這時,孩子也一定會高興起來。這種鼓勵式的讀題法是能夠「逼」出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 對於孩子經過思考實在不會做的題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訴原題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據原題,編一個相似的例題,與孩子一起分析、討論,弄懂弄通例題,再讓孩子去做原題。由於弄懂了例題,孩子多半會做原題,如果仍然不會做原題,那麼應再回到例題的討論與計算上。經過幾個來回,只要家長有耐心引導,孩子一定會做原題。這種做法,雖然大人要麻煩一些,但能夠訓練孩子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否則,孩子總是處在就題解題的被動思維定式中,很難建立學習的思維遷移模式。 5、完成後要檢查。基本上所有的作業都是按照先易後難來安排的,因此,可以讓孩子做一道檢查一道,做完所有的題目後再綜合檢查一遍——這就是教給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方法。 對於聽寫的作業,它全部來自生字表二100個字。讓孩子先抄寫2-3遍,然後聽寫,錯的要看好錯在哪,看好字形的特點和結構,再練習5-10遍,再聽寫,一定要全部練會。 對於讀的作業,要求讀幾遍,就認真讀幾遍,不要怕麻煩,第二天,我查朗讀,讀不出來,一聽就是沒有認真練習讀課文。如果沒有朗讀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就得不到訓練。老師的作業都有其訓練目的的。現在個別家長,不重視口頭作業,或者是只讀一、二遍,這樣的話,孩子的表達能力從何而來?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說會道?是從讀兒歌、唐詩來,現在讀課文,是語文語感的培養,為今後習作打基礎。所以要認真地對待,千萬不可以認為可讀可不讀。讀的時候要求孩子像一名主持人一樣,直立站好,不要橫七豎八、奇形怪狀,什麼姿勢都有,要端莊大方,氣質高雅,並且聲音洪亮,吐字清楚,分清平翹舌。 最後:做好監督、檢查作業,做到寬嚴有度。
⑦ 如何輔導一年級小學生學好數學
1、不要僅僅讓孩子停留在數數,計算刷題這種灌輸式的學習方式上,孩子可能專根本不屬理解,僅僅是死記硬背,這樣不僅傷害了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孩子數學學習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理解數、數量,將抽象的數學具象化,對照到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比如孩子可能記住3+2=5,反過來2+3卻不知道, 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實物,通過游戲的方式做比較,如3塊糖和2塊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塊糖,那麼2塊糖和3塊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讓孩子覺得數學只是一種學習,把它當成一種負擔,引導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觀察孩子愛玩什麼,將數學知識結合進去,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習數學,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數學學習的興趣。
比如孩子好動,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內外都行,做好安全防護就行。認識數字的同時,也能學到加減法,還可以促進孩子的競爭意識。
3、家長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數學,首先要願意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思考,陪伴孩子,他會很願意和你一起學習的 。
何秋光學前數學,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感興趣的主題和游戲,從具體到抽象,真正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讓每個孩子都愛數學!
⑧ !!怎麼給小學一年級輔導
呵呵,,,我就是教1年級的孩子。
語文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學會漢語拼音,
記住聲母,單韻母,復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學會兩拼法和三拼法。
能夠藉助拼音看小短文。
數學就是培養他20以內的加減計算,
知道如何比較大小,
認識物體和圖形。
一年級的知識涉及的方面挺細的,
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
⑨ 小學一年級學生應該怎麼輔導才是最理想的
小學一年級還太復小, 這個要根據孩子的制心理來決定, 如果孩子是好學、有上進心的, 作為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方面進行輔導。然而, 現在很多小學都開展周末補習的活動, 對於這個補習, 家長大可不必浪費錢財, 家長太過緊張, 只會給孩子製造壓力, 緩解不好會產生厭學心理。小學一到三年級這段時期, 家長不應該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問題, 因為這三個年級就等於是幼稚園里的三年, 家長最重要的是在這三年來糾正孩子學習上的不良習慣, 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應該都明白態度端正才能做好事情, 對於學習態度是最重要的。至於成績家長也不用擔心, 四年級才是轉折點, 只要一直秉著良好的學習態度, 有上進心, 那麼有付出就會有回報。
另外, 小學最重要的就只有語文、數學、英語三科, 其中英語一科家長要操下心, 據統計現在很多孩子都在英語掛科, 畢竟英語屬於外語, 難學是一定的, 但是學會了卻方便走世界, 建議家長平時與孩子交流可以時常冒出句"Hi"、"Welcome"、"Come in"等簡單短語, 讓孩子潛意識記住也好。
⑩ 對剛入學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應該怎樣做家庭輔導
1、快快樂樂上小學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重大事件和轉折點。除了在物質上做好一切准備外,家長和教師還要特別注意為孩子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情緒氛圍。
讓孩子對小學生活產生嚮往、渴望學習、渴望與他人交往,要讓孩子感到上學是一件好事,是光榮的、值得驕傲的事。
2、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很顯然,上小學後「時間」這個概念會更多地出現在孩子身旁周邊較之幼兒園的相對鬆散的作息時間,小學的作息時間更為緊密和嚴格。。
要培養孩子做事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養成按時睡覺的好習慣,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規律,保證有充足的體力和精力來面對小學生活。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大有益處。而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主要在小學低年級。所以,孩子入學後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正確的書寫習慣。執筆姿勢:拇指食指執筆,中指托住筆。坐姿:腰挺直,腳放平,做到四個一(胸離桌一拳,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拇指食指留條縫)。
4、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每天除了在學校內完成作業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應該先做完回家作業,包括口頭和筆頭的作業。
5、 培養孩子自理習慣。
生活不要包辦,養成孩子自己查看課表、整理書包、帶好一切學慣用品;作業本保持整潔,不亂塗、亂撕等這些習慣的養成與否,對孩子今後的學習以及今後一個人成功都有重大的影響。
培養好的習慣,就是尋找一種成功的方法,習慣是經過反復增長、反復訓練養成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孩子的監護人是家長,第一任老師也是家長,學校和老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第二任老師。教育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