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生個性發展:我想: 我會: 我愛:
我想把(你的缺點)改正,我會(怎麼做,或什麼才藝,我個人覺得是怎麼做)我愛(你的愛好)
Ⅱ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
呵呵,其實所有學生都是一樣的啊,只要你放鬆心態和孩子一樣,他們也就會很喜歡你的 啊 我也是6年級的學生。相信我啊
Ⅲ 小學生個性發展之路的範文。
我從小就生活在廣州,廣州就是我的家,我喜歡生活在環境優美的廣州城。廣州是一座有二千二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廣州又有「羊城」、「穗城」之稱,相傳在周朝時期,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有一天南海天空飄來五朵祥雲,五位仙人騎著五隻羊,各攜帶一串谷穗降臨此處,贈谷穗給居民,祝福此地五穀豐登、永無飢荒,然後仙人飄然而去,留下五隻羊化成了石頭,也就是現在大家看到坐落在越秀公園里的「五羊石像」。
美麗的廣州城因為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繁花似錦,四季如春而又稱為「花城」,我家就住在白雲山腳下,風景秀麗的白雲山是廣州著名的風景名勝游覽景區,山上一年四季如春,漫山遍野都是花草樹木,鬱郁蔥蔥,像一片綠的海洋。我喜歡去登白雲山,我喜歡那裡清新的空氣,山坡上、小路旁到處都開滿了朵朵小花兒,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五顏六色的花兒,美麗極了!蜜蜂、蝴蝶、蜻蜓在花叢中飛來飛去,像在跳舞一樣。多美的大自然啊!我們要保護好環境,愛護大自然,讓我們的廣州城山更清、水更藍,空氣更清新。
每當夜幕降臨,我漫步來到珠江河畔,就像走進了一個童話的世界,這里燈火輝煌,五光十色的彩燈閃爍著,把江邊的高樓大廈倒映在水中,一艘艘遊船在江面是駛過,一座座大橋跨越江面,就像掛在天上的彩虹,川流不息的汽車在橋上來來往往,我彷彿是在看一幅美麗的畫卷。
到了2010年,第十六屆亞運會將在廣州舉行,我想到那時候,廣州將變得更加美麗,我愛我家,我愛美麗的廣州城。
昨天上午,我和媽媽來到了花城廣場。
走著走著,媽媽用手指指著東邊,說:「看,那聖火!」我放眼望去,只見一團火在盛火盆上熊熊燃燒,火中還帶了黑點。真不愧是亞運聖火啊!我還看到了支撐著聖火盆的四根四噸重的彎柱子,好像看到了當時何沖帶領著熊鈺翔和陳佳雨點燃聖火的那一幕,那種花炮點燃聖火盆的場景真是壯觀啊!
在我前方,有一大片花,花的中間擺著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樂羊羊,還有一隻大公雞模型正昂首挺胸,好像在對世界宣布:又一次地站到了世界的東方,向世界展示我國的國力。五隻吉祥物也不例外。它們把手一擺,好像在歡迎亞洲和國!在動物的四周,擺放著一盆盆菊花,有紅的、紫的和綠的。顏色的菊花一大塊地類型,美不勝收,有些遊客學不勝其煩地靠著菊花一遍又一遍地拍照,留作紀念。
往西北走,上了木漆梯,前來歡迎的是孔雀造型的煙草框花。它的表面是淺綠色的,上面掛著彩燈,一到晚上就非常美麗,好似一盞明燈,照亮了廣州,照亮了每夜行的人。是人都會「哇」地驚嘆起來。
最美的那兩朵龐大的木棉花模型!它的顏色是紅的,花蕊是黃的。裝飾它們倆的是一盆盆鮮花,紅的、黃的、藍的、紫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一陣風吹過,似乎可以聞到木棉花散發出的那淡淡的香氣。
花城廣場真是美麗的地方!它用的美麗迎接著外國友人的到來!
Ⅳ 如何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一、樹立嶄新的教學觀念
教師嶄新的教學觀念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個性的前提條件。只有教師的觀念真正轉變,即:不再把課堂看作是「灌」知識給學生的地方,不再把教師看作是權力的代表,不再認為學生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願意學習,我來強迫你學習」的對象。而是把課堂看作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地方,把教師看作是學生學習合作的夥伴,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有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個性的發展才有實現的希望。在此,就要讓「注意聽講,不許插嘴!」「發言必須先舉手!」這樣一些話語從語文課堂銷聲匿跡,換之以「想說可以大聲說!」「等不及舉手可以馬上起來說!」「老師最喜歡大膽發言的人!「看誰的見解與眾不同!」也就是說,要讓學生發出疑問的聲音,發出討論的聲音,發出研究的聲音,甚至是爭得面紅耳赤的聲音,真真切切地表達出自己的心聲
二、營造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
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保證。學生只有在一種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中才會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說、敢於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帶有個性色彩的見解。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的營造要堅持以下幾條原則。
1、是尊重學生。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一書指出:「教育,正像其他的社會過程一樣,它的成效依靠交往。」所以作為新世紀的教師要一改過去高高在上的教風,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確實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多與學生交談,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試著走進學生的心靈。課堂上,記住多使用一些禮貌用語,「能把你讀懂的地方告訴大家嗎?」「你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嗎?」「大家允許老師說說我的看法嗎?」「請你來幫助他?」這樣親切的話語,無形中產生了一種感染學生的力量,使師生之間有一種親和力。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把自己擺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差異,崇善個性,讓孩子們言論自由,讓課堂成為「百家爭鳴」的場所,這樣師生間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才能形成。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被別人尊重的幸福,從而在自己的個性中也培養一些尊重別人的品質。
2、是投入情感。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熱烈的、沸騰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為此,我認為一堂成功的語文課,應該是一堂傾注著教師真摯感情的課。這里所說的「傾注感情」,並不是說把語文課上成是教師慷慨激昂的演講課。這里所談的感情是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只有在一堂課中注入那涓涓的情感細流,讓教師、學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使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教師的勞動才會閃現出創造的光輝和人性的魅力,此時學生的感情,人格也才會受到感染,情操也才能得到陶冶。他的愛、恨才會自然流露,學生的個性也才能得到體現。只有師生全身心的情感投入,學生才能在課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動和成長。
三、靈活的教學方法
靈活的教學方法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個性的關鍵。
靈活的教學方法,首先表現在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這里所談的精心設計不是想著要怎樣去牽學生鼻子,而是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去思考:設計什麼樣的問題最能激發起學生的研讀探究興趣,用怎樣的學習方式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全體參與學習,全程參與學習。
其次體驗成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個性的動力。因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所以,新型的語文教學課堂應該是學生展示自己、表現自己的課堂。只有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才會促進學生不斷進步,挖掘出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使其個性中的積極因素得到發揮,消極因素得到抵制。如,教學《媽媽的愛》一課,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在反復的朗讀中,在多媒體創設的情景中,在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學生再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接著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感激,有的學生唱歌,有的學生表演,有的學生畫畫,有的學生朗誦、、、、、、在這里,學生們的表現沒有好與不好的區別。 他們個個聲情並茂,不但自己的學習成果得到了展示,而且還受到了深刻的感染,「媽媽,從今後我要好好地愛你了」,這是孩子們樸素的心聲,也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呼喚了孩子們的心靈。這樣的成功體驗將進一步促使學生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教學生學會學習
陶行知先生說道:「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又因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必須是會學習、會創造的人,所以教師教語文的關鍵是要教給學生靈活的學習方法和讀書方法,這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發展個性的目的。即:學習中讓學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耳到、手到,做到不動筆就不學習,做到把書讀「活」。因為「盡信書,故不如無書;而盡不信書,則又如無書:不盡信書,斯為中道。」所以教師要重視學法和讀法的指導。如,對文中詞語的理解,不要孤立地讓學生把整本《詞語手冊》背下來,而要教會學生理解詞語方法,在原文中找到不理解的詞語,作上重點符號,接著讓學生和教師一起探究,然後發現,有的詞語可以結合上下文理解,有的詞語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有的可以通過查工具書理解,有的還可以用近義詞理解。這樣在學習過程中探究到了學習的方法,以後學生遇到不會理解的詞語,也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語的意思了。這種做法不正是體現了「供人以魚,只解一餐;授人一漁,終身受用」的古訓嗎?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轉變觀念,努力營造一種和樂融融的教學氛圍,以靈活的教法,新穎的學習方式關愛學生的成長,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讓他們學會學習的方法,也就是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只有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發揮,個性才能得到發展。
Ⅳ 四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和個性發展是怎杵的
這個也是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而定的,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定,所以對於行為習慣最好的方式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Ⅵ 小學階段是發展學生個性什麼時期
小學階段要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年級的學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這時的學生模仿力極強,又缺乏自製力和對與錯的判斷力。
第二部分(3--4)年級的學生基本習慣已經形成,膽子也漸漸開始大了起來,這是時的他們開始了朦朦朧朧的躁動期,如果教師不及時引導嚴格管理,那麼,他們的小動作一旦形成小小的「勝利」,後期工作就有點困難了。
第三部分(5--6)年級的孩子,習慣基本養成了自然,雖然這時的孩子,有點青春期的萌芽,如果教師教育有方,家長配合得力,這些學生會很優秀的。所以,小學階段的孩子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
Ⅶ 個性發展怎麼寫
在新的學期,新的環境下我們要重新開始,無論過去是失敗還是成功。忘記以前內的成功與失敗,我容們只需要把經驗和教訓銘刻於心。面對失敗,讓我們銘記一位老者的話:一個人如果失敗了,並不證明他永遠完了;如果他認輸了,並且退卻了,那他才永遠完了。做人第一,做學問第二。看到同學個個都長高了,個個都精神飽滿,我就非常想對他們再說幾句鼓勵的話:要有進步的信心和決心。
新年伊始,應認真總結過去,千萬不要驕傲,應該在新學期再接再勵,爭取取得更好的成績,取得更大的進步。應該振奮精神,爭取迎頭趕上。不論怎樣,老師都希望每位同學都有「我會比昨天更進步」的信心和決心。
我的發展目標
新學期剛開始,要做好」五個心」:
一,是收心。
把暑假的以玩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為以學為主的生活方式。
二,是決心。
我要在新學期伊始下就下定決心使自己的人生有一個美好的開端。
三,是恆心。
在學習上要下功夫,持之以恆,戰勝困難。
四,是愛心。
不僅要提高學習,同時還提高品德修養。尊敬老師,團結友愛,互相互愛,孝敬父母。
五,是用心。
用心做人,做學問。
Ⅷ 小學生個性發展怎麼填,我想,我會,我愛,
我想:就把你的缺點寫出來並且改正。
我會:就寫以後會怎麼做,或是自己會什麼才藝。
我愛:就是寫一些你的愛好即可。範文如下:
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我能夠認真對待每一門課程,認真預習,積極復習。遇到問題,向同學請教,向老師咨詢。我會不斷改進學習方法,調整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我把學習當成獲取知識,豐富自己的樂事,對它充滿了興趣。
我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善於與同學溝通,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人。在生活中,我能夠尊重師長,孝敬父母。我能夠積極參加學校和社會上組織的有益活動,以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我喜歡體育,並積極參與其中,在運動中體會快樂,收獲健康。
我身上還存在著不少缺點和不足,今後,我要加倍努力,不斷完善自我。
(8)小學四年級學生個性發展擴展閱讀:
舉例:
個性發展特長及成果:
1、我居住社區樓房的牆壁上,經常有人張貼小廣告,嚴重影響了社區的環境。我就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和母親一起用鏟子等工具將它們清除掉,遇到貼和散發小廣告的違法行為,我會主動制止。
2、我舅舅工作的地方是一家培訓機構,我把那裡當成培養我適應社會能力的場所,高中期間的每一個暑假,我都到這家培訓機構進行社會實踐。通過社會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任何工作,不僅需要熱情,更需要具備認真負責的精神和與他人合作的團隊精神。
3、我的興趣廣泛,計算機、唱歌、足球、籃球都是我的最愛。除了利用課間、課後時間和同學一起踢足球外,節假日我還在小區里和同齡的夥伴一起鍛煉。通過與同齡人的交流,提高了我與人交流與溝通的能力。
Ⅸ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特點是什麼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
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二)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
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三)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
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四)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
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五)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六)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七)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
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八)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