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蘇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質量檢測題(含答案)
時限:40分鍾
一、對號入座(將科學關鍵詞填寫在合適的橫線上)。(30分)
大家在這一學期的科學學習中一定接觸到了很多科學名詞,認識了有趣的科學現象。我們大家一起來將它們對號入座吧。
科學關鍵詞:
凸透鏡 凹透鏡 地球自轉 農歷 陽歷 折射 反射 氧氣 二氧化碳 條形磁鐵 環形磁鐵 馬蹄形磁鐵 電池正負極方向改變 繞線方向改變 改變電池數量 改變線圈匝數 紅 橙 黃 綠 靛 紫 黑 藍 相反 一致
科學現象和自然事物:
1. 小明在書桌的玻璃台滴了一滴水,透過水滴看下去,台板下面的字變大了。這是由於此時的水滴相當於一個——凸透鏡
2.晝夜變化的原因——地球自轉
3.月相觀察的依據日期—— 農歷
4.光線照射到物體表面後會返回來,這種現象是——反射
5.鏡子中的影像和實際物體——相反
6.光從一種透明物體進入另一種透明物體會發生——折射
7.陽光分解後的顏色——紅 橙 黃 綠 藍 靛 紫
8.肺活量大能提供足夠的——氧氣
9.常見的磁鐵——條形磁鐵 環形磁鐵 馬蹄形磁鐵
10.改變電磁鐵磁極的方法——電池正負極方向改變 繞線方向改變
二、火眼金睛(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弧里,看誰找得快又准)。(20分)
1.醫生戴額鏡給病人檢查耳朵,是利用了( A)
A.反射 B.折射 C.直線傳播
2.下列各組材料中不能組成一個簡單電路的是( B )。
A.一個小燈泡、一節電池、一根導線 B.兩根導線、一節電池
C.一個小燈泡、一節電池、兩根導線
3.「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做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民間皮影戲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遊時的「攝影」等。以下列出的「影」與科學知識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 B )
A.手影——光的直線傳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鏡成像 D.攝影——凸透鏡成像
4.在《探測暗盒裡的電路》一課中,如果發現小燈泡變暗,這時候暗盒裡可能連著( C )
A.一節電池 B.一根導線 C.一個燈泡
5、潛望鏡是利用光的( A )原理製成的
A.反射 B.折射 C.直射
6、牛頓通過( A )把太陽分解成七種單色光
A.三棱鏡 B.凹透鏡 C.凸透鏡
7.凸面鏡使人看起來( B ),凹面鏡使人看起來( A )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8.下面哪些屬於人造光(A B )
A.激光 B.孔明燈 C.月光 D.閃電
9.兩面直立的鏡子的夾角越小,所成的像越( A )
A.多 B.少 C.一樣多
三、小小分析家(快讓你的腦子轉起來,體會其中的樂趣)(15分)
磁怕熱
一天,小明在爐子旁邊,將鐵鉤在爐子中燒得通。小明想,如果將磁鐵放在火中燒,會發生什麼現象呢?磁性是變強,還是變弱了呢?
他設計並做了實驗:
將一條形磁鐵的一端固定在鐵架台上,另一端吸著一些小鐵釘。現在,用酒精燈給磁鐵加熱,經過一段時間後,當磁鐵被燒紅時,小明發現小鐵釘紛紛落下。
同樣的道理,如果反過來將鐵釘燒得通紅,磁性也是吸不住它的。在煉鋼廠里,人們用電起重機吊起生鐵等原料投入煉鋼爐中,卻無法用電磁起重機搬運剛剛生產好的鋼錠。電磁起重機上有一個很大的電磁鐵,利用電磁鐵吸住生鐵自然沒問題,但是對剛剛凝固的鋼錠,電磁鐵就顯得無能為力了。人們只好用車搬運剛做好的鋼錠。
其實,除了高溫可以破壞磁鐵的磁性外,劇烈振動、高頻磁場也會使磁鐵的磁性減退或消失。 摘自《孩子們的科學小實驗》
1. 小明提出了什麼問題?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如果將磁鐵放在火中燒,會發生什麼現象呢?磁性是變強,還是變弱了呢?
他設計並做了實驗:
將一條形磁鐵的一端固定在鐵架台上,另一端吸著一些小鐵釘。現在,用酒精燈給磁鐵加熱,經過一段時間後,當磁鐵被燒紅時,小明發現小鐵釘紛紛落下。
2. 怎樣破壞磁鐵的磁性?
除了高溫可以破壞磁鐵的磁性外,劇烈振動、高頻磁場也會使磁鐵的磁性減退或消失。
四、我愛探究(30分)
1.磁鐵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源於它多種多樣的性質,你是怎樣研究的?
實驗方法我的發現
用磁鐵不同部位吸鐵磁鐵磁極磁力最大
把磁鐵懸掛起來磁鐵指示南北方向
把兩塊磁鐵磁極靠近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把磁鐵靠近鐵釘磁鐵可以吸鐵
2. 請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連接電路,使電珠亮起來。
小電珠在這2種不同的電路中,有什麼差別?
成串的連接電珠亮度較暗,並列的連接電珠亮度高。
五、我也愛發明(5分)
一次,上美術課製作賀卡,為了把賀卡裝飾得漂亮一些需要用膠水。在使用膠水時無論我怎麼擠,膠水下來的速度總是非常慢!怎樣才能使膠水流出快一些呢?
在膠水瓶里放個小鐵球。
Ⅱ 急需科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蘇教版四、五年級(上冊)科學系統復習資料
第一章 科學入門
1. 科學就是研究各種現象,並尋找它們答案 的學問. 如大家熟悉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 瓦特發明了蒸氣機等.可以這樣說: 科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就在 我們身邊.
2. 學習科學的方法和目標: 多觀察 , 多思考, 多實驗, 運用科學方法和知識, 推動社會的進步, 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為人類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3. 實驗 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 做實驗時, 我們一定要遵守實驗室的 規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種儀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將生雞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里, 雞蛋便會下沉 . 在燒杯里放入較多的食鹽,攪拌後食鹽開始溶解, 生雞蛋會上浮最後漂浮
5. 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准量 進行比較的過程. 要測量物體的長度, 先要規定 長度的標准即長度單位, 然後選用合適的單位進行測量.
6. 長度的主單位是米 , 較大的還有千米,較小的還有分米,厘米等
刻度尺是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
7. 對形狀規則的物體,如正方體,長方體等可用刻度尺測出它的邊長,然後計算它的體積
測量液體的體積,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測量范圍量程 和最小刻度. 量液體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處保持水平.
9. 對不溶於水也不吸水的形狀不規則的物體, 測量方法可以將它浸沒 在水中,兩次讀數的差就是該物體的體積.
10.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平時我們講今天真熱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溫度高或低_.
11. 實驗室中常用的有水銀
_溫度計,酒精溫度計等,它們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 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用℃表示, 它的規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 在標准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 在0到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攝氏度.
12. 液體溫度計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觀察溫度計的量程 ,切勿用來測量超過溫度計量程的溫度. 測量時,手要握溫度計的上端, 要使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物體 充分接觸,如果測量的是液體溫度,則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沒在 液體中, 但不要接觸容器壁和底部. 測量時,要等到溫度計的水銀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再讀數,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讀數時,眼睛應平視, 視線應與溫度計內液面相平.紀錄讀數時, 數字和單位要寫完整, 並注意是否漏寫了單位和估讀值.
13. 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 物體質量的單位是千克 ,用符號 kg 表示, 較大的單位有 噸, 較小的單位有克,毫克等.
14. 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質量的大小完全由物體本身 決定. 改變物體的形狀, 溫度,狀態,位置和空間 都不會改變物體質量的大小.
15. 實驗室里常用天平 來測量物體的質量, 常見的是托盤天平_.
16. 托盤天平的使用: (1)游碼移到零刻度線處, 天平放水平. (2) 調平衡, 用平衡螺母 調節.
(3) 左盤放物體, 右盤放砝碼, 先放大 砝碼, 再加小砝碼, 最後移游碼_.
(4) 讀數, 將盤內砝碼的總質量+游碼指示的質量值. (5) 稱量完畢, 用鑷子 將砝碼逐個放回 砝碼盒內.
17. 在自然界,任何有 的運動都可以作為測量時間的標准, 如日晷就是根據 的原理發明的, 擺鍾就是根據擺的 原理來工作的.(免做)
18. 科學探究的步驟是(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 (3)設計實驗方案 (4)收集事實證據 (5)檢驗假設 (6)交流和評價.
第二章 觀察生物
1. 生物和非生物間最根本的區別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體, 它具有 對刺激有反應,攝取營養, 繁殖後代,能生長 ,適應和影響環境,遺傳和變異等特徵.
2. 判斷動、植物的主要依據: 一是生物體能否環境 , 二是是否需要從外界攝取營養物質.
3. 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主要區別是有無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間的根本區別有: 種子 外有無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無子房包被.
4. 動物界中, 分布最廣, 最高等的動物是脊椎 動物; 種類和個體數量最多的類群是昆蟲, 最低等的動物是原生動物.
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 藻類 植物. 被子植物 和裸子植物可用種子繁殖後代.
6. 脊椎動物的主要特徵及代表動物. (表格無法顯示,見郵箱)
7. 昆蟲的主要特徵: 身體分頭 , 胸 ,腹 三部分,頭部有觸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長有二對翅, 三對足, 身體, 觸角,和足都分節.
8. 具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的植物是被子 植物,也稱是綠色開花植物; 有根,莖,葉,種子, 無花,無果實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莖,葉的植物是蕨類植物; 只有莖,葉的植物是_苔蘚植物; 生物體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直接構成的植物是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等器官)。
9. 等級分類的七個等級是: 界 門 綱 目 科 屬 種 ,其中種是等級分類的基本單位.
10. 放大鏡的主要構造是透鏡, 使用時應正對被觀察物體. 放大鏡能成放大,正立的虛像.
11. 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1)使用時操作步驟: A. 取放: 一手握鏡臂, 一手托鏡座,放在體前略偏左.
B. 上鏡: 從鏡盒取出物鏡裝在轉換台上, 取出目鏡裝在鏡筒上.
C. 對光: 轉動物鏡轉換器, 使物鏡對准通光孔, 轉動集光器,選取一個大小適宜的光圈, 左眼觀察目鏡, 用手轉動反光鏡, 當觀察到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對光完成.
D. 觀察: 將裝片放在載物台上, 觀察物對准通光孔的中央, 用壓片夾壓住裝片. 眼看物鏡, 向前轉動粗准焦螺旋, 使物鏡和裝片接近. 眼看目鏡, 向後轉動粗准焦螺旋, 鏡筒上升, 觀察到模糊的物像時停止. 雙手轉動細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為止.
E. 移像: 反向移動裝片.
(2)放大倍數: 目鏡和物鏡倍數的乘積.
12. 生物體的結構: 細胞 →組織→器官→系統→生物整體
13.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 根據構成生物體細胞的多少, 可分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 單細胞生物的特點是個體微小, 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14. 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根本區別在於細胞內有無細胞核.
15. 細胞的主要結構有細胞膜 , 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具保護作用的是細胞膜; 具有遺傳物質的是細胞核, 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是細胞質.
16. 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間的不同結構有細胞壁 ,液泡和葉綠體等, 其中細胞壁是動,植物細胞間的主要區別.
17. 組織: (1) 定義: 形態 相似, 功能相同的細胞群叫組織.
(2) 動物體內的四大組織是: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其中分布最廣的組織是結締組織.
(1) 植物體內的組織有: 營養組織、輸導組織和分生組織 等.
(2) 生物體生長的原因: 是細胞不斷分裂. 生長和分化的結果. 細胞在分裂時最顯著的特點是出現染色體, 而產生不同組織的原因是細胞分化的結果.
18. 細菌和真菌: 統稱微生物 .
細菌: 屬_單細胞生物, 有球菌 , 桿菌和螺旋菌三種形態.
真菌:酵母菌的結構. 食用菌由地下的 和地上 組成. 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絲形成的 .(免做)
第三章 地球與宇宙
1.地球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球體,地球的赤道半徑6378 千米,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短21km左右,僅差0.33%。
2.地球儀是縮小的地球模型,經緯網將地球分為若干個部分,能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點的地理位置。赤道將地球分為南北 兩半球,西經20°和東經160°將地球對分成東西兩半球。
地圖是用不同的符號、顏色等把縮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紙上表現出來,地圖三要素是 圖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陽是能自己發光發熱的氣體球體,他的直徑約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溫度約為6000℃,太陽黑子是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
4.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為便於認識恆星,把全天分成若干個區域,這些區域稱星座。較著名的區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後座 ,一年四季可見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 ,有行星、小行星、衛星、彗星等天體按一定軌道繞太陽公轉而構成。日地的平均距離約1.5億千米。
7.銀河系像太陽這樣的恆星有2000多億多個,所有的星系構成了宇宙。
8.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樣不能 發光,太陽總是把半個月球照亮, 則我們看到的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
(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而發光.
B. 是由於日,地,月有規律地相對運動造成三者相對位置有規律的變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態也有規律地變化.
(3) 當月相出現上弦月和下弦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當看到新月,滿月時,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條直線上.
(4) 新月出現在農歷每月初一,滿月(望)和月食出現在農歷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現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現下弦月.
(5) 從新月到滿月再到新月, 為月相變化的一個周期,這個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朔望月.
11. 日食和月食
(1) 地球上某地有時會看到太陽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現象,種現象稱為日食.
(2) 日全食: 月球擋住了太陽表面全部 時,就發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擋住了太陽表面一側時,就發生了日偏食. 日環食是月球擋住了太陽表面中間部分 就發生了日環食.
(3) 日全食過程中不同階段的先後順序是: 太陽被月球遮掩是從日輪的西緣開始,東緣結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東的公轉運動.
(4) 月球發生月食時並非全黑,而呈暗弱的古銅色,這是由於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當海洋對月球時,月球呈 , 當陸地對月球時,月球呈 .(免做)
(5) 月球本身不發光,當日,地,月位於同一條直線上, 月球又位於日,地的一側,當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漸遮掩,就發生了月食現象.
第四章物質的特性
1。各種固體熔化的特點不同,可以將固體分為兩類。一類叫晶體:具有一定的熔點。像硫代硫酸鈉、明礬、金屬、石膏、水晶等。另一類叫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像松香、玻璃、蜂蠟、橡膠、塑料等。
2。熔點是晶體熔化時的溫度,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之一,不同晶體熔點不同,冰熔點是0℃。硫代硫酸鈉的的熔點是48℃。金屬鎢的熔點在金屬中是最高的。非晶體沒有熔點。
3。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一切液體在凝固時都要向外界放熱。
4. 液體汽化有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 它們都會吸收熱.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都能進行的, 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 液體的表面積大小,
液體的溫度高低,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蒸發的應用是可以作致冷劑用於降低溫度. 沸騰是只在一定溫度(沸點)下進行的,並且沸點保持不變. 沸騰的條件是: 溫度達到沸點; 繼續吸收熱量.不同液體沸點不同.
5. 氣體液化是液體汽化的逆過程,也叫凝結. 會放出熱. 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實際中我們看到的」白氣」 等現象都是水蒸氣液化而形成的.
6. 升華和凝華是固態與氣態之間的狀態轉變. 升華會吸熱.
7.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 分子之間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間的空隙和分子的運動是物質發生擴散現象的原因, 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發生擴散的現象, 但在氣體中擴散的最快. 分子的擴散快慢還跟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擴散得越快.
8. 一定條件下,物質在液體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質其溶解能力強弱不同, 物質溶解性的強弱由物質的本身性質決定的, 還會隨溫度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9. 物質的酸鹼性是物質的化學性質之一, 不同的物質酸鹼性的_強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試液以測定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 用PH試紙可以測定物質酸鹼性的強弱. PH值的范圍是0—14, PH值越低, 物質的酸性越強; PH值越高, 物質的鹼性強.
測定的方法是: 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被測的溶液,滴在pH試紙上, 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准比色卡對照, 從最接近的顏色來確定被測溶液的pH值.
10. 物質的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兩種變化的區別在於變化過程中有無別的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中伴隨著物理變化的發生. 物質具有的性質分為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只有在化學變化中才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