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一年級小學生專心聽講、獨立思考的能力(案例)
如何提高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對於學生掌握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學與我要學,效果截然不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激起學生學習的樂趣,是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的問題。對於小學生來說,更重要的要靠教師的課堂教學藝術,即如何結合小學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想學、愛學、樂學。根據以往教學經驗,我總結了如下幾點教學小技巧:
一、運用小故事、趣味問題引課、講課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樂於聽故事、回答趣味問題。比如在講「0的加減法時"我以一隻小猴子連夜趕來看小朋友,小朋友們高興嗎?來引課,小朋友們興致很高。接著我又說小猴子走了一夜,很餓、很渴,問學生怎麼辦?學生自然說要給它吃東西。然後自然而然地演示小猴子吃桃子課件來進行0的加減法講解,學生一直在幫助小猴子、跟小猴子交朋友的氛圍內完成了學習,又受到了樂於助人的思想教育。教學效果很好!還有我在教「時、分、的認識」時,首先讓學生猜這樣一個謎語:「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卻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睡。」激發起學生學習興趣,然後再出示教材中的六幅生活學習作息圖編故事,順其自然地完成了時、分的教學,又加強了學生的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
二、通過實踐操作,調動學習積極性
教學單憑老師講,學生只通過一種感官來進行學習,就容易感到疲勞、厭倦,聽不進、記不住,效果就差 .而通過多種感官,發揮學生好動的特點和長處,讓他們親自動手做一做、擺一擺、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 、剪一剪、學生積極性就高,教學效果就好,。這樣教學,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提高學習興趣,有理解了知識,培養了實踐能力。例如我在講「6、7的加減法」時,大量時間用在了學生自己擺學具列加減法算式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很快列出了好多的6、7的加減法算式,並較好地理解了6、7的加減法的意義。學生如此學習不但不累,而且十分有趣,發揮了其積極主動性。在教許多思考題時,我也主要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得出答案。這樣就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生活化,學生容易理解,掌握扎實。
三、課上插入小韻律、採取多種練習手段,適應學生心理特點
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對某一事物集中一段時間就開始分散、就不感興趣、喜歡多變,這是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教學中應運用各種變換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興趣發展。比如課前課中插入與數學有關的小韻律操:「123、爬高山,456、翻跟頭,789、拍皮球,一共十根手指頭。」既鍛煉了學生的手指與數字對應的靈活性,又減少了數學學習的枯燥性,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還有一堂課的練習,切忌單調的形式和簡單機械的重復,否則不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一年級教學中,我利用游戲進行教學,把學生對游戲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如口算、筆算接力、找朋友、開火車等;不僅能提起學 生學習精神,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消除學習疲勞,而且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以上是我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總結出的小策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設計出更多更好的適應一年級學生學習的方法策略,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輕松愉快快!
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教材簡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內容:20以內的數和最基礎的加、減法口算,幾何形體、簡單的統計、認鍾表(\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教學內容。
本冊教科書以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為主線安排教學內容。在認識10以內的數之前,先安排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內容的教學;在10以內加、減法之前,先安排分與合的教學。通過數一數,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數能表示物體的個數;通過比長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輕重,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比較;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接觸簡單的分類,並初步感受到同一類物體有相同的特性;通過認位置,讓學生認識簡單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體的位置是相對的;通過分與合的教學,為建立加、減法概念和正確方'案,范'文'庫歡,迎您1采 集進行加減法口算作準備。這里所體現的比較思想、分類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後面學習數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統計(\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知識的重要思想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教科書設置小單元,把各領域的內容交叉安排。這符合一年級兒童年齡、心理的特點,有利於各知識的相互作用,便於建構合理的認識結構。
二、班級情況簡析
一年級學生由於剛進校因此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人思維活躍,學習數學的興趣較濃,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少數同學能力'方案範文.庫.整理~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慾,所以教師要有層次、有耐心的進行輔導,要使每個學生順利地完成本學期的學習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20以內的數,並學會讀寫;初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認識符號<、=、>的含義,會用符號或語言描述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經歷探索一位數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口算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的過程,能熟練地口算一位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初步學會20以內加減法的估算。認識鍾面及鍾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合具體的情境認識上、下、前、後、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觀念。通過具體物體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認識這些形體相應的圖形,通過實踐活動體會這些形體的一些特徵,能正確方'案,范'文'庫歡,迎您1采 集識別這些形體。感受並會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大小和輕重。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易統計表,通過實踐初步學會簡單的分類,經歷和體驗數據的收集和統計的過程,並完成相應的圖表。根據統計的數據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數學思想方面:初步學會從數學思維的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如數出物體的個數,比較事物的多少,比較簡單的長短、大小、輕重(\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在數的概念形成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方案範文.庫.整理~,如在認識20以內數時通過比較、排列發現這些數之間的聯系,在學習「分與合」時發展學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方案範文.庫.整理~,在「認鍾表」時進行比較、綜合和判斷(\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能用「分」與「合」的思想進行初步的數學思考,能聯系具體情境探索一位數加、減法,並經歷與同伴交流各自演算法的過程,正確方'案,范'文'庫歡,迎您1采 集地、有條理地說明自己的演算法;對估計的過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釋。在探索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之間位置關系的過程式中,發展空間觀念。感受簡單的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具有對簡單事物和簡單信息進行比較分類的意識,具有簡單的統計思想。
3、解決問題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和現實情境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解決問題;能對簡單的幾何體進行簡單的分類,能聯系情境描述一些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在教師的組織下收集有效信息並進行分類、整理,用簡單的統計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表示問題解決的結果(\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等。體驗與同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與態度方面: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本文由.方案范-文庫'為您;搜}集整-理#的密切聯系,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產生好奇心,有學習數學的熱情,有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能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會讀寫20以內的數
2、熟練地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
3、理解20以內各數的組成,初步領會「個位」和「十位」的含義。
4、20以內的退位減法。
五、滲透教育
1、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結合有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集體、愛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學措施
1、教者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准,勇於創新,堅持教學「六認真」。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文由方案範文庫為您搜集.整理~,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3、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4、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方案範文.庫.整理~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5、重視學困生的補課工作。
一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學習習慣: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書姿勢,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培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的良好習慣。
(3)繼續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漢語拼音:
(1)鞏固漢語拼音,能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
(2)能正確書寫聲母、韻母並抄寫音節,在四線格上寫得正確、工整。
3、識字寫字:
(1)准確認讀451個生字。
(2)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192個,做到書寫正確、規范,姿勢端正,卷面整潔。
4、口語交際:
(1)能聽懂別人說的一段話和一件簡單的事。能聽懂老師的提問和同學的回答。
(2)能看圖說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貫的話。
(3)能按照要求用幾句連貫的話講一件簡單的事情。
5、閱讀:
(1)能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常用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2)認識句號、問號、感嘆號,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等不同的語氣。能正確讀出長句子中的停頓。
(3)朗讀、背誦指定的課文。會分角色朗讀對話。
(4)正確地復述課文,語句連貫。
(5)能想像課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課文的大意。
三、教學措施
1、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兒童心理特點,運用適合低年級孩子的語言、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在學習中重視讀書感悟,質疑,尊重學生個性;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運用。
2、重視發展能力。學生的能力關繫到他們的終身發展,培養學生識字能力,理解詞句的能力,朗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初步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力求使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上發展。
3、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本學期,識字任務很重。必須提高課堂效率,使用各種方法使學生識字、組詞、說話。對於難於理解的詞設計情景幫助理解,力爭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學得輕松又扎實。
4、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口語交際活動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各方面的語文能力得到訓練。口語交際活動,要活潑有趣。可以課內外結合,使學生在反復實踐中鞏固所學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一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
一年級小學生心理特點
( 一)一般心理特點:
1:獨自進入新環境:孩子進入小學後就開始獨立處理周圍環境的事情,擺脫對大人的依賴了。由依戀不舍到輕松愉快,這是一年級學生的共同特徵。過去聽父母講的一些事,現在可以獨自去看,去聽,無拘無束地去干自己想乾的事,這種新鮮感充滿了孩子的頭腦。
2:嬌寵兒在增加:上學以後少數孩子還離不開媽媽,這是心理沒有斷乳的表現。這種孩子看不見母親會感到不安,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回到家以後馬上換了模樣,大喊大叫,恢復本來面目。孩子的心理離乳是普通家長感覺不到的問題。發現了也不知怎麼處理,只是強迫孩子按大人的意志上學,回家也不準大喊大叫。這種反意志行為恰好給孩子增加了不安的心理成分。
現實中這種問題是兩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歸結為父母溺愛孩子,還應看到社會因素。由於社會安定性較差,孩子的人身安全缺乏保障,家長不得不隨時保護孩子。另外,居住環境封閉,活動空間減少,獨生子女只能伴隨在父母左右,客觀上使孩子得到了過多的照顧,造成嬌寵兒增多。
3:注意多變的事物:一年級學生很敏感,容易學會過去自己不懂的東西,所以提出的問題特別多。有人認為孩子愛提問題是善於思考的表現,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都有這個特點,只不過有的孩子愛說,有的孩子把疑問藏在心裡,不表達而已。
當孩子意識到「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的時候,行為也會發生一些自覺變化。讓他幫忙做一些事會很積極地響應,表明孩子開始明白一些社會責任了。
(二)入學後的適應期
1:以什麼心態對待入學:孩子到了新環境中會拘謹或害怕。對待孩子的情緒變化,只給予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除了學慣用具和禮儀方面的准備,還有孩子自我清潔、自我保護等自理能力的鍛煉。如果這方面不過關,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2:認識老師:「老師可怕嗎?」許多孩子都關心這個問題。
3:熟悉學校環境。
(三)學習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從生活中玩耍中學到的知識,要比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更重要。這在發達國家已是共識。通過自身體驗獲得知識能使頭腦更加活躍。
保持愉悅的學習情趣。不論成績如何,孩子首先要保持愉快樂觀的學習情趣。不要把學習知識當作負擔。
(四)不願意上學的孩子。
開學以後兩三個月左右,大部分孩子都習慣了學校生活,但有少數孩子不願意上學。原因可能有:
其一,被小朋友欺負。由於家長的粗心,在衣服文具飾物等方面比同學們差,被人瞧不起,自己想得到可家長又不允許,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被欺負或自卑感。
其二: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講課內容,自己又不敢發問,呆在那裡,慢慢造成恐懼心理。
其三:活動緩慢而落後於人。這一般是家庭溺愛造成的。由於家長總是幫助孩子做事,使孩子的手腳和感官接受鍛煉的機會很少,等到和其他動作準確快捷的小朋友一起做某件事時,就顯出活動不協調,速度緩慢。
其四:為上廁所而為難。
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1)堅持「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學會「讀書」。閱讀教學以讀為本,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本質特點。讀的次數多、內容多、形式多,有利於感悟和積累,有利於廢止繁瑣分析,有利於打破沉悶呆板的課堂氣氛。
各個年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默讀、背誦。小學階段特別要加強朗讀和默讀的指導。要重視指導朗讀和學生進行有感情朗讀的方法,用培養語感和感悟力的方法來理解課文。默讀,要指導學生學會一邊讀,一邊想,知道在什麼地方想,想什麼。怎麼想。學過的詩文,要提倡多背誦。背誦是語言和文化的儲存、積累,學生不僅得益於當前,而且受益於一生。那麼,四年級的學生應該怎樣讀好書呢?
首先說說朗讀。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
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其次是默讀。默讀的練習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一二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三四年級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五六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默讀也是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略讀課文的教學,一是內容上,理解內容的要求要低於精讀課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方法上,教師要更加放手,要讓學
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以後的大量閱讀中進一步掌握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略讀課文教學的大體步驟是:先由學生參照提示語中的提示,獨立閱讀、思考、交流,初步體會內容;然後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可以是內容的,也可以是寫法的,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2)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學會「思考」。
課標明確指出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自讀、自悟是閱讀的基礎。因此,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
想啟迪,積累優美語言,享受審美情趣。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學生的閱讀時間。 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體驗不僅是語文教育的特點,而且是語文教育的目標,是語文教育的實施方法。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語文教學使學生、文本、教師的多邊互動、融合、提升的復雜過程,而學生主體的體驗,正是使這一過程能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這也是語文課程標准如此強調體驗的價值所在。當然,個性化閱讀也需要價值引導,不能任由學生亂發揮。老師要及時發揮自己的作用,雖然說教師是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但這個夥伴應該做到「高於學生之上,融於學生之中」的。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課標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教師通過參與對話,扮演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角色。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提倡獨立思考,鼓勵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在閱讀中展開想像和聯想,在閱讀中不斷有所發現,讀出新意。
倡導新的學習方式,鼓勵質疑,引導發現,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說,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疑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自主意味著個人獨立學習、自主探究,意味著教師要尊重學生自己的方式、獨到的思維和新穎的見解。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4)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學會「積累」。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
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隨時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精彩片斷。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背誦、摘抄等形式,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同時培養對好詞佳句的敏感,養成積累詞句的習慣。在我們的課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課文,對於這些課文,教師要重視創設情景,使學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時,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據我所知,很多老師都有一些好辦法引導學生積累,如采蜜本、美詞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錯。
(5)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 「應用」。
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以引導學生通過應用鞏固學習的成果。引導學生學習和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方法,引導學生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在習作中運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學語文,用語文,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B.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案例分析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案例分析
來到這所鄉鎮小學以來一直任教一年級,工作中我認識到農村教育在義務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農村小學又是整個教育的關鍵和難點,要搞好農村小學教育,學生日常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習慣不僅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更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你學習的效果及辦事的能力,恐怕都跟你的習慣有關。正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指出:什麼是教育,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有一位教育界人士說過,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學習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利於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因此一年級必須注重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以游戲的方式影響小學生的個人衛生習慣
案例:
班裡總有這么幾個學生個人衛生習慣很差,以致其他學生都不願意和他們同桌,究其原因主要是這些學生身上每天都臟兮兮的,還有股怪味。為了改變這些學生的衛生習慣,我決定以游戲的方式促其改變。先教授洗手歌,然後每天放學前帶領學生唱一遍。其次,每周我們會以游戲的方式評出本周的衛生之星並予以表揚獎勵。
分析:
在我所在的鄉鎮,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所以孩子被留給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養,所以個人衛生習慣培養上存在著問題,即使少部分留在父母身邊的也沒有很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這時候,學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培養學生個人良好的衛生習慣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需要我們廣大的農村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來實現。
二、教師以身作則,給小學生集體衛生習慣的養成以榜樣作用。
案例:
小學一年級學生剛踏進校門,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學生的衛生習慣也不同。每天我走進教室總會發現地上有或多或少的垃圾,每次我都會彎下腰把垃圾撿起來並隨手扔到教室的垃圾桶內,我的這一行為被大多數學生看在眼裡,時間久了,教室里的垃圾逐漸少了,偶爾有一些,也有很多同學效仿我的做法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箱里。就這樣我們教室里的衛生逐漸好了起來。
分析:
榜樣的力量是無究的,教師要隨時給學生樹立榜樣,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才能彰顯榜樣的力量。
三、以趣味引導,培養小學生的上課習慣
案例:
在我教的班上有那麼幾位頑皮的孩子,上課時總是說話或交頭接耳做小動作,被我叫起來卻什麼都不知道,書寫也很潦草,作業完成情況很差。每次批評教育似乎作用也不大,我總在不斷的思考,該採取什麼養的教育方式改變這種不良局面呢?
1、多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盡量多的運用多媒體上課,把課件製作成有趣的動畫或游戲,有聲有色,以生動、形象、具體的表現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優化學生的思維過程,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這一優勢,激發學生創新的慾望,尋求解答問題的最佳途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柳樹醒了》一課,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春天的景色導入課文,創設情境,讓學生好像進入美好的春天裡,聯想到春天的雷聲在召喚柳樹的醒來,春風在給小柳樹梳頭,春雨在給小柳樹洗澡,春燕再跟小柳樹捉迷藏,自己在和小柳樹一起長大。由於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優化學生的思維過程。
2、以游戲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由於認知水平有限,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直接觀察到事物特徵,所以,巧妙運用課堂游戲提高小學生的記憶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可適當選編一些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貼進學生生活經驗以及日常生活中應用較廣泛的題目,使學生真正樂知。如:《比尾巴》一課,朗讀課文時可採取朗讀加動作,男女生互動等形式促進學生記憶。
分析: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設計,不但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樂趣,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大膽創新的精神。從而改變學生的課堂習慣,提高課堂效率。
四、通過設立等級評價,培養小學生的書寫習慣
案例:
書寫規范是小學生作業的最基本要求。有的孩子的作業書寫潦草,格式混亂,丟三落四,要克服這些不良的習慣就要從培養學生規范書寫入手,就要從一年級抓起,包括學生的作業格式、書寫規范、自覺檢查等習慣。為了防止學生的粗心現象,我藉助現代化教學設備——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作業,設立等級,對書寫好的學生給予表揚鼓勵,這樣一來學生做作業就認真多了,寫潦草字的現象就漸漸少下去了。
分析:
等級評價對促進學生規范書寫習慣的養成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一年級小學生有自尊心,喜歡表揚鼓勵。等級評比使他們有進步的動力。規范小學生書寫是我們需要繼續研究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