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教版二年級的數學中《角的初步認識》,怎樣陪讀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內學生更好地認識角,容要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喜歡做小動作,感覺數學枯燥無味,因此我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里。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用尺子畫角。
【難點】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㈡ 二年級上冊數學角的初步認識 怎樣數角
1、復習引入
出示長方形圖、正方形圖、三角形圖後,請學生說一說下面各是什麼圖形,完後教師闡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種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不一樣的新圖形:它就是角,這節課只對它進行初步認識(板書課題:角的的初步認識)
2、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 出示學校的一角的圖片,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哪些地方有角,之後課件把校園圖中的角用明顯的紅色標識出來。
課件出示剪刀,易拉罐,水龍頭的圖片,再一次讓學生觀察並說一說哪些地方有角
並把物體表面上的角請下來,然後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三個角,說說你發現了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這里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
小組討論後匯報並引導學生得出:他們都有尖尖的部分,都有直直的兩條線,這時教師教師在課件上以一個角為例,告訴學生這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直直的兩條線叫角的邊。也許在課的開始,學生對於自己所認識的角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是模糊的,是非數學性的,然而在這時,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這時候學生所建立的是角的正確的表象。
接下來請2個學生上來指指屏幕上的另外兩個角的頂點和邊(這個環節的目的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角是由一個頂點兩條邊組成的)
總結: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答案板書出來。
(2)判斷「練習中的第一題」
找一找,下面哪些圖形是角,哪些不是角?讓學生判斷,不是角的說說為什麼不是角。(這個環節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角一定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的組成的)
(3)找生活中的角
告訴孩子們,其實,不光在這些圖片中有角,我們的身邊,有好多角陪伴著我們。教師先以黑板面上的角為例示範指出,再請學生在教室里找一找並和同桌說一說,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並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小組活動後請若干學生向全班匯報找到的角,並指出頂點和兩條邊。
教師闡述:一間教室就有這么多的角,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角更多了,你們課後可以再去生活當中找找。
這一環節讓學生鞏固了數學中的角後,讓學生回到生活,用所學過的數學知識更理性地找角,這樣的設計,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了孩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的意識和能力,也讓孩子有了成功的體驗,培養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3、折角
當學生頭腦中形成一定的表象後,讓學生折角,把准備好的紙,在教師的引導下折出自己喜歡的角。然後讓學生觸摸角並感知角的頂點是尖尖、角的兩條邊是直直的。(這過程能讓學生從視覺感受的方式過度到觸覺感受,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角的認識)
4、活動角
讓學生把手上的活動角變得大點怎麼變?再變大點怎麼變?變小點怎麼變?再變小點怎麼變?如果把做好的角的邊剪掉一點,角的大小變了嗎?如果把角的邊延長一點,角的大小變了嗎?組織學生討論: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與什麼無關?並把結論板書。(這一環節,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的認識,初步感知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並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動手畫角
教師闡述:你們剛才認識了角,也會折角,想不想自己也畫一個漂亮的角呢?接著教師先示範畫一個角,強調要用尺子畫,再讓學生嘗試畫角。教師進行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待學生完成之後,請幾名同學在幻燈片下向全班展示畫好的作品,其他學生對其作品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