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小學三年級的特點

小學三年級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1-01-04 11:50:38

A. 三年級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您好!三年級屬於小學生,下面關於小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
(一)入學適應問題
兒童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有一個逐漸適應校園生活新環境的問題。對小學一年級的新生來說,從校園的自然環境到教師同學這樣一種人際關系環境都是陌生的,還有學習的壓力,校規校紀的約束等,這一切都構成了新入學兒童心理適應的嚴峻挑戰。對於部分心理發展迅速的學生,以及在幼兒園受到過入學准備教育兒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但部分兒童則會出現適應不良現象。這種適應不良大多表現在:產生情緒障礙,如焦慮、不安、抑鬱、害怕等;注意力不夠集中,爾後對學習失去興趣;不能約束自己,總是違反紀律等。一般經過幾周的自我調節能夠逐漸適應,少數學生可能會持續數月之久。通常個性內向、膽小、謹小慎微、急躁和情緒不穩定的學生容易出現入學適應不良。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由於學生學習競爭加劇,學習負擔過重,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中分數,給小學生造成嚴重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據遼寧教育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 1995 年遼寧省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准 60% ,而許多家長還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多數城市有近 70% 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不足 9 小時。加之現有的教學內容偏難,對學生學習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在如此重壓下,學生身心受到了極大損害。兒童年齡越小,學習過程中越容易產生疲勞,如果學生的學習持續時間過長,很容易造成學習疲勞,若學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會使其視力下降,食慾不振,面色蒼白,大腦供血不足,瞌睡,失眠,頭熱,腳冷等。在心理方面則會產生抑鬱,煩躁,信心不足,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思維遲緩等現象。
(三)厭學與逃學問題
據調查,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占總數的 5% —— 10%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又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教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到處遊玩。有些農村的孩子厭學情緒還得到家長的支持,乾脆輟學在家,幫父母幹活,做生意等。還有一些優等生,由於心理承受能力較差,一旦別人超過自己或自己的目標未達到,就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四)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
人作為社會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通過正常的人際交往、溝通,人就能獲得正確合理的社會知識經驗,同時獲得生活學習的知心朋友,獲得困難時的支持幫助者。而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人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對象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我為中心」的「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當他們進入一個新的集體後,在集體中的位置已改變,但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去與人交往,因而在與他人交往中常常是唯我獨尊,不能善解人意;遇到困難不能克服,也不想克服,缺乏自信心,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而且教師教育方法不當,忽視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教師是學生理想的目標,公正的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教師如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指導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會有一種壓抑感,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泛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五)意志障礙
這類小學生主要表現為意志薄弱,缺乏行動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做事容易半途而廢,容易上當受騙,愛說謊話,不能經受學校和生活帶來的正常競爭,不能正確地面對挫折,行動放任自流。中國的家長歷來很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對他們百般呵護甚至溺愛,因此造成孩子如同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意志力非常薄弱。自然當他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就會無所適從,甚至採取消極的逃避方式,這種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一旦習慣化、穩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狀態即使有所改變,其行為卻仍以習慣化的適應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現。於是,消極的挫折適應方式也就轉化為較嚴重的、需要長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問題了。
(六)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是指擾亂他人或給個人身心造成妨礙的行為,主要表現為攻擊、逃避、自暴自棄等。按性質劃分,問題行為可以分為過失型和品德不良型。前者是指個體行為對組織紀律和社會一般生活准則的觸犯或違背,這種問題行為常常是由不恰當的需要、好奇、好動、試探、畏懼、缺乏經驗和認識力不足等因素所引起的,品德不良型問題行為,是指個體行為對一定的社會道德規范、對集體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違背或侵害。這種問題行為一般是由錯誤的意識傾向或個性特點所造成的,因此表現出經常型、傾向性和有意性等特點。
(七)人格障礙
人格障礙指小學生人格的發展不協調。主要表現為心胸狹窄,嫉妒心強,異常固執,我行我素,人際關系緊張。
(八)依賴心理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心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較強的依賴心理,首先表現為對環境的依賴,如天氣的變化不能適應,不知道添減衣服,需要老師或家長的提醒才行,否則很容易感冒。其次表現為自責傾向。這一現象在小學生中較多,危及著他們的心理健康。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形成自責傾向,如,父母、教師對兒童過分嚴厲、專制,則挫傷了兒童自尊心,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渴求過強時,一點小過失就會使小學生感受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兒童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九)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由於考試和升學的壓力,部分小學生臨考時處於緊張而又恐懼的情緒狀態。尤其是畢業班的學生,面對排名次和決定人生前途的升學考試,大部分學生感到精神緊張,壓力很大,他們渴望成功,也擔心遭到失敗。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不錯,稍有一次失敗了,就懷疑自己的能力,過分自責,產生焦慮心理,導致對下次考試的擔憂,總怕自己考不好,甚至一到考場就心煩意亂,身體顫抖,本來應該答上的問題在腦中毫無印象,發揮失常。嚴重者還會出現生理異常反應,不能正常參加考試。長期這樣,會造成其心理變態,性格乖僻和行為異常。

二、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成因
(一)來自小學生自身的因素
1、遺傳因素
在農村,由於近親婚姻造成兒童生理發育先天不足,相貌不佳或殘疾,智力偏低等,這使得他們不能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其他人也用異樣的眼光去看他們,必然造成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
2、氣質類型
小學生同成年人一樣,氣質類型可分為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四種。其中,膽汁質和抑鬱質類型的學生對不良刺激反應敏感,他們極易產生不健康心理。就教師批評而言在我們看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對他們來說卻是莫大的打擊。如遼源市一小學生因受老師批評而服毒自殺的事件,恐怕與那位學生的氣質類型有直接的關系。
3、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心理需要
童年期兒童的身體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階段,其大腦的發育趨於成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為有利,因此,童年期兒童的心理發展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但因為其心理還不夠穩定,很容易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因此也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二)來自家庭的因素
家庭是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最初環境,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小學生的情感意志,影響其心理的健康發展。
1、父母的溺愛
眾所周知,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已經20多年,使我國的家庭發生了重大變化: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在獨生子女家庭中,有的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護,不願讓他們受一點委屈,經歷一點風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錯誤時,父母也不說一個「不」字,天長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獨尊」的心理,當他們走進學校,走向社會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時,便不能接受,無所適從。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
有的家庭,父母從來不把子女看作是與自己平等的一員,認為子女只能逆來順受,惟命是從。他們對子女過於嚴厲、粗暴和專制。還有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往往陷入「愛的誤區」,對子女過高要求,過度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琴棋書畫樣樣學,英語電腦門門通,考試名列前茅……只要學習好就言聽計從,有求必應。而一旦失誤,就挖苦諷刺,棍棒相加。家長這種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和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子女的自尊心受到損害,獨立性受到壓抑,加上彼此間生活觀,價值觀等存在差異,很容易造成父母和孩子間關系緊張,隔閡加劇,使子女形成反抗、疑懼、膽怯等消極心理品質,誘發心理問題。
3、家庭氣氛不和諧
隨著離婚率的不斷上升,給越來越多的孩子帶來了不幸,嚴重破壞了兒童正常的生活環境,給他們造成的心理創傷難以癒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離婚的父母,有的沒人要子女,有的隨法院判決,不管哪種情形,都容易使子女放任自流,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心理,更有甚者,在學齡期就仇視社會,嫉妒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還有在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中,有心理問題的兒童比例比較大,研究證明,家庭沖突不僅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創傷,還會導致孩子在神經和心理上的某些病態。
(三)來自學校的因素
1、學習負擔過重
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小學生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背負著父母的希望和老師的期望。由於素質教育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重分數輕能力,重書本輕課堂的現象依然存在。老師評價學生,社會衡量學校,理論上是全面發展,實質上是分數和升學率。為了追求升學率,加班加點,題海戰術,價值了學生的負擔。這種局面使小學生疲於應付,心理極度緊張,導致他們用腦過度,皮層機能降低,從而影響學習效率,造成他們對學習失去興趣和信心,或者產生焦慮、苦悶、壓抑、恐懼等不良心境,久而久之,部分人就會不同程度地產生心理障礙。
2、教師教育方法失當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它對學生的發展至關重要。然而一些教師把學生考高分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忽視心理素質的教育和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小學時期,小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和愛護。如果教師缺乏理解、耐心和愛心,不能以熱情的態度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則會感到失望,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師生關系淡漠,這種以學生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遷移、泛化到小學生與他人的交往中,造成人際交往焦慮。
3、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
過去由於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我國曾不公正地對待心理學。80年代初,我國在部分高校恢復了心理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盡管普及心理學科學知識的工作已經做了20多年,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進入小學課堂,小學普遍沒有心理健康指導機構,國內較少的心理專家和心理醫生對小學生來說更是鞭長莫及。
(四)來自社會的因素
1、社會競爭的加劇
雖然小學生還沒有直接接觸社會,但他們的父母、老師和周圍的人無不在給他們灌輸一個事實: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傳播的瞬息萬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競爭機制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使得小學生不得不體會到競爭的壓力和生活的壓力,導致他們對現實充滿迷茫和困惑,產生無所適從的心態,從而引起各種心理問題。
2、社會不良行為的影響
在社會環境還沒有達到凈化的情況下,新舊體制的共存,法規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腐敗現象的滋生和不健康東西的泛濫;一部分人的社會道德水平滑落,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兒童,這些影響都是不容忽視的。

三、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對策
日益突出的小學生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但它並非洪水猛獸,它既然有形成發展的過程,我們就必然能找到預防和矯治的方法和措施。我們認為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必須重視,雖然真正患心理病的學生僅僅極少數,但是我們發現學生中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和行為偏差問題隨年齡增長,因此需要對全體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長、學校、社會及有關部門都來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採取積極的對策,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採取對策。
(一)學校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心理健教育的原則。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遵循「面向全體、寬容、保密、持續」的原則:
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分析的最大不同,心理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把人作為有心理問題需要矯治,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發展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並非是假設小學生群體中大量存在心理問題,而是所有的學生都要心理健康發展,個別學生確有心理問題可以通過面向全體的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矯正。
寬容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地對待這一個學生的一切。寬待每一個學生,就不能把學生分類,不能假設班級學生存在好、中、差三等,不能因為學生家庭經濟文化行為習慣不同而看不起學生。缺乏對學生的寬容,心與心難溝通,教師與學生難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難以進行。教師用寬容的態度接納每一個學生,包括他的優點和缺點,以及不能原諒的錯誤,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問題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和適時的問題。
保密事關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成效。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一定要保密。談話紀錄、心理測試資料都要妥善保管。保密的對象包括學生本人、家長和其他的老師,不能隨意使用學生個案資料,保密還要有時間的規定。
心理健康教育要貫穿於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持續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系列化,一是要有長期的規劃和打算,要明確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應急任務,而把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看作小學教育的一部分,伴隨整個小學階段。
2、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團體輔導。團體輔導採用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團體輔導通常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因為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的心理素質是以集體心理為中介而內化發展的,所以,班主任要根據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著力培養良好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這也是時代發展對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心理輔導室。心理輔導室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也接受學生的主動咨詢。心理輔導室的工作應該專業化,教師應培訓上崗。心理輔導室要有專任教師負責和專門的工作計劃,固定的開放時間,固定的場所。小學生心理輔導室的環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輔導的要求,還要增加兒童的特點,讓小學生一進門便喜歡它,彷彿進俱樂部活動一樣開心。心理輔導室的名稱可以童趣化,例如可叫作「金蘋果」俱樂部等。
個案教育。小學生個案教育是對上述兩種心理輔導的補充和深入。個案的對象應有典型的意義,可以是智優學生、智力臨界學生、模範學生、問題較多的學生,學生作為個案對象,可以讓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據研究的需要而定。個案教育一般要做較長期的跟蹤研究,一個學生在校接觸許多的教師,因此學生個案教育最好採用合作的方式進行,以負責人為主,幾位教師共同觀察和研究同一對象。個案教育一定要作好記錄,盡量詳盡,如觀察筆記、談話記錄等。記錄一定要真實,還可以寫記錄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學生的個案資料,原則上學生在校期間個案研究不公開。
測試與矯治。採用問卷調查、測試紙等手段充分了解學生群體現狀,而後找出存在普遍意義的問題。測試量表宜採用心理專家提供的專門設計的量表,一般不提倡使用自己設計的心理調查表。測試的數據資料僅供參考而已,所有的數據都不可全信, 因為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數據表現的。通過測試調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團體輔導、心理輔導俱樂部活動、個案教育等,進行必要的預防和矯治,促進小學生整體發展。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在小學開設心理健康課程,以幫助小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該課程可分為心理衛生與健康科普和實際訓練操作兩部分。前者是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課,後者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藉此掌握一些轉移情緒、宣洩痛苦、克服自卑、樹立自信等心理調節手段,防患於未然。
(二)家庭應採取的對策
1、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家庭的教養方式和人際關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有的甚至是家庭問題的表現和延續。因此,無論是了解學生心理與行為偏異的原因,還是咨詢、教正計劃的制定與實施,都需要取得家長的積極支持與配合。
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建議如下:
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幼稚的心靈更需要關心。首先家長要知曉孩子的心靈更加需要關心,從小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義務。例如小學生在學校里被老師批評時,希望其他人能安慰他、勸解他,可是小學生被老師批評後,回家還會被家長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孩子肯定會感覺很委屈。因此,老師和家長應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擊,要給孩子「溫暖的家」的感覺家庭教育要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
要傾聽孩子說話。家長往往習慣於自己說話,讓孩子聽話。在學校里一個教師面對幾十個學生,主要也就是教師說,小學生說話的機會相對少,說心裡話的機會更少了。家庭應該是孩子說心裡話的地方,家長要注意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孩子,特別是內向的孩子,家長更要予以重視,鼓勵孩子多說話。家長不能因工作忙忽略與孩子的思想交流。特別是父親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有研究說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地位重要,建議工作忙的父親們每周至少要與孩子共同用餐 3 — 4 次,在餐桌上的話題往往比較輕松,當孩子說話家長傾聽時是最美好溫馨的時光。
寬容與約束都重要。對孩子寬容好還是嚴格好,並沒有一致的意見,現實中家庭教育失敗的教訓往往過分寬或過分嚴。家長應平等地對待孩子,在寬容孩子的同時要給孩子必要的約束。過分寬容則陷於溺愛,過分嚴格則寡愛。家長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孩子的快樂性格不會是在訓斥聲中養成,家長的適時表揚比其他物質獎勵更能幫助孩子養成好品性,表揚孩子與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構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悅的幸福人生基礎從鼓勵與表揚開始。
2、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成長
由於傳統教育觀的長期影響,我們的父母不具備系統的教育子女的理論知識,指導思想有試偏頗,教育方法不適應孩子的發展規律。要改變這種形狀,小學生的父母亟帶需接受比較系統的再教育。社會也有責任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條件,如舉辦家長學校,使家長正確認識和處理家庭同子女教育之間的關系,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最大限度地減少溺愛型和專制型家庭,使小學生的父母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並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子女的學習和發展。
3、父母要慎重對待離婚
父母離婚,打破了原有家庭的寧靜,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父愛或母愛,不少子女因此心理開始扭曲。為人父母者,當夫妻關系不和時,為了未成年的子女,千萬不要輕易去趕時髦、鬧離婚。即便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在離婚前,也應當多為子女考慮考慮,畢竟孩子是無辜的,而且他們正處在發展時期,給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三)小學生自身應採取的對策
1、小學生要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並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小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和社會交往,如夏令營、手拉手活動、體育比賽、文藝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多種多樣的興趣和愛好,學會觀察、分析、評價自己,逐步形成自尊、自愛、自信、自製的良好心理品質,滿足自己接觸社會,進行社會交往的較高級的需要,也有利於形成並長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那些已經形成的不良行為習慣,小學生應當在教師和家長的直接指導下,努力抑制和改正自己的缺點,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2、小學生要學習一些簡單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小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幾種常用方法,如:(1)學會放鬆。知道緊張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是可以通過想像、轉移注意力、調整呼吸、體育活動、聽音樂、唱歌、閱讀、睡覺等方法調節放鬆的。(2)與人談心。要使小學生知道有問題要學會求助,在學校可以找老師、心理輔導老師談心;在家裡可以找長輩、親友談心;在社會上也可以有談心的對象,如心理咨詢電話等等。無論何事何時都可以與人談話,學會與人談心一輩子受益。(3)學習寫日記或周記。小學生要學慣用筆與自己談心,把心靈的軌跡用文字描繪下來,對心理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和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公開日記要得到本人的允許。小學生也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內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學會坦然地對人與對己。
3、小學生要善於求助,尋找支持
尋求幫助是現代人所應具有的積極態度,面對壓力、困惑,要尋找心理支持,以獲得良好的幫助和指導,有問題,可以和師長、親人、朋友談。求得幫助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自助的過程,我們所獲得的不僅是這一次的辦法,而是自己的更多體會。心理咨詢也是可以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通過心理咨詢,可以使咨詢對象的認識、情感和行為有所變化。在這個豐富的社會,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它的質量是完全可以改變的提高。

B. 怎樣描寫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外貌特點

抓住眼耳口鼻等五官特徵,尤其是比較突出的地方;比如:我們常說眉目傳情,眉毛、眼神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在高興、哭泣等情緒變化時,有什麼變化。

C. 小學三四年級學生特點及對策為什麼小學三四年級很重要

四年級是孩子學習生涯中第一個兩極分化的階段,一些專家甚至說,高中生80%的成績取決於三四年級的表現,雖然權威未經核實,但足以表明這一階段的重要性;那麼三四年級應該關注哪些重點呢?

1、語文:培養閱讀和寫作習慣
在三四年級的語文課中,逐漸從拼音和字詞轉化為對文章的理解,而能讓孩子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閱讀課外書,發揮孩子想像力與理解能力。
當然,提到閱讀並不是讓孩子一定要讀經典名著,像《紅樓夢》《西遊記》這些名著,紅樓夢可能大多數小孩子沒有什麼興趣,西遊記大部分小孩子比較喜歡的,不過這部書的電視劇已經看過很多遍了,也不會去翻譯書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很多孩子感興趣的兒童書籍,可以買一些當代作家的作品,比如曹文軒的《草房子》等,也是適合孩子閱讀的。

三年級開始,開始學習寫作文的時候了,從二年級的寫句子轉變為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這也是三年級的難點,對許多孩子來說,如果這個時候寫作基礎不好,到了高年級是一個很大的麻煩,培養寫作的最佳方式是寫日記、多動筆;關鍵不是每天寫出多少字的作文,而是每天堅持做。

2、數學:總結問題類型;適當接觸奧數,拓寬知識面
三四年級的數學,綜合難度開始增加,很多題目考察孩子的概括能力,因此,為了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讓孩子准備一本錯題本,並在作業、考試中發生過錯誤的題目進行歸類總結,以便分析、解決問題與復習,

如果孩子完成作業後,感覺比較輕松,可以適當讓孩子接觸一下奧數知識,當然這要孩子感興趣下進行,這有利於拓寬孩子的思維;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學習奧數,興趣非常重要,趕鴨子上架是沒有效果的。

3、英語:在有興趣的基礎上,學習更多單詞
有些大城市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有些學校在三年級增加英語課程,但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三年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除了聽和說訓練、並開始培養孩子寫英語字母和單詞。
因此,三年內的孩子應該閱讀更多的英文圖畫書,以增強他們的興趣;但是,在閱讀圖畫書的過程中,他們應該開始記住一些基本的詞彙,對孩子的英語進步非常有幫助。

以上是三四年級孩子的學習重點,語文、數學、英語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所以小學階段必須培養好孩子的基礎知識,到了高年級學習就更加順利,不知道以上這些建議對您有沒有幫助呢?歡迎一起來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哦!

D. 小學三年級的心理特點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文章摘要 :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的能力,並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數學課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擺脫不良的心理傾向,牢固地掌握知識要點呢?本文就這幾個問題進行了闡述。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藉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的能力,並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維活動。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有著自己的潛在性和主動性的發展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要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要採取學生樂於接受的靈活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他們活潑、好動,學習的自覺、自律性差。而他們的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剛剛起步,有待增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提高短短四十分鍾課堂教學效率,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小學生的依賴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依賴心理強。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施教時,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主從關系。盡管學生有依賴性,但決不能包辦代替,要盡可能讓他們主動去探索新知,掌握知識要點。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為以後獨立學習做好鋪墊。要擺脫學生的學習依賴心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而學生的自尊心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通過實踐學習和生活培養起來的。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促使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內驅力。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徵,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例如:我在教學「10的認識」這一課時,我事先在磁力板上不規則的擺放了10個小圓片,然後問:誰能很快數出圓片的個數?有的同學很快得出了正確得數,而有的同學還沒有數完。我緊跟著提了一個問題:請你們想一想,為什麼有的同學數的又對又快,而有的同學數的較慢呢?怎樣才能數的又對又快?通過學生激烈地討論,一致同意選派一名代表到磁力板前動手擺放小圓片。這名同學將10個小圓片分成兩個部分,使學生能一目瞭然地了解了10的組成。學生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
(二)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激發創新慾望,首先要營造一種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民主、平等、尊重和賞識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索、去創造,創新的火花才能迸發。在這種氣氛中,才能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拓寬思維的空間,誘發靈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設出充分施展他們才華的機會和空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

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徵。讓學生通過原有的舊知識去探索、去創新,從而學到新知識,使學生從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
如:我在講授連加、連減、混合運算第三課時的混合運算時,先讓學生回憶2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是什麼?學生能馬上回答出: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先算前兩個數,再用前兩個數的得數與第三個數相加或相減。在此基礎上,我出示了要學的新例題:56+28-76=?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 按照什麼順序計算這道題?
2. 不能直介面算怎麼辦?
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回答起來並不困難。我又請三個小組分派3名同學到黑板上來做這道例題,要寫清每一步計算的過程。這三名同學都代表自己的小組,做起題都非常認真。結果,這三名同學全做對了,我馬上表揚了他們。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高漲起來,爭先恐後回答問題。我對回答正確的同學都給予了肯定,學生們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享受著數學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輕松地學會了本節課的知識。
二、學生的表現心理
有些學生雖然思維敏捷,回答問題積極性高,但由於他們具有爭強好勝、急於表現自己的心理,在回答老師提問時,往往欠思考。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真正領會題意或僅僅聽了一半,就急忙舉手回答,期盼老師能夠叫到自己的名字,以達到表揚自己的目的。對這

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同時還要及時提醒他們要全面、細致地思考問題,學會聽講,學會思考。從小培養學生認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三、小學生注意力的短暫性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無意識注意佔主體地位。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久地集中到一起,要想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從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知識。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採用直觀的教學手段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無疑為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優美的圖畫、亮麗的色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學生最佳的注意狀態。緊緊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勢必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講逆向思維的應用題「書架上有17本書。小明拿走一些,還剩13本。小明拿走了多少本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我先在書架上出示一個書架,架上有17本書(學生數清書的本數),再出示一個小朋友從書架上取走了一些書,這時書架上還有13本書。我要求學生反復讀題 、看投影,並且讓學生討論,書架上的17本書,包括哪幾部分?拿走了一些是從哪拿走的?通過觀察,很容易看出「拿走了一些」是從書架上原來有的17本書中拿走的,拿走的和剩下的13本,和起來是17本,求拿走多少本就是從17本里去掉剩下的13本。學生很快列出算式:17-13=4(本)

這樣教學,非常直觀,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效果也很好。
(二)運用多種教學技巧
教學技巧包括導入技巧與提問技巧。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講故事導入、猜謎語導入、談話導入、情景導入等。而提問技巧就要表現在,所提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逐步認知特點。古人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好的問題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思考的慾望,為學生探索學習活動架起橋梁。
(三)要勞逸結合
一節課的前半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佳時間。到後半節,學生注意力分散。這時,授課的教師就要避免「滿堂灌」,適時引入一個游戲,給予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讓他們動一動、說一說,既讓孩子疲勞的大腦得到適當休息,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一舉雙贏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特點,善於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理解學生的自我表現欲,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等,以次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的求知慾,誘導學生掌握、運用好知識。在教學活動中,送給孩子門一把金鑰匙,教他們開啟創造之門,能夠順利成長為一個有用之材。
參考文獻:
楊建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三種方法》•《小學教學研究》•2002年第8期
董月琴•《提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手段》•《小學數學研究》•2002年第8期

E. 課堂教學中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課堂教學中三年級學生特點:
三年級孩子的一般年齡在9-10歲,在小學教育中正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顯變化,是培養學習能力、意志品質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同時,三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從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從三年級開始,學生從兒童期轉入少年期。這一階段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學生的學習任務與活動范圍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比低年級有了顯著的變化,學習活動的游戲性特徵減少,學習過程的組織性、認知過程的規范性、嚴謹性更強。學生的生活范圍進一步擴大,可以單獨行動(如可以不用大人陪護自己上學和下學),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如單獨出黑板報)。一方面身體的發育、學習與生活的變化使三年級學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發展,他們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獨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了,能夠參與大人的談話,敢嘗試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麼聽從權威。
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經過正確引導,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也能得到迅速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轉折,從此踏上成功之路。

F. 小學生三年級的優點和缺點有什麼

小學三年級學生的特點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小學三年級屬於從低年段向高年段的過渡期。這是培養孩子學習能力、意志品質的最佳時期。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會主動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但是由於知識儲備有限,生活經驗有限,大家經常會遇到很多困難,在種種困難面前,學生可能會感到不安與恐慌,甚至懷疑自己。
三年級又是小學生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很容易從別人的表揚贊許中找到成就感,自豪感,也會因此而增長自信。同時,他們又很難接受自己在班級同學面前出醜,或暴露自己某個能力的欠缺,這時候,往往會受到極大的挫敗感,甚至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老師要及時關注學生動態,多幫助,指引,並鼓勵他們,讓大家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同時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
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很難把控自己的情緒,他們在陌生環境,嚴肅,遭受指責或嘲笑的環境中很難調節自己的情緒,這些不好的情緒他們更不願意說給他人聽,很容易壓在心裡,對其成長帶來很大的困擾。老師應該對關注學生的情緒,多和學生談心,避免大家心裡上的負擔。
這一階段,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學習能力不斷增強。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更持久,由15-20分鍾提高到20-30分鍾。大部分學生會有這樣的現象,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時,學習勁頭高。受到老師或父母的鼓勵時學習勁頭明顯提高。哪怕只是一點言語上的小鼓勵,他都很興奮、重視並以此要求自己要保持成績。但如果較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表揚和鼓勵,他的興趣和勁頭就會下降。適時的表揚有利於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是激發孩子向前奮進的一個有效方法,但這種學習動機是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期望上面,當別人給以鼓勵時就干勁十足,當得不到這種鼓勵時就可能會提不起勁來。現在已經到三年級的階段,老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表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在任何環境下都能保持學習干勁,而不輕易為環境所左右。課余時間老師該多與孩子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來讓學生明白鼓勵與批評都是為了他們的進步和成長的道理。
三年級學生的獨立性增強。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生有什麼事情都願意說給老師、家長。但三年級的學生開始選擇性的隱藏自己的想法。這時候,老師在課堂上應注意正確的引導,以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終幫助學生正確度過這一成長中關鍵轉折期。

G. 小學三年級學生心理特點

三年級的孩子獨立思想開始孕育 而且學段處於轉型期 是整個小學階段回的轉折點 所以特別難管答 家長要和老師積極配合 多管齊下教育好孩子 用更多的關愛 更多的關注 更多的溝通 更平等的對話 更柔和的方式 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 使孩子放下防備 走出叛逆 總之一句話 如果你想了解孩子甚至改變孩子 請先試著做個孩子

純手打 請採納

H. 小學三年級生理心理發育有什麼特點

1.初中生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了成人感。他們對一切都不願順從,總是認為自己正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常處於一種與成人相抵觸的情緒狀態中。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發展,不滿足於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但由於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和偏激。2.在學習心理方面,初中生的觀察、記憶、邏輯思維等能力進一步發展,他們能夠在觀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細微處,能夠較長時間地專注干一件事物,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達事物本質特徵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他們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敏感,與成人相比較少有保守性,他們喜歡進行奇特的幻想,在許多方面都都有創新的見解。因為有了較深刻的內心體驗,所以自我需要的范圍擴大了,需要滿足的要求也提高了。3.在情感體驗方面,初中生的興奮性較高,穩定性較差,波動性較大,兩極性十分明顯,容易激動,十分熱情而又經常動盪、變化,容易出現沖動行為。隨著思維的日漸成熟和自我意識的覺醒,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廣泛,既有社會性情感,也有自我認知的態度體驗。在某些情況下,初中生們似乎能表現出很強的勇敢精神,但這時的勇敢帶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態度的認識因素與情感因素易於產生不協調性,即理智上認為應該(或不應該),而情感上卻不然。4.在意志品格方面,近期目標是推動初中生心理活動的主要動機,他們很難將自己的行為同遠大目標真正聯系起來,他們在各種活動中想到的是如何完成任務,而不是完成任務的意義;他們往往決心很大,但行動很差,說的和做的相脫離。初中生仍不能確切地評價和認識自己的智力潛能和性格特徵,很難對自己做出一個全面而恰當的估價,而是憑借一時的感覺對自己輕下結論。幾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幾次偶然的失利,就會使他們認為自己無能透頂而極度自卑。性格開始朝著穩定與成熟的方向發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5.在思維品質方面,初中生思維的片面性主要表現在其思想的偏激與極端,不能全面、辯證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是抓住一點而不計其餘。這種思想的片面性還使初中生在思考、分析問題時極易鑽牛角尖,嚴重者會出現心理障礙。初中生在日常的實踐活動中,在顯示出很高的創造力的同時,又暴露出思想上缺乏嚴謹的邏輯性及全面性,所以,對問題的最後處理結果常常是雖很有新意,但並不準確。6.在自我評價方面,初中生開始由注重外部表現的具體評價,向以抽象概括為主的抽象評價轉變,他們已經能夠把一些社會准則、道德規范納入自我評價之中。開始將個人的主動適應替代了原先對外界要求的被動迎合,即在社會適應方面的自覺性和選擇性得到飛躍性的發展。由於發現了不同於外部現實的內心世界,所以初中時期便產生了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的慾望和能力。7.隨著生活經驗的增多和獨立意識的發展,初中生的內心活動開始豐富起來。開始有了獲得自尊的需要,他們希望同伴能接受自己、肯定自己、喜愛自己。由於身體急劇變化,他們感到已長大成人,希望自己支配自己,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不少情況下開始對師長表現出不馴服,要求成人尊重他們的意志和人格。但因為處在轉折時期,思想和行動還未脫稚氣,所以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常常充滿矛盾,很容易自以為是。8.隨著自我意識的高漲,初中生開始較為強烈地關注自己的相貌、成就、地位等,並據此確定自己的行動目標和方式。他們不再像兒童時期那樣,心裡怎麼想就和父母老師怎麼說,而是保留著很多自己的小秘密。他們更傾向於維護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獨立和自尊,但他們的某些想法及行為不能被現實所接受,屢遭挫折,於是就產生一種過於偏激的想法,認為其行動的障礙來自成人,便產生了反抗心理。

I. 小學三年級下語文 燕子課文寫了燕子的哪些特點

從外形、飛行、停歇三個方面描述了燕子,表現了燕子活潑可愛、輕快靈巧、嫻靜優雅的特點。

《燕子》一文以燕子為線索。 課文以優美的語言,講述了燕子的特點和充滿生機的春天的美麗。課文以燕子為記敘的線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從哪裡來、燕子的飛行和停歇的順序來理解。

(9)小學三年級的特點擴展閱讀

《燕子》是鄭振鐸的一篇散文,文章語言清新明快,描寫准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第一部分寫燕子的外形特點(描繪外形美)。

第二部分寫燕子從南方趕來,為春光增添了生趣(寫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寫燕子飛行時的情景(寫出了動態美)。

第四部分寫燕子停歇時的特點(這是靜態美)。

J. 小學生三年級翠鳥身體的特點是什麼

第一,首先是翠鳥外形上的特點。外形上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綉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體態小巧玲瓏;眼睛靈活、嘴巴長尖,「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以上外形上的特點都屬於靜態的描寫。

第二,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動作上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鳴聲清脆;飛的速度極快,翠鳥「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

該屬鳥類的特徵是嘴粗直,長而堅,嘴脊圓形;鼻溝不著;翼尖長,第1片初級飛羽稍短,第 3、4片最長;尾短圓;體羽艷麗而具光輝,常有藍或綠色。

頭大頸短,翼短圓,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長大而尖,嘴峰圓鈍,腳甚短,趾細弱,第4趾與第3趾大部分並連,與第2趾僅基部並連。尾脂腺被(冉羽)。兩側存在烏喙骨,胸骨後緣有4個缺刻,胸骨柄單純為外棘所成。

(10)小學三年級的特點擴展閱讀:

翠鳥能用它的粗壯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為巢,也營巢於田野堤壩的隧道中,洞底一般不加鋪墊物,卵直接產在巢穴地上。每窩產卵6-7枚。卵色純白,輝亮,稍具斑點,大小約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窩;孵化期約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鳥喂雛。中國南方的翠鳥繁殖期為每年4-7月。

棲息於有灌叢或疏林、水清澈而緩流的小河、溪澗、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獨,平時常獨棲在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岩石上,伺機獵食,食物以小魚為主,兼吃甲殼類和多種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也啄食小型蛙類和少量水生植物。

翠鳥扎入水中後,還能保持極佳的視力,因為它的眼睛進入水中後,能迅速調整水中因為光線造成的視角反差。所以捕魚本領很強。

閱讀全文

與小學三年級的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