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小學年級 >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作文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作文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8 04:20:05

❶ 新課標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
1.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

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小學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致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
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

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說,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2.閱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茅盾先生曾說:「一個作家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著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
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閱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鑒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
「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
3.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

「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

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

3.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

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
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4.及時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學生辛辛苦苦寫好作文後,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和贊許,在很短的時間內,印象很深,應給予及時的評價,並提出修改意見,學生很容易接受,讓學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別人的,或輪流交換互閱等。

教師一定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目標,要求學生能寫出他們的真情實感,用通順的語句、清楚的層次、鮮明的觀點,恰如其分地記敘見聞、寫景狀物、說明事物、發表意見,此時,若再重新習作一次,就能上一個等級,這無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養學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寬老師主編的小學語文教材是以培養和發展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中心,以培養自學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為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達到大面積提高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目的。

這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體現,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訓的一條途徑。「自改」作文,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精神,又能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筆者一直嘗試讓學生參與作文評改。

學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幾遍,通讀幾遍後,看它是否順口,以發現錯漏之處,並自己進行修改,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6.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頭痛於作文的學生,則是作文還提不起他們的興趣。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❷ 新課標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期末綜合測試卷3的作文

1、看拼音寫字、詞。(9分)
chú ( 廚 )房 ( 除 )夕 (櫥 )櫃 ( 雛 )鷹
fēng ( 烽 )火 (鋒 )利 (峰 )頂 發( 瘋 )

春天的校園是huó pò( 活潑 )的,大自然kāng kǎi( 慷慨 )的把蒙蒙細雨灑向大地,滋潤萬物;風兒像被guò lǜ( 過濾 )了一樣,暖洋洋的,輕拂臉頰,一種舒服的感覺涌遍全身。孩子們沒有gū fù( 辜負 )老師和父母的希望,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xīxì( 嬉戲 )。

2、畫出下面成語中寫錯的字,並改正。(4分)

陰謀鬼計(詭 ) 走頭無路(投 ) 一諾千斤( 金 )談笑風聲( 生 )

甘敗下風( ) 一如繼往(既 ) 金榜提名( 題 ) 天翻地復( 覆 )

3、填字成詞。(4分)

明察秋( 毫 ) (恍 )然大悟 萬( 賴 )俱寂 銀( 裝 )素裹

蔚為( 壯 )觀 如( 痴 )如醉 崇山( 峻 )嶺 玉( 屑 )銀末

4、照樣子寫成語。(4分)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八字成語)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②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地震中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的成語 ① 壯志成城 ② 齊心協力

③ ④

5、寫出下面成語相關的人物主角。(3分)

三顧茅廬(諸葛亮 ) 破釜沉舟( ) 刮目相看( )

完璧歸趙( ) 洛陽紙貴( ) 江郎才盡( )

6、根據意思在( )里填寫AABB式成語。(3分)

文章篇幅長( ) 規模氣勢大( )

草木長得好( ) 說話不流利( 吞吞吐吐 )

人來人往很熱鬧( 熙熙攘攘 ) 意見不同不敢說( )

7、按要求寫句子。

(1)仿照例句寫句子。(3分)

例:幸福是什麼?救災戰士說:「幸福就是從廢墟中救出劫後餘生的人們。」

幸福是什麼?醫生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麼?老師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麼?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直敘句改為轉述句。(1分)

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我家也有一個像你這么大的小女兒。」
少校瞧了瞧這位可愛的小姑娘,說當然可以他家也有一個像她這么大的小女兒。
(3)根據提供情境填古詩句。(6分)

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贊美你。「_春雨細無聲,隨風潛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這是大詩人杜甫描述你來到人間的佳句。你來了,如煙似粉,悄無聲息,垂柳在你的撫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潤下拔節,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閃光……

❸ 新課標引領下的小學習作教學生活化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數小學生怕寫作文,教師也怕教作文。
一、作文難,可究竟難在哪?
首先是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作文指導程式化。每次作文指導課都是ABCD,從審題到立意,從選材到表達,項目一樣不落,程式固定不變。
2.沒能從整體上把握小學各學段作文教學的要求與特點,忽視了小學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和連續性,要求普遍偏高,沒有遵循作文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因而收效不大。
新課程標准對小學各學段作文教學有著具體要求:
低年級的寫作要求是:
(1)對寫作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
(2)在寫作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需要學習使用簡單的標點符號。(低年級老師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從小培養他們的習作興趣。從下學期開始,低年級教師也要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作為一項檜查內容。)
中年級的習作要求是:
(1)留心周圍的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高年級的習作要求是:
(1)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全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4)修改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教師如果對習作教學的要求不明確,教學中不能按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就會造在學生在心理上埋下了寫好作文難的陰影。
3.作文教學指導過於細致,造成學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現象。教師一上作文指導課,就讀範文,或不厭其煩的進行指導,包括如何開頭,中間怎樣寫更加具體生動,又應怎樣結尾,都一一詳細講解,反復強調。其結果卻是:教師指導越細,學生的思維就限製得越死,在寫作過程中越不敢越雷池半步,寫出的文章就難免千篇一律。因此,教科所的羅柏生老師提出習作指導課指導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鍾。
其次是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習作文的態度不正確。多數學生習作之初就存在著畏難心理,在平時的 生活中又不善於觀察、積累。作文訓練中,常常採取:編:編一些不切實際,沒有做過的事情;抄:抄一些優秀作文選上的作文;仿:仿寫作文,事情一樣,只是改變人物;背:背優秀作文,考試時默寫在試卷上。這些自認為「省事有效」的方法。長此以往,必然停滯不前。
2.積累少,缺乏生活。許多學生還沒有養成看課外書的習慣,不注意進行閱讀和背誦,詞彙積累少,語言貧乏。文章空洞乏味,淡如白水。沒有學會觀察生活,在他們眼裡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寫下來的精彩素材。即使有也因為過程印象不深,胸無點墨不知如何去寫。不會表達內心的真實感受,因而寫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單調的流水賬。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習作教學理念
1.突顯本體:《語文課程標准》指出:用語言文字與人交往就是作文。經歷一件事情,看到一樣東西,把它記下來,就是作文。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作文一點也不神秘,只要會說話、會寫字,就會作文。作文就是生活本身的需要,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項目。
2.回歸生活 :作文是回憶生活。因此作文要求真、求實,要求學生寫真話、吐真情。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觀察,進行生活積累。有了對生活的積累,學生對作文就有了興趣,有了熱情。在此基礎上適當作方法的點撥,就能寫出好文章。
3.放飛個性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當學生能夠真正「自由表達」時,才能「情動而辭發」,才可能出現「有創意的表達」。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把自己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寫下來。話則長,無話則短,用童心表述真實的生活,發表內心真實的感悟。
4.讀寫結合:葉聖陶先生說過:「閱讀和寫作都是人生的一種行為,凡是行為必須養成習慣才行。」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讀寫猶如天空中的雲彩。因此,只有讓學生多閱讀,讀中注意積累,厚積才能薄發。
二、觀念轉變了,那什麼是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有效策略呢?
小學作文教學要從培養寫作興趣入手,開辟兩種渠道,分清三個階段,抓住三個訓練,使小學作文教學構成一個科學的訓練過程,較好地解決作文教學中的難題。
1.重視激發習作興趣,變「要我寫」為「我要寫」。
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出使學生作文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詞語。」可見,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內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去寫作。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1) 習作教學要打開學生的思路。
學生怕寫作很大原因是不知道寫什麼,無從下手,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習作指導課上,教師的首要任務打開思路,設置情境,啟發想像,讓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想寫的沖動,一種躍躍欲試的心態。這樣,作文就成了一種樂事不再是負擔。用「下水」文指導學生作文是一條捷徑、一個規律。下水文不僅能給學生一個很的示範作用,而且老師通過寫下水文,知道哪些地方會遇到因難,有了這種敏感,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就看得更准,容易把學生點醒。
(2)學生品嘗作文成功的快樂。
誘發寫作動機的心理因素之一就「能獲得榮譽和利益的喜悅」。因此,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善於及時捕捉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哪怕是一兩句或一個片段,教師都要毫不吝嗇地去贊賞,以此增強學生作文的自信心。兒童涉世不深,社會文化水平不高,可能會在表達中出現一些幼稚可笑的話語或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蹲下來」,從兒童的角度去感受身邊事物、思考問題,去評價學生的作文。
另外還應引導學生之間開展「陽光評價」,學會欣賞同伴的好文章,學會以熱情洋溢的語言去鼓勵同伴,讓學生在互相贊賞中享受成功作文的驚喜與樂趣。
2.小學作文教學要開辟兩種渠道,
(1)從閱讀中學習作文
葉聖陶先生說:「通常作文,胸中先有一腔積蓄,臨到執筆,拿出來就是,是很自然的。」由此可知,多閱讀、從閱讀中得到「寫作的榜樣」,是作文教學的實質之所在。事實上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依賴於閱讀。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意閱讀教學對作文教學的積蓄作用和榜樣作用。
課文是寫作的範例。通過對一篇篇精美範文的觀察、研習、化用(能動模仿),可以使學生從作者創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啟發,獲得規律性的寫作知識,獲得語言和語感的積淀,為學生寫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正是從讀學寫、讀寫遷移的寫照。因此作文教學要正確處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抓住讀寫結合點,在積累上下功夫。首先,要與閱讀教學密切配合,有意識地在閱讀教學中穿插作文輔導,使學生從讀學寫,「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遺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其次,要引導學生廣泛涉獵課外讀物,體會寫作風格,領悟、借鑒不同的寫作技巧;第三,在積累寫作知識的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品賞、摘抄優美詞句,建立「語言寶庫」,積淀語感,積累語言。
(2)從生活中學習作文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習作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哪裡有生活哪裡就有寫作的源泉。因此,教師要主動挖掘生活中的習作資源,為學生提供活生生的體驗環境,引導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事寫下來。並經常組織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並在體驗中積累寫作素材,為說真話、實話、心裡話提供寫作基礎。
3.分清三個階段 循序漸進
作文訓練從寫句子、寫話到寫片段再到寫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4.突出三個訓練 提高習作能力
在作文過程中,要突出進行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訓練,要結合起來進行訓練。
觀察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習作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積累習作素材」。因此,教師要正確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用一雙慧眼去捕捉生活中可以利用的素材,為我所用。
思維
為了提高兒童的言語表達能力,發展自覺表象活動,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培養兒童的想像能力。進行看圖說話寫話訓練,指導兒童練習把抽象的詞語作形象化描述,在閱讀後,或推測事物的發展續寫故事,或依據部分段落進行擴寫練習,或將課文表達的內容編成話劇、小品表演出來等等。
表達能力
在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精巧的構思,最後都必須藉助語言——這一交際工具才能把它們表現出來。語言表達的效果直接關系著兒童作文的質量。從為了提高兒童運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有效地幫助他們克服思想外化為口頭言語、書面言語時的困難,我們應該對兒童言語表達的心理生成過程及其特點作些探索。
5.重視習作講評:
講評的主要功能是激勵與指導,重在激勵。
正確地評價、獎懲的能力也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又一個重要的教學能力。教師講評兒童作文應正確運用獎懲,使成功者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對不足者使之明白不足所在,激發其改正的需要和慾望。
當代著名小學語文教學專家,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袁微子老先生在接教一個班時,發現班上有一個思維活躍但錯字連篇書寫潦草的學生。由於錯別字太多,他的作文令人無法讀懂內容,作文成績自然總是不及格。袁微子先生透過連篇的錯字,發現了這位學生思維活躍、內容實在的長處。為了揚善救失,袁老在講評課上親自誦讀這位學生的文章。滿含激情、抑揚頓挫的聲音把文章的長處顯示出來了,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學生被震動了,從此對作文有了信心。如此堅持數月,全班同學對他刮目相待,這學生作文興趣也越發濃烈。與之同時,其他同學的好作文都能被袁老張貼上牆展覽,唯有他因錯字多、書寫潦草而不能。於是,他從內心又逐漸萌生了認真書寫、改掉錯別字的需要。就這樣,這個學生經半年的努力終於一躍為全班作文第二名。
6.培養學生修改作文
修改習作,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其權利是學生的,教師不應越俎代庖,常見一些教師把學生的作文改的面目全非,這樣的結果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反而會使學生失去寫作的信心,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所以,每次的習作修改,都應該以學生為主,先教給學生一定的修改方法,使用一些激勵的手段,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文反復修改。對於學生每一次的修改,要給予表揚和獎勵,真誠的欣賞和贊揚他們的進步,讓他們以積極的心態去修改自己的習作。每次批改學生的作文,採用面批的形式,以朋友的心態,對學生習作中的主要毛病提出修改意見,讓他們自己去改。
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示例修改」。「示範修改」的指導方法,也就是選擇學生作文中一篇具有共性問題的作文,作為修改例文,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對照作文訓練要求找出毛病,提出修改的意見,然後由教師當堂示範,在作文上運用符號調、刪、增、改,讓學生弄懂怎樣改作文。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在引導學生初學修改作文時運用。
這種方法是根據某次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求,選擇含有一、兩篇含有「共性」問題的「例文」,引導全班學生共同討論,對「例文」進行「合作」式的修改,讓全體學生在共同修改例文的實踐中,獲得修改作文的知識經驗和方法技能。
「示例修改」指導方法的另一種做法是,選擇學生作文中較好的篇作為範例文,教師引導全班集體分析其優點、長處,再讓學生對照自己的作文找出毛病、然後加以修改。
我們的老師常常採用的指導方法還有:
1.自評自改。要求學生寫完後,至少要讀兩遍,注意改正錯別字和用錯的標點;仔細斟酌詞語的運用,修改不通順的句子,刪去可有可無的字、詞、句、段。
2.互評互改。指同桌學生交換習作進行評改。
3.集中講評。在小組或全班內進行口頭講評作文。
4.群批群改主要是集中解決值得注意的共性問題。其做法是:劃印或用幻燈打出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後自行修改,之後談修改意見。講評前,教師要明確要求;講評時,學生可以廣開言路,按講評要求各抒己見,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並提出修改意見。
5.「點拔修改」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通常在批閱全班作文時,根據這次作文的要求,把學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號劃出來,上課時,整體評述本次作文所存在的問題,有時歸納成幾點,寫在黑板上。然後引導學生對照作文要求,讀讀、查查自己的作文,想想老師畫的符號,參照老師的意見,自己動腦筋自己修改。
6.還有一種「反復修改」指導方法,老師們也常用,那就是把學生以前寫的作文、已經修改過的作文,引導學生再讀讀,再修改。隨著學生知識的增多,能力的提高,回過頭來看修改前一時期的作文,一定會發現新的問題,想出新的修改意見。這種方法,有利於發展學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學生也很感興趣。
還有一點,我覺得也應注意,指導學生修改作文,要循序漸進。每次指導學生自己修改作文,不可能把所有毛病都找出來,都改正,我們應結合每次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求來考慮,確定每次學習修改的重點。一次訓練一點,譬如,改正錯別字,病句,用錯的特點,文章層次不清,寫的不具體,文章沒有中心。
《語文課程標准》避開「作文」二字,低年級叫「寫話」,中年級叫「習作」,強調小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樂於書面表達,能不拘泥於形式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總之,在習作教學上,教師首先要少一些「刻意訓練」,多一些「潤物細無聲」。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是最關鍵的。教師要精心設計,巧妙安排,有意識地讓「習作」一詞在課堂上消失,把習作教學活動變成一次開開心心的游戲、一項妙趣橫生的實驗、一次促膝傾心的交談……,從而讓學生在不知不覺、輕松愉悅中,在最自然放鬆的狀態下,調動所有的感官去觀察,去發現,去追憶,去想像,去下筆成文。
其次,還要注意放手讓學生去寫,重在自由表達。講述假期游覽的經歷,講述自己的社會見聞,介紹自己喜歡書籍或者電視節目,暢談自己的理想,抒發自己的快樂和煩惱……,目之所及,耳之所納,心之所往,寫下來就是作文!生活就像萬花筒,多姿多彩,作文的內容也五彩繽紛。

❹ 新課標小學生分類作文大全的目錄

寫人
地理老師
「神仙」老爸
我和老師是同桌
她真行
愛「算計」的叔叔
聰明的外公
好少年
誇誇我們的班主任
買「煙」

我爹
我的媽媽
我的爸爸
我的表弟
我的第八個同桌
我的好爸爸
我的家
我的老師
我的李老師
我的媽媽
我的一家
我的自述
我們班的搗蛋鬼
我是犟牛
一個勤勞的孩子
一位放風箏高手
寫事
不要告訴別人
參觀航空博覽會
吃小籠包子也有學問
吹泡泡
發生在家裡的一件高興事
激烈的比賽
記一件令人後悔的事
「江湖郎中」
「鬼屋」探秘
理解
魯迅故里游
七彩校園
親情
……
寫活動
寫景
寫物
想像
日記
書信
讀後感

❺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教學計劃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簡介

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四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作一簡要介紹,並就如何憑借教材改進語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 「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本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該字列入要求認識的字為止;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時不再注音;選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弧。課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變調或讀輕聲,在教參中加以提示,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時參考。

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使用過前幾冊教材的老師,對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已經有所了解。下面從四個方面作簡要提示。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續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與發展。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於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採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借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閱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閱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像,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准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於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准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獲,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後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後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說的雙向互動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游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採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後想到了什麼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後再全班匯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並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像。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現、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游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像。

對於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於寫想像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像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於想像,並能把自己想像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范圍,而且所提的范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說。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創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里專門提了這樣一條:「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採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後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台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 「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游詞,「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作了引導。

當然,在中年級,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要求不能過高。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中提到:「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什麼叫「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不能從語法的角度嚴格要求,主要是指別人看不明白的,或是與事實明顯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錯字和明顯的用詞不妥當的地方。

習作教材的這幾個特點,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改革習作教學的精神。教師可以憑借教材,安排習作教學的過程。進行作文前的指導,應重在激發興趣和開拓思路,至於寫什麼,怎麼寫,則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習作後的講評主要應突出習作的展示交流和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的組的習作給學生多種選擇,作後講評時,要兼顧到供選擇的幾個方面。例如,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有的寫真實的成長故事,有的寫「從《烏塔》想起的」,有的是針對來信寫回信。講評時,既要兼顧這幾個方面,還要適當突出一下對寫信的評改,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寫,但要通過作後的交流與評改,使每個學生在怎樣寫信方面有所收獲。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八次習作,應切實抓好,使學生練得確有成效。但僅有這八次遠遠不夠,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結合課文的閱讀進行練筆和寫日記,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經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們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為學生的多寫多練提供更多的機會。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後面作具體的布置,最後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充分展示。

❻ 1-2年級新課標小學分級作文10套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在電視里看見一條新聞,說: 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長生不老」葯,吃了這種葯之後,人就可以活到一百歲了,各大商場都有賣,我連忙從家裡拿出自己平時省下的零用錢,一口氣跑到商場里,只見一條看不到頭的人龍,原來已經有那麼多的人在排隊了,大家都興高采烈的說著、笑著,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排在了隊伍的後面,我排了三天三夜,終於看見了「長生不老」四個大字,終於輪到我了,我把揣在手心的零用錢很小心地交給了營業員姐姐,就飛快地向家裡走去,我很快為自己倒了一杯白開水吃了這「長生不老」葯。 時間一年年地過去了,我終於一百歲了,我興奮地拿起身邊的電話,想把這個消息告訴我的好朋友們,可是我打了半天,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想了想原來都過去一百年了,他們可能都已經離開我了,想到這里我傷心地哭了,我想我雖然活到了一百歲,可是卻沒有了朋友,我越想越傷心,越傷心越哭,我哭啊哭啊·····突然一陣叮呤呤的響聲把我吵醒了,我清醒過來才知道原來只是一場夢。

❼ 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落實新課標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的作文教學正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這就是提倡自由表達,提倡想像作文,提倡表達個人的獨特感受,注重培養學生寫話和習作的興趣,自信心和創新能力。這些新課標要求,具體體現在下述五個方面:
第一,在習作命題上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提倡寫簡單的研究性文章。 第二,在習作材料來源上,除了要求寫紀實作文外,還要求將想像作文列入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
第三,在習作體裁上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體,靈活運用記敘、說明、議論、抒情等表現方法。
第四,在習作指導上,無論是立意、構思、用詞、造句都要求開闊思路,自由表述,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第五,在作文評價上,要求鼓勵有創意的表達,並讓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合作和相互了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❽ 小學語文新課標對作文課有何要求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各年段關於「寫作」要求
(一)1、2年級(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二)3、4年級(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三)5、6年級(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7、9年級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❾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教學重點是什麼

是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精神為指導,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為依據編寫的,供實驗班四年級第一學期使用。

為了幫助教師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現就本冊教材的基本結構、主要特點作一簡要介紹,並就如何憑借教材改進語文教學提出具體建議。

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教材分組編排。全冊共分8組。每組包括導語、課例、語文園地三大部分。

教材繼續按專題編組。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既富有教育價值與時代感,又突出學習語文的特點。8個專題依次是:自然奇觀、觀察與發現、中外童話、作家筆下的動物、我國的世界遺產、人間真情、成長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組(中外童話)和第七組(成長的故事)還安排了綜合性學習,使這兩組的學習內容與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每組開頭的導語點明本組的專題,並提示學習要求。課例由3—5篇課文組成。課文均圍繞專題編選,分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兩類。全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18篇,略讀課文14篇。精讀課文後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在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將前後課文連接起來,並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在部分課文後面,安排有「資料袋」或「閱讀鏈接」,以幫助了解相關資料或豐富學生的閱讀。教材後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4個是固定欄目:「口語交際」「習作」 「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另有「寬頻網」「趣味語文」「展示台」「成語故事」,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兩個「寬頻網」安排在第五組和第八組,引導搜集、了解有關我國的世界遺產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資料;兩個「展示台」安排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第三組和第七組,為學生交流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冊要求認識200字,會寫200字。要求認識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在課後生字條里列出;要求會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列在課後的方格里。教材後面附有兩個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認識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會寫的字。每組課文後有「詞語盤點」,分「讀讀寫寫」與「讀讀記記」兩欄。「讀讀寫寫」中列的是本組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 「讀讀記記」中列的是由要求認識的字組成的詞語,略讀課文中出現的由會讀會寫的字組成的詞語,也列在「讀讀記記」中。

本冊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幾種情況: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出現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該字列入要求認識的字為止;導語、課後練習、資料袋、閱讀鏈接、語文園地里不認識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現時注音,後面出現時不再注音;選讀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圓括弧,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弧。課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要變調或讀輕聲,在教參中加以提示,供老師指導學生朗讀時參考。

教材的主要特點

四年級上冊教材的主要特點,與一、二、三年級教材是一脈相承的。使用過前幾冊教材的老師,對這套教材的主要特點已經有所了解。下面從四個方面作簡要提示。

一、加強目標意識,全面、准確地落實語文教學目標

課程標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並從這個基本理念出發,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樣三個維度提出了語文教學目標,而且提出了總目標和階段目標。這是我們把握教學目標的依據。

課程標准中提出的目標,有的是一以貫之的,如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前面的學段提出了,後續的學段要貫徹始終;有的可以分出層次,如,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目標,是環環相扣、螺旋上升的,前面的學習為後面的學習作準備,後面的學習是前面學習的深化與發展。

四年級上冊教材,既注意落實必須一以貫之的目標,又注意落實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為了落實一以貫之的目標,首先在選文上下功夫,認真選擇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精神的文章作課文,使學生既能從中學習語文,又能陶冶情趣,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受到啟迪和教育。還在「語文園地」中系統地編進了古詩詞、名言警句、對聯、成語故事等,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同時,在教材編排上也注意情感、態度與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使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與語文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培養融為一體。對於階段性比較明顯的目標,就作為本冊的訓練重點,在教材中加以具體安排。既注意體現階段性,又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准確的落實。

二、加強整合,圍繞專題組織教材

本冊教材繼續按專題分組編寫,確定專題的思路比前幾冊有所拓寬,除了思想內容方面的專題外,「中外童話」是從文體角度定的專題,「作家筆下的動物」則是側重體會文章的表達形式。

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教材內容要簡化頭緒,加強整合」的思想,在按專題編寫教材時,注意了加強整合,每組的課文都圍繞專題編選,從導語到語文園地的各項內容也都圍繞專題來安排。而且,圍繞專題安排的各項學習內容與學習活動,前後有聯系,有照應,做到環環相扣。這樣,就使整組教材以至整冊教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三、加強導學功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本冊教材,在編寫時既考慮有利於教師的教,又考慮有利於學生的學,努力使教科書既成為教師的「教本」,又成為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本」。這一特點在教材里有多種呈現方式:一是在課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後,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自讀自悟;二是在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中,安排了引導自主、合作、探究的題目;三是在每組課文後面安排了學生對本組所學字詞進行自查自測的「詞語盤點」;四是「語文園地」中設置了「我的發現」「展示台」「寬頻網」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欄目。

四年級上冊的 「我的發現」,在「發現」的范圍上有所擴展,安排了4個關於讀寫方法和習慣方面的發現,分別是:讀文章時要想像畫面,邊讀邊想提出問題,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認真、細致地觀察才能表達清楚。「我的發現」欄目的呈現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吐泡泡形式改為小林、小東兩個孩子的對話。這兩個孩子,可以理解為學生自己和他的一個學習夥伴。教材中,他們的對話一般只是提起某個話題,開了個頭,為同學們交流某一方面的發現留有較大的餘地。

四、加強開放性,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的聯系

語文學習是母語的學習,學習的資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以,語文學習決不能僅僅局限於課本,局限於課堂,應該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拓寬語文學習的途徑。本著這樣的思想,教材的編寫加強了開放性,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主要表現:一是注意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二是從生活的實際需要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練習寫作;三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引導課外閱讀,重點推薦了《格林童話》和《愛的教育》,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四是通過綜合性學習,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這樣的編排,充分體現了聽說讀寫各項語文學習活動的綜合,課內外語文學習的緊密聯系,拓寬了語文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

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建議

上述四個方面的特點,是教材各個部分的共同特點。由於每個部分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同,在編排上還有些不同的特點。

一、識字、寫字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識字都是隨課文安排。無論是精讀課文還是略讀課文,都安排了要求認識的字。學生通過前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而且課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認字的任務主要靠學生自學自查,教師可在學生自學自查的基礎上作適當檢查,並對少數不容易讀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適當指導。所附選讀課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為的是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獨立識字能力,在閱讀中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查字典解決。

要求寫的字只在精讀課文中安排。進行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把寫字的任務妥善地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在課內學生要有比較從容的寫字時間,不要把寫字的作業都留到課外。教師要對不容易寫好的筆畫、結構以及容易寫錯的筆順作具體指導,使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對於精讀課文中出現的由已經會寫的字構成的新詞,也可讓學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斷豐富詞語的積累,還可採用聽寫詞語等方式,檢查學生對字詞掌握的情況。

四年級上冊,仍然單獨編寫鋼筆字和毛筆字教材,要憑借這些教材,加強對學生寫鋼筆字和毛筆字的指導。

二、閱讀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的閱讀教材,除安排識字和寫字任務外,還注重以下五個方面的引導:練習朗讀和默讀;理解內容,體會感情;領悟表達的方法;積累語言;向課外擴展延伸。

1.練習朗讀和默讀。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練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既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許多課文提出了朗讀的具體要求,進行閱讀教學,一定要多讀少講,把比較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讀書,讓學生主要通過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讀,讀懂課文,有所感悟;並通過朗讀的實踐,逐步提高朗讀的水平。

默讀的練習也是四年級上冊閱讀教學的重點。要通過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學會默讀。教材中有多篇略讀課文明確要求通過默讀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的思考練習,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默讀的要求,但是許多練習必須在認真默讀的基礎上完成。默讀能力的提高有個訓練的過程,要求學生默讀應留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使學生能切實地默讀課文,並按要求認真思考,默讀以後要注意檢查效果,決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讀的環節流於形式。

2.理解內容,體會感情。

四年級上冊教材,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理解內容的主要方法有: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進而理解內容;邊讀邊展開想像,把課文描述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畫面;理清文章的條理,再用自己的話敘述課文的內容等。引導體會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讓學生設身處地、入境入情地讀書,然後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

無論是理解內容,還是體會感情,都應注意學生的自主閱讀。重要的不是讓學生得到一個現成的結論,而是讓每個學生都經歷這樣的學習過程,都能通過獨立閱讀,把課文讀懂,並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再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討論交流,互相啟發、補充,加深理解與感受。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不能用一個所謂的標准答案去限制學生。事實上,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會有所不同的。學生從文章中獲得的獨特體驗,只要言之有據,言之成理,都應加以肯定。當然,如果學生的討論交流偏離了對課文的理解,糾纏於無關緊要的枝節問題,或者學生的感受明顯與課文的思想內容不符,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這是學生能夠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也是最能體現教師引導的地方。

3.領悟表達的方法。

通過閱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准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教材中還特別安排了側重學習表達的「作家筆下的動物」這一組,讀了《白鵝》和《白公鵝》,我們會覺得兩位作家筆下的白鵝,特點是那樣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達方法和語言風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貓》和《母雞》,都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但寫法完全不一樣,通過對比閱讀,學生會受到很多啟發。

對於表達方法的領悟,教材中都採用了啟發式,有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比較發現,有的是先舉一兩個例子,再讓學生找出類似的例子來讀讀,體會體會。教師教學時要注意這個特點,一定要讓每個學生經歷這樣的領悟過程。

4.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閱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脫口而出或涌流於筆下。

教材中引導積累語言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背誦,二是抄寫。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誦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誦的部分,有的則是由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18篇精讀課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寫的要求,一般是讓學生找出寫得好的語句,多讀讀,體會體會,再抄下來。

對於教材中安排的這些背誦、抄寫的練習,應該通過交流、檢查,使之落實,還要重視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興趣和主動積累語言的習慣。教材中比較多地採用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自己感興趣的語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培養興趣,使之逐步形成習慣。

5.向課外擴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逐步學會讀書,也為了豐富和深化學習的內容與收獲,教材在擴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適當引導。從具體課文的實際出發,有的引導課外閱讀、搜集資料,有的引向課外進行觀察,有的安排了讀寫結合的小練筆,還有的引導聯系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進行思考。

以上五個方面,體現了精讀課文的教學重點。這是從整冊教材來講的,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有所側重。教師可參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異,並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和安排教學過程,使精讀課文的教學既把握住重點,又教出每課的特色。

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讀後能粗知文章大意。指導略讀課文的學習,可以先讓學生按照閱讀提示,自己認真讀課文,然後適當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對內容的大致理解和讀後的感受,有興趣的地方還可以再讀讀,特別感興趣的也可以背背。在詞句的學習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語交際教材與教學

口語交際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要在聽與說的雙向互動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四年級上冊教材注意突出口語交際的這個特點,而且安排了多種形式的雙向互動,有的以交流為主,如,交流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自己喜歡的動物,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以討論為主,如,討論如何保護文物;有的要模擬生活情境練習交際,如,感謝和安慰;有的帶有比賽游戲性質,如,看圖比眼力;還有的是講故事,演短劇,如,第三組的講童話,演童話,第七組的講成長的故事,演成長的故事。

進行口語交際教學,要充分體現聽和說的雙向互動這一特點,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實際採用不同的互動方式,上出特色。如,進行以交流為主的口語交際,首先要激發興趣,引起學生交流的慾望;然後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講的內容講清楚;還要設法在雙向互動中使交流逐步深入。再如感謝和安慰,這次口語交際,就需要教師創設情境,或引導學生回憶,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如果能捕捉學校或班上發生的具體的相關實例引入教學,面對面地感謝、安慰,或模擬情境表示感謝、進行安慰,效果可能更好。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的口語交際,提供了幾種選擇,除了講成長故事,演成長故事外,還有交流讀了《烏塔》以後想到了什麼和討論王虹來信中提出的問題。對此,可以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師生共同商量,選定一個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一種是自由組合,分別對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討論,然後再全班匯報、評議。

四、習作教材與教學

四年級上冊教材與三年級一樣,對習作作了兩條線的安排。一是在每組的「語文園地」中安排一次習作,全冊安排八次。這八次習作,有四次與口語交際合並安排。二是結合課文的學習,安排了四次小練筆。

「語文園地」中安排的習作,有以下四個特點。

1.在習作的類型上,兼顧了寫實和寫想像。

教材中安排的寫一處自然景觀、寫觀察中的發現、寫自己喜歡的動物、寫導游詞、寫成長故事,都是練習寫實;寫童話、看圖作文、寫奇思妙想,都是練習寫想像。

對於寫實的習作,要強調如實表達,就是要寫真實的人、真實的事,反映真實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編。這樣,既能切實提高學生把握事物特點的能力和記實的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誠實的品質和良好的文風。

對於寫想像的習作,則要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四年級的孩子受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的限制,想像不一定合理,所以在這方面的要求不能過高。學生只要敢於想像,並能把自己想像的事物寫下來就行。

2.注意激發興趣,讓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

教材中的習作都不搞命題作文,每次習作都只是提出一個范圍,而且所提的范圍很寬泛,在內容和形式的選擇上給學生比較大的自由。特別是安排綜合性學習的兩組,提供了多種選擇,而且有的可以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有的則可以先寫再說。這樣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都能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能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寫,為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創造條件。

3.重視習作以後的交流和展示。

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里專門提了這樣一條:「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四年級上冊教材,採用多種形式引導習作後的交流和展示。例如,「語文園地七」的展示台中:「這是我給王虹寫的回信,我給大家讀一讀。」「語文園地二」的習作提示,讓寫同一種動物的同學在一起交流。再如, 「語文園地五」練習寫導游詞,「寫好以後,可以根據所寫的導游詞,模擬導游進行講解。」希望通過這樣的實踐,使學生從交流和展示中獲得習作的快樂,逐步提高習作的能力。

4.注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修改的能力是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認真修改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是對自己的習作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編寫的中年級習作教材,體現了這樣一個思想,就是:修改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同時起步,修改的習慣在習作開始之日起就加以培養。在四年級上冊教材中,對修改自己的習作繼續作了引導。

當然,在中年級,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要求不能過高。課程標准在中年級的習作要求中提到:「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什麼叫「有明顯錯誤的詞句」?不能從語法的角度嚴格要求,主要是指別人看不明白的,或是與事實明顯不符的,也包括一些錯字和明顯的用詞不妥當的地方。

習作教材的這幾個特點,體現了課程標准提出的改革習作教學的精神。教師可以憑借教材,安排習作教學的過程。進行作文前的指導,應重在激發興趣和開拓思路,至於寫什麼,怎麼寫,則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習作後的講評主要應突出習作的展示交流和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有的組的習作給學生多種選擇,作後講評時,要兼顧到供選擇的幾個方面。例如, 「成長的故事」那一組,有的寫真實的成長故事,有的寫「從《烏塔》想起的」,有的是針對來信寫回信。講評時,既要兼顧這幾個方面,還要適當突出一下對寫信的評改,因為這是學生第一次練習寫信,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寫,但要通過作後的交流與評改,使每個學生在怎樣寫信方面有所收獲。

要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主要方法是多寫多練。每學期的八次習作,應切實抓好,使學生練得確有成效。但僅有這八次遠遠不夠,必須以多種形式讓學生經常練筆。結合課文的閱讀進行練筆和寫日記,都是有效的形式,教材中已經作了一些安排。但是,教材中的安排畢竟是有限的,需要老師們在用好教材的同時充分發揮創造性,為學生的多寫多練提供更多的機會。

五、綜合性學習教材與教學

綜合性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學生的主體性。教材注意體現這個特點,同時考慮到孩子還小,獨立活動的能力有個培養鍛煉的過程,教材的編寫體現了既放手,又適當輔導的思想。教材中對綜合性學習引導的具體步驟是:先在該組的導語中點出,再在第一篇課文的後面作具體的布置,最後在語文園地中進行交流展示。與三年級的教材相比,去掉了「綜合性學習提示」這一步。這體現了逐步放手的思想。

根據教材的編排,教師對綜合性學習的指導要著重抓好三個環節:一是通過布置,使學生明確任務,知道要做些什麼,該怎麼做;二是在學生自行開展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時時關心,了解活動開展的情況,及時表揚好的做法,幫助解決遇到的困難;三是採用多種形式,充分展示交流。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展示台,都是展示交流的形式。展示台中提到的只是舉出幾個例子,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創造,例如,「成長的故事」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學生可能還會有采訪的錄音,拍的照片等。教師要提供舞台,讓學生充分展示。

❿ 小學語文新課標

第一部分前言
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具備創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語文教育應該而且能夠造就現代化社會所需的一代新人發揮重要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需要,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的改革,應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總結我國語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鑒各國母語教育改革的經驗,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努力建設與現代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語文課程,在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一、課程性質與地位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二、課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語,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法的選擇,都應有助於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盡可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需求,並能夠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應當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的進程,推動語言語課程的變革和發展。
三、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九年一貫整體設計。課程標准在「總目標」之下,按1~2年級、3~4年級、5~6年級、7~9年級這四個學段,分別提出「階段目標」,體現語文課程的整體性和階段性。
2.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年段相互聯系,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小學1~2年級為「寫話」,3~6年級為「習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課程標准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與生活的聯系,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整體推進和協調發展。
4.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部分,對教材編寫、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教學、評價等,提出了實施的原則、方法和策略,也為具體實施留有創造的空間。

第二部分 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1.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
3.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4.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逐步養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5.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8.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9.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
10.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階段目標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6.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7.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8.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9.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10.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精彩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2000個左右會寫。
3.會使用字典、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二)閱讀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7.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
9.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10.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並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
5.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6.根據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引號。
7.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
8.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與人交談。在交談中能認真傾聽,領會要點,並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對方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並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體主動地講述故事,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美感。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
3.能藉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4.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5.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6.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7.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10.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11.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學寫讀書筆記和常見應用文。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40分鍾能完成不少於400字的習作。
(四)口語實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他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交流的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做簡單的發言。
6.在交際中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第四學段(7~9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鍾不少於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於表現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據、圖表等),發現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系,並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路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像,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像,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藉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於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於1萬字。45分鍾能完成不少於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准確、突出要點。
7.能就適當的話題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能聽出討論的焦點,並有針對性地發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註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第三部分 實施建議
一、教材編寫建議
1.教材編寫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2.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教材要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感情。
4.教材應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學生的認知水平,密切聯系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
5.教材選文要具有典範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適合學生學習。
6.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語文知識、課文注釋和練習等應少而精,具有啟發性,有利子學生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7.教材內容的安排,應避免繁瑣化,簡化頭緒,突出重點,加強整合,注重情感態度、知識能力之間的聯系,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8.教材的體例和呈現方式應避免模式化,鼓勵靈活多樣,注意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
9.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給地方、學校和教師留有開發、選擇的空間,也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二、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路,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
3.學校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建立穩定的聯系,給學生創設語文實踐的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4.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教學建議
(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四)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五)遵循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同內容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該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同的教學內容,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1.關於識字與寫字與漢語拼音。
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
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1~2年級要多認少寫。
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識字教學相結合。
2.關於閱讀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不應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 有些詩文還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於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還應注意學主閱讀時的心理衛生和用眼衛主。
3.關於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1~4年級從寫話、習作入手。是為了降低起始階段的難度,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裡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鼓勵學生寫想像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像和幻想。
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

閱讀全文

與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作文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