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淺談如何設計小學數學鞏固練習
課堂練習是鞏固新課的重要途徑,是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體現,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的橋梁。學生當堂獨立練習,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又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然而當今課堂有的老師對課堂練習重視不夠,隨意性很強;有的老師對精講多練理解不夠;有的老師對練習的時機把握不當;有些老師受新課改浪潮的影響,在一些課堂上過分地追求探索研究的過程,沒有合理掌握好時間,使得授課時間過長,來不及練習;等等。存在這些現象,是與素質教育、「講練工程」相違背的,它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設計有效的課堂練習?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的領域。我們認為可以從著眼以下幾個方面:一、依據課堂流程,把握練習層次性 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同一水平的練習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同一問題對於優秀學生則可能索然無味,因此,優質的課堂練習的設計應具有差異性。練習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既要讓差生「吃好」,又要讓優等生「吃飽」,以適應不同層次,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學習的要求。 。二、弄清課堂結構,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練習一般分為「鞏固性練習」和「綜合性練習」。這兩種練習的形式的不同點就在於鞏固性練習較注重基礎練習和專項練習,而綜合性練習則較注重深化練習和發展練習。它們的相同點就在於兩者都必須交待清楚練習的內容及其要求、對每個環節所在達到的目的要進行及時小結、最後還應該總結評講。弄清了練習的結構之後,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練習要「以練習為主」,「適當指導」,做到「導、練、議、評相結合」。這樣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學生掌握學法。而在練習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就體現在教師的精心設問和巧妙導語上。教師應當做到:(1)應在重點練習題的解題依據處設問;(2)在解題錯誤的錯因處設問;(3)在提示知識內在聯系,探求知識規律處設問;(4)在易混知識處設問;(5)啟發學生如何綜合運用新舊知識;(6)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轉折;(7)在各個環節的銜接處做到承上啟下。 三、注意練習形式,追求練習設計的內涵 1、 練習設計應與教材習題緊密結合。我個人認為,練習要做到以「課本習題為主,課外習題為輔」。具體做法是:以教材習題為主,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實際,可將教材習題進行適當的組合和練習形式的改編。在綜合性練習當中,可以適當提高教材習題的難度,進行綜合訓練。當教材習題太少,或者已經處理完了,但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與教學實際,需要加大練習量,這時可適當補充習題。 2、 練習設計要與學生的反饋相結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必須實行控制,免使行為偏離目標。為此,我們在練習的設計上,注意了針對新課後學生出現的主要問題,組織反饋練習,同時加強課堂巡視,搜集信息,及時「調節」。 3、 練習題設計要注意形式新穎,循序漸進,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在以往練習教學中,我體會到,形式多樣,靈活新穎的習題設計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旺盛的學習精力,有利於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的練習設計,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養,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都有提高。因此,我們在練習設計中特別注意從班級學生實際出發,設計不同層次、不同要求的習題,以中等學生為著眼點,面向全體學生配備好「必做」題和自選練習題,力求使好、中、差學生都有所獲。為了提高「導練」質量,教師要力求解決好三個問題: 習題可以自編也可摘選,但都應圍繞重點展開,不能貪多求雜,確保練習得有意義、有趣味。 採用題組練習的最大好處是有利於教師評講,同時可以解決學生練習速度參差不齊的問題。 練習形式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巧妙運用,不可千篇一律。注意口練與筆練、集體練與個人練等的交替運用。習題題型也要多變,封閉題型與開放題型、填空題型與選擇題型、順向題型與逆向題型、專項練習與綜合練習、編題與解題等,均應根據練習需要而靈活把握。 2.組織好練習。組織練習是「導練」的實質,「導練」就是有指導、有組織的練習過程。要通過一題多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使學生舉一反三,從而提高練習的效率。有組織的練習還包括習題的臨時增刪、節奏的隨時控制、要求的適時調整等。 3.評講好練習。目的是喚起學生注意,提醒學生避免出錯,起到前饋控制的作用;教師發現學生共性問題要及時指出來,以引起學生注意,並進行細致講解,使學生達到會。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計算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加強學生解題的正確性,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設計上,多設計一些不同類型的習題一節課很難練習多個題目,容量總是提高不起來,導致學生的視野狹窄,由於學生的自覺性很差,不可能自己去找題目做,因而熟練程度很低,我感覺只有加強課後練習和輔導,才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類討論的能力。應該把推導的過程留給學生,教師只是起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作用,不要代替學生思維和推導。
2.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家庭作業設計有效性
布置作業的目的,在於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掌握並獲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同時也有助於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講求有效性.那麼怎樣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我認為最重要的要從作業的設計和批改兩方面來入手.下面就我所教的小學語文學科來談一點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精心設計作業
設計什麼作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安排.課堂上、課間,只要是老師認為有必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設計合理的作業.根據教學需要,我認為設計作業可以分成四種類型:課前預習作業、課堂檢測作業、課後鞏固作業、實踐性作業.每種設計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因此,我在選擇題目時會根據它們不同的作用精心設計,以發揮它們各自的功能.
1.課前預習作業
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課前朗讀文章,學習字詞,了解文章內容,理解文章作者大概的寫作意圖是基本的預習要求,同時還要配合評價手冊自主學習的內容了解作者、作品特點及寫作背景.很多學生和家長把此項作業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有些乾脆不加理睬,而有的學生也只是匆匆將課文讀了一遍就了事了,這些做法的後果是直接導致影響課堂聽課效率.為了避免使課前預習作業流於形式,我將此項課前作業要求具體細化,字詞要提前標注音,朗讀要家長簽字,課後練習要提前思考並寫下答案,對作者和背景的了解要作勾畫.總之,書上要留下預習的痕跡.並且要填寫家庭作業卡,作業卡上有家長的評價,這種細化的形式,慢慢不僅得到家長的認可,學生看到有形的成績也逐漸提高了預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通過這個途徑,學生課前預習作業完成質量高了,課堂上學生發言也積極了,效率提高不少.
3. 如何優化小學作業設計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實踐從1997年秋開始,我校開展了小學教學素質教育、優化課堂練習設計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目的是以此為突破口,調動全體教師的科研意識,樹立「科研先行,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觀念,使教學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把優化課堂教學落到實處,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化。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一定數量的練習,可以使學生牢固掌握大鋼教材所規定的基礎知識,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通過練習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通過練習還可以獲得反饋信息,檢驗學生學習教學的能力,評價教與學的水平。那麼,如何恰如其分地設計好每節新授課的練習呢?首先是以教學大綱為准則,深入領會大綱的精神。其次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我們要求參與課堂練習設計的教師要把握大綱的尺度,從素質教育的高度來研究、設計練習內容。規定練習設計的內容要緊扣教學要求,目的明確,要有針對性。練習的數量適當,能夠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練習的設計要有層次有坡度、難易結合,要有一定數量的基本練習和稍有變化的練習,也要有一些綜合性和富有思考性的練習題,但不能過於繁難。盡量設計出符合素質教育、具有實用價值的練習,使學生德、智、體全面得到發展。新授課的練習月的在於掌握知識,我們按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及學習的反饋幾方面進行了練習設計。一、按學習過程設計練習根據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也需要有學習新知識前的准備性練習、獲取新知識的形成練習和鞏固新知識的練習。l.准備性練習。為了縮短新舊知識之間的距離,促進知識的遷移,在學習新知識前,應根據新學知識所必要的基礎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新課前的准備性練習。在學習「能被3整除數的特徵」時,為了排除學生根據個位上的特徵來判斷一個數能不能被2、5整除的干擾,在學習前設計如下練習。下列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13、36、16、93、42、29、24、39使學生看到,個位上是3、6、9的數不一定能被3整除,個位上不是3、6、9的數也不一定不能被3整除,從而為學生建立新的認知結構做好准備。學習前的良好准備,把學生引入最佳的認知狀態,再稍加點撥、誘發,便會水到渠成了。2.形成性練習。為了促使新知識與學生認識結構中已有前觀念,建立非人為和實質性的聯系。在學習新知識時,應根據知識的邏輯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規律,設計學習新知識的形成練習。如: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時,根據知識的邏輯結構,應幫助學生認識面積、面積單位和長方形的面積;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應用具體感知,經概括表象,到規則抽象。下面的練習設計可看到學生的知識是怎樣在有意義的學習材料的操作和練習過程形成的。(1)具體感知(學生動手操作)。①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測量一個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面積。②用12個(或8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紙片,擺成一個長方形,說出它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2)概括表象。①口答:一個長方形長里正好擺5個1平方厘米,寬里正好擺3個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各是多少?②再現在現平面圖形要求學生說出下圖的面積各是多少?(每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3)規則抽象。在上述的基礎上,要求學生通過測量,說出兩個長方形的面積。並說出測量的方法,從而抽象概括出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3.鞏固性練習。為了及時有效的鞏固所學新知識,應根據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設計有針對性的單項練習。例如,學習小數乘法時,可以針對其重難點設計下面題目。(1)說出下列各算式來有幾位小數?4×0.3()6.5×0.03()43.3×4.l()(2)在下面算式的積里點上小數點。12.6×2.3=28981.26×2.3=28981.26×0.23=2898(3)l.21×26=()0.121×2.6=()12.1×2.6=()在局部的專項練習或獨立的模仿練習基礎上,再根據新知識的特點適當進行一些變式練習和對比練習。二、按學習內容設計練習學習內容的類型不同,練習設計有其不同的要求。概念學習的練習應著眼於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法則學習的練習應著眼於理解法則、掌握操作的過程;應用題的練習應著眼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由於篇幅關系,現在只講應用題的練習。一方面要有利於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正確性。例如:在學習「玩具廠計劃生產1000件玩具,已經生產了4天,每天生產210件,還要生產多少件才能完成計劃?」這道應用題時,除了模仿練習外,還可以設計這樣的題目:自行車廠要裝配6OO輛自行車,已經裝配了9天,平均每天裝配72輛,自行車廠完成裝配情況如何?使學生懂得要判斷裝配情況如何,就要用實際的裝配產量與計劃裝配的產量進行比較。實際產量-計劃產量=超過產量計劃產量-實際產量=還要生產的數量從而使學生掌握解題的正確思考方法。另一方面要防止解題方法模式化,防止思維定勢。如為糾正學生在解答應用題中「見多就加」「見少就減」的傾向。可以設計這樣的練習:小華有9張郵票,比小強多3張,小強有多少張郵票?小華有9張郵票,比小強少3張,小強有多少張郵票?從而使學生懂得審題的重要性,改變學生育目機械模仿的不良習慣。三、按學習的反使設計練習新授課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進行有效地調控,以提高學習的效率。l.對比練習對表面相似的內容,學生學習時,容易彼此混淆,如帶分數的加減法和帶分數的乘法;求一倍數與求幾倍數的應用題等,要通過題目對比練習,培養分化的能力。2.判斷練習對學生認知過程中的心理因素所產生的錯誤,可以通過辯錯、改錯的練習,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認識。例如:學習平均數問題後,設計這樣的選擇題:某工人一、二月份生產零件350個,三月份生產210個零件,四月份生產220個零件。平均每月生產多少個零件?(1)(350-210+220)÷3(2)(350×2+210+220)÷4(3)(350+210+220)÷4從辨錯、改錯中,使學生懂得求平均數問題的關鍵。以上我們按學習過程、學習內容和學習反饋簡述了我們在新授課練習設計的一些做法,在實際的設中應是整體性的統一研究和考慮,以求最佳的效果。由於數學課堂練習設計在課堂教學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強小學數學課堂練習設計的探索與研究顯得尤為重要。特別在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今天。如何設計具有開放性、探索性、實踐性的數學問題,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精神,顯得更加十分迫切和必要。這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課堂練習設計這方面下功夫,努力鑽研、堅持探索,從而更好地把素質教育落或實處。
4. 怎樣進行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思路
現狀分析:
1、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填鴨式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機械式的重復作業根深蒂固,作業內容拘泥於課堂知識,拘泥於教材,往往以「填空計算選擇判斷」這種以試卷出現的形式作為作業的模式,機械重復,學生累,老師也累。作業脫離學生生活實際,脫離社會實際,圍著書本做文章的現狀,削弱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2、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後,以「分數論英雄」根深蒂固,忽視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能力,目標就是考試得高分,熟不知孩子面對一個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就束手無策了,這樣的教育違背了新課程所倡導的「數學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
3、與國外教學相比,國外班級人數少,課堂不局限於教室,可以把課堂設在校外,我們是大班級,課堂只能局限於教室,很多知識點只能是走過場,不能真正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了也容易遺忘。
4、家長年輕化,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輕負擔高質量」來衡量一個教師的水平,填鴨式的課堂,機械的作業已不適合時代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備好課,精心設計課後開放性實踐作業。
5、中國獨生子女多,動手能力弱,社會經驗不足,與外國的孩子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數學教師要創設課堂讓孩子走向社會,在實踐中獲得數學知識。
實施策略:
1、實踐性作業設計實施要做到:
(1)作業設計應多樣化 (2)作業設計應興趣化
(3)作業設計應層次化 (4)作業設計應綜合化
2、實施策略:
(1)依據教材,聯系生活實際,合理設計實踐作業。
依據教材,但也不能受制於教材;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成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業。
(2)合理靈活布置學生實踐作業。
數學實踐性作業布置要注意:適時,在通常情況下受時間限制,一般在放學後布置;適量,確保質量,增加興趣;分層,孩子能力有差異,讓學生選擇難易程度的作業。
(3)合作交流,評議作業
形式的開放,作業的結果也多樣,教師不能用同樣的眼光去評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共同評議,分層評價。
學生的主體性是在教師的組織、引導與合作的基礎上實現的,也就是說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經歷學習的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目標之一,設計數學實踐性作業,組織指導學生開展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目的、原則、類型、組織指導與評價建議等五個方面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實踐性作業設計的目的
1、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獲得對數學良好的情感體驗
現代教學理念強調學生學習數學,要能積極地參與生動直觀的數學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對與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教師要選取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素材作為數學實踐性作業,讓學生經歷操作實踐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逐步形成用數學眼光觀察事物的意識和興趣。
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測量」這一單元,教材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說一說的實踐活動:測量鉛筆、書、凳子以及自己的肘的長度再與同伴交流。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量出自已的一拃、一步和一庹大約是多長。一拃大約長(
)厘米,一步大約( )厘米,一庹大約長( )米(
)厘米。讓學生在以上實踐性作業中體會到量物體需要選擇相應的工具來測量,同時還很有興趣地感受一種奇妙的現象:「身上有尺」。知道這樣的尺在日常生活里可以用來估測。再如,三年級學習了「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知識後安排的實踐活動:①收集一些圖案,在小組內說一說。②用紙剪出一個你喜歡的圖形,通過平移或旋轉繪制一幅圖案。讓學生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對稱、平移和旋轉的形成,感受圖形的內在美,在欣賞漂亮的圖案時,與同伴分享「創造」美的愉悅。
2、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體會和理解
數學學習是一個數學活動的過程,數學教學必須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通過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獲得數學活動經驗。
如一年級上冊在學生學習了「認識物體」以後,可安排「動手搭出你喜歡的東西」這一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摸一摸」、「滾一滾」、「堆一堆」「說一說」等活動,在合作交流中體會平面與曲面的區別。這樣的活動有助於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一些特徵。再如「可能性」的教學,准備一些黃球、紅球、白球等。通過摸球,來進行統計和驗證自己的估計與猜測,進一步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發展應用意識
數學在現實世界裡有廣泛的應用。數學教學就是要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活動,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去解決一些現實的問題,感受數學的價值與作用,形成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結合現實生活場景安排一些實踐性作業,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推理,在實際情境中主動地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這一知識後,可設計這樣的作業:①收集生活中常見的設計精美的圓柱形的包裝盒,開一次展覽會,從中鑒賞幾何形體及圖形美;②找些圓柱體的食品盒,測量計算出它們貼一圈商標紙的面積;③找一些圓柱體實物,分別測量它們的表面積和體積或容積;④社會調查,收集生活中人們常用圓柱體容器的數據信息,並記錄下來;⑤用一塊長31.4厘米、寬15.7厘米的長方形紙板,製作一個高5厘米的圓柱體,請你寫出自己的設計方案,並用圖表示出來。通過以上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應用知識的能力。
4、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中感受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其中包括用數學的方式和方法去研究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的數學策略水平。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和體會數學策略和數學方法,還要重視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數學方法,探索和掌握一些研究問題的策略方法。如:在家或學校栽一盤蒜苗,每3天測量一次蒜苗的高度,並做好數據的記錄。讓學生感受「實驗——統計——結論」的研究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二、實踐性作業設計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數學活動的趣味性是指數學活動生動有趣,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練習能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實踐性作業應該認真選擇適量的、有代表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感的作業。通過實踐性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如四年級學習了估算後安排實踐作業:你所在地區的最高建築物有多高?它的高度大約相當於幾個教室的高度?大約相當於多少個學生手拉手的長度?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形象地描述這一高度?
2、探索性原則:兒童與生俱來就具有一種探索的慾望,富有挑戰性、開放性的問題,能激發他們探索數學知識的慾望,實踐性作業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思考價值,要能夠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如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後,設計實踐性作業:小明家的廚房要鋪地磚,有兩種設計方案。方案一:每塊5元,邊長為2分米;方案二:每塊7元,長為3分米,寬為2分米。①用第一種地磚鋪需180塊,你知道這個廚房的面積是多少嗎?②用第二種地磚鋪需要多少塊?③用哪種地磚比較便宜?
3、應用性原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如: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計算後,可實地測量操場的面積或對生活用品進行估測;熟練了數的運算後可開展有關價格與購物的活動;學習了「小數乘除的知識」後,可以組織學生調查、咨詢、收集有關電話、手機話費等方面的信息,運用小數乘除法的有關知識及折扣知識解決有關話費的系列問題等。
三、實踐性作業設計的類型
1、調查類:調查可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訓練學生應用數學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具有應用數學的意識,真正體驗到數學是有用的。
如:①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天會浪費
水。調查一下水價及你自己家每個月的用水量,計算一下按照這個滴水速度,一個滴水的龍頭一年浪費的水夠你家用多久?
②調查你們組的同學每天睡多長時間
時間
不到10時
達到10時
人數
引導學生運用以前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進行調查,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如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為多少,睡眠時間與成績、身體的好壞有沒有關系等等。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讓學生調查的素材很多,如:儲蓄的利息、商品的價格、乘車的時間等都可組織或按排學生去調查,在調查中獲取有關信息。
2、操作類:操作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把學生推向思維活動的前沿,使學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應盡可能創造操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活動的過程中去思維、去探索、去學習。
如:學習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後,可設計「包裝磁帶盒」的實踐題:給每個學習小組提供4個磁帶盒,讓學生解決包裝問題:4盒磁帶可以怎樣包裝?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讓學生通過現場操作,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認識和理解。
3、實驗類:實驗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自己動手的探究活動。通過實驗可以鞏固知識點,拓寬知識面。教師在課內外巧妙設置有一定難度而通過努力又能解決的實驗課題,可以激發學生不斷探索、求知的強烈慾望,促進他們知識向縱伸發展。
如:①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一天後將水倒掉,蓋上一塊濕布。②待黃豆發芽後,選擇一顆豆芽測量長度並記錄。③填入下表,並製成統計圖。
豆芽生長情況統計表:
時間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豆芽長度/毫米
統計圖(略)
4、應用類: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應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知識、開啟心智、訓練思維、發展能力。如學習了「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這一知識後,可設計這樣的作業:一位農民伯伯有一張長方形的席子,准備把它捲成一個圓柱體放稻穀(接頭處不算)。要使它放的稻穀最多,請你以這張長方形席子為例,為他設計一個方案。①底面周長為(
),高(
)(取整厘米數);②求一求它的容積;③從中你發現了一個什麼規律?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學時,教師要盡可能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應用性的實踐題;可以從報紙、電視、廣播、廣告牌中發現數學信息,盡可能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題,可以是文字的、圖表的、聲音的;鼓勵學生接觸各種實際問題,參加課內外數學實踐活動。
四、實踐性作業的組織與指導
1、組織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
數學實踐性作業應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綜合應用數學思想、思維方法和知識技能去解決問題。教師要讓學生知道為什麼做,應該怎麼做,怎樣做得更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
例如:教學「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課前可布置學生到公路旁,要求他們記錄5分鍾內通過的機動車輛的次數、車輛的型號、牌照類型。第二天上課時讓學生先談談前一天收集到的數據,再談談是如何記錄這些數據的?接著,研究收集、整理數據的方法。這樣,讓學生在調查中獲取真實的原始數據,由此分析現有公路能否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地開放的力度等方面的情況。通過以上的組織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行動中經歷實踐活動的過程,感受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從而在腦子里形成這樣的意識:數據可以幫助我們制定策略,同時培養學生關注信息的意識。
2、組織指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活動中提高應用能力
數學實踐性作業和其他學習活動一樣,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為主,以學校、家庭、社區、社會、自然界為活動場地,讓學生在實踐性作業的活動過程中主動地去觀察生活、獨立思考問題、自主地應用數學知識、方法、思維去研究和解決問題。特別是一些需要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要求學生圍繞共同研究、解決的問題,明確具體要做的工作,學會分工負責;共同提供需要的資料和工具,學會資源共享,以促進合作成功,榮譽共享。
例如,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後,可設計一道策略開放性的實驗題:「設法測量一個土豆的體積」。實驗前先要求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如將土豆放進盛有水的長方體容器中,間接測量;也可將土豆切成規則形體估計體積;也可將土豆煮熟再壓成長方體來計算等。然後,再根據提出的方案進行實驗,尋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樣進行實驗對比,每位學生不僅可以鞏固長、正方體體積的計算,而且提高其思維水平,促進學生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能力的發展。
3、組織指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創新能力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教師要精心設計具有挑戰性、探索性、開放性的數學實踐性作業,組織指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例如,教學「元、角、分」之後,給學生設計一份作業:①請你調查下列物品的單價,並記錄: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②班級用100元買以上體育用品,你准備怎麼買?這種問題答案開放的實踐題,學生可根據需要,錢數的可能性,作出各種不同的合理選擇,老師只要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具體評價,就能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促使學生從多方面思考問題,培養創新應用能力。
4、組織指導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操作可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把學生推向思維活動的前沿,使學生得到自主探索、主動發展的機會。教師要組織指導學生在完成數學實踐性作業中加強實際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例如,教學「克的初步認識」一節課,可安排學生動手操作活動:(1)用彈簧稱或電子稱稱一稱2分的硬幣(約1克),然後親手掂一掂,感受1克實物的重量;(2)要求學生稱出1克黃豆,數數約有幾粒(4—5粒);再要求數出4—5粒黃豆用手掂一掂。充分感知「克」,反復體驗1克的重量後,讓學生擴展到幾克、幾十克重量的認識操作中去。課後要求學生找一些物體稱一稱、掂一掂、估一估。這樣,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反復體驗,正確理解度量單位。再如,教學面積單位時,可要求學生動手去量一量,比一比單位面積的大小,或用紙剪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紙片,在地上畫出1平方米的地面,反復對課桌面、黑板、教室的牆或地面面積進行測量或估算,讓學生在操作中探索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五、實踐性作業的評價建議:
評價是數學實踐性作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實踐性作業起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是達成作業目標的重要環節和手段。實踐性作業的評價要明確目的,落實內容,要考慮方法手段。
1、要明確實踐性作業的評價目的。
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是全面了解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學習狀態,激勵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的發展。具體包括:(1)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綜合應用數學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和生活中的具體事物和現象,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增進對數學的理解,體驗實踐的價值。(2)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與人合作、交往,學會理解,學會與人共同生活。(3)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劃能力,學會做事,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4)促進學生對學習與生活關系的理解,體驗生活世界處處蘊含著豐富的數學知識,拓展學習數學的視野和獲取知識的空間,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2、要落實實踐性作業的評價內容。
數學實踐作業的評價內容,既要關注學生完成作業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實踐性作業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體進步與發展。具體包括:(1)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感態度。(2)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與方式。(3)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觀察、分析、實驗、研究中綜合應用數學知識的程度。(4)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創新精神。(5)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的自身體驗。(6)學生在作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計劃性。
3、要把握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手段和方式。
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手段和方式主要有:①觀察;②收集;③展示;④訪談;⑤問卷等。
4、實踐性作業評價要注意的問題。
(1)評價要注意導向性。導向性是指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興趣性,參與活動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參與活動的計劃性、操作性、監控性和參與活動的創造性。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使自已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展。
(2)評價要注意差異性。學生學習數學的水平客觀地存在差異,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完成實踐性作業也同樣具有差異性。因此,要用不同的要求去評價不同的學生,才能發現學生的進步與變化,才能更好地激勵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實踐性作業。
(3)評價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評價,教師採用定性或定量描述的形式對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情感態度,實踐活動的過程,參與實踐活動的方式,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程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自我體驗和計劃進行評價。定性描述的語言,應以肯定鼓勵為主,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總之,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要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以活動、探索為主線,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讓學生通過實踐性作業,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通過數學實踐性作業,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通過實踐性作業,全面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僅能復習鞏固知識,更能探究實踐、體驗過程、培養情感、發展能力。
5. 鞏固性作業說明
初中語文鞏固性作業設計說明
一、 設計指導思想
作業設計,是檢驗語文教學的重要方式。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方法。也是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鞏固性作業直接反映了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掌握知識的程度。其設計理念應該圍繞鞏固已學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入手。文本是重要資源,所以鞏固性作業要圍繞文本選擇。同時,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精心設計並改進作業的評價,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以致用能力,從而更好的發展創新能力
文言文教學要重視基礎知識。文言教學要重視字音的教學,要重視詞語的積累,要重視句子的翻譯。同時,文言教學還要重視「文」的傳承。要把握文章、文學、文化、文氣。只有把「文」和「言」有機融合在一起,學生才有學習興趣,文言文才能展示它的魅力。在掌握了「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內容,領悟思想,賞析感情,了解文言文作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學生對文言文的熱愛之情,並做到願讀願學文言文。從而也就做到了以「文」帶「言」。 「言」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理解「文」,而學好「文」,也就弄清了「言」的內容。文言文中蘊含的思想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
二、設計原則
1、鞏固性原則。學生要會獨立整理歸納課堂所學,使知識形成條理性。把知識點連成知識體系。鞏固內容不僅包括知識和能力,也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做到三維目標的有機結合。
2、層次性原則。對於學生個體的差異,教師要因材施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主選擇。對於學生的作業設計,要把握「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原則。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利於學生積極性的發揮。
3、多樣性原則。作業設計要多種多樣,基礎知識和能力拓展都要兼顧。聽說讀寫多方考慮。整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4、實用性原則。作業設計不是作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做到真實、實用。使學生從作業中真正獲益。以作業來鞏固知識,彌補課堂的不足。
三、設計目的
鞏固性作業設計的目的在於鞏固學習效果。以作業來檢測和復習課堂所學。同時作業要兼顧實用性和趣味性。要讓學生在作業中有所收獲,有所獲益。同時還要能夠吸引學生,讓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樂學趣學的載體。
鞏固性作業不僅是一堂課的內容回顧,也可以是一個單元,一個主題的總結。要讓學生學會歸納整理自己的知識點。學會把零散的知識點變成有條理的知識樹,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鞏固性作業要能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學習方式變革,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授之以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設計內容
語文是學生的基礎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如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除去基本的字詞譯文,還要注意對文本的解讀,對於古代思想精華的吸收。所以設計的內容要力求多樣化。要以文本為載體,以文本為重,准確理解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注重層次性和多樣性。既要貼近學生的實際又要和時代相聯系,有鮮明的時代性。要把歷史和現實有機結合,注重不同學科的滲透。還要注意學習方法的探索,培養學生開放性發散性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
五、 學生的操作方法
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不應是被動者,而應是課堂的主人,是主動探索主動求知的人。要為學生樹立「我的課堂我做主」的觀念。鞏固性作業的完成可以在當堂課快結束時,也可以作為課後作業留在自習課解決。
學生的操作方法注意:①變單一作業為多層次作業。②變硬性規定為彈性選擇。
六、評價標准
作業評價要成為激勵和鼓舞學生積極學習的有效手段。要有自我評價和合作交流評價。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我反饋意識。使學生學會自我認知自我檢查自我調控。教師對學生的作業要科學全面,以發展的眼光看孩子,要鼓勵為主,多用情感評語,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作業評價的主要方式:①自我評價。②小組評價。③教師評價。
6. 小學優秀作業設計
第六單元作業設計總目標
1、掌握本課9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講課文和讀讀背背。
2、練習並初步掌握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3、通過對文中詞語和句子的積累,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人類共同家園——地球的思想感情。
4、通過小練筆,升華對課文的中心思想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18課《特殊的葬禮》作業設計目標
1、掌握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
2、能夠充分展開想像,初步學習寫演說辭。
3、積累、運用文中的好詞佳句,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養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人類共同家園——地球的思想感情。
經典作業設計案例
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在括弧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景觀 ( )的儀式 ( )的河水 ( )的葬禮 ( )的瀑布 ( )的月光 ( )的環境 ( )的陽光
學會根據課文的內容填寫合適的詞語,使其初步讀懂課文(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用直線把搭配合適的詞語連起來
保護 資源 壯觀的 水簾
愛護 未來 洶涌的 葬禮
預測 環境 巨大的 河水
浪費 地球 特殊的 氣勢
理解課文,學會詞語搭配(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句子訓練(修改病句)
1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教授以及熱愛大自然的人一起哀悼即將快要消失的塞特凱達斯瀑布。
2我們要尊敬老師的辛勤勞動。
3我認真完成了語文作業和各科作業。
4春天,滿山的紅楓在搖擺。
通過句子練習,訓練學生對病句的正確修改(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2、摘抄課文中描寫瀑布的好詞佳句,收集環保格言。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進一步升華對環保的理解。(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想像一下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麼樣子?遊人看到後會有哪些感想?會說些什麼?寫一段話詳細描述這個場面,並盡可能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在積累文中好詞好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描述,提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想像一下總統在這個葬禮上會說些什麼,試著將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懷著………………,來到………………,為……………。昔日的塞特凱達斯瀑布………………;如今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應該清醒了,熱愛大自然的人們!我向大家呼籲,………………………………………………。
通過小練筆,升華課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第19課《沙漠中的綠洲》作業設計目標
1、掌握本課7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能夠區分文中幾個容易讀錯的字詞的讀音。
2 正確使用關聯詞。
3、 藉助對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的鞏固,進一步認識改造環境的重要性,養成熱愛人類家園的情感。
經典作業設計案例
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1、選擇合適的關聯詞填空
盡管……還…… 雖然……但是……
如果……就…… 因為……所以……
( )自然環境惡劣,( )阿聯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
( )培養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培養一個孩子,阿聯酋政府( )是下氣力,購買樹種。
( )阿聯酋人民的辛勤勞動,( )在沙漠中出現了一片片綠洲。
( )地面全是白茫茫的鹽鹼,那( )無法種植花草。
進行句的訓練,特別是關聯詞的運用掌握訓練。
(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選詞填空
培養 培育 培植
1、這里的每一株小樹,每一棵小草,都是國家花很大的代價( )的。
2、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里,( )一棵樹的費用抵得上( )一個小孩。
正確掌握詞語的意思,並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使用。(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練筆
請以迪拜導游的身份,為這個美麗而整潔的城市寫幾句廣告語,並做簡單的介紹。
通過選擇性小練筆,升華課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第20課《雲雀的心願》作業設計目標
1、掌握本課10個生字,理解新詞語的意思,能區分文中幾個容易錯的字詞的讀音。
2、練習將陳述句改成反問句。
3、通過積累文中的語句,感受森林對環境保護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破壞森林給人類自身帶來的危害,培養環保意識。
經典作業設計案例
作業設計
設計意圖
難易程度
將陳述句改成反問句。
例:森林就是一座大水庫。
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庫嗎?
⒈學校是我們成長的樂園。
⒉森林是鳥兒們的安樂窩。
進行陳述句改成反問句的訓練,(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按照課文內容填空。
「森林實在是太重要了!失去森林的保護, ( ) 就會( ) ;沒有了森林,( ) 就會( )。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完成課文內容的填空,(建議第一課時使用)
☆☆☆☆
搜集森林的資料,說說森林還有哪些作用?
通過資料的搜集,進一步了解森林的作用。(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
小練筆:
以「森林實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環保心願」為題寫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通過選擇性小練筆,升華課文的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建議第二課時使用)
7. 小學生數學作業設計時需要注意什麼
很多教師布置的作業仍然是課本中的習題或相關練習冊中的習題,這種習題大多形式單一,機械類同。這種作業形式不但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嚴重地扼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都是教師對作業不重視、不加選擇、不加設計、不加研究的結果。那麼,如何優化作業設計,如何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提高教學和學習的效率,下面本人就結合教材,談談在新課標下學生作業的設計。
一、改變作業的認識。
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作業是老師用來讓學生鞏固知識的,或者作為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手段。為了這一目的,作業往往是教師向學生布置、提問,也就是被動型作業多,主動型作業少。作業形式單一,答案也絕對,封閉。只是重視結果,不重過程。學生往往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而做,甚至抄他人作業。在素質教育下,我們應該認識到,作業不僅是鞏固和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手段,而且是對課堂教學的優化和拓展,是學生實踐體驗的過程。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掌握知識的快樂。
二、設計多樣性作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泰戈爾說: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定好的河道里。如果我們老師每一次布置的作業都是一成不變的,時間一長,學生就會對作業失去興趣,所以在作業設計中,要追求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要讓學生有發揮的空間,體驗成功,提高能力。因此,作業設計要擺離線械重復的、枯燥乏味的、煩瑣的死記硬背、無思維含量的練習。作業題型要做到活一點、新一點、趣一點、奇一點,通過多種渠道,把豐富知識、訓練和發展創造性思維寓於趣味之中,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生動有趣的作業內容取代重復呆板的機械練習,以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使之產生一種內部的需求感,自覺主動完成作業。
如有一位二年級數學老師,在教完了表內乘法口訣後,布置了這樣一道作業題:秋天到了,你們想欣賞秋天的景色嗎?秋天的景色是多麼的美麗啊!假如學校決定明天去秋遊。要求秋遊時大家自己帶點心,而且這次秋遊的點心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去買,不要再叫爸爸、媽媽買了。下面是老師收集到的一些食品的單價:可口可樂4 元、餅干2 元、麵包2 元、漢堡包8 元、蘋果1 元、梨8 角、炸雞腿5 元、果凍5 角 用30 元買本組的點心,你計劃怎樣買?你可要讓大家既要吃得飽,又要吃得好哦。同學們,用你們學過的知識,看哪一組安排得最合理?這種趣味濃厚的作業,不是靠多題量或復雜計算來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而是把知識點融在情境之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愛好、知識掌握的情況,靠靈活運用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作業形式不僅充滿童趣,而且訓練富有思維含量,能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不僅達到了訓練的目的,還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智力潛能與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更好地促使學生接受知識並進行再創造學習。
三、設計層次性的作業,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每個學校和班級中,在學習上都會普遍存在學習優秀生、學習中等生和學習後進生這三類學生。有差異的學生做沒有差異的作業,勢必會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的現象。因此我們設計的作業要有層次性(鞏固性、拓展性、探索性的),還要根據學生的愛好或特長,設計一些能凸顯不同特長、發揮潛能的作業,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擇能夠獨立完成的作業,並且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畏困難,努力向更高一層次的作業題挑戰,作業題設計做到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定內容而不定人數,讓不同層次學生在跳一跳的過程中各有所得,不斷提高學習能力,獲得學習樂趣。同時,實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心理壓力,更深層次地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最終達到全體學生充分、自由、和諧發展,人人各有所得,人人得到發展。分檔作業的編排設計一般遵循對低層次的學生是低起點、補台階、拉著走、多鼓勵;對中層次的學生是有變化、多思考、小步走、多反饋;對高層次的學生是多變化、有綜合、主動走、促能力。
比如,對於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布置與本節課知識有關的最基本的知識和最基本的技能訓練的作業。通過訓練,使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吃得了,學會最基本的知識,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真正減輕學困生的心理壓力,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而中等生在班級中占的人數最多,布置作業的內容在上面的作業內容(學困生做的)上可增加一些變式、判斷比較和一般綜合題。如課後作業和相對應的學習指導訓練題。這樣通過訓練,可以使學生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和相關的基本技能,完成學習目標,並通過一定量的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優秀的學生是班中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布置一些與本課知識有關的智力訓練題、提高題包括綜合面廣、靈活程度高、創新意識強的題目,這類作業可以來源於課後和相對應的學習指導訓練中的星號題或教師自編的補充題。這類題目面對的是班中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完成中等生作業的基礎上,再這類作業。這樣就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吃得飽,達到拓寬學生思路和知識面、培養學生勇於創新的能力的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課堂上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課外作業的設計布置,把學生從過多過濫的作業中解脫出來,使學生作業以趣味訓練、體驗成功、探索創新、自主選擇為主,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熟諳,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興趣、習慣、方法,在編織精巧的作業訓練中得到培養,學生能夠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8. 為初三學生設計一道想像性,鞏固性,動手能力的作業題目!
把初中三年的知識點概括做成一張卡片,又或者到時候概括地敘述出來
9. 淺談小學語文如何優化作業設計
一、作業不是獨立的而是要合作
作業表面看起來是與個人有關,但作業是一種開放的空間下完成的,幾個同伴在一起做作業,也需要合作的,所以老師,改變學生完成作來的方式很重要,在布置作業時也要不僅布置個人獨立情況下完成的,還要布置幾個人合作的從作業,體現作業的合作性,讓他們在估作業時體現出合作意識。那麼,合作性的作業又有哪些呢?
1.合作探究性作業
合作探究要求多個學生一起才能完成任務,讓他們一起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然後指導他們進行分工,把自己完成的任務與其他同學分享,並全起來形成結論。比如教師可以讓幾個學生一起飼養一種小動物或種植一盆花、一棵樹,觀察動物吃食、活動、睡覺等生活習性,觀察植物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觀察它們在不同天氣、不同季節中的不同情況;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向行家請教種植、養殖的有關知識;並要求把種植養殖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記錄下來,或寫成日記,畫成圖畫,或寫成詩歌、童話,編成謎語、歌謠等。這是一項時間較長的語文專題探究性實踐作業,作業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在這個合作的過程中,他們要吧根據自己的情況與需要去寫、讀、觀察、操作、也可以玩耍,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與創造性。
2.結伴的調查實踐性作業
調查不是一個人的工作,需要幾個人在一起才能有激情,教師應該以研究者的意識和態度去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提煉自己的觀點,組織文章,讓學生開始對所需要調查的事物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再去實踐時便會很順手,比如學習《趙州橋》後,教師可以布置這樣的作業:第一,考察當地橋梁與趙州橋的異同;第二,查找現代立交橋,如上海楊浦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資料,並提出這樣的挑戰:自己能試著去設計嗎?調查完以後,再試著給自己設計的橋寫一篇簡介。學生想到要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必定花心思去寫。這樣就會把現實中的客觀事物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相聯系在一起了,促進了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
二、作業不可單一,要多元化
1.作業要體現多學科性
單學科的作業單一性,合作的要求不高,而大家知道,知識是一張網,各學科之間的知識可以相互交叉並融會貫通,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合作的機會,就要豐富作業內容和形式,把多學科的知識整合進語文作業內容之中。老師鼓勵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可以大膽的應用畫畫、照片、剪報來表達,用手工製作、植物葉片、手抄報、排練的小品來表現……如學了《只有一個地球》、《宇宙生命之謎》後,讓學生出一份手抄報。可以是關於保護地球環境的手抄報;也可以上網查資料,關於星球、宇宙奧秘的手抄報。學生在完成這類作業時,不有效學習了語文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也廣泛地收獲了與量教材相關的內容,如文學、美術,信息技術甚至數學、音樂等各個方面,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把課內外學習資源引入作范疇
(1)課前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預習為主,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讓學生在網上查找所以學習課文的相關知識。例如,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況,閱讀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等。這些資料的收集是可以幾個人去合作完成,不但節省時間,還可以在一起提高學習的效率。
(2)課內
知識的掌握最佳時間是在課內,作業的設計以鞏固性的為主,能起到及時掌握所學內容、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作用。教師除了引領學生反復「含英咀華」外,還要巧妙地抓住這一語言學習的「練點」,讓學生根植於課文,把思想拓展到書外,進行扎扎實實的練筆訓練。
(3)課後
學習完課文之後,對相關的內容已經理解了。但是,這僅限於收本的很小的范圍,並沒有掌握與之相關的其他知識,做一些拓展性的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閱讀有關資料還是語文作業的內容之一。學了《莫高窟》後,請學生去查找我國敦煌莫高窟的其他相關資料,了解最新情景,說說現在和過去有什麼區別,體會出只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受到外來力量的侵犯。這樣的作業不僅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升華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給學生的學習方法開拓了途徑。
10.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
小學語文作業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學生獲取知識,鞏固知識,提高各方面能內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容,作業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自主性作業,把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找相應的練習,為自己設計作業、布置作業,做作業的主人,不做作業的奴隸。
2、設計趣味性作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當我們在語文課上通過種種途徑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有趣的事情之後,還應該在作業布置的過程中也讓學生感受到作業也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快樂的事,從而激發他們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當學生的智慧與趣味化的作業設計碰撞在一起,常常會產生很多閃亮的火花,讓我們為之驚嘆。
3、設計創新型作業,讓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設計巧妙、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創新性作業,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方法,從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得到自己認為滿意的答案,較好地激發了學生探索、發現的創造意識。
4、設計針對性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發展。對於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而且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